统计学基础复习考试题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一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调查某大学5000名学生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A、5000名学生B、5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等级3.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状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4.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2500B、2250C、 2100D、22005.某商场2007年空调销售量为6500台,库存年末比年初减少100台,这两个总量指标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工龄C、职业D、工资7.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影响组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A、组距B、全距C、组中值D、组距和全距8.下述各项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验B、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C、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9.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10.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A、230B、260C、185D、2151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1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3.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A、原始资料 B、第一手资料 C、初级资料 D、次级资料1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5.u型分布的特征是()A、两头大,中间小B、中间大,两头小C、左边大,右边小D、左边小,右边大1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7.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A、原始资料 B、第一手资料 C、初级资料 D、次级资料18.变量的具体表现形式为()A、标志B、统计数据C、指标D、文字19.按照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A、按数量标志分组B、平行分组C、交叉分组D、复杂分组20.反J型分布的特征是()A、两头小,中间大B、中间大,两头小C、左边大,右边小D、左边小,右边大21.统计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22.某地区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A、5个/千人B、0.5个/千人C、200个/千人D、0.2个/千人23.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4.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5.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A、采访法B、直接观察法C、大量观察法D、报告法26.调查时间是指()A、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工作起止的时间C、规定提交资料的时间D、开始进行调查的时间2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28.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29.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0. 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标准是()A、调查对象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工作是否经常进行31. 统计分组的依据是()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32. 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A、正比B、反比C、无比例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33.统计指标的特点是()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34.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A、9.3 B、9 C、6 D、1035.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商品销售额B、商品库存额C、商品库存量D、职工人数36.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时联系性原则是指()A、综合考虑管理上的要求和研究目的B、从整体上全面考虑各指标之间的联系C、综合考虑总体内部与外部的联系D、从认识对象本身考虑各运动过程的联系37.某小组5个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70分、62分、86分和76分,这5个数字分别是()A、标志B、标志值C、变量D、指标二、多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1、某公司根据随机抽取的100名员工年龄的调查数据,计算得出了公司全部员工的平均年龄,这种分析数据的方法属于()。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类比统计D、相关分析【参考答案】B2、根据产品质量将其分为1级品、2级品和3级品,此数据是()。
A、实验数据B、分类数据C、顺序数据D、定量数据【参考答案】C3、《中国统计年鉴》中我国历年的GDP数据是()。
A、次级数据B、原始数据C、分类数据D、顺序数据【参考答案】A4、某化妆品公司为了解消费者对最新产品的认可度,在商场门口拦截女性消费者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调查方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非概率抽样【参考答案】D5、为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课题组选择浙江省义乌市的小微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12月底对义乌市10000家小微企业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看,本次调查属于()。
A、一次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全面调查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参考答案】B6、描述GDP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合适图形是()。
A、散点图B、折线图C、条形图D、直方图【参考答案】A7、调查了某企业10名员工上半年的出勤情况:其中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
则缺勤天数的()。
A、中位数为2B、中位数为2.5C、中位数为3D、众数为4【参考答案】B8、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
A、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统计调查制度B、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C、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统计标准D、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统计调查项目【参考答案】B9、为了保障统计工作的统一性,《统计法》规定,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
A、统计调查标准B、统计调查制度C、统计调查表式D、统计调查方法【参考答案】B10、关于样本比例p正确的说法是()。
A、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p的方差愈来愈小B、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p的方差愈来愈大C、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p的方差不会发生改变D、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p的方差在某些区间会变大,在某些区间会变小【参考答案】A11、点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的()来近似相应的总体参数。
统计学基础复习题
《统计学基础》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D.统计模型、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2.变量是( )A.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5.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6.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7.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调查的目的不同C.调查的单位不同 D.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8.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9.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10.某市工业企业2005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6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11.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划分各组界限 B.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组数 D.确定组距1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13、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统计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块水田,测算其粮食产量来估计该地区的粮食产量,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2、某冰箱厂要统计冰箱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A、均为离散型变量B、均为连续型变量C、前者为离散型变量,后者为连续型变量D、前者为连续型变量,后者为离散型变量3、可以全面、确切地反映全面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国民经济统计核心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收入D、投资总额4、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7%,这个指标是()。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5、某地区2002-2007年历年年末设备台数在2002年度基础上增加20万台,30万台,40万台,50万台,则5年间平均设备增长量为()。
A、10万台B、34万台C、6万台D、13万台6、统计分配数列( )。
A、都是变量数列B、都是品质数列C、是变量数列或品质数列D、都是统计分组7、下面()是品质标志。
A、民族B、年收入额C、年龄D、考试分数8、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依据的方式方法是()。
A、任意抽样调查B、典型抽样调查C、随机抽样调查D、重点抽样调查9、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统计( )。
A、调查B、分析C、整理D、分组10、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
A、年内出生人口B、年末总人口C、年内迁出人口D、全年离婚人数11、按“国民生产总值”分组是()。
A、品质标志分组B、数量标志分组C、复合标志分组D、混合标志分组12、某工人月工资2300元,则“工资”是()。
A、数量标志B、质量指标C、品质标志D、数量指标13、众数是()。
A、顺序大小排列位置在正中间的变量值B、数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C、用权数计算出的变量值D、抽样时变量值1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A、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和总体总量C、时期指标和标志总量D、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15、某地区:人均月收入为800元,职工平均月工资为1800元,则()。
统计学基础复习题
《统计学基础》考试复习题2013年12月一、单项选择1.对某市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A.每一台设备B.各工业企业全部设备C.每一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2. 人均GDP属于()。
A.平均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4.某商店2006年完成商品销售额200万元,200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A、5.5%B、5%C、115.5%D、15.5%5.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
A.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B. 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 总体单位数的大小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中值为520,又知其相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下限为( )。
A、520B、510C、500D、4907.如果要对某类型号炮弹的杀伤力进行检测,则应该采用()进行调查。
A、统计报表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8.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
A.时点数列B. 时期数列C.平均数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9.平均指标的基本计算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加权算术平均数10. 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A.调查单位B. 既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C. 既不是调查单位也不是填报单位D.填报单位11.三名学生的英语成绩分别为95、87和68分,这三个数值是()。
A、变量值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1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利润总额B、人口数C、国民生产总值D、产量13. X与Y的相关系数r值为-0.98,P与Q的r值为0.95,说明()。
A.前者的相关程度没有后者密切B.前者的相关关系比后者密切C.两者都是正相关D.两者都是负相关14.已知变量X与变量Y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个肯定是错的()。
统计基础知识考试题
统计基础知识考试题# 统计基础知识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统计学的基本要素?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假设2.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什么?A. 方差B. 均值C. 标准差D. 众数3. 在统计学中,标准差是用来衡量什么?A. 数据的集中程度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偏斜程度D. 数据的正态分布4.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5. 正态分布的均值和中位数在图形上分别表示为什么?A. 峰值和对称轴B. 对称轴和峰值C. 峰值和峰值D. 对称轴和对称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在统计学中,______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7. 样本的均值用符号______表示。
8. 统计学中的“频率分布”是指______的分布情况。
9.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______之间。
10.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通常用符号______表示。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12.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有何区别?13. 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
14. 什么是“显著性水平”,它在假设检验中如何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假设你有一个数据集,包含以下数值:23, 25, 27, 29, 31。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
16. 给定一个正态分布的总体,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
如果从中抽取一个样本大小为36的样本,计算样本均值的95%置信区间。
## 五、案例分析题(20分)17. 某公司进行了一项市场调查,收集了1000名顾客的消费数据。
请分析以下问题:- 描述如何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顾客的消费习惯。
- 如果要评估顾客满意度,你会使用哪些统计工具?- 假设你发现顾客满意度与消费金额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何进一步验证这种关系的显著性?请注意,以上考试题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统计学复习及统计学复习题
一、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试举实际例子说明?(2)什么是指标?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二、选择题1单选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主要特点是()A.社会性,总体性B.抽象性,数量性C.抽象性,总体性D.数量性,总体性(2)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总体的必要条件是()A.总体单位的大量性B. 总体单位间的同质性C. 总体单位间的差异性D. 总体单位的社会性(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4)已知某位教师的工龄是15年,这里的“工龄”是()A.变量B.指标C.品质标志D.数量标志(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6)某地区商业企业数、商品销售总额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2.多选题(1)统计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实验设计法B.大量观察法C.统计分组法D.综合指标法E.归纳推断法(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总数是总体B.每一户是总体单位C.人的年龄是变量D.性别男或女是品质标志表现E.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指标(3)下列变量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某高校学生总数B.身高C.某企业固定资产总值D.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E.某市发生的交通事故总数。
(4)下列各项中,属于指标的有()A.某企业总资产额2000万元B.某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85分C.某地区国民生产总值150亿元D.某居民户的人均支出500元/月E.某市年末就业人口数(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6)有一统计报告如下:某市国有商业企业650家,职工总数41万人,上月的商品零售额90亿元,职工平均工资额为1500元。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学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绘制箱线图C. 进行假设检验D. 制作频率分布表答案:C2.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的区别在于: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C.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固定的D.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变化的答案:A3. 以下哪个是正态分布的特点?A. 均值等于中位数B. 均值小于中位数C. 均值大于中位数D. 均值与中位数无关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A. 各组数据应来自正态分布B. 各组数据的方差应相等C. 各组数据的样本量应相等D. 各组数据应相互独立答案:C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0)B. [0, 1]C. (-∞, ∞)D. (-1, 1)答案:D6.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做出决策D. 以上都是答案:D7. 样本容量的大小会影响:A. 抽样误差B. 样本均值C. 总体均值D. 样本方差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数据分布C. 分析数据相关性D. 以上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变量B. 常量C. 函数D. 公式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回归分析的目的?A. 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B. 预测一个变量的值C. 确定变量的因果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给定足够大的样本容量,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无论原始总体的分布如何。
这一定理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估计样本均值的分布,从而简化了许多统计推断问题。
2. 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以及它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统计学综合练习题⼀、判断题对1.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2.制定调查⽅案的⾸要问题是确定调查⽬的。
()3.在确定组限时,最⼤组的上限应⼤于最⼤变量值。
()4.相关系数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唯⼀⽅法。
()5.根据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劳动⽣产率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6.社会经济统计⼯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
()7.在实际调查中,调查对象中的每个单位必然是调查单位。
()8.在计算综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和分母的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时期的。
()9.时间数列中各个环⽐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总的定基增长速度。
()10.全⾯调查就是对调查对象的各⽅⾯都进⾏调查。
()1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12.⼈⼝出⽣数、设备台数是时点指标;产品库存额、⼯资总额是时期指标。
()1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
()14.统计的涵义就是指统计学,这是⼀门多科性的⽅法论科学。
()15.研究某地区的粮⾷亩产⽔平,总体单位应是该地区的每⼀亩耕地。
()16.研究某地区商店的零售物价情况,总体单位是该地区的每⼀个商店。
()17.抽样调查只有代表性误差⽽没有登记误差,全⾯调查则两种误差都有。
()18.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永远不可能⼀致。
()19.组中值既是各组标志值的代表值,⼜是各组标志值的实际平均值。
()20.某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脑15.5台,这是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21.某⼚产量计划要求⽐上年增长10%,实际仅⽐上年增长5%,则本年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50%。
22.众数就是在总体各个标志值中出现的最多次数。
()23.如果某次考试成绩:甲班每⼈相差6分,⼄班每⼈相差7分,则表明甲班学⽣考试成绩要⽐⼄班变异程度⼩。
()24.如果甲⼄两⼚技术⼯⼈与学徒⼯的⼯资⽔平均是甲⼚⾼则甲⼚⼯⼈平均⼯资必定⾼于⼄⼚。
25.强度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定是有名数。
《统计学基础》复习试卷
《统计学基础》补考复习试卷一、填空题1、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数值大于100%表明该计划_________完成,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数值大于100%,表明该计划__________完成。
2、把不能直接相加或对比的现象过渡到可以相加或对比的因素叫____________,它在反映现象的总变动程度中起权衡轻重的作用,故又称________。
3、某地区两年中,每年都用100元购买甲商品,而第二年购回的甲商品数量,却比第一年少了20%,甲商品的价格第二年比第一年___________。
4、统计表按其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分为_____表、______表和______三种。
5、增长量是用______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_所得的差额。
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时间数列一般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现象所属的__________,另一个是反映客观现象的__________。
8、某班有30名学生,20名男生的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10名女生的数学平均成绩是70分,全班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
9、构成一个统计总体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特征。
即____性,_____性和____性。
10、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_____________而又___________的现象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
它反映现象的_________、密度、________程度和_______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学生年龄B、学生专业C、学生性别D、学生住址2、下列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3、某灯泡厂为了了解该厂全部灯泡的质量情况,要进行一次灯泡质量调查,这种调查应该选择()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普查D、重点调查4、下列离差程度数值中易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标准差系数5、各个变量值与平均数离差之和()A、为最小值B、为零C、等于各变量值平均数之和D、等于各变量值之和的平均数6、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A、准确性原则B、随机原则C、代表性原则D、可靠性原则7、在相对数中,主要用有名数来表现相对数值的是()A、结构相对数B、强度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8、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9%,则其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A、93.8%B、105.8%C、6.2%D、5.8%9、某厂职工工资总额,今年比去年减少了2%,平均工资上升了5%,则工人人数()A、-3%B、+7%C、+10%D、-6.7%10、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了5%,产量增加了5%,在这种条件下,总成本的变化()A、增加B、减少C、没有变化D、不能确定11、时期数列的每一项指标数值()A、无须连续统计B、不能相加C、与时期长短无直接关系D、可以相加12、累计增长量是()A、用报告期水平减去固定基期水平B、用报告期水平减去前期水平C、用报告期减去本期水平D、用报告期水平加上基期水平13、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3.42%、2.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8.12%*3.42%*2.91%*5.13%B、(8.12%*3.42%*2.91%*5.13%)-100%C、108.12%*103.42%*102.91%*105.13%D、(108.12%*103.42%*102.91%*105.13%)-100%14.区分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依据是()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C、采用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D、分组的目的和方式不同15.某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为850元,最低为470元,据此分成6个组组成的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A、240B、120C、40D、6016.离散程度的大小与平均数代表性之间存在()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恒等关系D、依存关系17.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A、101.9%B、167%C、60%D、97.9%18.计算统计平均数基本要求是其总体内各变量应该是()A、大量的B、同质的C、差异的D、少量的19、编制销售量指数,一般是用()A、基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B、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C、报告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D、基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民族B、职业C、职称D、文化程度E、工作年限2、下列变量属于连续的变量的有()A、人数B、身高C、体重D、工厂数E、人的年龄F、机器台数3、统计专门调查包括()A、统计报表B、抽样调查C、普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4、统计表由哪几部分组成()A、总标题B、填表单位C、横行标题D、纵行标题E、统计数据5、在相对数中,分子和分母可以互相对调的是()A、结构相对数B、强度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E、比例相对数F、计划完成相对数6、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A、总体频数的多少成正比B、组数的多少成正比C、组数的多少成反比D、全距的大小成正比E、全距的大小成反比7.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有()A、原始记录B、基层单位内部报表C、基层单位市场分析D、综合统计台账E、统计预测资料四、判断题1、统计总体是由某些性质不同的总体单位构成的。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计算中位数C. 计算标准差D. 进行假设检验答案:D2. 总体和样本的关系是:A.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B. 总体是样本的一部分C. 总体和样本是相同的D. 总体和样本没有关系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量?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总体答案:D4.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A. 0, 1B. 1, 0C. -1, 1D. 1, 1答案:A5.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建立假设C. 计算统计量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0, 1)C. [-1, 1]D. 无限制答案:C7.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前提?A. 随机抽样B. 总体分布已知C. 样本量足够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过去数据C. 分析数据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统计图表?A. 散点图B. 柱状图C. 饼图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统计软件?A. ExcelB. RC. SPSS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它通过图表和数值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而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它涉及概率论和假设检验,目的是估计总体参数或检验关于总体的假设。
2. 什么是正态分布?其特点有哪些?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呈钟形曲线。
其特点包括:对称性,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是正态分布的基准形式;大多数数据值集中在均值附近。
3. 什么是假设检验?其基本步骤有哪些?答案: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一种方法,用于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在统计学中,描述一个数据分布中心位置的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答案:C. 中位数2. 下列哪个统计学概念最能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A. 四分位差B. 标准差C. 平均值D. 方差答案:B. 标准差3.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设定的用于比较的两个假设是:A.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B. 显著性水平和临界值C. 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D. 误差类型Ⅰ和误差类型Ⅱ答案:A.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二、多选题4. 下列哪些是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可多选):A. 参数估计B. 假设检验C. 因子分析D. 方差分析答案:A. 参数估计,B. 假设检验,D. 方差分析5. 下列哪些是推论统计学的内容(可多选):A. 描述统计学B. 方差分析C. 置信区间估计D. 方差分析答案:B. 方差分析,C. 置信区间估计三、简答题6.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
答:标准正态分布是一个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为f(x) = (1/(√(2π)))*e^(-x^2/2)。
标准正态分布的形状是对称的,且其曲线在均值处高峰,分布的两侧逐渐趋近于0。
7. 什么是抽样误差?该如何减小抽样误差呢?答:抽样误差是由于样本抽取不完全随机导致的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偏差。
要减小抽样误差,可以采取增加样本容量、采用随机抽样、增加调查问卷的覆盖面等方法来提高抽样的随机性和代表性,从而降低抽样误差的发生概率。
以上就是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统计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分值: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正确答案)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2.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分值:A.信息职能(正确答案)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3.“统计” 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分值: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正确答案)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4.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
(分值: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决策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和统计预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和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正确答案)5.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0 (分值: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正确答案)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7.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手工汇总已没有必要使用了。
对错(正确答案)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对(正确答案)错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对(正确答案)错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对(正确答案)错1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对错(正确答案)12.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对(正确答案)错13.全面调查包拈普查和统计报表。
对错(正确答案)14.由《中国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属于直接的统计数据。
对错(正确答案)15.普查具有调查费用低,时效性高,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对错(正确答案)16.普查一般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和遗漏。
统计学考试题目(大一复习必备)
统计学考试题⽬(⼤⼀复习必备)⼀、判断题1、在全国⼯业普查中,全国所有⼯业企业是统计总体,每个⼯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2、全⾯调查包括统计报表和普查。
(×)3、在实际调查中,调查对象的每个单位必然是调查单位(×)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5、组距式分组只适合连续变量。
(×)6、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变量数列就是次数分配数列。
(×)7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可以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发⽣变化。
(√)8、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时,若抽样单位数增加⼀倍,则抽样误差将减少⼀半。
(×)9、若直线回归⽅程,则变量X与Y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10、在计算综合指数时,要求同度量因素不变。
(×)11、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12、若环⽐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年年相等。
(×)⼆、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 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及表现C) 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的规律D) 社会经济调查、整理、分析的原理原则和⽅式⽅法2、某城市进⾏⼯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业企业每⼀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个⼯业企业3、填报单位是( B )A)调查标志的承担者B)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C)构成调查对象的每⼀单位D)重点单位4、⼈⼝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 )。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 确定调查单位D) 确定调查时限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致的是( C )。
A) 全国⼈⼝普查B) ⼯业设备普查C) 全国⼯业普查D) 农村耕畜调查6、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C )。
A)分组的任务和作⽤不同B)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组数的多少不同7、某单位某⽉份职⼯的出勤率是98%,这个指标是(A )。
统计学复习题(1)
一.判断题1. 1. 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关键,但它必须以描述统计学为基础。
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关键,但它必须以描述统计学为基础。
√2 2.当偏态系数.当偏态系数SK 为正值时,可以判断为左偏分布;反之,当SK 为负值时,表示负离差数值较大,可判断为右偏分布。
判断为右偏分布。
××3. 3.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它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它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4. 4. 点估计是以样本实际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的一种抽样推断方法。
点估计是以样本实际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的一种抽样推断方法。
√5. 5. 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所有可能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差异程度。
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所有可能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差异程度。
√√6. 6. 样本成数是在样本中具有被研究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样本单位数的比例样本成数是在样本中具有被研究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样本单位数的比例 √√7. 7. 显著水平是指在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水平。
显著水平是指在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水平。
(√(√(√ ))8. 8.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 ))9. 9. 当两个均值不等的总体比较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时,可以比较标准差,也可以比较变异系当两个均值不等的总体比较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时,可以比较标准差,也可以比较变异系 ××10. 10. 点估计是以样本实际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的一种抽样推断方法。
点估计是以样本实际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的一种抽样推断方法。
√11. 11. 在简单随机抽样中,如果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在简单随机抽样中,如果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40%40%,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数只需原,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数只需原来的一半左右。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统计学的主要应用领域?A. 生物统计学B. 金融统计学C. 人口统计学D. 文学统计学答案:D2.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样本?A. 一个全体的子集B. 所有观察结果的总和C. 完整的数据集D. 一个单独的观察结果答案:A3. 下面哪个不是常用的统计学软件?A. SPSSB. ExcelC. RD. Photoshop答案:D二、填空题1. 抽取样本的方法可以削减抽样误差,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随机抽样2. 统计学中,代表中心趋势的一个指标是__________。
答案:平均值3. 在正态分布曲线中,大约_____% 的数据位于均值加减标准差范围内。
答案:68三、简答题1. 请解释统计学中的“标准差”。
答案:标准差是一种度量数据分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它衡量数据集中的每个数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标准差越大,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大;标准差越小,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小。
2. 解释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
答案: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的一种推断方法,用于判断一个统计假设在给定数据下是否成立。
它包括设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通过统计计算得到样本数据可能服从某种分布的概率,然后根据该概率来判断原假设是否可接受。
四、计算题1. 一份调查问卷中,有1000个样本,其中550人答复肯定认可某一项观点。
根据样本比例计算,表示对该观点认可的人数的置信水平为95%,计算其置信区间。
答案:置信区间为(0.519, 0.581)2. 一项实验测量了300个学生听力测试的得分。
平均得分为80分,标准差为10分。
假设该得分符合正态分布,求得分在7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
答案:大约占据了84%的比例。
以上是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统计学的过程中,多做题、思考题目和解答过程,能够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统计学基础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期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 )。
A.劳动时间B.健康状况C.工资级别D.劳动生产率2.标志是说明( A )。
A.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C.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D.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4.调查某乡镇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B.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C.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D.该乡镇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的工资5.对某地区三家不同部门进行某项改革的企业进行调查,以了解某近阶段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以便为今后的普遍推广积累经验,这种调查是( C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6.按连续型变量分组,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 )A.75在第一组B.85在第二组C.85在第三组D.95在第四组7.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
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 C )A.2100B.2200C.2250D.2500第一步:一般情况下,组中值=(上限+下限)/2已知相邻组组中值为975,相邻组的上限即为末组的下限1000,即975=(1000+下限)/2 由该公式得到下限=950所以,相邻组组距=1000-950=50第二步:计算开口组的组中值时,只有下限而无上限,则组中值=下限+相邻组组距/2=1000+50/2=10258.在全国医院总体中,医院数(a)、医院医生人数(b)和病床张数(c)三个指标()A.都是总体单位总量B.a是总体安慰总量,b、c是总体标志总量C.都是总体标志总量D.b是总体安慰总量,a、c是总体标志总量9.某商店计划规定本年费用水平比去年下降4%,实际下降了6%,则该商店费用水平计划完成程度是( A )A.97.9%B.101.9%C.102.1%D.150%10.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A.平均差B.标准差系数C.标准差D.全距1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展示和预测的科学。
以下是一套统计学考试的试题及其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是描述性统计的范畴?A. 回归分析B. 标准差C. 假设检验D. 抽样分布答案:B2.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C. 总体参数是样本统计量的估计值D. 样本统计量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图表的类型?A. 条形图B. 散点图C. 箱线图D. 流程图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正态分布,也称为高斯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呈对称的钟形曲线。
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基础,如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
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在一定条件下近似正态分布,这使得正态分布成为数据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 描述什么是抽样分布,并解释为什么它对于统计推断很重要。
答案:抽样分布是指从一个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所得到的统计量的分布。
它对于统计推断至关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基于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参数,并计算这些估计的不确定性。
例如,抽样分布可以用来确定样本均值的分布,从而进行假设检验或构建置信区间。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组数据:2, 4, 6, 8, 10。
计算其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
答案:均值:(2+4+6+8+10)/5 = 6中位数:6(数据已排序,中间值)众数:无(每个数值只出现一次)方差:[(2-6)^2 + (4-6)^2 + (6-6)^2 + (8-6)^2 + (10-6)^2] / 5 = 8标准差:√8 ≈ 2.832. 假设你进行了一项研究,收集了以下数据:X = [10, 12, 15, 18, 20],Y = [8, 10, 13, 16, 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基础》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D.统计模型、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2.变量是( )A.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5.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6.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7.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调查的目的不同C.调查的单位不同 D.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8.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9.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10.某市工业企业2005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6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11.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划分各组界限 B.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组数 D.确定组距1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13、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14.2004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15.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 B.众数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16.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7.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 18.计划规定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了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07% B.107.4% C.97.9% D.110%19.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多少,超额完成多少()。
A.133.33%、33.33% B.101.44%、1.44%C.101.60%、1.60% D.98.43%、–1.57%20.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A.12% B.150% C.111.11% D.11.11%21.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A.位置居中 B.数值最大C.出现次数较多 D.出现次数最多22.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A.动态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23.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24.标志变异指标中最易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全距 B.标准差 C.离散系数 D.平均差25.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26.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2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105%×108%×107%)-100% B.102%×105%×108%×107% C.2%×5%×8%×7% D.(2%×5%×8%×7%)-100%28.统计指数按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 )。
A .质量指标指数B .数量指标指数C .综合指数D .总指数29.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 .指标性质不同C .采用的基期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0.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p q p q∑∑表示(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31.在销售量综合指数1000q p q p ∑∑ 中,1000q p q p -∑∑ 表示 (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答案)1.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 )A .所有制B .职工人数C .月平均工资D .年工资总额E .产品合格率2.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
A .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 .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 .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 .“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E .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 .人口总数B .单位产品成本C .职工人数D .人口密度E .合格品率4.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 .历年旅客周转量B .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C .历年商品销售量D .历年牲畜存栏数E .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5.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 .国内生产总值B .人均利税总额C .利税总额D .职工人数E .固定资产原值6.根据标志值在总体中所处的特殊位置确定的平均指标有(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众数E .中位数7.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 .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就是组平均数8.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7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A.200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B.200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C.200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D.200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E.200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9.根据动态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称为()A.序时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 E.平均发展速度10.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11.统计分组是()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1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13.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A.划分总体现象的类型 B.研究总体现象的结构和比例 C.研究总体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便于汇总数据 E.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14.在次数分配数列中()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E.频率又称为次数15.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16.在金融机构的设备普查中()A.金融机构是调查对象 B.金融机构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17.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有()A.指标名称 B.计量单位 C.计算方法D.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 E.指标数值18.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是()A.平均工龄 B.生产工人平均日产量 C.人均粮食产量D.平均年龄 E.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数19.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工资 B.性别 C.年龄 D.工龄5年 E.身高20.某地区2004年底人口数为10000万人,储蓄机构网点有4000个,则储蓄机构网点密度为( )。
A.2500个/人 B.2500人/万个 C.0.4个/万人D.4个/万人 E.25000人/个21.派氏的综合指数公式是( )A.∑∑111pqpqB.∑∑1pqpqC.∑∑111qpqpD.∑∑1qpqpE.∑∑11pqpq22.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
A.百分数 B.千分数 C.系数或倍数 D.成数 E.复名数2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24.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25.要了解某地区的失业情况()。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医生,则医生是标志表现26.计算和应用平均数时,不受数据中极端数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C.众数 D.中位数 E.加权算术平均数2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A.nnaax=B.n xxπ=C.nxx∑=D.n Rx=E.nxxxx n....21=28.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