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合集下载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论文,常涉及到大量的量和单位,过去很多论文中,出现了量和单位标准不统一、书写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并根据最新对于“量和单位”相关的标准规定,将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做如下具体说明:1 量的有关概念及使用规则1.1量的符号在国家标准中,为每个量都规定了专门的符号,即量的符号。

部分量的名称及其符号如表Ⅰ所示。

1.2 量符号的使用规则(1)要使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量符号正确理解各个量的概念是准确使用量符号的基础,否则,就可能会混淆不同量之间的区别,进而就会使用错误的量符号和错误的单位。

(2)要恰当选用同一量的量符号如果一个量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而未加区别时,则它们都是处于同等的地位,可根据情况选择一个符号使用。

当量的主符号与其他量的符号发生冲突或按习惯需要使用时,可使用备用符号。

(3)要正确使用量符号的下标当不同的量使用同一字母作量符号,或同一个量有不同的使用特点,或有不同的量值要表示时,为了相互区别,需要使用主符号附加下标的形式(必要时可使用上标)作为量符号。

(4)要严格区分量符号(包括上、下标)的大小写、正斜体、字体和字符种类。

(5)矩阵、矢量和张量的主符号一律用单个黑体、斜体字母表示。

(6)对于由两个字母构成的量符号,为避免误解为两个量相乘,当其在公式中出现时,相乘的量之间一定要加中圆点“·”或空出1/4个汉字的位置。

1.3 下标的使用规则(1)数字、数学符号和记号、连续或相关字母、量符号、单位符号、来源于人名的缩写、关键英文词的首字母或缩写等均可作下标。

(2)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作下标时,一律用斜体表示,其他则用正体表示。

(3)用英文缩写作下标时,来源于人名的缩写为大写字符,其他缩写一般为小写字符。

(4)国际性规定的下标要优先使用。

(5)可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两种不同写法,或在量的符号上方加某些记号来表示下标不足以表示不同量之间区别的情况时量的符号。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论文,常涉及到大量的量和单位,过去很多论文中,出现了量和单位标准不统一、书写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并根据最新对于“量和单位”相关的标准规定,将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做如下具体说明:1量的有关概念及使用规则1.1量的符号在国家标准中,为每个量都规定了专门的符号,即量的符号。

部分量的名称及其符号如表ⅰ所示。

1.2量符号的采用规则(1)要使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量符号正确理解各个量的概念就是精确使用量符号的基础,否则,就可能会混为一谈相同量之间的区别,进而就可以采用错误的量符号和错误的单位。

(2)要恰当选用同一量的量符号如果一个量同时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而未加区别时,则它们都就是处在同等的地位,可以根据情况挑选一个符号采用。

当量的主符号与其他量的符号发生冲突或按习惯须要采用时,可以采用水泵符号。

(3)要正确使用量符号的下标当相同的量采用同一字母作量符号,或同一个量存有相同的采用特点,或存有相同的量值必须则表示时,为了相互区别,须要采用主符号额外下标的形式(必要时可以采用上标)做为量符号。

(4)要严格区分量符号(包括上、下标)的大小写、正斜体、字体和字符种类。

(5)矩阵、矢量和张量的主符号一律用单个黑体、斜体字母则表示。

(6)对于由两个字母构成的量符号,为避免误解为两个量相乘,当其在公式中出现时,相乘的量之间一定要加中圆点“”或空出1/4个汉字的位置。

1.3之下标的采用规则(1)数字、数学符号和记号、连续或相关字母、量符号、单位符号、来源于人名的缩写、关键英文词的首字母或缩写等均可作下标。

(2)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并作负号时,一律用斜体则表示,其他则用正体则表示。

(3)用英文缩写作下标时,来源于人名的缩写为大写字符,其他缩写一般为小写字符。

(4)国际性规定的负号必须优先采用。

(5)可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两种不同写法,或在量的符号上方加某些记号来表示下标不足以表示不同量之间区别的情况时量的符号。

第三章科技论文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

第三章科技论文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

.3.
3)关于量符号

4 规范表达\4.3 格式的注意事 项
量符号用斜体字母(pH值除外,它用正体字母)。 量符号的大小写也有定规,不能随意。比如:T是热力学 温度,t是摄氏温度;V是体积,ν是速度;P是功率,p是 压力;等等。 在全文中某一个字母代表的量应是惟一确定的。比如:t, 不能在这里表示“时间”,在那里又表示“摄氏温度”; 在这里表示“初始温度”,在那里又表示“终了温度”。 解决办法是:t已经定为表示“时间”,就用θ表示“摄氏 温度”;用ti(i为 initial(初始的)首字母)表示“初始 温度”,用te表示“终了温度”。类似地,用pA表示A点 的压力,用pB表示B点的压力,用pC表示C点的压力,等 等。
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场合:
1)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20世纪90年代; 1999年1月15日;12时5分18秒。 请注意: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写作99年。 “时刻”用标准化格式表示,“12时5分18秒”可写为“12:05 :38”。 日期与日的时间的组合,表示方法是:年-月-日T时:分:秒。T 为时间标志符。“时”“分”“秒”之间的分隔符是冒号(:)而 不是比号(∶)。例如“1999年1月15日12时5分18秒”,可表示为 “1999-01-15T12:05:18”。这种方式更多地用在图表中。 2)计量单位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如:食盐200 g,木料 5 m3
.6.
4)关于量单位
4 规范表达\4.3 格式的注意事 项
2)全文只能采用单位的国际通用符号(简 称国际符号),而不采用单位的中文符 号。国际符号指用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 表示的单位或其词头,如μm(读作“微 米”)、kg(读作“千克”)、N(读作 “牛顿”)、kPa(读作“千帕”)、W (读作“瓦特”)、J(读作“焦耳”) 等。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论文写作,中量,单位,规范,表达,论文写作,量和单位,规范,,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论文资料中查看更多范文。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论文,常涉及到大量的量和单位,过去很多论文中,出现了量和单位标准不统一、书写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并根据最新对于“量和单位”相关的标准规定,将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做如下具体说明:1量的有关概念及使用规则1.1量的符号在国家标准中,为每个量都规定了专门的符号,即量的符号。

部分量的名称及其符号如表Ⅰ所示。

1.2量符号的使用规则(1)要使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量符号正确理解各个量的概念是准确使用量符号的基础,否则,就可能会混淆不同量之间的区别,进而就会使用错误的量符号和错误的单位。

(2)要恰当选用同一量的量符号如果一个量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而未加区别时,则它们都是处于同等的地位,可根据情况选择一个符号使用。

当量的主符号与其他量的符号发生冲突或按习惯需要使用时,可使用备用符号。

(3)要正确使用量符号的下标当不同的量使用同一字母作量符号,或同一个量有不同的使用特点,或有不同的量值要表示时,为了相互区别,需要使用主符号附加下标的形式(必要时可使用上标)作为量符号。

(4)要严格区分量符号(包括上、下标)的大小写、正斜体、字体和字符种类。

(5)矩阵、矢量和张量的主符号一律用单个黑体、斜体字母表示。

(6)对于由两个字母构成的量符号,为避免误解为两个量相乘,当其在公式中出现时,相乘的量之间一定要加中圆点“·”或空出1/4个汉字的位置。

1.3下标的使用规则(1)数字、数学符号和记号、连续或相关字母、量符号、单位符号、来源于人名的缩写、关键英文词的首字母或缩写等均可作下标。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格式 根据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格式 根据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格式根据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编写格式》的规定,以及国外学术期刊的常规要求,中国期刊用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依次是:题名、作者署名和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和建议)、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

1、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中国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用的缩略词、首词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报告、论文用作国外交流,应有外文(多用英文)题名。

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作者署名和单位署名位于题名之下,独占一行正中的位置;在另一行正中位置标明单位、地址和邮政编码。

格式如下: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地名邮政编码 )3、摘要中国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摘要是全文的高度浓缩,是文章内容索略而准确的表达形式。

一般要求英文实词不超过250个,中文字数一般在200-300个之间。

4、关键词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关键词是从文章的题名、摘要、正文中抽出的,并能表达全文内容主题,具有实在意义的单词或术语。

国家标准还规定每篇论文选取3-8 个关键词, 并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5、中图分类号国家标准GB7713-87要求学术期刊论文,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的分类号。

分类号一般由编辑标注。

6、引言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论文中图、表的规范表达

论文中图、表的规范表达

论文中图、表的规范表达
为了提高期刊编辑出版质量,本刊对于论文中图、表的制作要求如下:
1.图/表:按照其在正文中所标注位置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序。

每幅图/表应冠以图/表题目。

说明性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的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所使用的非公知公用缩写的表示意义。

2.表格:请采用三线表。

表内同一指标若采用同一物理量,且单位相同,则将其共用单位表示于栏目上,表身上只标注纯数字,且应保留有效位数一致;若整个表格使用同一物理量,且单位相同,则将共用单位标注于表题右端。

纯文字性内容一般不提倡用表格。

3.图:分为线条图和照片图两种。

线条图请用计算机绘制。

照片图提倡用数码照片图;否则请加附原始照片,以能分清浓淡深浅的层次关系、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为原则。

照片背面请注明图序、图题及上下方向、作者姓名。

热忱欢迎各位专家、教授、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不吝赐稿!恳请随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本刊不断进步和发展。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第1 页共1 页。

学位论文的常见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的常见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的常见规范要求2003年2月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申请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校订规范以石油大学研究生院所制定的有关文件见:2002年10月公布的“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学位管理工作手册”为准。

按规定论文中使用SI单位制,印刷符号、规格应按有关单位与符号的国标规定执行。

现针对学位论文中常见错误和不规范之处,将有关规定及国内出版物的惯例补充介绍如下。

此要求为学位论文的规范化,提供必要条件,望研究生及指导教师参照执行。

一般常用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单位应按1984年计量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关于量和单位的丛书为准。

对于化学、化工类学科,常用其中刘天和编的《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一书。

目前也可以近年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教材使用的符号为准。

一、变量、公式符号的表达 1.物理量及常数在论文的行文、公式、图表中,物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英文字母或斜体希腊字母表示。

在表达物理量大小时,它应等于数值乘单位。

对无因次物理量单位为1,则物理量等于数字乘1,即物理量等于数字。

例如,m10.05gx10.12ζ35.36mV表示物理量的符号常用角标,一般下标表示注释、条件或编号。

用英文词字头表示注释应用正体字母,用字母表示条件或编号代号时用斜体字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编号时,一律为正体。

例如:Cpm表示恒压摩尔热容,下标p表示恒压条件,故用斜体;下标m表示摩尔量,是molar的字头,用正体。

比热用斜体小写字母c表示。

cBi表示某物质B的第i个物质的量浓度。

按国际化学会规定,物质的量浓度常用斜体小写英文字母c表示,单位为molL-1(不得使用原用M为单位符号) 。

在浓度符号中大写字母C表示单位体积内的数量浓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粒子数等。

下标B代表某个化学物种,例如NaCl、C6H12O6等,故用正体。

下标i表示序列号,可等于12…k,故用斜体。

cBi也可表示为ciB,括号内常写物种、温度、压力等表达物理量比较长,比较复杂的注释。

科技论文写作中三线表的规范应用要点

科技论文写作中三线表的规范应用要点

科技论文写作中三线表的规范应用要点表格是表达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表达力强、易得要领、便于计算和分析比较及节省版面等优点。

蓝译编译指出,在某些情况下,表格是科技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制表的基本要求是简单明了、层次清楚、有自明性。

表的结构要简单,使人一目了然。

内容按逻辑顺序安排,主谓语划分清楚。

一般学术期刊都要求将表题、标目、注释等用中、英文并排,以便读者查阅。

三线表由于保留了传统卡线表的全部功能,增强了表格的简洁性,因而被大多数科技期刊所采用,其使用要点如下:一、表序和表题。

表格必须有表序、表题,其中不加标点且期间留一字间隔。

表序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1”开始连续编号,如表1、表2等。

表题是指表格的名称,表题要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必要时注明时间和地点。

避免使用泛指性的词语作表题,如“计算结果”、“对照表”等。

这样的表题缺乏专指性,不能使人一目了然。

表题(包括表序)在表格上方。

二、项目栏。

项目栏中左边第一列为处理项,上边第一行为观测内容和结果项,不能将处理项和观测项目、结果颠倒。

项目栏中一般要放置多个“栏目”,但不宜在左上角划斜线标目。

当栏目中的项由量的名称组成时,其表述方法与插图中标目的表示方法相同;如果表格内全部栏目中的单位均相同时,可以将单位提出来标识在表格顶线上方的右端,不必在每个栏目上标注,共用单位标注时只写出本身符号,不加“单位”二字;凡是相同栏目要归并在一起,做到同一栏目只加注一项,避免重复出现。

三、表身。

上、左相邻栏内的文字或数字相同时,应重复写出,不可以用“∥”或“同上”、“同左”等字样表示。

表中未测或无此项应用“空白”表示,不能用“-”或“/”表示。

表中内容不能与文章内容重复,数据要完整、准确。

同一指标小数点有效位数要一致,小数点上下对齐。

表的线条不宜过多,以免干扰视线。

四、辅助线。

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表格,单靠三线表是不够的,可以在项目栏或表身添加横向的辅助线。

论文写作规范论文一二三级标题范本

论文写作规范论文一二三级标题范本

论文写作规范论文一二三级标题范本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一、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1.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2.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等,应加以注释。

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小括号注明原文。

3.论文中的图和附表应有对应的图题、表题及编号。

(1)图: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等。

图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节的编号无关。

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1”。

图应有图题,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居中的位置;(2)表: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1”、“表2”等。

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

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1”。

表应有表题,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居中位置;(3)公式: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如:“式(2-13)”、“式(4-5)”,其标注应于该公式所在行的最右侧。

公式书写方式应在文中相应位置另起一行居中横排,对于较长的公式只可在符号处(+、-、*、/、≤≥等)转行。

如图表较多(>20),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

图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4.论文的文档格式(1)论文题目:三号黑体;(2)目录:三号黑体;1 (章的标题) XXXX …………………………………1(三号黑体字)1.1 (条的标题) XXXX ………………………………2 (小三号黑体字)1.1.1 (款的标题)XXXX……………………………3 (四号黑体字)1.1.1.1 (项的标题)XXXX…………………………4(小四号黑体字)(3)中文摘要:小三号黑体,摘要内容:四号宋体,行距20磅;Times New Roman字体(4)关键词: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四号宋体;(5)正文标题:均加粗,段前后均0.5行。

论文中量与单位的正确表达方法

论文中量与单位的正确表达方法

论文中量与单位的正确表达方法摘要:依据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分析了在使用物理量和法定计量单位时出现的若干问题,给出了量和单位及符号的正确表达方式。

关键词:物理量单位名称符号标准化为进一步统一计量单位,规范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我国国家计量局颁布了一系列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GB 3100~3102,以国际单位制(S1)为基础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体系已全面推行并逐步完善。

虽然国际单位制具有先进、实用、简单、科学等诸多优点,而且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已经获得独有的地位,但是由于长期的习惯,一些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和一些应废止使用的量和单位仍常出现在科技论文中。

本文以国家标准为依据,结合实例论述在石油化工论文中常见的有关物理量和单位表达的一些问题。

量的名称和符号量的名称量,也称物理量,是用于定量地描述物理现象的。

量都有其各自的名称。

GB 3102.1~GB 3102.13中共列出了614个量,并遵循我国已广泛使用的习惯,为它们规定了名称,这些名称简称它为“标准量名称”。

对于量名称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应使用已废弃的名称。

如重量、比重、比热、电流强度、原子质量、分子量、摩尔数、重量百分数(或浓度)、体积百分数(或浓度)等,正确的表述应为质量、密度(或相对密度)、比热容、电流、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现行的科技论文中,滥用“浓度”的现象十分普遍。

本来,只有“物质的量浓度”可以简称“浓度”,其他含“浓度”一词的量名称,都必须说出全称,如把“质量浓度”说成“浓度”就是错误的。

至于很多人把“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量纲的量也称作“浓度”,则更是错误的。

同一个量名称不应有多种写法。

一个量有多个名称,例如压力和压强,体积质量、质量密变和密度等,只要是国家规定的,都可以同等地使用。

然而,对同一个规范的名称,出现几种不同的写法,如“吉布斯自由能”,有的写作“吉卜斯自由能”,这是不允许的。

科技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规范

科技论⽂写作中量和单位的使⽤规范量名称和量符号科技论⽂往往有量和单位,⽤来对科学概念进⾏定义、描述、代替、度量、计算和⽐较,其使⽤标准、规范与否直接影响论⽂⽔准的⾼低。

世界各国对量和单位的标准化、规范化⼀般⽐较重视,对论⽂中量和单位的使⽤⼀般也有明确的要求。

我国在这⽅⾯也很严格,于1994年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开展“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宣传贯彻⼯作的通知》,明确指出:“根据《中华⼈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要求所有1995年7⽉1⽇以后出版的科技书刊、报纸、新闻稿件、教材、产品铭牌、产品说明书等,在使⽤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规则时都应符合新标准的规定;所有出版物再版时,都要按新标准规定进⾏修订。

”这个新标准就是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

国家标准中共列出13个领域中常⽤的614个量,按科学的命名规则并同时遵循我国⼴泛使⽤的习惯给出其标准名称和符号,即我国法定量名称和符号。

每个量都有其严格的定义及相应的名称和符号。

绝⼤部分名称是从历史上沿⽤下来的,但已标准化,其定义或含义只能按国家标准给出的科学定义去理解。

01量和单位六个核⼼概念上式中:λ形式上是⼀个符号,它是⼀个量的符号,这个量的名称叫“波长”(英⽂名称叫wavelength)。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核⼼概念,分别为“量名称”“量符号”;m形式上也是⼀个符号,它是⼀个单位的符号,这个单位的名称叫“⽶(英⽂名称叫metre)。

这样⼜出现了两个核⼼概念,分别为“单位名称”“单位符号”;n形式上⼜是⼀个符号,它是⼀个只有加在单位符号前与单位组合在⼀起才有效的符号,这个组合后的符号是nm,名称叫“纳⽶”(英⽂名称叫nanometre)。

这样就⼜出现了⼀个核⼼概念,称为“单位词头”,简称“词头”。

5.896×10−7是⼀个数字,它加在单位符号前,表⽰量的⼤⼩,称为量值,这是出现的第六个核⼼概念。

使⽤词头的好处是能使量值得到简化,例如可将5.896×10−7表达为589.6,数字⼤⼩虽然改变,但量值没有丝毫变化。

论文全文格式要求

论文全文格式要求

论文全文格式要求1、页面设置页边距:Word文档默认页边距。

(即:上2.54厘米,下2.54厘米,左3.17厘米,右3.17厘米)。

2、行距设置全文行距设定为22磅,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3、文章构成及字体设置(1)中文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不用不常见的英文缩写。

(居中,小三,宋体,加粗。

)(2)中文作者姓名及单位::多个作者署名用逗号隔开,一般不宜超过6名作者。

多位作者之间空一格区分,多个单位用上角标注。

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

(居中,小四号,宋体)。

(3)中文摘要:摘要中不用图、表、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4字居中,宋体,小四,加粗;摘要内容不超过300字,楷体,小四。

)(4)中文关键词:要求3~8个,用分号隔开。

(“关键词”3字宋体,小四,加粗;内容为3~5个词,楷体,小四。

)(5)英文题目:与中文题目对应,略去题目中的冠词,去掉“Study on…,Thoughts on”等字样。

除首字母及专有名词外,其余字母均为小写;不用不常见的英文缩写。

(6)英文作者姓名: 与中文相对应,其间用逗号隔开。

姓大写,名首字母大写。

例WANG Huaibin,作者单位英文书写: 应由小至大(7)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8)引言内容: 正文5宋,首行缩进2字符。

正文: 一级分段标题, 5号黑体加粗。

二级分段标题, 5号黑加粗三级分段标题, 5号楷体。

(9)注释及参考文献:A、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脚注形式,以①②③……的格式依序排列,每页重新编号。

页下脚注格式同文末参考文献格式。

B、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表参照GB/T 7714—2005著录):参考文献全部采用尾注方式,以[1][2][3]……格式依序排列。

不同种类的参考文献格式如下:专著:[序号] 著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码.翻译著作:[序号] 著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 著者.篇名.刊号,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3人以上作者时,只著录前3人,后为等。

2000字论文的格式

2000字论文的格式

2000字论文的格式规范的毕业论文格式有助于准确表达科研成果,便利信息交换与处理及学术成果的评价,并使行文简练、版面美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00字论文的格式,供大家参考。

2000字论文的格式指导:摘要:下面是关于学术类标准论文格式指导,以供分享。

一、论文格式要求(一)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

字数不超过5字。

(二)应完整扼要,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不能缺少,正文要有“结论”部分。

如稿件内容不清或文章篇幅超长等原因,编辑有权删改。

(三)论文结构请按下列顺序排列:1.大标题(第一行):三黑字体,居中排。

2.姓名(第二行):小三楷字体,居中排。

3.作者单位或通信地址(第三行):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用小三楷字体。

4.关键词。

需列出4个关键词,小三楷字体。

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

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关键词后请列出作者的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个人会员的登记号5.正文。

小四号宋体。

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

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下表:表; 标题体例标题级别字体字号格式说明一级标题三号标宋居中题目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顿号,如“一、”三级标题四号仿宋体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括号,如“(一)”四级标题小四号黑体左空2字,单占行阿拉伯数字加下圆点,如“1.”五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左空2字,右空1字,接排正文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如“(1)”允许用于无标题段落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内容字体字号格式说明图题五号宋体排图下,居中,单占行图号按流水排序,如“图1;“图2”图注小五号宋体排图题下,居中,接排序号按流水排序,如“1.”;“2.”表题五号黑体排表上,居中,可在斜杠后接排计量单位,组合单位需加括号如“表2几种发动机的最大功率/kW”“表5几种车辆的速度/(km/h)”表序号按流水排序,如“表1”、“表2”表栏头小五号宋体各栏居中,计量单位格式同上图文/表文小五号宋体表文首行前空1字,段中可用标点,段后不用标点6.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及规范一、总体要求1、论文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严禁出现抄袭现象,严禁成篇幅地从互联网上引用相关内容,对他人成果的合理引用必须以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方式在文中明确注明。

2、论文写作中要注意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不要使文章成为口号堆砌的产物,也不要将文章写成党和政府的文件。

3、在写作中要注意文章中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避免论文成为不同部分的简单拼凑;4、鼓励在已公布选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研究对象,希望能从自己实际工作出发,在写作中以小见大,并用案例和数据分析支撑文章的基本观点,切忌空话连篇、大而无当。

二、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一)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以简短、明确的词语恰当概括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

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4个字,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

(二)内容摘要(中文)和关键词摘要内容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语言力求精练、准确,以200—300字为宜。

“内容摘要”四个字大小要与其内容的字体大小一样,但是要用“黑体”。

关键词在内容摘要下方,指出论文中涉及的关键词语,一般来说3至5个左右,“关键词”三个字也要用黑体。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需单独同一页。

(三)目录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要求标题层次清,论文至少需要提供二级目录,目录中出现的标题和页码必须与正文完全一致。

目录内容单独一页,“目录”两字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居中书写,使用宋体三号字加粗。

书写“目录”二字之后,空一行,再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及对应正文的起始页码。

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要求标注到二级标题。

(四)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本科毕业论文正文长度以7000字以上10000字以下为宜。

一般而言,正文以导言或引言开始,对论文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如果没有专门部分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引言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文献综述(但不需写“引言”字样)。

论文模板中的术语与缩写使用符合规范的表达

论文模板中的术语与缩写使用符合规范的表达

论文模板中的术语与缩写使用符合规范的表达在论文模板中,术语与缩写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准确且简洁地表达研究内容,同时增强论文的可读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规范表达方式,帮助作者达到准确明晰的论文写作目标。

1. 术语的使用在论文中,使用术语可以提高文章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然而,过多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会使读者难以理解。

因此,在使用术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术语意义:首次出现术语时,可以对其进行解释以确保读者理解,随后可以直接使用该术语。

但在文章开始部分,可以设立术语列表,阐明术语定义,便于读者对整个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2)简洁表达:在使用术语时,应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以增强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关注度。

有时可以使用简化形式的术语,但必须确保在文章的上下文中,术语的意义是明确的。

(3)适当解释:当使用较为复杂或不太常见的术语时,可以在文章中添加解释,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可以借助脚注或括号内的解释来实现,但要避免过多解释,以免影响文章的阅读流畅性。

2. 缩写的使用缩写是减少论文篇幅和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使用缩写时,必须提供全称的定义,以确保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使用缩写的规范表达方式:(1)首次出现解释:在文章中首次出现缩写时,应明确提供全称,并在括号内注明缩写形式。

例如,“XXX(全称)”或“XXX(英文全称)”。

这样能够帮助读者准确理解缩写的含义。

(2)全称与缩写交替使用:在提供了全称和缩写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整篇论文中使用缩写,但要保证全称与缩写的交替使用,以帮助读者保持对缩写的理解。

(3)缩写列表:类似于术语列表,可以在文章开始部分列出所有使用到的缩写及其全称。

这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文章中使用的所有缩写。

3. 数量和单位的表示在论文中,数量和单位常常需要使用。

在表示这些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数字格式:当表示具体数字时,可以根据习惯选择使用阿拉伯数字或中文数字,并以数字形式书写,例如“20”或“二十”。

科技论文的写作及有关注意事项

科技论文的写作及有关注意事项

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发现结的隧道势垒最佳沉积Al层厚
度为7nm,Al上形成了AlOx厚度 只取决于氧化条件,与沉积Al厚无关,
研究结果
势垒Al氧化物可能含有一个像AlOOH态的OH基团。
2、指示性摘要 (多用于综述文章,适用于新内容 较少,或数据少的论文。 ) 指示性摘要 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它只 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 目的,仅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 了解。 篇幅以50~100字为宜。


准确: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
简洁: 中文最好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最好不超过12个单
词;

清楚: 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 力求简洁有效、
重点突出

可检索性
特异性
题目的长短




根据不同论文的内容确定 国内一般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 美国、英国出版的科技期刊,要求论文题目不超过12 个词,或100个书写符号(包括间隔在内) 可加一个副标题 题目应是一个短语而不是一个句子 题目中尽量不用标点符号 避免使用未被公认的或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 字、字符、代号和公式 一般不能用学科或分支学科的科目作为题目组成部分 不要出现一些形容词,例如“新的”、“改进了的” 等等
摘要的分类
1、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 即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用
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
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
或定性的信息。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
类论文,多为学术性期刊所采用。
篇幅以200~300字为宜。
例: 约瑟夫森结Alx-Al隧道势垒的实验研究
通过X光电子能谱、阳极氧化电压谱 和FISKE台阶电压的测量, 研究了约瑟夫森结中AlOx-Al隧道势垒。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标准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标准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标准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标准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标准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

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大学毕业生论文格式要求【字体、字号】构成项目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封面、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

其中“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

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

各项目含义(1)封面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学校名称、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日期等项内容组成。

(2)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学术论文的规范表达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学术论文的规范表达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学术论文的规范表达主要涉及的内容一、编写格式标准化依据国家标准GB7713—87,进行学术论文撰写二、文字细节和技术细节1、名词名称在编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我们要使用专业领域内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专业名词,对于一些特定的表达要格外注意,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达,只有做到专业的用词,我们做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对于读者有所帮助,为科学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否则,将不能顺畅的和别人之间进行交流。

2、数字作为理科的学生,我们所撰写的文章中少不了对数据的处理和对数字的表达,在利用数字与处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中的数字表达形式,尤其是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一些特定数据小数点后要求保留的位数,科学计数法的应用等问题。

3、量的单位在自然科学中,有非常多量的单位,用来准确表达数字的含义,这些量的单位对于一篇科技论文来讲非常重要,单位的规范表达有助于他人对于自己文章的理解,也是对自己数据的重要支持。

4、数字式5、化学式6、表格和插图的使用与设计科技论文中表格和插图的运用十分普遍。

将实验或调查等获得的数据(或文字)经过分类、计算、整理、排列后用表格的形式予以表现,能够使所表述内容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更强、更直观。

科技论文写作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与所需要表达的不同的意义来选取合适的表格形式,通过最简洁,最直观的表格,来准确的表达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一般科技论文当中,都运用三线表格来进行规范的表达。

插图要精选,避免与文字或表格的描述重复。

插图的设计要合理,符合统计学与规范化要求。

根据表述对象的性质、论述的目的与内容,选取适宜的插图类别及表述图形。

图形要直观、简明,能完整清晰地表述欲显示的主题内容。

三、科技语言和标点符号科技论文中常常用到标点、符号等记号,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不能随意地更改、创造。

科技论文因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常用标点和符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数学符号及化学符号。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格式根据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格式根据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格式根据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编写格式》的规定,以及国外学术期刊的常规要求,中国期刊用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依次是: 题名、作者署名和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和建议)、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

1 、题名: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中国国家标准GB7713-87 规定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用的缩略词、首词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 字。

报告、论文用作国外交流,应有外文(多用英文)题名。

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 个实词”。

2、作者署名和单位署名位于题名之下,独占一行正中的位置; 在另一行正中位置标明单位、地址和邮政编码。

格式如下: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地名邮政编码)3、摘要中国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摘要是全文的高度浓缩,是文章内容索略而准确的表达形式。

一般要求英文实词不超过250个,中文字数一般在200-300 个之间。

4、关键词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关键词是从文章的题名、摘要、正文中抽出的,并能表达全文内容主题,具有实在意义的单词或术语。

国家标准还规定每篇论文选取3-8 个关键词, 并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5、中图分类号国家标准GB7713-87要求学术期刊论文,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的分类号。

分类号一般由编辑标注。

6、引言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公文写作要求之准确使用单位和度量词

公文写作要求之准确使用单位和度量词

公文写作要求之准确使用单位和度量词本文旨在介绍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单位和度量词的要求,以帮助读者提高公文写作水平,避免在表达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不准确的描述。

下面我们将依次从单位规范、度量词使用以及错误示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单位规范在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单位是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和清晰的重要一环。

一方面,单位应该根据物理量的性质来选择,常用的有国际单位制(SI单位制)、常用单位和国别单位等。

另一方面,单位的表示法也需要遵循统一规范,比如小写字母、正体、和数字之间应当用一个空格隔开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单位的示例:时间:秒(s)长度:米(m)体积:立方米(m³)质量:克(g)温度:摄氏度(℃)二、度量词使用在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度量词是保证信息表达正确的关键。

度量词用于表示物质的数量、属性和比例关系,确保语言表达精确通顺。

以下是几个使用度量词的示例:1. 数量描述正确:三千六百件错误:3600件2. 时间描述正确:一小时错误:1小时3. 比例关系描述正确:一比十错误:1:104. 属性描述正确:黄瓜长100厘米错误:黄瓜长100三、错误示例下面列举一些在公文写作中常见的单位和度量词使用错误示例,帮助读者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1. 不准确的数量描述错误示例:其中有45.5%的同学喜欢音乐正确示例:其中有45.5%的同学喜欢音乐2. 格式不正确的时间描述错误示例:会议将于4小时后开始正确示例:会议将于4小时后开始3. 属性描述不完整错误示例:园区有500米正确示例:园区面积为500平方米综上所述,准确使用单位和度量词是公文写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遵循单位规范并正确使用度量词,可以提高公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我们应该在写作过程中对单位和度量词进行仔细斟酌,确保表达清晰,避免产生误导或歧义。

希望本文对您的公文写作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论文,常涉及到大量的量和单位,过去很多论文中,出现了量和单位标准不统一、书写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并根据最新对于“量和单位”相关的标准规定,将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做如下具体说明:
1 量的有关概念及使用规则
1.1量的符号
在国家标准中,为每个量都规定了专门的符号,即量的符号。

部分量的名称及其符号如表Ⅰ所示。

1.2 量符号的使用规则
(1)要使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量符号
正确理解各个量的概念是准确使用量符号的基础,否则,就可能会混淆不同量之间的区别,进而就会使用错误的量符号和错误的单位。

(2)要恰当选用同一量的量符号
如果一个量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而未加区别时,则它们都是处于同等的地位,可根据情况选择一个符号使用。

当量的主符号与其他量的符号发生冲突或按习惯需要使用时,可使用备用符号。

(3)要正确使用量符号的下标
当不同的量使用同一字母作量符号,或同一个量有不同的使用特点,或有不同的量值要表示时,为了相互区别,需要使用主符号附加下标的形式(必要时可使用上标)作为量符号。

(4)要严格区分量符号(包括上、下标)的大小写、正斜体、字体和字符种类。

(5)矩阵、矢量和张量的主符号一律用单个黑体、斜体字母表示。

(6)对于由两个字母构成的量符号,为避免误解为两个量相乘,当其在公式中出现时,相乘的量之间一定要加中圆点“·”或空出1/4个汉字的位置。

1.3 下标的使用规则
(1)数字、数学符号和记号、连续或相关字母、量符号、单位符号、来源于人名的缩写、关键英文词的首字母或缩写等均可作下标。

(2)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作下标时,一律用斜体表示,其他则用正体表示。

(3)用英文缩写作下标时,来源于人名的缩写为大写字符,其他缩写一般为小写字符。

(4)国际性规定的下标要优先使用。

(5)可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两种不同写法,或在量的符号上方加某些记号来表示下标不足以表示不同量之间
区别的情况时量的符号。

(6)当一个量的符号中出现两个以下标或下标所代表的符号比较复杂时,可把这些下标符号加在“()”中置于量符号之后。

(7)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复合下标(这里是指下标的下标)。

(8)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上标。

2 单位的有关概念及使用规则
在国家标准中为每个量专门给出了单位,这些单位均为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正确使用法定单位是“量和单位”标准化的重要方面。

一些量的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如附表Ⅰ所示。

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组成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根据我国国情加选16个非SI单位构成的。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6个部分:
SI基本单位(7个),见国家标准第4页。

SI辅助单位(2个)及SI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19个),见国家标准第5页。

我国选定的非SI单位(16个),见国家标准第9页。

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单位。

由SI词头(20个)与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单位,SI词
头见国家标准第6页。

2.2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
(1)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表达量值时,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2)单位前的数值不得拆开。

如10.55 m不能写成10m55,也不能写成10米55。

(3)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都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

如表示35摄氏度,不得写成摄氏35度或35度,也不得写成35°C,而只能写成35 ℃。

(4)单位符号中不得加任何额外标记。

如表示10焦尔,应为10 J,而不能为10 J.;表示5千克,应为5 kg,而不能为5 kgs;表示实验值200 N,不能为200 Nexp,而应为Fexp=200 N。

(5)可用汉字形式的计数单位与国际单位构成组合单位。

如㎡/人、N/根。

(6)为避免单位前的数值过大或过小,可以使用词头(SI词头)加在单位之前构成倍数单位(包括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但使用词头构成单位时,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 1 000的范围内。

如20 180 000 Pa或20 180 kPa应写成20.18 MPa;面积20 000 000 ㎡应写成20 k㎡。

(7)我国习惯用的数词如万(104)、亿(108)等不是词头,但可与单位符号构成组合单位。

如20亿kW·h、100
万km。

(8)应使用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不要使用其原来的组合单位。

如“压力”、“弹性模量”的单位为Pa,而不要再用N/m2;“[直流]功率”的单位为W,而不宜用V·A。

3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具体标准规定
B.1 GB 1434-48 物理量符号
B.2 GB 3100-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B.3 GB 3101-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B.4 GB 3102.1-93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
B.5 GB 3102.2-93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
B.6 GB 3102.3-93 力学的量和单位
B.7 GB 3102.4-93 热学的量和单位
B.8 GB 3102.5-93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
B.9 GB 3102.6.93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
B.10GB 3102.7-93 声学的量和单位
B.11GB 3102.8-93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B.12GB 3102.9-93 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B.13GB 3102.10-93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
B.14GB 3102.11-93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
B.15GB 3102.12.93 特征数
B.16GB 3102.13-93 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表Ⅰ部分量的名称、符号及其单位名称、符号
注: ①表中“,”前后的两个量名称同义;“()”中的量名称虽与前面的量名称同义,但不优先使用。

②表中仅去掉方括号时的量名称为全称,去掉方括号连同其中的字时为简称。

③“()”中的量的符号为备用符号。

④表中“单位名称”一栏中,去掉方括号时的名称为全称,去掉方括号连同其中的字时为简称,二者意义相同。

⑤表中“单位符号”一栏中,没有列出一些量的属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非SI单位。

⑥引自《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梁福军、梅仲勤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