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变粉变色原则
感光粉(光变粉、温变粉、感香材料、夜光粉)

夜光粉
Seven Design
光变粉
感光粉、感光变色粉、变色粉、光变原料、紫外线(UV)变色粉
光变粉特性:遇到太阳光或紫外线,即会从无色变为有色。
当失去阳光/紫外线照射时,即回复到原来顔色。
光变粉
变色原理:利用UVA的能量将感光分子键打开,使它从低能阶
跳到高能阶。即从不可见光跳到可见光,从而产生颜色的变化。 当失去紫外线照射或温度升高超过45℃时,感光分子键关闭,即 回复到原来的颜色。
Seven Design
光变粉
颜色变化:以基础三原色可调制出任何顔色,也可
调制有色变有色,或利用色粉调出二种以上之顔色变化, 亦可和他染料混合
光变粉
原料特性(一)
1. 感光变色水乳液产品的粒径为16um,是一种含有微胶囊的水性分散 液,固含量约48%,可以应用在水性 的纲版印刷、涂料、油墨、染色等。 2. 感光变色PS色粒粉之粒径为7-8um, 耐温度最高为280℃。 3. 感光变色塑胶色母粒可应用的塑 胶材料有PE、PP、Acrylic(PMMA)、 PU、PS、EVA、Nylon等各类塑胶材料 射出、押出成形。
感香材料
香味貼紙
注意事项:
※ 各种长效感香材料须保存在干燥、室温及密闭空间,长效感 香水乳剂、长效感香粉及长效感香色母粒保存期间约为 2 年。 ※ 长效感香水乳剂储存期间若有凝集现象,可水浴加热搅拌重 分散后再使用。 ※ 长效型香味微胶囊应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使用,否则香 味释放时间加快,不能起到长时间释放香味的效果。 ※ 长效感香材料不含人体有害之物质,符合安全玩具和食品包 装之规格基准。
感香材料
用途
1. 涂料:适合各类印刷,包括纲版、凹版和凸版,可印刷 于程式材料, 例如:织物、纸张、合成膜、玻璃、陶瓷和木材等。 2. 塑胶:感香塑胶色母粒,使用于低分子量LDPE、PP塑胶 射出、押出成型。 3. 布类加工:Siltex2000系列,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布类、 衣服、天然纖维。人造纖维,香味耐水洗50次(损失30%)。 4. 地板:清洁最后涂抹,可保持地板光滑用芳香,每当走 过时,香味自然飘出。 5. 墙壁:和表面水性涂料一起喷涂或刷涂,可保持灰尘不 晚附著且芳香持久。
光变粉

变色风光变粉Photochromic Material一、变色原理:光变粉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而产生颜色变化;当失去阳光/紫外线后会还原回原本的颜色。
二、基本4色:紫色、红色、蓝色、黄色。
(无色变有色)三、基本色之间的互配四、光变粉可以有很多的用途:涂料:感光粉建议添加比例10-30%,适合各类表面涂覆产品,包括PMMA喷漆、ABS喷漆、PVC喷漆和水性喷漆等;油墨:感光变色颜料建议添加比例20-40%,适合各类材质的印刷,包括织物、纸张、合成膜、玻璃等;塑胶产品:感光变色颜料建议添加比例0.8-3%,适用于各类塑胶材质的射出、押出成形、产品有高色浓度的感光PE色母粒和感光PMMA色母粒产品。
五、光变粉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1、适合用于注塑和挤塑:其特点是:囊壁厚,强度高,耐热性好,更加易于分散均匀,残留色少。
2、适用范围:本品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软聚氯乙烯(S-PVC)、AS和ABS等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注塑、挤塑成型。
也可混入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浇铸、模压、固化成型。
3、用量:用于注塑、挤塑加工或浇铸、模压、固化成型时,变色颜料的用量为塑料量的0.4~3.0% ,通常为0.6 ~2.0%。
变色颜料与塑料粒子要充分混和均匀(混合时可使用少量白油)。
如果是普通颜料与变色颜料拼色,则普通颜料(或染料)的用量大约为变色颜料的0.5-2.5%。
4、色母料:在大批量生产时可先将变色颜料加入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中制成颜料含量为10%的色母料,然后再与塑料粒子混合使用。
这样可使变色颜料分散的更均匀。
5、温度:加工温度应控制在200℃以下,最高不要超过230℃,并尽量减少物料的受热时间。
(高温,长时间加热将损害颜料的变色性能)。
6、注意事项:A :注塑和挤出中使用变色颜料时塑料中不应再同时使用其它填充料或普通颜料(例如:钛白粉,碳酸钙,硫酸钡,碳黑等),否则将会屏蔽变色效果。
光变色粉

变色风光变色粉Photochromic Material一、变色原理:光变色粉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而产生颜色变化;当失去阳光/紫外线后会还原回原本的颜色。
二、基本4色:紫色、红色、蓝色、黄色。
(无色变有色)三、基本色之间的互配四、光变色粉可以有很多的用途:涂料:感光粉建议添加比例10-30%,适合各类表面涂覆产品,包括PMMA喷漆、ABS喷漆、PVC喷漆和水性喷漆等;油墨:感光变色颜料建议添加比例20-40%,适合各类材质的印刷,包括织物、纸张、合成膜、玻璃等;塑胶产品:感光变色颜料建议添加比例0.8-3%,适用于各类塑胶材质的射出、押出成形、产品有高色浓度的感光PE色母粒和感光PMMA色母粒产品。
五、光变粉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1、适合用于注塑和挤塑:其特点是:囊壁厚,强度高,耐热性好,更加易于分散均匀,残留色少。
2、适用范围:本品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软聚氯乙烯(S-PVC)、AS和ABS等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注塑、挤塑成型。
也可混入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浇铸、模压、固化成型。
3、用量:用于注塑、挤塑加工或浇铸、模压、固化成型时,变色颜料的用量为塑料量的0.4~3.0% ,通常为0.6 ~2.0%。
变色颜料与塑料粒子要充分混和均匀(混合时可使用少量白油)。
如果是普通颜料与变色颜料拼色,则普通颜料(或染料)的用量大约为变色颜料的0.5-2.5%。
4、色母料:在大批量生产时可先将变色颜料加入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中制成颜料含量为10%的色母料,然后再与塑料粒子混合使用。
这样可使变色颜料分散的更均匀。
5、温度:加工温度应控制在200℃以下,最高不要超过230℃,并尽量减少物料的受热时间。
(高温,长时间加热将损害颜料的变色性能)。
6、注意事项:A :注塑和挤出中使用变色颜料时塑料中不应再同时使用其它填充料或普通颜料(例如:钛白粉,碳酸钙,硫酸钡,碳黑等),否则将会屏蔽变色效果。
颜色变化原理

颜色变化原理
颜色变化原理是指在不同的环境下,物体所呈现出的颜色会有所不同。
这种变化是由于光线的折射、反射和吸收等现象所导致的。
首先,光线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子组成的,每个波长的光子对应着不同的颜色。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吸收部分光线,而将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出来。
其次,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所吸收和反射的光线的波长。
如果物体吸收了所有波长的光线,它会呈现出黑色;如果物体反射了所有波长的光线,它会呈现出白色。
然而,大多数物体不会吸收或反射所有波长的光线,而是吸收或反射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线。
这就解释了为何我们在看到物体时会感知到它们的颜色。
此外,光线在经过空气、水、玻璃等介质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会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和波长,使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总之,颜色变化原理是由于光线的折射、反射和吸收导致的。
不同波长的光线被物体吸收或反射,从而使我们产生不同的颜色感知。
同时,光线在经过介质时也可以发生折射现象,进一步改变物体的颜色。
阳光变色粉

阳光变色粉:一、变色原理光变粉在室内或无紫外线时为无色,到室外经阳光/紫外线光照射后,吸收阳光/紫外线的能量而产生颜色变化,当失去阳光/紫外线照射时,则回复到原来的颜色。
(光变粉,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吸收阳光/紫外线的能量,产生分子结构的改变,导致吸收的波长发生改变,而产生颜色变化;当失去阳光/紫外线能量后,则回到原来的分子结构,还原成本来的颜色。
)二、变色原则无色→有色有色→有色三、基本颜色紫色天空蓝蓝色黄色橘色红色灰色(基本颜色无色变紫色无色变天空蓝无色变蓝色无色变黄色无色变橘色无色变红色)四、产品形态光变水乳剂:适用于水性油墨、涂料,不能用于油性油墨、涂料和塑胶的射出、押出。
MC光变色粉:适用于油性油墨涂料、水性油墨、涂料、塑胶射出、押出。
光变色母粒:不适用于油性油墨、涂料和水性油墨、涂料,适用于塑胶的射出、押出。
五、产品应用1、油墨应用:干燥方式:(自干、烤干、UV固化),使用时可用相应的稀释剂稀释。
(也可定制水性油墨,并用水稀释)。
印刷背景建议使用白色或浅白色系,可提高颜色变化的差异度。
网版选择:网目大小选择在150目~200目之间。
适用底材:丝印\胶印\转印\移印\喷涂等,(纸张\布料\金属\玻璃\陶瓷\塑料)。
2、注塑应用用于注塑、挤出、模压时,可用于ABS/PE/PP/PVC/PU/EVA/硅胶/橡胶等等,其产品有光变习盘、光变手环、光变沙线、光变鞋子等等。
六、产品比例:光变水乳剂使用于水性油墨、涂料5%-40%W/W光变微胶囊粉使用于油性油墨、涂料3%-30%W/W光变微胶囊粉使用于塑胶的射出、押出0.2%-5%W/W光变塑胶色母粒使用于塑胶射出、押出0.5%-2%W/W七、产品用途涂料:适合各类塑胶制品的表面涂覆,包括ABS、PE、PP、PS、PVC、PVA等塑材。
油墨:各类材质的印刷,像织物、纸张、合成膜、玻璃等。
塑胶:适用于各类塑胶材质的射出、押出成形。
(含PE、PP、ABS、PS、PVC、PU、TPU、TPR、EVA等塑材)。
开关控制led灯变色原理

开关控制led灯变色原理LED灯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商业领域。
而多彩灯光效果的LED灯变色功能,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开关控制LED灯变色的原理,帮助读者了解LED灯的工作原理和变色机制。
一、LED灯工作原理LED灯(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器件。
它由固态材料构成,主要包括PN结、荧光粉和封装材料等。
当正向电流通过PN结时,电子从N区向P区流动,同时载流子在荧光粉层激发,产生可见光。
这种发光过程又称为电致发光效应。
不同材料的荧光粉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可以实现LED灯的变色。
二、开关控制LED灯变色原理开关控制LED灯的变色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1.功率控制开关控制LED灯的变色,首先需要控制灯的功率。
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来控制LED灯的亮度和颜色。
一般来说,改变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电压或改变电流源的电阻来实现。
2.调光电路为了实现灯的亮度控制,需要使用调光电路。
调光电路可以通过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以及频率的变化,从而调节灯的亮度和色彩。
3.RGB颜色模型开关控制LED灯的变色还需要使用RGB颜色模型。
RGB即红(Red)、绿(Green)、蓝(Blue),是一种基于三原色的光学原理,通过不同比例的颜色组合来生成不同的颜色。
通过调整红、绿、蓝三种颜色的亮度和比例,可以实现数百种颜色的变化。
4.控制器在开关控制LED灯的变色过程中,需要一个控制器来实现对灯光的控制。
这个控制器可以是一个物理开关,也可以是一个智能手机APP或遥控器。
开关通过连接到控制器,通过控制器的信号输入,调节灯的亮度和颜色。
控制器可以发送不同的信号给LED灯,比如改变电源电压、改变电流,或者直接调节RGB各通道的亮度。
根据控制器发送的信号,灯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三、LED灯变色的应用基于开关控制的LED灯变色原理,可以应用于很多场景,例如:1.室内装饰通过开关控制LED灯的变色,可以为室内环境营造不同的氛围。
光变粉生产原料

光变粉生产原料1.引言1.1 概述光变粉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它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这种神奇的变色效应使光变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照明、产品设计、艺术装饰等。
光变粉的制作过程中,原料的选择和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变粉的生产原料主要有两种:敏感物质和稳定物质。
敏感物质是指能够对光线产生反应的组分,它们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并在光照条件改变时发生结构转变,从而导致颜色的变化。
而稳定物质是指能够保持光变效果的组分,它们可以延长光变粉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选择敏感物质时,需要考虑其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吸收能力,以及其在光照条件改变时的结构转变速度和颜色的变化程度。
常见的敏感物质包括温敏染料、光敏染料、电致变色材料等。
这些物质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以确保光变效果的理想表现。
稳定物质的选择与敏感物质相辅相成。
稳定物质能够提供光变粉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退色或变质。
常见的稳定物质包括聚合物基质、无机添加剂等。
这些物质可以增加光变粉的抗光照性能、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之,光变粉的生产原料选择和使用十分重要。
合理选择敏感物质和稳定物质,可以确保光变粉具有良好的光变效果、稳定性和耐久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光变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相信在未来,光变粉的生产原料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关注光变粉的生产原料,文章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概述,介绍光变粉的定义和应用,以及本文的目的。
接着,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重要的部分,分别是光变粉的定义和应用以及光变粉的生产原料要点。
在第一部分中,将详细介绍光变粉的定义和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光变粉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文化创意、科学研究、安全验证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特殊的光学性质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材料。
rgb led灯变色原理详解_RGB三基色LED变色程序

rgb led灯变色原理详解_RGB三基色LED变色程序rgb led介绍RGB LED与白光LED两者其实都是希望达到白光的效果,只不过一个是直接以白光(荧光粉)呈现,另一个则是以红绿蓝三色混光而成。
RGB灯的成像原理:RGB灯是以三原色共同交集成像,此外,也有蓝光LED配合黄色荧光粉,以及紫外LED配合RGB荧光粉,整体来说,这两种都有其成像原理,但是衰减问题与紫外线对人体影响,都是短期内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因此虽然都可以达到白光的需求,却有不同的结果。
RGB在应用上,明显比白光LED来得多元,他举例,如车灯、交通号志、橱窗等,需要用到某一波段的灯光时,RGB的混色可以随心所欲,相较之下,白光LED就比较吃亏,因此当然在效果上比较强。
从另一方面上来说,如果用在照明方面RGB LED灯又会比较吃亏,因为用在照明方面主要还得看白光的光通量,寿命及纯色方面,目前来讲RGB LED 灯主要还是用在装饰灯方面。
从看到使用荧光粉的白光LED前途无亮,就已经宣布放弃这条产线的美光源总经理林竹轩,特别表示,不只是光衰减的问题,其它问题也是一大主因。
他清楚的表示,白光LED 在清晰度与色纯度都明显逊于RGB之下,他并表示,RGB在重迭恰当的状态下,整体呈现的亮度与清晰度是荧光粉白光LED的五倍,此外,光衰减的问题,晶圆造价贵,也都是他看好RGB灯的一大主因。
喜欢高画质的人,应该不难发现,某些LED背光板出现的颜色特别清楚而鲜艳,甚至有高画质电视的程度,这种情形,正是RGB的特色,标榜红就是红、绿就是绿、蓝就是蓝的特性,在光的混色上,具备更多元的特性,就像画家的调色盘一样随心所欲,将最真实的彩色世界完美呈现,妆点美丽人生。
RGB灯在控制上的问题仍有待加强,举例来说,如果其中一颗灯坏了,在整个屏幕上会相当明显,反之,白光LED灯则可以互相补足,因为是旁射关系,因此可以补足某颗坏掉的LED,并且均匀性的补足,让整体状况看起来不会太差。
LED灯发光及变色原理

LED灯及其发光原理一、LED的结构及发光原理50年前人们已经了解半导体材料可产生光线的基本知识,第一个商用二极管产生于1960年。
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LED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
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
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
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LED。
当它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即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LED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
二、LED光源的特点1. 电压:LED使用低压电源,供电电压在6-24V之间,根据产品不同而异,所以它是一个比使用高压电源更安全的电源,特别适用于公共场所。
2. 效能:消耗能量较同光效的白炽灯减少80%3. 适用性:很小,每个单元LED小片是3-5mm的正方形,所以可以制备成各种形状的器件,并且适合于易变的环境4. 稳定性:10万小时,光衰为初始的50%5. 响应时间:其白炽灯的响应时间为毫秒级,LED灯的响应时间为纳秒级6. 对环境污染:无有害金属汞7. 颜色:改变电流可以变色,发光二极管方便地通过化学修饰方法,调整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带隙,实现红黄绿兰橙多色发光。
如小电流时为红色的LED,随着电流的增加,可以依次变为橙色,黄色,最后为绿色8. 价格:LED的价格比较昂贵,较之于白炽灯,几只LED的价格就可以与一只白炽灯的价格相当,而通常每组信号灯需由上300~500只二极管构成。
纳米液晶光学变色粉

纳米液晶光学变色粉
纳米液晶光学变色粉是一种具有光学变色效应的纳米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质,可以在不同光线或温度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或光学效果。
纳米液晶光学变色粉的变色原理通常与液晶分子的排列和取向有关。
当外部刺激(如光线、温度等)发生变化时,液晶分子的排列和取向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材料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表现为颜色的变化。
这种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显示器、传感器、防伪技术等。
例如,在显示器中,纳米液晶光学变色粉可以用于制造可变色的显示面板,提高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在传感器中,这种材料可以用于检测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参数的变化,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
在防伪技术中,这种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具有独特光学效应的防伪标签或纸张,提高产品的防伪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纳米液晶光学变色粉的制备和应用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同时其性能和稳定性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
因此,在使用这种材料时,需要选择专业的供应商和技术支持团队,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玛瑙入釉与随光变色的原理

玛瑙入釉与随光变色的原理玛瑙入釉是指在陶瓷制作过程中,将玛瑙块研磨成粉末,然后与釉料混合,再将混合物涂在陶瓷器的表面上,最后进行烧制而成。
而随光变色是指玛瑙入釉后的陶瓷器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
玛瑙是一种宝石,其成分主要是含有氧化铁、氢氧化铁等矿物质。
它的特点是颜色丰富多变,从灰色、白色到红色、黄色、蓝色、紫色等都有。
釉料则是用来给陶瓷器表面增加装饰效果,并保护器皿的一层透明瓷釉涂层。
玛瑙入釉的原理是通过将玛瑙块研磨成粉末的方式,使其颜色、质地的颗粒和釉料颗粒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可以涂抹在陶瓷器表面的糊状物质。
在烧制时,玛瑙和釉料一同被熔化,形成胚体和釉面的结合。
玛瑙入釉后的陶瓷器为什么会呈现随光变色的效果呢?这是因为陶瓷器的表面被玛瑙颗粒和釉料混合覆盖,当光线照射在上面时,一部分光线被吸收,一部分光线被反射,而不同颜色的光线吸收和反射的程度又不同,从而产生了颜色的变化。
这种变色效果与玛瑙的物理性质以及光与颜色的相互作用有关。
首先,玛瑙的颜色是由其中的微量杂质、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决定的。
不同的杂质会产生不同的吸收和反射光线的能力,进而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其次,光是由电磁波组成的,当光线照射到玛瑙颗粒和釉料表面时,会与其分子或原子发生作用。
如果光的波长与颗粒的晶格间距相等或其倍数成比例关系,那么光会被吸收,因而呈现出黑色或深色;而如果波长不匹配,光就会被反射或散射出去,呈现出其他颜色。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陶瓷器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多种颜色的变化。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也会影响陶瓷器的随光变色效果。
比如,玛瑙颗粒和釉料的比例、颗粒的大小、均匀性等都会对最终的变色效果产生影响。
同时,烧制的温度和时间也会对陶瓷器的颜色产生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颜色不稳定或不均匀。
总结来说,玛瑙入釉和随光变色的原理是将玛瑙颗粒研磨成粉末与釉料混合,涂抹在陶瓷器表面后进行烧制,陶瓷器在光线照射下由于玛瑙颗粒的特殊物理性质和光的作用发生吸收和反射,从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变化。
光变粉在塑料注塑中的应用

温变色粉在注塑中的注意事项
1、感温变色粉的用途:注塑
2、温变粉注塑适合的材料为:PP/PVC/PU/ABS/EVA/硅胶
3、温变粉的注塑比例5‰-8‰,通常为0.5%,普通颜料于变色颜料拼色,则普通颜(或
染料)的用量大约为变色颜料0.5%-2.5%
4、基本色:大红、朱红、玫红、桃红、橙红、金黄、紫罗兰、深蓝、蓝色、绿色、黑色、
土耳其蓝
5、有色变有色有:紫变红蓝变红绿变蓝紫变蓝橙变黄蓝变黄红
变黄黑变紫黑变红黑变蓝黑变绿黑变橙大红变粉红深蓝
变浅蓝深绿变浅绿深黄变浅黄
6、可调色:除金、银、白外都可以调色,有色变有色只能两个接近撞色才能调
7、感温变色粉基本温度为10-70度
8、温变粉的注塑耐热性为220度
9、温变粉效果好的加工温度为160-180度
室外不可做!
10、随着温度上升、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的微胶囊材料。
11、感温变色粉粒径为1-10um 1200目
12、用料:透明料效果佳
13、注塑时分散不开可加量:分散剂(即白蜡油、分散剂)、扩散粉、白油。
白蜡
油加入有种湿湿的使用混合更均匀,加多会气泡,也可不加,加1%左右。
14、保存条件:不耐候,低温避光,干燥全避光条件下保存。
15、安全认证:SGS/EN71-3
16、发色60度不可以做注塑用
17、属于有机颜料,是水油通用,但不能直接和完全溶解于水
2018.7.16
Qian Se Bian。
光变粉原理

光变粉原理
光变粉是一种被称为热敏墨粉的材料。
它是通过使用温敏原理来改变颜色的。
光变粉的分子结构包含了光敏染料和热敏剂。
当光变粉受到光线照射时,光敏染料会吸收光能并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使颜色发生改变。
而当光变粉受到热能的作用时,热敏剂会引发颜料颜色的变化。
光变粉的颜色变化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当外部光线或热能不再作用于光变粉时,颜色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种特性使得光变粉可以被应用于许多领域,如温度指示、颜色变化墨水或油墨等。
光变粉的变色机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光热转换和热化学转换。
在光热转换中,光能会被吸收并转化为热能,从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而在热化学转换中,热能会直接引发化学反应,进而改变颜色。
总之,光变粉利用光线和热能的作用,通过光敏染料和热敏剂的反应,实现了颜色的改变。
它的原理简单而有效,使得光变粉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材料。
光变粉

感光变色粉
一、感变色原理:
感光变色产品,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吸收阳光/紫外线的能量面产生颜色变化,当失去阳光/紫外线照射时,即回到原来的颜色。
二、感光变粉颜色:
无色变有色:红、黄、蓝、紫、天蓝、橙、灰、绿紫红朱红大红橘红
有色变有色:黄变红黄变绿黄变橙黄变紫蓝变紫
光变粉MC/SMC/TOP系列:MC有红、黄、蓝、紫、橙、绿、天蓝、灰,SMC粉有大红、朱红、紫红、橘红,TOP粉有红、黄、蓝、紫。
三、产品使用注意事项:
应避免与紫外光吸收剂同时使用、对极性之敏感度高,添加不同之添加剂或使用不同之基材,均可能会造成色差。
感光变色粉耐温度最高为220度,160-180度为宜
感光变色粉的注塑比例为5‰-8‰
感光变色粉适用的材质:PP/PVC/ABS/EVA/硅胶等
注塑用料:透明、半透明白料效果比较好,注塑不可用白料,否则颜色会很淡。
注塑有颗粒的解决办法:1、分散不开应搅拌均匀 2、加分散剂
附:光变粉可调光变油墨、光变油漆、光变浆。
光变粉可调配成光变浆用于服装印花,色粉添加比例的高低可影响到颜色的深浅,光变浆150目丝印。
四、毒性与安全性:
感光MC粉对皮肤无刺激性,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符合安全玩具和食品包装标准。
五、感光储存:
感光MC粉应密封储存于密闭、干燥、阴暗处,避免阳光直射。
六、感光成品介绍:
感光变色T恤、光变飞盘、光变发夹、光变镜片、光变饰品等等。
草酸诱导合成WO_3粉体与其光致变色性质

中国科学: 化学 2010年第40卷第1期: 31 ~ 36 SCIENTIA SINICA Chimica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CHINA PRESS论文草酸诱导合成WO3粉体与其光致变色性质沈毅①*, 朱华①, 黄荣①, 赵丽②, 颜莎宁①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4;②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 430062*通讯作者, E-mail: sysy7373@收稿日期: 2008-10-13; 接受日期: 2008-11-25摘要采用草酸有机诱导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形貌新颖的WO3粉体, 使用XRD, SEM, BET 等手段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 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及测色计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光致变色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 合成的WO3粉体仍为六方相, 以草酸为诱导剂合成的粉体由大小及形状较为均匀的梭形组成, 颗粒长在200~300 nm之间, 宽在30~50 nm左右, 长宽比为4~10之间, 这种特殊的形貌改善了粉体对激发光源的吸收能力, 从而提高了合成的WO3粉体的光致变色性能. 关键词WO3粉体光致变色草酸有机诱导1引言WO3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 自从发现其光致变色现象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 在信息显示器件、高敏度光存储材料等方面的显示出巨大应用前景[1], 这些器件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WO3纳米结构单元的尺寸、形貌及其组装的纳米结构, 正是由于材料的结构在其性能中的决定性作用[2], 目前的材料学家已经制备出了形貌各异的WO3材料. 吴玉琪等[3]利用气液反应法制备了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WO3的粒子; 徐英明等[4]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由微米级颗粒组成的WO3粉体; 程利芳等[5]采用了模板法合成了WO3纳米管; Gu等[6]利用水热法掺入不同的硫酸盐分别合成了具有微观形貌呈海胆状及纳米带状的WO3粉体; Pang等[7]利用水热法以4,4’-bipiyridine 和多层金属氧化物杂化合成的WO3具有棱角敏锐的纳米块状结构.而目前对WO3光致变色性质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溶胶和薄膜上[8], 且已经有能调节建筑物光输入的智能窗的研究成果[9].而对粉体光致变色性能研究却鲜有报道, 在较少的光致变色WO3粉体的研究中, 对光致变色激发光源的要求较为苛刻(350 W高压汞灯[4]), 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文以草酸为有机诱导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分散程度较高的WO3粉体, 研究了该结构与光致变色性能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WO3粉体由单分散的大小、形状均匀的梭形颗粒组成, 该特殊形貌使粉体具备了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反应活性, 改善了WO3粉体的光致变色性能.2实验部分2.1 试剂与仪器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全自动氮吸附仪(BET)对样品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 使用紫外-可见光光谱仪对其进行性能测试. X 射线衍射分析使用的是荷兰Philips公司的Dy2198X 射线衍射仪, 测试条件为CuKα辐射, Ni滤波, 管压40 kV, 管流40 mA; 扫描电子显微镜采用的是日本的JSM- 5610LV型扫描电镜, 全自动氮吸附仪使用的是美国Micromeritics的ASAP2020型分析仪. 紫外-可见光谱仪采用的是日本岛津公司的UV2550型光谱仪(BaSO4沈毅等: 草酸诱导合成WO 3粉体与其光致变色性质32做基线校正). 水热反应采用的是釜体为不锈钢、内衬为聚四氟乙烯、容量为100 mL 的反应釜.实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钨酸钠和无水乙醇(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草酸(天津市标准科技有限公司), 浓盐酸(φ =37%~38%, 上海试一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2 实验过程以钨酸钠为钨源, 在搅拌条件下逐滴滴加适量草酸饱和溶液后, 再加入盐酸调节其pH 为1左右, 之后将其移入100 mL 的水热釜进行水热反应2 d, 温度为100°C. 将反应产物使用蒸馏水及无水乙醇反复清洗后抽滤, 最后将其在真空干燥箱中80°C 真空干燥, 再对得到的粉体分别进行结构和性能测试. 其对比实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滴加盐酸调节pH 为1左右. 本文着重研究了草酸诱导剂对WO 3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2.3 光致变色性质测试利用SC-80C(北京康光仪器有限公司)型全自动测色计对样品进行性能测试, 对紫外灯(样品距紫外灯10 cm, 在波长365 nm, 功率为3 W)照射后的样品进行颜色表征. 实验采用CIELab 均匀色空间表色系统, 首先确定与待测色度达到色匹配时所需的三刺激值, 然后计算出色空间的三维直角坐标L *, a *, b *, 在空间的任一点都代表一种颜色, 两点之间的几何距离代表两种颜色之间的色差, 其中L *指样品的明度指数, a *和b *指样品的色品指数. 根据(1)计算其变色前后的颜色差异.ΔC ={(ΔL *)2+(Δa *)2+(Δb *)2}1/2(1)用ΔC 表征合成的粉体光照前后的颜色差异, 即用色差值的大小表征粉体的光致变色性能的优劣.3 结果与讨论3.1 结构和物相图1分别为未添加和添加草酸为诱导剂合成样品的XRD 图谱, 分析其衍射峰的峰位及峰强可知, 样品a 和b 均为六方相WO 3 (PDF 卡no.75-2187, a = 0.7298 nm, c = 0.3889 nm, 空间群的国际符号为: P6/ mmm, 图1中(s)为其标准图谱), 而且产物中无杂相.图1 样品的XRD 图谱. (a) 纯WO3; (b) 草酸诱导合成 WO3; (s) 标准数据 (PDF75-2187)其中图1(a)和(b)衍射峰较宽, 表明合成样品的晶粒尺寸在纳米范畴, 利用Scherrer 公式D c =0.89λ/ βcos θ对(001)方向的衍射峰进行计算可得未添加草酸和以草酸为诱导剂合成的WO 3粉体的晶粒尺寸分别为: 29, 34 nm. 说明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晶粒尺寸为纳米范畴的六方相的WO 3粉体.另外, 将合成的WO 3粉体的衍射峰和标准图谱进行对比(图1中(a), (b)和(s)), 发现标准卡片(001)衍射峰的强度是(100)峰的0.8 (I (001)/I (100 )= 0.8), 而水热合成的WO 3的I (001)/I (100)的值为3.0左右.这可能是水热处理的作用使合成晶粒尺寸在纳米范畴的粉体在(001)方向有一定的定向生长.图2为未添加草酸和添加草酸为诱导剂的WO 3粉体的SEM 形貌照片.由图可知, 未加草酸合成的WO 3粉体由大小形状不规则的纳米块和长短不一的纳米杆组成, 其中纳米杆的直径在50~100 nm 之间, 长度在100~500 nm 之间(图2(a)); 纳米块及纳米杆杂乱的团聚在一起, 使合成粉体的分散程度较差. 图2(b)~(d)分别为不同放大倍数的草酸诱导合成的WO 3粉体的形貌照片. 分析可得, 合成产物由大小及形状较为均匀的梭形颗粒组成, 颗粒长在200~300 nm 之间, 宽在30~50 nm 左右, 长宽比为4~10之间. 颗粒之间无明显的团聚现象, 从而使合成产物具有较高的分散性.为了进一步确定两种产物的微观结构, 用N 2吸附法测定了样品的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图3显示了未添加和以草酸诱导合成的WO 3粉体的吸附等温线, 根据IUPAC 的分类, 他们都属于V 型吸脱附等温线,中国科学: 化学 2010年 第40卷 第1期33图2 未添加草酸(a)和草酸诱导合成的WO 3(b)~(d)粉体的SEM 照片有明显的滞后回环, 表明样品都为典型的多孔结构材料. 结合SEM 的结果分析认为, 其孔结构可能主要来源于草酸微粒之间堆积孔, 相比晶粒尺寸相近的未添加草酸诱导合成产物的比表面积, 堆积孔所占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 草酸的诱导作用使滞后回环的起点从相对压力p/p 0= 0.40 (对应于未添加草酸合成的WO 3)增加到0.6 (对应于草酸诱导合成的WO 3), 表明草酸的诱导作用使合成产物的平均孔径明显增大. 从表1和图3可以看出, 草酸诱导合成的表1 未添加草酸(a)和草酸诱导合成的WO 3(b)BET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参数Sample Specific surfacearea/(m 2·g −1)Pore volume/ (cm 3·g −1) Average pore size (nm) a 32.9650 0.040052 4.85998 b 42.0908 0.155017 14.73167图3 未添加草酸(a)和草酸诱导合成的WO 3(b)粉体的N 2吸脱附等温曲线WO 3粉体的孔分布在14 nm 左右, 比表面积达到了42.0908 m 2·g −1, 这说明草酸的诱导作用有利于WO 3介孔材料的形成. 因此, 与纯WO 3相比, 草酸诱导使WO 3粉体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别显著地增加到42.0908 m 2·g −1, 0.15517 cm 3·g −1, 14.73167 nm. 说明草酸诱导对合成的WO 3粉体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参数有较大的影响, 明显的改善了WO 3纳米粉体的表面结构特性, 提高了纳米粉体的比表面积从而使其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上述的分析结果显示, 草酸诱导对WO 3粉体的微观形貌及表面结构有着较大的影响, 与未添加草酸合成的WO 3有显著差异. 未加草酸的WO 3粉体由形状及大小不均匀的纳米杆和纳米块杆紧密地团聚而成, 比表面积较小; 而草酸诱导合成的WO 3粉体由形状规则、大小及长宽比较为均匀的梭形颗粒组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较高的分散性. 这可能是在水热反应晶体长大的过程中, 水热处理使WO 3分子的晶粒沿(001)方向上一定程度上的定向生长到尺寸为20~50 nm 之间后, 形成以(WO n )-形式存在的WO 3微粒带负电荷, 其易与草酸分子中的羟基形成极强的氢键[10]; 则草酸分子以“包覆”形式连接在WO 3晶粒周围, 形成草酸分子吸附层, 而由于(WO n )-的作用,使电子向吸附层的外侧移动, 使吸附层外侧带负电, 在晶体长大的过程中, 带负电的草酸分子之间互相排斥, 形成了空间阻挡层, 从而阻碍了WO 3分子与下一个WO 3分子的结合, 使WO 3分子不能进一步长大而形成了均匀的梭形颗粒; 这种空间阻挡层又对颗粒的进一步团聚起到了空间位阻效应. 在温度降低及粉体的后续处理中, 由于吸附层的存在, 使纳米颗粒的表面张力降低, 表面能减小, 颗粒之间团聚受阻[11].最终形成了高分散、比表面积大而更易吸收激发光源的WO 3粉体.3.2 性能分析图4分别为未添加和以草酸为诱导剂合成的WO 3粉体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 对比分析发现: 合成的WO 3粉体主要吸收峰都为波长小于350 nm 的紫外光区的能量, 未添加草酸合成的粉体对可见光区的蓝紫光有微弱的吸收; 而草酸诱导合成的WO 3粉体对400~500 nm 的光也有较强的吸收, 即草酸的诱导作用使合成粉体的吸收峰发生明显的红移现象. 分析认为, 这是由于草酸诱导合成的粉体颗粒沈毅等: 草酸诱导合成WO 3粉体与其光致变色性质34图 4 未添加草酸(a)和草酸诱导(b)合成的WO 3粉体的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吸收光谱图 5 未添加草酸(a)和草酸诱导(b)合成的WO 3粉体色差值随光照时间变化曲线尺寸较小, 使其内应力增加显著, 导致电子波函数的重叠, 而引起的红移现象较颗粒尺寸变小引起的蓝移效果显著[12], 从而使其向其吸收带向可见光区移动, 显著的增强了对激发光的吸收能力.图5为两组样品在3 W 紫外灯照射下其色差值随光照时间的变化曲线, 由图中分析可见: 未添加草酸的WO 3 粉体在3 W 的紫外光照射后, 其色差值均小于2, 说明其在弱激发光源下变色效果不显著. 而草酸诱导合成的WO 3粉体受光照射1 min 后, 其颜色即呈蓝色, 色度值达到13, 说明其具有较高的光敏度; 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 粉体光照后呈现的蓝色逐渐加深; 当光照10 min 后, 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 其颜色加深的程度变缓.粉体呈现深蓝色, 其色度值为32, 说明草酸诱导合成的WO 3粉体的变色效率约为未添加草酸合成的WO 3粉体的25倍, 即草酸的诱导作用显著提高了合成WO 3粉体的光致变色性能.3.3 草酸诱导增强WO 3光致变色机理探讨 当光照射到WO 3粉体表面时, 价带中电子被激发到导带, 在价带中留下空穴, 产生了电子-空穴对(1), 光生电子被W 6+捕获, 生成W 5+(2), 同时光生空穴与WO 3粉体表面吸附的还原物反应(3), 放出质子(H +), 放出的质子沿表面向内部扩散, 经内部不同的晶格间传输与WO 3复合形成钨青铜H x WO 3(4), H x WO 3中的W 5+价带中电子向W 6+导带跃迁使粉体呈现蓝色[13].因此, 粉体在激发光源下捕获光子的能力即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数量直接影响WO 3粉体的光致变色性能.WO 3+hv → WO 3*+h ++e (1)W 6++e →W 5+ (2) H 2O +h +→ H ++O 2 (3) WO 3+x e +x H +→H x WO 3 (4)通过对产物的XRD 、SEM 及BET 的分析可知, 草酸诱导和未添加草酸合成的WO 3粉体都具有在光激发下变色的六方相结构.但未添加草酸合成的WO 3粉体由形状及大小不均匀的纳米杆和纳米块紧密地团聚而成, 比表面积较小, 减少了捕获光子的数量;而由于草酸的诱导作用, 改善了合成的WO 3粉体的表面结构特性, 增大了比表面积, 使其颗粒呈形状规则、大小及长宽比较为均匀的梭形, 梭形颗粒的宽在50 nm 左右, 远小于紫外光的波长, 故而纳米WO 3粉体本身的量子尺寸效应明显[14], 使其导带和价带能级变成分裂能级, 当其一受到光源的激发后, 处于价带的电子就被激发到导带, 价带便生成空穴, 增大了吸收光子的反应时间; 另外, 纳米梭型颗粒由于尺寸小, 表面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大, 表面的键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 表面原子配位不全等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 表面光滑程度变差, 形成了凸凹不平的原子台阶, 增加了纳米材料的吸附性和化学反应的接触面[15], 从而使草酸合成的WO 3粉体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和较强的对激发光的吸收能力.此外, 在WO 3晶粒生长的过程中, 由于水热作用, 草酸分子与WO 3分子的氢键连接形成的吸附层对晶粒的长大起到了空间位阻效应, 最终形成了形状、大小及长宽比均匀的梭形颗粒, 提高了WO 3的比表面积, 增大了WO 3的反应活性, 且由于特殊形中国科学: 化学 2010年 第40卷 第1期35貌的粉体的量子尺寸效应, 改善了粉体对激发光源的吸收能力, 从而增强了WO 3粉体的光致变色性能.4 结论草酸诱导及未添加草酸合成的WO 3粉体均为六方相结构, 但在有机诱导剂的作用下形成了形貌新颖的单分散梭形颗粒, 使粉体比表面积增大; 且由于纳米粉体的量子尺寸效应, 增强了粉体对激发光源的吸收, 从而使草酸诱导与未添加草酸合成的WO 3粉体相比具有更好的光致变色性能.致谢本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批准号: 50702052)和湖北大学高分子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特此一并致谢.参考文献1 Xu N, Sun M, Cao YW, Yao JN, Wang EG. Influence of pH on structure and photochromic behavior of nanocrystalline WO 3 films. App SurfSci , 2000, 157: 81—842 梅长松, 钟顺和. 负载金属对WO 3-TiO 2 光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影响. 化学学报, 2005, 63: 1789—17943 吴玉琪, 吕功煊, 李树本. 纳米WO 3粉体的制备与光催化活性研究. 化学学报, 2004, 62: 1134—11384 徐英明, 霍丽华, 赵辉, 高山, 赵经贵. 介稳态氧化钨超微粉体的水热合成与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无机材料学报, 2005, 21 (4):538—5415 程利芳, 张兴堂, 陈艳辉, 刘兵, 李蕴才, 黄亚彬, 杜祖亮. 一种新的WO 3 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4, 25(9):1621—16236 Gu ZJ, Zhai TY, Gao BF, Sheng XH, Wang YB, Fu HB, Ma Y, Yao JN. Controllable assembly of WO 3 nanorods/nanowires into hierarchicalnanostructures. J Phys Chem B , 2006, 110: 23829—238367 Pang SP, Jian FF, Wang L. Growth of (WO 3)n rectangular structures through a LMO-organic precursor route. Inorg Chem , 2008, 47:344—3488 Gesheva KA, Ivanova T, Marsen B, Cole B, Miller EL, Hamelmann F. Structural and surface analysis of Mo–W oxide films prepared by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Surf Coat Technol , 2007, 201: 9378—97409 Avellaneda CO, Bulhões LOS. Photochromic properties of WO 3 and WO 3:X (X=Ti, Nb, Ta and Zr) thin films. Solid State Ionics , 2003, 165:117—12110 Sun M, Xu N, Cao YW, Yao JN, Wang EG. Preparation, microstructure and photochromism of a new nanocrystalline WO 3 film. J Mate SciLett , 2000, 19: 1407—140911 李玲.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109—110 12 张立德, 牟季美.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300—30213 Gavrilyuk AI. Photochromism in WO 3 thin films. Electrochim Acta , 1999, 44: 3027—3037 14 许并社. 纳米材料及应用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3815 丁士文, 王利勇, 张绍岩, 周秋香, 丁宇, 刘淑娟,刘燕朝, 康全影. 纳米TiO 2-MnO 2复合材料的合成结构与光催化性能.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2005, 33(4): 306—311沈毅等: 草酸诱导合成WO3粉体与其光致变色性质Synthesis and photochromic properties of WO3 powder induced by oxalic acidSHEN Yi1, ZHU Hua1, HUANG Rong1, ZHAO Li2 & YAN ShaNing11 Faculty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2 Faculty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ChinaAbstract:Tungsten trioxide powder with the novel morphology was prepared via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oxalic acid as the organic inducer, the structure and shape of which were detect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BET. Furthermore, photochromic properties of the as-prepared powder samples were tested by an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 (UV-Vis) combined with a color difference meter.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duced product was still hexagonal WO3, made up of regularly spindle particles with 200–300 nm in length and 30–50 nm in width. The ratio of the length and width was from 4 to 10. Moreover, the special morphology improved its absorptive capacity to the excitation light source, resulting in its high photochromic properties.Keywords:WO3 powder, photochromism, oxalic acid, organic inducer36。
led变色的原理

led变色的原理LE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和电子设备的光电器件,其变色功能在现代科技和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LED变色的原理,解释它是如何实现的。
一、LED的基本原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
它由两种不同电导率的材料构成: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当正向电压施加到LED上时,电子从N型区域流向P型区域,同时空穴从P型区域流向N型区域。
在P-N结附近,电子和空穴发生复合,释放出能量以光的形式。
二、LED变色的原理LED变色的原理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添加荧光粉实现颜色变化,二是通过改变LED芯片的结构实现颜色变化。
1. 荧光粉技术在LED灯珠的外部涂覆一层荧光粉,荧光粉会吸收LED产生的光能,并转换为不同颜色的光辐射出去。
通过改变涂覆在LED上的荧光粉的成分和厚度,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发光效果。
2. 调整材料通过改变LED芯片的材料组成和结构设计,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发光。
例如,使用镓、氮、铝等不同材料的化合物,可以制成蓝光、红光、绿光等不同颜色的LED芯片。
三、RGB技术RGB技术是指利用红(R),绿(G),蓝(B)三种基本颜色的光混合来产生各种颜色的技术。
LED变色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组合这三种颜色的光来实现。
在RGB技术中,将红、绿、蓝三种LED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中,通过调整不同颜色LED的亮度,可以实现各种色彩的展现。
通过不同的颜色亮度组合,可以产生丰富的光色。
四、控制电路为了实现LED的颜色变化,需要一个控制电路来调整LED的亮度和颜色。
常见的控制电路包括调光电路和色彩控制电路。
1. 调光电路调光电路用于调整LED的亮度。
通过改变LED芯片电流的大小,可以控制LED的亮度变化。
通常使用可调电阻、PWM(脉冲宽度调制)等方式实现。
2. 色彩控制电路色彩控制电路用于调整LED的颜色。
通过控制红、绿、蓝三种LED的亮度比例,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展示。
光变油墨制作方法

光变油墨的制作方法
引言:
光变油墨,又称光学变色油墨或防伪油墨,是一种在不同角度下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特殊油墨。
其独特的光学特性使其在钞票、证件、邮票等高价值商品的防伪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变油墨的制作方法。
一、所需材料
1. 油墨基质:主要包括树脂、溶剂和颜料。
2. 光学变色粉:如硫化镉、硫化锌等,这些物质能在不同的光照角度下反射出不同的颜色。
二、制作步骤
1. 首先,选择合适的油墨基质,这通常取决于最终产品的应用环境和需求。
例如,对于需要防水的标签或包装,可以选择耐水性好的树脂作为油墨基质。
2. 然后,将光学变色粉加入到油墨基质中。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变色粉的添加量,以保证油墨的光学效果和印刷性能。
一般来说,变色粉的含量应控制在油墨总重量的5%-20%之间。
3. 接着,使用高速分散机将油墨搅拌均匀,确保变色粉能够均匀分布在油墨中。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油墨的粘度和变色粉的粒径。
4. 最后,通过过滤器将油墨中的杂质去除,然后进行罐装保存。
三、注意事项
1. 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油墨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影响油墨的稳定性。
2. 由于光学变色粉中含有重金属,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
3. 制作完成后,应将油墨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总结:
光变油墨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油墨的成分、工艺条件以及安全防护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光变油墨,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变色夜钓漂的原理

变色夜钓漂的原理
变色夜钓漂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要概括为:
一、成分结构
变色夜钓漂的主要构成是荧光增白剂、荧光颜料、ABS树脂等。
二、白天状态
白天光照下,夜钓漂呈现白色或彩色不发光状态,作为普通浮漂使用。
三、黑夜荧光
当入夜后光照条件变弱时,漂内荧光粉会吸收外界少量光子激发发光,发出蓝绿色夜光。
四、荧光发光原理
荧光粉含有发光中心。
外界光激发电子上能级,电子跃迁到基态时释放部分能量以光子形式。
五、持续发光时间
优质夜钓漂的荧光粉发光持续时间可达8-10小时,满足整夜钓期需要。
六、发光指示作用
夜间荧光发亮可清晰指示漂的位置,利于观察漂的移动判断鱼嘴情况。
七、选用正确荧光粉
不同粉体发光持续时间和亮度不同,需选择合适的荧光粉品种。
八、再吸收荧光
白天可用紫外线重新激发荧光粉,实现反复使用。
通过科学选用和配比荧光粉,可制作出性能优异的变色夜钓漂,对夜间钓鱼具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变粉变色原则
光变粉变色原则
感光变色粉变色原理:感光变色产品,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能吸收阳光/紫
外线的能量,产生分子结构的改变,导致吸收波长的改变,而产生颜色的变化;当失去阳光/紫外线能量后,则回复原来的分子结构,还原成本来的颜色。
光变粉变色原则: 1、有色变有色 2、有色变无色
热敏变色粉基本颜色:红,橙,黄,绿,蓝,紫,灰。
千色变感光变色油墨及水性光变浆使用范围:用于网版印刷:用150-200目的网版,可以用于衣服、帽子、纸张、饰品等的印刷,用量可根据对颜色深浅的要求调配。
日期:2017年0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