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江口淮阳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试卷(含答案)
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的纪日方法。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
这反映出商代A. 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 王权的自我神化C. 商朝人崇信鬼神D.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2. 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
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A. 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B. 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 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D.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3. 据记载,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之前,私营治铁工业生产的铁器,质量精良且价格不高。
而实行盐铁官营制度以后“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
材料表明A. 盐铁官营影响了百姓的日常生计B. 官营经济任用的工匠技术水平低下C. 适度的竞争有利于经济的良性运行D. 建立官营经济是重农抑商的重要手段4. 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 收授学徒” 和“ 制作产品” 。
上述现象反映了A. 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5.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 或“ 存心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6. 隐士是古代远离权力中心的特殊群体,或洁身自好,守道不仕,或逍遥山林,与世无争。
钱钟书在评价历代统治者对待隐士的态度时认为,“ 为政者亦识隐士装点山林,其作用每胜于趋跄廊庙” 。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历史试卷
2019—2019学年度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命题人:周园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学者曾提到,秦始皇为何不以大规模的人像代替数目繁多的兵俑?为何不用超人的神像,每座几丈高,有现在日俯视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神像?或者制造出来三头六臂,有如印度教的传统?兵马俑的这些独有特色,反映了秦朝A、皇权的至高无上ﻩB。
神权色彩明显C、按军功授予爵位 D、文化专制政策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能够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
”材料中“此一制度”指的是唐朝A、任命文官做知州B、创立三省六部制C、实行节度使制度D、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3、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
"下列各项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合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内外相制”D、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完全消失4、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A、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B。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
差不多成为朿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5、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
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能够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
这种现象A、表明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B。
说明内阁参与决策,有决定权C、体现阁臣在皇权之下参与决策D、反映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6、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截了当相关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
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人教_ 新目标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九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踞之渐”。
这反映当时清政府A.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B. 禁止发展中外贸易C. 坚持维护国家安全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
另有一种平等观念。
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
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领事裁判权C.中英双方协定关税D.片面最惠国待遇3.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
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以下能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A.《北京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武昌起义后列强猛攻武汉4. 1850年代末,少数中国商人已涉足外资航运企业。
由于华商行船不单要缴纳捐税,亦须支付厘金,他们索性“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因此轮船悬挂洋旗之现象相当普遍。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 洋商不用缴纳关税B. 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主权C. 近代商人地位低下D. 近代企业发展已初现依附性5. 晚清总理衙门成立后,曾参与多份国际条约的签署,如为收回领事裁判权而力图抵制《和解公断条约》,为“善与人同”、“俾各国军队易于辨认以期一律”而接受《改正红十字条约》等。
这最能说明A. 近代民族国家观念萌生B. 朝贡体系受到近代外交冲击C. 主动顺应国际化的趋势D. 文明转型与自强求存的结合6. 1888 年曾国藩上奏称:“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盛,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减价销售)”。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淮阳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试卷含答案
江口淮阳中学2018-2019届高三历史九月月考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本題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
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A.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B.各诸侯国以农立国C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 D.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2.《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服”即“服侍天子”),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据此推断,西周时管辖“甸服”之地的是A.周王 B.诸侯王 C.卿大夫 D.士3.“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
”郭宝钧在《古玉新诠》中的这段话表明A.玉具有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B.以玉入法反映治国方式醇熟C.玉的人格化折射丰富的人文精神D.体现古代士大夫的政洽智慧4. “宰”和“相”原是封建贵族的家臣,到秦汉变成了政府的执政官,再后来宰相失职,又有另一批皇帝内廷私臣变成了正式执政官。
这表明A.宰相制度起源于西周B.中国古代家国一体C.权力中心由政府转向皇室D.官僚政治不断发展5.《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这一制度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 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 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6. “(剌史)以六条问亊,非条所问,即不省。
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五条,二千石子弟恃估荣势;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
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B.科举制度的成熟C.贵族制度的衰落D.专制皇权的强化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2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其主要依据应是A.北洋海军的参战B.战争由朝鲜引发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27.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
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
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28.《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
”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A.1921年 B.1925年 C.1931年 D.1939年29.《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l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胜利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30.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
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这种“爆炸性影响”主要是指A. 使世界由隔绝走向联系B. 加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C. 使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中“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是指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仍然是封建自然经济因此应指对生产方式的变革,故B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史实;C和D不是主要影响。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商业·宋代的商业革命【名师点睛】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突出特点?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的影响是指什么?突出特点:1.市、坊界限被打破;2.早市、夜市昼夜相接;3.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4.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爆炸性影响”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
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
这种现象导致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B.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C. 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D.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物价上涨,封建领主的财富缩水,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B项正确,C项错误。
2019-2020年高三九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九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氏是含义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
“胙(赏赐封赠)土命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某一历史时期这一方法却戛然而止,它应是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候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候,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候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D.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3.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4.秦统一全国后采取的措施中被称为“非常有效且持久的国家统一的粘合剂”的是A.确立皇帝制度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5.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
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由此推断,宋朝A.君权进一步制约相权 B.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C.集体宰相制正式确立 D.政事堂与枢密院共享最高行政权6.中国古代监察区向地方一级行政单位的变化是一个经常性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朝的“道”等均是如此,这说明A.中央集权制不断强化 B.监察制度名存实亡C.监察官员独立性过强容易形成割据 D.中央对地方的监管遭到削弱7.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9高一上·林芝期末)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政治制度示意图,该制度称为()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君主专制D . 行省制2. (2分) (2020高三上·新乡月考) 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 . 封闭性B . 分散性C . 脆弱性D . 连续性3. (2分) (2019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手工业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取得主导地位的时间是()A . 先秦时期B . 唐宋时期C . 商周时期D . 明朝中期之后4. (2分) (2020高一下·平度月考)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
他们归国后,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看出了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而后他们要求仿效中国,开始了()A . 农奴制改革B . 大化改新C . 明治维新D . 建立政教合一5. (2分)(2017·湖北模拟) 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扩大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为保障公民参政,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公职津贴”。
由此可知()A . 雅典较早形成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 . 雅典公民享有社会上其他人所没有的特权C . 雅典政治几乎是完美的政治形式D . 雅典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6. (2分) (2020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有学者指出,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共25小题)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官僚体制,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即秦朝废除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袭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到地方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即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正确的选项是A项;B项是经济方面,排除;CD项中的“分权”“文治”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2.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三省六部制②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③明朝的内阁④清朝的军机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君主专制,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题干中反映的是国家行政机构相互牵制,三省六部制度和宋朝事情地方上通判的监督是符合题意的,选择A项;明朝时期的内阁、清朝时期的军机处都是辅政机构,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行省制的推行B.丞相制度的废除C.内阁地位的上升D.军机处的设立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军机处,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清朝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项符合题意;A项是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BC项是明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
[精品]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 版
2019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在每小题给出酌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
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2.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
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
由此可见孔、孟二人A.宣扬民本思想B.主张重构秩序C.追求仁政德治D.肯定汤武革命3.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 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4. 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豫州为中州故地。
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A.加强中央政府权威 B.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C.增强区域文化认同 D.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5.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
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历史都是思想史”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6.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
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
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
”据此判断制约光绪不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因素是A.宗法观念B.君主制度C.内忧外患D.优柔寡断7.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新 版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19学年度9月份考试高三学年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1--30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计50 分。
)1.《左传》记载,郑国共叔段叛乱,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卫国,卫国人替他进攻郑国,占领了廪延。
郑国人率领周天子的军队、虢国的军队进攻卫国南部边境。
据此可知当时A.诸侯能与周王分庭抗礼B.封建专制影响社会稳定C.已经出现礼崩乐坏局面D.血缘疏远导致诸侯叛乱2. 下图“铁券”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
这种现象①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②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③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④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3.据《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则天借故下敕惩治他,祎之见敕文未经中书门下附署,遂说:“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对这一故事的阐释,正确的是A.武则天时期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中处于上风B.唐代三省六部制有效限制、约束了皇权C.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权力中枢的运行程序D.唐代皇帝的诏令、制敕需经中书门下批准4.荀子曰:“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
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
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
”材料反映出荀子认为A.后天的修养对性情具有改造作用B.以礼乐规范可使人们的行为向善C.道德规范对性情的改造非常重要D.通过法治权术迫使人性转恶为善5.陆九渊门人朱亨道有一段关于“鹅湖之会“的记载:“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
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
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下列选项对二者主张理解错误的是A.陆九渊主张心立为根本;朱熹则主张格物而穷理B.双方对当时社会转型发表各自见解C.双方论争旨在复兴儒学D.二者都汲取了佛道之精义解释儒家义理6. 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 B. 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C. 粮食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商品D. 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7.宋朝负责丝织的绫锦院,在宋太宗端拱元年有兵匠(织工)1034人,宋真宗戚平年间拥有锦绮机400余张。
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1)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届高三年级9月份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的局面,这种局面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北魏实行了( )A.编户制度 B.汉化政策 C.宗主督护制度 D.民族歧视政策25.有学者认为,纵观二十四史,围绕皇位继承人而展开的争斗,几乎是所有宫廷悲剧及大多数朝堂悲剧的源头。
由于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继承人,这使得各皇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这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古代中国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君权至上 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26. 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
这项政策A. 推动官营工商业发展B. 加速白银内流C. 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D. 放弃海禁政策27.据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共有宰相21人,其中三分之二出身于科举。
但宰相任期一般只有三年多,少的甚至只有一年多或几个月。
这说明唐玄宗时期( )A.科举取士初现弊端 B.皇权不断受到威胁C.科举制有利人才选拔 D.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8. 1864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
”当时有识之士提出的并付诸实施的对策是A.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B. “何以立国?曰富。
何以制夷?曰强。
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
人不自治,治之以法。
”C.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D. “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29.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25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30. 表1从表1记述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方孝孺因拒绝草诏被杀B. 朱棣发动政变夺取政权C. 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制度D. 方孝孺坚持正统的皇位继承原则31.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对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
精品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人教 新目标版
2019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载,汉武帝任用孔仅(南阳冶铸业首户)、东郭成阳(齐之大盐商)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任用桑弘羊(洛阳贾人子)为传中;又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从此吏“多贾人矣”这表明西汉A.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加强了专制统治基础C.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D.改善了私营商业环境2.北宋时,男子“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日而作,戴星而息”;妇女则“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
然而每到收成时节,则“公私之债,交争互夺。
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
据此可知,北宋时A.耕织技术日臻成熟 B.自然经济日趋瓦解C.小农经济十分脆弱D.农业商品化有所提高3.下表呈现了18世纪上半叶清朝的侨民政策。
由此可知,此时A.私商成为外贸主导力量B.朝贡贸易体制彻底瓦解C.请朝逐步走向对外开放D.对外经贸交流影响扩大4.16世纪时,欧洲成功而富有的中产阶级(主要是商人和银行家)纷纷利用购买贵族称号等手段,加入拥有特权的贵族阶级;同时,英格兰和荷兰的许多贵族公开从事商业经营。
这些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世界市场的形成B.世界联系的加强C.社会结构的调整D.封建制度的强化5.下表反映了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前期英国主要行业的年收入状况(单位:万英镑)据此可知,英国A.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B.工业化的影响日益显现C.农业生产出现衰败趋势D.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6.在1870年之后,新的发明、制造程序,以及把产品输送到市场和变卖的方法使早期的工业化支柱国家失效了,大规模的工厂使早期工业时代的纺织厂和铸铁厂相形见绌。
这一变化A.成就了英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扭转了世界工业化发展趋向C.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D.保障了国际关系的持久稳定7.学者王尔敏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起自亲王枢府,连及地方大吏,以致在野士绅,实际汇成自强运动,无论变局认识与实质行动,俱合于现代化工业化之内涵,故当无可置疑。
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这种“爆炸性影响”主要是指A. 使世界由隔绝走向联系B. 加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C. 使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中“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是指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仍然是封建自然经济因此应指对生产方式的变革,故B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史实;C和D不是主要影响。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商业·宋代的商业革命【名师点睛】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突出特点?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的影响是指什么?突出特点:1.市、坊界限被打破;2.早市、夜市昼夜相接;3.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4.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爆炸性影响”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
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口淮阳中学2018-2019届高三历史九月月考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本題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
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A.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B.各诸侯国以农立国C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 D.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2.《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服”即“服侍天子”),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据此推断,西周时管辖“甸服”之地的是A.周王 B.诸侯王 C.卿大夫 D.士3.“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
”郭宝钧在《古玉新诠》中的这段话表明A.玉具有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B.以玉入法反映治国方式醇熟C.玉的人格化折射丰富的人文精神D.体现古代士大夫的政洽智慧4. “宰”和“相”原是封建贵族的家臣,到秦汉变成了政府的执政官,再后来宰相失职,又有另一批皇帝内廷私臣变成了正式执政官。
这表明A.宰相制度起源于西周B.中国古代家国一体C.权力中心由政府转向皇室D.官僚政治不断发展5.《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这一制度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 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 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6. “(剌史)以六条问亊,非条所问,即不省。
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五条,二千石子弟恃估荣势;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
”可见刺史的设置A.不干涉郡国正常的行政权B.削弱了丞相的权力C.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D.严重威胁到了皇权7.较之前的小说,《西游记》更以人物为情节的中心。
这一宗教题材的小说在形象构成的方式上给人以苽诞无稽的感觉,而实际上它却带有一个鲜明的倾向。
这一倾向是A.怪诞化B.脸谱化C.世俗化D.功利化8.李贽在《藏书》中说:“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启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
他的这一观点A.摆脱了“天理人欲”束缚B.抨击封建专制制度C.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D.大力倡导经世致用9.1572年至1644年,共有1086艘从福建泉州出发的满载生丝和丝织品的中国货船抵达菲律宾马尼拉,这些货物再从菲律宾马尼拉运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
据估计,1565 ~ 1820年之间,墨西哥向马尼拉输送白银高达4亿比索,其中的绝大部分流入中国,从材料可以看出A. 白银流入引发了中国的“价格革命”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初显C.世界市场的贸易中心在亚洲和美洲D.中国是形成中的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10.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条约,列强攫取的各种特权构成了对中国实施“准统治权”的制度。
在这一条约制度中,有一项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其他条约特权的基础。
这一特权是A.租界特权B.关税自主权C.领事裁判权D.最惠国待遇11.19世纪50~70年代,由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起义,淸朝军费开支猛增。
为了对付财政危机,清政府主要采取四项措施:增加旧税,创设新税,向富人开捐,向外国人借债,而增加旧税主要是田賦附加税与漕粮改折。
而向富人开捐,是推广捐例出卖官爵、封典。
这些方法使淸政府短期克服了眼前财政困难,但长远上看导致A.中央财权下移B.西方经济侵略加剧C.中央集权加强D.地方权力不断萎缩12.19世纪70年代末,开平煤矿和基隆煤矿为了运煤,需要修铁路。
1880年淸廷要求群臣对修铁路发表意见,大臣们纷纷上奏反对,称铁路运兵“果哀朝发夕至,臣恐或有连合诡谋,使我四面受敌”;“似为外国谋非为朝廷谋也。
”筑铁路会贻害耕地、房屋,坟墓,“民间必不乐从”“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
”以致朝廷1881年发表上谕,不再讨论修铁路之事。
材料表明A.淸政府内部改革决心不足B.清王朝内部腐败十分严重C.淸王朝沦为“洋人的朝廷”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3.“自来图治之原,必以明目达聪为要。
此次内讧外侮,仓猝交乘。
頻年所全力经背者,毁于一旦。
是知祸患之伏于隐微,为朕所不及察者多矣。
惩前毖后,能不寒心。
”以上文字出自一道上谕,这道上渝出现的背景是A.第二次聘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太平天国运动14.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两极化趋向。
正是这样一种看似歧异的矛盾格局,孕育和催生了1924年至1927年的国民革命。
这里说的“两极化趋势”指的是A.军阔割据混战和文化异彩纷呈 B.政治不断民主和经济发展迅速C.国家实力强大与对外交往扩大 D.民众权利扩大和社会生活进步15.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
这种情况最能说明A.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B. 上海成为女性解放的中心C.维新思潮成为时代主流D.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16.195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在《关于制定1951~1955年度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经济国家计划方针的指示》中指出:五年内禁止在上海、天津等地再建设大规模的企业。
这一指示A.适应国家工业布局的调整B.标志计划轻济体制形成C.顺应国家泾济重心的转移D.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7.政治宣传画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20世纪60年代,“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宣传画开始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
它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A.经济发展受挫B.反革命残余猖撅C.中苏关系恶化D.中美关系缓和18. 据中国政府网数据显示:2002〜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 ~2001年23年的总和。
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对外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C.中国成功加人世界贸易组织D.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推动19.荷兰海运博物馆馆长舍肯伯鲁克说,16世纪荷兰商船人约有1800多艘从船的造价上看,荷兰一条商船的造价差不多是英国的60~65%”,“在英国商船上,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笫要坚硬的木头,而荷兰商船是没有武器装备的”。
这说明A.英国工业发达,荷兰选船业较落后B.荷兰远洋海运成本低,但是风险大C.荷兰以小商业为主,英国的海外贸易规模大D.英国是靠海盗抢掠起家的,荷兰以贸易获利20. “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A.宣扬因行称义 B.传播人文主义C.创立新教教派 D.否定教皇权威21. 1760年,除伦敦外,只有布里斯托尔的人口在5万以上。
1841年,伦敦人口差不多有224万,是80年前的3倍;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9个,5万以上的有24个。
这表明英国A.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B.完成了城市化进程C.城乡结构明显改变 D.人口总量迅速增长22.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B.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C.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23. 19世纪中叶,美国发起了女性选举权运动,之后半个多世纪女权运动席卷世界各国,直到一战爆发前女权运动收效甚微;1917年到1920年,俄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到冲击 B.一战推动女性杜会地位的提高C.女权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D.政党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24. 下列雕塑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一位总统纪念园内的艺术作品。
根据其人物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那位专注听广播的市民正在收听A.罗斯福总统宜布实施新政的广播演说B.肯尼迪总统关于武装封锁古巴的演说C.尼克松总统宣布他将访问中国的公告D.布什总统关于九一一恐怖袭击的演说25.美国特朗普政府多次明确提出“美国利益第一”“美国至上”等主张;英国“脱欧”;西欧一些国家不断遭到恐怖袭击;西欧一些政党与政界人士反思,甚至抵制经济全球化。
这些现象表明A.发达的国家普遍反对全球化B.恐怖主义是阻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C.全球化发展过程是曲折的D.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反作用明显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迭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8分,第26题22分,第27题12分,共50分。
26. (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
1341年,议会形成两院制,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級司法权,干預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利。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詹姆士一世对英格兰的传统一无所知,……最终导致革命爆发,国王被送上断头台。
此后,又经历近四十年的曲折过程,到“光荣革命”议会取得最终胜利。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
英国革命后就是贵族掌权。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获其在议会中的作用。
革命后的近百年间,随着中央政府职权范围的扩展,腐敗现象日益严重,1850至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
法律規定,文官不得参选议资,必须保持政治中立。
——搞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为联杯制国家上院联邦议会和下院帝国议会是全国立法机关。
邦议会代表各部,议员为邦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按照邦政府指示统一投票,联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
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男子按照普普遍、直接、秘密的普选制选出。
它的决议必须经联邦议会通过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真正掌握最高权力的是皇帝和宰相。
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号,是“联邦之首”。
皇帝可不经议会同意而自由任命首相和文武官负,有权召集和解散两个议会。
普鲁士宰相同时即是帝国首相,直接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英格兰的传统”的具体含义,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完善的主要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