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清肺汤治验三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阴清肺汤治验三则 更新日期:2009-03-30 点击: 植剑云 关键词 养阴清肺汤;咽痛;咳嗽;咯血;治疗应用 养阴清肺汤出自《重楼玉钥》,由生地黄、麦冬、玄参、贝母、牡丹皮、薄荷、白 芍、甘草等药组成,具有养阴清肺解毒之功能,主治阴虚白喉。笔者以本方为基础加减辨 证治疗咽痛、咳嗽、咯血等症,收效颇好,现介绍如下。 1 咽 痛 患者,男,20岁,1995年8月12日初诊。患者一周前不慎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咽 痛,自服速效伤风胶囊等,寒热消失,但咽痛日甚,咽喉有灼热感,干咳无痰,口干,小 便黄,舌红苔少,脉细数。查:咽部粘膜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证属阴虚火旺,治 以养阴清肺,生津润燥。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麦 冬15g 生地黄15g 玄 参15g 石 斛15g 木蝴蝶 9g 射 干 9g 赤 芍10g 牡丹皮10g 甘 草 6g 重 楼 9g 牡 蛎30g(先煎) 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2剂后,咽喉疼痛减轻,仍有灼热感,口干。守原方加黄芩, 猫爪草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剂,咽痛消除,诸症消失。 按:咽喉为肺之门户。外感风热,日久不愈,肺阴耗损,虚火上炎,热结咽喉,则咽 痛;津液被灼,则口干,咽喉灼热感。以麦冬、生地黄、玄参、石斛养阴润燥;黄芩、重 楼、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木蝴蝶、射干清利咽喉;佐以牡蛎、猫爪草化痰软坚散结, 共奏养阴清肺、生津润燥,软坚散结之功。 2 咳 嗽 患者,女,50岁,1997年4月12日初诊。患者咳嗽、干咳无痰反复1个月。自述1个月 前不慎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全身骨节痛等,自服强力银翘 片、麦迪霉素片等,热退、头身疼痛渐除,但咳嗽未愈。症见:干咳,入夜尤甚,咳时无 痰,胸闷不适,口干舌燥,纳差,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阴虚肺燥,治以养阴润肺,宁 嗽止咳。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味: 麦 冬15g 玄 参15g 白 芍15g 桑白皮15g 生地黄12g 牡丹皮12g 紫 菀12g 知 母10g 黄 芩10g 薄 荷10g 川贝母10g 甘 草 6g 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3剂后,干咳、胸闷减轻,但咽喉仍有干燥之感,应以甘寒生 津、清养肺胃为主,兼用宁肺止咳之品,守原方加沙参、百部各10g,再服6剂后,食欲增 加,咽干、口渴、胸闷等症消除而痊愈。 按:阴虚内燥,肺失滋润,肃降无权,肺气上逆为本证的主要病机。阴虚肺燥,故干 咳无痰,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故以麦冬、生地黄、玄参、沙 参、百合滋阴润燥;知母、黄芩、牡丹皮清热宣肺;紫菀、桑白皮、百部、川贝母润肺止 咳化痰;共奏养阴润肺,宁嗽止咳之效源自文库 3 咯 血 患者,男,65岁,1998年3月10日初诊。患者因咳嗽咳痰反复2年,加重伴咯血4天而 来就诊。自述2年来因咳嗽咳痰、咯血,在我院住院2次,经多项检查诊断为浸润型肺结 核。用过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和中药等。诊见:消瘦、潮热、盗汗,咳嗽咳痰,痰 中带血,色鲜红,咯血量每日约80~100ml,心烦口渴,舌红,苔薄黄乏津,脉细数。证 属阴虚火旺,治以滋阴润肺,凉血止血。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麦 冬15g 玄 参15g 白 芍15g 鱼腥草15g 百 部12g 侧柏叶12g 仙鹤草12g 生地黄10g 浙贝母10g 地骨皮10g 白 及10g 甘 草 6g 山栀子炭12g 牡 蛎30g(先煎)
每日1剂,水煎服。服2剂后,咳嗽减轻,咯血减少。守原方加重楼9g,藕节12g,又 服4剂后,咯血渐止,诸恙悉平。继以养阴润肺之品以资巩固,并嘱按时复查。 按:本例痨虫蚀肺,肺阴受伤,肺失清肃,久咳则肺络损伤,血液不循脉道而外溢, 故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潮热盗汗,舌红,苔薄黄乏津,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征。以百 部、麦冬、贝母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生地黄、玄参、白芍养阴清热凉血;地骨皮、牡蛎 滋阴清热止汗;鱼腥草、重楼清热;侧柏叶,山栀子炭、仙鹤草、藕节凉血止血;诸药合 用,切中病机,故咯血能止。 作者单位:植剑云(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 542800 广西贺州市八步镇西约街150号)
每日1剂,水煎服。服2剂后,咳嗽减轻,咯血减少。守原方加重楼9g,藕节12g,又 服4剂后,咯血渐止,诸恙悉平。继以养阴润肺之品以资巩固,并嘱按时复查。 按:本例痨虫蚀肺,肺阴受伤,肺失清肃,久咳则肺络损伤,血液不循脉道而外溢, 故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潮热盗汗,舌红,苔薄黄乏津,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征。以百 部、麦冬、贝母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生地黄、玄参、白芍养阴清热凉血;地骨皮、牡蛎 滋阴清热止汗;鱼腥草、重楼清热;侧柏叶,山栀子炭、仙鹤草、藕节凉血止血;诸药合 用,切中病机,故咯血能止。 作者单位:植剑云(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 542800 广西贺州市八步镇西约街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