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好太极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才能学好、练好太极拳。

(1)学习太极拳必须树立坚强的决心与信心。

有的人认为太极拳很复杂又深奥很难学。其实太极拳柔和轻松,每个人均可练好太极拳,练太极拳又安全、简便,任何场地、任何年龄、任何体质、体型的人,只要下决心树立一定要学好的信心。每天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太极拳的套路逐个动作,分动的学练,学会一个动作之后再学第二个动作,这样认真持久的坚持每天勤学多练,经过1—3个月的时间摸清了太极拳的基本规律,掌握所学练拳种的风格、特点就能练好、学好太极拳。

(2)要找“明白”太极拳的老师或专业老师。

因为太极拳的技术不易掌握,所以要尽可能找老师指导身传口授学练太极拳。过去老拳师有个谚语“学拳容易,改拳难”。如跟着打太极拳的人后面学或跟刚学会太极拳的人学。学的动作不正确,已形成错误的动作习惯,再改动作比新学还难。

我就是在1970年从师吉林市知名的太极拳专业老师“仁祥”大师(俗名韩荫薄)。在他亲自指导下每天逐个动作学会的太极拳。老师能给初学太极拳的人打下良好的动作基础。每个动作都能做的正确到位。在身型、步型,手型等方面也都标准规范。老师都一招一式的分动。耐心教授和细微讲解拳理及每个动作的技术要领,由浅入深的让你牢固掌握,逐渐的学好太极拳。

(3)要坚持练习

学会太极拳之后一定要坚持天天练习,每次在老师处学会的动作回家后再要练习几遍牢固记住。第二天早晨自己还要练习多遍。较难的动作一定要更多的练习8-10遍直到完全练会。例如我学练的“太极圆功禅拳”中的“骏马跑槽”单式是该拳当中最复杂难练的动作之一,“仁祥”大师让我经常多练,才能掌握技术要领做到协调、圆活、顺达。我在师父的指导下每天都要练10-20遍。这个动作的起势是“桩子步”、“左右式”,两手空心拳马头势。右手拳立肘往左肩部划。左拳立肘圆臂往外一带,顺势左转腰“龙盘柱步”,进步上滑步双手向前弹出胃“照手”。回手提膝独立双手背击胸,分开外绷,进步上滑步向前推出紧接缠腕穿掌“马跑步”。左手划,右手带收腹起腿分脚穿掌抽腰,进步向前双弹手胃“照手”。转身动作相同。这个动作是由8个分动组成①马头势②龙盘柱步③照手④提膝击胸⑤上滑步双推掌⑥缠腕穿掌马跑步。⑦抽腰起腿分脚⑧上滑步

“照手”。在作这些个动作时要连贯,协调,圆活,顺达,手、眼、身、腰、肩、胯、要做到完全相合。一直做到完全真正掌握才可。“太极圆功禅拳”八十八个单式。我跟“仁祥”大师学练了整6年。

学拳要“着迷”;一有空闲时间不论走路,休息,坐卧,睡觉前都要细心琢磨所学到的太极拳动作,经常反复不断的练习,做到“拳不离手”。另外拳友之间也要多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在理论上也要认真读有关太极拳方面的书藉及经常观摩他人演示和观看所学太极拳的教学光碟。有时间要经常钻研多练,不断提高自己的练拳水平。这样经过一定时间系统的练习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牢固的掌握动作要领。还要精益求精从步法、身法、手法等方面在动作协调上扎实地、细心、正确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进步快收效大。

(4)重视基本功的练习。

学太极拳练基本功和学套路两者不能脱节。初学拳的人,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练习,在练拳前先作简单的热身动作后要压腿、踢腿、走弓步、“猫步”、练虚步和侧行步。

我在学练“太极圆功禅拳”时“仁祥”大师特别强调基本功的练习。每次练拳前领我们走“龙盘柱”步,和站“桩子”步。“太极圆功禅拳”的“龙盘柱”步为独特的功法,步法和手法同样地走弧形划圆圈。腿部的动作要和臂的动作同时协调进行。

“龙盘柱”步、左右式;从起势开始两手分掌进步身体放松。左脚下落左转腰作横步,同时右脚顺势碾转为丁字形。右膝盖贴在左腿膝窝的承山穴处。后脚则脚尖着地,作为定式(盘步)。右脚进步,右脚下落右转腰作横步,同时左脚顺势一转为丁字形,膝盖贴在右腿膝窝的承山穴处,后脚则脚尖着地。定式(盘步)进退穿步,两脚同时碾转,身也随着带动。反复进行练习,虚实分明落步稳健,迈步轻灵。;练武人常讲:“先看一步走,后看一伸手。”故步法十分重要。我每天都坚持练“龙盘柱”步。按“仁祥”大师教的练功方法,及要领在地上画一条直线站在线的中心反复练“盘步”20-30遍这样持久的练习,脚下有根,丹田气沉在脚底,步步留下两个圆窝。“底盘”沉稳。

(5)要做到练拳中协调、连贯、圆活。

打太极拳时要做到上下相随,要求手、眼、身、步协调配合,周身形成一个整体。我在学练“太极圆功禅拳”中的“双扑虎”及“云手”和“转身大履”等动作时,“仁祥”大师要求做到“六合”。手与脚合,眼与手合,心意相合,腰与肩,胯

杨式太极一代宗师杨澄甫提出了十条要领,其弟子李雅轩老师细化为十六条。由于太极拳是内家拳,因此,其要领基本上是“内在”的,不容易看清和掌握。有的人练了几十年,依然空无所有,打不上一点意思。动作起来,虚实不清,竖肩抬肘,摇摇晃晃。尽管天天打,经常练,依然老样子。这是什么原因?难!未得其窍!据笔者体会,是要从某一个要领开始,下功夫着意单项突破。只要突破一个,其余就容易逐个地突破了。因为,各个要领是互为条件、互相联系、协调动作、相得益彰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具有同性,有相通之处。

2.练太极拳的人,一般都晓得四肢要用腰部带动,可是,总难做到。究其原因,是对太极拳的力道不懂。太极是圆象,转动着的“圆”,是不着力的,力一挨着就被旋转开了。因此,主张以腰脊为,动作走螺旋。手伸出去时,要腰部先动,腰带肩,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掌达于手指,而不是手部先动;脚伸出去时,也要腰部先动,腰带胯,胯带膝,膝带脚腕,脚腕带脚掌达于脚趾,也不是脚部先动。这样,用的力比日常生活中轻得多、小得多。而太极拳研究的就在于用最小的力来制服最大的力。所以,学习太极拳,首先就是要求改变用力的习惯,放弃硬力、僵力。李雅轩老师指出:硬劲不如僵柔动;僵柔劲不如松软劲;松软劲不如轻灵劲;轻灵劲不如虚无劲。这就具体地指出了一条由硬到软、由重到轻、最后到达虚无境界的途径,是逐渐丢掉大力、硬力、到学会使用最小的软力的过程。而太极拳主张的这种力道与日常生活中用力的习惯是不同的。日常习惯不易改掉,这正是学习太极的难点。也许正由于此,使得当前的太极拳锻炼流于空架子、形式化。从形式上看,在清晨的公园、体育场等场所,出现的集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