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
洪涝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
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
目录一、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工作原则二、传染病防控工作三、饮用水安全工作四、食品安全工作五、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洪涝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2012年7月21日,我市遭遇了近61年来最大暴雨,部分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洪涝灾害,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还有发生暴雨强降雨天气的可能。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下一步“全面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病的发生”的指示精神,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人员研究制定了洪涝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指南,规范指导灾后卫生防病工作。
一、洪涝灾害后工作原则受灾地区防病工作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分阶段分层次重点抓好预防控制霍乱、痢疾、甲肝、戊肝、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出血热、登革热、乙型脑炎、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的流行和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把各种传染病疫情扑灭在暴发、流行之前。
(一)加强领导,确保卫生防病工作有序进行我市和各区县疾病预防中心应进一步加强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的领导,明确领导负责人,协调各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做好本辖区内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故等各项工作。
灾区疾控中心要组织开展本辖区灾后突发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重点加强与暴雨灾害关联度大的有关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等的分析报告,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处理方案,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积极做好卫生应急人员培训和卫生应急药品、器械和物资的准备工作。
(二)加强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救灾防病特殊时期对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洪涝灾害卫生防病信息每日报告制度。
在房山、门头沟等重灾区要建立并且加强疫情监测点工作,各级疾控机构要派专业人员深入灾区基层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重灾区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要建立一般和重点相结合的监测点,及时分析疫情发展趋势。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目录一、目的 (5)二、依据与适用范围 (5)三、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影响 (5)(一)自然灾害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影响 (5)1.供水系统毁损 (5)2.食物短缺 (6)3.燃料短缺 (6)4.水体污染 (7)5.居住条件破坏 (7)6.人口迁徙 (7)(二)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 (8)1.蝇类的分布与密度 (8)2.蚊类的分布与密度 (8)3.其它吸血节肢动物 (9)4.寄生虫传播媒介的分布与密度 (9)5.做为疾病宿主的家畜 (9)6.做为疾病宿主的啮齿动物 (10)(三)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影响 (10)四、主要自然灾害传染病危险因素特征 (11)(一)洪涝灾害 (11)1.环境破坏 (11)2.水源污染 (11)3.食品污染 (11)4. 媒介生物滋生 (13)5.易感人群的影响 (13)(二)地震灾害 (13)1.生态环境破坏 (14)2.水源污染 (14)3.食品污染 (14)4.媒介生物滋生 (15)(三)旱灾 (15)1.生态环境破坏 (15)2.水源污染 (16)3.食品污染 (16)4.媒介生物滋生 (16)五、自然灾害条件下的传染病防控对策 (17)(一)灾害前期 (17)1.基本资料的积累 (17)2.传染病控制预案的制定 (17)3.应急队伍准备 (18)4.防病物资与器材的贮备 (18)(二)灾害冲击期 (18)(三)灾害后期 (18)1.重建疾病监测系统 (18)2.重建安全饮水系统 (19)3.做好环境卫生整治 (19)4.防止吸血昆虫的侵袭 (19)5.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 (19)(四)后效应期 (19)六、自然灾害传染病防控的主要措施 (20)(一)风险评估 (20)1.识别传染病风险因素 (20)2.风险评估应关注的重点传染病 (21)(二)灾后的传染病监测与暴发控制 (21)1.灾后传染病监测内容和方法 (21)2.灾后传染病监测系统的恢复和建立 (22)3.暴发控制 (24)(三)饮水卫生 (24)(四)环境卫生 (24)1.人类排泄物的处理 (24)2.生活中的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的处理 (24)3.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24)4.遇难者遗体的处理 (24)(五)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 (25)1.消毒 (25)2.媒介生物控制 (25)(六)食物与营养 (25)(七)预防接种 (25)(八)健康教育 (26)七、自然灾害各种重点传染病防控 (26)(一)自然灾害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 (26)1.肠道传染病概述 (27)2灾区肠道传染病主要流行因素 (29)3灾区肠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30)(二)自然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 (31)1自然灾害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 (32)2灾害相关的主要自然疫源性疾病 (33)(三)自然灾害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53)1.流行环节 (53)2.监测、发现与报告 (54)3.疫情或突发卫生事件的调查 (54)4.实验室检测 (55)5.防控措施 (55)八、自然灾害条件下的预防接种技术 (56)1.总体原则 (56)2.目的与目标 (56)3.监测与评估 (57)4.我国目前常用的疫苗 (58)5.灾区预防接种 (60)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地震、洪涝、干旱等较大灾害多次发生,对当地的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10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12月目录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害 (3)1.1洪涝灾害 (3)1.2地震 (6)1.3旱灾 (7)1.4台风 (8)1.5雨雪冰冻灾害 (8)1.6泥石流 (8)2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 (9)2.1灾前准备和保障 (9)2.2灾害期间卫生应急 (11)2.2.1洪涝灾害 (11)2.2.2地震 (14)2.2.3旱灾 (18)2.2.4台风 (21)2.2.5雨雪冰冻灾害 (23)2.2.6泥石流灾害 (26)2.3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28)2.3.1总结与评估 (28)2.3.2恢复重建 (28)附件1 自然灾害快速评估技术方案 (30)附件2 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技术方案 (33)附件3 自然灾害营养与食品卫生技术方案 (59)附件4 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及饮水卫生技术方案 (89)附件5 自然灾害消毒、杀虫、灭鼠技术方案 (105)附件6 自然灾害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 (131)附件7 自然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方案 (138)附件8 自然灾害其它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控技术方案 (168)附件9 自然灾害预防接种技术方案 (181)附件10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物资调配与管理 (199)附件11 自然灾害灾区临时安臵点卫生指南 (202)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为及时、有序、规范、高效地开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区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和《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制定本工作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洪涝、地震、台风、干旱、雨雪冰冻和泥石流等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害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经济损失大,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及生命安全。
1.1洪涝灾害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很多,降雨过度,地势低洼,堤坝等水利设施溃决等,都可以造成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传染病防控措施
洪涝灾害传染病防控措施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经常导致大面积的水浸和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卫生条件。
在洪涝灾害期间,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成为一大健康隐患,包括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等。
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饮用水和食物,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细菌性肠道传染病,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汛期健康科普提示:饮用安全水源:洪涝灾害期间,自来水管网可能被污染,饮用自来水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自然水源,如江河湖泊中的水。
最好选择煮沸或消毒后的水源,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此外,建议使用过滤或净化设备来净化饮用水。
食品安全:在灾害期间,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务必注意食品的清洁与消毒,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和海鲜。
手工洗涤水果和蔬菜时,最好使用消毒液或清水充分洗净,确保食物的安全。
另外,尽量避免在灾后食用被水浸泡过的食物,以免食物污染导致细菌传播。
个人卫生:维护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坚持勤洗手,尤其是在用餐前后、处理食物前后,以及如厕后务必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彻底清洁双手,以防止病原体通过手部传播。
另外,在灾后尽量避免用手触摸面部,以减少病原体进入口鼻的机会。
垃圾处理:洪涝灾害会导致大量垃圾的产生。
避免在室内或周围堆放垃圾,防止蚊蝇等昆虫和啮齿类动物传播病原体。
对于生活垃圾和食品残渣,妥善处理,使用密封性良好的垃圾袋,并及时清理。
另外,在处理垃圾时要注意使用手套等防护措施,以免接触致病微生物。
食物贮存:在洪涝期间,避免食物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防止细菌滋生。
合理规划食物的贮存和食用,尽量减少食物的浪费。
建议将食物储存在防水防潮的容器中,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避免露天厕所:在洪涝灾害期间,由于卫生条件不佳,尽量避免使用露天厕所。
使用临时设施时,保持清洁,注意个人卫生,最好使用含消毒成分的洗手液。
洪涝自然灾害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原因、疾病分类、危害及预防措施科普提示
洪涝自然灾害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原因、疾病分类、危害及预防措施科普提示洪涝灾害后,生产生活环境受到破坏,高温湿热天气等因素叠加,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风险增加。
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动物和人类都能够感染的疾病,经常存在于某地区,该地区具备该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该地区时可以被感染得病。
这些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这些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般来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染源都是野生动物,疾病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感染人类。
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有:鼠疫、登革热、布鲁氏病、疟疾、盖虫病、菜姆病、流行性出血热、克雅氐病、寨卡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这里重点科普一下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
传染源:在我国,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也有个别病例接触患者早期的血和尿中携带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后感染本病,但人不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多样。
(1)经呼吸道传播,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和胃肠黏膜而感染;(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4)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5)虫媒传播,寄生干鼠类身上的革螨或恙螨也具有传播作用。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稳固而持久的免疫。
(二)登革热临床表现: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
传染源: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重症登革热,重症登革热少见。
暴雨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常见传染病
暴雨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常见传染病暴雨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常见传染病夏季暴雨多,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灾后容易出现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比如: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以及甲肝、戊肝等传染病,主要原因是,发生洪涝灾害后,灾民聚居的地方环境卫生差、人口密集,如果水源污染,粪便、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质(包括牲畜尸体)得不到恰当处理,蚊蝇便会孳生,再加上个人和食品卫生,就容易患上述肠道传染性疾病。
因此,灾后做好肠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为避免或减少灾后肠道传染病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喝生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或经过处理的水。
装水器具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
2、食物要煮熟后食用,食物加工存放容器要做到生熟分开,餐具要清洁或消毒后使用,不进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不进食生的海产品,不吃腐败变质的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或病死的禽畜,不吃剩饭剩菜及霉变食物。
3、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勤洗手。
不随意丢垃圾,洪水后垃圾较多,需要尽快清理及消毒,以减少苍蝇蚊虫、老鼠等大量孳生,传播疾病。
4、注意灭蝇防蚊,可用苍蝇拍、灭蚊器灭蝇灭蚊,食物用防蝇罩遮盖。
5、从事饮食服务、垃圾粪便处理的工作人员,可根据专业机构推荐,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灾后需重点关注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及预防洪涝灾害后,除重点关注肠道传染病外,还需重点关注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由于洪灾期间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一方面,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发生期间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被损害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洪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
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指南(试行稿)目录一、目的 (5)二、依据与适用范围 (5)三、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影响 (5)(一)自然灾害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影响 (5)1.供水系统毁损 (5)2.食物短缺 (6)3.燃料短缺 (6)4.水体污染 (7)5.居住条件破坏 (7)6.人口迁徙 (7)(二)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 (8)1.蝇类的分布与密度 (8)2.蚊类的分布与密度 (9)3.其它吸血节肢动物 (9)4.寄生虫传播媒介的分布与密度 (9)5.做为疾病宿主的家畜 (10)6.做为疾病宿主的啮齿动物 (10)(三)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影响 (10)四、主要自然灾害传染病危险因素特征 (11)(一)洪涝灾害 (11)1.环境破坏 (11)2.水源污染 (11)3.食品污染 (12)4. 媒介生物滋生 (13)5.易感人群的影响 (13)(二)地震灾害 (14)1.生态环境破坏 (14)2.水源污染 (14)3.食品污染 (15)4.媒介生物滋生 (15)(三)旱灾 (16)1.生态环境破坏 (16)2.水源污染 (16)3.食品污染 (16)4.媒介生物滋生 (17)五、自然灾害条件下的传染病防控对策 (17)(一)灾害前期 (18)1.基本资料的积累 (18)2.传染病控制预案的制定 (18)3.应急队伍准备 (18)4.防病物资与器材的贮备 (18)(二)灾害冲击期 (19)(三)灾害后期 (19)1.重建疾病监测系统 (19)2.重建安全饮水系统 (19)3.做好环境卫生整治 (19)4.防止吸血昆虫的侵袭 (20)5.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 (20)(四)后效应期 (20)六、自然灾害传染病防控的主要措施 (20)(一)风险评估 (20)1.识别传染病风险因素 (20)2.风险评估应关注的重点传染病 (21)(二)灾后的传染病监测与暴发控制 (22)1.灾后传染病监测内容和方法 (22)2.灾后传染病监测系统的恢复和建立 (23)3.暴发控制 (24)(三)饮水卫生 (24)(四)环境卫生 (25)1.人类排泄物的处理 (25)2.生活中的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的处理 (25)3.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25)4.遇难者遗体的处理 (25)(五)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 (26)1.消毒 (26)2.媒介生物控制 (26)(六)食物与营养 (26)(七)预防接种 (26)(八)健康教育 (27)七、自然灾害各种重点传染病防控 (27)(一)自然灾害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 (27)1.肠道传染病概述 (28)2灾区肠道传染病主要流行因素 (30)3灾区肠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31)(二)自然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 (32)1自然灾害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 (33)2灾害相关的主要自然疫源性疾病 (34)(三)自然灾害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55)1.流行环节 (55)2.监测、发现与报告 (56)3.疫情或突发卫生事件的调查 (56)4.实验室检测 (57)5.防控措施 (57)八、自然灾害条件下的预防接种技术 (58)1.总体原则 (58)2.目的与目标 (58)3.监测与评估 (59)4.我国目前常用的疫苗 (60)5.灾区预防接种 (62)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地震、洪涝、干旱等较大灾害多次发生,对当地的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20160729更新)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
其中,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疾病也属虫媒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特别是在洪涝灾害期间,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洪涝灾害发生期间灾民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受影响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一、洪涝灾害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洪水泛滥,灾区人民大规模迁移,短期内灾民大量聚集在庄台、堤坝等高处,人群密集,设备简陋,常常席地而卧,增加了人鼠之间接触机会而使感染机会增多;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及优势种群均发生变化,鼠密度及鼠间接触机会的增加,也增加了病毒扩散的机会;从而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区也有直接的影响,洪涝灾害频发,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也随洪水扩散,这就增加了因防汛抢险、堵口复堤等防洪抢险人员和当地居民与疫水接触的机会,常常会引起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
灾害后期由于洪水退去后残留的积水坑洼增多,使蚊类孳生场所增加,导致蚊虫密度迅速增加,加之人们居住的环境条件恶化、人群密度大、人畜混杂,防蚊设施匮乏,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而导致蚊媒病的发生。
因此,洪涝灾害有可能会加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造成乙脑的暴发。
二、灾害相关的主要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播途径:携带病毒的鼠类分泌物、排泄物等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粘膜接触而感染;被鼠类咬伤或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新鲜排泄物而感染;进食带毒鼠类粪便污染的食物,经口腔或胃粘膜而感染;有报道认为还可经螨类吸食带毒鼠类的血液后又叮咬人而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
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方案
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方案一、背景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频发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洪涝灾害发生后,灾区环境遭到破坏,水源、食品受到污染,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为了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至关重要。
二、工作目标1. 预防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 提高灾区人民群众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保障灾区供水、食品卫生安全。
4. 改善灾区环境卫生,防止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3. 部门配合,社会参与。
4. 科学防控,精准施策。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2. 开展疫情监测和报告设立疫情监测点,指定责任监测人员,加强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报告。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 加强传染病防控措施针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采取以隔离治疗病人及病原携带者、三管一灭一宣传”(即管理食品、水、粪便,灭蝇、健康教育)、消杀、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4. 保障供水、食品卫生安全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和消毒,确保供水安全。
加强对食品的监管,禁止受污染的食品流入市场,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5. 改善环境卫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垃圾、粪便和病媒生物滋生场所。
加强对病媒生物的监测和消杀,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6. 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洪涝灾害卫生防疫知识,提高灾区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 加强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各级卫生、水利、环保、农业、住建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
8. 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组织专家对灾区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灾区卫生防疫队伍的业务水平。
水灾后预防疾病及卫生防疫知识
水灾后预防疾病及卫生防疫知识一、水灾过后需要注意和预防哪些疾病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水灾后还可能患皮肤病、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另外还要注意防治食物中毒、农药中毒;二、肠道传染病的预防:1、要做好饮用水源保护;搞好饮水卫生;用含氯消毒剂进行饮水消毒;2、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淹死的家禽家畜,不吃霉烂变质的粮食;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不喝生水;生熟食品要分开;3、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三、水灾后生活饮用水的消毒:□水灾后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用这样的水洗果蔬、餐具或刷牙漱口,便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因此饮水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简便实用的是煮沸消毒和氯化消毒法;我局现有威力氯消毒粉;用量为每吨水加入克;若用漂白粉消毒每吨水加入8克,如有洪水冲入每吨水加入20克;四、环境消毒:及时修复被洪水淹没的厕所、垃圾点;并进行消毒处理;1、室内消毒:家具擦试、地面喷洒,餐具、果蔬清洗、衣物被褥浸泡等可用10克威力氯1小包兑水16斤,消毒再用清水漂净;室内空气消毒用2%过氧乙酸喷雾;2、室外消毒:用威力氯10g1小包兑水8斤喷雾;或用1%的漂白粉喷洒;3、粪便处理:粪便处理不好,极易污染水源,孳生蝇类;粪便消毒采用10份粪便加1份漂白粉搅拌,2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按5:1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搅匀2-4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4、对洪水造成的动物尸体,要及时进行消毒,深埋在米以下;掩埋点须选在地势高,远离水源50米以外的地方;尸体选用10%漂白粉澄清液,按200毫升/平方米用量喷雾,1-2小时后掩埋;掩埋时再用干粉20-40克/平方米的量洒在尸体上,然后覆土掩埋;运输车辆,使用的工具,用1%-2%的漂白粉水喷雾,1小时后方可做他用;五、水灾后后应做好防鼠灭鼠工作,消毒蚊蝇孳生地;。
洪涝灾害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技术方案灾后传染病控制调查要点
洪涝灾害灾区传染病暴发疫情调查与控制要点(2017年版)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供水系统毁损、食物安全难以保障、居住条件受到破坏、人群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人口流动性加大、人群抵抗力降低以及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各类传染病疫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的暴发和流行。
洪涝灾害发生后应重点关注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乙型脑炎(乙脑)、血吸虫病、流感、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传染病。
灾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临时医疗点要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适时开展症状监测,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灾区的疾控和医疗机构人员要及时赶赴疫情发生地,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原则和方法,迅速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暴发现场处置流程见图1-1传染病类暴发疫情现场调查处置流程图。
一、主要调查步骤(一)召开工作沟通会。
调查组到达灾区现场后应当立即与当地有关部门召开会议,了解事件最新进展和相关背景信息,商定现场工作计划(含流行病学调查)和实施方案,制定和实施初步控制措施。
(二)核实事件信息。
通过访谈临床医生,访视病例,收集和分析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可疑样品或环境标本的检测数据;综合临床信息、检测信息、流行病学资料,对事件性质做出初步判断。
(三)确定病例定义,制定调查方案。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病例定义。
在调查早期或搜索病例阶段可采用疑似病例定义或临床诊断病定义,在病因确证阶段可采用确诊病例定义。
调查方案应当根据现场特点设计。
(四)搜索病例。
按照确定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列出病例信息清单。
搜索时通常还应当了解事发地周边有无类似病例。
必要时可开展应急监测,收集新发病例相关信息。
(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对发现并核实后的病例,应及时进行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同时还应当根据现场需要开展专题调查,如污染范围调查、暴露程度调查、宿主与媒介调查、基线调查、实施效果评价等。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指南》的通知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8.12•【字号】鲁卫疾控字〔2019〕14号•【施行日期】2019.08.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应急正文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指南》的通知各市卫生健康委,委(属)管有关单位:为指导各地做好第9号台风“利奇马”引发的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我委组织专家在认真总结2018年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家有关要求和其他省市做法,研究编写了《山东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指南》。
现将其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参照使用。
省疾控中心要做好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工作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我委联系。
省卫生健康委联系人:孙健、孟君联系电话:*************,67876336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8月12日山东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指南为做好我省第9号台风“利奇马”引发洪涝灾害后灾区现场卫生防疫工作,根据工作经验将洪涝灾害现场分为五种类型,由面到点采取不同工作措施。
具体做法如下:一、救灾现场分类根据村庄(社区)受灾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将救灾现场分为以下五类:类型一:村庄(社区)积水较深,室内进水严重,村庄(社区)周边水体面积较大,洪水未消退,村(社区)内不具备居住条件。
类型二:村庄(社区)积水较深,室内进水严重,村庄(社区)周边水体面积较大,洪水均已消退,但环境清理及消杀工作未完成,村(社区)内部分具备居住条件。
类型三:村庄(社区)积水较深,室内进水严重,洪水已消退,环境清理及消杀工作已完成,村(社区)内基本具备居住条件。
类型四:村庄(社区)本身未受灾,但周边水体面积较大的“孤岛”式村庄(社区)。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
加强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提高预警能力
研发新型疫苗:针对新出现的病原体,研发高效、安全的疫苗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疾病威胁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应对。
添加标题
分类:根据病原体的不同,自然疫源性疾病可以分为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等。
添加标题
特点: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地域性、季节性、传染性强等特点。
添加标题
防控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疾病监测、实施疫苗接种等。
添加标题
传播途径与危害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传播
危害:可能导致人类和动物患病,甚至死亡
添加标题
共享信息和经验: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提高防控效果。
添加标题
促进科研合作: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各国在科研领域的合作,共同研发新的防控技术和方法。
添加标题
加强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各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提高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添加标题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05
社会心理因素:民众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恐惧和恐慌,可能导致防控工作的困难。
03
疫情监测困难: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情监测难度大,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02
传播途径复杂: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空气、水、食物等,防控难度大。
04
防控资源不足:部分地区缺乏专业的防控人员和物资,难以有效防控疫情。
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农村和山区
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应急技术指南(2019版)
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应急技术指南(2019版)自然灾害具有形式多样性、发生突然性、危害严重性和处理处置的艰巨性等特点,防不胜防,给国家环境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为及时、有序、规范、高效开展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应急工作,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1环境卫生快速评估1.1评估目的快速掌握受灾地区环境卫生状况,评估其环境卫生风险,提出可操作的具体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为救灾行政决策提供卫生技术支撑。
1.2评估方法采用结构化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知情人访谈、现场快速检测等方法收集现场资料,根据得到的现场资料开展评估。
1.3评估人员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收集现场资料,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汇总信息和完成评估报告。
1.4评估实施1.4.1信息收集内容1.4.1.1灾区背景资料和受灾程度,灾前该地区的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灾前和救灾已部署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等;1.4.1.2现场观察受灾地区临时安置点的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等实际状况;1.4.1.3对受灾地区临时安置点负责人或卫生负责人等开展访谈,重点了解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状况与意见;1.4.1.4收集受灾地区饮水卫生、媒介生物控制、厕所与粪便处理、垃圾收集和管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等资料。
1.4.2开展环境卫生快速评估评估人员在受灾地区现场,通过观察或知情人访谈等方式,完成环境卫生状况快速评估表(见附表1)。
根据灾区环境卫生状况快速评估表所调查内容,掌握灾区各临时安置点的环境卫生状况,并将表中反映的环境卫生隐患实况列出,分析引起原因和解决办法,完成并提交评估报告(见附表2)。
2临时生活饮用水及供水卫生2.1自然灾害对饮水卫生的影响自然灾害造成的饮水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三方面。
2.1.1地震灾害对饮水卫生的影响地震灾害造成建筑物大面积倒塌,水厂净水构筑物、高位水池、水塔等受损和漏水,丧失净水、供水能力。
洪涝灾害疾病防控工作预案
一、预案背景洪涝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伴随着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等多种疾病的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洪涝灾害期间的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洪涝灾害疾病防控工作机制,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2. 保障洪涝灾害期间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防止疾病传播和蔓延,降低疾病对受灾地区的影响。
三、组织体系1. 成立洪涝灾害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洪涝灾害疾病防控工作。
2. 设立疾病防控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洪涝灾害疾病防控工作。
3. 建立健全疾病防控专家组,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防控措施1. 传染病监测与报告(1)加强疫情监测,对洪涝灾害地区进行实时疫情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报告疫情。
(2)落实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2. 饮用水卫生(1)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2)对受灾地区的水源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开展饮用水消毒工作,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3. 环境卫生整治(1)加强受灾地区的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垃圾、粪便,消除疾病传播隐患。
(2)对受灾地区的厕所、垃圾点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4. 疾病防控宣传教育(1)开展疾病防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普及疾病防控知识,使群众掌握正确的疾病预防措施。
5. 疫苗接种与免疫接种(1)针对洪涝灾害期间易发的传染病,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2)对受灾地区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免疫接种。
6. 疾病救治与隔离(1)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提高疾病救治能力。
(2)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3)做好疫情溯源工作,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五、应急响应1.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 采取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应急措施,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3. 加强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通报疫情动态和防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20160729更新)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
其中,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疾病也属虫媒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特别是在洪涝灾害期间,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洪涝灾害发生期间灾民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受影响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一、洪涝灾害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洪水泛滥,灾区人民大规模迁移,短期内灾民大量聚集在庄台、堤坝等高处,人群密集,设备简陋,常常席地而卧,增加了人鼠之间接触机会而使感染机会增多;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及优势种群均发生变化,鼠密度及鼠间接触机会的增加,也增加了病毒扩散的机会;从而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区也有直接的影响,洪涝灾害频发,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也随洪水扩散,这就增加了因防汛抢险、堵口复堤等防洪抢险人员和当地居民与疫水接触的机会,常常会引起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
灾害后期由于洪水退去后残留的积水坑洼增多,使蚊类孳生场所增加,导致蚊虫密度迅速增加,加之人们居住的环境条件恶化、人群密度大、人畜混杂,防蚊设施匮乏,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而导致蚊媒病的发生。
因此,洪涝灾害有可能会加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造成乙脑的暴发。
二、灾害相关的主要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播途径:携带病毒的鼠类分泌物、排泄物等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粘膜接触而感染;被鼠类咬伤或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新鲜排泄物而感染;进食带毒鼠类粪便污染的食物,经口腔或胃粘膜而感染;有报道认为还可经螨类吸食带毒鼠类的血液后又叮咬人而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
潜伏期为4-45天,多为1~2周。
1.诊断和治疗(1)临床表现与病程起病急、畏寒、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
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前三期可有重叠,并存在大量五期不全的异型或轻型非典型病例。
(2)诊断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血、尿检查及血清特异性IgM 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比急性期有4 倍以上增高或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汉坦病毒和/或检出汉坦病毒RNA均可确诊。
(3)治疗原则治疗主要抓好“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采取综合性抢救治疗措施,特别应早期抓好抗病毒治疗及液体疗法,对重症患者要及时抓紧抗低血压休克、预防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2.洪涝灾害对出血热的影响(1)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有沿水系分布的特点。
水灾之后,重疫区仍表现出稳定性与局限性的特征;低发疫区疫情有所上升,疫区扩大,水灾之后,发病范围扩大,疫情明显上升。
(2)洪涝灾害期间,鼠类往往向人类居住环境迁徙寻找食物或暂时栖息,增加了鼠与人之间接触传播的机会,可造成短时间内病例数明显增加。
出血热发病人群分布特征往往与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接触传染源机率高低密切相关。
洪涝灾害引起生态环境改变,往往造成宿主动物大量移动,可能造成疫源地扩散。
受灾群众居住条件、环境变差,感染出血热的机会和场所增加,因而疫情人群分布特征可能有所改变。
出血热发病流行与传染源的宿主数量及带毒率密切相关。
洪涝灾期野鼠大量迁移到庄台、堤坝,鼠类聚集,野鼠进入室内,对鼠间传播提供条件,鼠类带毒增加。
由于救灾或受灾人群临时居住条件一般较差,鼠与人群间的接触感染机会增加,可导致局部暴发流行。
3.预防及控制主要采取预防接种和防鼠灭鼠的综合性防制措施(1)灭鼠详见洪涝灾区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和控制技术指南(2)加强疫情监测在重点受灾地区或传染病多发地区设立疫情监测点、严密监视疫情动态,及时反馈信息,及时通报和报警,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卫生防疫人员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疫情。
具体要求可参见《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试行)》(3)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期间,要到受灾群众居住区或临时安臵点,评估后对高危人群开展疫苗应急接种。
对参加抗洪救灾或灾后重建的人员,在行动前建议开展疫苗应急接种。
对出现疫情暴发的居住区或临时安臵点内的高危人群,实施应急预防接种,接种率应达80%以上,防止疫情蔓延。
4.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出血热防治水平认真贯彻“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治疗中防好“三关”(预防和控制低血压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大出血),降低病死率。
5.健康教育教育群众做好卫生及自我防护工作,如确保居家及工作场所无鼠;妥善保管粮食、食物,防止被鼠污染;清扫有鼠类尿、粪污染的地方时,要适当防护,戴橡胶或塑料手套,戴口罩;做好防鼠灭鼠措施,防止鼠进入室内;不采取人工捣动鼠窝等灭鼠措施。
(二)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简称钩体病,多发生于夏秋汛期的抗洪救灾和田间作业人员中。
钩体病按流行形式一般分为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南方以稻田型和雨水型为主,鼠是主要传染源;北方以洪水型和雨水型为主,猪是主要传染源。
1.诊断和治疗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7-14天,短者3-4天,长者可达28天。
钩体病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小腿肌肉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眼结合膜充血等,严重者可造成肝、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受损,并危及生命。
特异性诊断:钩端螺旋体培养阳性,检出钩端螺旋体核酸,显微镜凝集试验检出单份血清抗体效价≥1:400或双份血清抗体水平呈4倍增高。
钩体病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治疗。
本病治疗应重视以有效抗生素及时消灭机体内病原体,对控制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并应强调休息,细心护理,注意营养,酌情补充热能及维生素B和维生素C。
钩体病的治疗须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抗菌治疗是钩端螺旋体病早期治疗的核心措施,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庆大霉素次选,强力霉素、四环素等亦可酌情选用。
2.洪涝灾害对钩体病的影响在洪涝灾害期间,人因抗洪抢险或在灾区生活、生产接触被带菌动物(鼠类、猪、犬和牛等)尿液污染的水体而感染本病。
病原体可经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由于大雨、地面土壤被稀释接近中性,为病原体的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特别在洪水泛滥时,很多地区的鼠类栖息地及牲畜饲养场所被洪水淹没、冲刷,带菌动物的排泄物伴随洪水四处飘溢,同时大量鼠类和牲畜随灾民迁移到未被淹没的地区,扩大了污染和传播范围。
(1)稻田型主要在稻谷收割季节,鼠类聚集田间或下田觅食,带菌鼠尿污染水田,人群因下田劳动接触疫水而感染。
患者有明显的疫水接触史,感染和发病人数与当地传染源的数量、种类和带菌率,以及收稻季节的降雨量有密切关系。
(2)洪水型洪水泛滥之后,由于洪水冲刷带菌动物的排泄物而污染水体。
人群因抢险抗洪接触疫水而发病,往往在洪水之后10-15天出现流行高峰,疫情来势猛但流行期短,一般在20-30天内流行终止。
(3)雨水型主要发生在丘陵平原地区。
雨季之后,洼地、河沟、池塘积水被带菌动物排泄物污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接触疫水而感染。
疫情比较稳定,多呈散在发生,局部地方可出现暴发流行,疫情持续时间较长,一般2~3个月。
3.预防与控制(1)灭鼠以稻田型为主要流行形式的疫区以灭鼠为主。
(2)加强家畜的管理管好家畜传染源(猪、犬和牛等),不让粪尿液直接流入水中,对粪尿要发酵才能施用。
提倡圈养猪,搞好猪舍的卫生。
将家畜用水池塘与人用池塘分开等。
(3)减少疫水接触机会提倡干田割稻,在稻收季节将田水排干后再进行收割,可避免和疫水接触。
不在可疑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下水作业尽量穿长筒胶鞋,保护皮肤不受钩体侵袭,不喝生水等。
(4)疫苗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在流行地区,对参加抗洪救灾和稻谷收割的主要劳动力,应接种钩体病菌苗。
在发现首例钩体病患者后,高危人群可服用强力霉素,200毫克/次/1周。
每月两次,连服2天,隔周再重服一次。
(5)宣传教育,尽量减少或避免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源主要是家畜(猪、牛、羊、马)和家禽(鸭、鹅、鸡等)。
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
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
1.诊断和治疗病人有蚊虫叮咬史,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征阳性等脑实质病变表现为主,脑膜刺激征较轻。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检查呈无菌性脑膜炎等;从脑组织、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或脑脊液、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者,均可确诊。
2.治疗原则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综合治疗。
必须重视对症治疗,要认真把好“三关”,即高热关、惊厥关和呼吸衰竭关。
具体办法如下:(1)降温高烧易发生惊厥,可加重脑水肿,诱发呼吸衰竭,故必须及时降温,最好把体温控制在38.5℃以下(肛表),头部温度力争降到36℃左右,其方法有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和激素等。
(2)镇静乙脑患者因头痛剧烈,常有烦躁不安,因颅压增高易发生惊厥,故应给以适量镇静剂以防止发生惊厥。
如果遇抽搐患者则应尽快地用镇静剂予以控制。
(3)防止呼吸衰竭重症病例早期可发生颅压增高。
在防治颅压增高上,首先要防止痰堵造成换气不佳的缺氧,故应多让病人侧睡,防止昏迷时舌根后坠。
若已出现痰堵,可考虑气管插管或切开,以改善肺部的换气功能。
当出现脑水肿或脑疝,引起呼吸衰竭时,应立即给以脱水剂。
如病人有缺氧表现,则应早期给氧,如病人出现呼吸表浅或节律不齐时,应采用呼吸兴奋剂。
此外,支持、综合治疗亦应重视,如认真细致的护理,高热量多维生素的营养性流质,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预防继发感染等。
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达约10%-20%左右,部分病人(约30%左右)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痴呆、半身不遂、精神失常、记忆力和智力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