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共52页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
CHAPTER 01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由动物源性 传染病演变而来,能在人与动物 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可分为动物源 性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传播途径与危害
传播途径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样, 包括直接接触、呼吸道传播、消化道 传播、虫媒传播等。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 现并控制疾病的爆发。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疫源 性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疫源 性传染病的挑战。
研发新药物和新疫苗
加强科研力度,研发出更有效的药物 和疫苗,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的自然 疫源性传染病。
CHAPTER 06
针对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针对易感人群,应定期接种相关 疫苗,以增强人体对病原体的免
疫力。
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易感人群,应采取保护措施 ,如避免接触患者和污染物,加 强个人卫生防护等,以减少感染
的风险。
监测易感人群
对易感人群进行监测和管理,及 时发现和治疗患者,以控制传染
病的传播。
CHAPTER 03
防治:防蚊灭蚊,加 强个人防护,接种疫 苗,改善卫生环境。
症状:发热、头痛、 肌肉和关节疼痛、皮 疹等。
疟疾及其防治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 病,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症状:间歇性发热、寒战、头 痛、出汗等。
防治: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播 媒介,使用抗疟药物和疫苗。
流感及其防治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 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
鼠疫防治知识-预防鼠疫知识内容
鼠疫防治知识-预防鼠疫知识内容鼠疫防治知识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为特点的烈性传染病。
鼠疫被WHO 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一、鼠疫流行病学病原体引起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耶尔森氏菌:典型的鼠疫菌呈短而粗,中段膨大,两头钝圆的短小杆菌。
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为革兰氏染色阴性。
鼠疫菌是一种强毒力的病原体,对敏感动物和人具有猛烈的侵袭力和快速传染性。
(一)、传染源各种感染鼠疫菌的啮齿动物及鼠疫病人(二)、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1、动物→跳蚤→人,蚤叮咬,经血液传播,多为腺鼠疫。
称为动物型传播。
2、人→空气飞沫→人,传播肺鼠疫,称为人型传播。
其他传播途经:1、剥离染疫动物皮毛时鼠疫菌进入创口而感染,接触传播,或吸入带菌皮毛中的尘埃感染。
2、取食未充分煮熟的染疫兽肉,经消化道感染。
3、实验室感染。
4、染疫动物随运输工具传到其他地域。
(三)、人群易感性人对鼠疫没有自然免疫力,所有人群都有易感性。
职业身分在各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分歧职业与发病率的上下,主要取决于该职业人群与染疫动物及其媒介打仗机遇的多寡,而不是职业本身造成对鼠疫的感受性差别。
在旱獭鼠疫疫源地内,鼠疫病例以男性居多,占78.28%,原因是他们多为狩猎者或野外务工人员,直接接触旱獭机会多。
在黄鼠和家鼠鼠疫疫源地内,鼠疫病例男、女几乎各占50%,其原因为室内或居住区内蚤叮咬所致(四)、人间鼠疫流行季节1、各类旱獭及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流行高峰在7、8、9月。
(单峰型)2、长爪沙鼠疫源地:每年4~5月和10~11月两个高峰。
(双峰型)3、南方家鼠疫源地:长年可流行。
中国鼠疫疫源地类型与分布1、包孕旱獭、黄鼠、沙鼠、田鼠、家鼠5大类型鼠疫疫源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东南的19个省、自治区、291个县。
3、疫源地总面积140余万平方千米。
(五)、我国鼠疫疫源地概略我国现有11块鼠疫疫源地,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内地地域。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肾综合征出血热1、什么是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啮齿类动物携带汉坦病毒而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主要表现。
2、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的发病状况,肾综合征出血热首先于1932年在前苏联的远东滨海区发现。
该病在我国也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早年报道很少~直至1955年在我国内蒙林区及西北的秦岭山区暴发流行本病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始了广泛全面的调查研究。
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地区~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病例发生在中国。
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有哪些,鼠类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在国内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东北林区的主要传染源是大林姬鼠。
城市的主要传染源是褐家鼠~实验动物室的主要传染源是大白鼠。
4、肾综合征出血热通过哪些途径传播,本病传播途径有以下5种。
,1,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可导致感染。
,2,呼吸道传播:鼠类带毒的排泄物可污染尘埃~形成气溶胶~人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发病。
,3,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和胃肠粘膜而感染。
,4,虫媒传播:从寄生于鼠类的革螨体内分离到本病毒~并证实病毒可在螨体内经卵传代~成为储存宿主之一。
此外~恙螨能够自然感染和通过叮刺传播及经卵传递病毒~对该病的传播作用也不容忽视。
5,母婴垂直传播:在患病孕妇的流产死婴的肝、肾、肺,等脏器内~以及疫区黑线姬鼠、褐家鼠等的胎鼠中~也均分离到本病毒。
说明本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宿主动物中病毒垂直传播对保持自然疫源地有一定意义。
5、肾综合征出血热有哪些表现,发热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多表现为头痛、腰痛、眼眶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颜面、颈有明显充血~似酒醉貌。
上胸部潮红~球结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软腭、腋下可见散在针头大小的出血点~有时呈条索状或抓痕样。
疾病防控知识点总结
疾病防控知识点总结一、疾病的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等途径传播,如结核病、流感等;2. 飞沫传播:病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麻疹、风疹等;3.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痢疾等;4. 水源传播:病原体通过水体传播,如霍乱、痢疾等;5. 食品传播:病原体通过食品传播,如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等;6. 地方传播:病原体通过地方传播,如蜱传某些疾病、啮齿动物传染疾病等。
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 流行性感冒(流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密集人群、中医养生保健等;2. 麻疹:接种麻疹疫苗、避免接触患者、保持个人卫生等;3. 肺结核:积极治疗患者、避免吸入痰液飞沫、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4. 艾滋病:避免性行为、拒绝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早期诊断和治疗等;5. 登革热:清除孳生地、避免被蚊子叮咬、居住在有空调房间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措施1. 突发传染病疫情: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设立隔离区、提供相应的医疗救治措施等;2. 自然灾害:紧急疏散人群、提供食品和饮用水、开展灾后心理疏导等;3. 恐怖袭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边境管控、严厉打击恐怖组织等。
四、预防接种的重要性1.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能够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病原体的传播;2. 预防接种有助于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减少社会成本,促进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3. 预防接种的范围逐渐扩大,未成年人、成年人、老年人和孕妇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接种;4. 预防接种还可以减轻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生活卫生与健康管理1. 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整洁、定期理发、按时修剪指甲、勤换内衣等;2. 居室卫生:保持室内通风、清洁卫生、定期除菌、每天打扫卫生等;3. 饮食卫生:健康膳食、多饮水、少食零食、避免野生动物、生食海产品等;4. 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整洁、杜绝污水交污、废弃物分类、植树造林等;5. 学校卫生:学校卫生环境整洁、定期消毒、勤开窗、加强学生的卫生保健教育等;6. 工作场所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定期通风、消毒、废弃物分类等。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知识肾综合征出血热1、什么是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啮齿类动物携带汉坦病毒而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主要表现。
2、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的发病状况,肾综合征出血热首先于1932年在前苏联的远东滨海区发现。
该病在我国也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早年报道很少~直至1955年在我国内蒙林区及西北的秦岭山区暴发流行本病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始了广泛全面的调查研究。
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地区~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病例发生在中国。
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有哪些,鼠类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在国内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东北林区的主要传染源是大林姬鼠。
城市的主要传染源是褐家鼠~实验动物室的主要传染源是大白鼠。
4、肾综合征出血热通过哪些途径传播,本病传播途径有以下5种。
,1,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可导致感染。
,2,呼吸道传播:鼠类带毒的排泄物可污染尘埃~形成气溶胶~人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发病。
,3,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和胃肠粘膜而感染。
,4,虫媒传播:从寄生于鼠类的革螨体内分离到本病毒~并证实病毒可在螨体内经卵传代~成为储存宿主之一。
此外~恙螨能够自然感染和通过叮刺传播及经卵传递病毒~对该病的传播作用也不容忽视。
5,母婴垂直传播:在患病孕妇的流产死婴的肝、肾、肺,等脏器内~以及疫区黑线姬鼠、褐家鼠等的胎鼠中~也均分离到本病毒。
说明本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宿主动物中病毒垂直传播对保持自然疫源地有一定意义。
5、肾综合征出血热有哪些表现,发热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多表现为头痛、腰痛、眼眶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颜面、颈有明显充血~似酒醉貌。
上胸部潮红~球结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软腭、腋下可见散在针头大小的出血点~有时呈条索状或抓痕样。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关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我归纳了七个问题加以阐述:一、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概念:(这里面包括五个名词)①、传染病的病原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周围括散,其播散的范围叫疫源地。
②、通常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疫源地称为疫点,③、而把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连成片的若干个瘦源地称为疫区。
④、自然条件能保证动物传染源的生存,能保证病原体在动物体内繁殖、循环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⑤、自然疫源性疾病指的是传染源为野生动物或由野生动物传人家畜、家禽,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引起的疾病。
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与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区别: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在动物中传播,人进入该地区时才会被感染。
动物源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只是疫源是动物。
自然疫源还包括,细菌,病毒等等。
三、哪些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呢?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几个重要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甲类:鼠疫。
乙类:流行性出血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布鲁氏菌病、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包虫病、丝虫病。
黑热病等。
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1、有一定的地区性2、有明显的季节性3、人群分布特征(包括职业特点、年龄特点)4、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五、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播途径:1、直接接触传播2、生物性传播3、饮食传播4、呼吸道传播六、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1、长期监测2、对传染源采取隔离、治疗和处理3、对疫源地采取污染环境的消毒,杜绝各种传播媒介,防治易感动物感染等一系列综合措施。
七、课本中关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举了三个例子:1、鼠疫2、流行性出血热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从传染病流行特点----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控制措施做了详细阐述,由于时间关系,我这里就不说了,请大家自己看一下。
我的内容说完了,谢谢。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不依赖人类即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染给人的疾病。
一些地区具有这类疾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这种地区时,可以被感染得病,这些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包括鼠疫、布鲁氏菌病、炭疽、肾综合征出血热、森林脑炎、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狂犬病等。
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症状:不明原因的高烧、全身不适、厌食、乏力等症状,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二)传播途径:蜱虫叮咬被认为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感染病人的血液或血性分泌物也可引起感染。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2周内有丘陵、山区、森林等地区旅居史的人,感染发病风险较高。
(四)防控措施:1.清洁环境:保持居家、工作、禽畜圈舍环境卫生,避免蜱虫滋生。
2.提倡圈养:家畜、家禽等采用圈养,减少野外放牧,若发现家中宠物、牲畜有蜱寄生时可以用杀蜱的药剂进行药浴。
3.防蜱叮咬:户外游玩、劳作时不要在草地上长时间坐、卧;不要穿凉鞋;提倡穿长袖衣服;裸露的皮肤可以涂抹驱避剂。
4.做好防护: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及陪护亲属要戴口罩、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及分泌物而感染,若不慎接触应及时清洗消毒。
5.早诊早治:被蜱虫叮咬或不慎接触病人血液、分泌物后,如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一)症状:突然发病,畏寒,高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可有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困倦无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多在近期有老鼠或其排泄物接触史或被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咬伤史。
(二)传播途径: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被人吸入。
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
虫媒传染病与自然疫源性疾病
这类传染病在我国每年传染 病总发病病例中约占5%~10%, 但它的病死人数则占传染病总死亡 人数的30%~40%。常见的病媒昆 虫有蚊子、苍蝇、蟑螂、臭虫、虱 子、跳蚤、蚂蚁等,此外还包括蠓、 蚋、虻、白蛉等。
不同虫媒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是 不尽相同的。以乙脑为例,流行性乙型脑炎 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乙脑病毒,经蚊虫传 播。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猪、 牛、马、鸡、鸭、鹅等均可感染乙脑病毒, 特别是幼猪感染率最高,通过蚊虫叮咬在猪猪及猪-人间传染,因此乙脑的主要传染源为 猪。广西的桂南、桂东南、桂西北是高发片 区。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多样化,病鼠的排泄物、分泌物污 染空气、尘埃、水源、食物、血液等经呼吸 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粘膜接触等传播, 也可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入螨类在鼠—人之间 传播。本病好发于海拔500米以下平原和丘 陵地区,如山东、湖北、湖南、浙江、江西、 黑龙江省等,目前有向大、中城市及沿海港 口扩散的趋势。广西疫情主要分布在东北部。
个人防护是关键 因为老鼠、蚊子、虱子、跳蚤是 虫媒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预防 时要做到:1.了解疾病疫源地的分布 和流行情况,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清洁 卫生、运动。做好灭鼠、灭蚊、防蚊, 灭虱、灭蚤的工作,以切断疾病的传 播途径。
2.与家畜家禽一起生活的农村居民, 除对家畜、家禽的棚圈应定期喷洒 灭蚊药物,还要注意与之保持一定 的距离。
。
5.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夏日用 蚊帐、蚊香、防蚊油、驱虫剂等。 6.如果发生异常病征,应及时就 医诊治,不可贻误时机。7.如果 发现虫媒传染病疫情或可疑疫情, 应及时向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对于有合适疫苗的虫媒传染 病,在适当的时机可以接种疫苗。 但是,改善周围环境,注意个人 卫生,做好针对性的自我防护, 从根本上切断传播途径,仍是最 安全有效的方法。
自然疫源性的名词解释
自然疫源性的名词解释自然疫源性是指一种疾病的起源和传播过程,与自然环境、野生动物以及人类的接触有关。
它涉及到疾病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以及人类对疾病的散播和传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自然疫源性的定义、特点以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首先,自然疫源性是指一种疾病在自然界中的传播循环。
很多传染病最初源于野生动物,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给人类。
例如,艾滋病最初被认为源于静猴,通过野生动物市场的贩卖和人类与这些动物的接触,病毒便传播到人类中。
这种自然循环是疾病起源和传播的重要环节。
其次,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与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密切接触有关。
许多疾病在野生动物中循环,但只有当人类与这些动物接触时,才会发生传播给人类的事件。
例如,埃博拉病毒最初被发现在大型果蝠中,但只有当人类与感染了该病毒的动物接触时,才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这种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接触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此外,自然疫源性疾病与环境因素也密切相关。
环境的变化可以促进疾病的传播,尤其是那些依赖于特定生境的疾病。
例如,登革热是一种蚊媒传播的疾病,蚊子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和传播,因此这种疾病在热带地区更为普遍。
随着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导致登革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增加。
在人类健康方面,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如果不及时控制,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疫情和流行病。
除了对人类的直接威胁,它们还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例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导致了全球旅游业和消费市场的衰退,给各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了应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威胁,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提高公众和医疗机构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此外,发展和推广疾病预防和治疗技术也是关键方面。
尽管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但通过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人们为防控和治疗这些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洪涝自然灾害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原因、疾病分类、危害及预防措施科普提示
洪涝自然灾害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原因、疾病分类、危害及预防措施科普提示洪涝灾害后,生产生活环境受到破坏,高温湿热天气等因素叠加,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风险增加。
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动物和人类都能够感染的疾病,经常存在于某地区,该地区具备该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该地区时可以被感染得病。
这些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这些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般来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染源都是野生动物,疾病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感染人类。
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有:鼠疫、登革热、布鲁氏病、疟疾、盖虫病、菜姆病、流行性出血热、克雅氐病、寨卡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这里重点科普一下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
传染源:在我国,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也有个别病例接触患者早期的血和尿中携带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后感染本病,但人不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多样。
(1)经呼吸道传播,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和胃肠黏膜而感染;(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4)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5)虫媒传播,寄生干鼠类身上的革螨或恙螨也具有传播作用。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稳固而持久的免疫。
(二)登革热临床表现: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
传染源: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重症登革热,重症登革热少见。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
青藏铁路沿线省份地图
病原学
鼠疫耶尔森氏菌,属肠杆菌科 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兼性厌氧菌
显微镜下为两头钝园、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 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菌落中心隆起,有粗糙颗粒,边缘不整齐 生长的最适PH为6.9-7.1,温度28-30℃ 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敏感 1894年在香港首次分离
型鼠疫;5、肠鼠疫;6、眼鼠疫; 7、脑膜炎型 鼠疫;8、扁桃体鼠疫;9、轻型鼠疫 腺鼠疫在临床上最常见,其次是肺鼠疫和败血 型鼠疫,这三型鼠疫在鼠疫流行病学上意义最大
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
1~6天,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 8~9天 密接医学观察时,潜伏期最长按9日计算 流行病学接触史调查时,按10日内接触计算 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细菌数量多少、感染的菌株毒 力的强弱、感染途径、病型、以及被感染者是否 经过免疫接种及个体抵抗力等因素有关
甲类传染病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
全国有包括旱獭、黄鼠、沙土鼠、田鼠和家鼠为 主要宿主的12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 范围已超过140万平方公里 疫源地分布于青海、西藏、甘肃、新疆、宁夏、 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陕西、四 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贵 州等19个省、自治区的295个县(市、旗) 近年来,鼠疫动物间疫情主要流行于西部旱獭疫 源地、云桂黔家鼠疫源地和内蒙古及其毗邻地区 的长爪沙鼠和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内
人类鼠疫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啮齿类动物:如旱獭、黄鼠、沙土鼠、黄胸 鼠、褐家鼠等 食肉动物:各类疫源地内的狗、狐狸、狼等 其他动物:藏系绵羊、黄羊、牦牛、鹿等 鼠疫病人:肺鼠疫病人
临床流行病学-自然疫源性疾病
Disease of Natural Focus
1
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禽流感(人感染高致 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 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 具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引 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
禽流感(H7N9)
截至2014年2月18日16时,全国已确诊347人, 109人死亡。
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山东、河南、台湾、福建等地。 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20
季节性特点
• 旱獭:鼠疫宿主(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地区,冬眠) 鼠疫流行只发生在旱獭出蜇后的4月初到入蜇前的9月末
• 我国北方,三带啄库蚊的种群数量高峰一般在6-8月,人间脑 炎病例也出现在7-8月
• 我国南方, 3、4月份雨季开始后,三带啄库蚊的种群数量开 始逐渐增多,6、7月份达到高峰,该地区脑炎一般也从5月 份开始出现,7月份达到高峰
17
地域性特点
新疆出血热 传播媒介
亚洲璃眼蜱 (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
我国
亚洲璃眼蜱 (分布于新疆)
西北和西南地区存在着 较广泛的自然疫源地
18
地域性特点
• 蜱媒回归热,又称地方性回归热,是由钝缘蜱属的软蜱传 播的一种螺旋体病
• 目前世界上已知有三大疫区,10多个地方型,病型分布及分 类以媒介蜱种及其地理分布、动物感染和临床症状为依据
在自然界中,很多宿主、媒介的种群动态、数量消长、季节迁 徙和日常活动规律、生理及免疫状态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21而改 变,必然会影响到病原体状态,影响其保存、转播病的能力
11
自然疫源性疾病(disease of natural focus)
• 指本来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传染病,其病原体 将野生动物、禽类、昆虫等作为天然宿主,可 能致病也可能不致病,还可能不依赖这些“活 体”长期生活于土壤等环境中,在一定的条件 下,这类病原体可感染家禽、家畜和人类,形 成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20160729更新)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
其中,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疾病也属虫媒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特别是在洪涝灾害期间,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洪涝灾害发生期间灾民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受影响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一、洪涝灾害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洪水泛滥,灾区人民大规模迁移,短期内灾民大量聚集在庄台、堤坝等高处,人群密集,设备简陋,常常席地而卧,增加了人鼠之间接触机会而使感染机会增多;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及优势种群均发生变化,鼠密度及鼠间接触机会的增加,也增加了病毒扩散的机会;从而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区也有直接的影响,洪涝灾害频发,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也随洪水扩散,这就增加了因防汛抢险、堵口复堤等防洪抢险人员和当地居民与疫水接触的机会,常常会引起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
灾害后期由于洪水退去后残留的积水坑洼增多,使蚊类孳生场所增加,导致蚊虫密度迅速增加,加之人们居住的环境条件恶化、人群密度大、人畜混杂,防蚊设施匮乏,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而导致蚊媒病的发生。
因此,洪涝灾害有可能会加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造成乙脑的暴发。
二、灾害相关的主要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播途径:携带病毒的鼠类分泌物、排泄物等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粘膜接触而感染;被鼠类咬伤或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新鲜排泄物而感染;进食带毒鼠类粪便污染的食物,经口腔或胃粘膜而感染;有报道认为还可经螨类吸食带毒鼠类的血液后又叮咬人而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
自然疫源性疾病应急预案
自然疫源性疾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由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包括但不限于流感、鼠疫、登革热等。
这些疾病的爆发和传播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爆发和传播,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2.1 目标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控制和减少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降低社会恐慌程度,保持社会稳定。
2.2 原则•预防为主:加强疫苗接种、个人防护措施等预防措施,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紧急响应:快速准确地发现和识别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系统协同: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疫情。
•公开透明: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增加公众知情权,消除谣言,提高应对效果。
三、应急响应级别划分3.1 一级响应:紧急当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情突发并且病毒传播速度加快时,应立即启动一级响应。
此时,政府将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病毒样本分析,并进行快速流行病学调查。
同时,全面落实各项控制措施,确保迅速遏制疫情蔓延。
3.2 二级响应:警戒在一级响应的基础上,如果疫情继续扩散,威胁到国内多个区域的公共卫生安全时,应升级为二级响应。
政府将启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边境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强医疗救治能力,严控人员流动,加强舆情引导。
3.3 三级响应:备战如果自然疫源性疾病进一步蔓延,并导致大规模传播和严重社会影响,应升级为三级响应。
政府将立即启动国家文化市场暂停机制,停止大型群体性活动,加强社区防控和流行病学调查,组织力量进行紧急医学援助,协调社会力量进行宣传引导。
四、应急工作措施4.1 快速检测和诊断建立完善的病毒样本收集和传递机制,缩短检测和诊断时间。
同时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水平。
4.2 医疗资源调配在疫情高发区域,加强医疗救治能力,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同时,调动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支援受灾地区。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
加强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提高预警能力
研发新型疫苗:针对新出现的病原体,研发高效、安全的疫苗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疾病威胁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应对。
添加标题
分类:根据病原体的不同,自然疫源性疾病可以分为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等。
添加标题
特点: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地域性、季节性、传染性强等特点。
添加标题
防控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疾病监测、实施疫苗接种等。
添加标题
传播途径与危害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传播
危害:可能导致人类和动物患病,甚至死亡
添加标题
共享信息和经验: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提高防控效果。
添加标题
促进科研合作: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各国在科研领域的合作,共同研发新的防控技术和方法。
添加标题
加强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各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提高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添加标题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05
社会心理因素:民众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恐惧和恐慌,可能导致防控工作的困难。
03
疫情监测困难: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情监测难度大,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02
传播途径复杂: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空气、水、食物等,防控难度大。
04
防控资源不足:部分地区缺乏专业的防控人员和物资,难以有效防控疫情。
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农村和山区
人类疾病防控基本知识
人类疾病防控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防控是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关键。
为了提高公众对疾病防控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以下将介绍人类疾病防控的基本知识。
一、疾病的传播方式疾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垂直传播等。
了解疾病的传播方式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例如,对于空气传播的疾病,应尽量避免在密闭、拥挤的场所停留;对于飞沫传播的疾病,应戴口罩等。
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个人卫生是疾病防控的基础。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定期洗澡等,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
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吃或未煮熟的食物,减少食品中毒的风险。
三、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免疫接种是预防多种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增强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根据当地的免疫规划,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步骤,对个人和社区的健康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社区防控的必要性疾病的社区防控是提高整个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社区可以组织宣传教育活动,传达防控知识,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
同时,社区还可以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疾病的动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和蔓延。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的疫情或事件。
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和个人都有应对的责任。
政府应迅速组织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个人则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听从专家的指导,遵循防控措施,做好个人的健康保护。
六、全球疾病防控合作的重要性疾病的防控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事务,也是全球协作的议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疾病可以迅速传播,跨国合作对于防止疾病的国际传播至关重要。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技术合作、资源互助,共同应对各种传染病的威胁,共同推动全球疾病防控事业的发展。
结语人类疾病防控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