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意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负隅顽抗(yú):凭借险阻,顽固抵抗。
B.戛然而止(gá):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C.风驰电掣(chè):形容速度极快,所向披靡。
D.忍俊不禁(jìn):忍不住要发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知所措首屈一指B.孺子可教既往不究C.相辅相成穿流不息D.丢人现眼风姿绰约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书海茫茫,何处是岸?B.我的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
C.夜幕下,远处的街灯像繁星点点。
D.他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好像大海中涌起的波涛。
二、填空题4、请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补充的词语的意思。
本文1)()不堪:解释:本文2)()一息:解释:本文3)()而笑:解释:本文4)()如山:解释:41、请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译文:411、请根据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本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中,“采菊”和“见南山”分别是什么行为?“见”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____的情感。
4111、请根据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本文童年的发现》节选文中的“我”发现了什么?这个发现的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本文请根据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图表展示了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外读物的阅读量上的差异。
请根据图表信息,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在一个长方形的长、宽、高三个维度中,下列哪个维度是长度?在一个三位数中,如果它的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那么这个三位数是多少?在一个两位数中,如果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那么这个两位数是多少?在一个四边形中,下列哪个选项可以判定这个四边形是矩形?在一个等腰梯形中,下列哪个选项可以判定这个梯形是菱形?在一个多边形中,下列哪个选项可以判定这个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在一个三角形中,下列哪个选项可以判定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之和。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的意思相近?A. 鱼目混珠B. 混淆视听C. 挂羊头卖狗肉D. 盲人摸象答案:A2. 下列哪个字是“快乐”的繁体字?A. 樂樂B. 樂樂C. 樂樂D. 樂樂答案:B3. 下列哪个词语是表示“形容时光流逝迅速”的?A. 白驹过隙B. 光阴似箭C. 日薄西山D. 日薄西山答案:B4.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D. 鹳雀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答案:A5. 下列哪个字是“正确”的繁体字?A. 正確B. 正確C. 正確D. 正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制定,一天的计划要在早晨决定。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读书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读书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3. 《草原》一文中,老舍先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草原的辽阔。
答案:一碧千里4. 《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小壁虎借到的尾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鱼的尾巴、牛的尾巴、燕子的尾巴5. 《春》一文中,朱自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春天的气息。
答案:吹面不寒杨柳风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绿油油的。
河水潺潺,鱼儿在水中嬉戏。
农民伯伯们开始播种,希望有个好收成。
孩子们在田野里奔跑,放飞自己的梦想。
”问题: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描绘的景象。
答案:春天来临,大地生机勃勃。
2023年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小学语文含答案

2023年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小学语文含答案一、公共知识(2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种最符合题意旳答案。
每题有一种最符合题意旳答案,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多答、答错或不答计0分。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阐明教学中应当重视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2.教师提问学生,规定学生列举砖头旳多种用途。
学生给出旳也许旳答案是:建房子用旳材料、打人旳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
这种寻求答案旳思维方式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3.平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A.迁移 B.同化C.顺应 D.模仿4.小学生在识字旳初级阶段,轻易把某些笔画相近或相似旳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阐明小学生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5.根据学生旳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一样学段旳德育工作有对应旳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旳德育重点重要是A.基本道德知识旳理解与掌握B.平常行为习惯旳养成与实践C.道德理想信念旳培养与指导D.人生观价值观旳选择与确立6.进城务工旳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旳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旳行为违反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7.小敏是班上旳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在一节自习课上,她碰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
小敏心里咯噔一下,揣摩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停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
从那后来,小敏很在意他人说什么,并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A. 工具性B. 实践性C. 艺术性D. 人文性答案:C2.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A.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D.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目标?()A. 语言知识B. 语言运用C. 思想感情D. 文化素养答案:A4.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适用于一年级学生?()A. 情境教学法B. 问答法C. 讲授法D. 活动教学法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A. 字词教学B. 句子教学C. 课文内容理解D. 语法教学答案:D6.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A. 模仿法B. 演讲法C. 情境教学法D. 情感教学法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A.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B.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C.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D.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答案:D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评价方法不适用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A. 过程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定性评价D. 比较评价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原则?()A. 客观性B. 科学性C. 可行性D. 主观性答案:D10.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是()。
A. 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B. 检查教师的教学水平C.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D.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客观性、科学性、__________、发展性。
答案:可行性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字词教学、句子教学、__________、阅读策略教学。
答案:课文内容理解3.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审题、__________、构思、表达。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4套(附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0分)(一)基础知识(35分)1. 看拼音,把句子写在方格里。
(4分)竟技体育,却实含有艺术成份,比喻它力与美,速度和造形。
但艺术的比赛是无法同体育比赛等量奇观的。
3. 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
(4分)奖()辍()绌()湛()桨()缀()拙()堪()4. 请按第一个字的音序重新排列下面的故事名,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3分)①《荆轲刺秦王》②《屈原沉江》③《玄武门之变》④《卧薪尝胆》⑤《退避三舍》5. 在括号内正确的音节下面画上横线。
(2分)(1)他结出累累(l ãi l ěi )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j ǐn j ìn )的美与芳馨。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s ǎn s àn )了,如薄(b ï b áo )雾,被初阳蒸融了。
6. 看拼音,写词语。
(5分)huî miǎn nuï dînɡtãnɡ xiě dēnɡ fēn ɡ zào jí()()()()mìjuã wǔ rǔ qǐ pàn qiâ ãr bù shě()()()()7. 填一填,把诗句和对联补充完整。
(4分)(1)接天莲叶无穷碧,。
(2),明月何时照我还。
(3),万里长征人未还。
(4)删繁就简三秋树,。
8.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出相应的成语。
(2分)(1)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袄。
(2)传说水中有一种叫蜮的怪物,看到人的影子就喷沙子。
9. 请选择 , 下列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 (2分 )(1)我的房间只有巴掌那么大。
( )(2)夏日烟台的海,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
( )10. 改正下面的病句。
(3分)(1)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及答案(两套)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 重荷(hé) 苦心孤诣(yì)B.绯(fēi)红阔绰(chuò) 惟妙惟肖(xiāo)C.丰硕(shuò) 馈(kuì)赠根深蒂(dì)固D.芳馨(xīn) 鞭挞(dá) 叱咤(zhà)风云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狼籍斑斓左右逢缘克尽职守B.镂空唏嘘张皇失措妇嬬皆知C.蕃篱嶙峋苦心孤义长吁短叹D.蛰伏招徕长途跋涉因地制宜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B.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
”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
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
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
C.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才能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D.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我国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的主要形式。
②能力差,遇事爱冲动,是你最让人担心的问题。
③咱们认真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
A.权利自制合计B.权利自治核计C.权力自制合计D.权力自治核计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D.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答案:C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演示法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绝对性原则D. 全面性原则答案:C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A. 课外阅读B. 课堂讲解C. 作业练习D. 活动课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A.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B.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C.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三为主”原则是:以______为主,以______为主,以______为主。
答案:学生为本,启发式教学为主,实践活动为主7.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______原则、全面性原则。
答案:科学性原则8.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和______能力。
答案:阅读理解,欣赏评价9.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和______能力。
答案:写作,表达10.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和______能力。
答案:口语表达,交际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答案:正确12.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答案:正确13.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讲授法为主,减少学生的实践活动。
2023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小学语文含答案

2023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小学语文含答案一、公共知识(2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种最符合题意旳答案。
每题有一种最符合题意旳答案,请在答题卡上用2 B铅笔将答案填涂,多答、答错或不答计0分。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阐明教学中应当重视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2.教师提问学生,规定学生列举砖头旳多种用途。
学生给出旳也许旳答案是:建房子用旳材料、打人旳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
这种寻求答案旳思维方式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3.平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A.迁移 B.同化C.顺应 D.模仿4.小学生在识字旳初级阶段,轻易把某些笔画相近或相似旳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阐明小学生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5.根据学生旳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一样学段旳德育工作有对应旳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旳德育重点重要是A.基本道德知识旳理解与掌握B.平常行为习惯旳养成与实践C.道德理想信念旳培养与指导D.人生观价值观旳选择与确立6.进城务工旳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旳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旳行为违反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7.小敏是班上旳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在一节自习课上,她碰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
小敏心里咯噔一下,揣摩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停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
从那后来,小敏很在意他人说什么,并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的字?A. 洒B. 洗C. 泻D. 洞2. 下列哪个词语的书写有误?A. 翻来覆去B. 前俯后仰C. 惊慌失措D. 喜笑颜开3.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多此一举B. 徒劳无功C. 画龙点睛D. 亡羊补牢4.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A. 他像一座山一样站在那里。
B. 他高兴地跳了起来。
C.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他把书包放在桌子上。
5. 下列哪个词语表示“非常高兴”?A. 喜出望外B. 喜笑颜开C. 喜言喜语D. 喜形于色答案:1.D 2.C 3.A4.A5.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夜思》的作者是______。
2. 《春晓》的作者是______。
3. 《咏柳枝词》的作者是______。
4. 《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是______。
5. 《将进酒·君不见》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1. 李白 2. 杜甫 3. 白居易 4. 杜牧 5. 李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咏鹅》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答:《咏鹅》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是描述了作者对一只鹅的赞美。
诗中描绘了鹅戏水的情景,通过描绘鹅的高洁、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2. 请简述《登鹳雀》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答:《登鹳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登鹳雀楼,远眺山水,感叹时光荏苒,国家兴衰。
诗中通过对鹳雀楼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3. 请简述《江南春》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答:《江南春》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草长莺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这首诗的作者是孟浩然。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题(附答案)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题(附答案)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积累运用。
(本题共 lO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鲜xian 鲜艳新鲜寡廉鲜耻B.解jie 解散押解解甲归田C.强qiang 强求牵强强词夺理D.宁ning 宁静宁愿息事宁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金榜提名浩然正气B.蝇营狗苟痴心妄想C.始终不瑜贪赃枉法D.脍炙人口各行其是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用得恰当的一项是( )A.青年人不仅要继承前人的事业,而是要做前人所没有做到的事业。
B.所有这些唱词和对白,既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C.韭菜是一年生植物呢,或者是多年生植物呢?D.这么长的课文,即使浏览一遍,也要十几分钟。
4.填人下面这段文字中括号内的词,正确的一组是(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 )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句,是诗中关键句,也是名句。
它( ),从琵琶女的飘零身世( )到诗人的宦途潦倒,( )了诗人和艺人的感情渠道。
前后两段都是记叙中抒情,这两句却是抒情中说理,这样增强了抒情的深度,提高了诗的思想境界。
A.沦落承上启下过渡沟通B.沦落承上启下过度勾通C.冷落承前启后过度沟通D.沦落承上启下过渡勾通5.与其他三句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是( )A.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是一个无比丰富的宝库。
B.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
C.有的松树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D.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6.对二重复句层次划分及分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倘若李健能够成功地横渡这个海峡,②就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③也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
A.①I②l③B.①|②|③假设并列假设递进C.①||②I③ D.①I②I③假设并列假设递进7.打造节约型校园,时下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暑假到来,小明参加了一次有趣的研学旅行。
在旅行途中,他遇到了一位村民,那位村民告诉小明他们村里有一个神奇的图书馆,里面陈列着许多稀世珍本。
听到这个消息,小明兴奋地向村民请教如何前往图书馆。
村民告诉小明,要前往图书馆,需要按照以下路线走:1.从村子的大门出发,直走200米,然后向左转。
2.向左转之后,继续行走300米,然后再次向左转。
3.然后继续沿着这条路直走800米,你就会到达图书馆。
小明非常感谢村民的指导,按照他所说的路线前往了图书馆。
幸运的是,他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
走进图书馆,小明看到了一些古老的书籍和手抄本。
这些书籍保存得很完整,并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保养。
小明陶醉在书籍的海洋中,看了很多有关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书籍。
在图书馆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之后,小明离开了图书馆,并按照村民告诉他的路线返回了村子。
问题:1. 小明参加了什么活动?2. 小明遇到了谁?3. 村民告诉小明的路线是什么?4. 小明用了多长时间到达图书馆?5. 小明在图书馆看到了什么?答案:1. 小明参加了一次研学旅行。
2. 小明遇到了一位村民。
3. 村民告诉小明的路线是:从村子的大门出发,直走200米,然后向左转;向左转之后,继续行走300米,然后再次向左转;然后继续沿着这条路直走800米,就会到达图书馆。
4. 小明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到达了图书馆。
5. 小明在图书馆看到了一些古老的书籍和手抄本。
二、填空题根据括号内的提示词填写合适的词语。
1. 春天,万物恢复_______。
(生机)2. 提前进行充分的_______,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准备)3.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勇敢地面对了_______的困难。
(各种)4. 学习困难的同学,要有_______的心态,不断努力。
(积极)5. 爷爷常常给我讲一些关于他_______的故事。
(年轻)答案:1. 春天,万物恢复生机。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A. 鱼目混珠B. 推陈出新C. 画蛇添足D. 亡羊补牢答案:A2. 以下哪个字是“三点水”的偏旁?A. 洒B. 洪水C. 汤圆D. 洗答案:A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A. 他的心情像天空一样晴朗。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D. 他累得直喘气。
答案:B4. 《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A. 郭沫若B. 老舍C. 巴金D. 冰心答案:B5.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A. 山高水长,风景如画。
B. 花开富贵,人杰地灵。
C. 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微风拂面。
D. 那只鸟飞得好高,好像和天空融为一体了。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王之涣7. 下列句子中,缺少的词语是______: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明媚,风______。
答案:轻轻吹8. 《狼和小羊》这个故事中,狼想要吃掉小羊的借口是______。
答案:小羊把狼的尾巴弄脏了9.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小壁虎为了______而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故事。
答案:恢复自己的尾巴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______: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答案:太阳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要介绍《荷叶母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荷叶母亲》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讲述了作者在荷叶下面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文章通过描绘荷叶、荷花、露珠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母爱的伟大。
12. 请简要解释“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的意思。
答案:“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口舌。
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情景:一个人在牛面前弹琴,希望牛能欣赏音乐,但实际上牛对音乐一窍不通,这就好比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及答案(两套)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及答案(两套)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重荷(hé)苦心孤诣(yì) B.绯(fēi)红阔绰(chuò)惟妙惟肖(xiāo) C.丰硕(shu ò)馈(kuì)赠根深蒂(dì)固D.芳馨(xīn)鞭挞(dá)叱咤(zhà)风云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狼籍斑斓左右逢缘克尽职守B镂空唏嘘张皇失措妇嬬皆知C蕃篱嶙峋苦心孤义长吁短叹D蛰伏招徕长途跋涉因地制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B.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我本来是没有打算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勉力。
”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捉住了机遇。
”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得当的一项是( )A.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
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
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
C.作风问题具有固执性和反复性,克服不良作风不成能一蹴而就,只有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才干不断把作风扶植引向深入。
D.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5、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得当的一组是( ) ①我国确立的群众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群众当家作主和保障百姓政治的主要形式。
②能力差,遇事爱冲动,是你最让人担心的问题。
③咱们认真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真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A. 洒B. 浪C. 漂D. 洪正确答案:D2. 下列哪个成语用字有误?A. 前仆后继B. 前扑后继C. 前赴后继D. 前赴后继正确答案:B3. 下列哪个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A. 草长莺飞二月天B. 春风又绿江南岸C. 隔座送钩春酒暖D.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正确答案:B4. 下列哪个成语与“亡羊补牢”意思相近?A. 知错能改B.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 覆水难收D.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确答案:A5. 下列哪个字不是多音字?A. 行B. 长C. 乐D. 红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王之涣2.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李白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史记·太史公自序》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为政》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王之涣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这辽阔的草原上,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流过,河边的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远处,一群群牛羊悠闲地吃着草,一群群鸟儿在天空飞翔。
1. 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答案:文章主要描写了草原的景色。
2. 文章中出现了哪些动物?答案:文章中出现了牛、羊、鸟儿。
3. 文章中提到的草原景色具有什么特点?答案:文章中提到的草原景色具有辽阔、美丽、宁静的特点。
四、作文题(40分)题目:我最喜欢的季节要求: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内容要真实、具体、生动,表达出自己对最喜欢的季节的喜爱之情。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6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以下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①昙②藐③歼④肴⑤敷⑥懦A 、⑤③②⑥①④B 、②⑥①④③⑤C、⑥②③⑤①④D、⑤③④①⑥②2、下面拼音下写出的词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A 、 bē i gō ng sh é yǐ背ng弓射影B 、 sh éng qíng bìng mào 声情并茂C、 duō mó u sh àn bi àn 多谋善辩D、 j ī ng yù li á ngyán 金玉良言3、下面的句子的朗读逗留表示“两个人都得跑”的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C )A、你跑但是他 |也得跑。
B、你跑但是|他也得跑。
C、你跑|但是他也得跑。
4、下面句子的朗读重音表示“别人会不会开车我不知道”的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A 、我知道你会开车B、我知道你会开车。
C、我知道你会开车。
D 、我知道你会开车。
5、以下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D )A、依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的反响热忱。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实际上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终归谁能赢得最后的成功。
D、这哥儿俩,一个别出心裁,一个顺序渐进,差别太大了。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C)有些书可供一,有些书能够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该消化的。
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能够多读,但是不用过于认真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全读、勤读,而且地读。
A 、尝咀嚼则专心B 、尝品味则悉心C、读咀嚼却专心D、读品味却恶心7、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D)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摆设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摆设着花卉、鸟兽、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沸腾(féi)B. 潺潺(chán)C. 蹒跚(pán)D. 蜿蜒(wān yí)答案:B2.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用法是:A. 名词B. 动词C. 形容词D. 副词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
B. 他的话让我很感动。
C. 他的话感动了我。
D. 他的话使我感动。
答案:C4. “独在异乡为异客”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5.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下一句是:A. 远近高低各不同B. 远近高低人不同C. 不识庐山真面目D. 只缘身在此山中答案:D二、填空题1. 成语“________”意思是指事情的真相已经显露出来,无法再掩盖。
答案:水落石出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自《________》,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_风光的诗歌。
答案:敕勒歌,内蒙古草原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诗句。
答案:李商隐4. 在汉语中,“________”是指用文字、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答案:表达能力5. “________”是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对语文材料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的过程。
答案:阅读理解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意境及其艺术特色。
答案:《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夜晚寂静的景象和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深情的意境。
艺术特色上,该诗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2. 请解释“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区别。
答案:“比喻”是一种通过类比将两种不同事物的共同点表现出来的修辞手法,它通常用于强调某一特征或属性。
而“拟人”则是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或情感,使其具有人的形象或情感色彩。
2023年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小学语文含答案

2023年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小学语文含答案一、公共知识(2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种最符合题意旳答案。
每题有一种最符合题意旳答案,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多答、答错或不答计0分。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阐明教学中应当重视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2.教师提问学生,规定学生列举砖头旳多种用途。
学生给出旳也许旳答案是:建房子用旳材料、打人旳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
这种寻求答案旳思维方式是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3.平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A.迁移 B.同化C.顺应 D.模仿4.小学生在识字旳初级阶段,轻易把某些笔画相近或相似旳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阐明小学生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5.根据学生旳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一样学段旳德育工作有对应旳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旳德育重点重要是A.基本道德知识旳理解与掌握B.平常行为习惯旳养成与实践C.道德理想信念旳培养与指导D.人生观价值观旳选择与确立6.进城务工旳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旳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旳行为违反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7.小敏是班上旳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在一节自习课上,她碰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
小敏心里咯噔一下,揣摩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停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
从那后来,小敏很在意他人说什么,并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A. 工具性B. 人文性C. 科学性D. 实践性答案:C2. 下列哪个词语的书写有误?()A. 鲜花B. 蜻蜓C. 风铃D. 草蜜答案:D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认识常用汉字的数量为()。
A. 3000个B. 2500个C. 2000个D. 1500个答案:C4.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A. 星星点点,像是夜空中的眼睛。
B.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那个山峰真高啊!D. 这本书很有趣。
答案:A5. 下列哪个成语故事与《孟子》无关?()A. 悬梁刺股B. 指桑骂槐C. 专心致志D. 杯弓蛇影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核心素养是:语言运用、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和()。
答案:审美情趣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答案: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答案: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学会写()种左右的常用汉字。
答案:30001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答案:100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草原》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远望草原,一片绿意盎然。
草地上,各种野花争相绽放,蝴蝶翩翩起舞。
一群群牛羊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有时还停下来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问题:(1)文章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观?答案:蓝天、白云、草原、野花、牛羊等。
(2)文章表现了草原的哪种特点?答案:美丽、宁静、和谐。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叶母亲》荷叶母亲,你好吗?我常常想起你。
那片绿油油的荷叶,像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
那个夏天,我生病了,你守在我床前,整夜整夜地照顾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试题(附答案)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积累运用。
(本题共l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鲜xian鲜艳新鲜寡廉鲜耻B.解jie解散押解解甲归田C.强qiang强求牵强强词夺理D.宁ning宁静宁愿息事宁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金榜提名浩然正气B.蝇营狗苟痴心妄想C.始终不瑜贪赃枉法D.脍炙人口各行其是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用得恰当的一项是()A.青年人不仅要继承前人的事业,而是要做前人所没有做到的事业。
B.所有这些唱词和对白,既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C.韭菜是一年生植物呢,或者是多年生植物呢?D.这么长的课文,即使浏览一遍,也要十几分钟。
4.填人下面这段文字中括号内的词,正确的一组是()《琵琶行》中“同是天涯()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句,是诗中关键句,也是名句。
它(),从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到诗人的宦途潦倒,()了诗人和艺人的感情渠道。
前后两段都是记叙中抒情,这两句却是抒情中说理,这样增强了抒情的深度,提高了诗的思想境界。
A.沦落承上启下过渡沟通B.沦落承上启下过度勾通C.冷落承前启后过度沟通D.沦落承上启下过渡勾通5.与其他三句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是()A.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是一个无比丰富的宝库。
B.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
C.有的松树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D.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6.对二重复句层次划分及分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倘若李健能够成功地横渡这个海峡,②就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③也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
A.①I②l③B.①|②|③假设并列假设递进C.①||②I③D.①I②I③假设并列假设递进7.打造节约型校园,时下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请你用幽默、含蓄或典雅的语言,拟写一条贴在餐厅或水房的标语,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
8.春节期间,在上海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在上海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家乡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其中五处要改正,请指出并改正。
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
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
至于您想让我为您的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惊喜的!——改为————改为————改为————改为————改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都在谈“软科学技术”。
何谓软科学?经常听人说:“脑子不够使。
”这其实就是对软科学的需求。
于是,从古至今,所谓“军师”、“谋士”、“智囊团”应运而生。
但是,这些“看得见的头”,毕竟知识有限,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自计算机一出现,人们就把它称为“电脑”,其实,至今计算机并不完全具备人脑的功能。
人脑有四个层次的功能:观察识别、记忆存储、分析判断和想象创造。
前两个层次的功能目前计算机已经具备,而第三层次分析判断就是正在开发的专家系统或决策系统,第四个层次是刚刚开始研究的人工智能。
研究具备上述四种功能的“看不见的头’’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的科学技术就是软科学技术。
软科学技术的第一个特征是媒介性,它是人和具体的科学技术之间的接口。
第二个特征是综合性,它综合各种自然科学技术,而且使社会人文和自然两大类科学相结合。
第三个特征是应用性。
如果说科学研究是基础研究的话,软科学则是应用研究,所产生的专家系统则是技术开发。
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计算机科学,包括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的社会行为研究的方法论:还有生命科学,包括人脑的生理机制研究。
在上述基础上软科学技术还进行了范围广泛的其他方面的研究。
1l.对“软科学技术”的含义概括准确的一项是()A.研究具备观察识别、记忆存储、分析判断和想象创造功能的管理决策系统的科学技术。
B.研究能够观察识别、记忆存储的专家系统、决策系统的科学技术。
C.研究以观察记忆的专家系统、决策系统、人工智能,服务于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技术。
D.研究具备人脑功能的“高级电脑系统”帮助人更好地运用各类科学技术知识进行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技术。
12.下列不属于“软科学技术”特征的一项是()A.以计算机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和生命科学为基础而进行研究。
B.将对人的研究与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
C.包括了各种自然科学技术。
D.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应用研究。
1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谋士们使用起来不方便,所以极需要研究软科学。
B.“看不见的头”即电脑,并不完全具备“看得见的头”的全部功能。
C.软科学的综合性是指能将社会人文科学和各自然科学结合起来的特性。
D.“具体的科学技术”是指社会人文和自然两大类科学技术。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21题。
(本大题共8小题,14~19题每小题1分,20、21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一)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藉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日:“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臣与将军戮力攻秦戮:合力B·范增数目项王数目:多次用眼示意C.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示之:指示项王D.君王为人不忍不忍:不狠心15·比较下面“以”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①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②军中无以为乐③寿毕,请以剑舞④常以身翼蔽沛公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16.下列句中加点词所指不是一人的一项是()A.①不然,藉何以至此?②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B.①今者有小人之言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C.①项伯亦拔剑舞②若人前为寿D.①得复见将军于此②君王为人不忍17.对上文座次尊卑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项王、项伯坐的是最上位B.范增坐的是最上位C.刘邦坐的仅次于最上位D.张良坐的仅次于最上位18.选出上面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玉块是半圆的佩玉。
“块”与“决”同音。
范增以此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
B.刘邦为自己开脱责任,其表明产生矛盾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二是有小人之言。
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是项羽无意中失言,表明其性格的粗率。
D.项庄拔剑舞是听从范增安排要杀刘邦,项伯拔剑起舞是自觉行动,要保护刘邦。
(二)阅读语段并翻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长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分)20.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长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2分)21.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
(10分)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真正的时代,社会震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厚味,匆匆忙忙赶路去了。
直到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
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
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汉族人的束发还是留辫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血案。
他不会不知道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径,他更不会不知道按照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
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是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已之心安而义尽也。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但是.王国维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
是《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和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等把两者连在一起了。
于是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混同。
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失败之后,文化认同竞还未消散。
为此,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
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
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
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以后也是这样,但清又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
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22.对王国维遗嘱中“义无再辱”一句,试按本文作者的观点解释其具体内涵(不超过20字,2分)。
2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特别点明王国维的“一条辫子”和自杀地点,并且连用了三个“不会不知道”。
这表现了作者对王国维“死因”怎样的看法(3分)7。
24.作者赞同陈寅恪的看法,说王国维“死于一种文化”。
这“一种文化”可以用上文中另外的说法代替,试写出另外三种说法(有的说法要对上文中的词句稍加调整,3分)。
25.作者列举了《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等等事例来阐述其观点,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2分)A.清代文化可反映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
B.充分说明王国维死于文化而与政治斗争无关。
C.如果清代没有这样高的文化成就,也不会有王国维之死。
D.珍视这些文化成果的人唯有一死才可心安而义尽。
E.清代文化成就极高而其给予知识分子的负担也极重。
五、作文。
(24分)26.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多数人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包装了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
有人喜欢前者,有人钟爱后者,有人让两个自已不时地进行交流、融合……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要如何应对自己?请以“慎对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