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杂交育种2015

合集下载

第七章优势杂交育种

第七章优势杂交育种
Q3
Q4
Q5
Q6
Q7
2011-6-5
4、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 、
代谢调控
2011-6-5
杂种优势的早期预测
酵母培养法; 酵母培养法; 线粒体、叶绿体和匀浆互补法; 线粒体、叶绿体和匀浆互补法; 同工酶谱和酶活性法; 同工酶谱和酶活性法; 分子遗传学方法; 分子遗传学方法; 杂种优势的固定 无性繁殖法; 无性繁殖法; 二倍体无融合生殖法; 二倍体无融合生殖法; 双二倍体法; 双二倍体法; 平衡致死法
2011-6-5
3 数量性状位点及其互作方式为显性假说 和超显性假说提供了证据
Q1 Q2 Q3 Q4 Q5 Q6 Q7
×
1992年 stuber报 1992年,stuber报 超显性是玉米杂 道超显性是玉米杂 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Q1 Q2
1995年 xiao报道显性是 报道显性 1995年,xiao报道显性是 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997年 Yu报道上位性是 报道上位性 1997年,Yu报道上位性是 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第七章 优势杂交育种
Chapter 7 heterosis cross breeding
内容提要
度量杂种优势是以亲本或标准品种为参照, 度量杂种优势是以亲本或标准品种为参照,遗传解释主 要有显性假说 超显性假说。 显性假说、 要有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 固定杂种优势的途径主要包 括无性繁殖法等。杂种优势育种的程序为“先纯后杂” 括无性繁殖法等。杂种优势育种的程序为“先纯后杂”。 系谱法是获得纯合自交系的基本方法。配合力测定是杂 系谱法是获得纯合自交系的基本方法。 种优势育种亲本选择选配的主要依据。 种优势育种亲本选择选配的主要依据。单交种是园艺植 物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方式。 物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方式。生产杂种一代种子可利用 化学去雄剂、雄性不育系、自交不亲和系等制种法。 化学去雄剂、雄性不育系、自交不亲和系等制种法。雄 性不育有的受核基因控制,有的受质核基因共同控制, 性不育有的受核基因控制,有的受质核基因共同控制, 前者可育成两用系,后者可育成三系(不育系 不育系、 前者可育成两用系,后者可育成三系 不育系、保持系 和恢复系)用于杂种一代种子生产 用于杂种一代种子生产。 和恢复系 用于杂种一代种子生产。自交不亲和性有胞 子体型和配子体型两类。 子体型和配子体型两类。

第七章 杂交育种

第七章 杂交育种

2. 方法灵活 组合配置、杂交方式、后代处理方法灵活多样,还 可与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等配合使用,且这些育种方法 也往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使用才会有好的效果。 3. 贡献最大 杂交育种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育种方法。目前用于各 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良种, 绝大多数都是用杂交育种 法育成的,在各种育种方法中成效最大。 从育成品种数 及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的面积上看均占首要位置。
间的互补产生不同于双亲的新的优良性状。
感病品种 × 感病品种 RRss rrSS RrSs
R-SRRss rrSS rrss 9抗 : 7感
3.基因积累产生超亲性状通过基因效应的累加,从后代中选
出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某些数量性状超过亲本的个体。
早熟 Aabb
×
早熟 aaBB
AaBb
A-B- AAbb aaBB 更早 早 9: 6: aabb 晚 1
第七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概念、作用及理论基础
一、杂交育种的概念 杂交:不同基因型配子结合产生杂种的过程,谓之杂交。 杂交育种(sexual cross breeding): 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的分类 ①根据亲本亲缘关系不同,杂交育种可分为近缘杂交 (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distant hybridization)。 常规杂交育种一般指种内品种间杂交,是不存 在杂交障碍的同一物种内的不同品种或变种之间的 杂交。
2.对双亲缺乏研究:
对双亲的遗传规律、生理生化等的研究缺乏,造成配 组合的盲目性。 应加强对双亲遗传规律等的研究。
第三节 杂交方式和技术
一、杂交方式
1.单交 2.复交 3.回交 4.多父本授粉
1.单交:两个亲本成对杂交。 甲×乙 甲//乙 甲/乙 特点: ①只进行一次杂交,简单易行。 ②分离时间短,稳定的快。 ③杂交的数量和后代群体规模小。

杂交育种学习

杂交育种学习

(三)育成杂交 2.方法(按参与杂交的品种数量分) (1)简单育成杂交:指用两个不同品种杂交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 如:新淮猪、草原红牛 (2)复杂育成杂交:指用三个以上品种杂交以育成新品种的杂交方法。 • 如:上海白猪、新疆细毛羊
第16页/共29页
杂交育种-简单杂交育种举例
畜种 猪 牛 绵羊
第13页/共29页
(三)育成杂交
• 概念;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种进行各种形式的杂交,使彼此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新品种的杂交 方法。 - 利用现有品种进行有目的的杂交育种 - 有计划的品种间杂交,获得杂交后代 - 发现新的有益变异或新的基因组合 - 通过育种措施把这些有益变异或组合固定下来 - 从而培育出新的家畜品种
➢ 迅速增加具优良性状的新类群数量及分布地区 ➢ 培育新品系 ➢ 建立品种整体结构 ➢ 提高品种的品质 ➢ 完成一个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 选配方法主要采用纯繁,采用同质选配,避免近交,一般不允许杂交
第26页/共29页
复习题
1 解释:杂交、同质选配,经进杂交、引入杂交。 2.级进杂交及引入杂交应怎样应用? 3. 杂交育种分哪些步骤?其主要任务各是什么?
第14页/共29页
(三)育成杂交
• 2.特点 ➢ 目标明确-有目的、有计划、分布骤地培育新品种。 ➢ 杂交方式灵活多样——育成杂交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或杂交代数,较多地采用级进杂交、轮回杂 交等,有时综合交替使用。 ➢ 参与杂交的品种没有改良与被改良之分——其目的是综合优点,追求理想型。
第15页/共29页
第12页/共29页
(二)引入杂交
5.应用:引入杂交只在育种场内小范围使用,切忌在良种产区大规模开展,以免造 成原有品种混杂。
• 在本品种选育、新品种培育及正在培育的品种中都可使用。 • 如:东北细毛羊育成时,引入过斯达夫细毛羊血液(25%);新疆细毛羊,引入

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

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

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杂交育种是指不同种类的植物或动物进行人工交配,以产生具有理想性状的后代。

这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常被用来改善作物产量、品质、抗病虫害能力等。

杂交育种的步骤通常包括杂交目标确定、亲本选择、授粉、后代选择和稳定遗传。

下面将详细介绍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杂交目标确定杂交育种的第一步是确定杂交目标,即要改良的性状或特征。

这可能包括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改善抗病性、抗虫性或耐逆性等。

确定杂交目标非常重要,因为它将指导亲本的选择和后续的育种过程。

第二步:亲本选择在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一个亲本被称为母本(female parent),另一个亲本称为父本(male parent)。

母本和父本的选择应基于目标性状的表现、亲缘关系以及互补遗传效应等。

通常,选择具有优良特征的优势品种作为亲本,以确保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品质或性状。

第三步:授粉授粉是指将雄性花粉传递给雌性生殖器官的过程。

在植物中,授粉可以通过人工授粉或自然传粉来实现。

人工授粉需要仔细选取合适的花、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方法,并确保授粉的成功率。

授粉后,花将结成果实,其中包含了杂交的种子。

第四步:后代选择杂交后代的选择是杂交育种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大量后代中选择具有理想特征的个体,以作为下一代育种的亲本。

这通常通过对后代的性状进行评估和选择来实现。

选择的标准可能会根据目标性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通过田间观察、实验室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等方法来确定。

第五步:稳定遗传在杂交育种中,被选择的后代可能会具有一些杂合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为了稳定所选择的性状和品质,需要进行后续的自交或重复杂交。

通过连续选择和杂交,逐步稳定和提高所要求的性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优良品种。

除了上述的步骤外,杂交育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数据分析来支持和指导育种工作。

这可能涉及到开展试验田或温室试验、采集和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等。

通过不断改进杂交技术和加强后代选择,可以不断改良作物的品质和性状,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

第七章远缘杂交育种

第七章远缘杂交育种

(二)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1.亲本选择与组配 同种植物不同 的变种或品种,由于其细胞、遗传生理等 的差异,会影响接受另一种花粉进行受精 的能力,即配子间的亲和力有很大差异。 所以,为了提高远缘杂交的成功率,必须 注意亲本的选配。
(1)当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时,应以栽培种 为母本; (2)在染色体数目不同的远缘杂交中,应以 染色体数目多的作母本; (3)以品种间杂种为母本的效果好; (4)广泛测交,选择适当亲本组配,并注意 细胞质的作用。
②、有的虽形成种子,由于胚、胚乳和 母体组织间不协调,所形成皱缩的种子不能 发芽或发芽后幼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夭亡;
③、虽能长成植株, F1植株在不同发育 时期出现生育停滞或死亡;或不能受精结实 获得杂种后代,即出现杂种不育。
④、 F1植株虽能形成生殖器官,营养体 生长繁茂,但生育失调,不能形成生殖器官 或生殖器官不能成熟并产生有生活力的雌、 雄配子。
(二)克服方法 1、幼胚的离体培养 2、杂种染色体加倍法 3、回交法 4、延长杂种的生育期 5、其他方法
幼胚的离体培养
第三节、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
一、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 与品种间杂交杂种相比,其分离特点有: 1.分离规律性不强; 2.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倾
向; 3.分离世代长、稳定慢。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是因为自然界的各
种生物类型都是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 成的独立的生存单位,为保持各物种的独立 性,一般都存在种间的生殖隔离(sexual isolation),其具体原因有:
1、双亲受精因素的差异 即亲缘 关系较远的两亲性因素在结构上、生理 上的差异,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作用。
易位系(translocation line)是指某 物种的一段染色体和另一物种的相应染色体 的片段发生交换后,基因连锁群也随之发生 改变外而产生的新类型。如小麦T-47易位系, 小偃6号等。

中国农业大学860作物育种与栽培考试大纲(2015年)

中国农业大学860作物育种与栽培考试大纲(2015年)

中国农业大学860作物育种与栽培考试大纲(2015年) 作物栽培学部分(考试大纲)第一章作物生产与作物栽培第一节作物生产概况一、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二、世界和我国的作物生产概况知识点:了解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世界和我国作物生产的概况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第二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法一、我国作物栽培学的演进和发展二、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三、作物栽培学研究法知识点:了解我国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历程、现状;掌握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以及作物栽培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第一节作物的起源与传播一、栽培作物的起源和起源中心二、作物的传播知识点:了解作物的起源和起源中心,以及主要作物的传播过程;掌握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的起源中心。

第二节作物的分类一、作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二、作物分类别简述知识点:掌握作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及其类别划分;熟悉各类作物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作物的适应性、分布和我国种植业分区一、作物的适应性二、作物的分布三、我国种植业分区知识点:掌握作物适应性、品种生态型的概念;掌握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熟悉主要作物的分布以及我国作物的种植业分区。

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器官建成第一节作物的生长发育一、生长发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二、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三、作物的阶段发育知识点: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作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节奏性、相关性、局限性和无限性等基本规律;掌握作物的感温性、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等概念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节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一、生育期二、生育时期及其划分知识点:掌握作物的生育期、生育时期的概念,作物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以及主要作物的生育时期划分。

第三节作物种子萌发与器官发育一、作物种子萌发二、根的生长三、茎的生长四、叶的生长五、生殖器官的分化发育知识点:熟悉作物种子萌发的过程,掌握影响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掌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原因及其克服方法;掌握作物根、茎、叶的主要功能,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茎、叶的特征以及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掌握禾谷类作物穗的分化和发育特征,双子叶作物花芽的分化和发育特征。

第七章 杂交育种

第七章 杂交育种

2、遗传组成情况: 如以简单数字表示各亲本的遗传组成在F1中所占比例是: 甲×乙,各为1/2 三交种:(甲×乙)×丙中,甲、乙各为1/4,丙为1/2 四交种:[(甲×乙)×丙]×丁中,甲、乙为1/8,
丙为1/4,丁为1/2 双交种:(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各为1/4 五交种:[(甲×乙)×丙]×(丁×戊),甲、乙
交,称为复合杂交。 1、复交的类别: 根据杂交亲本的数目及杂交方式,可分为:
①三交:(甲×乙)×丙 ②双交:(甲×乙)×(丙×丁) ③四交:[(甲×乙)×丙]×丁 ④五交:{[(甲×乙)×丙]×丁}×戊、
[(甲×乙)×(丙×丁)]×戊、 [(甲×乙)×丙]×(丁×戊) 特点:亲本多、工作量大、育种年限长、所需人力 物力及试验地面积大。
为1/8,丙为1/4,丁戊为1/4
3、配合方式: 采用复交时,如何考虑各亲本的组合方式以及
各亲本在几次杂交中谁先谁后,就要全面平衡: ①各个亲本优缺点的程度; ②相互弥补的可能性及程度; ③各亲本在杂交工作中的主次; ④根据配组合的优缺点,灵活运用。 根据以往经验,配合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将农艺亲本放在最后一次交杂交,以增强后代的 丰产性和适应性。 ②将具有主要目标性状(综合形状好)的亲本放在 最后一次杂交;以提高出现具主要育种目标性关个 的可能性。
如:早熟性、株高、分枝数、种子大小等。 ③在远缘杂交中,用回交法可恢复杂种育性,在杂 种优势利用上,可以改良自交系,转换不育系及恢 复系。
3、应用回交时,需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选择轮回亲本: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有推 广前途; ②注意选择非轮回亲本:目标性状应十分突出,遗 传传递力要强,被改良的性状最好是显性,如为隐 性(子代不表现)→要自交措施; ③后代选择:选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农艺性状次 要; ④回交次数:现论上讲四次后→可达目的,但实际 中就具体情况而定。

杂交育种与交配育种的教案

杂交育种与交配育种的教案

杂交育种与交配育种的教案
1. 引言
本教案旨在介绍杂交育种和交配育种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过研究本教案,学生将了解杂交育种与交配育种的重要性以及它们
在农业和生物领域的应用。

2. 杂交育种
2.1 概念
杂交育种是指通过将不同品种或种属的个体进行交配,获得具
有优良性状的后代品种的育种方法。

2.2 原理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利用不同遗传背景的个体进行交配,使得新
一代品种具有优势性状的表现。

杂交育种的常用方法包括人工授粉、自然交配和基因工程等。

2.3 应用
杂交育种在农业和植物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杂交育种,可以获得高产、抗病、耐逆性等优良性状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
的产量和质量。

3. 交配育种
3.1 概念
交配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同一品系或种属的不同个体进行交配,
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品系的育种方法。

3.2 原理
交配育种的原理是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使
得后代品系表现出相同或更好的性状。

交配育种的常用方法包括选育、杂交和后代选择等。

3.3 应用
交配育种在动物育种和生物工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交
配育种,可以选育出高产、抗病、育种特性等优良性状的动物品系,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和产品质量。

4. 总结
杂交育种和交配育种是农业和生物领域中重要的育种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人们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提高农作物和动物的产量和质量。

了解杂交育种和交配育种的原理和应用,有助于提高育种效率,推动农业和生物科学的发展。

7第七章 杂交育种

7第七章 杂交育种
1、亲本的选配的意义

亲本的选配是指从入选的亲本中选用哪些亲 本配组杂交。多亲杂交时, 应确定采取添加杂交还 是合成杂交。合成杂交时, 应确定哪两个亲本先配 成单交种, 然后再用它们配组杂交。亲本选配得当,
可以提高育种效率。
2. 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
1)父母本性状互补;
2)选用不同生态类型组配,双亲来源在地理上较远 ;

1、实现基因重组,综合双亲优良性状,获得优良
变异类型。

2、改善基因间的互作关系,产生新性状。例:花 卉中,黄色花与红色花杂交,可选出橙色花。

3、打破不利基因的连锁关系。 例:番茄抗病基因与黄化基因的连锁。
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基因分离规律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基因连锁互换规律
细胞质遗传规律
×
F1 双交杂种
F1 单交种2
特点:杂种群体的遗传基础丰富,亲本的核遗传组成均等
需要增加某个亲本的性状:P1=P3
P11 P
×
F1 单交种1
P2
P11 P
×
F1
P4
×
F1 双交杂种
单交种2
增加了亲本P1的性状
多亲杂交的优点

多亲杂交与两亲杂交相比, 最大的优点 是将分散于多数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综合于杂 种中, 丰富了杂种的遗传基础, 增加了变异 类型, 为选育出适应性强, 综合经济性状优 良的品种,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
二. 花期调整与花粉处置
1)
花期调整
开花时间的不一致,造成杂交工作的困难。 ① 调节播种期; ② 植株调整; ③ 温度、光照处理; ④ 肥水处理:N、P、K及微肥,水分调控; ⑤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bybridization)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

杂交可以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基因重组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

正确选择亲本并予以合理组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

根据育种目标要求,一般应按照下列原则进行:①亲本应有较多优点和较少缺点,亲本间优缺点力求达到互补。

②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在条件严酷的地区,双亲最好都是适应的品种。

③亲本之一的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遗传强度,并无难以克服的不良性状。

④生态类型、亲缘关系上存在一定差异,或在地理上相距较远。

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较好,主要表现在加性效应的配合力高。

杂交育种是培育家畜新品种的主要途径。

通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品系以至个体进行杂交,繁殖出符合育种要求的杂种群。

在扩大杂种数量的同时要适当进行近交,加强选择,分化和培育出高产而遗传性稳定,并符合选育要求的各小群,综合为新品种。

所谓杂交育种,一般指种内不同品种间的杂交育种。

杂交技术因不同作物特点而异,其共同要点为:调节开花期,通过分期播种、调节温度、光照及施肥管理等措施,使父母本花期相遇;控制授粉,在母本雌蕊成熟前进行人工去雄,并套袋隔离,避免自交和天然异交,然后适期授以纯净新鲜花粉,作好标志并套袋隔离和保护。

用于杂交的父本和母本分别用P1和P2表示,其代表符号分别为♂和♀;×表示杂交。

杂交所得种子种植而成的个体群称杂种一代(子一代),用F1表示。

F1群体内个体间交配或自交所得的子代为F2、F3、F4等表示随后各世代。

安排亲本或杂种成对使之交配的杂交方式有:成对杂交(单交)即两个不同品种或系统间的杂交,两亲可互为父母本(正反交);复合杂交,即几个品种分别先后进行多次杂交。

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

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

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杂交育种是指利用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通过基因的重新组合和再组合以达到改良目的的育种方法。

在农业、植物学、畜牧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

一、杂交育种的方法:1. 人工授粉:通过手工操作控制配制种授粉实现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杂交。

2. 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利用相对远的亲本之间的杂交育种,如不同种间或者不同种类同一属下的两个物种之间的杂交。

3. 同一品种不同种群间的杂交:同一品种的不同地域种群或者不同株性、耐性、抗性等性状的品种之间的杂交。

这种杂交方法可以增加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程度,有利于基因的重新组合。

4. 同一品种不同变种或亚种之间的杂交:同一品种的不同变种或亚种之间的杂交,主要是为了增加新的遗传变异程度。

5. 同一品种的纯系亲本与近亲杂种的杂交:通过纯系亲本与近亲杂种的杂交,可以增加杂种的变异程度,并通过回交、选择等方法将目标性状固定。

6. 物理诱变与化学诱变:通过物理的辐射或者化学物质的处理,诱发基因的突变,然后利用突变种与正常品种或者其他突变种之间的杂交获得变异材料,再选育目标性状。

二、杂交育种的步骤:杂交育种的步骤主要包括亲本选择、授粉或选种、回交和纯系选育等过程。

1. 亲本选择:亲本选择是杂交育种的第一步,主要是根据目标性状来选择适合的亲本。

主要考虑亲本的抗性、适应性及其它经济性状等指标,选择与目标相近的亲本进行杂交。

2. 授粉或选种:授粉是杂交育种中最关键的一步,可以通过人工或者自然授粉来实现。

有时也可以通过选择有关性状相近的品种进行有选择的授粉。

在授粉前,需要对亲本进行除雄和控制雄蕊开花时间等处理,确保授粉的准确性和准确目标。

3. 回交:回交是指将杂种后代与其中一个或者一系列亲本中的一个再次杂交,目的是将目标性状单独或者综合地集成到亲本中,提高亲本的遗传质量和纯度。

通过反复回交和选择,可以逐渐将目标性状固定。

4. 纯系选育:纯系选育是对回交后的种子选择。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通过同种内不同品种间的有性杂交创造新变异,获得杂种,并进一步通过选择培育与比较鉴定而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2、配合力:一个亲本与其他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性状指标的大小。

3、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品种和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

4、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一)双亲优点多、缺点少,在主要性状上优缺点尽可能互补(二)亲本之一最好是能适应当地条件、综合性状较好的推广品种(三)注意亲本间的遗传差异,选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材料相互杂交(四)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一)单交:两个亲本只进行一次的杂交。

杂交程式:A ×B 或A/B亲本在后代的遗传组成:A,B各占:1/2特点:简单易行,后代群体规模相对较小,育种时间短。

F1表现一致,F2出现性状分离。

(二)复交:三个或三个以上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特点:遗传基础复杂,复交F1代就表型性状分离;变异类型多,性状稳定较慢,育种年限较长;工作繁琐,杂交量大。

1.三交:三个品种间的杂交。

杂交程式:(A×B)F1×C 或A/B//C亲本在后代的遗传组成:A,B各占1/4;C占1/22.双交:是指两个单交的Fl再杂交。

参加杂交的可以是三个或四个亲本。

①三亲本双交:把一个亲本先分别同其他两个亲本配成单交,再将这两个单交的F1进行杂交。

杂交程式:(A×C)F1×(B×C)F1 或(A/C)//(B/C)亲本在后代的遗传组成:A,B各占1/4 ;C占1/2②四品种双交:指先分别用两个亲本配成两个单交组合,再用这两个单交组合配成双交种的杂交方式。

杂交程式:(A ×C)F1 ×(B ×D)F1 或(A/C)//(B/D)亲本在后代的遗传组成:A,B,C,D各占1/41.系谱法工作要点?①P亲本选配,配置组合②F1 点播、组合编号; 评选优良组合, 淘汰不好组合,拔除假杂种、杂株、劣株; 中选组合,分组合混收,脱粒③F2 按组合点播; 确定优良组合, 选优良单株; 分株收获和脱粒,编号④F3 F2中选单株点播种株行(系统) ; 选优良系统,再从中选优株; 按系统收中选单株,分株收获和脱粒,编号⑤F4按系统, 把中选单株点播成系统, 组成系统群, 从优良系统群中选系统, 从中选优良单株; 按系统群、系统, 收获中选单株, 分株收获脱粒, 编号; 少量稳定品系, 进行产量试验⑥F5-F6同F4,边试验边选择⑦F7以选拔整齐、稳定的品系,参加产量试验为主,生产试验、繁殖种子、示范推广2混合法工作要点?答:在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分离世代,按组合混合种植,不加选择,直到估计杂种后代纯合百分率达到80%以上时(约在F5至F8),才开始选择一次单株,下一代成为系统(株系),然后选拔优良系统进行升级试验。

第七章杂交育种

第七章杂交育种

08.04.2021
47
遗传标记除常用的营养缺陷和抗性标记之外,也可采用热 致死(灭活)、孢子颜色和菌落形态等作为标记。
1. 如果目的是为了进行遗传分析,应该采用带隐性基因的 营养缺陷型菌株或抗性菌株。
不足之处:
①原生质体融合后DNA交换和重组随机发生,增加重 组体分离筛选的难度。
②细胞对异体遗传物质的降解和排斥作用,以及遗传 物质非同源性等因素也会影响原生质体融合的重组频 率,使远缘融合杂交存在较大困难。
08.04.2021
44
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原理
原理:原生质体融合本质是二亲本菌株去除细胞壁后的 一种体细胞杂交育种方法。 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细胞,采用适宜的水解酶去除细 胞壁后,在促融剂诱导作用下,两个裸露的原生质体接 触,融合成为异核体,经过繁殖复制进一步核融合,形 成杂合二倍体,再经过染色体交换产生重组体,达到基 因重组目的,最后对重组体进行生产性能、生理生化和 遗传特性分析。
08.04.2021
37
原生质体转化育种
是将整条染色体DNA或片断DNA或质粒DNA 转化原生质体的技术,转化育种为实现定向育种 的目标和原生质体育种技术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 领域。
一般来说,用染色体DNA或其他线状DNA转
化原生质体效率较低,而用质粒DNA能得到高频
转化率,完整质粒、单链质粒和重组质粒都能成
08.04.2021
34
常见原生质体育种方法:
原生质体再生育种 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原生质体转化育种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08.04.2021
35
原生质体再生育种
原生质体再生育种是将微生物制备原生质体后直 接再生,从再生菌落中分离筛选变异菌株,最终得 到优良性状提高的正变菌株。原生质体再生育种不 用任何诱变剂处理,而能产生比常规诱变还高的正 变率。

杂交育种PPT课件

杂交育种PPT课件

后代中慢慢加强A,X以B 把亲本的某一优点转移到
杂种为目的。回交D育种×法B近年主要用于培育抗 性品种或用于远缘杂交中恢复可孕性和恢复栽
培品种优点等。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第16页/共73页

回交的遗传学效应
1) 测定F1基因型;
2) 增加回交亲本的遗传成分;
3) 基因型纯和度受回交亲本影响;
第17页/共73页
• 回交育种注意事项 1) 轮回亲本适应性强; 2) 非轮回亲本目标性状明显; 3) 回交后代加强选择; 4) 回交次数3-4次; 5) 数量性状的改良不用回交法.
第46页/共73页
3、选择第一次开花的幼龄杂种实生苗作母本。 第47页/共73页
4、柱头移植、剪短法 将父本花粉先授予同种植物的柱头上,在花粉
管尚未完全伸长之前,切下柱头,移植到异种的 母本花朵的柱头上或先进行异种间杂交时常因花 粉管后,再行授粉。
第48页/共73页
5、预先无性接近法 在进行远缘杂交前,预先将
第18页/共73页
4) 多父本混合授粉(自由授粉)
以一个以上的父本品种花粉混合授给一个母本品种的方式,称为父本混 合授粉。去雄后任其自由授粉实质上也是多父本混合授粉。这种授粉方 式虽然有时父本不清楚,但比较简单易行,而且后代分离类型比较丰富, 有利于选择。
第19页/共73页
多父本混合授粉的特点
1) 简便易行; 2) 花粉来源广泛, 后代变异丰富; 3) 利用父本一个明显性状筛除假杂种.
第3页/共73页
要把杂交效应的利用方式可分为组合育种和优势育种 • 组合育种的特点是先杂后纯 • 优势育种的特点是先纯后杂 • 对于无性繁殖植物,组合育种和优势育种的密不可分的,任何组合的后代有好

草育种学07 杂交育种

草育种学07 杂交育种

4、F4及以后世代
性状表现特点:生育期,株高、株型、抗病性等主要 性状已基本稳定 种植方式:分组合,株系群、姊妹系群种植,可隔一 定距离种对照品种 后代选育:从优系中继续选优株自交纯化,进行选择 和鉴定 品系鉴定:将F4以后出现的基本稳定一致的优良株系, 适当去杂后混收,进入品系鉴定圃。 品比试验 区域试验 其他有关试验及推广应用
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
1、基因重组,综合双亲优良性状 2、基因互作,产生新性状 3、利用基因累加,产生超亲性状
基因重组(Gene Combination)
“碧蚂一号”的育成:
成熟性 抗条锈 抗倒伏 籽粒大小
碧玉麦 较早 负度 强 大 蚂蚱麦 中 感染 弱 小 碧马一号 中 高抗 中 大 从遗传上: AAbb × aaBB ↓ AABB AAbb aaBB aabb
C、 同一性状在同一世代单株表现与群体表现的h2不 同, 选择效果不同
2) 鉴定的可靠与选择效果:
试验地的均匀一致性 田间播种及管理的一致性
测试测定的正确性
混合选择法
(一) 方法 (二)理论依据
1. 数量性状受位微效多基因控制 2. 不同基因型竞争 3. 保持大量的基因型,防止基因丢失 4. 有利农艺经济性状的可能丧失(矮杆、大粒)
通常是指利用植物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品种或 类型相互杂交,创造遗传变异,然后再通过选
择和系统的试验鉴定,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根据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有性杂交又分为: 品种间杂交:同一植物种内不同品种间的杂交 远缘杂交:下章讲述
杂交育种的意义
1、杂交育种是国பைடு நூலகம்外应用最为广泛的育种途径。 2、可综合双亲优良性状,并可获得超亲新性状。 3、杂交育种是成效最大的育种方法。 4、杂交育种可用于选育常规品种,也是选育不 育系和自交系的基本方法。 5、是与其它育种途径相结合的重要程序。

课件:杂交育种-2015

课件:杂交育种-2015
②如何获得耐储藏优良品种?
诱变育种 + 单倍体育种
不耐
诱变
储藏
诱变
(aa)
杂合 子
花药离 体培养
幼苗 秋水仙 (A) 素处理
(Aa)

储存 (AA)
诱变育种 + 杂交育种
不耐
储藏 诱变
诱变
(aa)
杂合 子
连续
自交
(Aa)
耐储藏 (AA)
类型 育种原理 育种方法 优点 应用实例
三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E Ab ------------④
H
F AAbb----------⑤
②aabb
G AAaaBBbb----⑥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D和F步骤分别是 杂交 . 和 自交 。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基因重组 。
(2)用③培育⑤所采用的E和H步骤分别是花药离体培养. 和 秋水仙素 。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 。
2 1
P
× 抗病、黄果肉 易感病、红果肉
aabb
AABB


F1
易感病、红果肉 AaBb
↓×
F2 9A_B_ 3A_bb aaB_ 1aabb 单倍体 抗红
F3
连续自交
花药 离体 培养
AB Ab aB ab 第
秋水仙素处理 年
aaBB
纯合子 AABB AAbb aaBB aabb 抗病、
抗病、红果肉
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原理
B.矮杆抗病小麦的获得是利用多倍体育种原理
C.“太空椒”的获得主要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杂种亲本的选育 自花授粉作物:直接从品种(系)中筛选 (除特殊要求) 常异花授粉作物:2~3代的自交; 异花授粉作物:多代的自交与选择 1.选育自交系的原始材料 地方品种、推广品种、杂交种、综合品种等 从这些原始材料中选育的自交系称为一环系 自交系间杂交种后代中选育的自交系称为二 环系
杂种优势的表现:
根据杂种表型性状的性质,把杂种
优势划分成营养型杂种优势、生殖 型杂种优势和适应性杂种优势三个 基本类型。
( 一 ) 生长势和营 养体 蔬菜烟草作物
株型优势
(二)抗逆性和适应性
抗病性(显性基因) (三)生理功能方面 光合能力
有效光合期延长
光合面积增加
《种子生产与管理》
邓其明 四川省绵阳农业学校
第七章 杂种优 势
第一节 杂种优势的概念及表现
一、概念:
两个或几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 种,在生长势、体积、结实性、发育速度以 及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等方面优于亲本的 现象。 杂种优势(heterosis)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 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植株在生活力、生长 势、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超过双 亲的现象。
显性假说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 1、杂合的等位基因间是显隐性 关系,一对杂合等位基因不能 出现超亲优势 2、非等位基因间是显性基因的 互补或累加关系,超亲优势由 双亲显性基因的累加效应而产 生 超显性假说 1、杂合等位基因间异质性互作, 一对杂合等位基因也可能产生超 亲优势 2、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即上位 性效应,更可能出现超亲优势
2)超显性假说 由Shull(1908)提出的,基本观点如下:
这一假说基本点是: 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基因型的异 质结合所引起的等位基因间的相 互作用的结果。 等位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杂合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大于纯合 等位基因的作用 同时存在非等位基因之间互作
a1
a1
b1
a2
b2
b2
×
b1 a2
a1
a2

2.自交系的选育方法
原则:围绕杂种亲本四点基本要求进行 (1) 人工套袋自交技术 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 (2) 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选择 系谱法 3.自交系的改良 回交改良法 供体选择

三、配合力及其测定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的亲本杂交后杂种 一代的生产力的大小。 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 因效应支配。 不能通过自交系自身的性状表现出来 通过自交系组配的杂种的产量(或其它性状)的 平均值估算出来
2、超亲优势(over-parent heterosis):
1)超高亲优势:
指杂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数值
与高值亲本(HP)同一性状数值差值的
比率。
F1-HP
超高亲优势(%)=
HP
ⅹ100%
2)超低亲优势: 指杂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数值 与低高值亲本(LP)同一性状数值差值的 比率。 F1-LP
(二)异交结实率高
大批量生产杂交种 低成本生产杂交种 (尤其自花、常异花授粉作物) (三)亲本繁殖与杂交制种技术简 单易行可靠 亲本繁殖(产量与纯度) 杂交种种子生产(质量与产量)

二、亲本选配 (一)对杂种亲本的基本要求 杂种的亲本一般为纯系或自交系,不直接用于 生产。 基本要求: 1. 纯度高 是杂交种高度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基础 2. 一般配合力高 是产生强优势杂种的遗传基础 3. 优良农艺性状 是强优势杂种的基础平台 4. 亲本(尤其是母本)产量高,开花习性符合制 种要求
超低亲优势(%)=
LP
ⅹ100%
3、超标优势
指杂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数 同一性状数值差值的比率。 F1 - CK
值与当地推广品种或对照品种(CK)
超标优势(%)=
CK
ⅹ100%
4、杂种优势指数
指杂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 数值与双亲(P1和P2)同一性状的 平均值的比率。
F1 杂种优势指数(%)= ⅹ100% (P1+P2)/2

转录、翻译产物不同, 蛋白功能不同, 杂合体同时产生双亲
3)上位性假说
等位基因之间及不同 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 作用,导致杂种优势
a1
a1
b1

a2
b2
b2
×
b1 a2
a1 × a2
b1 × b2
3 数量性状位点及其互作方式为显性假说 和超显性假说提供了证据
Q1 Q2 Q3 Q4 Q5 Q6 Q7
第二节、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
1 达尔文经过近10年研 究(1866 -1876年), 发现异交有益,自交有 害,并认为杂种优势的 产生是不同遗传成分的 有机体杂交后的结果
2 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的提出
1)显性假说
A
A
显性假说由Bruce(1910) 提出,基本观点如下:
a B
a
b
b
×
A a
b B
交 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测验种 测交所得的后代F1称为测交种 1.测验种的选择 测验种的选择直接影响测定配合力的 结果 自交系做测验种测定什么配合力? 杂交种及综合种作测验种测定什么配 合力?
2、测配方法 (1)顶交法 选用遗传基础广泛的品种群体作为测验种测定自交系的配合力。 顶交法产生的杂交种成为顶交种。 方法:A为测验种,1、2、3、4、5、...n个自交系为被测系 组配 1×A,2×A,3×A、...n×A等杂交组合(有时正反 交) 对测交组合进行产量(或其它性状)比较 计算出各被测系的一般配合力。 优点:测配组合少,工作量较轻。 综合品种 但不能测定特殊配合力 G1 G2 G3 G4…… × G GG1 GG2 GG3 GG4….
P
AA BB cc dd × aa bb CC DD 12 10 4 3 6 5 8 6 性效应值 29 25 累计效应值 ↓ F1 Aa Bb Cc Dd
假设完全显性 无显性 均值) 不完全显性
等位基因显
非等位基因
12+10+8+6=36 (12+6+10+5+4+8+3+6) ÷ 2 =27 (双亲平 27< F1 <36
杂交组合:双亲性状互补 性状优势:数量性状优势强;性状
间的关系(淀粉与蛋白) 抗性(纯系<单交<双交 <综合品 种) 环境作用 杂种优势体现在数量性状,数量性 状受环境影响大 不同环境下杂种优势的表现程度不 同
三、杂种优势度量 1、中亲优势(超均优势)(mid— parent heterosis):指杂种F1的产量 或某一数量性状的数值与双亲(P1和 P2)同一性状的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F1-(P1+P2)/2 中亲优势(%)= ⅹ100% (P1+P2)/2
杂种F1集中了控制双亲有利性状的 B 显性基因, 每个基因都能产生完全显性或部分 显性效应, 由于双亲显性基因的互补作用,从 而产生杂种优势。
显性假说
显性假说的不足之处: 并非所有显性基因都控制好 性状;而隐性基因控制不良 性状。
假如,两个亲本控制某一数量性状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 和aabbCCDD,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图示如下:
×
1992年,stuber报 道超显性是玉米杂 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Q1 Q2
1995年,xiao报道显性是 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997年,Yu报道上位性是 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Q3
Q4
Q5
Q6
Q7
(三)、杂种优势遗传机理假说的评价 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的共同点在于: (1)杂种优势来源于杂种F1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 (2)互作效应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表现出正向或负向的中亲、 超亲优势。
b1 b2
超显性假说的不足之处:
排除了客观存在的等位基因 显隐性关系。
超显性假说
Aa >AA或aa,Bb>BB或bb P a1a1b1b1c1c1D1D1 × a2a2b2b2c2c2D2D2 (1 1 1 1=4) (1 1 1 1=4) F1 a1a2b1b2c1c2D1D2 (2 2 2 2=8) 超显性效应解释:等位(复等位) 等位基因的互作效应因不同基因不同 基因的功能不同, 性状而差异

根据F1产量测定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自交系 K L M A 10.3 0.03 10.8 -0.07 9.5 -0.29 10.9 0.47 9.3 -0.09 10.16 0.49 B C D E F 9.9 10.4 9.4 9.4 9.7 0.07 0.45 -0.27 -0.41 -0.45 10.7 10.7 10.9 9.6 11.5 0.33 0.21 0.69 -0.75 0.81 9.0 8.8 9.3 9.6 9.6 -0.29 -0.61 0.17 0.33 -0.01 8.8 10.3 9.6 10.1 10.3 -1.13 0.25 -0.17 0.19 0.05 9.7 8.7 8.3 9.5 8.8 0.81 -0.31 -0.43 0.63 -0.41 9.68 -0.01 9.78 0.11 G 平均 GCA 9.8 9.84 0.17 0.54 8.5 10.38 0.71 -1.25 9.3 9.3 -0.37 0.63 9.6 9.94 0.27 0.29 8.0 8.9 -0.77 0.02 9.67 0




(3)多系法(系×测验系法) 测验种:几个优系或骨干系 方法:例如用A、B、C、D四个系作测验种,分别 与许多(N)待测系测交,可配成4*N个单交组合, 比较试验,各组合的平均产量,计算出一般配合力 和特殊配合力。 优点:同时测定待测系、测验种(骨干系)的一般 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直接选择优良杂种,可及时作为商品杂种品种投 入生产利用; 结果可相互比较 是当前最常用测配方法 如:利用人工去雄制种的玉米、棉花;甜菜三交种 选育; 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水稻、高粱、甘蓝型油菜和 玉米恢复系选育;不育系的选育时配合力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