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演化.ppt
合集下载
地球的演化-PPT课件
![地球的演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18f2c8915f804d2a16c1be.png)
堆积物 。
必修第一册·湘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化石 (1)含义: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 遗体 或古生物活动的 遗迹 。 (2)存在特征 ①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 不同 的化石。 ②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 相同或近似 的化石。 (3)作用:确定地层的 时代 和 顺序 。 4.研究意义: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 性质 和 化石 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 时的 环境特征。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可知,地球形成约有46亿年的历史了。从其形成到现 在,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对地层的研究认识其环境
的演变过程: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
(3)新生代 ①海陆演化:发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现代 地貌格局 及海陆分布。 ②生演物化第哺四乳纪出动现物人和类被子,是植生物物大演发化展史,上出的现重灵大长飞跃类
必修第一册·湘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思考] 在海陆演化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要内力作用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 提示:前寒武纪多岩浆活动,古生代和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中生代板块运动 剧烈。
德带孙子孙女首次游览时,恐龙发威了。
必修第一册·湘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问题探究] 问题1 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 的哪个时代,距今约多少年? 提示: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约2.52亿年 ~6 600万年。 问题2 恐龙早已灭绝了,我们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期的爬行动物的? 提示: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使我们人类获知了恐龙的基本信息以及其 生活的古地理环境。
1.3-地球的演化过程PPT课件
![1.3-地球的演化过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d389e80912a2161579298b.png)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地壳运动 剧烈,形成 ②生物演化:
劳 冈亚 瓦纳古陆 古和陆。
海西运动
早古生代 动物 海洋 无脊椎 动物
(三叶虫、珊瑚、鹦鹉螺等)
晚古生代 脊椎 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植物 陆上低等植物
蕨类 植物繁盛
③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 成煤 期。形成森林 .
裸子植物出现
16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生物界呈现现代面貌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
③气候演化: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处于__温__暖__期。
.
30
喜马拉雅运动
.
31
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 海平面下降,许多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 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 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
34
2.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 和氨,缺少氧气。
.
27
恐龙灭绝——最突出的生物事件
在白垩纪末,大量生物突然死亡,恐龙、菊石、箭石全部绝灭,
珊瑚、海百合、有孔虫、双壳类及超微生物等门类的许多用或科目绝 灭。对生物绝灭的原因,人们一直在进行探索,曾提出过种种假说。 有的学者强调地球自身的原因,认为气候变冷、火山活动、地磁极性 反转等,会导致生物大量绝灭;有的学者则强调生物进化的原因,认 为哺乳动物对恐龙蛋和幼仔的掳食、疾病蔓延、恐龙特化及裸子植物 衰减等,都可能导致过于挑食、不善保护蛋和仔的恐龙灭亡。另一些 学者则认为,地球以外宇宙环境的变化才是生物绝灭的根本原因,如 超新星爆发、太阳耀斑爆发、小行星撞击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 地球的演化(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 地球的演化(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ce44b702b160b4e767fcffc.png)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
一、地层和化石 地层是指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 岩石和堆积物。
美国科罗拉多峡谷出露的地层
化石是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在
地层中保存有各种化石,它们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三叶虫化石
大羽羊齿化石
1.生物是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地进化的。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 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的化石。
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
后期,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中后期,陆地上出现了大片植物,特别是蕨类植物繁生,从海滨地带到大 陆内部,出现了万木参天、郁郁葱葱的景象。
晚古生代时期,陆地上的蕨类植物繁茂、形成广阀森林,这是当时主要的造煤植物。石 类一二叠纪成为地质史上一个重要的成煤时代。
(二)显生宙 按照早晚顺序,显生宙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1. 古生代
古生代是地壳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到 了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 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海水中出现 了许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珊瑚等;
澳大利亚沙克湾的叠 层石由原始藻类在周 期性生长过程中.黏 结泥沙后层层相叠而 成
3、在元古宙,现在的陆地仍大部被海洋所占据。那时地壳运动剧烈。 元古宙晚期,出现了若干大片陆地。
元古宙时,海水中的生命活动明显加强,除单细胞生物外,还出现了 藻类、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地球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
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元古代的 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在太古代小规模陆地 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元古代末期,已经形 成了许多稳定的古陆地。元古代的地层中含有 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铁矿。元古代的藻类 日益繁盛,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二氧 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的大气从缺氧 状态发展到存在较多游离氧的状态。元古代中 期,地层中开始出现紫红色石英砂岩和赤铁矿 层,这说明大气和水体中已存在相当多的游离 云台山元古代紫红色石英砂岩 氧。
一、地层和化石 地层是指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 岩石和堆积物。
美国科罗拉多峡谷出露的地层
化石是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在
地层中保存有各种化石,它们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三叶虫化石
大羽羊齿化石
1.生物是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地进化的。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 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的化石。
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
后期,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中后期,陆地上出现了大片植物,特别是蕨类植物繁生,从海滨地带到大 陆内部,出现了万木参天、郁郁葱葱的景象。
晚古生代时期,陆地上的蕨类植物繁茂、形成广阀森林,这是当时主要的造煤植物。石 类一二叠纪成为地质史上一个重要的成煤时代。
(二)显生宙 按照早晚顺序,显生宙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1. 古生代
古生代是地壳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到 了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 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海水中出现 了许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珊瑚等;
澳大利亚沙克湾的叠 层石由原始藻类在周 期性生长过程中.黏 结泥沙后层层相叠而 成
3、在元古宙,现在的陆地仍大部被海洋所占据。那时地壳运动剧烈。 元古宙晚期,出现了若干大片陆地。
元古宙时,海水中的生命活动明显加强,除单细胞生物外,还出现了 藻类、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地球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
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元古代的 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在太古代小规模陆地 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元古代末期,已经形 成了许多稳定的古陆地。元古代的地层中含有 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铁矿。元古代的藻类 日益繁盛,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二氧 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的大气从缺氧 状态发展到存在较多游离氧的状态。元古代中 期,地层中开始出现紫红色石英砂岩和赤铁矿 层,这说明大气和水体中已存在相当多的游离 云台山元古代紫红色石英砂岩 氧。
《地球的演化》课件PPT
![《地球的演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ee10b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5.png)
地球的演化
矿产
生物演化
——
——
一片海洋
成铁
无生命
蓝藻等原核生命
成矿(铁、金、镍、铬)
若干陆地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真核、多细胞生物(如海绵、藻类)
地球的演化史
蓝藻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蓝藻需要移动到表层来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蓝藻大爆发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
地质历史时期
海陆演化
矿产
生物演化
蕨类—裸子
海洋无脊椎动物—鱼—两栖—爬行
成煤
大面积增加
显生宙
古生代
地球的演化史
海洋无脊椎动物
原始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地球的演化史
古生代末期,发生地球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生物
生物
地层和化石
1.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古生代地层
中生代地层
地层和化石
2.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氧化环境
还原环境
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滨海环境
地球的演化史
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球运动、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编排.
海陆演化
矿产
生物演化
蕨类—裸子
海洋无脊椎动物—鱼—两栖—爬行
成煤
大面积增加
显生宙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陆地空前大
成煤
爬行动物兴盛(恐龙)—始祖鸟
矿产
生物演化
——
——
一片海洋
成铁
无生命
蓝藻等原核生命
成矿(铁、金、镍、铬)
若干陆地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真核、多细胞生物(如海绵、藻类)
地球的演化史
蓝藻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蓝藻需要移动到表层来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蓝藻大爆发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
地质历史时期
海陆演化
矿产
生物演化
蕨类—裸子
海洋无脊椎动物—鱼—两栖—爬行
成煤
大面积增加
显生宙
古生代
地球的演化史
海洋无脊椎动物
原始鱼类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地球的演化史
古生代末期,发生地球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生物
生物
地层和化石
1.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古生代地层
中生代地层
地层和化石
2.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氧化环境
还原环境
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滨海环境
地球的演化史
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球运动、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编排.
海陆演化
矿产
生物演化
蕨类—裸子
海洋无脊椎动物—鱼—两栖—爬行
成煤
大面积增加
显生宙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陆地空前大
成煤
爬行动物兴盛(恐龙)—始祖鸟
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演化过程(共41张ppt)
![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演化过程(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3d924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1.png)
距今46亿年
距今5.41亿年
生
宙
中生代
二三侏白 叠叠罗垩 纪纪纪纪
距今2.52亿年
新生代
古新第 近近四 纪纪纪
距今6600万年
地球为一片广阔海洋,岩浆活动剧烈,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太 古
太古宙中期出现最原始的生物。
宙 从无生命到有生命,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飞跃
冥古 太古 元古 宙宙宙
前寒武纪
显
问题:1.[综合思维]结合上述材料,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
答案: 方法1:未经过构造运动改造的层状 岩层大多为水平岩层,下老上新。 方法2:生物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 杂)进化,含有低级(简单)生物化石 的地层老,含有高级(复杂)生物化石 的地层新。
问题:2.[地理实践力]图中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如果 有,请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在图中连起来。
确定地理环境特征
②确定地理环境特征 沉积地层是由沉积物组成的,因此沉积地层中保持着原有地层组成物质。 依据地层组成物质可以确定当时的地理环境特征,如石灰岩地层形成的环 境是海洋环境等。
方法技巧
(2)依据化石“两确定” ①确定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②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
确定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
新课导入
【思考】
查阅资料,说出地球上上述生物出 现的时间大约分别距今多少年。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结合图文资料,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及形成,据此推断地质年代和古 地理环境特征。(综合思维) 2.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描述地球演化历程,或描述某个地质年代的地 球基本面貌、古生物基本情况。(地理实践力)
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
②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 不同的生物生存的地理环境不同,因此保存有某种生物化石的地层沉积环 境能反映该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存在煤炭的地层反映了茂密的森林环境, 存在鱼化石的地层反映了水生环境。 思考题:请根据图示化石推测该时期的地理环境。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共37张ppt).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共37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f42d3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c.png)
➢第 四 纪 出 现 了 人 类 , 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 重大飞跃。
原始人类
➢ 第四纪进入地质历史上最新 的一次大冰期,称为第四纪 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来临 时,气候变冷,陆地上冰川 覆盖面积增大,海面下降100 多米,许多大陆架变成了大 陆间人和动物来往的通道。
总结:
生物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简单到复杂 由海生到陆生 由低级到高级
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 灭绝事件,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 种类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 古老的两栖类也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 显衰退。
2.中生代
➢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 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 烈,形成高大山系,也 带来了丰富的金属矿产。
银杏 中生代也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
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活动
AETINIT Y
材料: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撤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 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 (例如,一棵山毛榉树一年可撒出4亿粒花粉),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 一部分孢粉可长期存留下来。因而,可根据孢粉的形态来判别母体植物的 种属,这成为推测地质时期植被及其相应气候的依据。
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寒冷干燥的寒带荒漠 C.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 D.河湖众多的温带平原
A 3.科学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上有腕足动物化石( )
A.说明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 B.通过该化石不能确定海洋的地质年代 C.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 D.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地层厚度
湿
大家发现没有?
第四纪以来,绝大多数时间的气候比现在寒冷,但从 整个地质时期来看,绝大多数时间的气候比现在温暖。
观察这些规律有什么意义呢?
原始人类
➢ 第四纪进入地质历史上最新 的一次大冰期,称为第四纪 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来临 时,气候变冷,陆地上冰川 覆盖面积增大,海面下降100 多米,许多大陆架变成了大 陆间人和动物来往的通道。
总结:
生物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简单到复杂 由海生到陆生 由低级到高级
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 灭绝事件,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 种类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 古老的两栖类也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 显衰退。
2.中生代
➢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 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 烈,形成高大山系,也 带来了丰富的金属矿产。
银杏 中生代也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
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活动
AETINIT Y
材料: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撤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 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 (例如,一棵山毛榉树一年可撒出4亿粒花粉),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 一部分孢粉可长期存留下来。因而,可根据孢粉的形态来判别母体植物的 种属,这成为推测地质时期植被及其相应气候的依据。
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寒冷干燥的寒带荒漠 C.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 D.河湖众多的温带平原
A 3.科学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上有腕足动物化石( )
A.说明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 B.通过该化石不能确定海洋的地质年代 C.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 D.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地层厚度
湿
大家发现没有?
第四纪以来,绝大多数时间的气候比现在寒冷,但从 整个地质时期来看,绝大多数时间的气候比现在温暖。
观察这些规律有什么意义呢?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四章 地球的演化-课件(共33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四章 地球的演化-课件(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89582748d7c1c709a1452a.png)
地球的年龄
一、地球的相对年龄
根据地层的新老关系,确定其形成的年 代早晚,再推断出的地球年龄,称为地球的 相对年龄。
二、地球的绝对年龄
宇宙尘埃凝聚成为行星之初,所有物质 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组分是一样的。放射 性同位素衰变速度不受周围温度、压力、磁 场和化学环境的影响、通过检测岩石中的放 射性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就可以得知岩石的 绝对年龄。
二、岩石圈中的矿物
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地球岩石圈中存在 的基本物理形态,是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 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目前,地球上 已经发现和确认的矿物超过3000种。常见 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丹、方解石、赤 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滑石、 石膏、磷灰石。
三、岩石和矿床
岩石是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 合体,由一至多种矿物组成。如,石灰岩、 大理岩主要是方解石的集合体,花岗岩则 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集合而成。 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 积岩和变质岩。
地表形态的变化
角石化石
卷螺化石
据新华网河北频道报道,在天下奇寨抱犊寨发现 了上百处化石遗址,它们是早期的海洋古生物化石, 生活在4.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
这说明了什么?
分类
能量 来源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 (热能)
表现 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等
外力 地球外部 破坏、搬运、 作用 (太阳能) 堆积
皱 向斜 压弯曲
变形
岩层向 上隆起
岩层向 下凹陷
地貌形态 地形倒置 山岭 背斜成谷
谷地 向斜成山
2、断层
断层线
A
B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D ,属于向斜的是 C ,
属于断层的是 AB 。
一、地球的相对年龄
根据地层的新老关系,确定其形成的年 代早晚,再推断出的地球年龄,称为地球的 相对年龄。
二、地球的绝对年龄
宇宙尘埃凝聚成为行星之初,所有物质 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组分是一样的。放射 性同位素衰变速度不受周围温度、压力、磁 场和化学环境的影响、通过检测岩石中的放 射性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就可以得知岩石的 绝对年龄。
二、岩石圈中的矿物
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地球岩石圈中存在 的基本物理形态,是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 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目前,地球上 已经发现和确认的矿物超过3000种。常见 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丹、方解石、赤 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滑石、 石膏、磷灰石。
三、岩石和矿床
岩石是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 合体,由一至多种矿物组成。如,石灰岩、 大理岩主要是方解石的集合体,花岗岩则 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集合而成。 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 积岩和变质岩。
地表形态的变化
角石化石
卷螺化石
据新华网河北频道报道,在天下奇寨抱犊寨发现 了上百处化石遗址,它们是早期的海洋古生物化石, 生活在4.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
这说明了什么?
分类
能量 来源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 (热能)
表现 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等
外力 地球外部 破坏、搬运、 作用 (太阳能) 堆积
皱 向斜 压弯曲
变形
岩层向 上隆起
岩层向 下凹陷
地貌形态 地形倒置 山岭 背斜成谷
谷地 向斜成山
2、断层
断层线
A
B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D ,属于向斜的是 C ,
属于断层的是 AB 。
《地球演化历史》课件
![《地球演化历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fb99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b.png)
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采取 有效的应对措施。
地球的气候周期
气候周期是指地球上气候状态按照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发 生变化的现象。
气候周期对地球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和经济产生重要影 响,如农业、水资源、能源等。
气候周期包括自然周期和人为周期,自然周期如冰期和 间冰期,人为周期如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
地壳的运动和调整。
03 地球的气候历史
地球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上气候状态 发生长期或短期的变化,包括 气温、降水、风速等要素的变
化。
地球的气候变化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地球轨 道变化、大气成分、自然灾害
等。
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人 类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 事件、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地球的主要地质事件
板块构造
地球的外壳由数个巨大的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移动,相互碰撞 或分开,形成了许多地质事件,如地 震、火山喷发和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
地球的气候随着地质年代的变化而变 化,如冰河时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 。
造山运动
板块的碰撞可以形成山脉,如喜马拉 雅山脉,而板块的分离则可以形成裂 谷和海洋,如大西洋。
地球的早期生命
生命起源
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 了最早的生命形式——原 核生物。
生物进化
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生 命形式不断进化,从原核 生物逐渐演化为真核生物 、多细胞生物等。
生物多样性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地 球上的生物种类不断增多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世界。
02 地球的地质历史
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的时间 单位,通常分为五个代:太古代、元 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地球的气候周期
气候周期是指地球上气候状态按照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发 生变化的现象。
气候周期对地球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和经济产生重要影 响,如农业、水资源、能源等。
气候周期包括自然周期和人为周期,自然周期如冰期和 间冰期,人为周期如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
地壳的运动和调整。
03 地球的气候历史
地球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上气候状态 发生长期或短期的变化,包括 气温、降水、风速等要素的变
化。
地球的气候变化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地球轨 道变化、大气成分、自然灾害
等。
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人 类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 事件、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地球的主要地质事件
板块构造
地球的外壳由数个巨大的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移动,相互碰撞 或分开,形成了许多地质事件,如地 震、火山喷发和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
地球的气候随着地质年代的变化而变 化,如冰河时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 。
造山运动
板块的碰撞可以形成山脉,如喜马拉 雅山脉,而板块的分离则可以形成裂 谷和海洋,如大西洋。
地球的早期生命
生命起源
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 了最早的生命形式——原 核生物。
生物进化
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生 命形式不断进化,从原核 生物逐渐演化为真核生物 、多细胞生物等。
生物多样性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地 球上的生物种类不断增多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世界。
02 地球的地质历史
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的时间 单位,通常分为五个代:太古代、元 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地球的演化过程PPT课件
![地球的演化过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d6f37fe2bd960590c67788.png)
12
课堂小结
一、地球早期演化 1、初生地球 2、大气圈的早期演化和水圈的形成。 3、生命的起源和大气圈的继续演化。 二、地质年代表 1、冥古宙与太古宙 2、元古宙 3、显生宙
(1)古生代 (2)中生代 (3)新生代
课后拓展练习 13
在晚古生代,在地球上形成了相当繁茂的以蕨类植物为代
表的陆生植物群,出现了万木参天,密林成海的郁郁葱葱
的景象。在这些古植物中,大羽羊齿是其中的代表。所以
如果在某地层中含有大量的大羽羊齿化石,反映了当时茂
密的森林环境,而要形成茂密的森林环境,必须要有湿热
的气候条件。
9
课堂探究 3.煤是地质历史上的陆地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人们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请推测煤 形成时南极洲的地理环境 煤是在地质历史上的陆生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人们发现了丰富的煤资源,反映了 南极当时曾经出现过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以及地势低洼的 地理环境。
甲烷、氨、水及氢在雷电和紫外线 的作用下在原始海洋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演化和 聚合,行成原始生命(原核生物)。5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藻类生物 制造氧气 无脊椎动物 地壳运动, 陆地形成
元古宙
生命进化 地质年代表
小行星撞击及地球寒冷时期, (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衰退,被 新
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盛繁,并出 现古猿灵长类。
假设说明:小行星撞击地球与地球寒冷时期的相关性?11
课堂探究
5.有学者提出,将至18世纪晚期开始的“人类世”列为最 新的地质时期。这是因为这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 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需要从新的角度来考察今天 的地球系统,也就是“人类世”。说说你的看法。
课堂小结
一、地球早期演化 1、初生地球 2、大气圈的早期演化和水圈的形成。 3、生命的起源和大气圈的继续演化。 二、地质年代表 1、冥古宙与太古宙 2、元古宙 3、显生宙
(1)古生代 (2)中生代 (3)新生代
课后拓展练习 13
在晚古生代,在地球上形成了相当繁茂的以蕨类植物为代
表的陆生植物群,出现了万木参天,密林成海的郁郁葱葱
的景象。在这些古植物中,大羽羊齿是其中的代表。所以
如果在某地层中含有大量的大羽羊齿化石,反映了当时茂
密的森林环境,而要形成茂密的森林环境,必须要有湿热
的气候条件。
9
课堂探究 3.煤是地质历史上的陆地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人们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请推测煤 形成时南极洲的地理环境 煤是在地质历史上的陆生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人们发现了丰富的煤资源,反映了 南极当时曾经出现过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以及地势低洼的 地理环境。
甲烷、氨、水及氢在雷电和紫外线 的作用下在原始海洋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演化和 聚合,行成原始生命(原核生物)。5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藻类生物 制造氧气 无脊椎动物 地壳运动, 陆地形成
元古宙
生命进化 地质年代表
小行星撞击及地球寒冷时期, (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衰退,被 新
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盛繁,并出 现古猿灵长类。
假设说明:小行星撞击地球与地球寒冷时期的相关性?11
课堂探究
5.有学者提出,将至18世纪晚期开始的“人类世”列为最 新的地质时期。这是因为这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 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需要从新的角度来考察今天 的地球系统,也就是“人类世”。说说你的看法。
人教版必修一1.3 地球的演化史(共15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1.3 地球的演化史(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4446b15bb68a98271fefadd.png)
中生代
地壳活动强烈。(环太平洋地带形成高大山系) 中国华北、华南连成一片。 (我国大陆轮廓基 本形成) 爬行动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 (恐龙、始祖鸟、鸟类发展,蕨类植物衰退) 金属矿产、煤、石油的形成。
Hale Waihona Puke 新生代 喜马拉雅运动与山脉的形成。 (第三纪造山地运动形成许多高山,地 球的面貌接近现在)
元古代
地壳活动剧烈。
晚期出现了大片古陆,但 海洋占绝对优势。 海生藻类大量出现,还有 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
古生代
地壳变动剧烈。(反复上升和下降) 大陆面积空前扩大。 (中后期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 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也抬升北 半球出现为陆地) 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如三叶虫、 珊瑚等。中期,出现鱼类;后期又逐 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陆地向海洋 发展。 植物征服陆地。(大片森林,蕨类植 物繁盛,成煤时代)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灵 长类。
第四纪大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 (大陆架成为人和动物往来的通道) 人类的出现。(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
作业
1.喜马拉雅山山脉的隆起与形成,大约发生于( ) D A距今25----6亿年前的元古代 B距今6----2.5亿年前的古生代 C距今2.5----0.7亿年前的中生代 D距今0.7亿年前至今的新生代
2.与现代大气和海洋比较,原始海洋和大气中之所以 有利于生命的诞生,上因为 ( ) C A含丰富的无机物、氧气和臭氧 B含丰富的有机物、氧气和臭氧 C含丰富的无机物、没有氧气和臭氧 D含丰富的有机物、没有氧气和臭氧
3.人们推测,太阳大约已经走过了50亿年的历程,科 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距今44亿年岩石,你估计, 地球有可能诞生于距今( B ) A60亿年前 B46亿年前 C38亿年前 D25亿年前
地球演化历史ppt课件
![地球演化历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75a632d15abe23492f4dda.png)
精选ppt课件
8
第二种看法:海水来自冰慧星雨。
这是美国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假说。1987年,科学 家从卫星获得高清晰度的照片,发现一些过去从未见到过 的黑斑,或“洞穴”。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冰慧星造成的。 而且初步判断,冰慧星的直径多在20千米。大量的冰慧星 进入地球大气层,经过数亿年的时间,地球表面将得到非 常多的水,于是就形成今天的海洋。
人们以生物演化为依据,建立了能反映地 球相对年龄的地、纪、 世、期。
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阶。
如寒武纪时形成的地层就被称为寒武系。
精选ppt课件
17
第三节、不同地质时期生物的组成
一、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两种观点
海洋起源
?
陨石从宇宙中带来
无论如何,生命是从海洋中进化的
体 混 CH4 合 NH3 气 H2
1周,共生成 20种有机物 , 其中11种氨基 酸中有4种(即 甘氨酸、丙氨 酸、天冬氨酸 和谷氨酸)是 生物的蛋白质 所含有的
精选ppt课件
23
以后米勒认为,设想原始大气的成分是CH4、N2、 微量的NH3和H2O的混合气体更为合理,因为 NH3它会溶于海水中。
精选ppt课件
43
4)化学化石 :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组
成生物的有机成分分解后形成的氨基酸、 脂肪酸等有机物却可以仍然保留在岩层里。 这些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具有一 定的有机化学分子结构,足以证明过去生 物的存在。因此,科学家就把这类有机物 称为化学化石。
精选ppt课件
44
4、化石存在何处?
寒武纪时海水温暖,含有正常盐分和大量 溶解了的碳酸钙,满足了无脊椎动物分泌硬 体骨骼的需要,增强了自我保护功能。
精选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起源问题的观点之一
——化学进化假说
化学进化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地 球上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在原始地 球的自然条件作用下,从无机到有机、 由简单到复杂,通过一系列化学进化 过程,成为原始生命体。
火山爆发形成原始大气
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
场所: 原始(还原性)大气和原始海洋 物质: CH4、NH3、H2O、H2、H2S、 HCN、CO、CO2 能量: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火 山喷发释放的能量等等
右图是记录地球历史的“金钉子”。现代 A 你知道下列现象或生物分别出现在 B “金钉子”的哪段时间区域: C 原始海洋形成于
D
距今0.7亿年 距今2.5亿年
距今6亿年
蕨类植物的繁盛和裸子植物的出现
距今25亿年
哺乳动物的出现
E 距今38亿年 F 距今46亿年
地 球 的 历 史
恐龙生活的时期
大气中氧气的出现和增多
19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著名的“肉汤实验”推 翻了这一学说。巴斯德把煮沸灭菌的肉汤密封起来,发现 细菌不能在肉汤里自我再生。这个实验证明,细菌等微生 物的繁衍需要有母体细菌的存在,新的生命不可能自发地 从非生命物质中产生。 那么,最原始的细菌又来自什么地方?巴斯的并没有 解决生命的起源问题。
宇宙胚种说
我坐飞船到天上,看看地球什么样。
啊,地球是个大圆球,浑身穿着花衣裳。
那绿色的地方,是森林、田野和牧场。
那黄色的地方,是沙漠里黄沙在飞扬。 那蓝色的地方,是河流、湖泊和海洋。 那白色的地方,是南极、北极冰雪白茫茫。 夜晚,那灯光闪耀的地方,是城市、矿山和村庄。 将来,我再坐飞船到天上,地球一定大变样。 版权所有
神创论
神创论也叫特创论。神创论认为生物界的所 有物种(包括人类),以及天体和大地,都是 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的万物一经造成, 就不再发生任何变化,即使有变化,也只能在 该物种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是绝对不可能形成 新的物种的。神创论还认为,各种生物之间都 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自然发生说
感受地球
一、地球的演化
讨论 46亿年前地球刚诞 生时,它的模样和现在一 样吗?根据太阳系形成 的过程,你能想象地球 诞生时得“模样”吗?
原
始
地 球
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46 亿 年 38 亿 年
原始地球形成以后,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发 生蜕变等原因,温度逐渐增高,使较重的物质沉 到中心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浮在上面,形成由 岩石构成的地壳。当时地球上的火山频繁爆发, 喷发出大量的气体,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其中 的水蒸气冷却后降落在地面,形成了原始的海洋。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诞生在海洋之中。
鱼类的 小时, 那么地球在 0 时诞生, 6 时以后才在海水中 出现最原始的细胞, 21 时以后海洋中出现 三叶虫, 22 时 45 分开始有恐龙出现, 23 时 20 分哺乳动物出现,直到 23 时 59 分,才出 现了最早的猿人。
二、生命的诞生
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 你知道有哪些假说吗?
早期地球的特点:
——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球。
岩浆喷发
岩浆的收缩冷却凝固
熔岩流
固态的地壳 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 原始大气 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降温凝结成水 滴降到地表,汇流 原始海洋
在距今约38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 海洋中诞生。
读图
25 亿年至今,地球的变化如何?
自然发生说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这 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如,我国古代认为的“腐草化为萤”(即萤火虫 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在西方,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就是一个 自然发生论者。有的人还通过“实验”证明,将 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21天后 就会产生老鼠,并且让他惊讶的是,这种“自然 ”发生的老鼠竟和常见的老鼠完全相同。
米勒模拟原 始大气产生 有机物的实 验装置
实验结果合成 了一些氨基酸、 有机酸和尿素 等
两个电极放电产生 电火花,模拟原始 天空的闪电
还原性大气
盛有水溶液 的烧瓶代表 原始的海洋
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 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 液体,又流回底部的 烧瓶,即模拟降雨的 过程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 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 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 能实现的。
聚合、缩合
原始海洋 浓缩、凝聚 原始海洋 阶段 长期演变、 过程 相互作用
谈谈你对生命诞生的认识。
思考:
原始生命最可能的原始新陈代谢类型是什么?
原始生命虽然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但 其结构十分简单,不可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结 构和条件,而只能以原始海洋中已经存在的各种 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所以其同化方式应该是异 养型。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因此其异化方 式只可能是厌氧型。所以,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 最大可能为 异养厌氧型
氨基酸 H2O CH4
NH3 H2 核苷酸
单糖
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
有机物的形成
蛋白质
核酸
拓展
无机小分子物质
生 成 形 成
第一 1953 、美国米勒 实验 阶段 有机小分子物质
场所 原始大气
有机高分子物质
组 成
多分子体系 原始生命
演 变
场所 过程 第三 场所 阶段 过程 第四 场所
第二 阶段
原始海洋
思考:
在现今地球条件下,非生命物质能不能再演化为原始生命?
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原始地球条件和各种物质相互作用的结 果,在现今的地球条件下,作为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已不存在了。 随着地球上最早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始藻类(如蓝藻)和以后绿 色植物的出现,现代大气已成为含氧丰富的氧化性大气,而不再是 生命起源所必需的还原性大气。现今地球的大气层中有臭氧层阻挡 了大部分的紫外线,没有了强烈的太阳辐射,也没有频繁的闪电, 地球的温度也降低了,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必需的自然界的高能 作用已不复存在。另外,也不再有含丰富有机物、含盐量极少的原 始海洋那样的环境。现在的地球上由于存在大量的游离氧(可以氧 化有机物)和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各种有机物不可能像在原 始海洋中那样长期保存和积累。因此,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 是不可能再产生新的原始生命的。正因为地球上不会有新的生命起 源,现在地球上生物若灭绝一种,就永远地消失,一去不复返。因 此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尤其保护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当务之 急。
宇宙胚种说则认为, 地球上生命的种子来自宇 宙,还有人推断,是同地 球碰撞的彗星之一带着一 个生命的胚胎,穿过宇宙, 将其留在了刚刚诞生的地 球之上,从而地球上才有 了生命。
但是,一些科学家却对此 类假说持强烈的反对意见。 他们认为,彗星是带来了 某些物质,但那不是决定 性的,产生生命所必需的 物质在地球上本来就已经 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