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教案15篇
《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 作品定位这是一篇史论,评议战国时期六国对付秦国策略的得失,阐述了六国____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必然资敌而弱己。
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汲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阅读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到作者并非单纯评论史实,而是采用借古讽今之方法。
文脉梳理六国论〔构造〕第一节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论史〔第二节〕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韩魏楚三国赂秦而力亏〔第三节〕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齐燕赵不赂而亡-讽今〔第四节〕总结历史教训,申明政见议论抒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五节〕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之下资料展板1、字音词义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①通假字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如当通倘,音tǎng莫读暮音mù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1)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2)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颠覆:古义____,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或〔1〕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2〕有时:一食尽粟一石〔3〕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相(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2)观看:伯乐相马(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4)互相:当与秦相较以〔1〕介词,依靠,凭借如:秦以攻取之外〔2〕因为,由于如:不赂者以赂者表〔2〕用,拿,把如:以地事秦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来:举以于人动词:认为:以为神1作家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庆历七年,他27岁,因应试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
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5篇)
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1.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2. 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二、学习重点1. 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2. 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三、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流程课前预习: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习要求: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2.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预习作业主要在夜自习上完成,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习效果的形式来完成第一课时:一、导入 (2分钟)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二、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1.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史论文)3.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易读错的字:(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9)与(yǔ)嬴(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15)下咽( yàn) (16)悲夫(fú)(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7.总结:五.局部研习文章(一)第一、二小节:1. 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1)非兵不利(2)战不善(3)弊在赂秦(4)赂秦而力亏(5)破灭之道也(6)或曰(7)六国互丧(8)率赂秦耶(9)不赂者以赂者丧(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教师补充 (2分钟)非:①不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②不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③无,没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或:①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②有人、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③有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联系“莫”:①没有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②没有谁2.提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二)第三小节: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1)秦以攻取之外(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3)较秦之所得(4)其实百倍(5)则秦之所大欲(6)固不在战矣(7)思厥先祖父(8)暴霜露,斩荆棘(9)以有尺寸之地(10)子孙视之不甚惜(11)举以予人(12)然后得一夕安寝(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6)此言得之教师补充:(1分钟)得:①动词,得到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②适宜,得当此言得之 (《六国论》)③找到至德不得(《庄子·秋水》)④捕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⑥看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2.提问:翻译(7分钟)(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六、结语(1分钟)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习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习请大家做好预习工作七、作业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2.完成《学习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习)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习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
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一】教学目的: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学习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
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
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
我们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句式:状后、被动、定后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三、揭示写作目的(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北宋,北宋当权者——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
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
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
六国论教案3篇
六国论教案3篇六国论教案3篇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六国论教案1一、导读目的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
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
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习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
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1、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
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
六国论教案(精选10篇)
六国论教案(精选10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
(板书:六国论)(二)梳理积累互助讨论学习。
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
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
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省略句)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
(省略句)(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
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国论》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2、学习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
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语文《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
语文《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语文《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下面是由整理的语文《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六国论》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课时安排]2个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简介时代背景1.作者简介: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六国论教案(完整)
六国论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掌握《六国论》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 使学生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2. 背景介绍:文章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当时韩愈因上书谏迎佛骨而被贬为阳山令。
3. 文本解读: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弊在赂秦”的论点。
三、教学重点1. 重点字词:族、尝、宾、封、刺、辞、衡、尝、宾、封、刺、辞、衡。
2. 重点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
四、教学难点1. 对六国灭亡原因的理解和分析。
2. 文中涉及的古代礼仪制度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文本内容和重点字词句式。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六国论教案(二)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文本解析:详细讲解《六国论》的内容,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
3.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六国灭亡的内在原因。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七、课后作业1. 熟读《六国论》,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式。
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重点字词句式的掌握。
2. 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国论教案(三)九、教学内容1. 分析《六国论》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探讨韩愈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十、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本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六国论教案(六)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一等奖3篇
3、《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一等奖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诵读法、分析讨论法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3.思厥先祖父。
他们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5.与赢而不助五国。
亲附、亲近6.始速祸焉。
招致7.洎牧以谗诛。
等到、及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9.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如果10.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几乎1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二)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并说出其含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数量2.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以致、以至于4.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力量6.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旧事、前例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凭、凭借(三)说出下列句式特点。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2.洎牧以谗诛/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3.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定语后置二、新课研讨:(一)1.(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历史上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请齐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明确:“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一个字“赂”上。
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纲举目张。
部编版高中必修三《六国论》教案优秀范文3篇
部编版高中必修三《六国论》教案优秀范文3篇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部编版高中必修三《六国论》教案优秀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高中必修三《六国论》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
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优秀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能够简要分析各国的优劣势;2. 掌握论述与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六国论”的基本内容;2. 培养学生的论述能力。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六国论”中的论点和论证;2. 培养学生的辨析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讨论:你们对于“六国论”有什么了解?它有什么特点?2. 引入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它被誉为“思辩之祖”,你们猜猜是哪一篇?二、学习“六国论”(15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其背景和主要内容。
2. 教师逐段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论点和论证。
3. 提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你认为楚国、齐国分别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为什么?三、辩论活动(2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分别代表六个国家:秦、楚、齐、赵、魏、韩。
每个小组成员可以选择一个国家,讨论该国的优势和劣势。
2. 每个小组选出发言人,向其他小组介绍所代表的国家。
3. 每个小组发言结束后,其他小组可以提问、辩论。
4. 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作业:写一篇短文,分析并比较六个国家的优劣势(不少于200字);2. 预习下节课内容:《管子》中的名言警句。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阅读其他论述类文献,如《孟子》、《韩非子》等,进一步拓展思辩能力;2. 导入相关历史事件或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论述和辩证思维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国论教案(完整)
六国论教案(完整)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代表人物。
2. 背景介绍:战国时期六国争雄,最终被秦所灭。
3. 课文概述:文章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施法治的观点。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和背景。
2. 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 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中央集权和法治的理解。
第二章:分析六国灭亡原因【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六国论》中关于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六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战争失败、政治腐败。
2. 六国灭亡的深层次原因:缺乏中央集权、法治不健全。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六国灭亡的直接原因。
2. 分析六国灭亡的深层次原因。
3. 讨论:如何避免重蹈六国的覆辙?【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 结合现实,谈谈对政治腐败的认识和看法。
第三章:中央集权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中央集权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央集权的定义:国家政权的统一和集中。
2. 中央集权的优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
【教学步骤】1. 讲解中央集权的定义和优势。
2.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中央集权在六国灭亡中的作用。
3. 讨论: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2. 结合我国现实,谈谈对中央集权的看法。
第四章:法治国家的必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法治国家的定义:国家权力受到法律制约,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义务。
2. 法治国家的优势:社会公平、正义、和谐。
六国论教案(完整)
17 六国论【背景材料】一、作者介绍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祜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嘉祜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枯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阉,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著有《嘉祜集》十五卷。
《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课文从通行选本标题为《六国论》。
二背景材料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现实针砭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
《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优秀教案【篇一:优秀教案六国论教学设计】《六国论》[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3、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洵及《六国论》的创作背景。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结构,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4、领会作者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和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韵律和气势,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讲解法:对文言字词、句式和文章的论证思路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点拨法: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
最终,秦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那么,六国为何会相继灭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洵的《六国论》,看看他对此有怎样的见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而雄健有力。
2、背景介绍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北宋中期,朝廷面临着严重的边患和财政危机。
苏洵写这篇文章,借评论六国灭亡的史实,批评北宋朝廷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求和政策,希望能引起统治者的警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和语气。
3、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文言知识讲解1、实词赂秦:贿赂秦国。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优秀9篇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优秀9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导语设计: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教案设计[教案目的]1、了解作者以史论政,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领会作者反对屈辱求和的、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思想;2、学习本文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4、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教案方法]:串讲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案课时]:两课时。
【教案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故事: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
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
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
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二、解题1、论,是一种论说文体,“论者,议也。
”六国论,即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
2、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苏洵二十七岁时,应试不中,便焚毁了过去所写的文章,发愤读书,潜心钻研,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
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苏洵十分关心政治,他的文章,大多针对时政有感而发。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3.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
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
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是颇为相似的,国难当头,矛盾尖锐,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三、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率赂秦耶(shuài)思厥先祖父(jué)暴霜露(pù)抱薪救火(xīn)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ǔ)燕赵之君(yān)洎牧(jì)以谗诛(chán)革灭殆尽(dài)2.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四、研习课文(一)研习课文第一段1、学生疏通第一段字词句,教师补充(1)非兵不利:兵器,名词(2)或曰:有的人(3)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4)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5)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盖,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
(6)句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1)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学生讨论,老师点拨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贿秦力亏板书: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不贿者以贿者丧(二)研习第二自然段1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1)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
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2)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3)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是两个单音节词(4)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宜,应该。
颠覆,古义,灭亡,今义,翻到。
(6)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宾语“之”省略)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1)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个方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照应了第一段的哪一句?分几层意思?运用什么论证方式论述?分组讨论。
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板书具体论证过程。
“得”与“亡”的对比“难”与“易”的对比“有限”与“无限”的对比引古人名言印证。
(2)学生顺思路试背第二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
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布置作业1、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2、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七、板书设计-贿秦力亏(一)中心论点: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不贿者以贿者丧(二)“得”与“亡”的对比分论点1 赂秦而力亏“难”与“易”的对比对比论证“有限”与“无限”的对比引古人名言印证。
引证法第二课时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1、指名背诵(3——5名)2、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一)研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1)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2)可谓智力孤危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认识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后秦击赵者再(状语后置句,即“后秦再击赵”)(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持到底)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1)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板书:(1)齐国:与赢不助五国(2)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赵国:牧以谗侏用武不终(3)齐人勿附燕客不行胜负或未易量(反面假设)赵将犹在(一)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二)研习四自然段1、学生齐读四自然段2、请两名同学试翻译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的意义和用法(1)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厘相待”。
(2)并力西向:名词做状语,“向西”(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4)日削月割:名做状,“日日”“月月”3、内容分析(1)提问:本段可分两两层?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哪句话可以概括段意?明确:以“悲夫”为界分为两层。
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
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研习第五段。
1、重要词句:(1)可以:可,可以;以,凭。
(2)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之”,秦国;后“之”,的。
(3)苟,假如(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追随;故事,古今异义,旧事、前例。
2、内容分析(1)提问:第五段或明或暗地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
明确:第五段虽没有直接展开对比,但通过文字信息可知对比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若于秦”);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2)提问:第五段是否多余?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明确:第五段并非多余,是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是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四、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2、教师点拨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
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
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3、明确:(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五、拓展延伸1、作者观点是全对,全错、还是部分对?为什么?参考:①灭六国统一天下人心所向;②秦能统一(变革);③用了连衡策略;④弊在赂秦。
(文中关于灭六国的原因,作者以偏概全。
)六、布置作业1、进一步落实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