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思维的分类
思维的种类(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的种类(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心理学中,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种类型;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来划分,将思维分为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两种类型;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划分,将思维分为复制式思维与创造思维两种类型。
从认识论的角度根据哲学界关于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离性划分,人类思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时间逻辑思维与空间结构思维。
空间结构思维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类:一类以表征事物基本属性的作为思维材料,称为形象思维;另一类以表征客体位置关系或结构关系作为思维材料,称为直觉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在时间逻辑思维与空间结构思维两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形式。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心理学中所普遍认同的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后面要谈到的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复制思维与创造思维都离不开这三种基本思维形式。
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例如,“修理电视机”这个问题十分具体:电视机的毛病出现在什么地方,如何排除故障等等。
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几乎都不在实际拆开电视机之前,而在拆开电视机之后进行的实际操作之中,即在动作中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
还有,运动员进行体操表演,也主要靠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
它以表象或形象作为思维的主要材料。
表象是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事物的表象包括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和动觉表象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尤其是视觉表象。
例如,幼儿计算应用题:“小明有5个苹果,吃掉3个,还剩几个?”他们在头脑中往往是利用苹果的直观形象数来数去解答问题。
艺术工作者、文学家、建筑工程师也经常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现在所进行的“竹脑心算”、下盲棋,都主要是利用大脑中的“影象”来进行形象思维。
人类思维的四种基本规律
人类思维的四种基本规律一、简化规律1. 复杂问题的简化人类思维的第一种基本规律是简化规律。
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人们往往会倾向于将其简化成一个更容易理解和处理的形式。
简化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聚焦于核心要素,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2.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简化规律也体现在对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上。
人们常常通过将问题或事物拆分成更小的部分,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体。
这种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式对于解决问题和获取全面知识至关重要。
3. 使用启发式思维简化规律还涉及到使用启发式思维。
启发式思维是一种基于经验和直觉的快速决策方式,通过快速评估和简化问题,帮助我们在有限时间内做出较好的决策。
二、归类规律1. 根据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归类规律是人类思维的第二种基本规律。
人们倾向于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将其进行归类。
对于复杂的知识体系和数据集,归类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维逻辑,并使信息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2. 制定分类标准归类规律还要求我们制定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可以是事物的属性、特征或功能等。
通过定义清晰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将事物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3. 比较和对比归类规律还涉及到比较和对比。
通过将事物进行比较和对比,我们可以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三、关联规律1. 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关联规律是人类思维的第三种基本规律。
人们倾向于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和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事物。
通过建立关联,我们可以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相互影响或时间顺序等重要信息。
2. 利用类比和隐喻关联规律还包括利用类比和隐喻进行思维。
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我们可以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新的问题或领域中。
隐喻则是通过将一个概念或思想与另一个有关联的概念或思想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3. 推理和演绎关联规律还涉及到推理和演绎。
通过推理和演绎,我们可以从已知的前提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从而加深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
思维的12个层次
思维的12个层次思维是人类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
思维的层次不同,其深度和广度也不同。
下面,我们将从思维的12个层次来探讨思维的不同层次。
1. 感性层次感性层次是人们最初的认识层次,它是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的层次。
在这个层次,人们只能感受到事物的表面现象,不能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2. 知觉层次知觉层次是在感性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对感官信息的加工和整合,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认识。
在这个层次,人们已经能够对事物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3. 概念层次概念层次是在知觉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共性和本质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对事物的概念。
在这个层次,人们已经能够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归纳。
4. 记忆层次记忆层次是在概念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存储,形成对事物的记忆。
在这个层次,人们已经能够对过去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回忆和利用。
5. 比较层次比较层次是在概念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相似和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形成对事物的比较。
在这个层次,人们已经能够对事物进行对比和评价。
6. 分析层次分析层次是在概念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组成部分进行分解和分析,形成对事物的分析。
在这个层次,人们已经能够对事物进行分解和分析。
7. 综合层次综合层次是在分析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组成部分进行综合和整合,形成对事物的综合。
在这个层次,人们已经能够对事物进行综合和整合。
8. 推理层次推理层次是在概念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对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和演绎,形成对未知信息的推理。
在这个层次,人们已经能够对事物进行推理和演绎。
9. 创造层次创造层次是在推理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信息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和变换,形成对新信息的创造。
在这个层次,人们已经能够对事物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和变换。
10. 评价层次评价层次是在比较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优劣进行评价和判断,形成对事物的评价。
在这个层次,人们已经能够对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
人类应具备的三大思维能力是指( )
THANK YOU
逻辑、概念、范畴是理论思维的基本元素。哲学观点在理论思维中起着 统率作用,每一时代的哲学都给理论思维的发展以重大影响。理论思维 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它在近现代 的科学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理论思维和经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3、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 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 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由周以真于2006年3月首次提 出。
人类应具备的三大思维能 力是指什么?
人类应具备的三大思维能力是指实验思维、理论 思维和计算思维。
1 实验思维的先驱应当首推意大利著名 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伽利略, 他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具有严密逻辑理 论体系的近代科学,被人们誉为“近代 科学之父”。爱因斯坦为之评论说: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 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 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 理论思维亦称“科学理论思维”。
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事实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物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 一种理性思维。其特点在于抽象性。
同那种仅仅以经验事实为根据、按照经验的惯性而进行的思维,即单纯 的经验思维不同,理论思维不受经验事实的特殊时空限制,运用分析综 合,归纳演绎等科学抽象方法,超越事实,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相对 中认识绝对,从特殊中认识一般,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获得规律性的知 识。
思维的种类(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的种类(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心理学中,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种类型;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来划分,将思维分为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两种类型;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划分,将思维分为复制式思维与创造思维两种类型。
从认识论的角度根据哲学界关于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离性划分,人类思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时间逻辑思维与空间结构思维。
空间结构思维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类:一类以表征事物基本属性的作为思维材料,称为形象思维;另一类以表征客体位置关系或结构关系作为思维材料,称为直觉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在时间逻辑思维与空间结构思维两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形式。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心理学中所普遍认同的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后面要谈到的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复制思维与创造思维都离不开这三种基本思维形式。
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例如,“修理电视机”这个问题十分具体:电视机的毛病出现在什么地方,如何排除故障等等。
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几乎都不在实际拆开电视机之前,而在拆开电视机之后进行的实际操作之中,即在动作中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
还有,运动员进行体操表演,也主要靠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
它以表象或形象作为思维的主要材料。
表象是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事物的表象包括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和动觉表象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尤其是视觉表象。
例如,幼儿计算应用题:“小明有5个苹果,吃掉3个,还剩几个?”他们在头脑中往往是利用苹果的直观形象数来数去解答问题。
艺术工作者、文学家、建筑工程师也经常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现在所进行的“竹脑心算”、下盲棋,都主要是利用大脑中的“影象”来进行形象思维。
思维的分类有哪些?
思维的分类有哪些?思维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认识世界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思维方式分为几类,包括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等。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及其特点。
一、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基于个人经验和直觉感觉的思考方式。
它不依赖于逻辑推理和分析,而是基于对事物的直观感受进行判断和决策。
直觉思维具有快速、敏感和直观的特点,常常在我们面临紧急情况或者缺乏信息时发挥作用。
然而,直觉思维也可能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导致判断错误。
1. 直觉思维的优势直觉思维具有快速反应、直观决策等优势。
它可以迅速获取信息,对于一些简单和日常事务的处理非常有效。
2. 直觉思维的局限直觉思维容易受到情绪、经验和主观因素的干扰,导致判断出现偏差。
在复杂的问题和重大决策中,直觉思维可能会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一种基于推理和分析的思考方式。
它通过逻辑规律和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逻辑思维具有严密、准确和可靠的特点,常常在科学研究、数学推理和法律解释等领域得到应用。
1. 逻辑思维的优势逻辑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准确的分析能力和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理清问题的因果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策略。
2. 逻辑思维的局限逻辑思维可能忽视感性、情感和创造性的因素,过于强调理性和证明。
在面对复杂、模糊和非线性的问题时,逻辑思维可能显得束缚和狭隘。
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能够产生新颖、独特和有价值的思考方式。
它能够突破常规、挖掘潜在的可能性,创造出新的概念、理念和解决方案。
创造性思维常常在艺术、设计、创新等领域发挥作用。
1. 创造性思维的优势创造性思维具有突破常规、丰富想象力和开阔思维的优势。
它能够为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引领创新和变革。
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培养观察力、启发式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来发展。
同时,鼓励多样性、开放性和自由思考也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七种重要思维模式
七种重要思维一、思维的分类1、从抽象性来分,主要可分为:(1)直观行为思维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又叫感知运动思维。
孩子最初的思维往往是直观行动思维。
运动员对技能和技巧的掌握也需要直观行动思维做基础.这种思维主要是协调感知和动作,在直接接触外界事物时产生直观行动的初步概括,感知和动作中断,思维也就终止。
(2)具体形象思维以具体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是一般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段.它借助于鲜明、生动的表象和语言.在文艺创作中经常运用。
(3)抽象逻辑思维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一切正常的人都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但一定有高下之分。
2、以目的性来分,可以分为:(1)上升性思维以实践所提供的个别性经验为起点,把个别经验上升为普遍性的认识。
个别性思维大多来自日常的活体验,过于直接和个性化,因而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真实性有待实践检验,最终上升为普遍性认识。
(2)求解性思维围绕问题展开思维,依靠已有的知识去寻找与当前现状之间的中间环节,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如小孩子解答数学题,先分析已知条件,看看问题,最后再找由条件到问题之间的桥梁。
(3)决断性思维以规范未来的实验过程或预测其效果为中心的思维.遵循具体性、发展转化、综合平衡三条原则。
3、从智力品质上划分,可以分为:(1)再现思维是依靠过去的记忆而进行的思维.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套用,就属于这一种。
(2)创造思维依赖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但却是把它们综合组织而形成全新的东西。
如把已经学过的几个数学公式综合起来运用到某个具体的问题上来。
那些被称作有发明天才的人,就是善于进行这种创造思维的人。
4、从思维技巧上看,还可分为:(1)归纳思维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推导出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共通结论的思维. (2)演绎思维把一般规律应用于一个个具体事例的思维.在逻辑学上又叫演绎推理.它是从一般的原理、原则推及到个别具体事例的思维方法.(3)批判思维一面品评和批判自己的想法或假说,一面进行思维。
思维的概念特征与分类概述
思维的概念特征与分类概述思维是指人类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思考、推理、判断和问题解决等智力活动。
思维是个体的心智活动之一,是人类认识世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和关键。
1.内在性:思维是个体内在的心智活动,是个体头脑中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等过程。
2.主观性:思维是个体主观意识的体现,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3.目的性:思维是为了达到其中一种目的而进行的,个体在思维中会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而进行思考和推理。
4.个体性:不同个体的思维活动会受到其个体差异、经验和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5.可变性:思维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断发展和演变。
个体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来改变和提升。
思维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思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通过形象、感觉、想象等方式进行思维的过程。
它主要依靠个体的感官和感觉来进行思维活动,常见于儿童和低龄个体中。
2.概念思维:概念思维是指通过概念来进行思维的过程。
概念是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对象或事物归纳总结出来的心理概念,能够帮助个体识别和分类事物。
3.邏輯思维:邏輯思維是指運用邏輯規則和法則進行思維的過程。
邏輯思維注重推理、判断和证明的过程,是思维中的重要部分。
4.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指对新的、原创的想法和概念进行思考和产生的过程。
它强调个体的创造性和创新性,通常需要个体有发散、独立和灵活的思维。
5.问题解决思维:问题解决思维是指在面对问题时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过程。
它侧重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
6.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是指将事物看作整体,通过综合和综合来进行思考和判断的过程。
它注重个体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问题,而不仅仅从局部或细节出发。
7.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指对信息和观点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过程。
它注重个体对信息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思维质量和判断能力。
樊登关于人的三个层次的思维认知
樊登关于人的三个层次的思维认知
人的三个层次是指人的思维认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感性层、理性层和超越层。
这三个层次代表了人类思维认知的不同阶段和境界。
感性层是人类思维认知的最基础层次,也是最为直观和感性的层次。
在这个层次,人们主要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
感性层的思维方式是直觉和感性的,它是人类认知的起点和基础。
在这个层次,人们主要依靠感觉和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好坏,是非,优劣等。
理性层是人类思维认知的第二个层次,也是人类思维认知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层次,人们开始运用逻辑和推理来认识世界。
理性层的思维方式是理性和逻辑的,它是人类认知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层次,人们开始运用科学方法和逻辑思维来认识世界,通过分析和推理来得出结论。
超越层是人类思维认知的最高层次,也是最为深奥和高深的层次。
在这个层次,人们开始超越自我和物质世界,进入到精神和灵魂的境界。
超越层的思维方式是超越和升华的,它是人类认知的最高境界。
在这个层次,人们开始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升华。
人的三个层次代表了人类思维认知的不同阶段和境界。
感性层是认知的起点和基础,理性层是认知的重要阶段,超越层是认知的最高境界。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才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探
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思维的分类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分类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思维的分类: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思维是人类认识和思考世界的一种活动,是人类智慧的表现。
根据思维的不同方式和特征,我们可以将思维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围绕着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展开论述,探讨它们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一、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指的是在没有经过详细分析和推理过程的情况下,基于个人经验、直观感受或直接感知进行决策和判断的思维方式。
直觉思维通常是迅速、直接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并在面对不确定或模糊信息时发挥重要作用。
直觉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在遇到危险时,我们常常会通过直觉来做出反应,没有时间进行详细分析和考虑。
此外,在艺术、创作和领导力等领域,直觉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
直觉思维能够帮助我们从直觉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基于逻辑规律和推理过程,通过分析、比较和推论来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逻辑思维强调严密的推理和合乎逻辑的论证,追求准确、合理和可靠的结论。
逻辑思维是科学、数学、哲学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
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程序性,包括问题分析、信息收集、推理论证和结论判断等过程。
逻辑思维的特点是注重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能够帮助人们清晰地理清问题的关系和逻辑链条,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和决策制定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主观偏见和错误的推理,寻找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逻辑思维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
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能够产生新观念、新思路和新解决方法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强调对问题的重新定义和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创新。
它能够推动人们超越常规思维,产生新的创意和见解。
创造性思维通常包括多样化的思维方法和技巧,如联想思维、侧重思维、逆向思维等。
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习惯,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勇于尝试新的解决方案。
人类是如何思考的?
人类是如何思考的?一、认知过程的启动人类的思考是一种高级认知过程,包含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等多个环节。
首先,人类思考的第一步是信息的获取,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这些神经信号经过传递和处理,最终形成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
其次,人类通过比较和分析,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解读,以便进一步加工。
最后,人类将加工过的信息进行应用,作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
二、思维的分类与特点人类思考具有多种分类和特点。
首先是概括性思维,人们通过概括和分类将大量的信息简化和归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其次是逻辑思维,人类思考的过程中往往依靠逻辑推理和推断,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此外,人类还具备创造性思维,通过联想和想象力,创造出新的观念和思路。
思辨性思维是人类思考的另一个特点,人们通过分析问题和探索解决方案的可能性,进行辩证思考和综合评判。
最后是整体性思维,人类倾向于将问题和事物视作一个整体,而非孤立的个体,以便更好地把握其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三、思考的影响因素人类思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不同的个体由于差异性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会在思考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能力。
其次是环境的影响,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中接收到的信息和刺激不同,也会对思考产生影响。
此外,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因素也会塑造个体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
而情感和意识的起伏,也会对思考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四、思考的训练和发展人类的思考不仅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也可以通过训练和发展来提升。
首先是知识的积累和广度的扩展,通过学习和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可以丰富思考的素材和视野。
其次是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进行思维训练和思考技巧的学习,可以提升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思辨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是重要的,通过思辨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可以培养人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人类思考的过程是多个环节的有机结合,从获取信息到信息应用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概括性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思辨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起着不同的作用。
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解读
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解读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指人类在认识事物、思考问题以及表达观点时所使用的基本思维模式和方法。
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下面将从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对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进行解读。
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另一种基本形式。
它是指人们从具体的现象、个别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概念和原则,从而形成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抽象思维使人们能够忽略事物的具体差异,抓住共同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事物。
例如,在数学中,人们通过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共同特征,建立了几何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在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实验和数据的整理,提炼出普遍的规律和定律。
抽象思维的优点是能够提高思维的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有时也会忽略事物的细节和个别性。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又一种基本形式。
它是指人们能够独立、独创地产生新的观念、理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造性思维强调的是对问题的重新诠释和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
创造性思维不拘一格,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例如,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通过想象和创造,表达出个人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推翻过去的观点,提出新的假设和理论。
创造性思维的优点是能够开拓思维的边界和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但也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思维训练。
综上所述,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逻辑思维强调思维的严密性和合理性,抽象思维强调抽象出事物的共性和规律,创造性思维强调重新诠释问题和创新。
这些基本形式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人类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思维的种类(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知识分享
思维的种类(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心理学中,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种类型;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来划分,将思维分为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两种类型;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划分,将思维分为复制式思维与创造思维两种类型。
从认识论的角度根据哲学界关于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离性划分,人类思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时间逻辑思维与空间结构思维。
空间结构思维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类:一类以表征事物基本属性的作为思维材料,称为形象思维;另一类以表征客体位置关系或结构关系作为思维材料,称为直觉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在时间逻辑思维与空间结构思维两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形式。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心理学中所普遍认同的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后面要谈到的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复制思维与创造思维都离不开这三种基本思维形式。
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例如,“修理电视机”这个问题十分具体:电视机的毛病出现在什么地方,如何排除故障等等。
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几乎都不在实际拆开电视机之前,而在拆开电视机之后进行的实际操作之中,即在动作中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
还有,运动员进行体操表演,也主要靠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
它以表象或形象作为思维的主要材料。
表象是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事物的表象包括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和动觉表象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尤其是视觉表象。
例如,幼儿计算应用题:“小明有5个苹果,吃掉3个,还剩几个?”他们在头脑中往往是利用苹果的直观形象数来数去解答问题。
艺术工作者、文学家、建筑工程师也经常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现在所进行的“竹脑心算”、下盲棋,都主要是利用大脑中的“影象”来进行形象思维。
人类思维的六个层次
人类思维的六个层次不少人常说,“态度决定命运”。
问题是,态度一定能决定人的命运吗?我们凭常识就可以判断,决定人类命运的因素有很多,态度只是其中一个。
可以说,态度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推断,那种鼓吹“态度决定一切”的论调都是无稽之谈。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一个人的命运由“天命”和“人事”两种要素决定。
我们是普通人,无法决定老天爷的事情,只能谈谈“人事”,这与俗话说的“尽人事,听天命”是一致的。
这里所说的“人事”,不是指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人力所能及的事”。
那么,什么是“人事”中最重要的因素呢?我认为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和人的需要一样,人的思维方式也是分层次的。
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的需要理解为一个复杂的、等级化的系统。
XXX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自低向高的需要层次。
XXX认为,人的需要按照从第一层次到第五层次的顺序排列。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可能引发较高层次的需要。
受需求层次理论的启发,我认为,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一个庞大的、等级化的体系。
我试图将人的思维方式分红六个层次,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关注的问题是不同的。
这六个思维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环境思维、行动思维、能力思维、目标思维、哲学思维和宗教思维。
为了更清晰地表达我的想法,我现列出如下表格:1.第一层次:环境思维,“谁让我不爽?”人的思维的第一层次是“环境思维”,也是最常见的思维方式。
不顺心的时候,人们会本能地反应:“谁让我不爽?”结果,人们很容易从外部找到原因:比如老公不上进,孩子不努力,公司平台不行,领导水平太差,办公室政治,世风日下,赃官太多,市场大环境不好,天气糟糕,收集暴民,……等等不一而足。
比如,工作不顺利,是因为领导愚蠢;自己没有得到提拔,是因为单位的办公室政治太复杂;工资低,是因为公司平台不行;房价太高,是因为政府调控不力,……为了结局这些问题,拥有“环境思维”的人就会从改变环境的角度去思考解决方案:比如,这家公司不好,不给我晋升机会,那我就跳槽;男朋友对我越来越差,那就不要这个渣男,再换一个;深圳房价太高,买不起,那我换个城市去打工;……拥有“环境思维”的人遇到问题时,首先把问题归结于外部环境或者其他人。
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
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人类的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推理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源泉。
人类思维具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感知思维:感知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通过感官器官的作用,人类可以感知外界的各种信息。
感知思维包括对物体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等感知,通过感知,人类能够获取对外界事物的基本认识。
3.记忆思维:记忆思维是人类进行回顾和追溯的思维形式。
人类的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保存与再现,是人们对已有信息进行意识化的反映和保存。
通过记忆思维,人类可以回顾过去的经验,获得相应的认知和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问题和情境。
4.想象思维:想象思维是人类进行创造和构思的思维形式。
它是人类能力之一,通过对过去经验的重新组合或对未来可能情景的构想,人们可以超越当前的现实,获得新的认识和见解。
想象思维是人类创新和发明的基础,也是艺术、文学和科幻等领域的源头。
5.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形式,它通过逻辑规则和推理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逻辑思维强调推理的合理性和连贯性,能够帮助人们理清思维的脉络和关系,从而做出更准确和合理的判断和推断。
6.问题思维:问题思维是人类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
当面对复杂问题时,人们需要通过分析问题的要素、关系和相互作用,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
问题思维强调对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能够帮助人们快速、有效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7.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人类进行新观念、新方法和新事物创造的思维形式。
它要求人们能够突破既有的思维模式和固有的框架,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和效果。
创造思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推动科技和艺术创新的核心能力。
这些基本思维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了人类思维的丰富多样性和复杂性。
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在个体层面上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智慧,而在社会层面上则促进了文化交流、知识传承和社会进步。
人类思维的分类
人类思维的分类就思维形式而言,可以按不同原则有多种不同分类。
比如,按思维内容的抽象性可划分为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按思维内容的智力性可划分为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按思维过程的目标指向可划分为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聚合思维(即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按思维过程意识的深浅可划分为显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等等。
以上各种分类原则皆有其合理性,对于研究思维心理的不同方面也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思维不是一般的范畴,它是人类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与大自然作斗争过程中经历几百万年进化的产物,是人类大脑的特有功能。
因此,如果从人类思维基本形式的高度来考虑思维分类,就只能有一个原则──认识论原则,要遵循人类对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认识规律,也就是要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思维形式的划分问题。
遗憾的是广大心理学界和哲学界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人类思维基本形式划分的几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抽象(逻辑)思维一种,形象思维和其他思维形式都是次要的,甚至根本否认形象思维的存在。
例如,目前具有相当大影响并作为我国高校文科统编教材的“思维心理学”中,对思维心理学的任务是这样规定的:“它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人是怎样思维的?如果把思维看作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那么思维心理学主要不是去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的内容,也不是去研究正确的概念、判断应遵循哪些规律,而是重点研究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人们是怎样掌握它们的?人是如何做出判断的?如何进行推理的?人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是把思维作为一种过程,研究它的发生、变化、发展的规律。
”显然,该书作者只是把思维看作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也就是仅指逻辑思维。
事实上,在这本400多页专门讲授思维心理的教材中你看不到一句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
还有一些心理学专著虽然也承认形象思维的存在,但是却极力贬低形象思维的作用。
思维力的分类
思维力的分类
思维力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和类型。
以下是一些思维力的分类方式:
1. 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运用逻辑规则和推理方法进行思维的能力。
它包括对概念、命题、推理等方面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演绎、归纳、类比等推理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2. 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能够产生新颖、有价值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它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以及强烈的创造动机和求知欲。
3. 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能够对各种信息和观点进行客观评估、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它要求具备批判性思维、分析性思维、比较性思维等思维方式,以及独立思考、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4. 决策思维能力:决策思维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和条件,权衡利弊得失,做出明智的决策和选择的能力。
它需要具备分析判断、逻辑思维、预测未来等能力,以及果断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情感思维能力:情感思维能力是指能够理解和表达情感,以及运用情感信息进行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它需要具备情感认知、情感表达、情感理解等能力,以及情感调节和情感管理的能力。
6. 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指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目标的能力。
它需要具备沟通协作、组织协调、领导能力等能力,以及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
以上是思维力的一些分类方式,不同的分类方式涵盖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各种思维力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的,共同构成了个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思维的类型与分类
思维的类型与分类思维是人类的一种重要认知活动,是人们对外界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加工的过程。
不同的思维类型和分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思维方式,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思维的不同类型和分类,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基于逻辑规律进行推理、判断和分析的思维方式。
它追求严密性和合理性,通过观察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联来推导出结论。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或法律案例时,逻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和推导出正确的答案。
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通过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思考,产生新的观点、理念和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它强调对问题的重新定义和全新的思考方式,不受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
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解决那些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
例如,艺术家、设计师和发明家通常运用创造性思维来创作和创新。
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的思维方式。
它要求我们在接受信息时保持客观、理性和怀疑的态度,经过思考和辨析后形成自己的判断。
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识别虚假信息、发现逻辑漏洞,并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科学研究、新闻媒体和法律领域,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
四、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指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将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并分析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思维方式。
它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结构和运行规律。
系统思维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程设计、管理学和生态环境等,以解决复杂问题和优化系统运行。
五、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在没有特定理由或明确证据的情况下,凭借个人经验、直觉和感觉做出决策和判断的思维方式。
它经常发生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和选择。
直觉思维有助于快速决策和应对紧急情况,但也容易受个人情绪和偏见的影响,需要与其他思维方式结合使用。
心理学知识认识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心理学知识认识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模式的科学,通过探索、解释和预测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1. 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旨在揭示人类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模式。
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是复杂而多变的,但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原理,使我们对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思维模式的认知人类的思维模式是指在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
归纳思维是通过观察和实践得出普遍规律或结论的思维方式,而演绎思维则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推导来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
通过研究人类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过程。
3. 行为模式的理解人类的行为模式是指人们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的行为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认知、情绪、动机以及周围环境的刺激等。
通过对人类行为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们为什么会有某种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4. 思维和行为的关系思维和行为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
人类的思维方式会决定其行为模式,而行为的反馈又会影响个体的思维。
例如,一个人持有积极的思维模式可能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行为,而一个人持有消极的思维模式则可能表现出消极抵触的行为。
通过研究思维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动机。
5. 应用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应用心理学可以为教育、管理、营销等领域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支持。
比如,通过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教育者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通过了解人类行为模式,企业可以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吸引顾客并提升销售业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思维的分类就思维形式而言,可以按不同原则有多种不同分类。
比如,按思维内容的抽象性可划分为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按思维内容的智力性可划分为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按思维过程的目标指向可划分为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聚合思维(即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按思维过程意识的深浅可划分为显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等等。
以上各种分类原则皆有其合理性,对于研究思维心理的不同方面也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思维不是一般的范畴,它是人类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与大自然作斗争过程中经历几百万年进化的产物,是人类大脑的特有功能。
因此,如果从人类思维基本形式的高度来考虑思维分类,就只能有一个原则──认识论原则,要遵循人类对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认识规律,也就是要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思维形式的划分问题。
遗憾的是广大心理学界和哲学界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人类思维基本形式划分的几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抽象(逻辑)思维一种,形象思维和其他思维形式都是次要的,甚至根本否认形象思维的存在。
例如,目前具有相当大影响并作为我国高校文科统编教材的“思维心理学”中,对思维心理学的任务是这样规定的:“它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人是怎样思维的?如果把思维看作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那么思维心理学主要不是去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的内容,也不是去研究正确的概念、判断应遵循哪些规律,而是重点研究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人们是怎样掌握它们的?人是如何做出判断的?如何进行推理的?人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是把思维作为一种过程,研究它的发生、变化、发展的规律。
”显然,该书作者只是把思维看作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也就是仅指逻辑思维。
事实上,在这本400多页专门讲授思维心理的教材中你看不到一句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
还有一些心理学专著虽然也承认形象思维的存在,但是却极力贬低形象思维的作用。
例如,“形象思维只能实现对各种具体、特殊事物此时此地情况的认识和把握……,不能脱离具体特殊的事物,不能超出对具体、特殊事物现在的认识,不能由个别特殊走向一般,不能由现在走向过去和未来,也不能由此达彼,最终无法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只是“概念思维的初级阶段”。
这种观点虽然也承认有形象思维,但是实际上只把形象思维看成是逻辑思维的附庸,否认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仍可归入到第一种。
第二种观点也认为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一种,但不是抽象(逻辑)思维,而是视觉思维。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国际美学大师、艺术心理学的奠基人、哈佛大学著名教授鲁道夫?阿恩海姆。
他认为:思维的基本材料是表象,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概念或语言。
“语言只不过是思维主要材料(表象)的辅助者,只有清晰的表象才能使思维更好地再现有关的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他还认为[,“对事物的整体结构特征的抽象把握,乃是知觉和一切初级认知活动的基础”,而在知觉中最为重要的又是视知觉,因为视知觉的很大优点“不仅在于它是一种高度清晰的媒介,而且还在于这一媒介能提供关于外部世界中各种事物的丰富信息。
”视知觉还能灵便地“为意识随意利用”。
阿恩海姆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视知觉本身已具有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即已具备了思维的功能,所以视知觉并不低级,相反它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最基本形式。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阿恩海姆首次提出了著名的“视觉思维”概念,并以此作为他多年从事人类思维规律研究而写成的专著的书名。
由此出发,他原则上不同意有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划分,正像滕守尧先生所指出的,在他看来,人们看到一种形象(不管是知觉形象,还是内心表象),就有了抽象活动;而每当人们思考一个问题时,都有某种具体形象作为出发点或基础。
……按照常识,思维之所以是思维,就在于它是通过一般普遍性的概念进行的;表象之所以是表象,就在于它是个别的和具体的。
假如这个别表象进入思维中,就会干扰概念的一般普遍性。
如上所述,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总要有某种具体形象作为基础,因此,在阿恩海姆看来,这样的思维就既不是纯粹的形象思维,也不是纯粹的抽象思维,而是视觉思维。
第三种观点认为,抽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但在3岁以前的幼儿中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或称“动作思维”),这是目前心理学界和社会人群中比较流行的观点。
这种观点对抽象(逻辑)思维的看法与第一种观点基本相同,即都认为这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虽然抽象(逻辑)思维也要依赖动作和表象,但这种思维的主要材料是概念[5]。
抽象(逻辑)思维又分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种:前者具有确定性并反对思维过程本身自相矛盾;后者则具有灵活性并强调反映事物的内在矛盾。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逻辑思维是在形式逻辑思维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
不应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应当相辅相成。
关于形象思维,第三种观点认为,其特征是以表象或形象作为思维的主要材料,并可按其发展程度的高低划分为具体形象思维和一般形象思维这样两个不同的阶段。
第四种观点认为,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除了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外,还应包括创造思维。
这种观点的代表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
这里应当说明的是,钱老在80年代初期和中期所发表的文章中,曾经主张把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或基本类型)划分为形象(直感)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三种,后来和戴汝为院士讨论后,又经过进一步研究其思想有所发展,对原来的划分作了修正。
在1995 年6月28日致杨春鼎教授的信中,钱老指出:“思维学是研究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不管在人脑中的过程。
这样我从前提出的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实是一个,即形象思维,灵感、顿悟都是不同大脑状态中的形象思维。
另外,人的创造需要把形象思维的结果再加逻辑论证,是两种思维的辨证统一,是更高层次的思维,应取名为创造思维,这是智慧之花!所以(应)归纳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
从前提过的…社会思维‟、…特异思维‟等皆(属)不同脑状态下的思维,仍不出以上三种基本类型。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第一种观点是强调和突出抽象(逻辑)思维,第二种观点是强调和突出视觉思维。
尽管阿恩海姆不同意有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他本人也不太愿意使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这两个术语,但是只要仔细阅读其代表作,就不难发现,其视觉思维实际上是指以视觉表象为主要思维材料的形象思维,所以第二种观点实质上是强调和突出形象思维(阿恩海姆还通过视觉思维概念对形象思维的内涵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作了很大的拓展)。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不能说哪一种思维好,哪一种思维不好。
……不管是科学家、哲学家,也不管是文学家、工程师,他们都需要有抽象思维能力,又需要有形象思维能力,是缺一不可的。
”换句话说,第三种观点对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采取不偏不倚的并重态度。
第四种观点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看法与第三种观点基本相同(对二者并重),只是在原有两种基本思维形式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种性创造(性)思维。
关于创造性思维尽管在心理学界早就有人提出过,并作过认真的研究。
例如早在1945年沃拉斯(J.Wallas)就提出了著名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四阶段模式”;到了六十年代吉尔福特(J.P.Guilford)又对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归纳,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但是以往总是把创造性思维看作是少数杰出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的“专利”,一般人没有资格问津。
因此过去对创造性思维,大多是作为少度天才人物或超常儿童的特殊思维现象来进行探索。
在六十──七十年代期间,美国虽然在少数学校中进行过有关“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试验(如迈尔斯和托兰斯所作的“创造力体操”教学程序试验以及菲尔德胡森所作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试验等),但是这类试验基本上都是在吉尔福特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因而所谓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完全等同于“发散性思维”教学(这正是吉尔福特理论的核心思想)。
事实上,发散性思维只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远远不能反映出整个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深刻内涵。
关于这个问题,到了七十年代末以后,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因此,把发散性思维看成一般人皆可具有的普遍思维形式和把创造性思维看成一般人也能具有的普遍思维形式完全是两回事。
真正把创造性思维看成人类思维的基本类型,认为普遍人也可以具有这种思维,让创造性思维走下高不可攀的神秘圣坛,从而有可能为更多的人所掌握,这还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新认识。
钱老对于转变人们关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关于人类思维基本形式划分的新思考上面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人类思维基本形式划分的几种主要观点。
其中有些虽有明显的偏颇之处(如第一、二种观点),但总的说来,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依据,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的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第三种),有的则颇有创新见解(如第四种)。
但是,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这些观点基本上都忽视了一个根本性问题性没有能按认识论原则来考虑人类思维基本形式的划分,只是从思维心理过程或思维内容去考虑,也就是只从具体的心理科学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而未能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第四种观点本来力图从认识论角度探讨人类思维基本形式,但是从支持这种观点的众多学者所发表的文章中,迄今为止还未能看到有关这方面的具体论述)。
因而所得出的结论虽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但其理论概括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其普遍意义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就被大打折扣,甚至对某些重要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使理论面临尴尬的境地。
下面我们试图真正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人类思维基本形式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一番新的思考与剖析。
关于思维,心理学家与哲学家都认为这是人脑经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特有机能,并把它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做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
人类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与大自然作斗争,这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联系的基本规律,才能进一步去改造客观世界,以便在与大自然斗争中达到预期的目的。
而思维就是人类为实现这一目的所不可缺少的智力机能。
按照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世界是物质的,并且物质总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空间与时间则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各样具体事物只是物质的各种不同形态[12]。
因此要了解和掌握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只有深入去考察、分析各种事物的不同运动状态的形式及特点,即其本质属性才有可能。
事物的运动状态,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有“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
相对静止状态也称“存现状态”,显著地变动的状态就是通常所说的“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