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牙痛

合集下载

中医论牙痛 偏方针灸齐上阵

中医论牙痛 偏方针灸齐上阵

中医论牙痛偏方针灸齐上阵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症状,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所以齿与肾、龈与胃关系最为密切,宜从肾治,中医治疗手段很多,针灸按摩偏方等等,效果都很好,赶跑牙痛,轻松好胃口。

*一、中药方剂
*1、风火牙痛: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薄荷连翘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竹叶12克,绿豆衣12克,知母12克,生地黄15克,薄荷6克(后下),牛蒡子10克。

水煎服。

中成药:牙痛一粒丸,每次取1~2丸,填人龋齿洞内或肿痛的齿缝处,外塞一消毒小棉球,防止药丸滑脱,并注意将含药后渗出的唾液吐出,不宜咽下。

民间偏方:
(1)生石膏18克,生地黄15克,牡丹皮9克,荆芥6克,
防风6克,青皮4.5克,生甘草3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白菜洗净捣烂用纱布挤汁,左牙痛将菜汁滴入左牙?
右牙痛将菜汁滴人右牙,数量少许不宜多。

*2、胃火牙痛:清胃泻热,凉血止痛。

清胃散:黄连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牡丹皮12克,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升麻6克。

水煎服。

若胃腑积热,大便秘结。

加大黄以通里泻热。

若肿连腮颊,加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以清热解毒。

若胃火上蒸,灼伤血络,齿龈出血,宜选加鲜芦根、西瓜翠衣、竹叶、绿豆、丝瓜络、金银花,以清胃凉血。

缓解牙疼按摩合谷穴颊车穴

缓解牙疼按摩合谷穴颊车穴

缓解牙疼按摩合谷穴颊车穴缓解牙疼需要按摩的主穴是合谷穴和颊车穴。

采用以下方法,每天坚持按摩3~4次,牙疼症状就可得到缓解。

合谷穴位于虎口处,用一手拇指的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进行按摩,由轻渐重按压1~2分钟,可以起到疏风解表、活络镇痛的作用。

中医里,牙疼分虚实两种,都可以通过按压穴位治疗。

实火牙疼比较剧烈,不敢吃热东西,牙龈红肿明显;虚火疼痛不太明显,隐隐作痛,但持续时间比较长,牙龈红肿不太明显。

如果是实火牙疼可以配以内庭穴,此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虚火牙疼配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颊车穴位于颌骨边角向鼻子斜方向约1厘米处。

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就是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由轻渐重按压1~2分钟,可以起到解痉止痛、活血消肿的作用会谷穴取穴方法: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

(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合谷穴的主治疾病为: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这里顺便提及一下合谷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

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扁桃腺疼痛。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合谷穴Hé gǔ(LI4)〖取穴方法〗人体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一、偏头痛:(1)治法:疏泄肝胆,通经止痛。

以足厥阴、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2)主穴: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孙。

二、落枕:(1)治法:舒筋活络,活血止痛。

以局部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2)主穴: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

(3)配穴: 1 风寒袭络(风池、合谷)2 气血瘀滞(内关、阿是穴)3 肩痛(肩髃、外关)4 背痛(天宗)三、中风(中经络):(1)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以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3)配穴: 1 肝阳暴亢(太冲、太溪) 2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3 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4 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5 阴虚风动(太溪、风池)6 口角喎斜(颊车、地仓)7 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 8 头晕(风池、完骨、天柱)9 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10 便秘(水道、归来、丰隆、支沟)11 复视(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12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13 下肢不遂(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中风(中脏腑):(1)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

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水沟。

(3)配穴:1 闭证(十二井穴、太冲、合谷)2 脱证(关元、气海、神阙)四、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喘习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实证:(1)治法:祛邪肃肺,化痰平喘。

以手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2)主穴:列缺、尺泽、膻中、肺俞、定喘。

(3)配穴: 1 风寒(风门)2 风热(大椎、曲池)3 痰热(丰隆)4 喘甚(天突)虚证:(1)治法:补益肺肾,止哮平喘。

以手太阴、足少阴经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2)主穴:肺俞、膏肓、肾俞、定喘、太渊、太溪、足三里。

(3)配穴:1 肺气虚(气海)2 肾气虚(阴谷、关元)五、呕吐:(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贲门痉挛、幽门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胆囊炎、胰腺炎)(1)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呕。

经常牙疼的中医治疗偏方

经常牙疼的中医治疗偏方

经常牙疼的中医治疗偏方篇一:中药治牙痛的验方中药治牙疼的药方缘起:本人在药房抓中药时,偶遇一老人也在抓药,就随意问了一下抓治什么病的药,老人说自己是抓治牙痛的药,因为他本人是练太极的,在参加一次交流会上,一位友人送予他的,没想到后来家里人牙痛,用这个方子果然好使。

本人于是问老人可否借来复印一下,老人慷慨,所以才有了这药方。

这也是原载于某杂志上的一个验方,可能因为年代较长,刊物流通不广,所以国人知道的并不多吧!感谢无偿传承、贡献药方的这些人!原文大致如下(药方没有改变,煎药过程稍作详解):俗话说“牙痛不算病,痛起来真要命”。

40年前有一次,我的牙痛得非常厉害,食物进嘴已不便,还不敢咀嚼,半边脸都肿了,弄得我痛苦不堪。

去看医生,吃过药,打过针,也针灸过几次,均无济于事。

后来邻居张老师的父亲知道了,送给我一纸药方,并说:“赶快去抓两服药煎吃了,保管很快就好,还能断根(即痛过的牙以后不再痛)哩。

”我便立即“如法炮制”。

当喝完第一服药之后,病情便觉少解,肿块也开始消散,吃完第二服,第四五天,一切恢复了正常,似乎前几天的事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暗想,此方真有药到病除之功效(据说,它是一个死刑犯为救自己的命献出来的)。

我那次牙痛用此方治好后,过了几年,发觉另一部位几颗牙有了疼痛的迹象,我便赶紧抓了两服药煎好吃下去,果然牙没有痛起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从那以后,我的牙再没痛过。

后来,有的牙动摇了也不痛。

现在把方子写在下面,牙痛的朋友不妨一试,看它是否灵验。

一、通用药七味(无论哪颗牙痛,都得用它们):防风、丹皮、生地、荆芥各一钱,生甘草:钱半生石膏:八分青皮:七分。

二、特需药二味(注意分清痛牙位置):①上颚前四牙痛(心火),需加黄莲八分、麦冬一钱二分;②下颚前四牙痛(肠火),需加黄柏八分、知母八分;③上颚两边牙痛(胃火),需加白芷八分、川芎八分;(指上边虎牙痛)④下颚两边牙痛(脾火),需加白术八分、白菊八分;(指下边虎牙痛)⑤上颚左边牙痛(胆火),需加羌活一钱、龙胆草八分;⑥下颚左边牙痛(肝火),需加柴胡一钱、黑栀子一钱;⑦上颚右边牙痛(肾火),需加大黄三钱、枳壳一钱;⑧下颚右边牙痛(肺火),需加黄芩一钱、桔梗一钱。

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牙痛136例疗效观察

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牙痛136例疗效观察

d f e c nc m ai n P< . 1 . n cmp r o f h f c —t eo n l s e en t ogo p t ie n ei o p r o ( 0 0 ) I o a sn o ee et i f ag i b t e w u , e fr s i t f m a ea w r h


临 床研 究 ・
中药 联 合 针灸 治 疗 牙痛 16例 疗效 观察 3
赵 彤 彤 【 摘要 】 目的 观察 自拟大黄蒺藜细辛汤联合针灸治疗牙痛 的临床疗效 。方法
汤联合针灸治疗 , 3d为 1个疗程。结果
16例病 例随 3
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 每组 6 。对照组采用甲硝唑 、 8例 布洛芬治疗 , 治疗组采用 自拟大黄蒺藜 细辛 对 照组治疗后 总有效率为 5 .9 , 5 8 % 治疗 组治疗后 总有效
率 为 9 .8 , 组 比较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11 % 两 差 P< . 1 。两 组 止 痛 起 效 时 间 比较 , 疗 组 明 显 优 于 对 治 照 组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两 组 止 痛持 续 时 间 比较 , 差 P< .5 ;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义 ( > .5 。结 论 P 00 )
【 src】 O jci T be eteci cle i c nto ah r t i e Abtat bet e oo sr h l ia fc yo ot cet ae wt sl r a d v v n fa h e d h f—pe r pe
d h a gji i nd c c o o bn dw t a u u cue n x u t n M eh d 16 c ss e n o a u n l x i e ot nc m ie i c p n tr a d i x i h moi s o . t o s ae r r d m— b i 3 w ea

头痛、牙痛、腰腿痛……这样的针灸疗法止痛效果好!

头痛、牙痛、腰腿痛……这样的针灸疗法止痛效果好!

头痛、牙痛、腰腿痛……这样的针灸疗法止痛效果好!说起疼痛,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临床上,针灸治疗是可以止痛,在中医理论当中“不通则痛”,中医针灸治疗疾病主要是以疏通气血、疏通经络为主,所以在临床上对于“不通则痛”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起到止痛的效果,开始的时候,针刺穴位会出现局部组织酸、胀、麻木等复合感觉,针刺信号会沿着外周或者中枢路径传导到大脑高级部位,所以会产生镇痛效应。

针灸还可以起到宣泄内热、补虚散寒、疏通气血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改善内分泌疾病和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改善功能失调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可以选择委中穴止痛治疗。

而对于女性患者月经紊乱,包括痛经可以应用针灸治疗来止痛,比如针刺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血海穴都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针灸是传统中医治疗手段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对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腰疼、痛风、中风、鼻炎等等,而且针灸治疗几乎没有副作用,相对来说更安全一些。

那么针灸的原理及作用有哪些呢?针对全身的痛症,如何用针灸治疗呢?一、原则疼痛的发生与功能失调有关,针灸包括针法与灸法,针法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皮肤,并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来刺激特定的部位,帮助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刺入的点即穴位,人的身体一共有三百多个穴位,不同的疾病所选取的穴位是不同的。

而灸法则是指在穴位上用灸柱或灸草进行烧灼、熏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是利用热的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主要选用艾草,因此也称为艾灸。

另外还有桑枝灸、灯芯灸、柳条灸、隔药灸等方法。

二、应用针灸可有效调节疼痛或镇痛相关中枢核团的兴奋性,不仅能够干预介导疼痛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还能够对局部的痛敏进行抑制、减轻疼痛感。

辩证之后,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病因,针灸不同的部位,达到止痛的效果。

其中比较常用的包括:(1)疏风止痛法:风池穴可祛风解表,风府穴祛风清神,风市穴祛风通络。

牙疼一分钟立马见效,医生都佩服,太神奇了

牙疼一分钟立马见效,医生都佩服,太神奇了

阅读本文前,请先关注微信公众号,经络技巧,每天更新中医养生特技免费教学。

这里是爱好中医者的天堂,每天免费更新推拿、按摩、针灸、刮痧、拔罐、艾灸、熏蒸、拍打、洗髓术、刺血疗法、放血疗法、点穴疗法、民间特技等~~~~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作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牙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

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进行穴位按摩止牙痛1.指掐合谷穴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

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2.按揉下关穴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3.按压颊车穴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4.按揉风池穴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5.指掐少海穴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6.按揉阳溪穴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

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7.揉按面颊部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

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8.推行间穴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

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牙疼都有哪些类型?由龋齿引起的牙疼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主要症状:龋齿初期患者疼痛不分明,当龋坏到一定深度时,接近牙髓(牙神经)或许龋坏到牙髓,遇冷、热、酸、甜等食物刺激便会引起难以忍耐的酸痛。

用药推荐:速效牙痛宁酊主要成份:芫花根、地骨皮。

产品功效:活血化瘀,理血止痛。

用于风虫牙痛,龋齿性急、慢性牙髓炎,牙本质过敏,楔状缺损。

注意事项:龋齿若没有得到及时医治,会引起牙髓炎症,建议及时到牙科处理。

中医针灸能否有效缓解牙痛和口腔疼痛

中医针灸能否有效缓解牙痛和口腔疼痛

中医针灸能否有效缓解牙痛和口腔疼痛牙痛和口腔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当疼痛发作时,很多人会选择服用止痛药或者寻求牙医的帮助。

然而,中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也被认为对缓解牙痛和口腔疼痛具有一定的效果。

那么,中医针灸到底能否有效缓解牙痛和口腔疼痛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牙痛和口腔疼痛的常见原因。

牙痛可能是由于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等牙齿本身的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智齿生长、牙龈萎缩、牙本质过敏等原因导致的。

口腔疼痛则可能是由于口腔溃疡、口腔炎症、口腔创伤等引起的。

中医认为,牙痛和口腔疼痛的发生与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有关。

例如,胃火上炎、肾阴亏虚、风火牙痛等都可能导致牙痛的发生。

而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平衡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那么,针灸是如何具体缓解牙痛和口腔疼痛的呢?针灸治疗牙痛和口腔疼痛通常会选择一些特定的穴位。

比如,合谷穴是一个常用的穴位,它位于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刺激合谷穴可以起到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多种类型的牙痛和口腔疼痛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此外,颊车穴、下关穴、内庭穴等穴位也常常被用于针灸治疗牙痛和口腔疼痛。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手法。

一般来说,针刺的深度和角度会根据穴位的位置和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除了针刺,艾灸也是一种常见的针灸治疗方法。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阳气,从而缓解疼痛。

许多临床研究也证明了中医针灸在缓解牙痛和口腔疼痛方面的有效性。

一项针对急性牙髓炎患者的研究发现,针灸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另一项针对牙周炎患者的研究也表明,针灸结合常规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牙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医针灸虽然对缓解牙痛和口腔疼痛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针灸治疗歌诀

针灸治疗歌诀
(1)风邪:外风(外关,风池)
(2)胃肠结热:梳理。枢里(天枢,足三里)
(3)湿邪:阴交(阴陵泉,三阴交)
(4)血虚风燥:三三(足三里,三阴交)
22,蛇串疮:(局部穴、夹脊穴)
阿是挟击(蛇)。(阿是穴,夹脊)
(1)肝火:蹲阳间。敦阳间(大敦,阳陵泉,行间)
(2)脾胃湿热:血隐庭(血海,隐百,内庭)
(1)肺气虚:气海
(2)肾气虚:观音。关阴(关元,阴谷)
13,胃痛:(足阳明、手厥阴。募穴)
内关(走)三里,中脘(胃痛)。(足三里,中脘,内关)
(1)寒邪:胃俞
(2)食滞:下梁(下脘,梁门)
(3)肝气犯胃:太冲
(4)气滞血瘀:膈俞
(5)脾胃虚寒:脾胃关气(脾俞,胃俞,关元,气海)
(6)胃阴不足:叫停。交庭(三阴交,内庭)
【实证】肺吐痰烈,吃则定喘。(肺俞,膻中,列缺,尺泽,定喘)
【虚证】山里高荒,太远太稀,肺肾定喘。(足三里,膏肓,太渊,太溪,肺俞,肾俞,定喘) 12,胃痛
内关走三里,中脘痛。(内关,足三里,中脘) 13,呕吐同胃痛 14,泄泻
【急性】阴陵泉上巨虚,天输水分。(阴陵泉,上巨虚,天枢,水分)
【慢性】公孙天神住山里。(公孙,天枢,神阙,足三里) 15,便秘
9,面瘫(手足阳明、手足太阳)
攒四百车洋白鱼,捆抡地仓了,(免谈)。攒四白车阳白鱼,昆仑地仓髎,(面瘫)。(攒竹,四白,颊车,阳白,鱼腰,昆仑,地仓,颧髎)
(1)风寒:风池
(2)风热:曲池
(3)恢复期:足三里
(4)人中沟歪斜:水沟
(5)鼻唇沟浅:迎香
10,不寐:(督脉、八脉交会穴、三少阴)

针灸治牙痛(此穴奇效)

针灸治牙痛(此穴奇效)

针灸治⽛痛(此⽳奇效)患者莫某,⼯程师,从事保健品研发。

患⽛痛很久,去医院检查,诊为龋齿,俗称⾍⽛。

经修补后仍然疼痛。

听闻我曾治好过很多例⽛痛患者,遂来求治。

患者⾃述⽛痛绵绵,睡卧不眠,烦闷不已,痛时牵引头⾯部(可能累及三叉神经)。

因来时很晚,⼜是在我家,没有针具,遂取艾叶⼀把,⽣姜四⽚(厚约⼀厘⽶)。

将艾叶揉成艾绒,捏成如黄⾖⼤⼩锥形,取双侧合⾕、⽛痛⽳,灸40分钟后,⾃述疼痛减轻,于是停下,嘱其第⼆⽇仍有疼痛时再来。

当时我在想,我以前治⽛疼都是⼀次见效,⽽且不复发,远期效果显著,还没见过见效这么慢的。

是不是因为此⽳对龋齿引起的疼痛效果不好?还是因为对类似于三叉神经引起的⽛疼效果不好?嘱其第⼆⽇来实则是给⾃⼰⼀个思考的时间,看其有何发展。

第⼆天⼀早我主动打电话过去,患者相当开⼼,说当时治了过后仍有余痛,也曾怀疑,但⼀觉睡后,所有症状都消失了,现在很是开⼼,并说要我将其发扬,以利病⼈。

我听后也很⾼兴,⼼中悬着的⽯头终于可以放下下了。

今天再次将⼼得与⼤家分享,也希望版主能给我⼀个学习的机会,让我摆脱0分的困拢吧。

呵呵。

合⾕⽳[定位] 在⼿背,第1、2掌⾻间,当第2掌⾻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以⼀⼿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拇、⾷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

[解剖] 在第⼀、⼆掌⾻之间,第⼀⾻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背静脉⽹,为头静脉的起部,腧⽳近侧正当桡动脉从⼿背穿向⼿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痛⽳:在⼿掌⾯,中指与⽆名指缝⾄掌横纹1/2处,即第三、四掌⾻⼩头近侧端之间取⽳。

(⼿掌⾯第3、4掌⾻之间,距掌横纹约1横指处)⽅法:患侧按摩,即左侧⽛痛,按左侧⽛痛⽳,右侧⽛痛,按摩右侧⽛痛⽳。

拇指尖和⾷指相对持续⽤⼒,掐患侧⽛痛⽳,⼒度由轻⾄重,⾄⽛痛消失后按揉该⽳。

⽛痛⽳是近年来发现治疗⽛痛的新⽳,位于⼿掌⾯上⼿厥阴与⼿少阴⼆经之间,近于⼿厥阴⼼包经之劳宫⽳,能清泻中焦胃经之⽕,有清热解毒、消肿⽌痛的功效。

董氏针灸治疗牙部疾病——牙痛等经验分享!!

董氏针灸治疗牙部疾病——牙痛等经验分享!!

董⽒针灸治疗⽛部疾病——⽛痛等经验分享!!⽛部疾病——⽛痛等(1)⽛疼,右上痛:灵⾻⼤⽩,侧下,昨天针了好使,今天针不好⽤,⼜在三齿点刺,还没好怎么办?1)加三肩;2)可以针对侧⼿解、灵⾻⼤⽩、三肩(是拇指上三个⽳位),四花,门⾦,外三关。

(2)王应:⽛疼,饭不能吃,如何配⽳。

1)⽥越:对侧灵⼤、三肩。

2)任绍华:灵⼤、侧三⾥、侧下三⾥也可。

(3)⼤⽛后⾯,下⽛龈红肿,疼痛难忍:扎三齿⽳,灵、⼤、魁,门⾦下,四花,三叉三。

(4)⽛痛难忍,针三重、门⾦⽳,门⾦下⽳,陷⾻,内庭,⽊⽃⽊留,针刚下,痛就没了。

(5)男53岁,昨天来时⽛痛的厉害,左边脸肿的变形,扎灵⾻、⼤⽩、重魁、⽕主、⽕硬,下针上5分钟⽛不痛了,今天来脸上基本消肿。

(6)钟秀琼:⽛痛⽤什么⽳⽌痛最快。

1)鹏飞:三肩治下⽛位置、合⾕或灵⾻⼤⽩是上⽛位置;2)杜教成:加侧三⾥、四花;3)王路:如果是肝阳上亢加上三黄;(7)⽛疼脸部肿胀引起的偏头痛,⽤对侧灵⼤、四花、肾关、⼈皇、侧三⾥、侧下三⾥、内庭,⼀次⽌痛,三天后⾃然消肿。

(8)王秀⽂:⽛疼半个⽉:针灵⾻、三齿、四花上、天皇,起针就感觉好很多了。

(9)⽛痛:浮间⽳、外间⽳;四花外⽳点刺、侧下三⾥⽳加灵⾻⽳。

外间⽳、浮间⽳在肺经的分⽀上,⼜在⼿阳明⼤肠经的阴⾯,针深⼀点可透到⼤肠经,治⽛痛或许就是这机理。

门⾦⽳在胃经上,可泻胃⽕治胃⽕⽛痛。

侧三⾥⽳、侧下三⾥⽳加灵⾻⽳,前两⽳靠近胃经,灵⾻⽳则在⼤肠经上极近合⾕⽳。

(10)年纪⼤,⽛齿松,求固齿针⽅。

1)⽥越:三神、⽔⾦、⽔通、灵⾻⼤⽩、三肩。

健侧取⽳。

(11)前⼏⽇⼀⽛包肿⼤,下针四花上,⼿解,当时即感胀痛⼤为缓解,后第⼆天病⼈来诉:已破脓,疼痛已除,第三⽇:愈。

(12)娟⼦:⽛疼。

1)按翳风,合⾕。

(13)陈伟芬:⽛龈增⽣,就是两⼤⽛之间顺着⽛缝往下长,像⼩⾁瘤。

1)林正泰:三肩、制污、灵⾻⼤⽩。

(14)张志国:上下⽛串疼,牵扯到颞部,针:三齿、灵⾻⼤⽩、三肩后,⽛疼好转,头疼仍在,于太阳⽳针刺,做牵引针法,痛速⽌。

牙痛治法集(经络篇)

牙痛治法集(经络篇)

牙痛治法集(经络篇)牙痛有火牙、虫牙(即龋齿)之分,许多书籍认为,针灸对火牙疼痛有较好效果,常有针入痛止之效,常用穴位有下关、颊车、合谷,被称为牙痛三要穴。

风火牙痛,可针翳风,单用即有良效.胃火牙痛,宜针内庭.虚火牙痛必加太溪.而对龋齿牙痛针灸疗效则不理想;中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所以牙龈痛肿多属胃火应清胃,牙齿松动而痛多属虚火应滋肾。

此外,从经络学角度看因手阳明大肠经入上齿中,足阳明胃经入下齿中,所以上牙痛可针合谷、三间等大肠经穴,下牙痛可针内庭等胃经穴;至于三焦郁火引起的牙痛,可针“耳门丝竹空,住牙痛于片刻”。

受叶天士'龈为胃之络,齿为骨之余'的启发,治疗牙痛还应分清是牙龈痛还是牙齿痛,前者应治胃,后者应治肾;前者针取牙痛三要穴加内庭,药用清胃散;后者针取太溪、大杼(齿为骨之余,骨会大杼),药用玉女煎(必用生地),可针可药,皆可应手取效。

玉女煎:生石膏(15-30克)熟地(9-30克)麦冬(6-15克)知母(6克)牛膝(5克)该方是治疗胃热阴虚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火炽盛,肾水不足之牙痛、牙衄、消渴等皆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临床应用以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为辨证要点。

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同时,古代书籍中尚有许多宝贵经验待发掘,如治一牙痛病人,针之不效,用《惠直堂经验方》所载之'哭来笑去散'(川芎、雄黄、乳香、没药、生石膏各6g,火硝15g)研末吹鼻牙痛立止;十年前我自己患龋齿牙痛,遍用上穴针之不效,后用古书记载的睡前阳溪穴贴大蒜,晨起揭去,使之起泡的天灸疗法一次即愈,后用数人多效,方知龋齿不是针药适应症的说法不确。

后来,发现了一个治疗牙痛的特效穴位偏历穴。

据《灵枢经经脉》记载:手阳明络脉遍历齿中,偏历为手阳明大肠经络穴,'龋'为其主病之一,近年来受此启发,发现牙痛病人偏历穴处多条索状物,且压痛明显,试治各种牙痛病人,尤其是龋齿病人,以双手拇指按压偏历穴,用力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皆能疼痛立止;若按揉后再行针刺,其效更佳。

缓解牙疼的一些方法

缓解牙疼的一些方法

缓解牙疼的一些方法⑴牙痛急救:a.服用布洛芬,一种抗炎镇痛药。

b.将冰袋放置于疼痛最严重部位。

⑵穴位疗法:a.上齿疼痛,指压“迎香”穴道。

b.下齿疼痛,则左右手指般交叉,用拇指放在上面的手的中指向桡骨延伸,寻找一压就有痛感之处,一边吐气一边指压10秒,反复压20次。

c.指压合谷穴,温溜穴,下关穴,颊车穴,平安穴也可收到减轻疼痛。

也可艾炙,针灸,刮痧该穴。

d.找出牙痛点(位于手掌面第3,4掌骨之间,距离指掌横纹近侧3毫米处)用3厘米毫针快速穴位进针,深1.5厘米左右,大幅度捻转提插,同时用口深吸气,当有较重酸胀感时,留针5分钟。

右侧牙痛针左侧,反之针右手。

e.牙痛时,男左女右,用艾叶烧拇指叉两次,或用艾条炙拇指叉。

⑶中药疗法:a.车前草,鱼腥草,两面针,灵仙各30克,石膏50克,甘草,甘菊麻各5.5克,砂锅煎服后,能保长期不牙痛。

b.细辛1钱,黄柏1钱,水煎漱口,不可咽下。

c.玄参30克,生地30克,土牛膝40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d.鲜石菖蒲30克,将其捣烂取汁,滴于患侧耳孔,一次3滴,一日数次至痛止。

e.取黄荆根一小段,洗净捣烂,咬于患牙处,15-30分钟后吐掉,勿吞服,可反复使用f.将鲜打碗花3份捣烂,白胡椒一份研末,混合,塞入龋齿洞内或痛处,几分钟后吐出g.取公丁香一份研末,95%酒精2份,泡3-5天,牙痛时候点牙即可。

h.乌梅肉,生地各30克,捣烂,成丸,放在痛牙处,上下咬合,张口使涎水外流。

i.人中白3克,硼砂粉1.5克,冰片末0.9克,青黛末0.9克,共研末,敷痛处。

j.细辛少许,研末,涂搽痛牙的牙龈处,适合小儿龋齿。

k.花椒6克,蜂房6克,食盐少许,入锅加水煮,凉后含漱,吐出再含,反复使用。

⑷家庭简便方:a.花椒1粒,咬在痛牙处,可立即止痛,不包括龋齿。

b.生姜1片,咬在痛牙处即可。

c.杏仁1个,放在火上燃着,吹灭后咬在痛牙处,连咬3次。

d.苏打面适量,用硬纸卷一个小喇叭筒,由他人将苏打面吹入牙痛一侧的鼻孔内,轻轻揉压鼻翼即可。

针灸治疗牙痛

针灸治疗牙痛

础 上 , 一步研 究观 察 华蟾 素 治 疗分 泌 性 中耳 炎的 进 疗 效 。通 过两种 药 物疗 效观察 , 者认 为 . 蟾素 之 笔 华 所 以 比麻 黄素疗 效 显 著 . 因为 它 不但 有类 似麻 黄 是 素 的收 缩 毛细 血管 作 用 , 且 这种 作 用 比麻黄 素 缓 而 和且持 久 , 并且 其 清热 解 毒 、 肿 、 消 活血 化 瘀 等作 用
功能 一
华 蟾 素 注射 液 系 纯 中 药制 剂 . 主要 功 能 是清 热 解毒 、 肿 止 痛 、 血 化瘀 、 坚 散 结 、 强 免疫 功 消 活 软 增 能 。临床 上 主 要用 于原 发性 肝 癌 、 胃癌 、 结肠 癌 、 肺 癌、 乳腺 癌 、 ’ 肝 炎等 近年经 临床 观察 其局 部应 睦性
5 治 疗 结 果 全 部 病 例 均 在 治 疗 7d后 进 行 疗 效 判 定 。 治 疗
组 j 3例 , 愈 4 痊 1例 ( 7 3 ) 显 效 6例 , 效 5 7.6 , 有 例, 无效 1例 。 有效 率 9 . 1 总 8 1 对 照组 j 3例 , 痊 愈 2 0例 ( 7 7 , 效 8例 , 效 1 3. 4 显 有 8例 . 效 7 无
物 , 做耳咽管问接欧张, 再 上 操 作 每 日上 、 午 下 各 1次 . 续 7d 对 照 组 用 1 麻 黄 索 液 . 疗 操 连 。 治
急性 分泌性 中耳炎 多 由于感 染或 变态 反应等 因 素致 耳 咽管 黏 膜 发生 充血 、 胀 、 肿 阻塞 . 室腔 呈 现 鼓 负压 . 负压 严重 者 , 可形成 鼓 室积液 治疗关 键是解 除 耳 咽管黏 膜 的充血 、 肿胀 . 而恢 复其 正常 的通气 从
{ 蛙 蝣『 职_ 院 芏 二压 2 1L 张 玉 珍 , { 7 0

针灸治疗牙痛与脏腑关系分析

针灸治疗牙痛与脏腑关系分析

针灸治疗牙痛与脏腑关系分析
Paillard Florian;蔡圣朝;袁卫华
【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3()6
【摘要】《疡医大全》对牙齿与脏腑的认识《疡医大全》,清.顾世澄编著,是现存
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中医外证全书。

顾世澄,一名澄,字练江,安徽芜湖人。

出身于世医之家,行医于江苏扬州一带,业医40余年,为清代乾隆时期名医,尤以长于疡科著称。

【总页数】2页(P553-554)
【关键词】牙痛;针灸;疡医大全
【作者】Paillard Florian;蔡圣朝;袁卫华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3.1
【相关文献】
1.针灸治疗牙痛的选穴特点分析 [J], 周琳悦
2.分析针灸治疗牙痛的临床效果 [J], 孔祥秋;
3.针灸治疗牙痛临床研究进展 [J], 陈莉;张英
4.针灸治疗牙痛的效果分析 [J], 于洋
5.针灸治疗牙痛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J], 王泽宇;罗湘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3
加减
风火牙痛——翳风、风池——疏风清热; 胃火牙痛——厉兑、曲池——泻火止痛; 虚火牙痛——太溪、照海——滋养肾阴、降 火止痛。
上牙痛——太阳、颧髎; 下牙痛——大迎、承浆。
精选ppt
14
4
精选ppt
15
穴位贴敷
将大蒜捣烂,于睡前贴敷双侧阳溪穴,至发泡 后取下。用于龋齿疼痛。
耳针
精选ppt
1
1
精选ppt
2
牙痛是口腔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无论 是牙齿本身的疾病,或牙周组织以及颌骨的 某些疾病,甚至神经疾患等都可表现的牙痛, 对牙痛的患者必须仔细询问病史,根据疼痛 特点,首先大致确定原因,然后作进一步检 查。
精选ppt
3
西医学中的龋齿、牙髓炎、根尖牙周炎、 牙周炎、牙槽或牙周脓肿、冠周炎及牙本质 过敏等均可引起牙痛。
精选ppt
4
2
精选ppt
5
中医学对牙痛的认识很早。《灵枢•经脉》 篇 曰 : “ 大 肠 手 阳 明 之 脉 …… 是 动 则 病 齿 痛”。本病病位在齿,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 足阳明胃经入上齿,无论是风邪外袭或胃火 炽盛,循经上炎均可引起牙痛。又因肾主骨, 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亦可引起 虚火牙痛。故牙痛总因火热所致。
用安痛定注射液,每穴注入0.5~1ml。
②取穴:合谷、太阳、下关、颊车。用0.5
%~0.75%盐酸普鲁卡因3~5毫升,进行穴
位注射。上牙痛取合谷、太阳、下关;下牙痛
用下关、颊车。首先注射合谷、多取健侧,患
侧或双侧亦可。找到较好感觉,注药0.5~1毫
升。然后再注射下关、太阳或颊车,每穴
0.5~1毫升。每日可注射1~2次。
精选ppt
10
3.虚火上炎:牙齿隐隐作痛,时作时止, 午后或夜晚加重,日久不愈可见齿龈萎缩, 甚则牙齿松动。常伴腰膝酸软、头晕眼花, 舌质红嫩、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精选ppt
11
基本治 法
精选ppt
12
治则
风火外袭、胃火炽盛——清热泻火、消肿止 痛; 虚火上炎——养阴清热、降火止痛。
处方
颊车、下关、合谷、二间、内庭
精选ppt
18
5
精选ppt
19
按语
1.针灸对牙痛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一般1次 即可止痛或痊愈。但对龋齿只能暂时止痛。 2.牙痛的发生原因很多,应针对不同的原发 病进行治疗。 3.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度的硬物咀嚼和冷、 热、酸、甜等刺激。 4.注意与三叉神经痛相鉴别。
精选ppt
20
精选ppt
21
精选ppt
6
3
精选ppt
7
临床表现
以牙齿疼痛为主症,每因冷、热、酸、甜 等刺激而发作或加重。可伴有牙龈红肿、牙 龈出血、龈肉萎缩、牙齿松动、咀嚼困难或 有龋齿存在。
精选ppt
8
辨证分 型
精选ppt
9
1.风火外袭:发作急剧,牙痛剧烈,牙龈 红肿,喜凉恶热。兼发热,口渴、腮颊肿胀,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胃火炽盛:牙痛剧烈,牙龈红肿甚至出 血,遇热更甚。伴口臭、尿赤、便秘,舌红、 苔黄,脉洪数。
取口、三焦、上颌或下颌、牙、神门、耳尖、
胃、大肠、肾等穴。每次选3~5穴,毫针浅
刺,留针30分钟;耳尖可行点刺出血;每日1
次。或施行埋针、王不留行籽贴压。
精选ppt
16
电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取颊车、下关、合谷或二间。针刺得气后加脉 冲电流,用密波强刺20~30分钟。
精选ppt
17
穴位注射
①取颊车、下关、合谷、翳风。选1~2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