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Exchange Economy)。
2.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Division of Labor)。
3.社会分工的存在导致任何人都只能对一部分资 源拥有所有权,要想获得别人拥有所有权的资源, 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交换制度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交换的两种形式:物物交换(Barter)与以货币为媒 介的交换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2 货币的职能 (Functions of Money)
2.2.1 价值尺度(Unit of Account) 2.2.2 流通手段(Medium of Exchange) 2.2.3 贮藏手段(Store of Value) 2.2.4 支付手段(Repayment of Debt) 2.2.5 世界货币(International Money)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总结:因此,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名义价值 与实际价值的比较、抉择机制使货币贮藏手段职能 发挥着货币流通的调节器的功能,货币过多时会自 动趋于减少,在过少时会自动趋于增加,货币具有 自我调节机制,使得流通中的货币恰好满足流通的 需要,既不过多,也不过少。
拓展: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是否存在,WHY 货币失去实际价值,只有名义价值。货币名义价 值的任何下降(通货膨胀)都只会促使人们加速出 让自己手中的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存量 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不是减 少反而是增加;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上升(通货紧 缩)都只会促使人们推迟货币的支付,货币数量不 是增加反而是减少。 “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
物物交换向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的演变 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 1.需求的双重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 2.交换系列的无限延长 3.难以建立相互一致的交叉兑换比率 4.缺少普遍接受的价值储存手段 时间的双重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Time) 地域的限制(Restriction of Region) :郑和下西 洋与丝绸之路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货币概说
2.1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2.2 货币的职能 2.3 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 2.4 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2.5 货币的层次划分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1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2.1.1 货币的产生 2.1.2 货币的本质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1.1 市场经济与交换行为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2.4 支付手段
1.概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非伴 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就执行着支付手 段职能。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简化交换的方式,扩大交换的范围。 2.提高经济效率和挖掘生产潜力。 3.为整个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经济范围的拓展奠定 了基础。 4.促成商品跨时间的交换。 解决了需求上的双重巧合问题。 解决了时间上的双重巧合问题。 拓展了交易的地域。 使购买力一般化,有利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货 币选票(Money Vote)
4.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 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 规定。 区别:前者代表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 其他商品的价值;后者代表一定的技术重量,用来 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前者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 形成的,后者是由国家用法律加以规定的。前者随 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后者一经规定就比较 稳定。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2.1 价值尺度
1.概念: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时,执行 着价值尺度的职能。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只需要观念的货币。
3.价格标准(Price Standard):货币计量单位, 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如:1两 黄金,1两又分为10钱。
反证:假设发行了11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 的实际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低于一件商 品,理性的人必然将金币从流通中撤出一部分,以金 属条块的形式保持价值。
假设发行了9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的实际 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高于一件商品,理 性的人必然会将原先收藏起来的金币或金属条块重新 投入流通。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1.2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 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1.货币是从商品中游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Fra Baidu bibliotek般等 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是商品。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 料,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2.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生产者之 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 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2.2 流通手段
1.概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着流 通手段职能。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 通速度=商品价格×待流通的商品数/货币流通速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2.3 贮藏手段
1.概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 手段的职能
2.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真实的、具有 完全价值的货币。
3.货币流通的调节器:举例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既有名义价值(即货币的 购买力),又有实际价值(自身内含的价值量)。假 设社会上有1000件等价值的商品,一件商品内含的价 值量与一枚金币内含的价值量一样,同时假设一枚货 币在一年只流通一次,则社会上需要1000枚金币。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Money and Monetary System)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为货币银行学的基础。应重点掌握和理解货 币是如何产生的,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态的演 变,把握其演变规律,同时了解一些货币的相关理 论和知识,在此基础上研究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 其历史演变、货币层次的划分等问题,为货币银行 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Division of Labor)。
3.社会分工的存在导致任何人都只能对一部分资 源拥有所有权,要想获得别人拥有所有权的资源, 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交换制度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交换的两种形式:物物交换(Barter)与以货币为媒 介的交换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2 货币的职能 (Functions of Money)
2.2.1 价值尺度(Unit of Account) 2.2.2 流通手段(Medium of Exchange) 2.2.3 贮藏手段(Store of Value) 2.2.4 支付手段(Repayment of Debt) 2.2.5 世界货币(International Money)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总结:因此,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名义价值 与实际价值的比较、抉择机制使货币贮藏手段职能 发挥着货币流通的调节器的功能,货币过多时会自 动趋于减少,在过少时会自动趋于增加,货币具有 自我调节机制,使得流通中的货币恰好满足流通的 需要,既不过多,也不过少。
拓展: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是否存在,WHY 货币失去实际价值,只有名义价值。货币名义价 值的任何下降(通货膨胀)都只会促使人们加速出 让自己手中的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存量 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不是减 少反而是增加;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上升(通货紧 缩)都只会促使人们推迟货币的支付,货币数量不 是增加反而是减少。 “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
物物交换向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的演变 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 1.需求的双重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 2.交换系列的无限延长 3.难以建立相互一致的交叉兑换比率 4.缺少普遍接受的价值储存手段 时间的双重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Time) 地域的限制(Restriction of Region) :郑和下西 洋与丝绸之路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货币概说
2.1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2.2 货币的职能 2.3 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 2.4 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2.5 货币的层次划分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1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2.1.1 货币的产生 2.1.2 货币的本质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1.1 市场经济与交换行为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2.4 支付手段
1.概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非伴 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就执行着支付手 段职能。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简化交换的方式,扩大交换的范围。 2.提高经济效率和挖掘生产潜力。 3.为整个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经济范围的拓展奠定 了基础。 4.促成商品跨时间的交换。 解决了需求上的双重巧合问题。 解决了时间上的双重巧合问题。 拓展了交易的地域。 使购买力一般化,有利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货 币选票(Money Vote)
4.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 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 规定。 区别:前者代表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 其他商品的价值;后者代表一定的技术重量,用来 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前者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 形成的,后者是由国家用法律加以规定的。前者随 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后者一经规定就比较 稳定。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2.1 价值尺度
1.概念: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时,执行 着价值尺度的职能。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只需要观念的货币。
3.价格标准(Price Standard):货币计量单位, 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如:1两 黄金,1两又分为10钱。
反证:假设发行了11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 的实际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低于一件商 品,理性的人必然将金币从流通中撤出一部分,以金 属条块的形式保持价值。
假设发行了9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的实际 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高于一件商品,理 性的人必然会将原先收藏起来的金币或金属条块重新 投入流通。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1.2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 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1.货币是从商品中游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Fra Baidu bibliotek般等 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是商品。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 料,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2.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生产者之 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 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2.2 流通手段
1.概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着流 通手段职能。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 通速度=商品价格×待流通的商品数/货币流通速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2.2.3 贮藏手段
1.概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 手段的职能
2.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真实的、具有 完全价值的货币。
3.货币流通的调节器:举例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既有名义价值(即货币的 购买力),又有实际价值(自身内含的价值量)。假 设社会上有1000件等价值的商品,一件商品内含的价 值量与一枚金币内含的价值量一样,同时假设一枚货 币在一年只流通一次,则社会上需要1000枚金币。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Money and Monetary System)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为货币银行学的基础。应重点掌握和理解货 币是如何产生的,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态的演 变,把握其演变规律,同时了解一些货币的相关理 论和知识,在此基础上研究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 其历史演变、货币层次的划分等问题,为货币银行 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