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五》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五》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五》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个综合性学习板块,它涵盖了丰富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了字词句的运用、日积月累以及口语交际等多个部分。
(一)字词句运用1. 教材中提供了一些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练习。
例如,“峰”和“蜂”,“锋”的辨析。
这有助于学生准确地区分和运用汉字,避免书写和使用中的混淆。
同音字的存在是汉语的一个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
以“峰”“蜂”“锋”为例,“峰”指的是山峰,与山有关;“蜂”是昆虫,与蜜蜂等有关;“锋”有先锋、锋利的意思,多与金属、前端有关。
通过这样的辨析练习,让学生明白汉字表意的特点,根据字义来准确记忆字形和使用汉字。
2. 在词语搭配方面,教材给出了不同的名词和形容词,让学生进行合理搭配。
如“()的眼睛”,可以搭配“明亮”“水汪汪”等形容词。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词语搭配的合理性和习惯性,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词语表达的能力。
词语搭配是汉语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词语搭配能够使句子更加通顺、表意更加准确。
(二)日积月累这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积累一些经典的古诗。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积累古诗,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例如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其用词精炼、意境深远。
学生在背诵和理解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古人的语言表达方式,还能体会到古诗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三)口语交际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展开。
这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
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有条理地讲述自己所了解的传统文化内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传统节日、民间工艺、地方习俗等,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到相关的素材。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甲:我们了解到了这么多春联的知
识,那我们怎样向同学们来介绍呢?现 在,我们来商量一下用什么方式向大家 介绍吧!
乙:我们采用小组推荐代表的方式
向大家介绍,其他组员来一起做补充。 我推荐甲代表我们小组来交流。
甲: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这
是上千年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 好生活的民族风俗。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 生所说:“春联是举世罕有的最伟大、最瑰奇的 文艺活动。”在明代以前,春联是称之为“桃符” 的,到了明代,才真正称之为“春联”。春联形 式多样,但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 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要平仄相合, 音调和谐。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四要内容 相关,上下衔接。此外,传统作法必须直写竖贴, 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横批必须与左 右联系紧密相关,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
中华传统文化
• 粽子
•
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粽子的形状很 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 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粽子用(绿油 油 )的芦叶包裹着(雪白 ) 的糯米和(红红 )的枣子, 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 的玛瑙,很好看。粽子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 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 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
列举式;
•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 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 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 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 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 过春节了。
第二步
• 具体描写场景或故事
除夕之夜
除夕之夜 除夕,好热闹啊!人们忙得不亦乐 贴了对联又挂年画 乎,贴了对联又挂年画;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就像 鞭炮声 在锅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啪的焰火声就 像北京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似的,穿过了大 焰火 街小巷,穿过了高楼大厦,把漆黑的夜晚照着得 如同白昼。家乡的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 洋洋的景象。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范例)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过程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
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习作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
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这段中写了那些场景呢?
•
春节前,大家忙得不可开交。我和妈妈 来到步步高买菜、礼物、食品等。只见步 步高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我和妈妈用车子推着选购的商品去付账, 可是队伍犹如长龙,足足等了半个小时。 我和妈妈走出了商场的门口,依然还是听 到里面传来一阵又一阵的笑声,热闹极了! 第二天,该扫尘了,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奶奶用长扫把墙上的蜘蛛网打扫干净,爸 爸和爷爷在贴春联,我在挂灯笼。不一会 儿,家里就焕然一新,显得喜气洋洋。
甲: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这
是上千年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 好生活的民族风俗。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 生所说:“春联是举世罕有的最伟大、最瑰奇的 文艺活动。”在明代以前,春联是称之为“桃符” 的,到了明代,才真正称之为“春联”。春联形 式多样,但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 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要平仄相合, 音调和谐。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四要内容 相关,上下衔接。此外,传统作法必须直写竖贴, 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横批必须与左 右联系紧密相关,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
申猴
亥猪
作业设计
• 1、了解一下:父母是哪一年 出生,生肖是什么? • 2、 搜集更多的成语。
• 搞活动 • 编排 • 防止 • 剧场
搞东西 草稿 稿纸 编织 妨碍 消防 叮嘱 叮咛 戏剧 根据 据说 磅秤
高——搞 稿
扁——遍 编 丁——盯 叮 旁——傍 磅
方——妨 防 居——剧 据
习作范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 ——过年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 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 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 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 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 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 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 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 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 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 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 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 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元宵节
• 今天是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大早起来, 我就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因为,晚上在街心广场有燃礼花庆元宵活动。
• 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宝贝们来到天空。 原来,它们也是来看礼花的。广场上,人头蹿动,到处都是三三俩俩的人 群,我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看礼花的有利地势。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习作要求:
(1)把综合性学习中收集到的有关 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或看到、听到 的内容,整理清楚。
(2)选定一个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 方面,写成习作。
习作要求:
(1)把综合性学习中收集到的有关 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或看到、听到 的内容,整理清楚。
甲:我们了解到了这么 多春联的知识,那我们 怎样向同学们来介绍呢? 现乙在:,我我们们采来用商小量组一推下荐 用代什表么的方式向大家介绍 ,
甲:春节来临,千家万户 写春联、贴春联。这是上 千年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 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 民族风俗。按照当代艺术 大师周汝昌先生所说: “春联是举世罕有的最伟
• 这时,天空中出现红、黄、蓝三颗信号弹,我高兴极了,因为放礼花马上 要开始,一个紫色的大礼花直冲云霄。紧接着,许多色彩缤纷的礼花飞上 天空。瑰丽无比,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串 串雨丝;还有的像盏盏小灯笼被点燃。看!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真有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缤纷的礼花把天空装点得 奇幻而美妙。突然,又一个大礼花“咚“的一声,飞上了天空,这个礼花 可和别的不太一样,里面出现了几个红灯笼,徐徐飘落天幕,可真是太神 奇了。最后,小礼花也开始燃放起来,色彩各异,分不清是星星还是礼花。
(2)选定一个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 方面,写成习作。
习作要求:
(1)把综合性学习中收集到的有关 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或看到、听到 的内容,整理清楚。
(2)选定一个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 方面,写成习作。
我以前过春节都做过些什么呢?
你说我说
下面的开头你知道用的是哪种方法吗?
春节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 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为什么呢?奶奶告诉我: “春节是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又要来了,人们又可以播种等待着丰收,是一个让 人充满希望的节日!所以要高高兴兴地迎接新年的 到来。”
街小巷,穿过了高楼大厦,把漆黑的夜晚照着得 如同白昼。家乡的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 洋洋的景象。
这段中写了那些场景呢?
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个 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大街上
吃张联灯 。团结 老圆彩 老饭, 少热 少大闹,非男街凡男上,女张家女家都灯户穿结户上彩贴节着日“盛倒装福,”,脸对上
• 几颗信号弹的升空,宣布了本次活动的结束,而我还盼着天空发愣, 似乎还回味着那绚烂多彩的烟花。
•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许多习俗。
• 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 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 烟子、吃十二红
甲:我们小组了解到了
过年时人们为什么贴春
联以及春联的一些知识; 还乙了:解那到我了们剪把窗各花自的了有解 关到知的识春。联我知们识来互向相同交学流
语文园地五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
临河六小:郭金铎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上 存在过的、发生过的一些现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 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 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还有一 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 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 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 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 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 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 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 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 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 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 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 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 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 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 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 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列举式;
•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 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 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过春节了。
• 具体描写场景或故事
第二步
除夕之夜
除夕之夜 除夕,好热闹啊!人们忙得不亦乐
乎,贴了对联贴又了挂对年画联;又噼挂哩年啪画啦的鞭炮声就像 在锅鞭里炮炒声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啪的焰火声就 像北京天安门举焰行盛火大的庆祝会似的,穿过了大
个个都带着笑容,走亲串邻去拜年,一片详和的 景象。 大家见面第一句话都是恭喜恭喜。
中华传统文化 • 粽子
• 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 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 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用(绿油油 )的芦叶包裹着(雪 白 ) 的糯米和(红红 )的枣子,煮熟 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
• 欢吃。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 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传说吃粽子是 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 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 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怀念他,崇敬他。 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 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 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是的, 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