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黑马 当代草圣”书法家葛涛作品集

合集下载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3)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3)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3)书中瑰宝——林散之草书代表作《自作诗论书绝句》赏析●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王罡赏析提要:大草《自作诗论书绝句》先后 8次著录,是林散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代表作,是研究林散之草书的范本。

极度奔放、圆劲浑厚、流畅柔韧的线条如同万岁枯藤,凝重盘郁,奇险峻拔,展现出神奇的飞动之美和刚健之美。

这幅作品创作于1977年,立轴,尺寸为96×34㎝,约3平方尺。

落款散耳,印有“林散之印”(白文)、“大年”(朱文)。

双款,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

裱工精细,品相十品。

作品正文内容是: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更觉方。

此语我曾不自吝,搅翻池水便钟王。

林散之先生认为,线条在草书创作中十分重要,要中锋用笔,只有中锋用笔,线条才能直,尤其弯曲的时候要写得直。

“意到圆时更觉方”,就是说线条圆中带方,方中有圆。

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反复研习,搅翻池水,把一池水写光,才能成为像钟繇、王羲之这样的书法大家。

林散之一生把学习古人的书法作为做学问的基础,活到老学到老。

64岁临《颜真卿书李玄靖碑》,67岁临《礼器碑》,68岁临《石门颂》,72岁临《孔宙碑》,75岁临《熹平残石》,76岁临《淳化阁帖王羲之书》,77岁临《孙过庭书谱》。

林老在《自序》中十分感慨地写道:“伏案惊心六十秋,未能名世竟残休,情犹不死手中笔,三指悬钩尚苦求。

”他还对学生陈慎之说:“真学问是苦练出来的,做不得假。

怀素在木板上练字,把板都写穿了,可见苦练的程度。

也正是如此,千年不倒。

”大草《自作诗论书绝句》,中锋放笔,疾涩方圆,游丝连绵,奔放潇洒,流畅的线条极具动感、力感,又似万岁枯藤,展现出神奇的飞动之美和刚健之美。

正文一共28个字,有13个字相连,开头的“笔从曲”三个字是连笔,一次书写完毕。

“笔”字的中间一长竖和最后的两短横,写得像金龙绕玉柱,龙头向上,龙身环绕,紧紧锁住高高的玉柱,龙尾顺势抛出,构成了“从”字的第一画。

李涛简介

李涛简介

李涛书画作品欣赏李涛,原名李永森,斋号平易居,男,1938年8月出生,天津市静海县人,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香港中华艺术家协会一级美术师、沧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作品被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港、台友人收藏,1983年作品《秋实图》获河北省职工书画展一等奖。

并作为全省参展精晶选送北京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

11986年书法作品被河北省书协选送日本展出,1988年书法作品获河北省楹联三等奖。

1995年《毛驴图》在《信息大观报》上发表。

画驴艺术在沧州各家报刊、电视台作过多次专题报道。

1996年《深秋》在《中国书画报》上发表,1997年书法作品入选《当代书法家佳作荟萃》一书。

近几年入选的有:《中国当代美术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文化艺术界名人录》、《翰墨中国书画精选大型画册》等多部辞典。

2000年《群驴图》入选世界华人艺术大展荣获铜奖,2001年“群驴图”被人民画报社收藏。

2001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百驴图》荣获优秀奖,并被组委会收藏。

2001年《耕耘驮运之良友》在中国旅游报刊登。

2002年在全国中老年干部书画大赛中《踏青图》,荣获最佳奖。

2003年第四届中国书画名家大奖赛“任重道远”荣获银奖。

2003年中日书画艺术作品大展《六六大顺图》荣获优秀奖。

2004年海内外知名书画家书画大展中《谦顺图》荣获优秀奖。

2004年首届“盛世中华杯”中国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中,“毛驴图”荣获金奖。

2005年鸡年画鸡,首届中国画金鸡奖《瑞雪兆丰年》荣获入选奖并入编大型画册。

作品《大吉大利》被组委会收藏。

2005年在首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国书画作品大展评选中《野驴图》荣获入围奖,并同时获得保护野生动物爱心大使称号。

著名书法家聂涛作品鉴赏

著名书法家聂涛作品鉴赏

著名书法家聂涛作品鉴赏聂涛,字,康毅,号:无墨斋主人,山东泗水县泉林人,生于戊子年腊月。

,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艺术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新文化艺术促进会会员北京华夏国艺书画院理事,九州枫林国际书画艺术院院士,羲之书画报签约书画家,中国书画信息网签约书画家,特级书画师。

在历届全国书画大展中屡获金奖。

曾被授予:“感动中国杰出功勋书画名家”“东方红。

中国红色艺术家”、红色功勋艺术家”、“中华德艺双馨书画名家”“中国红色传承艺术家”、“中国红色文化书画家”“中国书画名人”“盛世中国书画名家”、“中国优秀艺术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百名中华传承书画家”、“金紫荆中华爱国书画艺术家”:“纪念亚非会议六十周年全球书画名家国际交流展金奖(获中华书画交流大使荣誉称号)”“中国五百强。

百佳”“爱国书画艺术百杰”“中韩文化大使”、“中华书画交流大使”、“国礼艺术家”等荣誉称号“华人百强书画家”、“国际书画名人”、“文化部授予优秀书法家”等荣誉称号。

作品作为国礼被泰国皇家收藏,并被泰国皇室颁发“和平文化杰出贡献奖”其作品被当代诸多书画艺术作品集刊载,并为主办单位所收藏。

出版个人书法专集一本。

与欧阳中石、李铎、沈鹏、张海、王学仲、赵长青、张飚、言恭达、聂成文等共同出版“盛世翰墨名家经典”国礼卷一部。

被授予“国礼艺术家”荣誉称号;与欧阳中石先生和出“中国梦·中国艺术”一书,被授予“中国梦文化强国时代先锋” 荣誉称号。

被文化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部授权单位评定为国家一级书法师。

其作品丰润俊朗,淳厚典雅,点画清正,法度雅和,干湿相宜,拙巧兼顾,风格鲜明,独有风范。

虽善诸书,尤长行、草。

宽博之心 寄情于画——葛涛绘画作品赏析

宽博之心 寄情于画——葛涛绘画作品赏析
58 青春期健康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长廊
Youth Vision
《桃园结义》
《文殊师利菩萨》
《进士醉了》
《虎友》
青春期健康 5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长廊
Youth Vision
葛涛先生的山水画、花鸟画、人 物画、创作画有他独到的一面。并且 对待自己的学生有一种阳刚的慈爱。 他的绘画里面有他自己寻找个性、发 现世界、发现自我的印迹,也有前辈 的金石乳汁给予他丰厚的滋养,他一 面完成教学,一面努力画画,有这样 的成就,也足以说明他的教学成果是 良好的,作为一名画家能看到他为人 的忠厚,有从底透上来的那一种底气, 以及对与传承文化创造文明的前哲,
编辑 赵曼
青春期健康 6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作品入编《中国美术》《水墨中国》 《炎黄艺术》《中国画坛》《书画研究》 《 国 尚 》《 海 峡 艺 术 》《 中 国 水 墨 画 》
等国家级刊物,另外作品被编入《中 国艺术研究院合集》《贾又福山水工 作室学生优秀作品鉴藏》《苦行探道 集》《中国书画百杰精品集》《当代著 名画家合集》《全国当代书画名人名 作精品集》等典籍数十种。主编《国 尚 - 桂林写生集》《魂涉太行集》《崂 山问道集》《山影清旷集》《乘物游心 集》等著作。
更多一点慎重的冒险精神,也就是 说要有一点很安全的冒险精神,不 断打破捆着他的绳索,这些绳索来 自 大 师, 来 自 社 会 舆 论, 更 多 的 是 来自他自己的患得患失。
一 见 钟 情 是 他 的 张 力, 刺 激 了 我 们, 让 我 们 被 吸 引 了, 让 我 们 投 入了自己的学养、胆识和见解之后, 丰 富 了 画 作, 我 们 开 始 来 爱 它。 我 相信他有他的睿智,也有长夜失眠 的时候,他会不停地自省来完善自

卞涛书法简介

卞涛书法简介

卞涛书法简介1 概述卞涛是以赞美大自然、体现哲理思想的抒情性书法家,他以山水笔法,杂点抒情、细腻入微,为书法艺术发展增添灵动、质朴的魅力,并以一种倔强而英勇的神韵征服读者无数。

在书法界,他凭借自己纯熟古典表现技法,有“卞涛流”绘画独树一帜的美誉。

卓越的书法造诣,使他的作品对时代的精神和艺术有较高的追求,使被称为“卞氏体”的书法派领域繁荣发展。

2 卞涛历史卞涛,原名卞元锝,汉族,浙江宁波人,一九四九年生,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书协理事长,江苏文联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画院长,文华美术馆和浙江省书法院名誉院长,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艺术家。

卞涛书法历时三十余载,向传承汉草现代书法的创新求索。

他的艺术受到一致的好评,曾被特别提出“树立浙江书坛、领衔华南书坛”。

他曾受邀参加了很多书法举办的各种活动,如中国书法艺术大展、上海书法展等,并荣膺多项荣誉奖项,如“全国优秀书法家”、“全国文化交流大使”等。

3 其作品特色卞涛'书法作品精于调和细节,以秉承古典表现技法为基础,以山水抒怀为核心重点,而不拘泥传统,强调立意别致,技法丰满,营造出一种质朴自然静谧的抒情艺术意境,极具传统山水书法的优美与魅力。

卞涛作品独特之处在于把小行书与大行书结合,形成一种特有的书风,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雄浑的气势,用明辞写出深刻的哲理人生观。

下笔贴紧,骨力活跃;书法酣畅,神韵磅礴。

要像古人一样坚持字体,以文字形象抒发情感,追求在文化内涵上艺术升华,向古老的书法技艺看齐,争取彰显自我风采的无穷力量。

4 结语卞涛的书法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学习技艺、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更具有极强的情感性、意趣性和艺术性,是山水书法艺术史上经久不衰、一脉相承的独特品质。

书法家司徒越

书法家司徒越

司徒越(1914年-1990年)安徽寿县人,本名孙方鲲,号剑鸣,以号行。

司徒越幼年读私塾,1931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西画,后转学至上海新华艺专,1933年冬毕业。

上世纪50年代任寿县正阳中学、六安师范、六安第二初中(现六安市毛坦厂中学)、舒城中学校长、副校长。

1963年调寿县博物馆工作至退休。

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曾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合肥分校教授,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安徽省考古学会理事,安徽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顾问,寿县政协副主席(退休多年后又应命复出工作,任寿县政协副主席直至去世)。

曾当选安徽省第六、七届人大代表。

司徒越少年时期曾学习书法、篆刻,但并无所成。

1976年司徒越的一幅作品入选文化部举办的现代中国书道展,并在日本东京、名古屋、北九州等地巡展近两月,他的狂草技惊东瀛,观者赞不绝口。

司徒越活跃于我国书坛,仅只有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去世前的短短十余年时间。

时间虽短,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饮誉书坛。

他重视传统,认真学习古代名家技法,但绝不泥古不化,力求古为我用,勇于创新。

他的狂草至上世纪80年代前期逐渐形成了遒劲奔放、婉转流畅的风格,得到群众的喜爱,专家的认可。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在《狂草略得》中写道:“专业书法家中专攻狂草,并且展览、出版狂草者孙以檬书法家司徒越司徒越 甲骨文对联 释文:五州合有大同日,千载終归唯物天司徒越自画像司徒越 草书 孙过庭《书谱》(节选) 释文:书契之作,适以记言。

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

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司徒越 篆书 1989年 释文:长驱和扁,高视农轩为数很少,安徽司徒越、广西李雁、浙江马世晓、辽宁王廷风、北京李长路、李志敏……”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顾问王学仲在《长枪大戟写狂草》里则说:“至于当代,写狂草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据我所知,安徽有一位司徒越,已经去世;天津有一范润华,再就是唐双宁先生了。

为家乡山水画历史——葛燎原油画风景作品欣赏

为家乡山水画历史——葛燎原油画风景作品欣赏

为家乡山水画历史——葛燎原油画风景作品欣赏文化艺术来源:央视网 2017年07月20日 13:11葛燎原葛燎原,四川江安人,研究生学历。

现任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宜宾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宜宾市文联名誉主席,宜宾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其油画风景写生作品在《中国画家报》、《中华文化画报》、《中国书画报》、《中外名流书画家》、《写生作品系列丛书·油画卷》、《世界知识画报》等刊物上发表或刊发专页。

2006年10月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作品集《葛燎原色彩风景写生作品集》。

2008年9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成都画院为其举办了《乡情——葛燎原生态写生画展》。

2009年10月,美国南卡州哥伦比亚市为其举办了《宜宾市长画宜宾》个人画展。

2011年9月底,写生作品《李庄羊街》、《五月山乡》参展委内瑞拉波利瓦尔共和国举办的《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展》。

2012年9月,四川美术家协会、陈逸飞艺术基金会在上海为其举办了《川南放歌大美情怀——葛燎原油画风景写生作品展》。

《古镇小巷》(60×80cm)《冬闲》(65×80cm)《李庄羊街》(60×80cm)为家乡山水画历史——葛燎原先生绘画作品之我见作者;曾德宏(宜宾学院教授)葛燎原先生的油画作品,我在宜宾美术馆见过。

那是五六个志同道合的画家,坚持每个周末到乡村野外写生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展示。

当时,我有一个观念性的东西在脑海里闪现:这是宜宾美术史上一个画家群落风格的集体展示,它是否预示着一个画派的诞生?我继续大胆地设想,戎州画派正在悄然孕育,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向世人昭示它的诞生和崛起。

《佛门春晓》(65×80cm)在近邻的乐山有嘉州画派,内江有大风堂,而我宜宾独没有一个画派,这在历史文化名城,真是一件不好交代的事情。

画家仅靠单打独斗闯天下,在艺术上走出一条成功的路子,固然值得钦佩。

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成功算不得真正的成功。

笔墨大陇浪推浪

笔墨大陇浪推浪

览。获 《 书法报 》首
襞 陵穰 穗
鹰 ’ 械 行 业 职 工 书 画展 一 冬
妹 , 国 法 制 宣 传 书 画 展 三 之
一 而寸 ^ t
杯 ”全国硬笔 书法 大赛银
奖 、 全 国 师生 书 画 展 优 秀
指导 二等奖 ,甘肃 省第二 届校 园师生 书画 印大赛书
法 类 教 师 组 二 等 奖 ,天 水
2 0 0 .5 18 5
国 土 绿 化
7 5周年 全国书画作品展二等奖 ,甘 肃省新世纪
三 等 奖 ,第 四届 “ 煌 文 艺 奖 ” 一 等 奖 , 天 水 敦
曾荣 获 中国当代书法 家作品评 展三等 奖,建军
市 “ 五个一工程奖 ”等 。
凌波 倦 予 兰虐 拽 水 二靼 盈 步 教 乃是
弹 废
9 8年 芳 碧 ’ 会 会员 ,甘肃 甘 夫 ,号 石 泉 山人 , 1 6 市书法 家协会创 作委 家协 ~ 王斌 ,字 省书法 家协会 会员 ,天水 生 ,现 为 中 国 书 法 员会 委 员 、 天 水 市 青 年 书 画 家协 会 副 主 席 、 天 水 市 书 画 院 特 聘 书 法 家 。
全 国 书 法 展 、 “ 龙 杯 ” 全 国 首 届 颜 体 书 法 大 展 、 “ 国 宝 丰 ”第 聚 中 四届 魔 术 文 化 节 全 国书 画展 、 平 复 贴 杯 ” 国 际 书 法 大 赛 、 供 销 杯 ” “ “ 全国书法大赛。
; 主女 撂 翻 三 主 粼 缸
格 晚 唇 菇 童 层
. 、卜 野 碧 腹 肯 强 健
更 都
花 元 捃 霜 、 、 绩 幽
暮 中 1 一 早 香 香 绩 日
书 法作品 曾入展全 国第九届 书法篆 刻展、第三届 中 国书法兰 亭奖 “ 尧山杯”兰亭 新人 展、守望敦煌——甘肃 书法晋京展 、甘肃 省第

郭文涛作品

郭文涛作品
郭文涛作品
卫生院医师。
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
良,无当也。
扬子云:字为心画。
书法的美,与生命息息相通。
“高山坠石”——锻炼了质量与速度;
“千里阵云”——开拓了胸怀与眼界;
“万岁枯藤”——懂得了柔韧和坚持。
通过在中书汇书法学苑跟随大地老师学习书
法,可以感知世间万象,这也是书法的更高价
值,感受美与艺术的纯粹意义。
郭文涛 宋苏轼词《卜算子》
084 休闲读品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郭 文 涛
临 孙 过 庭 《 书ll Rights Reserved.
休闲读品 085
郭文涛 临赵孟頫《赤壁赋》
086 休闲读品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郭文涛 宋苏轼文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休闲读品 087

鲁迅的集外散篇文字值得重视——以新发现的三幅鲁迅手迹为中心

鲁迅的集外散篇文字值得重视——以新发现的三幅鲁迅手迹为中心

作者: 葛涛
作者机构: 北京鲁迅博物馆陈列部,100034
出版物刊名: 鲁迅研究月刊
页码: 59-6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鲁迅全集》;手迹;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字;北京鲁迅博物馆;2009年;人民出版社;资料库
摘要:已知的被确认为鲁迅的成篇文章都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的《鲁迅全集》,此外,还有一些鲁迅的散篇文章被收人人民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的《鲁迅著译编年全集》和刘运峰主编的《鲁迅佚文全集》,可以说,鲁迅散佚在外的没有被收集出版的散篇文字已经很少了。

笔者近日在北京鲁迅博物馆资料库查看资料时偶然看到鲁迅的三幅手迹,在查找上述鲁迅文集后确认这三幅手迹均没有公开发表过。

鉴于这三幅手迹包含一定的实质性内容,应当被视为鲁迅的散篇佚文。

葛炎书法作品

葛炎书法作品

葛炎书法作品推荐文章葛焱,生于60年代,安徽砀山人。

童年随父亲葛振民(菏泽著名剧作家、曲作家、教授)习字,自幼酷爱书法,从师于著名书法家周慧珺先生、欧阳中石先生。

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书法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葛炎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葛焱书法简介葛焱,生于60年代,安徽砀山人。

童年随父亲葛振民(菏泽著名剧作家、曲作家、教授)习字,自幼酷爱书法,从师于著名书法家周慧珺先生、欧阳中石先生。

大学毕业后研习书法孜孜不辍,现为山东省榜书家协会副主席、菏泽市榜书家协会主席、菏泽学院书法客座教授、香港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艺术顾问、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馆研究员、菏泽市书画联谊会常务理事。

葛焱先生书法如其人,格调清新高雅、俊朗飘逸,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古朴而又华美,被国内书坛誉为颇具传统功力的实力派书法家。

受家庭的熏陶,葛焱自幼喜爱书法艺术,早早地便浸泡在文房四宝中,与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碑帖耳鬓厮磨、朝夕相处,学生时代即小有名气。

参军后仍然笔耕不辍,更加勤学苦练。

后师从于著名书法家周慧珺先生、欧阳中石先生,并渐渐融进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感悟,博采众家之长,慢慢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

书写新时期菏泽精神著名书法家徐伟告诉记者,学书在法,其妙在人。

当天赋遇到勤奋,这段姻缘造就的,一定是累累硕果。

是啊,2006年春节,在菏泽来说,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春节,那一年对葛焱更是如此——当时的国务院温家宝视察菏泽,并与菏泽人民共度牛年春节!既是过春节,就要有春节的氛围,迎春纳福贴春联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温下榻在和平大酒店。

春联的内容既要端庄大气,与时俱进,字体也要刚柔相济,雅俗共赏。

菏泽既是牡丹之乡,又是书画之乡,于是菏泽市委市政府推举出几个书法家,其中就包括葛焱。

经过有关领导层层共同把关,最终确定由葛焱担此重任。

葛焱不负重托,激情挥毫,把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温的敬仰凝聚在毫端。

当一幅幅用红宣写就的春联、福字、春字贴在温下榻的和平大酒店的大门、电梯口以及温入住的房间,温被那“祖国前程似锦,江山春色如画”等内容所吸引,微笑着点头以示肯定。

赫涛绘画作品

赫涛绘画作品

“ 悟 一空”跨 界 实验 艺术展 ( 上海 多伦 美
河 南省 青 年 山水 画精 英 展 ( 河 南 美协 主 河 南省 第十 一届 中 国画 艺术展 ( 河南 美{ 河 南省 第十届 中 国画 艺术 展 ( 河 南 关协
河 南省 花 鸟画 艺术 大展 ( 河南省 美协 主 ; 河 南省 第十 二届 关术 作 品展 ( 河 南有 关{ “ 时代 经典 ”当代 中 国画名 家 联展 ( 山东 “ 承 继瑰 玮” 一 名 家丈 二大 画邀 请 展( 洞 “ 春 晖之邀 ”太 行 纣王殿 写 生展 ( 河 南大
赫涛绘画T 隹品
赫 涛 ,男,1 9 7 9年 生 于 河 南省 通 许 县。 2 0 0 9年 毕 业 于 广 西 艺 术学 院 中 国画学 院 并 获 硕士 学 位 , 师 从 著名 画 家黄 格 胜 教授 。 现 为广 西画 院 特聘
画家 、 南 京青 年 美术 研 究院 特 聘 画 家 、 开 封 翰 林 图画 院 专 业 画 家 、 河 南山 水 画 艺委 会 委 员、 开 封 市 美术 家协 会 理 事 , 任教 于开 封文 化 艺 术职 业 学 院。 其 作 品 多次 参 加 国 家级 、 省 级 展 览 并获 奖 此 外 , 部 分 作 品和 论 文 在 《 美 术界 》 《 美 术报 》 《 名人 名 家 》 《 正大 艺 术 》 等 学 术 刊物 发表 , 且 作 品还
- 一 、 譬 毳
_ ≮羹 . 。



2 1 墨— ■
} l : i ・ l r - 一 l = - 一 . 灞 k i ● ■ 口 F 、 一 + 囊


. I = 1 1 ●

' l - ■ ■ ■ ■ ■ _

洪涛——最具潜力山水画家作品欣赏

洪涛——最具潜力山水画家作品欣赏

洪涛——最具潜力山水画家作品欣赏洪涛简介:自幼受家庭蒙养与熏陶,80年代曾追随长安画派著名画家方济众、王金岭先生学艺。

1995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高研班,师从贾又福、姚鸣京、张立辰等。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西安国画研究院画家,陕西美协会员,宝鸡市职工文联副主席,宝鸡市职工美协主席,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出版有《当代中国山水画名家》、《洪涛水墨画》、《当代名家洪涛画集》、《首届当代百家小品画集》、《画界名家》、《中国当代名家精品选》等。

其作品被北京铁道大厦、北京中国文物基金会等多家机构收藏。

《春色多妩媚》作品参展及获奖:1992年作品《流向延安的血脉》获得全国铁路美展一等奖;1994年作品《艰难的历程》获得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美展优秀奖;1995年作品《原生》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199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当代五人画展;2000年作品《山野清风》入选中国美协举办优秀中国画展览;2000年《山野清风》作品入展中国美协在南京美术馆举办的"民族魂、国土情"优秀中国画展览;2002年作品《江山无尽》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全国美展;2003年国画《清风》获全国首届水墨画小精品银奖;2005年参加《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邀请展;2006年参加首届《水墨中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2009年作品《大山无言》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收藏;2014年作品《静观秋色》入选首届当代中国画大家小品画邀请展;2015年作品入选当代中国画百家扇面小品学术研究展;2015年作品《秋风过眼》入选当代中国画大家小品画邀请展;2015年10月应宝鸡市政府的邀请为高铁南站贵宾室创作国画《秦岭春晓》。

《静观青山天地宽》记者问:当代山水画与古代相比如何?洪涛:我认为普遍倒退了。

原因很简单:世俗影响太多了。

因而造成心不静不纯。

古语讲,静能生慧。

大家都在浮躁的状态下作画可想而之,画能让观者潸然泪下,过目不忘吗?有。

葛长庚书法简介

葛长庚书法简介

葛长庚书法简介葛长庚,字子昂,号梅溪,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下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葛长庚的书法艺术。

一、艺术风格葛长庚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他的作品以清秀、俊逸、流畅、自然为主要特点。

他的字体秀丽而不失刚劲,笔画流畅而不失韵味,构图精妙而不失简洁。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传统的中国书法的特点,还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艺术成就葛长庚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书法展览,并获得了多项大奖。

他的作品被收藏于国内外的多个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三、艺术理念葛长庚的书法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他认为,书法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通过书法的修炼,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水平。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艺术影响葛长庚的书法艺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的作品不仅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也对后来的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艺术,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财富。

总之,葛长庚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他的书法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他的书法艺术,不仅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是一种精神财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八大山人和石濤的交遊

八大山人和石濤的交遊

八大山人和石濤的交遊八大山人像南昌八大山人紀念館藏八大山人(1626-1705)致友朋書信的手跡,是他的書法作品的一個重要部分,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他生平所作書信,今尚存世而且確知下落的,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十六通,瀋陽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各藏三通,北京歷史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各藏一通,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十通,合計三十四通。

這些書信的內容,涉及八大山人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如書畫活動、友好往還、作畫謀生、需錢求助、索藥問醫等等,均時有反映。

在書法上,大都隨意揮灑,而道逸自如,獨得天然之趣,尤見本色。

因此,這現存的三十四通八大山人的親筆書信,對研究八大山人的生平及其書法藝術,都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人們在珍視這些寶貴資料的同時,也還殷切地期望著,在這一方面有更多的新發現。

加图中微信即可购笔1997年5月,我接到王方宇先生寫於4月25日的一封信,附有「八大書信一通」的復印本,真是喜出望外,激動不已。

信中間及「尊者是否指石尊者」和「惠嵓、葛人、友聲等」人的情況。

我當即覆信,就我所知一一奉答。

想不到時間還不到半年,先生於十月六日遽爾逝世。

從此天人永隔,再也聽不到他的回音了。

這是他寄給我的最後一封信,而正是這封信帶給我的,還有這樣一通新發現的「八大書信」。

我將永遠銘記著先生的最後留言,而對這通「八大書信」予以格外的珍視,但也因此而使我更加惦念著這通書信的下落。

1998年5月,方宇先生乃郎少方世兄來北京,送給我香港翰墨軒1998年3月出版的《王方宇藏八大山人法書集》兩大冊。

在第一冊中有方宇先生所撰《八大山人的生平》一文,談到「八大山人的書信」,指出「他留到今日的書信,就所知一共有三十九通(前在英文本《荷園主人》[Master of the Lotus Garden: The Life and Art of Bada Shanren(1627~1705)書中列為三十五通)」還寫了下面的一段話:1996年12月在台北又發現八大一通書信,印入《明末清初書法展》第九十三(頁176~177),此通書札,曾在台北何創時基金會展出。

葛稚川移居图

葛稚川移居图

葛稚川移居图《葛稚川移居图》是元代画家王蒙平生杰构,纸本设色立轴,纵139.5厘米、横58厘米,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葛稚川移居图》描写晋人葛洪移居罗浮山的情景。

葛洪字稚川,句容人。

咸和初为散骑常侍。

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句漏令。

过广州时,剌史邓岳挽留,不听。

乃止于罗浮山炼丹,丹成尸解。

1简介此图山峦起伏,层岩叠嶂,无论山石、树木、人物,王叔明皆画的一丝不苟,或可谓王叔明细笔山水,与王氏常用的“解索”、“牛毛”皴法有异。

图中右上角有王蒙篆书题“葛稚川移居图”,行书款“予昔年与日章画此图,已数年矣。

今重观之,始题其上,王叔明识”。

图正中上方钤“怡亲王宝”大印,蛮横无理,有煞风景。

2相关葛稚川,名洪,自号抱朴子,东晋时人,著有《抱朴子》、《神仙传》等书传世。

此图画葛洪携子侄徙家于罗浮山炼丹的故事。

画卷取全景式构图,但又不像宋画那样突出一主峰,而是强调众多山形所造成的一种整体气势和气氛。

除画面左角空出一小块水面外,其余各处都布满了山石树木,使景致显得格外丰茂华滋,是王蒙典型的重山叠嶂式。

然而此图又与他大部分作品风貌相异,如树叶全用双钩填色,树干精勾细描,树形复杂多变,设色五彩斑斓,不同于他惯用的写意或兼工带写。

山石用小笔细写,并用墨、青、赭等色反复渲染,墨彩相彰,画断崖用斧劈、刮铁、折带诸皴法,与他常用的披麻皴与解索皴迥异。

画中人物的描法简洁中见精工,造型头大身小,古拙可爱。

全画中左下方溪水最亮,烘托了葛稚川的形象。

画面山岩重重,树木茂密,加上回环的流泉,曲折的山径,造成一个幽深宁静、远离尘世的境地,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隐居的希求。

3作者王蒙(1308-1385)元画家。

字叔明,号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

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

元末官理问,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

水墨名家推荐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葛洪强精品欣赏

水墨名家推荐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葛洪强精品欣赏

水墨名家推荐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葛洪强精品欣赏
葛洪强,(葛鸿),字子愚,号东阁山人,汉族,1963年出生于河北沧州。

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获奖作者、国际艺术家。

具备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入会资格。

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辽宁工笔画学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抚顺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教授,北京翰墨云轩书画研究院院长,北京艺术天成画院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国家艺术基金培养“意象造型”高级人才。

《关注》2017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三届全军美术优秀作品
《启航》2019年第13届美展创作作品140cm x220cm
《和谐之美》140cm x220cm
《期盼》2017“丝绸之路·翰墨通渭”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作品
《荷塘悦色》140cm x220cm
《荷风盛世》140cm x220cm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悲鸿精神”中国画展优秀作品(最高奖) 140cm x220cm
《海归之中国梦》2015年“八大山人”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作品 140cm x240cm
《和谐家园》150cm x200cm
《竹韵清趣》180cm x240cm
《雨过溪山净》180cm x240cm
《清幽山水涧》180cm x240cm
《鸣春故乡》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入选获奖 177cm x94cm
葛洪强作品
《万壑清泉》450cm x180cm。

弘涛书法作品欣赏

弘涛书法作品欣赏

弘涛书法作品欣赏弘涛,男,1954年生人,山东掖县人。

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北京书法协会会员,24届世界艺术大会代表。

1988年以来成为专业书法理论研究者,出版有《弘涛书法集》、《中国书法构图艺术》等著作。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弘涛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弘涛先生简介弘涛,男,1954年生人,山东掖县人。

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北京书法协会会员,24届世界艺术大会代表。

其书法早年曾得到周祖谟、大康、沈鹏、李铎等名家指点。

1990年进入专业研究创作以来,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书学著作《中国书法构图艺术》得到专家们高度肯定。

1994年考察黄河途经太原应邀举办个展得到观众热爱;1996年为北京舞蹈学院创作的“舞”被印在练功服以来流行于市;其部分书法被中南海、钓鱼台、历史博物馆等馆院收藏并作为国家礼品被许多国家首脑珍藏;作品<李白诗>为人民大会堂安徽堂悬挂。

多种版本的《弘涛书法集》均大受各界欢迎。

52集电视文化专题片《中国书魂》稿本已经完成;悉尼奥运会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展示的榜书“冠军”博得人们喝彩;2002年应邀赴日本讲学获得极大成功;2003年捐献给“保护母亲河”的书法《滕王阁诗》在中央电视台《真情无限》现场拍卖以3万元成交;巨幅行草《沁园春·雪》捐赠给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

弘涛先生可根据客户对作品的内容、规格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提供书法作品。

书法的艺术书法是世界上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和英文书法等。

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

元王蒙《稚川移居图》【图文】

元王蒙《稚川移居图》【图文】

元王蒙《稚川移居图》【图文】▲元王蒙《稚川移居图》《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作,纸本,设色,纵139厘米,横58厘米。

《稚川移居图》画的是东晋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故事。

画上有与王蒙同时或稍后的七位大学者、大画家或大诗人如韩性、倪瓒、陶复初、陈则等人的题诗。

此外,《稚川移居图》上还有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近20余枚收藏印,极为珍罕难得。

《稚川移居图》入藏苏州过云楼后身世却极为曲折。

1937年日寇轰炸苏州,将顾家园林化为灰烬,而《稚川移居图》藏于与其园林近在咫尺的顾家书房,幸运地避过一劫。

此后顾家后人将藏品转移至上海租界,才得以保全。

上世纪60年代,过云楼藏品被查抄,《稚川移居图》也在其中。

此后十年间画作杳无音信,一度被怀疑已毁于人手。

1977年11月8日,上海博物馆的书画鉴定专家郑为、承明世与钟银兰先生赴苏州博物馆鉴定书画,在一堆查抄作品中偶然发现了王蒙的《稚川移居图》。

“画极精,令人激动不已、激动不已。

”钟银兰先生在当日的鉴定日记中记载说。

随后,三位专家为该画能入藏上海博物馆而积极奔走,但该画却已从苏州博物馆“失踪”了。

原来,在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自过问下,顾家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王蒙的《稚川移居图》被发还过云楼顾氏后裔,为过云楼第五代顾笃瑄所有。

王蒙曾创作过两张,以东晋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故事为题材的《稚川移居图》,现藏于北京故宫的一张尺幅略大,设色也比较浓重,为其早年作品。

过云楼顾氏后裔的《稚川移居图》是画家晚年创作精品,在艺术水准上超过故宫藏件。

《稚川移居图》为立轴,设色纸本,纵120厘米,横56.7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描绘了东晋葛洪携带家眷移居罗浮山,修道炼丹的故事。

罗浮山位于今天广东省博罗县境内。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

画中骑在牛背上的葛洪,身穿道袍,神情专注于手中的书卷,边走边看,全然不顾随他同行的家人。

他身后,妻子和两个孩子同骑在牛背上,小的抱在怀里,大的坐在身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坛黑马当代草圣”书法家葛涛作品集
葛涛简介
葛涛,1955年生于梅花鹿之乡吉林省东丰县,1983年被招贤纳士来到山西,被书法家和艺术评论界誉为“当代草圣”。

被誉草圣是人们对他寄予像,独树旗帜,将一笔书真传绝技,世代传承;同时,他更是一位富有艺术追求与艺术成就的企业家。

葛涛的草书野逸、潇洒,出新而不随时俗;大巧若拙,内方外圆,翩若惊鸿,钩变万千。

评论家说他一笔书的造诣,已经超越了明清书法家傅山。

山西省文联主席李才旺对葛涛题书:“烟云起豪端”。

画家高泉为葛涛题:“默起狂澜”。

葛涛书法作品集
葛涛画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