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题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设置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并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从国内外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一些典型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市场和政府在开发区中的作用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而有所差别。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为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开发区模式
(一)美国硅谷
1、硅谷概况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硅谷是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是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时期。硅谷的发展模式,即“学术-工业综合体”,以及风险资本与创新公司的初步结合基本定型。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硅谷的大发展时期。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了微电子时代。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硅谷由低潮重新走向高潮,软件业的崛起很快使硅谷度过了危机,硅谷的非物质化进程,使硅谷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硅谷大规模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又带来了软件业的昌盛。这是软件业和网络业同时大发展时期,也是硅谷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
2、硅谷的发展模式
硅谷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大学、政府的作用和风险资本投资、战争政治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的革新等,但从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从机制上讲,硅谷首创了一种科、技、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中介力量。这种“硅谷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硅谷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硅谷产生了三大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改变了硅谷的生产力结构,使得知识也即高科技迅速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即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功能。第二,改变了硅谷的经济结构,使硅谷直接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即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第一次使非物质生产在硅谷经济中远远超过了物质生产,硅谷渐渐变成一个高水准的研究和控制中心——即硅谷主要的微电子公司的总部和复杂的研究、产品设计以及新的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公司建立的场所,而不是生产和制造中心。第三,改变了硅谷的阶级结构和职业结构,产生了一个新的中产阶级,即包括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其他技术人员在内的技术专家阶层,这一阶层已经代替了农场主成为硅谷劳动力中比例最大的阶层。
除上述之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社会技术,是一种有机的浑然一体的网络式合作组织。这种合作是多层次、多渠道的,不仅有横向的,还有纵向的;不仅是宏观的,也是微观的,是一种渗透性网络式合作。横向的、宏观的指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即政府、创新企业、风险资本投资公司、学校和公共机构(基金会、非赢利组织等)之间的合作;微观的合作指
的是企业间的合作。
(2)遵循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中小企业是硅谷最有活力的力量,也是知识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因为在知识经济中,企业不是依靠自然资源而是依靠智力资源即科学和知识来发展,所以企业不需要大规模,而更需要小批量生产(batch production)以及弹性的、开放式的经营模式。硅谷组成了有机合作的高技术工业区,高技术小公司在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互相合作,既能保持小规模,又具有全球竞争力。在公司规模变大时,硅谷则选择裂变的形式,将高技术工业中标准化产品的制造部门移往南部或西部地区,而硅谷只保留研究和开发的功能,硅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这种发展模式。
(3)独特的文化模式。硅谷几十年来形成的独特文化模式是它成功的最深刻而持久的因素,是美国传统的民族特性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创新精神等和现代文化在高科技时代的典型体现。这种渗透性的高科技文化模式有四大特色:第一,它是一种新型创新文化,即允许失败
(Its-ok-to-fail)的创新。第二,它是一种佯谬文化,即似非而是的悖论或反论文化。这种技术上的似非而是的悖论对人们的心理和文化产生了强烈的震荡。硅谷人以开放灵活轻松民主自居,但他们同时又是最爱走极端的人。硅谷崇尚人文主义管理和信息共享,但硅谷的公司对技术的保密却是极端化的;而且在硅谷甚至没有人行道,其建筑也是封闭式的,这与其人本主义特色是相矛盾的。第三,它是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包括人才的超流动性(Hypermobility)、直呼上司的名字、随意穿着、弹性工作时间、在家工作、雇员所有——雇员拥有股票等。第四,硅谷文化是一种时间文化,即速度文化。知识经济使得硅谷人不可能按照过去工业化时代的八小时工作制(即标准化时间)工作,而是按照创新的需要安排时间,不是将时间细化,而是将其大段大段地分割,经常性地连续几天通宵达旦地工作。工作到深夜或凌晨几乎是当今硅谷20万高科技人员统一的生活方式。(这里也再一次印证了效率、时间)
上一页123 ...6下一页
3、硅谷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硅谷是现代开发区的开端,硅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化经营模式。硅谷的风险投资基金发展、产业集群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视,都是在市场化运作基础上不断成熟的产物,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
尽管硅谷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基础上的市场选择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的作用也功不可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国政府国防部的订单对硅谷新技术的扩散影响重大。硅谷形成初期,正是由于美国国防部对尖端电子产品的大量需求,才使许多年轻的高科技公司生存下来并得以发展壮大。
其次,政府通过研发投入和相关政策促进硅谷技术发展。政府对基础的、符合国家科学发展的研发给予直接的资金与各方面的投入。例如政府对斯坦福大学研究项目提供大量的直接赞助经费。据统计,2003年,斯坦福大学16亿美元的年收入中有40%来源于受政府委托的研究项目。政府还对中小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并通过税收政策等鼓励企业自己进行项目研发。此外,政府严格实行专利制度,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促进了技术交易市场的建立;建立行业标准,推进技术的完善与进步;制定了宽松的技术移民签证,实施专门为吸纳国外人才的H-1B签证计划,增加签证发放的数额。
再次,政府为硅谷的不断扩展提供规划用地。硅谷每次扩建,周围的社区、环保主义者和其他特殊利益组织就会提出诸如空间、交通、濒临灭绝物种等问题。地方政府在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政府对改善硅谷的交通状况起着重要作用。在硅谷,私营公司很少介入道路交通等公共投资,因而投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交通阻塞和交往隔阂,是美国政府机构的重要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