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淑云分析多发性肌炎的五大并发症

杜淑云分析多发性肌炎的五大并发症

北总三院杜淑云医生

杜淑云分析多发性肌炎的五大并发症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以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和肌痛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肌病,系肌组织自体免疫反应性疾病,横纹肌呈现广泛性炎性和变性改变。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组织会经肌肉延伸至人体五脏六腑,从而给生命安全造成伤害。因而在多发性肌炎的病情发作上,除了警惕早期症状表现外,对于一些特殊的病理变化也要多加注意。那么,多发性肌炎的并发症有哪些?下面专家为您详细解答:

多发性肌炎对人体的危害大吗?以下内容告诉大家:

1、胃肠道:消化道症状中以吞咽困难最为常见。引起此症的原因是参加吞咽动作的口咽、环咽部的肌群和舌肌的无力,造成咽和食管上端的吞咽动作受碍,以致食物不能下咽反从鼻孔中流出和发音障碍。当食管和消化道的平滑肌受累时则在食管X线钡餐检查时出现中下段食管,甚至胃的蠕动减慢,食管扩张,梨状窝钡剂滞留。胃排空时间延长。食管下端的括约肌松弛后出现胃酸返流性食管炎。出现上腹胀、烧心、返酸等。胃、肠道的血管炎又可以引起胃肠道溃疡、出血和穿孔等症状。约1/3病例肝轻度至中等度肿大,质中坚。

2、心:出现心脏症状者很少。但通过对一组患者的尸检,发现约25%有心肌间质和血管周有单核细胞的浸润,少数出现纤维化。应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检测,则30%出现异常,其中以 ST段和 T波异常最为常见,其次为心传导的阻滞、心房纤额、期前收缩、少到中量的心包积液。致命性的心律紊乱和心力衰竭很少见,一旦出现则预后较差。心脏累及病例可有心功能异常,心动过速或过缓,心脏扩大,心肌损害,房颤和心力衰竭。

3、肾:肾受损并不多见。在病情活动时有时可出现蛋白尿,随病情缓解而消失。有持续的肌红蛋白尿者,可以出现肾功能不全。

4、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1916年就发现PM和DM与恶性肿瘤相关,并存率为5%~25%,大部分出现在DM,小部分在PM。在设有对照组的人群观察的两个报告中:一个示DM者出现恶性肿瘤4倍于对照人群而另一个示两组人群无差异性。有人发现女性DM并发卵巢癌的较正常女性高13倍,40岁以上者高20倍。除卵巢癌外其他部位包括消化道、肺、膀脱、乳腺、鼻咽部癌瘤均可出现。它们可出现在PM和DM病程之前、同时或之后的2年内。因此对年龄大于45岁、有皮疹、不具有自身抗体、不伴有另一结缔组织病,其肌炎病史不超过两年者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而进行乳腺、消化道、直肠、盆腔的全面检查。

5、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相关性:肌炎可以是多种结缔组织病的多系统损害之一,如25%的活动性SLE 的肌活检病理符合肌炎的病变,但临床并无肌炎症状。硬皮病患者亦常常出现肌炎,但其肌酶不一定升高。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且符合肌炎的诊断标准者同时又存在着另一肯定结缔组织病时则称为重叠综合征。这种重叠综合征占总肌炎的10%~25%。常常是和SLE、硬皮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重叠,少数和慢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炎性肠病、贝赫切特病重叠。

手 术 后 常 见 并 发 症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普外科)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 个月至半年内恢复)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7、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8、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9、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10、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11、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12、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13、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3、术中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2~5%)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发生率约0.5%)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20%以上)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残株癌(发生率<1%)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2、术后切口疝13、女性不孕症(约20~30%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 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滑疝修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罕见)(损伤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等)3、术中损伤肠管、膀胱(滑疝、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4、术中损伤重要神经(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致术后伤口疼痛)5、术中损伤精索,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生育功能6、术后阴囊血肿、水肿(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8、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者)9、切口感染严重者需取出疝修补网片10、疝复发(复发率2~3%,需二次手术)11、术中损伤血管或神经引致下肢永久性麻木、肢体供血障碍

[伤寒论]病案分析资料报告

病案分析 1.王某某,女,50岁。 主诉:发热一周。 现病史:一周前因受凉,渐起恶寒发热,微汗出,前医以银翘散不效,伴头痛,颈项酸软,鼻塞,干呕,口不渴,二便调。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体温37.50C,皮肤湿润。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太阳病 证型:中风表虚证 证候分析:病缘于风寒袭表,营卫失调。卫气奋起抗邪于外则发热;营阴失守而外泄故汗出;卫阳受伤,失其温分肉之功,加之汗出肌疏,故恶风;风寒袭表,太阳经气不利,故头痛,颈项酸软;表气不和,致里气不调,肺气不利则鼻塞,胃气上逆则干呕。前医以辛凉解表,是以寒治寒,药不对症,故无效。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为风寒袭表,正气不足之征。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大枣、炙甘草 2.某,男,60岁。 主诉:咳喘一周。 现病史:既往有咳喘病史。一周前因天气转凉,咳喘又作,伴恶风,微热,汗出,咯少量白痰,口不渴,大便三日未行,腹不胀。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体温37.50C,皮肤湿润,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罗音。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太阳病 证型:太阳中风兼喘证 证候分析:患者素有咳喘痼疾,此次因复感外邪,咳喘又作。风寒袭表,营卫失调,卫气奋起抗邪于外则发热;营阴失守而外泄故汗出;卫阳受伤,失其温分肉之功,加之汗出肌疏,故恶风;肺气上逆故咳喘,肺气不降,大肠腑气不通,故大便三日未行;腹不胀,表明非燥屎结;口不渴,非里热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为风寒袭表,兼夹痰饮之征。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白芍、生、大枣、炙甘草、厚朴、杏仁 3.某某,女,55岁。 主诉:反复自汗出三年。 现病史:反复自汗出,恶风,汗多时浸汗的毛巾可拎出水。纳可,口和,二便调。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自汗证 证型:营卫不和 证候分析:患者虽反复自汗出三年,但纳可,口和,二便调,且舌脉无异常,表明脏无他病。与原文第53条病证相符,“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与营气谐和故尔”,即营卫不和。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大枣、炙甘草 4.王某某,男,40岁。 主诉:颈项拘急,不能坐立三天。 现病史:突起颈项拘急,背部如被人抓住感。不能坐立,只能平卧,虽为盛夏,但仍喜被恶风,伴汗出。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头颅CT、脑脊液生化检查、血压均未见异常。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太阳病 证型:太阳中风兼项背强几几证 证候分析:患者起病尚急,为新病。风邪袭表,客犯太阳经脉,经输不利,津液受阻,不能敷布,经脉失养,故颈项拘急。卫外不固,营阴外泄,肌腠松疏,故汗出恶风。不能坐立,只能平卧,为兼有正虚之征。舌脉无明显异常,排除杂病中风、暑温危证。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及护理

长期卧床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 (一病区) 一、泌尿系感染 1.留置尿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动作易轻柔,防止暴力操作。 2.留置尿管期间,每3-4 小时间歇开放导尿管一次,输液时根据尿量的多少缩短放尿间隔时间,每次放尿量以不超过1000ml为宜。 3.每天会阴护理两次,每周更换防逆流引流袋两次,每两周更换导尿管一次,如有感染,则持续开放引流尿液,每天更换引流袋。 4.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 5.护理过程中,注意防止尿管出现过分的拖、拉、拽等情况。 6.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量、性质。 7.定期检查尿常规,如有感染发生,指导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必要时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8.积极控制原发病,如血糖升高者,积极控制血糖,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 二、压疮 1.首先要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注意轴线翻身,必要时可使用气垫床。 2.动态评估患者压疮评分,建立翻身卡,加强交接班。 3.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更换潮湿污染的被服。每次便后予温水擦洗会 阴部及肛周,皮肤较干燥者可涂油保护。 4.轮椅坐位时,每30分钟左右,指导患者支撑身体,抬起臀部1-2分钟,或在臀部放 置臀垫,以减少受压。 5.指导患者进食优质高蛋白饮食,提高皮肤抵抗力。 6.如已发生压疮,则缩短翻身间隔时间,及时予以换药处理,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 三、肺部感染 1.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 2.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指导患者采用吹气球法"缩唇法"深呼吸法锻炼肺功能,每 次15分钟左右,每天3 次。 3.定时给予翻身拍背,指导病人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受凉。 4.病房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每天开窗通风两次。 5.如已发生肺部感染,则按医嘱应用抗生素,加强翻身拍背;痰液黏稠较难咳出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并按医嘱应用化痰药物。 四、深静脉血栓 1.常规定期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给予患肢抬高10-15度,勤翻身,按摩腓肠肌,双下肢被动活动,每天两次,每次30 分钟。 3.尽量避免选用下肢静脉输液,每次翻身时被动背伸双侧踝关节5次左右,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伤寒论 太阳病

古一两15.625g 现3.5g 太阳病辨证纲要 〖太阳病的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提要】太阳病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反映气血活动的状态,故脉应之而浮。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 恶寒──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气被伤,失其“温分肉”的正常功能,故恶寒。 此三症反映了外邪侵袭太阳肌表,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病机,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所以列为太阳病篇之首,后人称为太阳病提纲。 〖太阳中风提纲〗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提要】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发热──风阳邪气伤卫阳,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发热。 汗出──卫阳被伤,卫外失固,且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 恶风──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 脉缓──汗出伤营,营阴不足,故脉松弛宽缓。 本条首言太阳病,当有太阳病见证,故其脉当见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凡见此脉症者,当为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提纲〗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提要】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寒邪闭表。 主症和病机:必恶寒──强调恶寒必定先见。[分析:寒邪束表,卫阳被伤,失去温煦的作用,故必恶寒] 或已发热(风寒袭表,卫阳能及时达表抗邪,故起病即见发热),或未发热(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然太阳伤寒之发

长期卧床病人并发症及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并发症及护理 因体质衰弱或疾病困扰需长期卧床的病人,会造成很多不利因素,例如:压疮、院内感染、便秘、功能损害、血栓形成、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等,所以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注意如下几方面的护理工作: 1.心理护理:患者长期卧床,突出的心理表现是恐惧、焦虑、悲观、孤独、压抑。他们一方面害怕家庭嫌弃,一方面担心预后,对死亡存在明显的恐惧。因此,要求护士要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勤巡视病房,亲切的称呼患者,主动与其交谈,询问患者情况,有问必答,耐心解释病情,细致入微的照顾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打消他们的顾虑,安抚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此外,护士还应与其家属沟通交流,让他们在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之外,多抽时间来医院探望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大家的关爱和重视,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 2.褥疮:皮肤护理长期卧床患者机体功能下降,抵抗力下降,皮肤营养和弹性随之降低,极易发生褥疮,针对褥疮形成的原因,在护理工作中,抓住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循环,以杜绝褥疮的发生。具体做法:(1)每2-3小时为患者翻身叩背一次,并观察皮肤情况;(2)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为患者擦洗皮肤1-2次,擦洗完后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出部位;(3)保持病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4)及时处理大小便;(5)在肌肉包裹较薄的骨隆突处垫以海绵垫、

气圈或褥疮垫。 3.便秘:长期卧床的病人,排便不习惯,因为食物发酵产气,及呻吟吞入的气体,使肠道膨胀,腹胀也比较常见,只有保持乐观情绪,适当给予消食如山楂陈皮、蜂蜜等,亦可进行腹部按摩或热敷,可缓解腹胀和便秘等。 4.尿结石:长期卧床易导致盐类晶体沉积,钙盐久滞于肾及尿道易形成结石。可以嘱病人多饮水,有利于微小结石排出。适量活动,有利尿排出,不易形成结石。控制感染,防止尿呈碱性。少吃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毛豆等,少吃动物内脏、咖啡、浓茶等。 5.高血钙,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长期卧床可加速骨钙吸收,一方面加速骨质疏松,另一方面,血钙水平上升,引起高钙血症,心律失常,腹痛,形成钙在关节滑中的沉淀,导致关节疼痛。加强肢体活动,增强肌肉及骨骼的锻炼。 6.泌尿系感染:长期卧床,由于精神因素和老年人膀胱气化不利,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常出现尿潴留,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要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排尿,必要时药物排尿,可行腹部按摩或插导尿管。 7.坠积性肺炎:老年人呼吸功能减退,肺活量减少,加上长期卧床,痰液积聚,咳出困难,易引起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或主动按胸,轻叩背部,鼓励咳嗽排痰。 8.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肺栓塞多与下肢动脉血栓有关。多做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9.心血管疾病:长期卧床,血流缓慢,心脏缺血,缺氧加重,

普外科常见并发症处置预案及流程

普外科常见并发症处置预案及流程

一、手术后腹腔内感染处置预案及流程 1、腹部手术后出现发热,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排除肺部感染及手术切口感染等明确感染情况,影像学检查提示膈下、盆腔等处积液,考虑腹腔内感染。 2、诊断为腹腔内感染后,应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时给予相应的广谱抗生素,有引流管者应立即行引流液细菌培养+药敏,根据培养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 3、保持引流通畅,注意体位引流。 4、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可少量多次输血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5、如已形成包裹性积液,可试行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6、如部位深在、穿刺困难或穿刺引流不彻底,腹腔内感染难以控制,可选择合适路径手术引流。 7、手术后继续抗炎及全身治疗并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定期影像学检查了解积液改善情况以确定管时机。 流程:腹腔内感染抗生素及支持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经皮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手术引流继续抗炎及全身治疗 二、切口感染处置预案及流程 1、术后48小时后,静止情况下出现切口处疼痛,伴不明原因发热,换药时见切口处红、肿、压痛,考虑切口感染,挤压切口或穿刺抽得脓液可确诊。 2、缝线针孔脓肿一般在拆线后很快既能自愈。蜂窝织炎轻者于拆线后局部以酒精纱条湿敷及理疗,一般炎症可控制,脓肿形成者应切开引流。 3、脓液应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开始可根据脓液性质、颜色和气味选择适当抗生素,以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改用敏感抗生素。

4、定期换药更换切口内引流条,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并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局部应用疮疡灵促进切口愈合。 流程:切口感染拆除局部缝线并酒精纱条湿敷脓肿形成者撑开切口彻底引流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广谱抗生素治疗定期换药敏感抗生素局部应用疮疡灵 三、腹壁切口裂开处置预案及流程 1、术后7~10天、拆除切口缝线后1~2天,发现敷料染有大量粉红色液体,检查切口见切口裂开或虽皮肤切口完整,但皮下各层裂开,均确诊为切口裂开。 2、如切口裂开的范围很小且腹内脏器与切口周围粘连者,可用蝶形胶布拉合切口以促进愈合。 3、切口裂开较大者,应对患者做必要的解释和安慰,以免患者惊慌不安,同时立即用无菌生理盐水棉垫覆盖切口,迅速送入手术室做进一步处理。 4、若患者一般情况好,切口无明显感染,可在全麻下肌肉完全松弛的情况下争取立即缝合。条件许可者可予以逐层缝合并加全层减张缝合。如局部层次不清、组织水肿、不能承受分层缝合者,可用钢丝或粗丝线做全层缝合,然后再用丝线间断缝合皮肤。 5、若患者病情严重,不能耐受二次缝合手术,可于静脉强化麻醉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清洗创缘和脱出的内脏,然后回纳内脏,将大网膜覆盖其上,再用含有抗生素的凡士林纱条轻轻贴敷,凡士林纱条的一端可从切口的最下方引出以利引流,然后用宽胶布拉合切口。定期更换敷料,以后做二期缝合。 6、治疗引起切口裂开的原因,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流程:切口裂开裂口较小者蝶形胶布拉合裂口大者无菌生理盐水棉垫覆盖切口并立即送入手术室病情轻者立即分层或全层缝合病情重者回纳内脏并拉合切口全身及抗生素治疗二期缝合 四、手术后胰瘘处置预案及流程 1、手术后腹腔液体经引流部位或切口流出超过5天,引流液中淀粉酶浓度3倍于血清值,液体量>10ml/24h,即可诊断为胰瘘。 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及时发现并处理低钾、低钠和脱水。 3、应用抑制胰腺分泌药物,思他宁或生长抑素3mg,持续12h泵入,Bid。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 长期卧床的病人,在卧床期间易发生并发症,最常见的有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环境的舒适直接影响病人的健康。卧床病人最舒适的座椅是有靠垫的柔软沙发。根据需要配备拐杖、轮椅,有条件的可备保暖、防暑装置,或空气湿化器,房间湿度以50%-60%为宜。 坠积性肺炎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卧床病人应经常翻身,叩击背部。鼓励病人多咳嗽,有痰尽量要咳出,必要时用化痰药。平时可练习吹气球,以增加肺活量。 长期卧床的病人消化及吸收功能降低。因此,合理的饮食,显得尤为重要。其饮食原则是:饭菜要香,质量要好,数量要少,蔬菜要多,食物要杂,饭菜要软,水果要吃,饮食要湿。并可进行自我按摩,具体方法是:先行平卧,腹部运气,思想集中在脐部,平静呼吸3分钟,再双手重叠,右手放在下,均匀用力,自右下腹开始围绕脐部顺时针推按腹部。为使卧床病人不发生褥疮,必须做到:床铺平整、无屑,垫褥偏软偏厚,床单污染及时更换,保持清洁干燥。适时翻身,白天2小时一次,夜间4小时一次,每次翻身后交替按摩受压部位,以红花油酒精涂擦骨突出部位,用力要均匀,勿太重,以改善皮肤血运,增加皮肤耐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一旦发生早期症状,就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发展。 预防病人尿路感染,穿宽松、透气及吸湿性能良好的棉布内裤,戒除不良憋尿习惯。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注意固定好尿管,保持插管的局部清洁。鼓励病人多喝水,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尿路感染和结石,为保持和增加膀胱的紧张度和收缩力,可用夹子夹住尿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 长期卧床病人因运动量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机体的营养代谢,从而发生骨营养不良,极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可以间接刺激骨骼,减少骨量丢失,有效防止骨质疏松,也是预防关节僵硬的有效手段。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长期卧床并发症(知识资料)

1、长期卧床并发症及护理 需长期卧床患者,无法起床活动,身体的重量长期压迫某处组织,容易产生很多相关并发症,导致最终治疗失败。 1.压疮 皮下组织及血管数量减少,组织再生能力差,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因受压、受剪切力和摩擦力,很容产生坏死、溃烂、感染。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平整,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2小时/次),避免拖、拉、推,避免久坐,使用气垫床,增强营养,长期使用胃管、吸氧管的患者预防管道压疮。 2.坠积性肺炎 呼吸功能减退,肺活量减少,加上长期卧床,痰液积聚,咳出困难,易引起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或主动按胸,轻叩背部,鼓励咳嗽排痰。多饮水,勤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嗽,必要时予以雾化吸入。 3.泌尿系感染 长期卧床,由于精神因素和膀胱气化不利,前列腺增生等原因,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要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排尿,必要时药物排尿,每日消毒(消毒液)2次,可行腹部按摩或插导尿管,排尿排便后及时擦洗,勤换内衣裤、穿着棉质内衣裤,前列腺增生的患者遵医嘱用药。 4.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肺栓塞多与下肢动脉血栓有关。多做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多做肢体的主动被动活动,关节旋转等活动。 5.便秘 长期卧床的病人肠蠕动减慢、排便不习惯、食物发酵产气、呻吟吞入的气体等使肠道膨胀,腹胀也比较常见,只有保持乐观情堵,适当给予消食如山楂、陈皮、蜂蜜等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饮水、适当摄入植物油,亦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或热敷,可缓解腹胀和便秘、必要时予开塞露或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 气管异物的急救处理 团块或异物堵塞咽喉或气管引起的窒息,称气管异物,多发生于老年人和小孩。造成气管堵塞的异物一般有:肉团、汤圆、豆子、花生、瓜子、纽扣、钱币、果冻、饼干、药片等,80%的人,气管异物发生在家中,一旦发生气管异物,要及时抢救处理,如抢救得当,可使大部分病人脱离危险。 家庭急救措施包括: 1.如果病人意识清楚,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在病人背后,双 臂环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昏迷倒地的病人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病人髋部,按上法推压冲击脐上部位。如果一次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的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气道。 2.如果发生气道异物时,旁边无人,或即使有人,病人往往已不能 说话呼救,病人迅速必须迅速利用两三分钟左右神志尚清楚的时间自救。此时可自己取立位姿势,下巴抬起,使气道变直,然后

卧床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卧床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一.常见并发症及原因 (一)褥疮 1.力学因素物理力的联合作用: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力。 (1)压力:卧床病人长时间不改变体位,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在2h以上,就可引起组织不可逆损害。 (2)摩擦力:可见于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等;病人长期卧床或坐轮椅时,皮肤可受到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 (3)剪力:与体位密切相关。是由两层相邻组织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所引起的,它是由摩擦力和压力相加而成的。 2.理化因素刺激:长期受压的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液、引流液等刺激,角质层受到破坏,皮肤组织损伤,易破溃和感染。 3.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常见于年老体弱、水肿、长期发热、昏迷、瘫痪及恶病质的病人。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内在因素。 4.受限制的病人使用石膏绷带、夹板及牵引时,松紧不适,衬垫不当。 (二)便秘及腹胀 (1)生活因素:老年患者咀嚼功能不良,进食水果,蔬菜及粗

纤维食物较少,维生素B族缺乏。因卧床行动不便或要依赖他人,思想上有顾虑,尽量抑制便意,久之大便干结,形成便秘。(2)生理因素:长期卧床患者胃肠功能较弱,活动减少,消化道粘膜萎缩,胃肠松弛无力,使食物滞留肠道时间过长等很容易造成便秘。 (3)长期卧床的病人,排便不习惯,因为食物发酵产气,及呻吟吞入的气体,使肠道膨胀,腹胀也比较常见。 (三)高血钙,骨质增生,骨质疏松: 长期卧床可加速骨钙吸收,一方面加速骨质疏松,另一方面,血钙水平上升,引起高钙血症,心律失常,腹痛,形成钙在关节滑中的沉淀,导致关节疼痛。 (四)泌尿系感染及尿路结石 (1)心理因素: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因焦虑,窘迫等使得排尿不能及时进行,由于尿液存留过多,膀胱过度充盈,致使膀胱收缩无力,造成尿潴留。 (2)排尿习惯改变因素:长期卧床患者可因卧床进行排尿;同病房多位病人、家属在场,留置尿管等多种因素,使排尿习惯改变。从而使排尿不畅或不尽,膀胱残留尿液成为细菌繁殖场所而诱发泌尿系感染。 (3)生理因素:老年人膀胱气化不利,男性前列腺增生,常可出现尿潴留。女性尿道较短且与肛门距离近,容易感染细菌。(4)侵袭性操作因素:进行膀胱冲洗和导尿过程中等各个环节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及护理 长期卧床的病人,在卧床期间易发生并发症,最常见的有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环境的舒适直接影响病人的健康。卧床病人最舒适的座椅是有靠垫的柔软沙发。根据需要配备拐杖、轮椅,有条件的可备保暖、防暑装置,或空气湿化器,房间湿度以50%-60%为宜。

坠积性肺炎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卧床病人应经常翻身,叩击背部。鼓励病人多咳嗽,有痰尽量要咳出,必要时用化痰药。平时可练习吹气球,以增加肺活量。 长期卧床的病人消化及吸收功能降低。因此,合理的饮食,显得尤为重要。其饮食原则是:饭菜要香,质量要好,数量要少,蔬菜要多,食物要杂,饭菜要软,水果要吃,饮食要湿。并可进行自我按摩,具体方法是:先行平卧,腹部

运气,思想集中在脐部,平静呼吸3分钟,再双手重叠,右手放在下,均匀用力,自右下腹开始围绕脐部顺时针推按腹部。为使卧床病人不发生褥疮,必须做到:床铺平整、无屑,垫褥偏软偏厚,床单污染及时更换,保持清洁干燥。适时翻身,白天2小时一次,夜间4小时一次,每次翻身后交替按摩受压部位,以红花油酒精涂擦骨突出部位,用力要均匀,勿太重,以改善皮肤血运,增加皮肤耐压力;保持皮肤清

洁干燥。一旦发生早期症状,就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发展。 预防病人尿路感染,穿宽松、透气及吸湿性能良好的棉布内裤,戒除不良憋尿习惯。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注意固定好尿管,保持插管的局部清洁。鼓励病人多喝水,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尿路感染和结石,为保持和增加膀胱的紧张度和收缩力,可用夹子夹住尿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

长期卧床病人因运动量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机体的营养代谢,从而发生骨营养不良,极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可以间接刺激骨骼,减少骨量丢失,有效防止骨质疏松,也是预防关节僵硬的有效手段。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长期卧床并发症

长期卧床并发症及护理 神经外科多数患者需长期卧床,无法起床活动,身体的重量长期压迫某处组织,容易产生很多相关并发症,导致最终治疗失败。 诸如褥疮、便秘、尿结石、高血钙,骨质增生,骨质疏松、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血管疾病、口腔疾病、营养不良,肌肉萎缩, 1.褥疮老年人皮下组织及血管数量减少,组织再生能力差,卧床太入,局部组织因受压不畅,很容产生感染坏死,溃烂。简单的方法就是定时翻身,局部加棉垫或气垫,减少局部压迫,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2.便秘 长期卧床的病人,排便不习惯,因为食物发酵产气,及呻吟吞入的气体,使肠道膨胀,腹胀也比较常见,只有保持乐观情堵,适当给予消食如山楂陈皮、蜂蜜等,亦可进行腹部按摩或热敷,可缓解腹胀和便秘等。 3.尿结石 长期卧床易导致盐类晶体沉积,钙盐久滞于肾及尿道易形成结石。可以嘱病人多饮水,有利于微小结石排出。适量活动,有利尿排出,不易形成结石。控制感染,防止尿呈碱性。少吃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毛豆等,少吃动物内脏、咖啡、浓茶等。 4.高血钙,骨质增生,骨质疏松 长期卧床可加速骨钙吸收,一方面加速骨质疏松,另一方面,血钙水平上升,引起高钙血症,心律失常,腹痛,形成钙在关节滑中的沉淀,导致关节疼痛。加强肢体活动,增强肌肉及骨骼的锻炼。 5.泌尿系感染 长期卧床,由于精神因素和老年人膀胱气化不利,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常出现尿潴留,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要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排尿,必要时药物排尿,可行腹部按摩或插导尿管。 6.坠积性肺炎 老年人呼吸功能减退,肺活量减少,加上长期卧床,痰液积聚,咳出困难,易引起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或主动按胸,轻叩背部,鼓励咳嗽排痰。 坠积性肺炎是一种多原因如中风、骨折、脑损伤等导致患者长期卧床而形成的常见呼吸道并发症。由于肺部感染长期不愈,反复发作,成为重症老年患者直接或间接死亡的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据国外相关报道,其病死率达33%~71%[1]。其致病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具有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治疗效果欠佳的特点,并且在临床上抗生素的耐药性日渐突出。因而需要引起患者和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认真防治,以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肺部感染是脑出血的并发症之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包括: (1)发病重,

常见普外科手术并发症.doc

常见普外科手术并发症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侧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单侧叶全切除术,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 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 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个月至半年内恢复。 *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 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 7、术后头痛(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手术体位所致(发生率约40~50%,对症止痛等处理即可)。 8、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 9、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 10、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 *11、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 12、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 13、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 14、远期复发(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 15、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16、膈神经损伤致膈肌麻痹。 17、远隔器官功能意外及脑供血失常。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习题——太阳病

绪论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 A.春秋时代B.西汉末年C.战国时代D.晋代E.东汉末年 2.《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林亿 E.华佗 3.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 A.孙思邈 B.王叔和 C.成无己 D.林亿 E.柯韵伯 4.《伤寒论》中并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 C. 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5.《伤寒论》中合病是指: 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 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 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相继出现 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 6.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 A.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B.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C.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E.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 D.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候 7.太阳病传为少阴病的传变方式为: A.循经传 B.表里传 C.直中 D.并病 E.合病 8.外感初起太阳与少阴同时发病最恰当的表述为: A.直中 B.并病 C.表里传 D.两感 E.越经传 9.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 A.113首 B.112首 C.111首D.397首 E.245首 10.关于《伤寒论》一书主要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的证治 B.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及部分杂病的证治 C.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的证治 D.全面论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 E.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 (二)X型题 1.“伤寒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伤寒论》的版本及流传情况 B.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C.《内经》的成书年代 D.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E.《伤寒论》的学术发展史 2.构成“伤寒学”的要素包括: A.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内容 B.长期的学术发展史与不同的学术流派 C.大量的研究文献与一定数量与水平的研究队伍 D.资金与硬件条件的支持 E.在中医学的学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3.《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包括: A.《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汤液经》 E.《甲乙经》 4.《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B.继承了前人在针灸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1.床单位的设置 卧床病人的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床的宽度,视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习惯等而定,通常较一般用床宽10~30cm,床旁应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镜、手表、收音机、梳子、小镜子、痰杯等)之处。床旁物品的放置:如小镜子,可提高卧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居室周围的环境,扩大视野,通过反光镜看到外面的“世界”和走进居室内的客人,使病人建立生活的信心,渡过由卧床带来的困难。 2.基础护理 (1)晨间护理: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环和保持口腔卫生,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通过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单位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男病人剃须)和按摩受压处。 (2)晚间护理:可使病人舒适、清洁,促进睡眠。在晚饭后为病人作一次晚间护理。内容包括:除重复晨间护理内容外,给病人擦背与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剪指(趾)甲(修剪指甲形状应与指尖相同,足趾应平剪,剪后应用控刀磨平)、整理床铺.注意保暖。 (3)协助病人进餐:先排尿、洗净双手,用棉被或大枕头托注病人腰部,双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协助病人进餐,餐后洗手并整理用物。 对于不能取坐位进餐者,可采用侧卧位进食方法。

3.长期卧床病人主要合并症的家庭预防护理 (1)主要合并症: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褥疮、静脉血栓炎和继发功能损害。 (2)家庭护理中的预防 1)预防功能损害体位的摆放 A.预防足下垂:足下垂,又称垂足畸形,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足部应给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预防跟胆挛缩。冬季保暖时,应注意到棉被对足部压迫,可用支架或干净硬纸盒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指导和帮助病人锻炼踝关节,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B.膝关节畸形的预防:膝关节下放垫子,可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膝反张),时间不可过长。每日数次去垫平卧,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C.肩、髋部关节预防 a.平卧:肩关节下方放垫子,以防止肩关节脱位;腿、臀外侧放毛巾卷,防止够关节外展、外旋。防止床垫太软,臀部凹陷,使得臀部长期处于屈曲位而发生屈髓畸形,一旦病人可以离床站立时,身体的额关节屈曲而不能站立。 b.偏瘫病人健侧卧: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放置垫子;患例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 C.偏瘫病人患侧卧: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

普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写手术同意书时有用!)

普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写手术同意书时有用!)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 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 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 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 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个月至半年内恢复) 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 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 7、术后头痛(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手术体位所致(发生率约40~50%,对症止痛等处理即可) 8、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 9、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 10、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 11*、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 12、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 13、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 14、远期复发等(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 15、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16、膈神经损伤致膈肌麻痹 17、远隔器官功能意外及脑供血失常 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 3、术中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 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 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2~5%) 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发生率约0.5%) 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 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 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20%以上) 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残株癌(发生率<1%) 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2、术后切口疝 13、女性不孕症(约20~30%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 14、按现代医学水平,慢性阑尾炎误诊率高达30%以上,因此术后症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不是罕见现象 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 滑疝修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

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教学总结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 全切除术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 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 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 2/万)-以窒息、切口下 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 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 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 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 可在 3 个月至半年内恢复) 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 变(发生率约 0.5%) 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 7、术后头痛(颈过伸脑 循环紊乱综合征),手术体位所致(发生率约 40~50%,对症止痛等处理即可) 8、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 甲状腺癌术后) 9、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 偶可发生)10、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11*、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12、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 13、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14、远期复发等(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15、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16、膈神经损伤致膈肌麻痹17、远隔器官功能意外及脑供血失常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 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 3、术中 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 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 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 2~5%) 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 (发生率约 0.5%) 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 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 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 <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 20%以上) 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 残株癌(发生率<1%) 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2、术后切口疝 13、女性不孕 症(约 20~30%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 14、按现代医学水平,慢性阑尾 炎误诊率高达30%以上,因此术后症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不是罕见现象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滑疝修 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致失血性休 克(罕见)(损伤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等) 3、术中损伤肠管、膀胱(滑疝、 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4、术中损伤重要神经(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致术后伤口疼痛) 5、术中损伤精索,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生育功能6、术后阴囊血肿、水肿(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 8、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者) 9、切

普外科常见并发症处置预案及流程

普外科常见并发症处置预案与流程

一、手术后腹腔内感染处置预案与流程 1、腹部手术后出现发热,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排除肺部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等明确感染情况,影像学检查提示膈下、盆腔等处积液,考虑腹腔内感染。 2、诊断为腹腔内感染后,应根据可能的病原菌与时给予相应的广谱抗生素,有引流管者应立即行引流液细菌培养+药敏,根据培养结果与时调整抗生素。 3、保持引流通畅,注意体位引流。 4、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可少量多次输血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5、如已形成包裹性积液,可试行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6、如部位深在、穿刺困难或穿刺引流不彻底,腹腔内感染难以控制,可选择合适路径手术引流。 7、手术后继续抗炎与全身治疗并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定期影像学检查了解积液改善情况以确定管时机。

流程:腹腔内感染抗生素与支持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经皮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手术引流继续抗炎与全身治 疗 二、切口感染处置预案与流程 1、术后48小时后,静止情况下出现切口处疼痛,伴不明原因发热,换药时见切口处红、肿、压痛,考虑切口感染,挤压切口或穿刺抽得脓液可确诊。 2、缝线针孔脓肿一般在拆线后很快既能自愈。蜂窝织炎轻者于拆线后局部以酒精纱条湿敷与理疗,一般炎症可控制,脓肿形成者应切开引流。 3、脓液应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开始可根据脓液性质、颜色和气味选择适当抗生素,以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改用敏感抗生素。 4、定期换药更换切口内引流条,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并与时清除坏死组织,局部应用疮疡灵促进切口愈合。 流程:切口感染拆除局部缝线并酒精纱条湿敷脓肿形成者撑开切口彻底引流脓液细菌培养与药敏广谱抗生素治疗定期换 药敏感抗生素局部应用疮疡灵 三、腹壁切口裂开处置预案与流程 1、术后7~10天、拆除切口缝线后1~2天,发现敷料染有大量粉红色液体,检查切口见切口裂开或虽皮肤切口完整,但皮下各层裂开,均确诊为切口裂开。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及其兼证 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13)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 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 者,桂枝汤主之。(12)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 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以须臾,可啜热粥以助药力。忌生冷、酒酪、五辛、粘滑、肉类等。)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病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病机: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主症:发热,恶风,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不适,小便不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