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
(精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 司马光》 公开课教案_3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课文《司马光》出自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读文感受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
本单元在阅读教学的语文要素体现在: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司马光》是《宋史﹒司马光传》中的一小段节选,全文一共30个字,讲述的是家喻户晓的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孩子爬上大水翁,脚一滑跌落水瓮,并被里面的水淹没。
所有别的孩子全都离去,寻找大人或者找寻工具,有的甚至被吓哭,这时候司马光拿起石头敲击水瓮,把水瓮打破,水“哗啦”一下喷涌出来,掉进水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文段短小精悍、30个字就交代清楚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情节写得跌宕起伏,从“群儿戏于庭”的开心融洽,到“足跌没水中”的万分危急,再到“众皆弃去”的惊慌失措,最后到司马光“持石击瓮破之”解救畏难于千钧一发,扣人心弦。
短文下面有注释,注释一是选文的出处。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来自于宋史的记录。
《宋史》讲究详尽,不作过多渲染铺垫,目的就是记录、表现司马光成年后功绩显赫,孩童时也与众不同。
注释二是﹝庭﹞解释为庭院。
注释二透露了学习文言的方法——给字组词来理解,因此,“群”就是“一群”,“儿”就是小孩,“戏”就是“游戏”等。
注释三是“瓮”解释为口小肚大的陶器。
对于瓮,学生可能不是太熟悉,除了借助注释,还可以借助插图,装水的就是“水瓮”、装酒的就是“酒瓮”。
古代的瓮,高的可达120厘米,对瓮有了感性认识,小孩跌进瓮被水淹没的情形就容易想象和理解了。
注释四是﹝皆﹞解释为全、都。
由此可以带出“皆”的一系列词语,如“皆大欢喜”“人人皆知”“草木皆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皆”在古诗句中用得较为普遍。
注释五是﹝光﹞解释为司马光。
文言文通常只用人名中的一个字来指代人物,这也是文言的普遍特点。
2024统编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历史故事、人物传记、革命故事及日常交际和写作训练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文本,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性的光辉与美好品质,同时培养其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情感价值观。
本单元共包括六篇课文:《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口语交际:请教》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以及《语文园地八》。
这些课文不仅在内容上各具特色,而且在教育价值上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本单元完整的教学体系。
《司马光》:通过讲述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展现了司马光的机智与勇敢,引导学生学习在紧急情况下冷静思考、果断行动的品质。
《灰雀》:以列宁与小男孩之间的故事为背景,展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述了白求恩大夫在战争环境下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故事,体现了医生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国际主义精神。
《一个粗瓷大碗》:通过赵一曼使用粗瓷大碗的故事,反映了革命先烈的艰苦生活和无私奉献精神,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口语交际:请教》: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学会如何礼貌、有效地向他人请教问题。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通过一次具体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自己玩得最高兴的一次经历,培养其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园地八》则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拓展,通过字词、句子、段落的学习,以及日积月累的知识积累,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
(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美好品质”为核心主题,通过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本,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品质。
这些文本不仅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而且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
历史与革命故事:《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等课文,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向学生传递了勇敢、机智、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等美好品质。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第1篇】一、设疑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像,想看吗?看着这幅画像,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他是谁?生:我想知道他是哪个年代的人?师:这个人啊,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是谁呢?老师把他的名字写下来:司马光。
(板书)谁来读一下?生读。
师:你知道司马光姓什么吗?生:姓“司”。
师:他姓司马,这是个复姓。
谁来说说你对司马光有哪些了解呢?生:我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请大家翻开课本82页,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师:读完课文了吗?课文里调皮的字宝宝们要出来和我们见面了。
瞧!(出示投影片)认识他们吗?如果你觉得哪个字宝宝难记,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有没有好办法。
好赶紧读一读,等会老师可要去掉拼音了!生自主读生字。
师: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
小老师读。
师:还有谁愿意?这么多同学呀!我们来做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花传到谁那,谁就来当小老师,好吗?(击鼓传花)师:认识了生字,我们来猜字谜好吗?(出示投影片)。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
(同)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
(砸)师:还想猜吗?好,出示课件,这里有三个字,假、缸、破,老师来指,一个同学背过脸去猜老师指的是哪个字?你们可以举手给他提示,好吗?(做猜字游戏)师:还想做识字游戏吗?下面,我们来个组词比赛,出示字:别、慌、吓、叫、块、使、劲、救,这里有8个字,按顺序每排一个字来组词,看哪排给这个字组的词多,哪排就赢了!先自己准备一下。
(做组词游戏)师:认识了字,同学们再读课文,肯定会有更多收获。
二、生读课文。
三、入情入境,深入体会师:同学们读课文读得很投入。
下面,我们来看一幅画。
课件出示图片。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一口大缸。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灰雀》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灰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灰雀》是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美好的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通过不同的故事,展现了人物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这些品质。
《灰雀》讲述了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的故事。
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知错就改。
课文语言简洁,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神态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质。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些描写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正是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读中感悟,体会人物品质”为核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人物的情感和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美好的品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字,正确读写“郊外、养病”等词语。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
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男孩的诚实和知错就改。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男孩的诚实和知错就改。
教学难点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
五、教学策略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品质。
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
《司马光》是省编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课文。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并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别人想的是赶紧离开缸,而司马光想的是缸里的水离开人。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给第二课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目标1、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2、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材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主体得到发展,结尾处设计了发散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点及难点: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聪明勇敢的孩子是教学的重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采用看图法、质疑法、讨论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人文情怀。
2、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以质疑为主线,运用讨论反馈法,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以及反馈解疑——想象,培养学生在求异中求佳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
1、从课件中质疑。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课件的出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
(1)从课件中你都观察到了什么?学生看到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人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一脸惊慌的样子。
(2)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的问题可能有: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近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的他,他是怎样救的?学生所提问题正是目标1要完成的任务,通过看图了解当时的情况,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读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解决这些问题。
部编小语三上《手术台就是阵地》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部编小语三上《手术台就是阵地》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本文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立足整个学段来看,本文属于历史人物故事类课文,此类文章距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对过往学习经验的唤醒,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资料补充。
从阅读能力角度来看,孩子对于默读的方法是不陌生的。
默读的方法也是有分层次的。
二年级学过默读的方法,不出声,不指读。
三年级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默读时圈画不认识,难理解的词;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
但本文人物事件对孩子来说有点陌生,还需要老师为孩子搭建支架,借助作业本题,适当改编,降低理解的难度,为这一语文能力的达成提供路径支持。
从语言文字角度来看,课文主要通过外貌、动作、语言描写,语句生动。
需要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从语言表达上体会人物形象。
通篇读来,还发现文章在叙述过程中有出现“陆续继续连续”这一类意思相近的词语,虽然意思相近,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形象。
同时也有出现“仍然”这一词语表现白求恩的坚定选择。
通过战斗激烈的环境与白求恩人物描写形成强烈对比,这使得白求恩的人物形象饱满立体起来,是教师在教学时值得挖掘的语言现象。
二、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气焰嚣张、硝烟滚滚、战斗激烈、弹片纷飞”等难读难理解的词语,读准多音字“斗”“大”,正确书写生字“烈”。
2.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梳理故事内容。
感受战斗激烈及白求恩在手术台上的表现,体会人物形象。
3. 设置“读名人故事寻美好品质”主题情境,指导学生借助提示讲清楚故事。
三、教学准备1. 学习单2.课件3.音频、视频4.作业本四、过程预设板块一创设情境,延续单元学习任务(一)故事会话题导入以结合学校特色创设校特色名人故事会为平台,在班级开展“读名人故事,寻美好品质”故事会。
学校本周将要推出一场“确认过眼神,他是最亮的人”名人故事会活动。
部编版三上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含单元计划)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爱”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口语交际:请假》《语文园地八》以及《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组成。
二、教材分析:《司马光》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全文只有30个字,但叙事清晰,意蕴丰富。
短文围绕司马光砸缸这个核心事件,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小男孩的形象。
《掌声》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课文写的是腿脚落下残疾的英子同学,一直以来都未引起大家的注意。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从此她不再忧郁,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和同学们一样微笑着生活。
课文通过英子前后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也说明了掌声对别人的重要作用。
《灰雀》一文讲述了列宁在寻找一只不见了的灰雀时与小男孩交谈,在交谈过程中使男孩认识到了错误并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
课文表现出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小男孩的诚实可爱。
《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讲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故事。
1939年春天的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一座小庙里抢救伤员,敌人的炮火不断在周围爆炸,形势越来越危急,然而白求恩大夫却拒绝撤离,争分夺秒地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忧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单元教学目标:1. 识记生字,读会要认的字,掌握识字的规律。
2. 在田字格中正确地书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要求。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
5. 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6. 比较阅读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变化。
7.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语言的精练、优美。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写人的。
包括三篇精读文章、一篇略读文章、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司马光》讲述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赞扬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掌声》写了一次掌声改变了一位残疾姑娘的生活态度的故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很重要。
《灰雀》描写了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述了白求恩大夫在炮火中坚持给伤员做手术的事迹,赞扬了白求恩大夫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41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正确读写新词。
二.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司马光》。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默读,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救人英雄司马光和白求恩,了解掌声的意义,看看“剃头大师”的趣事。
2.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
学习表现一个人品质的技巧。
【教学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
2.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中表情、动作、心理、语言的人物写作技巧。
2.学习文章中的人物的优点:如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课题课时完成时间课题课时完成时间24.《司马光》 225.《掌声》 226.《灰雀》 227.《手术台就是阵地》 2口语交际:请教 1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3语文园地 2单元测试与讲评 2约记(16)课时310。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当头一棒、敌人、剧烈、陆续、吞没、依然、吼叫、危险、形势、继续、迅速、争分夺秒等。
领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的: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
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
”这个外国医生是谁呢?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1.出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预习(1)指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3.简介白求恩(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段讲了什么?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目的:学习⑵⑶4自然段。
教学步骤:(一)理解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思是怎样抢救伤员的?2.议答(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什么?(2)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3)朗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默读,思考:炮弹不断地在四周爆炸,白求恩是怎样看待伤员,看待自己的?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
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四周爆炸,说明了什么?面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4.理解白求恩的两句话。
5.朗诵全段,进一步深入领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默读思考: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2.感情朗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上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建立“闪光人物”墙一、单元教材解读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围绕“美好品质”的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四篇课文。
四篇课文的主人公有机智勇敢、临危不乱的幼年司马光;有关爱呵护儿童的革命家列宁;也有无私奉献、妙手仁心的异国医生白求恩;还有与战士患难与共、关心他人的赵一曼。
从人文主题出发,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件件鲜活的事例呈现了这些人物身上闪着光芒的美好品质,而这些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要素中有两个关键词——默读和带着问题。
二年级,教材就安排了默读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尝试不出声、不指读。
在三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也安排了默读这一语文要素,并在“交流平台”进行了默读方法的总结与实践建议。
之所以要求学生要掌握默读这一阅读方法,因为默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阅读方式和能力,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水平。
在默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问题,全面地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理解意图,收获启示。
因此,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以“默读”作为载体,用“提问”或“带着问题的阅读”来提升阅读效率,实现深度学习,进而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单元习作训练要求“学习写一件简单的事”,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带着问题默读”可以帮助读者步步深入地建构阅读体验,了解事情的经过和人物在实践中的表现。
阅读时思考越有针对性,越积极主动,对文章是怎样写一件事的,也就越能积累感性经验。
在自己写一件事时,这样的感性经验会发酵,迁移到写作实践中。
二、单元学习目标梳理整个单元的编排,为充分体现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本单元的目标可表述如下:学生将知道:1.默读时可以做什么。
2.带着目的和问题,默读课文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一次玩的经历可以写成一篇有意思的文章。
学生将理解:1.只有带着问题阅读,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深层次阅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 强,乐于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 读,并形成自己的感悟。这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也由字词句向篇章过 渡。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对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有所感受,但 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对一篇文章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教师要 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 习。
板块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
“惹(rě)人”、“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 注意“宁”“诚”都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 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明确:2—13自然段是课文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 么呢?
(3)学生讨论解答。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喜爱。 (4)指导朗读:爱的力量使灰雀重归大自然,男孩改正错误,这多么让 人高兴!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环节三、总结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我懂得了: (1)要像列宁一样善解人意,尊重、爱护小孩子; (2)要像小男孩一样诚实,知错能改; (3)爱护小动物,给它们自由。
教学时除了抓住两个人物这条主线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从整体到部 分地阅读课文,最后再整体阅读。另外,对于课文需要理解的重点词句 ,在讲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之后,老师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反复 体会列宁爱鸟之情深深打动了小男孩。那诙谐幽默的话又教育了小男孩 ,也教育了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列宁没去问小男孩的用意, 体会小男孩单纯可爱,诚实的美德。指导学生课前读课文,查字典自学 生字词,不理解的记下来。分角色朗读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爱”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司马光》《掌声》《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单元口语交际主题是《请教》,在我们有不会的问题是怎么请教别人。
注意使用请教的礼貌用语,小组合作,交流评价。
本次习作主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引导学生把自己玩时快乐的心情写下来。
重点是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写下来。
本次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默读的方法,积累带有目字旁的字,辨析近义词,学会分类,积累名言。
重点是掌握默读的方法,积累字词和名言。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安排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的练习。
《掌声》中的“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英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灰雀》安排了练习“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手术台就是阵地》的重点要求是“默读课文,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2. 口语交际重点是注意使用请教的礼貌用语,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3.写作练习《那次玩得真高兴》,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怎么玩的?心情怎样?然后练习写一写。
4.语文园地板块重点指导学生用合作探究法来学习默读、辨析近义词,学会分类;指导学生诵读名言,背诵名言。
三、单元课时安排24.司马光………………………………………………………2课时25.掌声……………………………………………………………2课时26.灰雀……………………………………………………………2课时27.*手术台就是阵地口语交际:请教……………………………………………………1课时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1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24 司马光教学目标:1.把握好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说课稿第【1】篇〗知道我上课的内容是《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我有点不知所措。
原因有几点,一是我带的这个班已经是五年级,有两年没有接触三年级的内容了。
一下子要给三年级的小朋友去上课,在语言上就是一次挑战。
二是这篇课文的下调,被编写到三年级教材里,作选读课文用。
我几天几夜没有揣摸出编者的编写意图。
虽然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但肯定不能像教五年级的学生一样来教三年级,所以在理解教材上有很大的难度。
三是课改虽然进行了五个年头,但岳阳地区的四五六年级大都一直在使用原来的教材,虽然有所改动,但与正在使用的人教版的实验教材相比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理念上我有差距。
尽管有这些难度,我还是尽量利用《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利用这次机会,作了大胆的尝试,还表达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表达我对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理念。
我设计《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有以下几点特*:一、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比较新颖这篇课文到底要让学生学习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这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虽然可以做到个*的体现,但也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能乱来。
我是这样确实这课的教学目标的: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的*主义精神。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已掌握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理解词语的习惯。
4、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初步感受作品中白求恩大夫的形象。
其中前面三点和大家都差不多,但第四点大家不一定会有,而我却把“初步感受作品人物的形象”这点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这是我在设计理念上的最大特*。
我觉得小学语文的教材里,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很多声情并茂、荡气回肠的经典之作,在很多故事*很强的文章里,都有一个突出的鲜明的人物形象。
语文老师在上这些课的时候,应该教会学生欣赏体会这些故事中的人物。
从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入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震撼,受到感染与熏陶。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第【1】篇〗【文本解读】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这个单元都是写人的美好品质的文章。
《司马光》是学生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小古文,古文不同于白话文,具有言简义丰的特点。
这篇文言文短短三十余字,记录的故事几乎是每个人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救同伴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爱护同伴、仁义担当的美好品质。
从文化自觉地角度,这个文本设计到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众和司马光之间的差异,就是价值观的不同,司马光首先想到的就是救人,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司马光身上的“义”,仁和义,担当,责任。
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很早的时候就具备“仁”和“义”这个美德。
【教材解读】在二年级时就学习了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对照本单元的导语“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司马光在小时候发生的故事,体现着他美好的品质,感染着三年级的学生,在他们心中留下美好,也感染着他们做最好的自己,课文是文言文,仅仅三十个字,就把一件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写得清清楚楚,这一点也对照了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本文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是主要目标之一。
紧紧围绕着单元主题,本单元安排了以下内容:24 司马光25 掌声26 灰雀27 *手术台就是阵地口语交际:请教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语文园地【文章类型】《司马光》是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统编小学教科书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这篇小文言文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选自《宋史·司马光传》,《宋史》属于24史,是正史,记载的都是著名历史故事,发生在宋朝河南光山。
《司马光传》是正史为司马光这个人物立的传记,讲述司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
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雀、郊、养、粉、粒、男、或、者。
重点指导:或: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地爱鸟!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人教部编版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4篇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套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安排默读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尝试不出声不指读。
本单元对默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而本课要求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
《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讲了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做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
体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尝试过默读学习,在本单元《掌声》和《灰雀》的教学中,也学会了“带着问题默读”的学习方法。
可是学生对本课所处的时代比较陌生,另外,本篇课文的课题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前要让学生收集有关齐会战斗和白求恩的资料,并对课题的理解加以引导。
【设计理念】以疑导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棒、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积累“当头一棒、迅速、争分夺秒”等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3.查找其他资料,了解白求恩的其他事迹,感受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查找有关抗日战争、齐会战斗和白求恩的资料。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1.第8单元 单元说明 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司马光》《掌声》《灰雀》三篇精读课文和《手术台就是阵地》一篇略读课文。
这些课文中的人,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他们的身上都具有美好的品质。
《司马光》讲述了司马光砸瓮的故事,表现了他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的品质。
《掌声》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变得自信、开朗的故事。
《灰雀》讲述的是小男孩被列宁对灰雀的爱惜所感动而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小男孩的诚实。
《手术台就是阵地》通过写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赞美了他对工作极其负责以及勇于为革命献身的优良品质。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安排默读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尝试不出声、不指读。
本单元对默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和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默读时思考句子或段落的意思:《掌声》要求默读时思考英子前后变化的原因;《灰雀》要求默读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手术台就是阵地》要求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默读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习作主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
“回忆自己喜欢玩什么,当时怎么玩的”,孩子们会很感兴趣;“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引导了选择材料,“把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可以看照片、跟当时一起玩的人聊一聊”提供了有效的策略;习作后,学生自己朗读修改和相互分享,“把这一次怎么玩的”写清楚,体现出“玩得开心”。
本次习作重在引导学生将一件事写清楚,把那次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体现出“玩得真高兴”。
这是在把内容写清楚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学生习作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单元的课文均表现了人物的优良品质,文中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中,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形象的;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从而明确人物的优良品质。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说课稿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1个生字。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语文要素】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
4.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抓重点词语、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等方式,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意思,体会白求恩大夫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此时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呢?(生: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是怎样战斗的呢?……)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学习课文后就可以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预习检查1.提出预习要求。
(1)默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用横线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3)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通顺。
(2)出示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3.简介白求恩。
三、抓住重点,精读感悟1.课题是由谁的话演变而来的?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是由白求恩大夫的原话“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演变而来的。
他是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不撤离时说出来的。
)2.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的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3.第3自然段中,师卫生部长恳求白求恩离开阵地,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说课稿24、《司马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小学的***。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司马光》的第二课时。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司马光》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三篇讲读课文。
本文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
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故事的插图生动、形象,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词句的意思。
课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的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一定的感召作用。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懂得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给第二课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说目标1、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2、能从课文的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语文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施教之功,贵在导学。
因此,我将采用看图法、质疑法、讨论法、情境演练法等多种方法层层推进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一)、从课件中质疑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课件的出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
(1)你从课件中都观察到了什么?学生看到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人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一脸惊慌的样子。
(2)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的问题可能有: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近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的他,他是怎样救的?学生所提问题正是目标1要完成的任务,通过看图了解当时的情况,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读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导入新课。
(二)、通过自读、讨论,突破重点解疑(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自读1—3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2)读文后讨论,孩子是“不小心”没留神掉进缸里的,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紧急。
(3)再读课文4—6自然段,解疑第二个问题,以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1.经过自读,学生从“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一片慌乱的情景,知道当时其他小孩的束手无策。
2.再次读课文,独立思考当时司马光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从“搬起大石头”、“使劲砸”知道司马光救小孩的过程,说明了司马光是一个沉着、机智、聪明的孩子。
(三)、情境表演(1)你们能把当时的情境表演出来吗?组织学生表演体会司马光救小伙伴时的表情动作,同学之间互相评议。
(课堂表演时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全身心感受,让学生自由组合,当堂表演是达成学习目标的有效措施。
)(2)拓展思维:如果你身边发生了意外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如:在超市里和亲人走散了;或者忽然有可疑的陌生人到你家里,而大人不在家……以上教学的设计,目的是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想办法解决。
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想象思考,联系生活,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遇到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五、说板书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
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个式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25、《掌声》说课稿《掌声》是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
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读来十分感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教学中,我紧扣小英情感变化这条主线,将掌声前,掌声后的小英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去体味小英的情感变化,从而充分领悟掌声的内涵,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过程和方法目标: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新词。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难点是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环节:设置情境,导入课题课伊始,我激动地向学生宣布:“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次**同学参加七巧板比赛荣获县一等奖。
”至此,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而后让获奖的学生说说此时的感受,也请鼓掌的同学说说这掌声所包含的意思,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我说,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掌声有关的课文,看看文中的掌声是谁送给谁的?这掌声又有什么意义?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环节的教学第二环节:读通课文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自由读文。
在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字词。
然后以“你读懂了什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
这一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整体感知,为后续的学习蓄积情感。
第三环节:扣牢“变化”产生情感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主要把第4小节与第1小节比较教学。
我先引导学生自由读第4小节,通过自由读,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去体会、感悟。
然后以“可是,以前的英子是这样的吗?”自然引入到第1小节的研读。
在学生对比阅读后,感知到英子的开朗、快乐与忧郁、文静之后,我以:“是什么使英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样关键性的问题自然引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第四环节:聚焦“掌声”,感受浓浓爱意。
在感悟掌声的内涵这部分教学中,我通过自读重点段,谈体会;细读重点段,品字词;再读重点段,指导朗读。
这样层层深入,以读代讲,保证了读的时间,保证了读的形式,保持了读的兴趣。
这样的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此外我还注重对教材空白点的挖掘,通过抓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词,用“小英此时在想些什么”去引导学生体会小英犹豫不定的心理。
又如在领会同学们两次掌声的不同意义时,我引导孩子把课文中叙述的语言转变成自己的话,用:“如果小英此时就在我们班级里,你想通过掌声和目光对她说些什么”“小英听懂了你的掌声吗“的等生动情境将学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最终实现了学生和小英的“全然在场”。
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第五环节联系实际,延伸情感。
以“情”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是无穷尽的。
在学完课文后,我设置了让孩子看生活中需要给予爱的掌声的人的图片,如“残疾人自强不息”,“生活,学习中同学们互相帮助”等图片,再启发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要把你的爱的掌声献给谁,你的掌声中想表达些什么”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享受语文!最后的作业设计“给班级里的一位同学或周围的某一个人,写一句鼓励的话或进行一次帮助”,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延伸了情感。
通过这次《掌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也让我们教师深深懂得:只要我们能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鼓掌,为孩子的精彩创意而喝彩,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抒发心灵的天堂,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中都能成为一个个个性独特的自我!板书:掌声忧郁-----爱------开朗小英26、《灰雀》说课稿一、说教材:《灰雀》一文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组中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
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对小男孩的爱护之心。
这一组的主题是名人故事,从内容上展示的不是这些名人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从表达上来说,是通过对人物的典型事例的描写,主要对人物对话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
而本组单元习作就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所以,学好本组每篇课文,对于单元习作也会有很大帮助。
二、说学情:本文篇幅较长,有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
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
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一)字词积累:1.要求认识的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要求识记的14个词语2、读准字音:面包渣(zhā)、胸(xiōng)脯、“散”在文中读四声[sàn],散步,知道另一种读音散[sǎn]。
3、记忆字形:形近字:捕、哺、铺—脯;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渣、者、惜”时,注意三者之间的联系,它们都有“日”,但其具体形状不一致;学习“散”时,还要联系“胸、脯”,指导学生发现同样的“月”字,在不同的位置,写法也不一样;学习“或、者”时,要注意具体笔顺。
(二)阅读理解能力训练:1.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婉转、仰望、自言自语、肯定”等词语在课文句子中所写的意思——写谁在干什么怎么做,一边读一边发现男孩回答列宁的话语中的不正常,并结合上下文,来解决提出的疑问——鸟儿是在哪里;理解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
2.用“方法引路,扶放结合”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复述课文内容:第一步,引导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第二步,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读懂每一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