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案2017年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豪放飘逸李白诗 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豪放飘逸李白诗 教案

(三)"豪放飘逸"的李白诗1,教学目标(1)能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2)能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中李白的代表作品.(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2,教学建议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既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又兼各家之所长,他既以"豪放飘逸"而成为唐诗中不可企及的典范,又兼有旷达,潇洒,清新,俊逸之美.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李白诗美的典范性特征.豪迈奔放,谓之豪放.李白诗歌的豪放特点,既表现在作为诗人的主体特点,也表现在作为描写对象的客体特点.就抒情主体而言,表现在诗的风格上往往具有: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像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吞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描写的对象而言,则是: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诗歌中的飘逸是指其风格的:体气轻扬,志向凌云,形影飘忽,磊落不群,风姿洒脱,神情闲逸.但是李白的飘逸决不是弃世,更不是玩世,他的飘飘欲仙是不摒弃尘俗的,是一种玩味人生的手段而已.李白性格中的狂傲,是指狂荡不羁,倜傥不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不是疯狂,癫狂,是指不畏权贵,不随流俗,一身傲骨,浑身正气.(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是李白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教师主要应引导学生体会此诗的"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以及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感慨.对此诗的主题,历来有多种解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多元解读,但持论必须有据. (2)《将进酒》是李白咏酒的名篇,也最能代表诗人的人格个性和艺术品格.诗人以其特有的夸张的手法,使此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由于有诗人的心中充实而深厚的内在感情在驾驭着,所以诗人酒后的豪言壮语并不显得空洞浮夸.对这样的乐府歌行,教师应尽量让学生从反复的诵读中体悟诗人的思想情感及其艺术魅力.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3)李白的特点是"真""狂""野",紧紧抓住诗歌的体类特征.歌行体,最适合表达一种躁动不安的心情,李白的心理有着一种青春的躁动的情感.3,教学案例李白《将进酒》教学简案(一)[教学目的]1,诵读诗歌,解决难读字读音.2,把握诗歌感情起伏变化.3,了解李白相关思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二,解题三,诵读自学检查:四,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1,请找出体现这首诗情感基调的句子.2,这首诗情感发展的线索是什么3,这首诗能看出诗人思想上的什么特点五,理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六,诵读全诗,为了表达感情作者运用什么了哪些手法七,有关名句李白《将进酒》教学简案(二)(省级研究课)导入示范朗读,自由朗读,诵读感悟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采用齐读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展示李白的诗作,印发学生课前搜集的李白的相关学习资料,总体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结合本诗探讨李白诗歌的特点:内容,个性,艺术特色总结李白诗歌风格:豪放飘逸研究性学习推荐课题及方法指导:(1)推荐课题:论李白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李白饮酒诗中的生命价值取向李白与陶渊明的饮酒诗比较痛饮狂歌的李白之我见论李白的幽愤酒·中国古代文学·失意文人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李白与老庄孔的人生哲学比较(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历史溯源法纵横比较法。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案第一章:李白生平简介1.1 李白的诞生地与家族背景1.2 李白的少年时期与游学经历1.3 李白的仕途与创作生涯1.4 李白的诗歌风格与成就第二章:李白的诗歌主题与风格2.1 李白诗歌的主题:自然、友情、思乡、英雄、道教等2.2 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飘逸、想象丰富等2.3 李白诗歌中的经典意象与修辞手法第三章:李白代表作品解析3.1 《将进酒》解析:豪放的人生态度与酒文化的传承3.2 《庐山谣》解析: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3.3 《静夜思》解析:乡愁与家国情怀第四章:李白诗歌的传承与影响4.1 李白诗歌在唐代的影响与地位4.2 李白诗歌对后世文人的启发与影响4.3 李白诗歌在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传播与影响第五章:豪放飘逸:李白的诗魂5.1 李白诗歌中的豪放精神:追求自由、独立不羁5.2 李白诗歌中的飘逸意境:超脱尘世、追求灵魂的自由5.3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第六章:李白诗歌中的山水意境6.1 李白与山水诗的关系6.2 李白诗歌中的山水意象6.3 李白的山水诗对后世的影响第七章:李白与道教7.1 道教对李白诗歌的影响7.2 李白诗歌中的道教元素7.3 道教在李白诗歌中的体现第八章:李白诗歌中的友情主题8.1 李白与友人的交往8.2 李白诗歌中友情的表达8.3 李白诗歌中友情主题的深度第九章:李白诗歌的文学地位及影响9.1 李白在唐代文学的地位9.2 李白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9.3 李白诗歌在世界文学的影响第十章:课堂活动与拓展10.1 学生创作以李白为灵感的诗歌10.2 学生表演李白诗歌剧10.3 参观李白纪念馆或相关景点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李白生平简介难点解析:李白的仕途并不顺利,但他并没有而放弃文学创作。

相反,他在流放、隐居期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一部分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李白对诗歌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在逆境中的创作灵感。

二、李白的诗歌主题与风格难点解析: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将进酒》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导学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导学案

《唐诗宋词选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第一、二课时学习内容:《梦游天姥吟留别》学习目标:①了解李白生平,理清脉络,复述大意。

②鉴赏梦境,品评名句,感悟诗人的傲岸情怀。

学习李白不事权贵,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

③体会诗人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夸张。

课前准备:①整理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歌,搜集有关诗人生平的资料。

②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参考课下注释,扫清字词障碍。

③诵读全诗5遍以上,理清诗的脉络:入梦缘由——入梦登山——梦中游仙——梦醒时分——留言作别,并复述全诗大意。

学习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捕捉奇特的意象,体会诗歌雄奇瑰丽的意境。

学习难点:诗人为什么会从梦中惊醒?为什么诗人在“仙之人兮列如麻”时惊醒,而不是“列缺霹雳”之时呢?导学方法:诵读法疑点探究法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

他壮游天下,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境界壮阔,想象奇特,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着真挚、质朴的人情味。

回顾以前所学的李白的诗。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独坐敬亭山》中的后两句,本意是突出一个“独”字。

诗人将敬亭山人格化:人看山似觉山不俗,山看人似觉人不凡。

山成了人惟一的知音,这该是多么孤独啊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写送别的诗句。

船开了,一叶扁舟在滚滚的大江上向东行进,送行的人目送着船越行越远。

凝望中,船消失在水天相接处。

后一句更有深意:送行的人心潮起伏,如同江水奔涌激荡;送行的人别情依依,如同江水,没有休止;送行的人的友情,也如同江水,源远流长。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两句对仗工整,明为写景,暗为抒情。

游子,指友人;故人,指自己。

天上的浮云,飘忽不定,如同游子浪迹他乡,无家可归;落日傍山,冉冉而下,如同故人心萦别情,依依难舍。

景美情深,感人至切。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自上而下,用“飞流”二字来形容。

瀑布的一往无阻,用“直下”二字来描绘,仿佛从天上直跌下来似的。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历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历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学历案2018.5 【学习内容】李白诗四首【学习目标】1、能初步了解有关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

2、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3、借助本专题李白的代表作,练习吟诵诗韵,因声求气,以诵传情。

【评价任务】学习活动一:指向学习目标1、2学习活动二:指向学习目标1、2、3学习活动三:指向学习目2学习活动四:指向学习目标1、2【学习过程】活动一:走近李白知人论世一、生平经历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因曾供奉翰林,故又称李翰林。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小李杜”李商隐与杜牧)。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

五岁时随父迁入蜀地,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

2、一生分为五个时期:(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李阳冰《草堂集序》)“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赠张相镐》)“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与韩荆州书》)“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感兴八首》之五)(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以安陆为中心的第一次漫游时期。

在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南山。

开元二十四年移家东鲁,寓居任城(今山东济宁)。

与韩准、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纵酒酣歌,号称“竹溪六逸”(3)四十二到四十四岁——三年长安供奉翰林时期天宝元年(742)秋,因玉真公主推荐,被诏入京,作《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案《“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学目标1.能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

2.能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中李白的代表作品。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教学建议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既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又兼各家之所长,他既以“豪放飘逸”而成为中不可企及的典范,又兼有旷达、潇洒、清新、俊逸之美。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李白诗美的典范性特征。

豪迈奔放,谓之豪放。

李白诗歌的豪放特点,既表现在作为诗人的主体特点,也表现在作为描写对象的客体特点。

就抒情主体而言,表现在诗的风格上往往具有: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像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吞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

就描写的对象而言,则是: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

李白诗歌中的飘逸是指其风格的:体气轻扬,志向凌云,形影飘忽,磊落不群,风姿洒脱,神情闲逸。

但是李白的飘逸决不是弃世,更不是玩世,他的飘飘欲仙是不摒弃尘俗的,是一种玩味人生的手段而已。

李白性格中的狂傲,是指狂荡不羁,倜傥不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不是疯狂、癫狂,是指不畏权贵,不随流俗,一身傲骨,浑身正气。

为此,我们建议: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是李白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教师主要应引导学生体会此诗的“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以及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对此诗的主题,历来有多种解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多元解读,但持论必须有据。

2.《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是李白狂放风神的典型写照,教师在指导学生吟诵的同时,应仔细品味其中的复杂情感。

3.《送友人》是李白送别诗的代表作之一,充满了诗情画意,形象鲜明活泼,语言清新自然,学生可以借助注解读懂此诗。

教师主要应抓住诗歌中形成对比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中那种豪迈而不哀伤的情感基调。

4.《将进酒》是李白咏酒的名篇,也最能代表诗人的人格个性和艺术品格。

诗人以其特有的夸张的手法,使此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由于有诗人的心中充实而深厚的内在感情在驾驭着,所以诗人酒后的豪言壮语并不显得空洞浮夸。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案1-苏教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案1-苏教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学目标、能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

、能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中李白的代表作品。

、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教学建议、《梦游》重在引导学生展开多元阅读、《月下》要扣住诗题中的“独”字,理请“月”“影”“我”三者的关系,从而品味其中的复杂情感。

、《送友人》要求学生借助注解读懂此诗。

、《将进酒》是运用奔迸表情法的杰作,要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及其艺术魅力。

教学时数:四课时第一、二课时《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教学建议本课用两课时教读。

关键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梦游天姥”和“留别”的关系。

李白的留别诗有些也写得比较平直,而这一首确实写法特殊,它是借“留别”来表示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说得简单些,他想告诉朋友们的是:他南下吴越,为的是不事权贵,而是想离他们远些,并把自己理想的游历境界写出来,使朋友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愿。

要解决这个困难,就必须简要地讲一点背景知识。

二、教学要求是:.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鉴赏“梦游”的意境;.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夸张。

三、几点初步的设想。

(一)、关于课前预习要求是:.至少试读一遍,读得顺畅,没有读错的字;.看注释,懂得字面上的意思;.了解诗的脉络,即入梦缘由—(二)、关于整体感知步骤是:.学生试读全诗,.讲背景知识,.教师示范朗诵或背诵全诗(这是关键性的一步,要使学生充分感知诗人的意绪),.就第二题展开讨论后再诵读全诗。

四、写作背景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

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

唐玄宗天宝元年(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

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潇洒而飘逸教案

李白潇洒而飘逸教案

李白潇洒而飘逸教案教案标题:李白潇洒而飘逸教案目标:1.了解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之一,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2.通过分析李白的诗歌,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通过创作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1.引入(5分钟)引入李白的诗歌,播放李白的诗歌朗诵或演唱视频,让学生感受李白的诗歌韵律和激情。

2.了解李白(10分钟)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成就,包括他的诗歌创作风格、主题和影响。

3.分析李白的诗歌(15分钟)选取几首李白的代表作品,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特点。

4.创作李白风格的诗歌(20分钟)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李白风格的诗歌,可以选择李白的诗歌题材或风格进行模仿,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诗歌表演(2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表演,可以分组进行朗诵或演唱,通过表演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并提供互相欣赏和反馈的机会。

6.总结(5分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于李白和他的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创作。

教学资源:1.李白的诗歌朗诵或演唱视频2.李白的诗歌选集3.白纸、笔等创作工具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分析李白诗歌和创作诗歌时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估学生在诗歌表演中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质量。

教案扩展:1.组织学生进行李白的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分享会,让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彼此的创作成果。

3.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李白的其他作品和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的教学教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的教学教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李白生平简介1.1 李白的生平背景时间背景:唐朝盛世出生地:四川江油1.2 李白的诗歌成就诗歌数量:900多首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激情澎湃1.3 李白的主要诗作《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第二章:李白诗歌的主题与风格2.1 李白诗歌的主题自然风光:山水田园、江河湖海英雄豪杰:仗剑天涯、豪情壮志道教修仙:寻仙问道、长仙2.2 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豪放飘逸:奔放自由、激情澎湃想象丰富:奇幻构思、意境遥远语言优美: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第三章:李白的诗歌创作技巧3.1 诗歌的形式与结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诗歌的起承转合:平仄、韵律、对仗3.2 李白诗歌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引用典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3.3 李白诗歌的语言特色生动的描绘: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独特的表达: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第四章:李白诗歌的审美价值4.1 李白的诗歌美学思想自然美与人性美的融合意境与情感的相互映照4.2 李白诗歌的艺术价值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意象、意境、情感诗歌的文化传承:影响后世诗人、文学流派4.3 李白诗歌的审美欣赏感受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之美领悟李白诗歌中的哲理与情感第五章:课堂实践与拓展5.1 课堂讲解与赏析选取几首李白的代表作品进行讲解与赏析分析李白的诗歌创作背景与创作意图5.2 学生朗读与感悟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诗歌,感受其豪放飘逸的风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入李白的诗歌世界,体会其中的情感与意境5.3 创作练习与分享学生尝试创作李白的风格的诗歌分享创作成果,互相交流与学习第六章:李白诗歌中的自然描写6.1 李白与自然的对话山水在李白诗歌中的象征意义自然景观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影响6.2 李白的自然描写手法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超越时空的想象力6.3 案例分析:《望庐山瀑布》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感瀑布的气势与李白的豪放风格第七章:李白诗歌中的英雄情结7.1 李白的英雄梦从侠士到诗仙的英雄追求诗歌中的英雄形象7.2 李白诗歌中的英雄塑造仗剑天涯的游侠形象战场上的英勇战士7.3 案例分析:《行路难》诗歌中的英雄困境与抉择英雄气概与诗歌风格的融合第八章:李白诗歌中的道教信仰8.1 李白的道教情怀道教对李白诗歌的影响李白诗歌中的道教意象8.2 李白与道教的神仙世界寻仙问道的情结长仙的向往8.3 案例分析:《庐山谣》诗歌中的道教元素道教信仰与诗歌风格的关联第九章:李白诗歌的传承与影响9.1 李白诗歌在后世的传播诗选、注释、翻译的流传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改编9.2 李白诗歌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唐朝以后诗人的借鉴与效仿李白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9.3 李白诗歌的国际传播海外学者对李白诗歌的研究李白诗歌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李白诗歌的主要特点与价值学生对李白诗歌的理解与感悟10.2 课后拓展活动参观李白纪念馆或相关文化遗址组织李白诗歌朗诵会与创作比赛10.3 作业布置编写一篇关于李白诗歌的短文选取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深度分析与评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李白生平简介补充和说明:在介绍李白生平时,应重点强调他的诗歌成就,如诗歌的数量与多样性,以及他的主要诗作,如《将进酒》、《庐山谣》和《夜泊牛渚怀古》等。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

(见《优化方案》第33页)
2、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3、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预习积累
(一)读准下列字音:
瀛洲剡溪渌水著青冥暝
鸾悸殷栗澹訇
(二)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一)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柳永《雨霖铃》)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 1。

课堂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三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案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课堂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三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案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三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导语:盛唐诗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而其中最引人瞩目、动人心弦的,是李白的诗歌。

李白的诗歌,最充分也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饱满的青春热情,争取解放的蓬勃精神,积极乐观的理想展望,强烈的个性色彩,这一切汇成了中国古代诗史上格外富有朝气的歌唱。

而这种歌唱,带有李白强烈而独特的风格:豪放飘逸。

因此,学习本专题,首先要能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其次能鉴赏本专题中李白的代表作品,最后能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学习本专题,尤其要加强诵读,去感知诗的节奏、韵律、语言。

展开丰富的联想、想像,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体验浪漫主义风格特点。

还要抓住李白诗中“月”、“酒”等意象,体验李白诗中那种豪迈、不哀伤的感情基调。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人名片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后迁居四川江油。

幼年时,其父对他进行过传统的文化教育,少年时即显露才华,博学广览,吟诗作赋。

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

李璘起兵,事败,李白连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

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

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二、诗词故事金龟换酒李白第一次从蜀地来到京师长安后住在一家店铺里。

秘书监贺知章久闻李白的诗名,得知他来到京师,便立即前去拜访。

刚一见面,贺知章就称赞李白相貌堂堂,气宇轩昂,并索求李白的诗文拜读。

李白见其态度恳切,当即就取出《蜀道难》一诗送给他。

贺知章读完便赞声不绝,认为李白是天上谪到人间的仙人,称之为“谪仙”,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并随即解下腰间所佩的金龟,换来酒与李白共饮,直到大醉方才停杯。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学案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学案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

主备人:审定人:答案制定人:
复习目标及重点:
1、背诵默写
2、诗歌赏析
一:背诵默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
1、我欲因之梦吴越,。

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4、世间行乐亦如此,。

?,。

,!
《月下独酌》《送友人》
,。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将进酒》
1、君不见,,。

2、君不见,,。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4、,。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5、陈王昔时宴平乐,。

6、主人何为言少钱,。

五花马,千金裘,,。

二、送别诗鉴赏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案第一章:李白生平简介1.1 李白的诞生背景1.2 李白的家庭教育与师从1.3 李白的游历生涯1.4 李白与唐朝诗坛的关系第二章: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2.1 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2.2 李白诗歌的意象与意境2.3 李白诗歌的音乐性与节奏感2.4 李白诗歌中的自然与哲理第三章:李白的山水田园诗3.1 李白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3.2 李白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3.3 李白山水田园诗的审美价值3.4 解析李白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涵第四章:李白的政治抱负与边塞诗4.1 李白边塞诗的创作背景4.2 李白边塞诗的艺术特点4.3 李白边塞诗的思想内涵4.4 李白边塞诗的历史价值第五章:李白的人生感悟与抒情诗5.1 李白抒情诗的代表作5.2 李白抒情诗的艺术特点5.3 李白抒情诗的思想内涵5.4 李白抒情诗的审美价值第六章:李白的友情与送别诗6.1 李白友情诗的创作背景与特点6.2 李白送别诗的代表作品解析6.3 李白友情与送别诗的审美价值6.4 李白的友情观与人生哲学第七章:李白的爱情诗7.1 李白爱情诗的创作背景与特点7.2 李白爱情诗的代表作品解析7.3 李白爱情诗的审美价值与情感表达7.4 李白的爱情观与现代启示第八章:李白的历史观与史诗创作8.1 李白史诗的创作背景与特点8.2 李白史诗的代表作品解析8.3 李白史诗的历史价值与文学意义8.4 李白的历史观与现代思考第九章:李白诗歌中的道教与仙侠元素9.1 李白诗歌中的道教思想解析9.2 李白诗歌中的仙侠情怀9.3 李白诗歌中的超脱与自由追求9.4 李白诗歌的道教与仙侠元素对后世的影响第十章:李白的诗歌影响与后世评价10.1 李白诗歌在唐朝的地位与影响10.2 李白诗歌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10.3 历代对李白诗歌的评价与研究10.4 李白诗歌在现代的传承与创新第十一章:李白诗歌的语言与形式11.1 李白诗歌的语言特色11.2 李白诗歌的形式创新11.3 李白诗歌的节奏与韵律11.4 李白诗歌的语言与形式对后世的影响第十二章:李白的诗歌理论与创作方法12.1 李白的诗歌观与创作理念12.2 李白诗歌的创作方法与技巧12.3 李白诗歌的审美追求与艺术风格12.4 李白的诗歌理论与创作方法对后世的影响第十三章:李白与唐代其他诗人的比较13.1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13.2 李白与王维的诗歌比较13.3 李白与白居易的诗歌比较13.4 李白与其他唐代诗人的差异与共通之处第十四章:李白的诗歌在国际上的影响与传播14.1 李白诗歌在国际上的翻译与研究14.2 李白诗歌对世界文学的影响14.3 李白诗歌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14.4 李白的诗歌在国际上的传播与评价第十五章:李白诗歌的教育与传承15.1 李白诗歌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15.2 李白诗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15.3 李白诗歌的传承与创新15.4 李白诗歌的教育意义与未来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展开,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1. 李白的生平简介,包括其家庭背景、教育、游历生涯及其与唐朝诗坛的关系。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一)梦游天姥吟留别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

(见《优化方案》第33页)2、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3、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预习积累(一)读准下列字音:瀛.洲剡.溪渌.水著青冥.暝鸾悸殷栗澹訇(二)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一)★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选修(一)唐诗宋词——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选修(一)唐诗宋词——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掀开中国文坛的红盖头,酒香随清风徐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时时洋溢着诗情,处处弥漫着酒香。诗达意,酒传情,写尽人生。诗和酒同李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看看杜甫眼中的李白。(《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喝的多俗话说的好,“酒逢知己千杯少”,所以喝“三百杯”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说明一下,唐代饮的是米酒,不像我们现在的高酒精度的酒。
“将进酒,杯莫停。”——喝的快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的豪爽
【思考4】《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请你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词。
2.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3.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可分条表述)
4.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引领,让学生感受并学习吟诵,感受古典诗词的表现形式,读懂诗词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体悟品味诗词的声韵之美
5.学习评价设计
1.检查预习
2.听读——诵读
【思考】读了本诗之后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狂放、桀骜、蔑视权贵、大气磅礴等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案2017年.doc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学案2017年.doc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自学案一、自学导航【学习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和其人格魅力。

2.能够依据李白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3.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学习内容】《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送友人》《将进酒》1.李白在诗歌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感?2.李白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李白“豪放飘逸”的灵魂深处是什么?【补充资料】李白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应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

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

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一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

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会稽(绍兴),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豪放飘逸的李白导学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导学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导学案【学习目标】一、通过学习《月下独酌》《将进酒》,掌握透过诗句的解读理解诗歌的情感的方式。

二、解读李白的醉酒情结,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孤独孤单。

【知识链接】一、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饮酒。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绩传世佳作。

唐朝的天才诗人李白尤其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直至此刻,还有沿用的。

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3、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解愁。

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

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一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劳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

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

【自主学习】一、搜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美酒。

(曹操《短歌行》)(2)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李白《梁园吟》)(4)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异乡。

(李白《客中行》)(5)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李白《襄阳歌》)(6)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7)酒入愁肠,。

(范仲淹的《苏幕遮》)(8),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二、识记字音。

(给加线的字注音)相期邈云汉()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钟鼓馔玉()斗酒十千恣欢谑()呼儿将出换美酒()3、结合注释朗诵《月下独酌》《将进酒》,融入你的想象,选其中的一首改写成现代文,用优美的语言表现出诗歌的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自学案一、自学导航【学习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和其人格魅力。

2.能够依据李白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3.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学习内容】《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送友人》《将进酒》1.李白在诗歌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感?2.李白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李白“豪放飘逸”的灵魂深处是什么?【补充资料】李白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应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

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

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一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

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会稽(绍兴),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

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说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发疾病而死(见皮日休《李翰林诗》)。

也有说是单纯的喝酒醉死(见《旧唐书》)。

也有说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

作品背景:《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于出翰林之后。

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

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

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解释下列加点词⑴我欲因.之梦吴越:⑵栗深林兮惊.层巅:⑶虎鼓.瑟兮风为马:⑷失向来之烟霞..: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6)势拔五岳掩.赤城:2.给加点字注音:瀛.洲姥.剡.溪渌.水脚著.谢公屐.石扉.澹.澹訇.然魂悸.3.说说你对诗歌题目的理解。

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4.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梦)?入梦缘由(现实)→梦境路线(梦中)→梦中仙境(梦中)→梦醒留别(现实)5.理清本诗结构一.入梦缘由现实天姥神奇雄峻二.梦游幻境梦到剡溪清幽寂静白天景象壮美奇绝夜间景象离奇险怪神仙洞府壮丽辉煌梦境消失无限留恋三.抒情表态蔑视权贵反抗现实《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练习1.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

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3.小组交流: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关于梦游情景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明确:月夜→寂静清幽白昼→壮美奇绝傍晚→离奇险怪夜晚→壮丽辉煌4.思考:诗人为何提到“谢公”?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刘宋时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不很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

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

所以,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5.学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明确:电闪雷鸣,山峰崩塌。

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

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

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6.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

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7.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的感叹有着怎样的局限性和进步性?明确:李白一生倘佯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

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合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其想象和夸张的才能。

进步性:反映诗人傲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

写神仙世界的美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对现实、对权贵的的憎恶。

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立场服务。

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极避世思想。

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8.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此句直抒胸臆,意思是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

是诗中的思想精华。

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9.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明确: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象奇特,为了借别离之情来表现自己不事权贵的思想,作者不是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景物,而是以丰富的想象借助梦游的形式来展示一个个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并大量的运用了衬托(如用瀛洲、天台来衬天姥山)、比喻(如“身登青云梯”)、夸张(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比(如将仙境与人事比、理想与现实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灵活现,也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在感情。

《月下独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

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

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

课堂练习①“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

在《月下独酌》中“月”的意象含义应该是什么?明确: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

②在“花前月下”的良辰美景中,诗人却“独酌”。

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明确:“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

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③都说“举杯邀明月”一句中的“邀”字传神地表达出诗人此时的心境。

说说你从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

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

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

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④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明确:“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

⑤“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明确:“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

将进酒【写作背景】这首《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

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