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关系
第十一章 法律关系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法律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法律概念,其他的法律概念(如法律规范、法律行为以及法律责任,大多都直接或间接的同法律关系的概念相关联。
从本质上来说,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是由本本上的法向现实中的法转化的产物。
在具体的法律实践中,只有先确定相关的法律关系,进而才能依据该法律关系所蕴含的权利与义务,对相关主体的行为进行法律评价。
如果无法确定法律关系的有无或者说是无法确定具体的法律关系种类,那么就无法对其法律评价。
可以说法律关系是解决具体问题的一个基本工具。
法律关系的观念源自于罗马私法中法锁(法律的锁链),即“债”的概念。
按照罗马法的解释,债的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意识债权人的请求他人为一定的给付;而是债务人应请求而为一定给付。
债本质上是根据法律要求人们为一定给付的法锁。
锁的观念形象的描述了债作为私法关系存在的约束性和强制性。
而描述这种关系的专门的概念,它是由19世纪历史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在其经典文献《当代罗马法体系》中第一次作出明确阐述的。
所谓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根据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法律关系具有如下特征: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一命题至少说明三个问题:第一,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存在,就不可能产生法律关系。
第二,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
社会关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有些领域是法律所调整的(如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行政管理关系等),也有些是不属于法律调整或法律不宜调整的(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政党社团的内部关系),还有些是法律所保护的对象,这些被保护的社会关系不属于法律关系本身(如刑法所保护的关系不等于刑事法律关系)。
即使那些受法律法规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并不能完全视为法律关系。
例如,民事关系(财产关系和身份关系)也只有经过民法的调整(即立法、执法和守法的运行机制)之后,才具有了法律的性质,成为一类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
什么是法律关系
民事权利
概念
支配权 对权利标地的直接支配而不受他人 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
非法干涉的权利
请求权 请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债权
形成权 依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他人之间 撤消权、解除权、追认权
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
抗辩权 依法对抗他人请求权的权利
PS:总结
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客体体现出设定法律关系的目的;
C、侵权行为; D、商业秘密;
8、(多选题)甲建筑公司承接由乙房地产公司的 5 栋住宅楼的施工业务,甲与
3、其他组织(又称非法人组织):法人以外的其他组织。 如:合伙制的企业、分公司
(二)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民事法律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之间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了解: 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包括:财、物、行为、智力成果
财:一般指资金及各种有价证券 物:法律关系主体支配的、在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客观实体。
法律意义上的“物”应具备的条件:①人可以控制、②有经济价值 行为: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指义务人所要完成的能满足权利要求结
果。 这种结果表现为二种: i. 物化的结果 (房屋、道路、道路等建设工程项目) ii. 非物化的结果(如: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行为) 智慧成果:是指通过某种物体或大脑记载下来并加以流传的思维成果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关系
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我们学习法理学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该知识点贯串我们学习的每一个部门法当中,为了方便考生加以理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法律知识:法律关系,欢迎阅读。
概念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形式的社会关系。
1.构成要素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
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自然人、国家、法人、非法人组织。
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比如物、人身利益、精神财富、行为四种。
2.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
根据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1)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比如合同、遗嘱等。
(2)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事件可以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
社会事件如战争、暴乱、罢工等,自然事件如自然灾害、人的自然出生、死亡等。
例1、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其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物、非物质性财富、人身和行为C.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D.法律事件和法律行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权利义务的指向,一般包括人身利益,精神财富,物,行为。
所以该题选择B选项。
例2、以下属于法律关系的是:A 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C同学关系 D婚姻关系解析: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调整形成的社会关系,在上述四个关系中只有婚姻关系是受法律调整的,所以该题选择D选项。
法学导论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包括: (1)法律规范,即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
的法律依据; (2)权利主体,即权利与义务的承担者; (3)法律事实,即出现法律规范所假定出现的
那种情况。
24
二、法律事实的分类 1、行为和事件 以权利主体的意志是否转移: (1)行为是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 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例如:排除诅咒、祈祷等方式 危害行为
(2)结果与行为的内在方面的关系,是人的意志 选择和控制的活动。 例如:刑事领域:故意或过失 民事领域:其行为的内在方面特别是目的必须符
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
37Biblioteka (3)法律将行为结果与法律后果设为一体,以引 导行为
A. 行为+法律后果(社会结果和法律的权利义务形 式)
A. 王甲与张乙婚姻关系的消灭是由法律事件引起 的
B. 张甲主张的生育权属于相对权
C. 法院未支持张甲的损害赔偿诉求,违反了“有 侵害则有救济”的法律原则
D.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属于概括性 30
立法,有利于提高法律的适应性。
依权利人可以对抗的义务人的范围,民事权利可以 分为: 绝对权与相对权 (1)绝对权是指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须通过
17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一、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权利与义务的一种连接,权利与义 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
权利和义务是一对有着不同含义的范畴,既有 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也有道德意义、社 会学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
18
二、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一)历史上的权利与义务观念 在原始社会没有权利和义务现象的存在。随着私 有财产和商品交换的出现,随之出现了权利义务。
什么是法律关系
第六章,法律关系1.什么是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权力义务关系,即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2.什么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权利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享有权利的一方称权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义务人。
一般是指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有时也指法律关系的参与人。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的权力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在当代中国,有三类:第一,物第二,精神财富第三,行为第四,国家3.论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前提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亡的原因有法律本身和法律事实,原因一、法律本身。
原因二、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指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亡的情况和条件。
法律事实依据它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可以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件。
例如:人的出生和死亡,自然灾害,意外事件等。
法律行为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行为。
例如:遗嘱、公证第七章:法的作用1.法的作用是什么?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的行为、社会生活的影响、指导、功效。
2.如何理解法的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作为行为规范,对人们的意志、行为发生的直接影响,对人的行为所起到的保障和约束作用。
它主要包括告示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和强制作用等。
法的规范作用的体现(一)告示作用(二)指引作用(三)评价作用(四)预测作用(五)教育作用(六)强制作用3.如何理解法的社会作用?法律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律的社会、政治功能,即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目的、目标,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政治使命,形成、维护、实现一定的社会秩序。
体现:(一)政治作用(二)社会公共事务功能:执行社会公共事务4.当代中国法的作用主要有哪些方面?一、保障、引导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保障、引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保障、引导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四、保障、引导和推进对外开放,维护国际和平和发展5.如何理解法的局限性?一、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式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一种。
第四讲 法律关系
第四讲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4.1.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1、释义: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理解要点:⏹1)法律关系是社会内容与法律形式的统一。
⏹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并得到法律保护的关系。
⏹3)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2. 法律关系的种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种类⏹1)一般法律关系与具体法律关系⏹依据:主体是处于抽象状态还是具体化⏹2)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依据:主体是单方的还是双方的⏹3)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依据: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是否应受法律制裁。
⏹4)平权法律关系与隶属性法律关系⏹依据:主体的地位4.2.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法律关系的中权利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也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法律关系主体的特性:社会性和法律性■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1、自然人⏹2、组织包括三类: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3、国家⏹法律关系的客体⏹概念: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能够满足主体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的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财富。
⏹特点:1、客体同时具有哲学意义客体的一般属性和法律规范的确认、保护。
2、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受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种类⏹1、物:表现为自然物和劳动创造物,前者如森林、土地、矿产,后者如有价证券、货币等。
⏹2、非物质财富:包括创造活动的产品和其他与人身相联系的非财产性财富。
例如科学著作、文学艺术作品、专利、商标等智力成果;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包括公民和组织的姓名或名称,如肖像、名誉、尊严、人身、人格和身份等。
⏹实例:陈光标被一台湾商人注册为猪肉商标。
⏹3、行为和行为结果⏹4.3.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义务。
名词解释法律关系
名词解释法律关系
基本释义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形式的社会关系。
现实社会关系的主观形式。
就其主观形式特征而言,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就其社会内容而言,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关系。
其构成要素有三项:(1)法律关系主体;(2)法律关系内容;(3)法律关系客体。
法律关系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意志作用于社会关系,借以保证统治阶级利益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按照不同标准,法律关系的种类可以分为:一般法律关系,具体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平权法律关系,隶属法律关系;积极型法律关系,消极型法律关系;简单法律关系,复杂法律关系;以及各部门法的法律关系等。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
如企业与职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后,就构成了双方的劳动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
三步审查法律关系:
第一步:检查立案案由与争诉事实是否一致;
第二步:区分同一诉讼中涉及的多种法律关系;
第三步:确定法律关系产生的影响。
法学法理学课本笔记整理——法律关系
第五章法律关系第一节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一)法律关系是社会内容与法律形式的统一(二)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并得到法律保护的关系(三)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二、法律关系的种类(一)依据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处于抽象状态还是已被具体化:一般法律关系与具体法律关系1.一般法律关系(抽象法律关系)⑴含义:是指抽象法律主体或法律角色之间尚处于法律条文的关系状态之中,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法律设定或法律宣告的方式存在⑵抽象法律关系概括了法律关系的共性、普遍性,是判断具体法律关系的合理性和实际效力的依据2.具体法律关系(现实法律关系)⑴含义: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已经具体化,是现实中特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⑵具体法律关系体现了法律关系的个性、特殊性(二)依据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单方确定还是双方确定: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1.绝对法律关系⑴绝对法律关系中主体的一方(权利人)是确定的、具体的;另一方(义务人)则是不确定的,而是除了权利人之外的所有的人⑵表现形式:一个主体对其他一切主体⑶最典型的绝对法律关系:物权关系⑷由于绝对法律关系是对现实关系的确认,而不需要义务人积极的行为,又称确认性的法律关系2.相对法律关系⑴相对法律关系的主体,无论权利人还是义务人,都是确定的⑵表现形式:某个主体对某个主体⑶最典型的相对法律关系:债权关系⑷由于相对法律关系需要义务人积极行为的配合来创设一种新的关系,所以又称为创设性的法律关系(三)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否适用法律制裁: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1.调整性法律关系⑴调整性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在合法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它是主体权利能够正常实现的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正常形式⑵调整性法律关系又称为第一性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发挥指引作用的过程中,在人们合法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关系2.保护性法律关系⑴保护性法律关系是在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不能正常实现的情况下通过法律制裁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它是在违法行为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
法律关系
(3)权利即为资格。认为权利就是人们做某事的资格。 一个人只有被赋予了某种资格,具有权利主体的身份,才能 够向别人提出作为与不作为的主张,也才有法律能力或权利 不受他人干预的从事某种活动。 (4)权利即为行为尺度。认为权利是法律保障或允许的, 能够做出一定行为的尺度,是权利主体能够做出或不做出一 定的行为,以及要求他人相应的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 可或保障。 (5)权利即为主张。认为权利是正当的、在法律上有效 的、可强制执行的主张,权利人可以有效的或强制的主张、 要求坚持对某物的占有;或主张要求返还某物;或主张要求 承认某行为的后果。
2、法人
法人是自然人的对称,指具有法律人格,能 够以自己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社会组 织。法人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各种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 司法机关 等); 二是各种企事业组织; 三是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 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特殊整体 构成某些重要的法律关系主体。
三、法律关系的分类 (一)根本性法律关系与一般性法律关系 (二)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三)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四)单向法律关系与双向法律关系和复合法律 关系 (五)第一性法律关系与第二性法律关系 (六)抽象法律关系与和具体法律关系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权利与义务)三要素构 成,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 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一、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概念: 法律关系主体,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 关系中权利的享受者、义务承担者。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1、自然人。 自然人是指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是权利主体 或义务主体最基本的形态,也是数量最多的法律关系主体。 (两户、个人合伙)
法律关系的种类名词解释
法律关系的种类名词解释法律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法产生的相互权利和义务的联系。
法律关系是法律的核心内容,它囊括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等各种关系。
在法律领域中,有许多种类的法律关系,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常见的进行解释和简述。
1. 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个人之间基于合同、侵权等行为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双方主体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例如,购买商品时形成的买卖关系、雇佣关系、借贷关系等都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范畴。
2. 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个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基于行政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关系。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作为一方,行使行政权力,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管理和监督。
例如,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户口管理、社会保障、税务征收等都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范围。
3. 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是个人犯罪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关系。
它是以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国家作为刑事责任的追究者,依法进行刑罚的实施者。
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是由公诉机关和刑事诉讼程序所约定的一系列规则所构成。
例如,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所引发的刑事法律关系。
4. 交通事故法律关系交通事故法律关系是指由于交通事故引发的法律关系。
在交通事故中,存在着肇事者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理赔关系等。
这种法律关系既涉及刑事责任的追究,也包括了民事责任和保险赔偿等。
交通事故法律关系的处理,需要依法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交通秩序的正常进行。
5.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基于劳动合同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用人单位作为雇主,对劳动者进行雇佣,享有管理权力和获得劳动成果的权益,而劳动者则享有劳动报酬和合法权益的保护。
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围绕劳动合同、劳动纠纷等方面展开。
总之,法律关系是一个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涵盖了个人的各个方面。
法理学第五章 法律关系
国内法律关系。
h
13
(一)法律关系客体的定义
概念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 对象。
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具体承载物,只 有存在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中观念形态的权利义务 才能具体化为实际的权利义务。
h
14
(二)法律关系客体的分类
1.物
2.非物质财富
3.行为
4.人身
单边法律关系又可以称为单务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 中,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承担义务
双边法律关系又可以称为双务法律关系,是指在两个法律主
体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每个主体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一 方的权利就是对方的义务
多边法律关系又可以称为复合法律关系,是指在三个或三个 以上法律主体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
h
15
法律关系内容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它是法律规范的内容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实现,是法律规则在 法律关系中实现的一种状态。
行为能力是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 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公民的行为能力由法律来确定,根据年龄和精 神健康状况将公民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 能力人。
h
12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1.公民(自然人) 公民是指具有某一个国家国籍的人,具有那一个国家的国 籍就是那一个国家的公民。公民是众多法律关系的主体。
对法律关系作这种分类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第一,抽象法律关系是立法者通过立法手段规定在法律规范中的、具有普遍的效力、 可以作为标准检测、评价具体法律关系的合法性和法律效力;
第二,具体法律关系是主体将法律规范中的抽象法律关系应用于社会实践的结果, 具有实践性特征。
法理学 法律关系
(四)平权型(横向)法律关系和隶属型 平权型(横向) 纵向) (纵向)法律关系
按照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不同来划分 按照 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不同来划分,主体之间地位是 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不同来划分, 平等的,就是平权型法律关系,如民事法律关系; 平等的,就是平权型法律关系,如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 间地位是不平等的,存在隶属关系,一方服从另一方, 间地位是不平等的,存在隶属关系, 一方服从另一方, 则 是隶属型法律关系,如行政法律关系。 是隶属型法律关系,如行政法律关系。
的法律关系。 的法律关系。
如宪法第33条规定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例如私法中的规定,婚姻法规定,婚姻自由,一夫一妻、 如宪法第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例如私法中的规定,婚姻法规定,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 平等的婚姻制度,同时还规定的夫妻双方的权利义务,这是抽象的法律关系,只有但男女双方结了婚以后,这些抽象的法律关系才转变为具体 平等的婚姻制度,同时还规定的夫妻双方的权利义务,这是抽象的法律关系,只有但男女双方结了婚以后,
2、责任能力
行为人因违法而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行为人因违法而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 它是行 为能力在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 为能力在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 。 刑 事责任能力, 刑法》 规定, 已满16周岁的人 周岁的人, 事责任能力 , 《 刑法 》 规定 , 已满 周岁的人 , 应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 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杀 应负刑事责任 ; 已满 周岁不满 周岁的人犯杀 放火、 重伤、 人 、 放火 、 重伤 、 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刑 事犯罪属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不满14周岁的人 事犯罪属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 不满 周岁的人 属于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属于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法律关系的概述
法律关系的概述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关系是人们相互之间通过法律规范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关系。
这种关系以法律的规范性为基础,涉及到个人、组织和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合同、法律条款、法律制度等形式,法律关系被约束和规范,以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公平公正的发展。
本文将以法律关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为主线,对法律关系作一个概述。
一、法律关系的定义法律关系是指通过法律规范所建立的人们之间的特殊关系。
这种关系是在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下产生和发展的,涉及到权利和义务、权益和责任等各种法律要素。
法律关系的建立和存在,是法律约束力的体现,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至关重要。
二、法律关系的特点1. 法律性: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的,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各方的行为和权益。
在法律的保护下,各方享有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2. 民事性:法律关系是人们在民事领域内建立起来的关系,涉及到财产权益、契约关系等。
它与刑事关系、行政关系等具有区别,更注重个体之间的平等交易和自主意愿。
3. 平等性:法律关系是基于平等原则建立的,各方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状况或其他差异。
4. 强制性:法律关系是受到法律强制力保护的,违反法律的规定和约定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
法律的强制力保证了法律关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三、法律关系的分类1. 合同法律关系:合同是一种常见的法律行为,通过双方的意思表示达成合意,从而形成一种法律约束力。
合同法律关系涉及到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等各种合同形式。
各方在合同约定下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
2. 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婚姻家庭法律关系以婚姻关系为基础,涉及到婚姻、离婚、抚养子女等问题。
它通过法律的规定来保障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和谐。
3.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雇佣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涉及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和义务。
劳动合同作为一种法律关系的形式,约束着双方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
第19章 法律关系
第十九章法律关系第一节法律关系的概念重点问题1.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3.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法律关系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建立的,具有主观性。
3.法律关系建立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具有客观性。
二、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1.法律关系具有法所具有的重要的属性。
2.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三、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1.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是具体的。
2.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种类重点问题1.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2.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3.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4.平权型的法律关系与隶属型的法律关系一、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划分标准: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化程度1.一般法律关系的主体不是具体的。
2.具体法律关系中至少一方主体是具体的。
二、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这种分类是对具体法律关系的分类。
划分标准:单方具体还是双方具体1.绝对法律关系要求一方是具体的。
2.相对法律关系要求双方是具体的。
三、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划分标准:是否使用法律制裁1.调整性法律关系不需要使用法律制裁,是法实现的正常形式。
2.保护性法律关系是通过法律制裁形成的,以违法为基础。
四、平权型的法律关系与隶属型的法律关系划分标准: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1.平权型法律关系其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2.隶属型法律关系其主体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主体重点问题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2.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3.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一、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1.法律关系的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具有法律性和社会性两个特征。
2.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性:法律关系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
第9讲法律关系
“胎儿”的人身权利
对于本案的审理,不少人认为石某不是适格的原告。 因为石某在母体中出生时受产钳伤害的时候还是胎儿,属 于母体的一部分,并未取得公民身份,不具有独立的人格, 当然也就不具有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能力。 第9条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 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民法通则》 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份额。 ——《继承法》
10
公民的行为能力,由法律规定。根据年 龄和智力状况的不同,把公民划分为完全行为 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三类: ※完全行为能力人是指年满18周岁且神智 正常的人。他们可以独立地处分自己的一切权 利和义务,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 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 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人。 “视为”不得反推。
26
(3)单一事实与事实构成
单一事实是指无需其他事实出现就能单独引起某 种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婴儿出生,就能建立起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法律关 系,死亡能引起婚姻关系的消灭。 事实构成是法律事实的复数存在形式,是指由数 个事实同时出现才能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多数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都必须以同时 具备数个事实为条件。如犯罪构成、房屋买卖合同等。
20
法律关系的运动变化过程是需要具备一 定条件的。其最主要的是两方面的条件: ◆抽象条件,即法律规范的存在 ◆具体条件,即法律事实的存在 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 法律依据,没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就不会有相应 的法律关系。 法律规范的存在仅仅是为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和消灭提供了可能性,并不能自动衍生出 现实的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则是把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 起来的中介。
第一章法律关系
第一章法律关系第二节法律关系考点1:法律关系相关大体内容(★)1.法律关系的大体概念法律关系是指依照法律标准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内容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
【提示】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但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属于法律关系,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政党或社会集体的内部关系等。
【例-多项选择题】甲、乙均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甲、乙之间的以下约定中,能够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有()。
2016年A.甲将衡宇出租给乙B.二人此生不离不弃C.二人共进晚餐D.甲送给乙一部电话网校答案:AD网校解析:选项BC不属于法律关系。
2、法律关系的种类考点2:法律关系的大体组成(★★)一、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2018年重大调整)(一)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二)法律关系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经历点】权利能力是权利主体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行为能力是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经历点】8、16、18【例-单项选择题】小明今年3岁,智力正常,但先天腿部残疾。
以下关于小明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2021年A.小明有权利能力,但无行为能力B.小明有权利能力,但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C.小明无权利能力,且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D.小明既无权利能力,也无行为能力网校答案:A网校解析:(1)自然人从诞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目前,我国不存在无民事权利能力的自然人),选项CD直接排除。
(2)选项AB:不满8周岁(无需考虑智力是不是正常、躯体是不是残疾等)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社会组织(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其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其民事行为能力伴随着民事权利能力的产生而同时产生;法人终止时,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消灭。
【经历点】法人与“权利”“能力”同生共死。
什么是法律关系
什么是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范围之内,各种社会行为主体之间因法律规范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它是指法律的约束与保护对各方当事人的相互关联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法律关系所涉及的主体可以是个人、法人、政府机构等。
一、法律关系的特点1. 相对性:法律关系是以当事人为基础的,有权利或义务的一方与其相对的权利或义务的另一方构成一体,它是双方或多方的互动关系。
2. 法定义约性:法律关系是建立在法律规范之上的,其产生、变更、消灭都要依法进行,法律对其进行规定和限制。
3. 权利与义务性:法律关系涉及到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一方享有权利,就意味着对方有相应的义务,法律关系体现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关系。
4. 刚性与稳定性:法律关系产生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当事人不能随意解除或变更,必须通过法定程序进行解决。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1. 合同关系:合同是一种法律关系,是指自愿达成的协议双方在法律规范下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比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当事人需要遵守合同法规定的相关规则。
2. 侵权关系:侵权是指一方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法律规定,被侵权人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例如,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均属于侵权关系。
3.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雇员之间因劳动合同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关系涉及到劳动合同法、劳动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 行政关系:行政关系是指国家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行政关系涉及到行政法、行政程序法等法律规定,规范了政府机构的行为。
5. 婚姻家庭关系:婚姻家庭关系是指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婚姻家庭关系受到婚姻法、家事法等法律规范的保护。
三、法律关系的意义1. 约束和规范社会行为:法律关系通过规范各方当事人的行为,约束其行为,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2.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法律关系的存在和运行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和谐合作,推动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法考试法理学名师讲义——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概念和性质
1.所谓法律关系,是指法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注意】判断一个社会关系是否法律关系主要是看,这个社会关系的成立有没有法律依据,有没有形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1.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产生根据执行的职能实现规范的内容是否需要制裁
调整性法律关系合法行为调整职能行为模式无需
保护性法律关系违法行为保护职能否定的法律后果需要
2.按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
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法律主体权利义务的强制性
程度
举例
纵向法律
关系地位不平等,存在管理关系、
服从关系或监督关系
具有强制性,不能随意转让,
也不能任意放弃
刑事法律关系
横向法律
关系地位平等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夫妻关系、民事合同关
系、劳动法律关系
3.按照法律主体的多少和权利义务是否一致为根据——单向(单务)法律关系和双向(双边)法律关系和多向(多边)法律关系
(1)单向法律关系是指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履行义务,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反的关系。
如不附条件的赠与关系。
单项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一切法律关系均可以分解为单向的权利义务。
(2)双向法律关系是指在特定的双方法律主体之间,存在两个密不可分的单向权利义务关系,其中一方主体的权利对应一方主体的义务,反之亦然。
如买卖关系就是典型的双向法律关系。
(3)所谓多向(多边)法律关系,又称“复合法律关系”或“复杂的法律关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关法律关系的复合体。
4.按照相关的法律关系作用和地位不同法律关系可分为: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从法律关系)
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是人们之间依法建立的不依赖其它法律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法律关系或在多向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法律关系。
由此而产生的、居于从属地位的法律关系,就是第二性法律关系或从法律关系。
(三)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法律关系的主体。
所谓法律关系的主体指法律关系的参加人,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
利或承担义务的人,享有权利的一方是权利人,承担义务的一方是义务人。
2.法律关系的客体。
所谓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法律关系客体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任何外在的客体,一旦它承载某种利益的价值,就可能会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某种利益、获取某种利益,或分配转移某种利益。
客体所承载的利益才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联系的中介。
3.法律关系的内容。
所谓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因为法律关系是依据法律规范建立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因而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规范关于权利义务规定的具体实现。
所属领域不同针对的主体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是法律关系主体实有权
利和义务,属于现实性
领域
特定的主体,是某一法律
关系中的有关主体
仅对特定的法律主体有效,
没有普遍的效力
作为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和
义务应有权利和义务,属于
可能性领域
不特定的主体有一般的、普遍的法律效力
(四)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
1.法律关系差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1)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依据,法律规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即规定了应然的权利和义务,只有依据法律规范的规定,特定的主体之间形成或变更、消灭法律关系就具备了条件。
(2)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它是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是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的中介。
2.依据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可将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
(1)法律事件是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2)法律行为是由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可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行为。
【注意】
(1)同一个法律事实可以引起多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如: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引起同一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成为“事实构成”。
如房屋的买卖,除了双方当事人签订买卖协议外,还需要向房管部门办理登记过户手续方有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