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采样规定

地质采样规定
地质采样规定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1. 野薄记录格式

日期:年月日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

路线:( 如:自经至)

手图号:航片号:

任务:( 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断层(或层)

人员:(记录);(手图与航片)

点号:(如:0066)

座标:X: Y:

GPS: (经度纬度高程 )

位置:(如: 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

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

点性:(地层界线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

描述:(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

标本: (于900m处采同位素年龄样一件, 样号为0066-1, 岩性为………)

照相:( 记录照相序号、位置、照片内容简述等)

遥感影像特点:(仅对要求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进行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 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 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 (2)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及其两侧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

点间:(如: (1) NO0066SE+650m 650m: 沿途为………

(2) 650ms+850m1500m: 沿途为………

(3) 1500mssw+900m 2400m NO0067: 沿途为……… )

路线小结:(当日路线结束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基本内容: 一是对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地质点个数、素描图个数、照相数量、各类标

本采集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 三是对存在问题及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

(注意:所有主干穿越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的一般穿越路线1/5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 追索路线视情况而定)

2. 野薄记录格式说明

①每天开始一页应记录日期、工作区、天气状况,其中工作区记录工作站或填图地区。

②点位应以观察点附近的高程点、村庄或其它固定地物作标志。

③记录本的右面作文字记录,左面作素描图、路线剖面或附贴照片,必要时也可作简要文字批注或补充记录。摄影资料记在相应地质观察记录之后,应注意数码照相编号或底片编号、摄像对象和内容及方位,凡图上有路线通过的地点必须有文字记录。

④工作小结应另起一页。记录本内不得记与野外地质调查无关的内容。

⑤产状标记方法(记录或信手剖面):层理140°∠30°;次生面理50°∠40°,可在产状前注明S0、S1、S2或糜棱片理等;断层120°∠45°;节理320°∠70°;轴面A40°∠50°;枢纽Fh30°∠60°;线理L3000∠10°等。

3. 野外工作手图勾绘内容

野外工作手图必需标记和勾绘如下内容:

①地质点(直径1mm的小圆)及点号(一般标记在地质点的右下方);

②地质点上所观测到的岩层产状和各种面理产状;

③地质界线(地层单位之间的分界线、断层线、岩性岩相分界线、侵入体侵入界线、含矿层界线、地貌单元之间分界线等,勾绘时需遵循“V形法则”及野外实际展布情况);

④地质体填图单位(各种正式和各种非正式填图单位)代号及岩性岩相代号或花纹;

⑤各类样品采集点及编号;

⑥地质路线(用绿色虚线标绘)和实测剖面线(用黑色实线标绘)及剖面代号。

各类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登记表

各专业调查采集样品种类、数量、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等的选择,根据研究内容、调查面积等内容具体确定。一般情况下某些特种样品,均需配套采取薄片,标本、光谱样品视具体情况确定。

1、薄片及标本确定岩石的矿物或碎屑颗粒的种类、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对岩石定名分类;测定岩石的沉积、变质变形等显微结构构造特征;鉴定岩石后期交代及矿化;测定矿物的晶形、粒度、构造、蚀变、光性、物理性质等特征等。采样及制样要求:样品一般采手标本大小(3×6×9cm)即可,磨片大小2.4×2.4cm厚度0.03mm。

2 光片测定不透明矿物的种类及含量,矿物共生组合。采样及制样要求:样品采手标本大小,光片一般2×3cm,厚0.5cm,表面抛光。

3 岩组分析对矿物颗粒向量进行测量统计,研究应力大小和方向。采样要求:采手标本大小,在构造面上标注产状,如(节理),磨片厚度0.04mm。

4 人工重砂副矿物特征,有用矿物的赋存状态,挑选单矿物作其它测试用。采样要求:一般在同一露头用拣块法采10—20Kg岩石。

5 粒度分析沉积岩粒度概率统计分析。采样要求:采手标本大小,制薄片。

6 大化石化石定名、特征描述(附照片及素描)、确定时代及对古环境作出判断。采样要求:样品大小依化石大小而定,尽量采集化石整体;对疏松化石,先作固结处理,再采集;对大脊椎动物化石,应打成1×1m2的格子,对格子编号、照相,按格子整块采集。化石在野外要进行初步整理。

7 微体化石微体化石种属、特征描述(附照片及素描)、统计微体化石的出现率组合及演化、确定时代及对古环境作出判断。采样要求:一般逐层采集,采样间距一般5—10m,取掉表面风化物,样品重量一般不少于1Kg,以1.5—2 Kg为适。

8 X—射线衍射分析样一般样品挑几粒—十几粒晶体(X—射线单晶,采用粒径为0.1—2.0mm左右的单晶体),一般需矿物重量十几克,粘土矿物鉴定采粘土100g以上,同一地质体需采三个以上样品测定。测试要求:1)X—射线粉晶矿物定名,测定结构简单的矿物晶体晶包参数及格子类型,区别同质多象变体及长石有序度;(2)X—射线单晶测定晶胞参数(a、b、c、α、β、γ)、空间群、原子坐标参数(表征晶胞中原子种类、数目和相对位置),分子晶体中分子立方体构型、键长、键角、电荷分布、分子间的距离、离子晶体的配位、构型、离子大小、晶体结构的有序、无序等。

9 电子衍射法样测定矿物晶体结构及参数,确定矿物种类。采样:采手标本大小的块状样品。

10 红外光谱分析样鉴别矿物种类(尤其是胶体矿物和火山玻璃等均质体)、确定矿物中水的存在形式、区分类质同像和某些同质多像矿物、区分矿物多形结

构、阴离子基团配位对称性、原子的有序—无序分布、阳离子配位数、确定沉积岩成熟度和相指标、含油岩层中干酪根的特征和演化,测定海绿石膨胀层含量。采样要求:挑所需单矿物2克左右,液体1ml,气体200ml 。

11 激光拉曼光谱法测定矿物及有机物成分、结构;鉴定矿物显微气液包裹体中子矿物种类及气体、液体的成分;同位素含量及其比值。采样要求:固体和粉末样品要多于1g,液体和气体多于1ml。

12 穆斯堡尔谱法鉴定铁、锡矿物种类;确定矿物中铁、锡氧化态(如Fe3、Fe2含量及比值)、电子组太(如低自旋、高自旋),配位对、配位状态及化学键;确定铁、锡离子有序—无序及类质同相置换,含铁、锡矿物的同质多相变体;生油岩成熟度;在不同温压下矿物相转变过程。采样:200mg破碎的岩石和矿物

13 核磁共振波谱法矿物中水的类型,矿物结构的有序—无序,矿物中扩散、相变、结构缺陷,晶体中电荷分布,化学键的确定,定性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定量测定混合有机物中各组分的量比。采样:固体80—160g,液体1—2 lml

14 热分析样有差热分析和重热分析,二者常同时进行。测试要求:鉴别粘土矿物、铁、铝、氢氧化物等含水矿物以及碳酸盐矿物、胶体矿物、非晶质的种属,鉴定类质同像系列矿物的种属(碳酸盐岩、绿泥石、蛇纹石等),确定矿物的风化、蚀变程度,测定矿物中CO2、有机碳等的含量及水的赋存状态,定量测定矿物的反应热,作样品的热分析曲线。采样要求:单矿物或岩石均可,样重5

g 。

15 矿物包裹体分析样测温,包裹体成分分析。采样要求:1、测温:均一法,样品采手标本大小,制薄片(粘片用加拿大树脂);用于爆破法的样品,需是单矿物,纯度高于98%,粒度0.5—1mm。2、成分分析:测定对象主要为石英、长石、绿柱石等硅酸盐矿物或部分氧化物,单矿物纯度高于98%,粒度0. 2—0.5mm,送样重量10—30g 。

16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样对矿物微区(微米级)进行元素常量分析(不能区分变价元素价态)和形貌、结构分析。采样制样要求:采集薄片样,用环氧树脂粘接,不盖玻璃片,载片小于28mm×50mm;也可采单矿物颗粒。

17 离子探针微区分析样矿物微区同位素比值测定,元素含量测定(ppm 级)。采样制样:同电子探针相仿。

18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样分析要求:确定矿物晶体形态,矿物种类,扫描分析矿物微区表面形态(如石英、锆石)及微观结构;鉴定微体古生物种属。采样制样:采薄片样,减薄至1000埃左右;粒度小于1微米的颗粒样品,取数毫克可直接测试。

19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样矿物表面微区形貌、显微结构和微晶形态等;通过稳定矿物表面特征(石英、锆石等),分析颗粒的成因和水动力条件;古生物(特别是微古生物)的微细形态和结构的确定;分析岩石成分、结构及石油储油层显微构造。采样制样:基本与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样相同,试样大小取决于仪器型号,一般不超过100×30 ×50mm。

20 激光显微光谱法测定矿物中杂质元素种类;定量测定矿物次要成分,杂质痕量元素含量;确定微细矿物名称;岩石重砂中副矿物含量的快速统计。采样:固体样品制成光薄片后测试,液态和粉末样需作处理后才能测定。

21 岩石化学全分析样主要有硅酸盐岩石全分析,分析项目一般为14项、有时还要加上S、Cl、F、烧失量。分析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分析结果百分数总和99.30—100.70% 。采样要求:拣块取新鲜岩石2Kg

22 岩石化学多项分析样根据需要分析部分项目,分析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采样要求:拣块取新鲜岩石2Kg

23 单矿物化学成分全分析分析项目根据不同矿物理论化学式来确定,分析结果百分数总和99.30—100.70% 。也可用电子探针等仪器测定。挑选单矿物1 0—100g;用电子探针分析,采集薄片样即可。

24 岩石微量元素定量分析分析项目根据样品的用途而定,精度要求要比元素在该岩类中的丰度值高一个数量级,分析误差不得超过20%。采样:新鲜岩石,拣块,500g左右。

25 岩石稀土元素定量分析分析稀土元素15种,分析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采样:新鲜岩石1—2Hg,拣块法。

26 单矿物微量元素定量分析分析要求:分析项目依样品的用途而定。采样:挑选单矿物2g 。

27 K—Ar年龄样有体积法和稀释法,测定新生代—古生代未受后期热扰动的成岩年龄,热事件年龄。采样要求:测定对象常为云母类、角闪石、辉石、斜长石、海绿石、伊利石、霞石、火山玻璃,以及含钾的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全岩。选单矿物重一般2—50g,全岩样500—1000g 。

28 40Ar—39Ar年龄样样品要在反应堆中经快中子照射,测定氩的同位素比值,经多阶段加热,测定岩浆岩的结晶年龄和后期热事件年龄、沉积岩的沉积年龄和后期热事件年龄、变质作用的年龄、硫化物年龄;提供多阶段加热的氩同位素分析数据、年龄值及年龄坪谱图。采样:测定对象及样品重量同H—Ar年龄样。

29 U—Pb年龄样分析要求提供每个矿物颗粒的U、Pb同位素比值及年龄值,多个矿物的一致曲线及年龄。采样:取新鲜岩石分离、挑选单矿物,主要测定对象为锆石、独居石、磷灰石、晶质铀矿,对锆石含量高的花岗岩取3—5Hg,

对火山岩取10—15Hg,对中基性、超基性岩取20—25Hg,一般挑单矿物重量0. 5—2g,纯度>98%,每种单矿物按物理性质不同分别测定。

30 铀系法 40×104a以内的湖泊沉积物、海洋沉积物、锰结核、盐类、碳酸盐岩(珊瑚、钟乳石、钙结核、贝壳、骨头)、年轻火山岩、自然水的形成年龄。采样:样重一般为10—100g,水样10—20lml,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取新鲜岩石。

31 Rb—Sr年龄样测定中生代以前的岩石形成年龄、变质年龄及物质来源信息。要求提供同位素测试数据、等时线图、等时线斜率、截距、相关系数、等时线年龄及误差范围。采样:测定对象主要为中、酸性岩;全岩等时线样一般采6—10块样,每块1Hg左右,要保证样品的同源、同期、同一封闭体系;全岩—单矿物等时线样和矿物等时线采一块即可,单矿物测定对象同H—Ar法;样品要新鲜。

32 Sm—Nd年龄样测定中生代以前的岩石形成年龄、变质年龄及物质来源信息。要求提供同位素测试数据、等时线图、等时线斜率、截距、相关系数、等时线年龄及误差范围。采样:测定对象主要为超基性、基性岩;全岩等时线样一般采6—10块样,每块1Hg左右,要保证样品的同源、同期、同一封闭体系;全岩—单矿物等时线样采一块即可,单矿物测定对象同H—Ar法;样品要新鲜。

33 14C年龄样200—5×104a含碳物质的年龄。采样:采集对象及重量,木头、木炭、树根、古植物种子等采25—30g;泥炭、珊瑚、贝壳、淤泥200—1000g;土壤500—2000g;动物骨骼1000—1500g;水500—1000g;样不需破碎,剔除非测定杂质;样品装入塑料袋(不直接装入布袋);水样应在野外进行处理后,将沉凝物,装入玻璃或塑料瓶中送化验室,通常100升左右的水才能分离出足够数量的沉积物供测定。

34 古地磁测定岩石的天然剩余磁场,求得样品的平均磁偏角、磁倾角、磁极位置等参数的对比,根据样品的磁极对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研究板块的迁移。采样要求:1、间距,垂直走向逐层采集,采样间距一般为1—5m;2、数量,应满足统计的要求,侵入岩在中心取样,不得少于10块;3、规格,野外采样1 2×12×12cm大小手标本,并表明层面或构造面的倾向和倾角,对于松散沉积物可采用器具取得定向标本,误差不得超过10,室内制成4×4×4cm,每块手标本截取四个以上的样;4、采样对象为含磁性较高的沉积物和岩浆岩;5、采集方法,可在新鲜岩石采集手标本或用手提式钻机采取;6、送样时附剖面图,写明采样位置及经纬度。

35 热释光(TL)测定受热受光样品,如古陶瓷、断层泥和黄土、沙丘等(测石英、长石),测年范围1000a—1Ma ;采样:深度,30—40cm,采样避光进行,不透光包装。样重,1000g左右。

36 光释光(OSL)测定河流相、洪积相、湖相、海相、冰水相、风积物、火山喷发物及断层磨擦生热烘烤的产物及考古样的最后一次暴光或受热以来所经历的年龄,测年范围2千年—50万年。采样:基本同热释光样

37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定物质内部结构特征;测定第四纪沉积物、火山岩地质年龄及断层最后一次活动年龄等,测年范围几百年—几百万年。采样要求:1)测定物质结构的样品,单矿物采长度为2—9mm的单晶,粉晶采4—9g,液体需0.01—0.1ml 。2)第四系测年采集对象为碳酸盐类钙结核、贝壳、珊瑚,磷酸岩类牙齿、骨头、硫酸盐石膏、硅酸盐、火山物质、断层物质、经阳光照射的样品等;采样深度30—50m;避光处理和保存;样品量一般50—100g,含石英颗粒松散沉积物一般需1000—2000g 。

38 裂变径迹(FT)测定对象磷灰石、锆石、硝石、云母、火山玻璃等。测年范围几百年至几百万年。采样:样品要新鲜,矿物充分结晶;测抬升速率沿不同高度系统取样,样品量足以保证选出几十个矿物颗粒,送单矿物100—500颗,送岩石2Kg 。

39 氧同位素测定样品的氧同位素组成和同位素平衡温度取样:根据用途不同而不同:1)、计算成岩温度常采同一世代矿物对,岩石要新鲜,矿物纯度9 8%以上,矿物样重0.2g ;计算碳酸盐岩古海水温度要用腕足类及软体动物贝壳。2)、判别岩石物质来源采单矿物(或全岩),岩石要新鲜,矿物纯度98%以上,粒径小于0.3mm 。判别水的来源主要用矿物包裹体。3)、测定第四纪古气候变化,采集冰块和雪装入玻璃瓶,蜡封,样品体积50—100ml 。

40 氢同位素测定δD值。用于计算温度,判别物质来源,结合氧同位素研究地下水成因。采样:测定对象主要有云母、角闪石、蛇纹石、天然水,测定包裹体的矿物有石英、萤石、硫化物、碳酸盐等;样重,单矿物20—50g,水10—15ml 。

41 硫同位素分析硫同位素组成,计算δ34S,计算矿物的平衡温度。采样:测定对象主要为硫化物,测定温度取矿物对,挑单矿物0.5g左右。

42 碳同位素测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用于计算温度,判别有机碳和无机碳、淡水和海水碳酸盐岩。采样:采样对象主要为碳酸盐岩、含石墨变质岩及含碳地下水、气体和植物,样重0.5g,气体5—10ml;测定包裹体碳同位素组成的矿物主要有石英和硫化物,样重150g 。

43 铅同位素分析铅同位素比值,计算模式年龄,判别成因。采样:测定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钾长石,样品要新鲜,取矿物重1—2g,同一地质体应取三个以上样。

44 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采化学分析样根据矿石成分作基本分析和必要的组合分析,确定矿石中有益组分和伴生组分及有害元素的含量。采样原则:根据自然分层和矿化情况连续拣块系统取样,在一层内以样长0.5—1m垂直矿层连续刻槽采样,沿矿化走向至少布置两条以上采样线。

45 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采光谱全分析样了解矿体及围岩的元素含量情况。

46 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采自然重砂样分析要求:重砂矿物定性定量分析。采样:采集重量15—30Kg,经野外粗淘后不应少于10—15g 。

47 非金属矿物理性能及工艺性能测试样测试项目及采集方法与矿种及用

途不同而确定。

48 采煤层煤样刻槽法(10×10—25×25cm)直接在煤层上系统取样,作半工业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磷、发热量及元素分析(C、H、N、O、S)等。

49 生油样:分析项目为有机质含量、元素分析、沥青族组分分析、氯仿抽提物等。采样对象有油页岩、沥青质岩、煤、浅色碳酸岩等,采集新鲜岩石,要系统采集,样重一般为300g—1000g 。

50 储层样:分析项目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采样规格6×6×7cm,采样岩石为油页岩、含油砂岩、含油碳酸岩。

51 盖层样:测定孔隙度、渗透率及岩石突破压力实验。

52 水样:主要有简分析水样、全分析水样、专项分析水样和现场分析水样,水样的采集、分析项目与密封见有关规范。

53 土壤样:分析与矿产、农业、牧业、林业、污染、环境生态有关的元素和成分。样品采集系统采集有机层、淋积层、母质层,样重100—150g。

54 植物样:分析微迹化学元素。主要取植物器官和腐殖质,样重150—200

g 。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采样要求

野簿的记录格式 野外记录簿(简称野簿)是专门用来记录野外地质现象的观测结果。这些观测结果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性资料,是同学们每天辛勤劳作的汗水结晶。因此,要分外爱惜野外记录簿,注意保存,不要随意丢失,也不要随意撕页。 野簿记录的格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范,但是应该简明扼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楚,方便自己和他人阅读。一般要求用铅笔记录野簿,而不是用钢笔或圆珠笔。这是考虑到野外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造成野簿受潮或被水浸泡,铅笔的字迹或线条不容易散开,从而便于及时补救。 翻开野外记录本,右页是划线页,记录文字描述的内容;左页是方格网页,记录的则是图件,也可带少量说明文字(图6-7-1)。每次出队前要求事先在划线页上用铅笔画两条竖线,分别距划线末端约1-1.5厘米。这样,划线页被划分成左侧、中间(主体)和右侧三部分,每部分都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内容。 野簿的记录是随着野外地质观测路线的开展,记录下路线上每个观察点上的观测内容。每条路线的开始都要求单独另起一页记录,在该页上面写清楚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和工作地点。每个观察点要填写和描述的内容包括点号、点位和点性三方面。 点号:所有的观察点都要连续编号,采用“TS”或“No.”等为前缀的阿拉伯数字,如“TS05”或“No. 23”。 点位:每个观察点位置可以根据地质图或附近标志明显的地貌或人工参照物来确定,象山峰、垭口、沟口、小路分岔、路标、桥梁等等都可以用来做参照物。例如,图6-7-1的TS02号点的位置是“羊山东沟沟口水库西岸公路拐弯处”。每个观察点的位置和编号都需要在地质图上表示出来。 点性:观察点的布置一般选择重要的地质界线,如地层单元内部或彼此之间的接触界线、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侵入体内部的岩相分界、断层等等,也可以是构造如褶皱转折端和节理统计处、化石、矿化点等等。观察点上,要尽可能地详细观察和描述地质现象,内容包括地质现象的组成、岩石学特征、地质时代、形状和规模等多方面。此外,还要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和尺度,画地质素描图或照相,采集岩石或化石标本。所采集的岩石和化石标本也要分别统一编号,将编号登记在每个观察点描述的后面,并且用记号笔或红蓝铅笔在标本表示出来。

地质采样规定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1. 野薄记录格式 日期:年月日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 路线:( 如:自经至) 手图号:航片号: 任务:( 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断层(或层) 人员:(记录);(手图与航片) 点号:(如:0066) 座标:X: Y: GPS: (经度纬度高程 ) 位置:(如: 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 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 点性:(地层界线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 描述:(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 标本: (于900m处采同位素年龄样一件, 样号为0066-1, 岩性为………) 照相:( 记录照相序号、位置、照片内容简述等) 遥感影像特点:(仅对要求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进行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 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 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 (2)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及其两侧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 点间:(如: (1) NO0066SE+650m 650m: 沿途为……… (2) 650ms+850m1500m: 沿途为……… (3) 1500mssw+900m 2400m NO0067: 沿途为……… ) 路线小结:(当日路线结束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基本内容: 一是对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地质点个数、素描图个数、照相数量、各类标

本采集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 三是对存在问题及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 (注意:所有主干穿越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的一般穿越路线1/5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 追索路线视情况而定) 2. 野薄记录格式说明 ①每天开始一页应记录日期、工作区、天气状况,其中工作区记录工作站或填图地区。 ②点位应以观察点附近的高程点、村庄或其它固定地物作标志。 ③记录本的右面作文字记录,左面作素描图、路线剖面或附贴照片,必要时也可作简要文字批注或补充记录。摄影资料记在相应地质观察记录之后,应注意数码照相编号或底片编号、摄像对象和内容及方位,凡图上有路线通过的地点必须有文字记录。 ④工作小结应另起一页。记录本内不得记与野外地质调查无关的内容。 ⑤产状标记方法(记录或信手剖面):层理140°∠30°;次生面理50°∠40°,可在产状前注明S0、S1、S2或糜棱片理等;断层120°∠45°;节理320°∠70°;轴面A40°∠50°;枢纽Fh30°∠60°;线理L3000∠10°等。 3. 野外工作手图勾绘内容 野外工作手图必需标记和勾绘如下内容: ①地质点(直径1mm的小圆)及点号(一般标记在地质点的右下方); ②地质点上所观测到的岩层产状和各种面理产状; ③地质界线(地层单位之间的分界线、断层线、岩性岩相分界线、侵入体侵入界线、含矿层界线、地貌单元之间分界线等,勾绘时需遵循“V形法则”及野外实际展布情况); ④地质体填图单位(各种正式和各种非正式填图单位)代号及岩性岩相代号或花纹; ⑤各类样品采集点及编号; ⑥地质路线(用绿色虚线标绘)和实测剖面线(用黑色实线标绘)及剖面代号。 各类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登记表

工程地质勘察钻探中的取样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钻探中的取样问题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庞大,达到960万平方千米。现代化进程逐渐 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这就使得社会上出现众多问题, 因此需要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土木工程的建设。在国家的各项工作中,对工程的勘察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对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才能够更好 的建设祖国,满足人们对各项资源的需求,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国家的现代 化建设做贡献,因此我们需要运用各项技术来精准的完成岩土工作的勘察,保证 土木工程的良好建设。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取样 引言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按勘察或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要求,从钻孔(或从探坑、 探井、探槽)内某一深度处采取一定数量的实物样品,这是工程地质勘探的主要 任务,是工程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勘探获取地表以下地质资料的主要手段,也是 检验建筑物基础等地下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方法。 1工程地质钻探取样分析 1.1钻探技术和取样测试目的 在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实践中,进行钻探取样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工程地质所处区域地层情况进行揭露与划分,对岩土性质以及具体成分 进行鉴定并描述;第二,对地质构造进行准确分析,掌握工程现场不良地质条件 的分布界限以及具体类型;第三,针对钻孔、探槽、探井或探坑中的样品进行分 析实验,以明确相应样本的物理理性性质;第四,对地下水类型进行探测,同时 进行水位测量,采取水样并对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1.2工程地质勘查钻探方法及工具应用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工作中所涉及到的钻探方法较多,包括岩心钻探法、机械钻进法、螺旋钻进法以及回转钻探法等多种类型。其中, 以机械钻进法与螺旋钻进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较为频繁。前者是在振动器的作 用下使钻头与钻杆产生周期性振动,能量传递下使周边岩土层振动频率上升,降 低抗剪强度,并在振动器以及钻具的共同作用下,使钻头能够深入岩土层内进行 钻进作业,目前,本方法在砂土层、粘性土层中应用较多;后者是指利用螺旋钻 头回转作用将岩粉直接传输至地表,在软岩层中较为适用。 2工程地质勘探钻探的样品种类分析 2.1原状土样 原状土样是天然成分和结构未破坏的不扰动样,通过室内试验获得土层天然 结构、渗透系数、含水率、密度、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抗剪强度、抗压强度、 天然坡角等项目设计所需要的资料,以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作出定量评价。原状土的采取要使用专门的取土工具—取土器。取土器结构一般由接头、余 土管、取土衬管、取土管、管靴、封闭装置等部件组成。取土时管靴切入土体, 多余的残土进入余土管,有效土样进入取土管的衬管内。操作时取土器必须顺利 地切入土体,以免对土体结构扰动和预防取土器提升时土样脱落。取土器的封闭 装置是防止土样脱落的结构,有上部和下部封闭装置两类,上部封闭装置起吸附 作用,下部封闭装置起承托或卡紧作用,下部封闭装置又分为自由活塞式和固定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一、地质调查及研究采样 1岩石标本采样 1.1采样目的 1.1.1 观察研究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及其共生组合,研究矿物的变质、蚀变现象,确定岩石、矿物的名称,对比地层和岩石。 1.1.2 配合其他样品的采样及分析。 1.2 采样原则和要求 1.2.1 所采集的样品应有充分的代表性。采集标本时要尽量采集新鲜的岩石,并做好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 1.2.2 以能反映实际情况和满足切制薄片及手标本观察的需要为原则,一般为3×6×9cm。 1.2.3 采集到岩矿标本应在原始记录上注明采样位置和编号,对所采样品一般要用白漆在标本的左上角涂一小长方形,待干后写上编号,然后用麻纸包好,统一保管。 (以下标本样品同) 2岩石薄片样 1.2主要用途 2.1.1测定造岩矿物的种类及含量,对岩石进行定名、分类。 2.1.2测定透明矿物的晶形、粒度、构造、光性等特征,研究矿物的形成环境,并为岩石对比提供信息。 2.1.3鉴定岩石的结构(包括粒度)、构造特点,研究岩石的成因及形成史。2.1.4定矿物包裹体,了解岩石的形成条件。 2.1.5鉴定岩石的后期蚀变、交代及矿化,为找矿提供资料。 2.1.6定化石的种属、特征,研究地层的时代及古生态环境。

2.1.7行岩组分析,研究岩体、岩层的构造。 2.1.8鉴定岩石的微裂缝及孔隙度,为找油气提供资料。 2.2采样、制样要求 2.2.1样品大小一般5×5×5cm,粗粒岩石含量测量样品要加大至 10×10×5cm。 2.2.2作岩组分析及区域构造研究的样品要定向,在样品的层理、片理、线理及节理面上标注产状。 2.2.3松散样品应用棉花及小硬盒包装保护,磨片前用稀释的环氧树脂浸泡固结。 2.2.4化石薄片样应在标本上圈出化石的位置及切片的位置。 2.2.5所采样品一般要用白漆在薄片标本的左上角涂一小长方形,待干后写上编号,与此同时要填写标签,然后用麻纸包好,并进行登记。(以下样品同)2.2.6必要时送样要附采样地质图或剖面图,写明采样位置。 2.2.7一般薄片大小为2.4×2.4 cm,粗粒岩石含量测量要磨大薄片(5×5cm);岩组分析薄片要注明切面方向。 2.2.8一般薄片厚度0.03mm;化石鉴定薄片厚度0.04mm左右;包体测温薄片厚0.1- 0.7mm。 3大化石样 3.1主要用途 3.1.1研究古生物的分类、、进化及古生态环境。 3.1.2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 3.1.3研究古海洋、古气候、古环境。 3.1.4用于陈列。 3.2采样要求 3.2.1样品大小依化石大小而定,尽量采集化石整体。 3.2.2对疏松化石,应先作固结处理,然后再采集。 3.2.3对大脊椎动物化石,应打成1×1m2的格子,并对格子编号,作野外号素描图及照相,然后再按方格整块采集,分箱包装。

地质采样工安全操作规程

地质采样工安全操作规程 1、熟悉掌握入坑通则,遵守各项相关安全规定。 2、到现场采样首先处理好作业区段浮石,在确认顶板、两帮安全条件良好情况下开始刻槽采样。 3、采样工作粉尘浓度较高,必须戴好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在有通风机的现场采样必须开风机作业,及时排出粉尘。 4、天井采样要与现场作业人员联系好,严禁双层作业。 5、采场采样注意放矿抽斗情况,防止抽人事故。 6、偏僻、危险地点,严禁单人作业,必要时要采取一定安全措施方可实行。 采样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1、严格遵守井下作业的一般规定。 2、熟悉通往作业地点的安全通路。 3、进入工作面后要检查工作面的安全情况,特别是顶板和岩帮的浮石,注意周围的电线及来往车辆等。 4必须排除并确认没有不安全因素和安全威胁后方可开始作业。 5、熟练使用采样工具,要经常检查,锤头不牢固的要及时修理。使用锤子、钎子时要注意周围的电线和行人。 6、当工作面附近有爆破作业时一定要提前做好联系,做好躲避和撤离。 7、发生事故或发现事故险情时,必须及时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并立即向单位领导报告。

8、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采样工作细则 采样的目的是确定矿产的质量和数量获取品位参数,进而确定工业矿体的形态,确定不同类型、不同品级的矿石界线,以便进行储量计算。通过采样还应达到查明矿化强度和均匀程度,查明有益伴生元素等地质目的。生产勘探和开采过程中的采样,同时也是验证地质探矿阶段的采样工作,指导开采,正确合理地计算矿石的损失和贫化,评价矿产资源利用情况。因此,采样工作是地质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采样数据和分析结果,是地质的重要原始资料和数据。 一、采样原则 1、凡是地探、生探、采准、采矿、开拓和其他基建工程揭露的矿化地段(脉带)均应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细致的采样。 2、真实反映岩、矿石的品位,反映矿体真厚度。禁止跨岩性或构造采样。 3、布置样槽必须垂直或近似垂直矿化带的走向。 二、分样依据 1、岩性、脉体、矿物的自然分带。矿化自然类型、均匀程度。 2、脉体产状及变化。断层、褶皱、节理产状及变化。 3、整体观念(上下、左右、高低工程布样),综合考虑使其具有代表性。 4、单个样品限定长度要求(不超过最低可采厚度)。

7地质样品如何采样

采样 其学 二○○八年四月

目录 1 概述 (1) 1.1畴 (1) 1.2意义 (1) 1.3常见的样品种类 (1) 1.3.1 标本 (1) 1.3.2 化学分析样 (1) 1.3.3 选矿试验样 (1) 1.3.4 其他样品 (1) 1.4常用的采样方法 (2) 1.4.1 拣块法 (2) 1.4.2 刻槽法 (2) 1.4.3 刻线法 (2) 1.4.4 劈心法 (2) 2 样品的布置 (2) 2.1样品布置原则及要求 (3) 3 采样方法及技术要求 (6) 3.1采样工具用品 (6) 3.2采样方法 (6) 3.2.1 拣块化学样 (6)

3.2.2 连续拣块化学样 (6) 3.2.3 刻线化学样 (6) 3.2.4 刻槽化学样 (7) 3.2.5 岩心取样 (8) 3.2.6 矿石体重样 (8) 3.2.7 组合分析样 (10) 3.2.8 物相分析样 (10) 4 采样地质编录 (10)

采样 1 概述 1.1 畴 这里讲的采样是指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的样品采集。 1.2 意义 在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矿体圈定、矿石质量,包括有益有害组份含量的确定,矿产开发利用都必须采集样品进行分析测试、试验。因此,采样工作是矿产勘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1.3 常见的样品种类 1.3.1 标本 有列标本、岩矿鉴定标本等。 1.3.2 化学分析样 如基本分析样、全分析样、组合分析样。 1.3.3 选矿试验样 有矿石可选性试验样、实验室流程试验样、半工业试验及工业试验样。 1.3.4 其他样品 如力学测试样、体重样、同位素样、水样等。

1.4 常用的采样方法 1.4.1 拣块法 在岩矿体露头或岩心上敲取一规格的块体作为样品。 1.4.2 刻槽法 大致沿岩矿体厚度方向按一定规格刻取其碎块、粉末作为样品。常用规格有5×2、7×3、10×3、10×5cm,样槽规格、样品长度视矿种、矿化均匀程度、地质情况不同而异。 1.4.3 刻线法 大致沿岩矿体厚度方向刻取宽度及深度都较小的“线状”碎块、粉末作为样品。 1.4.4 劈心法 沿岩心长轴方向1/2或1/4劈(锯)开,一半作为样品,另一半保存于岩心箱。 1.4.5 定向样 进行古地磁、地应力研究时常需采集定向样,采样时在采集的样块上标注三维空间方位。 2 样品的布置 除特殊意义的样品外,样品的布置必须具有代表性,每件样品应能真实地反映其控制围的岩矿信息。下面主要就化学分析样品中刻槽样品的布置原则及技术要求进行说明。 化学分析样采集方法可用拣块、连续拣块、刻线、刻槽、劈(锯)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一、地质调查及研究采样 (1) 1、岩石标本采样 (1) 2、岩石薄片样 (1) 3、大化石样 (2) 4、微体化石样(含孢子花粉样) (3) 5、古地磁样 (3) 6、人工重砂(副矿物)样 (4) 7、X一射线衍射粉末样 (5) 8、岩石化学全分析样 (5) 9、岩石微量元素定量分析样 (6) 10、岩石稀土元素分析样 (6) 11、电子探针X一射线显微分析样 (7) 12、激光光谱分析样 (8) 13、K—AR(钾一氩法)年龄样 (8) 14A R40—A R39(中子活化)年龄样 (9) 15、U—TH—P B(铀一钍一铅法)年龄样 (10) 16R B—S(铷一锶法)年龄样 (10) 17、S M—N D(钐一钕法)年龄样 (11) 18、C14(碳法)年龄样 (12) 19、硫同位素样 (12) 20、铅同位素样 (12) 二、金属矿产勘查采样 (14) 1、矿区岩矿石标本样 (14) 2、矿石光片样. (15) 3、光谱分析样 (15) 4、化学分析样 (15) 5、单矿物样 (21) 6、精矿采样 (22) 7、砂矿采样 (22) 8、矿石加工技术试验采样 (24) 9、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能试验采样 (25) 三、非金属矿产采样 (28) 1、岩矿鉴定样 (28) 2、化学样 (28) 3、物理性能及工艺性能测试样 (30) 4、矿石加工技术试验样 (33) 5、石材的采样 (34) 四、煤、泥炭矿产采样 (37) 1、煤田采样 (37) 2、泥炭采样 (45) 五、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量采样 (46)

1、岩石、矿石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强度测定样 (46) 2、岩石、矿石电阻率、极化率,自然电位、自然跳跃电位测定样 (47) 3、岩石、矿石密度测定样 (48) 4地球化学土壤测量样 (48) 5、地球化学岩石测量样 (50) 6、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样 (51) 7、化探工作中的水化学测量样 (52) 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采样 (55) 1、水样的采集 (55) 2、土样、岩样的采集 (61) 3、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样的采取 (66)

地质测试分析方法

各类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登记表 各专业调查采集样品种类、数量、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等的选择,根据研究内容、调查面积等内容具体确定。一般情况下某些特种样品,均需配套采取薄片,标本、光谱样品视具体情况确定。 1、薄片及标本确定岩石的矿物或碎屑颗粒的种类、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对岩石定名分类;测定岩石的沉积、变质变形等显微结构构造特征;鉴定岩石后期交代及矿化;测定矿物的晶形、粒度、构造、蚀变、光性、物理性质等特征等。采样及制样要求:样品一般采手标本大小(3×6×9cm)即可,磨片大小2.4×2.4cm厚度0.03mm。 2光片测定不透明矿物的种类及含量,矿物共生组合。采样及制样要求:样品采手标本大小,光片一般2×3cm,厚0.5cm,表面抛光。 3岩组分析对矿物颗粒向量进行测量统计,研究应力大小和方向。采样要求:采手标本大小,在构造面上标注产状,如(节理),磨片厚度0.04mm。 4人工重砂副矿物特征,有用矿物的赋存状态,挑选单矿物作其它测试用。采样要求:一般在同一露头用拣块法采10—20Kg岩石。 5粒度分析沉积岩粒度概率统计分析。采样要求:采手标本大小,制薄片。 6大化石化石定名、特征描述(附照片及素描)、确定时代及对古环境作出判断。采样要求:样品大小依化石大小而定,尽量采集化石整体;对疏松化石,先作固结处理,再采集;对大脊椎动物化石,应打成1×1m2的格子,对格子编号、照相,按格子整块采集。化石在野外要进行初步整理。 7微体化石微体化石种属、特征描述(附照片及素描)、统计微体化石的出现率组合及演化、确定时代及对古环境作出判断。采样要求:一般逐层采集,采样间距一般5—10m,取掉表面风化物,样品重量一般不少于1Kg,以1.5— 2Kg为适。 8 X—射线衍射分析样一般样品挑几粒—十几粒晶体(X—射线单晶,采用粒径为0.1—2.0mm左右的单晶体),一般需矿物重量十几克,粘土矿物鉴定采粘土100g以上,同一地质体需采三个以上样品测定。测试要求:1)X—射线粉晶

7地质样品如何采样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之七1 S I—I- VWiTWTVrfVV h T T T T 廿V V VTVTnr VW、—VTV U V V ITVT VW V If VT WT V 卜样 赵其学

OO八年四月

1 3.2.1拣块化学样 6 1概述 1.1范畴 1.2意义 1.3常见的样品种类 1.4常用的采样方法 2样品的布置 2.1样品布置原则及要求 3采样方法及技术要求 3.1采样工具用品 3.2采样方法 1.3.1 标本 1.3.2 化学分析样 1.3.3 选矿试验样 1.3.4 其他样品 1.4.1 拣块法 1.4.2 刻槽法 1.4.3 刻线法 1.4.4 劈心法

3.2.2 连续拣块化学样 3.2.3 刻线化学样 3.2.4 刻槽化学样 3.2.5 岩心取样 3.2.6 矿石体重样 3.2.7 组合分析样.10... 3.2.8 物相分析样10... 4米样地质编录10

1概述1.1范畴 这里讲的采样是指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的样品采集。 1.2意义 在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矿体圈定、矿石质量,包括有益有害组份含量的确定,矿产开发利用都必须采集样品进行分析测试、试验。因此,采样工作是矿产勘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1.3常见的样品种类 1.3.1标本 有陈列标本、岩矿鉴定标本等。 1.3.2化学分析样 如基本分析样、全分析样、组合分析样。 1.3.3选矿试验样 有矿石可选性试验样、实验室流程试验样、半工业试验及工业试验样。 1.3.4其他样品 如力学测试样、体重样、同位素样、水样等。 1.4常用的采样方法 1.4.1拣块法 在岩矿体露头或岩心上敲取一规格的块体作为样品。 142刻槽法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高清 全lyh)

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

目录 第一章岩矿、标本、孢粉鉴定采样和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采样 (1) 一、各类岩矿鉴定标本采样 (1) 1.采样目的 (1) 2.采样原则和要求 (1) 3.各类标本的采集 (1) 4.采集标本的规格 (2) 5.样品的登记、包装和送样要求 (3) 二、孢粉鉴定采样 (3) 1.采样目的 (3) 2.采样方法和要求 (4) 3.采样间距 (5) 4.样品质量 (5) 5.送样要求 (6) 三、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采样 (6) 1.采样的目的 (6) 2.采样要求 (6) 3.选择测定方法 (7) 4.选择测定的矿物(岩石) (8) 5.样品的采集 (10) 6.送样要求 (11) 第二章化学分析采样 (12) 1.化学分析采样目的 (12) 2.化学分析样品采取的原则 (12) 3.采样方法 (12) 4.坑探工程中刻槽取样的布置原则 (12) 1

Liu Yunhua 5.采样规格 (13) 6.采样长度 (13) 7.钻孔矿心采样 (16) 8.钻孔中液体矿采样 (16) 9.盐湖水样的采取 (17) 10.盐类矿床表土采样 (17) 11.现代盐类矿床中盐渍土再生矿的采样 (18) 12.化学分析样品的加工缩减 (18) 13.化学分析种类和分析项目 (19) 14.基本分析(普通分析) (27) 15.组合分析 (27) 16.化学全分析 (28) 17.光谱全分析 (28) 18.物相分析(合理分析) (28) 19.硅酸盐岩石采样 (29) 20.腐植酸类肥料用煤的取样分析 (30) 21.化学分析样品的内部检查 (31) 22.化学分析样品的外部检查 (31) 23.单矿物样品采样的目的 (32) 24.单矿物采样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32) 25.精矿采样的目的 (33) 26.精矿采样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33) 第三章砂矿采样 (34) 1.砂矿采样 (34) 2.砂矿采样长度及要求 (34) 3.砂矿采样的种类和要求 (34) 4.各种校正系数的测定 (36) 2

地质样品取样要求

铜铅锌矿普查取样要求 一、岩矿薄片、光片鉴定样品及标本采集 1.样品规格: 在地质填图中可根据地质需要布设和采取。样品采集坚持具代表性和相对坚硬无破碎的原则。采样规格3cm×6cm×9cm。 2.采样要求 ①沉积岩 对工作区内各时代地层的每一种代表性岩石均应按地层层序系统采样,同时也要适当采集能反映沿走向变化情况的样品;有沉积矿产的地段和沉积韵律发育地段,应视研究的需要而加密采样点。 ②岩浆岩 在每个岩体中按相带系统采集各种代表性岩石样品,在各相带间的过度地段应加密采样点;对岩体的下列地段及地质体均应采集样品:析离体、捕掳体、同化混染带、脉岩、岩体各类围岩、接触变质带、岩体冷凝边等;对各种类型的火山岩,按其层序及岩性,沿走向和倾向系统采样。 ③变质岩 根据岩石变质程度按剖面系统采样,并注意样品中应含有划分变质带的标志矿物;对不同夹层、残留体(由边缘至中心)、各种混合岩应系统地分别采样。 ④矿石 应按不同自然类型、工业类型、矿化期次、矿物共生组合、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的矿石,以及根据矿石中各有用矿物的相互关系,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相互关系等特征分别采集矿石样品。对于矿石类型复杂,矿物组合变化大的矿体,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剖面系统采样,以便研究矿石的变化规律。在对矿石采集光片鉴定样品的同时,为研究其中透明矿物及其与金属矿物的关系,应注意适当采集薄片、光薄片鉴定样品。 当对各类岩石和矿石采集化学全分析样品,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样品时,应同时采集岩矿鉴定样品。应注意采集反映构造特征的标本,若小型标本不足以反映岩石、矿石的特殊构造时,可根据需要采集大型标本;若采集定向标本,则应注明产状方位;采集极疏松和多孔样品时,可先用丙酮胶(废胶卷溶于丙酮制成)浸透岩石、矿石,待胶结干涸后再采集样品。无特殊情况(如研究风化岩石、矿石),一般应采集新鲜样品。对于岩石标本,有时可适当

(完整版)第三章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要点

第三章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 本章重点:重点介绍了工程地质勘探的任务、特点和手段,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的工作方法,勘探工作的布置和施工顺序,采取土样。 学习要求:掌握工程地质钻探方法及适用性、工程地质岩芯编录、 取样的技术要求以及勘探工作的布置要求 第一节概述 工程地质勘探是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设备、工具 直接深入地下岩土层,查明地下岩土性质、结构构造、空间分布、地下水条件等内容的勘察工作,是探明深部地质情况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工程地质勘探的主要方式有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和地球物理勘探工程(简称物探工程)。 主要任务为: (1)探明建筑场地的岩性及地质构造,即各地层的厚度、性质及其变化;划分地层并确定其接触关系;了解基岩的风化程度、划分风化带;了解岩层的产状、裂隙发育程度及其随深度的变化;了解褶皱、断裂、破碎带及其它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2)探明水文地质条件,即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埋藏

厚度、性质及地下水位。 (3)探明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包括河谷阶地、冲洪积扇、坡积层的位置和土层结构;岩溶的规模及发育程度;滑坡及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特性等。 (4)采取岩土样及水样,提供对岩土特性进行鉴定和各种试验所需的样品。提供野外试验条件。 第二节物探工程 一、物探工程的分类及应用 物探工程是利用专门的仪器来探测各种地质体物理场的分布情况,并对其数据及绘制的曲线进行分析解释,从而划分地层、判定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勘探方法,又称为地球物理勘探。 物探工程的特点是:速度快、设备轻便、效率高、成本低。但具有多解性,属于间接的方法。因此,在工程勘察中应与其他勘探工程(钻探和坑探)等直接方法结合使用。 物探工程的主要作用有: (1)作为钻探的先行手段,了解隐蔽的地质界限、界面或异常点(如基岩面、风化带、断层破碎带、岩溶洞穴等); (2)作为钻探的辅助手段,在钻孔之间增加地球物理勘探点,为钻探成果的内插、外推提供依据; (3)作为原位测试手段,测定岩土体的波速、动弹性模量、土对金属的腐蚀性等参数。

7地质样品如何采样

7地质样品如何采样

采样 赵其学 二○○八年四月

采样 1 概述 1.1 范畴 这里讲的采样是指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的样品采集。 1.2 意义 在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矿体圈定、矿石质量,包括有益有害组份含量的确定,矿产开发利用都必须采集样品进行分析测试、试验。因此,采样工作是矿产勘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1.3 常见的样品种类 1.3.1 标本 有陈列标本、岩矿鉴定标本等。 1.3.2 化学分析样 如基本分析样、全分析样、组合分析样。 1.3.3 选矿试验样 有矿石可选性试验样、实验室流程试验样、半工业试验及工业试验样。 1.3.4 其他样品 如力学测试样、体重样、同位素样、水样等。 1.4 常用的采样方法 1.4.1 拣块法 在岩矿体露头或岩心上敲取一规格的块体作为样品。

1.4.2 刻槽法 大致沿岩矿体厚度方向按一定规格刻取其碎块、粉末作为样品。常用规格有5×2、7×3、10×3、10×5cm,样槽规格、样品长度视矿种、矿化均匀程度、地质情况不同而异。 1.4.3 刻线法 大致沿岩矿体厚度方向刻取宽度及深度都较小的“线状”碎块、粉末作为样品。 1.4.4 劈心法 沿岩心长轴方向1/2或1/4劈(锯)开,一半作为样品,另一半保存于岩心箱内。 1.4.5 定向样 进行古地磁、地应力研究时常需采集定向样,采样时在采集的样块上标注三维空间方位。 2 样品的布置 除特殊意义的样品外,样品的布置必须具有代表性,每件样品应能真实地反映其控制范围内的岩矿信息。下面主要就化学分析样品中刻槽样品的布置原则及技术要求进行说明。 化学分析样采集方法可用拣块、连续拣块、刻线、刻槽、劈(锯)心等方法采集。在岩矿体天然露头或槽、井工程中多用前四种;钻孔岩心中用劈(锯)心。 2.1 样品布置原则及要求 布样应在观察、分层的基础上进行。 样品应沿矿体厚度方向、分矿石类型、品级、分段连续布置。在探槽中的位置一般在靠近编录壁的槽底或编录壁的下部,在坑道中的位置一般在首选壁的下部腰线上或掌子面上。 同一件样不得跨越不同矿种或不同矿层,见图1。

地质采样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地质采样工岗位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版

地质采样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岗位职责 (1)服从生产指挥、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地面、井下一般安全规定和矿山各项规章制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2)在地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探矿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指导,检查和丈量采场脉幅,指导地质刻槽采样,检查验收取样质量,编绘地质图,地质原始台帐。 (3)技术人员外出或因其它原因不在时,执行由技术人员交办的相关地质工作

任务。 (4)努力学习技术业务知识,按本工种相应等级的应知应会标准,完成本岗位的任务、处理好本级别内的问题。 2 岗位危险因素辨识及危害性质 (1)顶板松石导致冒顶片帮。 (2)粉尘导致职业病(矽肺)。 (3)缺氧导致闭气伤害。 (4)斜井行走导致跌倒摔伤。 3 操作前的准备 (1)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清理并带齐工作工具。 (3)挂好照明工作灯,检查处理松石和安全隐患,通风良好时方可作业。 (4)天井刻槽搭台架时,工作台一定

矿石的采样方法和采样规格

矿石的采样方法和采样规格(1) 采样、加工、化验工作是指导找矿勘探,确定矿床工业价值的重要手段。目的是通过试样的分析,确定矿石有用组分及有害杂质的含量,圈定矿石与岩石的界限,掌握矿石质量的资料;同时可了解矿体内部与矿体与围岩间化学成分变化的规律,为总结成矿规律提供资料。正确的采取样品、合理的加工试样、精确的分析样品成分、是完成找矿勘探任务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当前在采样加工等工作中,缺乏经验和总结,成熟的成套的经验尚未归纳出来,今后有必要加强这方面实验方法的研究和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这一参考资料中所列内容,都须在工作中继续完善,根据工作对象的具体情况参考应用。 (一)决定采样方法的因素 采样方法,尤其是山地工程中的采样方法,取决于地质因素与经济效果两方面: 1.地质因素方面: 首先要考虑到所含主要有用组份的矿物分布的均匀程度,同时兼顾所含有害组份的矿物分布状态。矿物分布状态一般反映为各种不同的矿(岩)石结构、构造。在有益,有害组份均匀、矿(岩)石结构、构造简单时,可选用连续拣块法;块状、细脉浸岩状矿石可选用小规格刻槽法或其他方法;组份分布不均匀时选用方格法、剥层法或全巷法等取样面积较广的方法;而某些有用矿物颗粒粗大且组分不均匀的矿石只宜用全巷法。其次要考虑矿体的规模、产状,如矽卡岩中白钨矿矿巢,基性岩中的镍矿矿筒、矿囊等,宜用全巷法或剥层法,尤其在此类矿体。厚度小于坑道断面时,剥层法比全巷法更为适宜,避免了围岩掺入试样内引起贫化。 2.经济效果方面: 在地质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尽量选择成本低、效率高、劳动强度较轻的简单的采样方法。此外,找矿勘探各阶段中的目的要求和技术装备状况,也是选择采样方法时应予考虑的因素。当前分析技术正由化学分析逐步向器械分析发展,对试料重量,也由多而少,因此如何采用代表性强、采样比较简便的采样方法,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二)各种采样方法 1.目前山地工程中使用的采样方法,对山地工程中矿体揭露范围而言,有三类: (1)“线型”:包括拣块法、刻槽法、打眼法; (2)“面型”:包括方格法、刻线法及剥层法; (3)“体型”:包括全巷法、刻块法及攫取法。

地质采样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地质采样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地质采样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岗位职责 (1)服从生产指挥、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地面、 井下一般安全规定和矿山各项规章制度,保质、保量按时 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2)在地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探矿工程的施工 管理和技术指导,检查和丈量采场脉幅,指导地质刻槽采 样,检查验收取样质量,编绘地质图,地质原始台帐。 (3)技术人员外出或因其它原因不在时,执行由技术 人员交办的相关地质工作任务。 (4)努力学习技术业务知识,按本工种相应等级的应 知应会标准,完成本岗位的任务、处理好本级别内的问 题。

2 岗位危险因素辨识及危害性质 (1)顶板松石导致冒顶片帮。 (2)粉尘导致职业病(矽肺)。 (3)缺氧导致闭气伤害。 (4)斜井行走导致跌倒摔伤。 3 操作前的准备 (1)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清理并带齐工作工具。 (3)挂好照明工作灯,检查处理松石和安全隐患,通风良好时方可作业。 (4)天井刻槽搭台架时,工作台一定要安全牢固,否则不准作业。 4 作业内容及要求 (1)上班前应清理并带齐工具,并检查锤把是否牢固完好,挂好照明工作灯,检查处理松石和安全隐患,通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