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培训第四章培训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北方地区饮用水呈碱性,因而略加少量醋
可使食品的鲜味增强。谷氨酸单钠在碱性 条件下受热可发生外消旋化失去鲜味。
•水温在70-90 ℃时溶解度最高,120℃以 上加热时分子脱水生成焦性谷氨酸,不但 失去鲜味,而且有一定毒性。
•使用味精应适量,成人每日摄入2~3g, 若过量使用或使用方法不当也会损害健康。
• 味精是一种安全的物质,除了2 岁以内婴幼 儿食品之外,可以添加于各种食品当中。 • 谷氨酸在人体代谢中有着重要的功能,有 助于其他氨基酸的吸收,合成人体所需的 蛋白质。 • 味精在以谷氨酸单钠形式存在时鲜味最强, 二钠盐形式则完全失去鲜味。故而,它在 pH6.0 左右鲜味最强,pH<6 时鲜味下降, pH>7 时失去鲜味。
(4)有机酸和芳香物质
酱油中有机酸含量约2%,其中60%~70%为 乳酸,还有少量琥珀酸,其钠盐也是鲜味的来源之 一。 酱油的香气成分主体为酯类物质,约40 种酯类, 此外还有醛类、酮类、酚类、酸类、呋喃类、吡啶 类等共200 余种呈香物质。 酱类含有多种有机酸,此外还含有少量醇等。 这些成分与微量的脂肪形成酯类,也有助于酱的香 气和口感。 醛类也是酱香气的主要来源,熟化的时间越长, 酱的香气物质产生量越多,于是质量也更好。
• 酱油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 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 维生素和矿物质: 含有一定量的B族维生素: vitB1:0.01mg/100g; vitB2:0.05-0.20 mg/100g 尼克酸:1.0mg/100g 氯化钠的含量占12%~14% • 有机酸和芳香物质
• 除高级瓶装酱油和标明的可以生食外, 一般散装酱油买回后应加热煮沸冷却后, 作为调料使用; • 防止酱油长白膜,还可在酱油中滴几滴 食用油或放几瓣蒜
三、 酒
(1)酒的分类和命名
1)按酿造方法分 发酵酒:黄酒、葡萄酒、甜酒、啤酒等 蒸馏酒:白酒、威士忌、沃特加、白兰 地、朗姆酒、金酒等 配制酒:一般药酒、鸡尾酒等
2)按酒度分 低度酒:乙醇含量在20%以下(体积百分数) 中度酒:乙醇含量在20%-40%(体积百分数) 高度酒:乙醇含量在40%以上(体积百分数) 3)按原料分 白酒:高粱、玉米、稻米、薯干、米糠、高粱 糠及野生淀粉等 黄酒:稻米、玉米、小米 果酒:葡萄、梨、苹果、猕猴桃
• 3、味精和鸡精
• 味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最主要的 鲜味剂,在菜或汤中加一点味精,吃起来就 觉得格外鲜美,它是咸味的助味剂,也有调 和其他味道、掩盖不良味道的作用。 • 味精即谷氨酸单钠结晶而成的晶体,是以粮 食为原料,经谷氨酸细菌发酵生产出来的天 然物质。 • 味精进入人体后,很快被分解出谷氨酸,作 为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之一。
2、生理功能
(1)抗氧化 膳食中添加橄榄油可降低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 71.6%、脑中20.3%、心脏中84.5%、动脉中 63.6%、血小板中72.0%,橄榄油增强了所有组织 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及转移酶的活力。 (2)预防癌症 (3)抗微生物作用
(4)预防心血管疾病
a、抑制脂质过氧化
b、调节血脂代谢及降低血浆胆固醇 用不含橄榄油、含10g/100g的橄榄油(膳食) 对雄性小鼠喂食4周,结果表明: 血浆总胆固醇(TC)↓25.9% ,LDL胆固醇 ↓39.3% 甘油三酯(TG)↓19.3%,肝TC ↓ 36.0% c 、抑制血小板凝集 d、其它:增强溶血栓酶活性、降血压
复合鲜味调味品(鸡精 ): • 含有味精、鲜味核苷酸、糖、盐、肉类提 取物、蛋类提取物、香辛料 • 调味后能赋予食品以复杂而自然的美味, 增加食品鲜味的浓厚感和饱满度,消除硫 磺味和腥臭味等异味。 • 需要注意的是,核苷酸类物质容易被食品 中的磷酸酯酶分解,在菜肴加热完成之后 再加入这类含有鲜味核苷酸的调味品。
(2) 碳水化合物和甜味物质 酱油中含有少量还原糖以及少量糊精, 它们也是构成酱油浓稠度的重要成分。 糖的含量差异在不同品种之间较大,从 3%以下直到10%左右。 黄酱中含还原糖很低,以面粉为原料的 甜面酱糖含量可高达近20%,高于以大豆为 原料的大酱。以大米为主料的日本酱的碳水 化合物含量可达19%左右。
第四章 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 P142
第三节
调味品和其它食品的营 养价值
调味品、食用油、茶、酒、糖果和巧 克力等其它食品,不仅是满足食物烹调加 工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的需要,也是补充人 体营养素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有些食品 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了解这些食品的组成特点和营养价值, 对合理选择和利用这些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 4.复合调味品类 包括固态、半固态和液 态复合调味料。也可以按用途划分为开胃酱 类、风味调料类、方便调料类、增鲜调料类 等。 • 5.其他调味品 包括包括盐、糖、调味油, 以及水解植物蛋白、鲣鱼汁、海带浸出物、 酵母浸膏、香菇浸出物等。 • 6.各种食品添加剂 这一类是指为改善食 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 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包括味精、酶制剂、柠檬酸、甜味剂、酵母、 香精香料、乳化增稠剂、品质改良剂、防腐 剂、抗氧化剂、食用色素等。
一、食用油脂
分类: 植物油 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 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茶油等 动物油 猪油、牛油、羊油、鱼油等
1、油脂的组成特点和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1)提供能量 2)供给必需脂肪酸 植物油是必需脂肪酸的 重要来源,为了满足人体的需要,在膳食中 不应低于总脂肪来源的50% 3)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和来源 含有丰富的 VE,动物油的脂肪含量有少量VA 4)少量的钾、钠、钙和微量元素 5)作为烹调的饱腹感的主要成分
• 豆、麦等原料经过微生物和酶的作 用,原料中的蛋白质降解生成氨基 酸、多肽等含氮物质; • 淀粉分解为双糖和单糖;部分糖类 发酵产生醇和有机酸,并进一步生 成具有芳香气味的酯类; • 氨基酸与糖类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 芳香物质和类黑素,使其具有较深 的颜色。
(1)蛋白质与氨基酸 酱油和酱的鲜味主要来自于含氮化合物,含量高 低是其品质的重要标志。优质酱油的总氮含量多在 1.3%~1.8%之间;氨基酸态氮≥0.7%。其中谷 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天门冬氨酸,这两种氨基酸均 具鲜味。 增鲜酱油中添加了0.001%~0.1%的5’-肌苷酸钠 和5’-鸟苷酸钠,使氨基酸的鲜味阈值更低,鲜味更加 鲜明和自然。 以大豆为原料制作的酱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可达 10%一12%;以小麦为原料的甜面酱蛋白质的含量在 8%以下;若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芝麻等蛋白质含量 高的原料,则蛋白质的含量可达到20%以上。
橄榄油:
1、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物质 (1)主要成分: 油酸:65%~80% (单不饱和脂肪酸) 亚麻酸:0~1.5% 亚油酸:3.5%~21% 角鲨烯:136~708mg/100g(突变的ras癌基因活性↓) (2)生物酚类化合物: 开环酚类化合物(橄榄苦苷、酚类糖苷、女贞甘) 酚类化合物(酪醇、羟基酪醇、类黄酮、酚酸类) 木酚素类 (3)生育酚、植物甾醇、类胡萝卜、糖脂类化合物
2、醋类
• 按原料分:粮食醋 水果醋
• 按生产工艺分:酿造醋 配制醋 调味醋
目前大多数食醋都属于以酿造醋为基础 调味制成的复合调味酿造醋。
• 醋与酱油相比,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 物的含量都不高,但却含有较为丰富的钙 和铁。 • 并能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 • 炒菜时加醋可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 凉拌菜时放醋可起调味和杀菌的作用 • 烧鱼炖肉时放醋,不仅能解除鱼腥,还能 促进食物中的钙溶解 • 食醋还具有防病的保健作用
• 食品中天然含有的各种单糖和双糖都具有甜味,其 中以果糖最高,蔗糖次之,乳糖甜度最低。 • 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合脱水而成 • 日常使用的食糖主要成分为蔗糖,是食品中甜味的 主要来源。还具有增色增香的作用。 • 山梨醇、甘露醇等系人工制成,为保健型甜味剂, 不升高血糖,不引起龋齿,然而保持了糖类的基本 物理性质,已经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病人、减肥者食 用的甜食以及口香糖、糖果等食品当中。 • 1.25L可乐提供525千卡热量,为一成年轻体力活动 男子一天需要热量的1/5。
1、酱油和酱类调味品
• 以小麦、大豆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接种曲霉菌种, 经发酵调制而成 酱油
• 风味酱油:日式加入了海带汁、鲣鱼汁;中式加入
了鸡精、鱼露、香菇汁、香辛料等,不仅增加鲜味, 也使营养价值有所提高。
• 营养酱油:营养酱油起步较晚,主要包括减盐酱
油和铁强化酱油两类。铁强化酱油中添加了EDTA 铁。
4、盐
来源:海盐、井盐、矿盐(岩盐) 、池盐 (湖盐) 加工:粗盐、细盐、加碘盐 • 盐对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及其他正常生理机能 起着重要作用 • 盐还可杀菌消炎,用盐水漱口,清洗伤口 对炎症及创伤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 盐汽水还具有防暑降温作用
•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的 发病呈正相关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用量不超 过6克为宜 •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应从幼年开始养成良好的 习惯 • 膳食钠的来源除食盐外还包括酱油、咸菜、 味精、罐头等高钠食品及含钠的加工食品等
2、酒中的营养和非营养成分 1)酒的能量和营养成分 a,酒的能量 每克乙醇可提供7千卡的能 量,90%以上在肝脏中分解。适量饮酒有一 定的精神兴奋作用,可以产生愉悦感;据多 项研究表明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过量的饮酒,特别是长期过量饮酒对健康 有多方面的危害。 b,酒中的营养成分和酒的种类有很大关 系 白酒中几乎不含各类营养物质
(3)维生素和矿物质
酱油中含有一定数量的B 族维生素,其中维 生素B1 、B2、烟酸均较高 酱类中维生素B1 含量与原料含量相当,而维 生素B2 含量在发酵之后显著提高,烟酸含量也 较高。 此外,经过发酵产生了植物性食品当中不含 有的维生素B12 ,对素食者预防维生素B12 缺乏具 有重要意义。 酱油和酱中的咸味来自氯化钠。酱油中所含的 氯化钠在12%~14%之间,是膳食中钠的主要来源 之一。酱类的含盐量通常在7%~15%之间。
• 固体酱油:固体酱油是将酱油真空浓缩后再加入
食盐和鲜味剂制成的产品。
• 酱类:以豆类和面粉、大米等为原料 发酵制成的各种半固体咸味调味料。 按照原料的不同,可分为 • 豆酱(大酱):以豆类为主制成的 • 黄酱:豆类和面粉混合制作的 • 甜面酱:以面粉为主的 • 蚕豆酱、豆瓣酱:以蚕豆为主的 • 酱油和酱的营养素种类和含量与其原 料有很大的关系。
一、 调味品
• 调味品是指以粮食、蔬菜等为原料,经发酵、 腌渍、水解、混合等工艺制成的各种用于烹调 调味和食品加工的产品以及各种食品的添加剂。 • 调味品能调节食物色、香、味的一些食品,也 称调料或作料; • 调味品的种类繁多,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有盐、 酱油、酱、醋、糖、味精、姜、辣椒、胡椒等
调味品分类: 我国调味品大致可分为如下6 个大类: 1.发酵调味品 这一类是以谷类和豆类为原料, 经微生物的酿造工艺而生产的调味品,其中又 包括酱油类、食醋类、酱类、腐乳类、豆豉类、 料酒类等多个门类,其中每一门类又包括天然 酿造品和配制品。 2.酱腌菜类 包括酱渍、糖渍、糖醋渍、糟渍、 盐渍等各类制品。 3.香辛料类 为天然香料植物为原料制成的产 品,包括辣椒制品、胡椒制品、其他香辛料干 制品及配制品等。大蒜、葱、洋葱、香菜等生 鲜蔬菜类调味品。
注意: 咸味和甜味可以相互抵消。在1%~2 %的食盐溶液中添加10%的糖,几乎可以 完全抵消咸味。 酸味则可以强化咸味,在1%~2%的 食盐溶液中添加0.01%的醋酸就可以感觉 到咸味更强,因此烹调中加人醋调味可以 减少食盐的用量,从而有利于减少钠的摄 入。
每一类食品都具有被普遍认同的食盐 浓度。在食品加工当中,单独食用的食物 食盐浓度较低,与主食配合食用者则相对 较高;低温或常温环境食用的食物食盐浓 度较低,高温环境食用者则食盐浓度较高。 此外,食盐浓度也需要与甜味剂、酸味剂、 鲜味剂的浓度相协调。
盐每日必用,使用数量基本恒定,是营 养强化的绝佳载体之一。目前已经开发出 来的营养型盐制品包括钙强化营养盐、锌 强化营养盐、硒强化营养盐、维生素A盐等 及复合元素强化盐,还有富含多种矿物质 的竹盐等。但其中钙和锌的强化数量较低, 按每日摄Baidu Nhomakorabea8g 食盐计算,低于每日推荐摄 入量的1/3。
5、糖和甜味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