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学习总结

合集下载

西南民族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心得9篇

西南民族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心得9篇

西南民族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心得9篇2.1 清零程序:这个实验是本门课程的第一个软件实验,不需要连接电路,直接运行编写好的程序即可,程序代码也比较简单。

实验内容是将RAM区内4000H~40FFH单元的内容清零,同时熟悉808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调试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我加深了对汇编程序指令的熟悉与理解,汇编语言直接描述机器指令,比机器指令更容易记忆与理解。

熟悉了本实验的基本原理,理解了8088汇编语言程序的工作过程。

由于这是第一个实验,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实验过程比较顺利,基本没出现错误。

2.2 拆字程序:本次实验也是软件实验,程序代码比清零程序稍微复杂一些,本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把4000H单元的内容拆开,高位送4001H,低位送4002H,同时将4001H、4002H两单元的高位清零。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用断点方式调试汇编程序,对于汇编程序怎么去排错、查错,怎么去看每一步的运行结果,怎么去了解每个寄存器内容的变化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当看到实验结果与计算的结果一致时,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的。

但最开始编写的程序还是存在低级的语法错误,导致程序编译出错,这是在以后编写汇编程序的时候必须要想办法杜绝的。

2.3 拼字游戏:本次实验是最后一个软件实验,主要任务是编写汇编程序,实现将4000H、4001H两个单元的低位数据分别送入4002H高低四位。

经过前两次实验的练习,我在书写本次实验的汇编程序代码时没有出现语法错误,理清算法后就一次编写成功了。

实验结果也与计算的完全一致,较快地完成了实验任务。

综合做过的三次软件实验,我对汇编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加强了我用汇编语言编程的能力。

更加熟悉了汇编语言的一些基本的指令,并能够熟练地应用。

同时,要学会通过观察寄存器的变化推断程序的流程,这样会给程序调试和排错带来很大的方便。

3.1 基本I/O口扩展实验:本次实验是本门课程的第一个接口实验,主要目标是利用74LS244和74LS273扩展I/O口。

(完整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一、计算机中地数制1、无符号数地表示方法:<1)十进制计数地表示法特点:以十为底,逢十进一;共有0-9十个数字符号.<2)二进制计数表示方法:特点:以2为底,逢2进位;只有0和1两个符号.<3)十六进制数地表示法:特点:以16为底,逢16进位;有0--9及A—F<表示10~15)共16个数字符号. 2、各种数制之间地转换<1)非十进制数到十进制数地转换按相应进位计数制地权表达式展开,再按十进制求和.<见书本1.2.3,1.2.4)<2)十进制数制转换为二进制数制●十进制→二进制地转换:整数部分:除2取余;小数部分:乘2取整.●十进制→十六进制地转换:整数部分:除16取余;小数部分:乘16取整.以小数点为起点求得整数和小数地各个位.<3)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之间地转换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六进制数3、无符号数二进制地运算<见教材P5)4、二进制数地逻辑运算特点:按位运算,无进借位<1)与运算只有A、B变量皆为1时,与运算地结果就是1<2)或运算A、B变量中,只要有一个为1,或运算地结果就是1<3)非运算<4)异或运算A、B两个变量只要不同,异或运算地结果就是1二、计算机中地码制1、对于符号数,机器数常用地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数X地原码记作[X]原,反码记作[X]反,补码记作[X]补.b5E2RGbCAP注意:对正数,三种表示法均相同.它们地差别在于对负数地表示.<1)原码定义: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数值位:真值地绝对值.注意:数0地原码不唯一<2)反码定义:若X>0 ,则 [X]反=[X]原若X<0,则 [X]反= 对应原码地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按位求反注意:数0地反码也不唯一<3)补码定义:若X>0,则[X]补= [X]反= [X]原若X<0,则[X]补= [X]反+1注意:机器字长为8时,数0地补码唯一,同为000000002、8位二进制地表示范围:原码:-127~+127反码:-127~+127补码:-128~+1273、特殊数10000000●该数在原码中定义为: -0●在反码中定义为: -127●在补码中定义为: -128●对无符号数:(10000000>2= 128三、信息地编码1、十进制数地二进制数编码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数.有两种表示法:压缩BCD码和非压缩BCD 码.<1)压缩BCD码地每一位用4位二进制表示,0000~1001表示0~9,一个字节表示两位十进制数.<2)非压缩BCD码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位十进制数,高4位总是0000,低4位地0000~1001表示0~9p1EanqFDPw字符地编码计算机采用7位二进制代码对字符进行编码<1)数字0~9地编码是0110000~0111001,它们地高3位均是011,后4位正好与其对应地二进制代码<BCD码)相符.DXDiTa9E3d<2)英文字母A~Z地ASCII码从1000001<41H)开始顺序递增,字母a~z地ASCII 码从1100001<61H)开始顺序递增,这样地排列对信息检索十分有利.RTCrpUDGiT第二章微机组成原理第一节、微机地结构1、计算机地经典结构——冯.诺依曼结构<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又称为CPU)<2)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代码形式不加区分地存放在存储器总,存放位置由地址指定,数制为二进制.<3)控制器是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地指令序列来操作地,并由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指令地执行.3、系统总线地分类<1)数据总线<Data Bus),它决定了处理器地字长.<2)地址总线<Address Bus),它决定系统所能直接访问地存储器空间地容量.<3)控制总线<Control Bus)第二节、8086微处理器1、8086是一种单片微处理芯片,其内部数据总线地宽度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宽度也是16位,片内包含有控制计算机所有功能地各种电路.5PCzVD7HxA8086地址总线地宽度为20位,有1MB<220)寻址空间.1、8086CPU由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组成.BIU和EU地操作是异步地,为8086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地并行操作体统硬件支持.2、8086处理器地启动4、寄存器结构8086微处理器包含有13个16位地寄存器和9位标志位.4个通用寄存器<AX,BX,CX,DX)4个段寄存器<CS,DS,SS,ES)4个指针和变址寄存器<SP,BP,SI,DI)指令指针<IP)1)、通用寄存器<1)8086含4个16位数据寄存器,它们又可分为8个8位寄存器,即:●AX →AH,AL●BX→BH,BL●CX→CH,CL●DX→DH,DL常用来存放参与运算地操作数或运算结果<2)数据寄存器特有地习惯用法●AX:累加器.多用于存放中间运算结果.所有I/O指令必须都通过AX与接口传送信息;●BX:基址寄存器.在间接寻址中用于存放基地址;●CX:计数寄存器.用于在循环或串操作指令中存放循环次数或重复次数;●DX:数据寄存器.在32位乘除法运算时,存放高16位数;在间接寻址地I/O指令中存放I/O端口地址.jLBHrnAILg2)、指针和变址寄存器●SP:堆栈指针寄存器,其内容为栈顶地偏移地址;●BP:基址指针寄存器,常用于在访问内存时存放内存单元地偏移地址.●SI:源变址寄存器●DI:目标变址寄存器变址寄存器常用于指令地间接寻址或变址寻址.3)、段寄存器CS:代码段寄存器,代码段用于存放指令代码DS:数据段寄存器ES:附加段寄存器,数据段和附加段用来存放操作数SS:堆栈段寄存器,堆栈段用于存放返回地址,保存寄存器内容,传递参数4)、指令指针<IP)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其内容为下一条要执行地指令地偏移地址.5)、标志寄存器<1)状态标志:●进位标志位<CF):运算结果地最高位有进位或有借位,则CF=1●辅助进位标志位<AF):运算结果地低四位有进位或借位,则AF=1●溢出标志位<OF):运算结果有溢出,则OF=1●零标志位<ZF):反映指令地执行是否产生一个为零地结果●符号标志位<SF):指出该指令地执行是否产生一个负地结果●奇偶标志位<PF):表示指令运算结果地低8位“1”个数是否为偶数<2)控制标志位●中断允许标志位<IF):表示CPU是否能够响应外部可屏蔽中断请求●跟踪标志<TF):CPU单步执行5、8086地引脚及其功能<重点掌握以下引脚)●AD15~AD0:双向三态地地址总线,输入/输出信号●INTR:可屏蔽中断请求输入信号,高电平有效.可通过设置IF地值来控制.●NMI:非屏蔽中断输入信号.不能用软件进行屏蔽.●RESET:复位输入信号,高电平有效.复位地初始状态见P21●MN/MX:最小最大模式输入控制信号.第三章 8086指令系统第一节8086寻址方式一、数据寻址方式1、立即寻址操作数(为一常数>直接由指令给出(此操作数称为立即数>立即寻址只能用于源操作数例:MOV AX, 1C8FHMOV BYTE PTR[2A00H], 8FH错误例:× MOV 2A00H,AX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总结2010级机电3班未印 201020502029摘要:对这学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内容的介绍,概括了微机原理与计算机接口技术,探讨了USB接口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展望,简单地谈了一些学习体会。

关键字:微机原理;接口技术;USB一、引言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普遍认为,要开发一个系统,接口技术是重要的。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广泛的使用计算机,尤其是实时与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在当代微机控制领域中成为了主要的技术支撑,而控制系统与微机之间如何进行数据的交换与传递,微机如何对被控制对象进行实时控制,并且要求精度高,且稳定,这就需要设计之间的接口。

因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程就是关于微型计算机的原理以及控制系统与微型计算机之间接口技术的问题。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我们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选修课程,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机械控制技术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了计算机接口相关的基本原理、微处理器系统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总线、计算机接口技术的介绍以及计算机接口技术在工程实际当中的应用等。

当前计算机接口技术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有两类:一是以单片微机为核心的专用小系统设计,另一则是以商品机PC/XT/AT为基础的系统扩充。

这也是我们这学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重点要解决的两类问题。

二、课程主要内容根据本学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上课学习情况,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接口技术的基本原理1)计算机总线及其结构、特点计算机系统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IO系统组成,在发展的初期,CPU与各模块之间采用点对点的方式直接连接,集成电路发展之后,才出现以总线为中心的标准结构。

图1 计算机总线结构原理图从而,计算机总线的特点主要有:A、总线结构简化了软硬件设计:所有的设备都以插件的形式挂接在总线上,设备在系统中只与总线直接打交道,因此硬件的设计与调试变得简单化;软件也变得规范化,并且同一类的总线设备相关软件的编写都有类似的模板可以遵循;B、总线简化了系统结构:整个系统的连线减少了,整体逻辑变得简明,而且总线结构的出现,使得系统的制造与安装都变得简化;C、便于系统扩展与更新:设备的扩展只是在总线负载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增加系统的外设,而更新只是替换挂接在总线上的某一个设备,这些操作已经最大化地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与知识要求。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造、操作系统、编程语言以及各种数据通信协议等相关知识。

本文将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整理。

一、微机原理1.微机概述:微机是指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的计算机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类型。

2.计算机硬件构成:计算机硬件由内部和外部两部分组成,内部主要包括CPU、主板、显卡、内存、硬盘等,外部主要包括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等。

3.CPU结构:CPU由控制单元和运算单元组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运算单元用于进行算数和逻辑运算。

4.存储器结构:存储器主要包括ROM和RAM两种,ROM为只读存储器,RAM为随机存储器,可以随时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5.总线结构:计算机内部的各个部件都需要通过总线进行连接和通信,常用的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二、接口技术1.接口概述:接口是计算机系统中连接不同设备之间的桥梁,是实现设备间数据交换的通道。

2.串行接口:串行接口能够传输或接收一个比特位或字节序列,常用的串行接口包括RS-232、RS-485和USB等。

4.键盘扫描接口:键盘扫描接口通常采用矩阵式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多个按键同时使用的功能。

5.鼠标接口:鼠标接口主要包括串行和PS/2两种,其中PS/2接口常用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6.网络接口:网络接口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主要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

三、总结通过以上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知识点总结整理,我们可以了解到计算机硬件组成、CPU结构、存储器结构、总线结构以及各种接口技术的作用和应用,进而更深入地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科学相关知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总结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总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微机的基本构成、原理和接口技术,下面我将对我在学习这门课程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总结。

首先,微机原理部分是这门课程的基础。

通过学习微机的基本构成和原理,我对计算机硬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微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组成。

CPU是整个计算机的核心,它负责执行所有的计算和控制任务。

内存是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它可以被CPU直接访问。

而输入输出设备则是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的工具,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学习了微机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后,我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学习了微机的接口技术,我对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口技术是将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连接和通信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能。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串口、并口、USB接口等常见的计算机接口。

串口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它可以通过一条线来实现数据的收发。

并口则可以同时传输多个位的数据,它主要用于打印机和扫描仪等外部设备与计算机进行数据的传输。

而USB接口则是一种通用的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它可以连接各种外部设备,并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

通过学习这些接口技术,我对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一些实际的应用技巧。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计算机系统的组装与调试。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计算机主板、CPU、内存等硬件的安装和调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编写简单的微机系统程序。

在课程中,我们使用汇编语言编写了一些简单的微机系统程序,通过亲自编写程序,我对计算机的底层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涉及到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外部接口的设计与应用。

下面将对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外部接口的设计与应用方面的内容。

一、计算机的基本构成1.主机和外部设备:计算机由CPU、内存、I/O设备组成。

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和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等。

2.总线系统:计算机的内部通信系统,用于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3.存储器:包括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光盘等),主要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4.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

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运行过程:计算机的运行过程分为取指令、译码、执行和访存四个阶段,其中取指令和访存是主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交换,译码和执行是CPU对指令的操作过程。

2.指令周期:指令在计算机中的执行单位。

包括取指令周期、译码周期、执行周期和访存周期。

3.指令集结构:计算机支持的指令集合,分为精简指令集(RISC)和复杂指令集(CISC)。

4.中断和异常处理:当计算机发生中断事件(如外部设备请求)或异常情况(如除零错误)时,会中断当前指令的执行,并跳转到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或异常处理程序。

三、外部接口的设计与应用1.并行接口:通过多根信号线同时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如并行打印接口(LPT)和辅助存储器接口(IDE)等。

2.串行接口:通过单根信号线逐位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如串行通信接口(COM)和USB接口等。

3.总线接口:用于连接主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如PCI总线和USB总线等。

4.DMA控制器:直接内存存取控制器,用于实现主存和外设之间的数据直接传输,减轻CPU的负担。

5.中断控制器:用于管理和处理外设的中断信号,实现中断的优先级和响应。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篇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班级:12电子专升本学号:1205061044姓名:陶翠玲主要内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我们这学期开的比较难学的一门课,课程紧密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围绕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主题,以intel8086cPU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工作模式,介绍了8086cPU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存储器的组成和i/o接口扩展方法,微机的中断结构、工作过程,并系统介绍了微机中的常用接口原理和应用技术,包括七大接口芯片:并行接口8255a、串行接口8251a、计数器/定时器8253、中断控制器8259a、a/d(adc0809)、d/a(dac0832)、dma(8237)、人机接口(键盘与显示器接口)的结构原理与应用。

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微机系统中涉及的总线技术、高速缓存技术、数据传输方法、高性能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主要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具体介绍:第一章:主要了叙述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构成和数的表示方法(1)超、大、中、小型计算机阶段(1946年-1980年)采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解决较复杂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处理(2)微型计算机阶段(1981年-1990年)微型计算机大量普及,几乎应用于所有领域,对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计算机网络阶段(1991年至今)。

计算机的数值表示方法: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要会各个进制之间的数制转换。

计算机网络为人类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从而促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实现了遍及全球的信息资源共享。

第二章:介绍了8086微型机算计系统的组成原理和体系结构(1)BiU与EU的动作协调原则: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按以下流水线技术原则协调工作,共同完成所要求的信息处理任务:①每当8086的指令队列中有两个空字节,或8088的指令队列中有一个空字节时,BiU就会自动把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中。

微机接口与原理心得体会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心得优秀4篇

微机接口与原理心得体会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心得优秀4篇

微机接口与原理心得体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心得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微机接口与原理心得体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心得优秀4篇有关微机接口与原理心得体会篇一为保证学校微机室计算机应用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学校的教学及其它工作提供技术、信息资料,全面优质地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计算机教师岗位职责如下:一、非上课学生和本学科教师未经批准严禁进入微机室。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引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涵盖了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输入输出接口技术以及相关的硬件设计和编程技巧。

本文档旨在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整理,帮助读者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微处理器与计算机体系结构微处理器基础发展历史:从Intel 4004到现代多核处理器的演进。

指令集架构:包括CISC和RISC的区别。

寄存器组: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等。

计算机体系结构冯·诺依曼模型:存储程序的概念和计算原理。

哈佛模型:指令和数据分开存储的特点。

流水线技术:提高指令执行效率的方法。

存储系统主存储器:RAM和ROM的区别与应用。

高速缓存:L1、L2缓存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虚拟内存:页面置换算法和段页式管理。

输入输出(I/O)接口技术I/O接口基础接口分类:并行接口与串行接口。

数据传输方式: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控制方式:程序控制、中断驱动、DMA。

常见接口标准ISA:工业标准架构。

PCI:外设组件互连标准。

USB:通用串行总线。

SATA:串行高级技术附件。

中断系统中断类型:硬件中断与软件中断。

中断向量表:中断服务例程的地址存储。

中断优先级:不同中断源的处理优先级。

DMA传输DMA控制器:直接内存访问的硬件支持。

DMA传输过程:数据在内存和外设间的直接传输。

总线技术总线分类数据总线:传输数据的通道。

地址总线:指定数据传输的目标地址。

控制总线:控制信号的传输。

总线标准EISA:扩展工业标准架构。

AGP:加速图形端口。

PCI Express:新一代的PCI总线。

总线仲裁链式仲裁:按顺序分配总线使用权。

计数器定时器仲裁:基于时间片分配总线使用权。

微机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单元(CPU)运算器: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协调CPU内部操作和外部设备通信。

主板(Motherboard)芯片组:决定主板功能和性能的关键组件。

必看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必看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必看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哎呀,你们这些小伙伴们,让我给你们说说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吧!这个可是咱们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哦,要是不学好,以后可怎么在IT界混呢?好了不多废话了,咱们开始吧!咱们要了解什么是微机原理。

哎呀,别看这个名字高大上,其实就是说咱们的计算机是由很多小零件组成的。

这些小零件就像人的身体一样,有脑袋、手、脚等等。

而微机原理就是研究这些小零件是怎么工作的,它们之间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连接在一起的。

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计算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咱们来说说接口技术。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也就是说咱们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之间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

比如说,你要想让电脑显示一个图片,那么这个图片就必须要通过接口传输到电脑里才行。

所以说,接口技术就是研究这些传输方式的原理和方法。

咱们为什么要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呢?原因很简单啊,因为现在的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

而要让计算机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咱们就必须要知道它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这样一来,咱们就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丰富生活娱乐啦!好了我不能再说了,要不然你们该睡着了。

不过你们一定要记住啊,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不能马虎。

一定要认真听讲,多做练习题,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程。

当然了,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来问我哦!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的。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咱们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大家都要认真学习哦!希望通过我的讲解,你们能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好了我得去忙别的事情了,下次再见啦!。

微机原理与接口期末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期末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期末总结一、引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的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的接口等内容。

本学期我在这门课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对于计算机体系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验课程掌握了一些实际操作技能。

在此总结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回顾所学知识,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二、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接口,对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有着关键影响。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指令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等方面的内容。

1. 指令集:指令集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指令的集合,它定义了计算机的指令格式、操作码、寻址方式等。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指令集体系结构,如CISC和RISC,并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2. 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主要处理部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

我们学习了中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包括指令周期、流水线和乱序执行等概念。

3. 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我们学习了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包括高速缓存、主存和辅助存储器等。

4. 输入输出:输入输出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的方式。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接口,并了解了数据传输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上述内容,我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计算机系统。

三、微机接口与总线微机接口与总线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计算机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有很大影响。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微机接口与总线的部分知识,包括外围设备的接口、I/O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通信协议。

1. 外围设备接口:我们学习了常见的外围设备接口,如串行和并行接口、USB接口、网络接口等。

了解了各种接口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并学会了接口的连接和配置。

2. I/O设备工作原理:我们学习了I/O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通信方式,如中断驱动、DMA传输等。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每章小结(范文大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每章小结(范文大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每章小结(范文大全)第一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每章小结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课程知识总结:本章的主要内容为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性能指标、不同进位计数制计数方法、不同进位制数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数和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简单的算术运算以及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与编码。

知识要点:一、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构成:1.微型计算机的结构特点2.微处理器 3.内存储器:① 内存单元的地址和内容② 内存操作③ 内存分类 3.输入输出设备和输入输出接口 4.总线:① 地址总线② 数据总线③ 控制总线。

二、微型计算机系统: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①软件.② 硬件:主机、微处理器:控制器和运算器、内存处理器:ROM和 RAM、I/O 接口: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③ 外部设备:输入设备、外储存器、其他设备和输出设备。

④ 电源。

2.软件:①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器如汇编、解释、编译等软件② 支持软件③ 应用软件:工程计算软件、数据计算软件和过程计算软件。

三、数制运算基础:二进制数(B)、八进制数(Q)、十六进制数(H)、十进制数(D)。

三、码制:1.带符号数编码:原码、反码、补码2.数的编码:ASCII:码数字编码规则和字母编码规则。

BCD码:压缩BCD码和非压缩BCD码。

第二章微处理器课程知识总结:本章要以Intel系列微处理器为例,从应用理解8086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工作模式和引用脚本特性、定性的总线操作时序。

存储器组织和I/O组织等概念。

然后介绍微处理器的发展史历程和新技术。

知识要点:一、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1.8086的功能结构:执行单元EU (AX、BX、CX、DX、SP、BP、SI、DI、标志寄存器)2.总线接口单元BIU(CS、DS、SS、ES、IP)功能及特点。

二、8086的寄存器结构:1.通用数据寄存器:一般用法和隐含用法2.地址指针和编制寄存器:一般用法和隐含用法及特点3.段寄存器:数据段寄存器、堆栈段寄存器、附加段寄存器4.指令指针寄存器和标记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IP和标志寄存器FR。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心得5篇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心得5篇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心得5篇第一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心得本学期微机原理课程已经结束,关于微机课程的心得体会甚多。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一门专业课,虽然要求没有专业课那么高,但是却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总会有一定的帮助。

记得老师第一节课说学微机原理是为以后的单片机打基础,这就让我下定决心学好微机原理这门课程。

初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时,感觉摸不着头绪。

面对着众多的术语、概念及原理性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在了解课程的特点后,我发现,应该以微机的整机概念为突破口,在如何建立整体概念上下功夫。

可以通过学习一个模型机的组成和指令执行的过程,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有许多新名词、新专业术语。

透彻理解这些名词、术语的意思,为今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一个新的名词从首次接触到理解和应用,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

而在众多概念中,真正关键的并不是很多。

比如“中断”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不懂中断技术,就不能算是搞懂了微机原理。

在学习中凡是遇到这种情况,绝对不轻易放过,要力求真正弄懂,搞懂一个重点,将使一大串概念迎刃而解。

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概念很相近,为了更好地掌握,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比如:微机原理中,引入了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这一概念;从中央处理器引出微处理器的定义;在引出微型计算机定义时,强调输入/输出接口的重要性;在引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定义时,强调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微机中,最基础的语言是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是一个最基础最古老的计算机语言。

语言总是越基础越重要,在重大的编程项目中应用最广泛。

就我的个人理解,汇编是对寄存的地址以及数据单元进行最直接的修改。

而在某些时候,这种方法是最有效,最可靠的。

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汇编语言很复杂,对某个数据进行修改时,本来很简单的一个操作会用比较烦琐的语言来解决,而这些语言本身在执行和操作的过程中,占有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一、微机原理1.微机系统的组成: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系统总线。

2.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单元),是微机中控制和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

3.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器件,分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4.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用于接收操作者的命令。

5.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展示和输出处理结果。

二、接口技术1.接口技术是连接微机与外部设备的技术,其作用是实现微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控制。

2.接口技术主要包括接口电路、接口程序和相关接口协议等方面的内容。

三、常用总线1.数据总线:用于在微处理器与其它器件之间传输数据,其宽度决定了微处理器一次能处理的最大数据位数。

2.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微处理器发出的地址信息,其宽度决定了微处理器能够寻址的最大地址范围。

3.控制总线:用于传达微处理器和其他部件之间的控制信号,如读写、中断等。

四、中断技术及其应用1.中断技术是微处理器处理紧急事件的一种技术,通过改变程序执行顺序,使微处理器处理外部设备产生的异常情况。

2.中断种类:硬件中断,软件中断。

3.中断处理过程: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处理程序执行,中断返回。

五、微处理器指令系统1.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是指微处理器可以执行的指令集,包括数据传输指令、算术逻辑指令、程序控制指令等。

2.指令执行过程: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3.指令周期:取指周期、分析周期、执行周期。

六、存储器及其访问方式1.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器件,分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2.存储器访问方式:按地址访问,按内容访问。

3.存储器的分类: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

4.存储器扩展技术:使存储器的地址空间与数据空间保持一致,实现存储器的扩展。

七、输入输出设备及其接口技术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用于接收操作者的命令。

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展示和输出处理结果。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总结
– 硬件接口(与CPU、与外设) – 初始化
• 中断到来后,CPU的响应过程
– – – – – – – – 检测 INTA 获得中断号 将FLAG寄存器入栈,将下一条指令的CS:IP入栈; 在中断向量表中找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CS:IP实现ISP的跳转; 执行ISP 中断返回
中断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步:设计片选;
2K * 8 1K * 4 1K * 4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WR
8086与存储器
存储器数学模型
房间号
取地址为2000单元的内容 2000 a
学生
CPU
2001
2002
2003 a 2004
地址
内容
存储器需要解决的
• • • • • 存储器的模型什么样? 存储器里存的是什么? 存储器的分类?为什么?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是什么?为什么? 存储器的扩展
总线技术
• CPU与外部设备相连的通路 • 冯诺依曼体系的改变
CU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 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 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 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ALU
这条线到底是什么?
I/O
I/O
I/O
MEMORY
I/O
8086总线工作原理及应用-读时序
8086总线工作原理及应用-写时序
CPU 控制器
输入设备
运算器
输出设备
存储器
程序(软件)
• 机器指令:机器可识别的命令,二进制表示 • 汇编语言:和机器指令一一对应,靠助记符帮助人类记忆; • 汇编语言指令集:由所有汇编语言指令组成的集合;有限 集;
– – – – – – – – 数据传输指令 算术/逻辑运算指令 判断(或比较)指令 跳转指令 位操作类指令 串操作类指令 处理机控制类指令 伪指令(不属于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主要内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我们这学期开的比较难学的一门课,课程紧密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围绕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主题,以Intel8086CPU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工作模式,介绍了8086CPU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存储器的组成和I/O接口扩展方法,微机的中断结构、工作过程,并系统介绍了微机中的常用接口原理和应用技术,包括七大接口芯片:并行接口8255A、串行接口8251A、计数器/定时器8253、中断控制器8259A、A/D(ADC0809)、D/A(DAC0832)、DMA(8237)、人机接口(键盘与显示器接口)的结构原理与应用。

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微机系统中涉及的总线技术、高速缓存技术、数据传输方法、高性能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主要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具体介绍:第一章:主要了叙述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构成和数的表示方法(1)超、大、中、小型计算机阶段(1946年-1980年)采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解决较复杂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处理(2)微型计算机阶段(1981年-1990年)微型计算机大量普及,几乎应用于所有领域,对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计算机网络阶段(1991年至今)。

计算机的数值表示方法: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要会各个进制之间的数制转换。

计算机网络为人类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从而促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实现了遍及全球的信息资源共享。

第二章:介绍了8086微型机算计系统的组成原理和体系结构(1)BIU与EU的动作协调原则: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按以下流水线技术原则协调工作,共同完成所要求的信息处理任务:①每当8086的指令队列中有两个空字节,或8088的指令队列中有一个空字节时,BIU就会自动把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中。

必看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必看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必看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开发各类计算机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梳理一下这门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

一、微机系统概述微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方面,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则涵盖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PU 是微机的核心,它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

常见的CPU 架构有 X86、ARM 等。

了解 CPU 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周期、时序等,对于优化程序性能至关重要。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速度快但容量小,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外存容量大但速度较慢,如硬盘、光盘等。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则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二、数制与编码在微机中,常用的数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二进制是计算机内部处理数据的基本形式,因为其只有0 和1 两个数字,便于硬件实现逻辑运算。

不同数制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可以通过除 2 取余的方法,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则通过位权相加。

编码是将信息转换为特定的代码形式。

常见的编码有 ASCII 码,用于表示字符;BCD 码,用于表示十进制数。

三、指令系统指令是 CPU 执行操作的命令,指令系统则是 CPU 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

指令通常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

操作码指明要执行的操作,操作数则指出操作的对象。

指令的寻址方式有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等。

不同的寻址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能够提高程序的灵活性和效率。

四、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是一种面向机器的低级程序设计语言。

通过使用汇编语言,可以更直接地控制计算机硬件。

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包括数据段、代码段和堆栈段。

编写汇编程序时,需要使用指令、伪指令和宏指令等。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一、微机原理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组成。

2.CPU的结构和功能: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

运算器执行各种运算操作,控制器管理程序的执行,寄存器存储指令和数据等。

3.存储器的分类和层次: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包括RAM和ROM,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等。

存储器按照访问速度和容量划分为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4.指令的执行过程:指令执行包括取指令、译码、执行和访存等阶段。

5.总线的分类和作用: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负责数据的传输,地址总线负责指定存储器地址,控制总线负责控制信号的传输。

6.输入输出的基本原理:计算机通过端口和总线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输入输出分为同步IO和异步IO,同步IO需要CPU等待,异步IO不需要CPU等待。

7.中断和异常处理:中断是指计算机在执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事件,而异常是指非法指令或运算错误等。

中断和异常处理能保证计算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处理。

8.复杂指令的执行原理:计算机中的复杂指令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多个基本指令的功能,从而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二、接口技术1.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接口技术是指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技术。

常见的接口技术有串行接口、并行接口和通用接口等。

2.并行接口的原理和应用:并行接口是指通过多根数据线实现数据的同时传输。

常见的并行接口有并行打印口(LPT)、扩展接口等。

并行接口适用于数据传输速度较快的设备,如打印机和硬盘等。

3.串行接口的原理和应用:串行接口是指通过一条数据线实现数据的逐位传输。

常见的串行接口有串行通信口(COM)和通用串行总线(USB)等。

串行接口适用于数据传输速度较慢的设备,如鼠标和键盘等。

B接口的标准和应用:USB接口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接口技术,它通过通用的串行总线实现计算机与各种外部设备的连接。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总结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1、几个关键字:时钟频率、字长、寻址范围、地址总线、数据总线2、冯诺依曼结构中微型计算机的四大组成部分:CPU、内存、I/O接口、系统总线3、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ALU):算数逻辑运算控制器(CU):指令译码,根据指令要求发挥出相应控制信息寄存器(Registers):存放数据4、存储单元是存放信息(程序和数据)的最小单位,用地址标识。

单位:位、字节、字5、三总线:地址总线(AB):输出将要访问的内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数据总线(DB):数据线的多少决定了一次能够传送数据的位数控制总线(CB):协调系统中各部件的操作,决定系统总线的特点6、“裸机”指未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所有物理装备的集合=硬件系统=裸机:CPU、I/O接口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ROM和RAM)7、字长是指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8、时钟周期<总线周期<指令周期9、任意进位制数→十进制数:按位权展开十进制数→任意进位制数:辗转相除第二章8086/8088微处理器1、8086 CPU有两个独立逻辑部件组成(内部功能结构):总线接口部件(BIU):与内存或I/O端口传送指令或数据、产生20位的物理地址指令执行部件(EU):负责执行指令2、BIU负责取指令,EU负责执行指令,重叠执行大大减少了等待指令所需的时间,提高了CPU的利用率和整个系统的执行速度3、段寄存器:代码CS、数据DS、堆栈SS、附加ES通用寄存器:数据寄存器:AX、BX、CX、DX变址寄存器:源DI、目的SI指针寄存器:基址BP、栈SP标志寄存器:FLAGS指令指针寄存器:IP4、8086 CPU通过CS寄存器和IP寄存器能准确找到指令代码5、8086/8088段寄存器的功能是用于存放段起始地址及计算物理地址6、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只能按16位存取。

7、可以用于寄存器间接寻址、基址变址等寻址方式的寄存器有BX、BP、SI、D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论文中文题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学习总结英文题目:Summarize the study of Microcomputer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学生姓名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 2011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二班指导教师成绩评定2013年11月目录摘要 (1)1 微机部分 (2)1.1 8086系统 (2)1.1.1 BIU与EU的动作协调原则: (2)1.1.2 它的工作模式 (2)1.1.3 它的寻址方式 (3)1.2 汇编语言 (3)1.3 存储器 (4)1.4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8254及其应用 (4)1.5 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8255A及其应用 (5)2 接口技术部分 (6)2.1 I/0接口的概念 (6)2.1.1接口的分类 (6)2.1.2 接口的功能 (6)2.1.3 接口的控制方式 (7)2.2 常见接口 (8)2.2.1 并行接口 (8)2.2.2 串行接口 (9)2.2.3 磁盘接口 (9)2.2.4 SCSI接口 (9)2.2.5 USB接口 (10)参考文献 (11)摘要通过30多个学时的学习与认知,我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典型微机的原理和一些接口的分类,并通过实验用汇编语言将二者联系了起来,更加深了印象,并撰写本文。

微机原理部分主要是对从课本上学习到的一些知识进行了整理,主要是8086系统,学习了它的工作模式、寻址方式、存储器并通过汇编语言实现了对它的控制。

后续又接触了并行接口的8255A等。

接口技术部分主要是学习了I/O接口的概念、分类、功能以及控制方式。

后续又了解了一些串并行接口、磁盘接口、SCSI接口以及最新的USB接口等。

细节部分围绕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主题,以Intel8086CPU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工作模式,介绍了8086CPU 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存储器的组成和I/O接口扩展方法,微机的中断结构、工作过程。

关键字:8086CPU I/O接口汇编语言串并行通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学习总结()1 微机部分1.1 8086系统1.1.1 BIU与EU的动作协调原则: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按以下流水线技术原则协调工作,共同完成所要求的信息处理任务:(1)每当8086的指令队列中有两个空字节,或8088的指令队列中有一个空字节时,BIU就会自动把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中。

其取指的顺序是按指令在程序中出现的前后顺序。

(2)每当EU准备执行一条指令时,它会从BIU部件的指令队列前部取出指令的代码,然后用几个时钟周期去执行指令。

在执行指令的过程中,如果必须访问存储器或者I/O端口,那么EU就会请求BIU,进入总线周期,完成访问内存或者I/O端口的操作;如果此时BIU正好处于空闲状态,会立即响应EU的总线请求。

如BIU正将某个指令字节取到指令队列中,则BIU将首先完成这个取指令的总线周期,然后再去响应EU发出的访问总线的请求。

(3)当指令队列已满,且EU又没有总线访问请求时,BIU便进入空闲状态。

(4)在执行转移指令、调用指令和返回指令时,由于待执行指令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则指令队列中已经装入的字节被自动消除,BIU会接着往指令队列装入转向的另一程序段中的指令代码。

从上述BIU与EU的动作管理原则中,不难看出,它们两者的工作是不同步的,正是这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的关系,使得8086/8088可以在执行指令的同时,进行取指令代码的操作,也就是说BIU与EU是一种并行工作方式,改变了以往计算机取指令→译码→执行指令的串行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正是8086/8088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1.1.2 它的工作模式:有最小和最大1.1.3 它的寻址方式:(1)数据操作数这类操作数是与数据有关的操作数,即指令中操作的对象是数据。

数据操作数又可分为:A 立即数操作数。

指令中要操作的数据包含在指令中。

B 寄存器操作数。

指令中要操作的数据存放在指定的寄存器中。

C 存储器操作数。

指令中要操作的数据存放在指定的存储单元中。

D I/O操作数。

指令中要操作的数据来自或送到I/O端口。

E 地址操作数这类操作数是与程序转移地址有关的操作数,即指令中操作的对象不是数据,而是要转移的目标地址。

它也可以分为立即数操作数、寄存器操作数和存储器操作数,即要转移的目标地址包含在指令中,或存放在寄存器中,或存放在存储单元之中。

对于数据操作数,有的指令有两个操作数:一个称为源操作数,在操作过程中其值不改变;另一个称为目的操作数,操作后一般被操作结果代替。

有的指令只有一个操作数,或没有(或隐含)操作数。

对于地址操作数,指令只有一个目的操作数,它是一个供程序转移的目标地址。

下面以MOV指令为例:MOVdst,src;(dst)←(src)1.2 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是一种利用指令助记符、符号地址、标号来编写的计算机语言。

是机器语言的符号表示,是面向机器的语言,是较低级的语言。

利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需要通过汇编程序翻译成二进制代码的目标程序,再经过与库文件的连接,最后得到可执行文件程序,才能在机器上直接运行。

本章主要内容是汇编语言语句类别、MASM的运算符及其表达式、伪指令语句格式和作用、基本程序结构、调用程序和被调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送途径以及汇编源程序上机调试过程。

本章重点是阅读程序和编写程序。

本章知识要点如:汇编语言语句类别:实指令语句、伪指令语句、宏指令语句,程序基本机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过程(子程序)------参数传递途径:寄存器约定、存储器约定、堆栈传递,程序开发步骤:编辑------汇编-----链接------调试程序。

伪指令语句:符号定义指令EQU、=,数据定义伪指令DBDWDD……,段定义伪指令SEGMENTENDS,过程定义伪指令PROC……ENDP段指派伪指令ASSUME程序定位伪指令ORG汇编结束伪指令END。

伪指令语句中的名字可以是变量名、段名、过程名。

(1)标号的段属性是定义标号在程序段的段地址。

当程序中引用一个标号时,该标号的段值应在CS寄存器中。

(2)标号的偏移量属性表示标号所在段的起始地址到定义该标号的地址之间的字节数。

偏移量是一个16位无符号数。

(3)标号的类型属性有两种:NEAR和FAR。

前一种标号可以在段内被引用,地址指针为2字节;后一种标号可以在其他段被引用,地址指针为4字节。

如果定义一个标号时后跟冒号,则汇编程序确认其类型为NEAR。

变量也有三种属性:段、偏移量和类型。

(1)变量的段属性是变量所代表的数据区所在段的段地址。

由于数据区一般在存储器的数据段中,因此变量的段地址常常在DS和ES寄存器中。

(2)变量的偏移量属性是该变量所在段的起始地址与变量的地址之间的字节数。

(3)变量的类型属性有BYTE(字节)、WORD(字)、DWORD(双字)、QWORD(四字)、TBYTE(十字)等,表示数据区中存取操作对象的大小。

1.3 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是指用半导体器件作为存储器介质的存储器。

目前,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主存储器)都由半导体存储器芯片担任。

本章讨论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的类型、存储原理、使用场合、引脚功能、如何与CPU(或系统总线)连接以及及软件验证l 连接是否正确等问题。

本章知识要点:存储器作用------存放程序和数据-------只存放二进制数;半导体存储器芯片分类:RAM:SRAM,DRAMROM:掩膜ROMPROM:PROMEPPOMEEPROM;存储器芯片-----存储器容量------引脚功能;主存储器设计:计算芯片数,地址分配、片选逻辑--------与系统连接------软件验证;片选逻辑:全译码,部分译码:基本地址、重叠地址。

在学习时要知道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的计算方法(单元数X位数/单元),掌握常用芯片的的存储特点和使用场合,存储芯片的常用引脚及其功能要知道,在扩展时要会计算所需存储器的数量,有关存储器芯片与系统总线或CPU得连接问题,会计算各存储器的芯片地址范围。

1.4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8254及其应用本章主要内容是: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场合;如何实现定时/计数;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芯片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计数原理、6种工作方式下的工作条件和输出波形特征。

重点是8253芯片的实际应用。

本章知识要点:定时/计数应用场合;定时/计数的实现:软件:延时子程序、硬件:数字逻辑电路(如单稳态时定时器电路等)、采用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引脚功能、通道的编程结构-----通道的6种工作方式、芯片使用:硬件连线、软件编程。

8253的引脚功能:与系统总线相连:数据引脚D0—D7、地址引脚A1、A0、控制引脚RD/CS/WR;通道引脚CLKGATEOUT其他引脚GNDVCC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的工作方式: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方式,方式1:可编程单稳态输出方式,方式2:比率发生器(分频器),方式3:方波发生器,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

1.5 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8255A及其应用本章主要内容是并行输入/输出接口概念,可编程并行输入/输出接口芯片8255A 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3种工作方式下的输入输出工作过程及其实际应用。

本章主要知识点:并行接口概念8255A:引脚功能、、内部结构-----A口B口C口、实际工作方式----数据传送过程、实际使用------硬件连线------软件编程。

3种工作方式: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2:双向传送8255A的引脚:与系统总线相连:数据引脚D0—D7,地址引脚A1—A0,控制引脚RDCSWRRESET;端口线:端口PA7—PA0;端口C:PC7—PC4PC3—PC0;端口B:PB7---PB0;其他引脚:GNDVCC,如图是8255的引脚图:8255A图1 8255引脚图2 接口技术部分2.1 I/0接口的概念2.1.1接口的分类I/O接口的功能是负责实现CPU通过系统总线把I/O电路和外围设备联系在一起,按照电路和设备的复杂程度,I/O接口的硬件主要分为两大类:(1)I/O接口芯片这些芯片大都是集成电路,通过CPU输入不同的命令和参数,并控制相关的I/O 电路和简单的外设作相应的操作,常见的接口芯片如定时/计数器、中断控制器、DMA 控制器、并行接口等。

(2)I/O接口控制卡有若干个集成电路按一定的逻辑组成为一个部件,或者直接与CPU同在主板上,或是一个插件插在系统总线插槽上。

按照接口的连接对象来分,又可以将他们分为串行接口、并行接口、键盘接口和磁盘接口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