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思考有深度和广度(深入开拓)的10种方法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给文章增加深度与广度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给文章增加深度与广度](https://img.taocdn.com/s3/m/d69719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a.png)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给文章增加深度与广度在高考作文中,不仅需要准确表达观点,还需要展现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只有在文章的内容方面展示出丰富的思考和见解,才能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可读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技巧来提高作文的深度与广度。
一、拓展思维广度要提高作文的广度,首先需要拓展思维广度。
这可以通过增加文章的主题思考、涉及到多个领域或观点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可以多角度思考,引入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一来,文章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还能更加全面地剖析问题。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类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来激发读者的思考,增加文章的深度。
二、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度的思考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支撑。
为了扩展知识广度,学生可以积极阅读各类文章,如时事评论、科学研究、文学作品等。
多读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有更多的素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显得更加有深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与专家学者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资源。
三、多维度分析问题在作文中,提高深度与广度也可以通过多维度的方式来分析问题。
不局限于表面现象,而是要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例如,在讨论环境问题时,可以从经济、政治、人口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构建完整的思维脉络。
通过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可以使文章的深度得到提升,展现出更多的洞察力和思辨能力。
四、合理运用论证方法合理运用论证方法也是提高文章深度与广度的关键。
在文章中可以采用比较法、演绎法、归纳法等论证方法,通过客观、权威的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此外,还可以引用案例、数据、调查等实证材料,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通过充分展示论证过程和思路,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的观点,使文章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提升。
五、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为了使文章有说服力,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作文中,要尽量避免模糊不清、含糊不清的表达。
要使用准确的词汇、恰当的句式和严谨的逻辑,确保文章有条理、易读。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写出有深度和见解的文章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写出有深度和见解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8a73d3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8.png)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写出有深度和见解的文章咱都知道,高考作文那可是重头戏,分数占比可不低。
要想在这上面拿高分,写出有深度和见解的文章,那可得有点真本事。
我想起我当年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大概是关于“梦想”的。
我当时就想,这多简单啊,不就是写自己的梦想嘛。
于是我刷刷刷地写了一堆,说我想当科学家,为国家做贡献,什么要发明这个发明那个的。
结果作文发下来,分数惨不忍睹。
老师给的评语是:“空洞无物,毫无深度。
”我就纳闷了,这咋就没深度了?后来老师找我谈话,给我好好分析了一番。
她说:“你说你想当科学家,这很好,但为什么想当?怎么去当?当科学家会遇到什么困难,你又准备怎么克服?这些你都没写,只是喊了个口号,能有深度吗?”我这才恍然大悟。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留意怎么才能把作文写得有深度。
比如说,有一次我们写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
我没有一上来就说传统文化有多好,多重要。
而是先仔细回想了我生活中跟传统文化有关的事儿。
我想到了过年回老家,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那场面,可热闹了!大人小孩都围着桌子,一边包一边说笑。
我就仔细描写了包饺子的过程,怎么擀皮儿,怎么调馅儿,大家的表情动作是啥样的。
然后我又写到,其实包饺子不仅仅是为了吃,它背后蕴含着一家人团圆、和睦的美好愿望,这就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融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里。
再比如写“环保”这个话题。
我没有空谈大道理,说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而是写了我家附近的一条小河。
以前那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游来游去,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河边玩耍。
可后来,河边建了工厂,污水排进了河里,河水变得又黑又臭,鱼儿没了,我们也不再去了。
通过描述这条小河的变化,我表达了对环境破坏的痛心和对环保的呼吁。
要写出有深度和见解的文章,还得多读书。
读书多了,见识广了,思考问题的角度自然就多了。
我记得有一次看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里面讲到了某个朝代的兴衰。
高考语文作文技巧如何提高写作思路的广度和深度
![高考语文作文技巧如何提高写作思路的广度和深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0684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4.png)
高考语文作文技巧如何提高写作思路的广度和深度高考作文是每位考生必须面对的挑战,而写作思路的广度和深度是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来展现自己的写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思路广度和深度的技巧。
首先,为了拓宽写作思路的广度,考生可以多读、多思考。
阅读是拓展视野,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
考生可以广泛阅读各类优秀的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历史类书籍等,通过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解。
此外,还可以关注社会热点、时事新闻,了解社会问题和争议话题,培养对各种事件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通过多方面的阅读和思考,考生可以积累更多的素材,为写作提供更广泛的视角和思考角度。
其次,要提高写作思路的深度,考生可以注重自身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对所要表达的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重思维层面来审视问题,挖掘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的内涵。
此外,考生还可以尝试运用比较、对比、分类、因果等思维方式,从中得到更多灵感和启发。
通过培养自身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考生可以使自己的写作思路更加深入和有逻辑性。
另外,要提高写作思路的广度和深度,考生可以学会灵活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有说服力。
例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具艺术感;转折、对偶、反问、反转等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有层次和亮点。
考生可以多学习、多积累各种修辞手法,并在写作中恰当地应用,从而提升文章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要提高写作思路的广度和深度,考生可以培养思维的开阔性和创新性。
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思路,可以尝试突破常规,采用一些新颖、独特的观点和角度。
可以多进行头脑风暴,思考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开拓自己的思维边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创新的思维和观点,考生可以给作文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使其更具个性和吸引力。
最后,要提高写作思路的广度和深度,考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
高考作文如何提高思维深度
![高考作文如何提高思维深度](https://img.taocdn.com/s3/m/f403f44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02.png)
高考作文如何提高思维深度对于广大高考考生来说,写好作文是取得优异语文成绩的关键之一。
而在作文中展现出深刻的思维,更是提升作文品质、获得高分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在高考作文中提高思维深度呢?首先,广泛阅读是基础。
阅读各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事评论、哲学著作等,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
当我们接触到不同领域的思想和观点时,思维会受到启发和碰撞,从而变得更加敏锐和深刻。
例如,读余华的《活着》,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坚韧,从中思考人生的意义;读刘慈欣的《三体》,可以让我们对人类与宇宙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索。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借鉴他人的思维方式,学习如何分析问题、阐述观点。
其次,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至关重要。
面对一个作文题目,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
比如,对于“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个主题,我们不仅要看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进步,如通信的便捷、医疗的突破,还要思考科技可能引发的问题,如信息安全、伦理道德等。
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探讨,能够让我们的观点更加全面、深入。
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也是提高思维深度的关键。
在写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上,而要努力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以“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为例,不能只是说沉迷游戏不好,要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青少年会沉迷,是因为缺乏自控力、家庭关爱不足,还是游戏设计本身的吸引力过大?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的论述才更有说服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样不可或缺。
对于所接收到的信息和观点,不能盲目接受,要有质疑和批判的精神。
比如看到一篇关于“成功学”的文章,不能全盘认同其中的观点,而是要思考其逻辑是否合理,论据是否充分。
通过批判性地思考,我们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避免人云亦云。
注重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也能助力思维深度的增强。
在作文中,要使观点和论据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联系。
比如,在论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时,先提出环境恶化的现状,接着分析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最后得出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的结论,这样的逻辑链条清晰且合理。
高考语文必备技巧如何提高写作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高考语文必备技巧如何提高写作的思考深度和广度](https://img.taocdn.com/s3/m/58313b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0.png)
高考语文必备技巧如何提高写作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写作是高考语文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提高写作的思考深度和广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写作思考深度和广度的技巧。
一、丰富的知识储备要提高写作的思考深度和广度,首先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背景,才能够有更多的素材和观点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各个领域的知识积累,多读书、多看报、多听讲座等,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
二、加强思辨能力的培养思辨能力是培养写作思考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手段。
要提高思辨能力,可以通过多读书籍和文章,积累不同观点的对比和辨析。
同时,还可以多参加辩论活动,锻炼自己的辩论能力和论证能力。
通过思辨,能够深入思考问题的多个方面,有助于提高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注重写作思路的拓展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思路的拓展。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1. 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在写作时,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多个层面。
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写作内容更加全面,展现出更广阔的观点。
2. 运用比喻和类比:通过运用比喻和类比的手法,可以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立足于现实问题:写作内容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关注社会热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使自己的写作思考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
四、多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的思考深度和广度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
学生可以多进行写作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进行写作,锻炼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参加写作比赛或者加入写作社团,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要提高写作的思考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思辨能力的培养、思路的拓展以及写作练习的进行。
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在高考语文写作中拔得头筹。
如何提高作文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如何提高作文的思维深度与广度](https://img.taocdn.com/s3/m/a187bba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a.png)
如何提高作文的思维深度与广度升华作文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作文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之一。
在写作过程中,除了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外,更需要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使作文更具说服力和观点的独特性。
本文将从查找资料、批判性思维、结构设计和提供充实的论据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作文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一、查找资料查找资料是提高作文思维深度与广度的基础步骤之一。
在进行作文写作前,我们应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书、杂志、学术文章、新闻报道等。
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对话题有更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深入挖掘思考角度。
此外,互联网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极好工具,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和学术数据库来查询原始文献或权威研究,为作文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论证。
二、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提高作文思维深度与广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在对待问题时不盲从,而是具备批判和质疑的精神。
在作文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主张和观点的比较和分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此外,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分析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和逻辑推理;冲突思维,解构不同观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创新思维,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三、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提高作文思维深度与广度的必要手段之一。
良好的结构设计能够使文章逻辑清晰有条理,并能更好地组织和展示思想。
一个常用的结构设计方法是总分总结构。
首先,通过引入背景和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逐一分析问题,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最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观点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还可以采用因果关系、比较对比等结构设计方法,来增强作文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四、提供充实的论据提供充实的论据是提高作文思维深度与广度的关键步骤之一。
论据是支撑观点的依据,它可以是事实、数据、例证、引用和实际经验等。
通过提供充实的论据,我们能够使作文的观点更加具体、可信。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入引用名人言论或权威文献等方式,来使作文的论证更具有说服力和深度。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展现深度思考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展现深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160d95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4.png)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展现深度思考高考作文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考试内容,除了在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上的要求,还需要展现出思维的深度。
深度思考不仅仅是对问题的表面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并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判断。
在高考作文中展现深度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
在展现深度思考时,首先要有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导自己思考。
例如,对于一个主题性作文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适当的问题,然后在文章中逐一解答。
这样不仅能够展示出自己的深度思考,还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和逻辑性。
其次,要进行全面对比。
深度思考需要在对比中展现,通过对不同事物、不同观点、不同角度和不同历史背景的全面对比,可以使自己的思考更加深入和丰富。
在写作时,可以通过列举不同的例子、对比不同观点的利弊、分析不同的因果关系等方式展现全面对比的思考。
第三,要运用合理的分析方法。
在高考作文中展现深度思考,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假设、归纳总结、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深度思考。
在写作时,可以运用逻辑推理、比较分析、因果推断等方法,使文章的内容更具深度和说服力。
第四,要注意细节的呈现。
深度思考不仅仅是对问题的整体思考,还需要对问题细节的关注。
在高考作文中,可以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分析展现自己的深度思考。
例如,通过对一个现象的细致观察和详细阐述,可以展示自己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对细节的关注。
最后,要创造性地表达思考结果。
深度思考的目的不仅仅是对问题进行思考,更重要的是能够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判断。
在高考作文中,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思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展现深度思考。
可以运用比喻、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个性和思想深度。
综上所述,展现深度思考在高考作文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善于提出问题、进行全面对比、运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关注细节和创造性地表达思考结果,可以让自己的作文更具深度和魅力。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写出具有思想深度的观点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写出具有思想深度的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984651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9.png)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写出具有思想深度的观点在高考作文中,写出具有思想深度的观点是非常关键的。
具有思想深度的观点,不仅能够展现作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够提升作文的品质和说服力。
本文将分享一些高考作文的技巧,帮助考生们写出具有思想深度的观点。
1. 善于挖掘问题的内涵具有思想深度的观点需要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从中挖掘出问题的内涵。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首先,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尝试理解和接纳其他人的观点。
通过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可以使观点更具深度。
其次,考生可以运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将问题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联系。
通过对问题进行类比,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涵。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为观点增加深度,还可以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观点。
最后,考生还可以从历史、文化、哲学等领域中寻找问题的内涵。
通过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拓宽思路,提升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为观点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和深度。
2. 准确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高考作文中常用的一种技巧,可以用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和深度。
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
不同的修辞手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目的,考生需要根据文章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
比如,比喻和拟人可以使观点更生动形象,排比和对比可以突出观点的对立和差异。
其次,要注意修辞手法的适度运用。
过多地使用修辞手法会让文章显得夸张和不真实,影响观点的深度和可信度。
因此,考生在运用修辞手法时需要注意适度,尽量保持观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最后,要注意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在使用修辞手法时,考生需要确保所用的修辞手法符合逻辑和事实,不会误导读者或产生歧义。
准确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观点更加明确和深刻。
3. 引用权威观点和案例引用权威观点和案例是写出具有思想深度的观点的有效方法。
通过引用权威观点和案例,可以增加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展现独特的思考方法和深度思维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展现独特的思考方法和深度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142fce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5.png)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展现独特的思考方法和深度思维高考作文是考生展示自我思考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展现独特的思考方法和深度思维则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在作文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展现自己的独特思考和深度思维。
下面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构建独特的思考方法1. 善于思辨:在写作过程中,秉持开放的心态,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不拘泥于表面,而应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和深层次的联系,达到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效果。
2. 探求问题的本质:在作文中,可以选择一个有深度的话题或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引用权威观点等方式,挖掘问题背后的本质和深层次的原因。
通过深入探讨,展示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3. 运用比拟和联想:通过比拟和联想,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经验和观点联系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思考方式。
通过运用比喻、类比、引用典故等方式,给作文增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读者感到启发和共鸣。
4. 善于思考未来:从未来的视角出发,对当下的话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通过预测和设想,展示自己对于未来问题的洞察和思考,给读者以新的思维方式和观点。
二、展示深度思维的技巧1. 逻辑思维:合理构建思维框架,用清晰的逻辑链条展开论述,使文章脉络清晰、思路连贯。
可以通过运用因果关系、分析问题的根源等方式,展示深度思维的能力。
2. 多元思维:在作文中运用多个视角思考问题,通过不同的思路和角度,展示自己对问题的多元思考能力。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观点、权衡利弊等方式,展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 创新思维:勇于突破常规,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对问题的重新定义、对传统观念的挑战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
4. 整合思维: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把握问题的全局,形成综合性的分析和综合性的见解。
三、案例分析以议论文为例,假如作文题目是“青春的发展需要什么?”可以运用上述提到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思考和展示。
首先,在构建独特的思考方法方面,可以通过思辨的方式,从教育、成长环境、社会责任等多个角度思考青春发展的要素。
创造创新思维的10种方法:开拓思维的边界
![创造创新思维的10种方法:开拓思维的边界](https://img.taocdn.com/s3/m/181a305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9.png)
创造创新思维的10种方法:开拓思维的边界引言当我们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时,创新思维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创新思维都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新的解决方案,开辟新的道路。
然而,创新思维并不是每个人都天生具备的能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它。
本文将介绍10种方法,帮助我们创造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思维的边界。
1. 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思维的基石。
通过保持好奇心,我们可以对周围的事物保持敏感,并追问为什么和怎样。
好奇心能够激发我们去探索、发现和理解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好奇心,不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 多思考同一个问题有时候,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
这样做可以使我们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例如,我们可以从技术、经济、社会等不同的角度思考一个问题,以获得全面的视角。
3. 激发联想联想是创新的火花。
我们可以通过激发自己的联想能力,找到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和共同点,从而产生新的灵感。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旅行、观察等方式来激发联想。
4. 鼓励试错在创新过程中,试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不能担心犯错,而应该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通过试错,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习,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5. 培养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创新的必备条件。
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角度,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可以产生更多的创新思路。
所以,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6. 培养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思考方式。
当我们遇到难题时,我们可以尝试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看问题是否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逆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突破固有的思维框架,找到新的创新点。
7. 不断学习学习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扩展自己的思维边界。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产生更多的灵感和想法。
8. 借助工具和技术在现代社会,我们有很多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创新思维。
高考语文写作指导如何提高写作的思路广度和深度
![高考语文写作指导如何提高写作的思路广度和深度](https://img.taocdn.com/s3/m/70ffa8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8.png)
高考语文写作指导如何提高写作的思路广度和深度随着高考的临近,写作成为备考的重要一环。
在高考语文写作中,思路的广度和深度是评分的关键。
如何提高写作的思路广度和深度,成为考生们头痛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方面给出指导,帮助考生们提高写作水平。
一、拓宽知识面写作思路的广度和深度离不开对知识面的拓宽。
考生们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料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此外,还可以关注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等相关信息,了解社会发展动态。
这些积累可以为写作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让文章的思路更为深入。
二、多角度思考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应该学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不仅要考虑正面因素,还要思考负面因素,甚至可以从中立的角度进行思考。
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可以使文章思路更为全面,展现出对问题的深刻洞察。
三、学会提问学会提问是提高写作思路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方法。
在写作前,考生可以列出一系列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待问题,并逐一进行解答。
这样做能够有效地引导思路,使文章更加有层次感。
四、多结合实例写作时,充分结合实例也是提高思路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用实际事例,可以让文章更具说服力,提高论证的逻辑性。
同时,实例也有助于拓宽思路,使其更具展开性和深度。
五、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提高写作思路的重要环节。
考生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审视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批判,可以使文章的思路更为深入,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
六、注重逻辑关系写作中的逻辑关系非常重要,合理的逻辑关系能够使文章的思路清晰、连贯。
在写作时,考生应该注重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内容跳跃和思路断裂。
七、多练习提高写作思路广度和深度需要不断的练习。
考生们可以多写一些各类题材的作文,勤于总结和归纳经验,逐渐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同时,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要提高写作的思路广度和深度,考生需要拓宽知识面、多角度思考、学会提问、结合实例、培养批判性思维、注重逻辑关系,并进行多次练习。
如何在思维上拓展自己的广度和深度
![如何在思维上拓展自己的广度和深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b511b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2.png)
如何在思维上拓展自己的广度和深度思维力是人类最重要的心智能力之一。
拥有高超的思维力能够让人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和探索未知的领域,拓展视野以及开启大脑的潜力。
因此,如何在思维上拓展自己的广度和深度,成为了许多人追求的目标。
首先,要想在思维上拓展自己的广度和深度,必须拥有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人类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新的事物和领域,以求知识的完善和深入。
其次,要学会不断地质疑和挑战自己的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所束缚而无法认识和接受新的事物。
因此,要想真正实现思维上的拓展,我们需要敢于质疑和挑战自己的认知,并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
另外,要注重学习和阅读。
通过学习和阅读,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领域和知识,激发自己的思维潜力,提升自己的广度和深度。
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典著作和研究成果,我们应该认真阅读和思考,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和观点。
此外,要注重交流和互动。
与不同背景和领域的人交流,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认知,学习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同时,通过互动和交流,我们也可以针对性地探讨某一领域的问题,提升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最后,要勇于尝试和创新。
在探索新领域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敢于尝试和创新,不断地挑战和突破自己的思维限制,开拓前人未曾涉足的区域,拓展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总之,要想在思维上拓展自己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学习和阅读,勇于质疑和挑战自己的认知,注重交流和互动,敢于尝试和创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成为更加优秀和全面的人。
高考作文:思考有深度和广度(深入开拓)的10种方法【刘希国】
![高考作文:思考有深度和广度(深入开拓)的10种方法【刘希国】](https://img.taocdn.com/s3/m/5c018f6e6edb6f1aff001faa.png)
高考作文:思考有深度和广度(深入开拓)的10种方法1、“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例:历史漫溯到距我们很远的古代,那失意的谪仙人正在花间独酌,清冷的月光投下他寂寞的影子。
青莲居士李太白,纵有“我本楚狂人”的豪气和“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才气,无奈命运多舛,使他明珠蒙尘。
(叙述简洁。
)他无力改变这社会现实,却选择纵情山水,去努力适应这不公的世界。
整理好一颗报国心,收敛一份凌云志,他不再选择让自己的豪情受辱的宫廷,而是游历名山大川,用适应的智慧,让自己融入这凡世,得以挥洒诗情,纵情称意,成为后人眼中仰之弥高的诗仙,这就是适应的智慧。
(议论生动,切题。
)桂树做的櫂,兰木做的桨,击打着空明,漫溯的流光,曾经高唱大江东去的东坡如今竹杖芒鞋,吟诵着“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词句。
仕途不顺,接连被贬,苏轼的人生充满了无奈与寂寞。
(叙述简洁。
)是在这世俗中继续挫磨掉自己的骄傲,还是寻一清静所在,静心明智,与这世俗安然相处?(注意句式的变化。
)苏轼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他在蛮荒的海南岛整顿吏治,在承天寺里夜游吟诗,再被贬的辗转路途中留下潇洒诗篇,既然无法改变自己宦海沉浮的处境,不如为自己的心寻觅一清净之地。
适应,就像苏轼这样。
他不是陶渊明隐居世外,不问红尘,却在红尘之中保持精神的清洁,这便是适应的智慧。
(议论切题。
注意比较。
)历史回到我们现今的世界,(过渡自然。
)我们仍能看到许多人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奋力让自己符合客观需要,适应这困境,(采用总分结构,后面的四个例子构成排比,富有气势。
)仅有一只指头能动的霍金,在轮椅上写下来时空著作。
双腿残疾的史铁生在经历,颓废,迷茫之后,活出新的自我。
身有残疾的罗斯福用伟大的人格和不凡的气度在大选中获胜,成为美国总统。
海伦凯勒历尽艰难困苦,写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鼓舞无数残疾人,(举例不忘分析。
)他们都是把苦涩的现实,酿成了醉人的美酒,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去改变自己,去适应,去创造,这便是适应的智慧。
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广度](https://img.taocdn.com/s3/m/8b51df4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3.png)
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广度思考是人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只有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一、扩大知识面思考深度和广度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经常阅读、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可以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杂志和报纸,也可以通过上网、参加讲座等方式来了解新的科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进行思考和理性分析。
二、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
可以通过阅读哲学、逻辑学等书籍,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也可以通过解决数学、物理等复杂问题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学会批判思考批判思考是指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分析各种可能性和情形,从而得出一个客观且有说服力的结论。
批判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症结,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批判思考。
可以通过分析新闻、观点等来练习,也可以在讨论中学会听取他人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进行批判思考。
四、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推动我们思考的动力,它让我们去探究未知的事物,从而探索世界的本质。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好奇心。
可以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了解各种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各种奇闻趣事,以此提高好奇心的敏锐性。
五、注重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指不被他人的观点所左右,自主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种思考方式可以激发我们思考的热情,拓展我们的思路。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独立思考。
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对比不同的观点等方式来练习独立思考。
也可以多参加讨论,学习听取不同的意见。
六、用思考指引行动思考虽然重要,但只有将思考结果转化为行动,才能切实地提高自己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我们应该用思考指引行动。
可以制定计划、设置目标等方式,将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思维广度
![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思维广度](https://img.taocdn.com/s3/m/a884581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4.png)
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思维广度高考作文是考生们在高考中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展示自己综合素养与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在高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提高自己的思维广度。
本文将就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思维广度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供考生们参考。
一、拓宽知识面要提高作文的思维广度,首先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只有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才能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报纸、杂志,浏览网络等方式来获取各个领域的知识,增加自己的见闻。
同时,还可以多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了解各种观点和思潮,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
二、培养反思习惯反思是提高思维广度的重要方式。
考生在写作之后,应该及时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和分析。
可以思考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思考自己的观点是否充分、合理,思考其他观点的可能性等。
通过反思,考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
三、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应该尽量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不只是局限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要考虑其他的观点和立场,并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
可以通过换位思考、运用逻辑思维等方式,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问题,使自己的思维更加全面、接近客观事实。
四、增强创造力创造力是提高思维广度的核心能力之一。
考生可以通过多进行头脑风暴、思维导图、比喻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
同时,还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创作类活动,如写作比赛、文学论坛等,与他人交流切磋,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五、多练习提高思维广度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巩固和提高。
考生可以多写作文进行练习,同时在写作之后要进行及时的评估和总结。
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家长等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审,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及时改进自己的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提高高考作文的思维广度需要从拓宽知识面、培养反思习惯、多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创造力、多练习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
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思考并应用这些方法,提高高考作文的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论文写作中的思考深度和广度扩展
![论文写作中的思考深度和广度扩展](https://img.taocdn.com/s3/m/74d32f2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6.png)
论文写作中的思考深度和广度扩展在论文写作中,思考深度和广度的扩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度思考是指对问题进行透彻、全面的思考,而广度思考则是指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思考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论文写作中拓展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并给出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拓展思考深度1. 构建逻辑框架在写作之前,可以先构建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
逻辑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分析问题,并将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
在构建逻辑框架时,可以先列出主要的观点和论证,然后再逐步扩展和细化。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系统的思考。
2. 提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得更加深入。
在论文写作中,我们可以针对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分析。
这样可以使我们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把握住核心的关键点。
同时,还可以通过提出新的问题来引发读者的思考,使论文更具思考的层次感。
3. 进行细致的分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
对于关键概念、现象、理论等进行深入的解剖和分析,可以通过比较、对比、细致观察等方法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内在关系。
同时,要善于从细节中发现问题,通过分析细节来扩展思考的深度。
4. 引用权威资料在论文写作中,引用权威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可以提高论文的学术性和可信度。
通过引用权威资料,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和思考,从而拓展自己的思考深度。
同时,引用权威资料还可以加强对观点的支持和论证,使论文更加有说服力。
二、拓展思考广度1. 多角度思考在论文写作中,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不同的理论框架、不同的研究方法等进行思考。
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问题,并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来拓展思考的广度。
2. 借鉴其他领域的思维方式在拓展思考广度时,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思维方式。
比如可以借鉴数学领域的逻辑思维、哲学领域的抽象思维、艺术领域的创造性思维等。
怎么提高高考作文的观点深度和观点广度
![怎么提高高考作文的观点深度和观点广度](https://img.taocdn.com/s3/m/d6ec908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4.png)
有一次,小明去参加高考作文培训班。
老师告诉他:“要想在作文中展现观点深度和广度,就得多读书、多积累知识。
”小明嘴巴一撇,说:“那我每天吃顿饭时,也多放点盐,能提高作文的咸度吗?”老师忍俊不禁,摇摇头说:“小明,你要提高的是观点的深度和广度,不是味道。
”
小明还没死心,接着问:“老师,要是我的观点深度不够,观点广度不够怎么办?”老师笑着说:“那就像一杯水,要有深度就要添点水,要有广度就要倒大杯水。
”小明脑袋一拧,问道:“可是老师,如果倒太多水,水溢出来了怎么办?”老师笑道:“那就是观点泛滥了,得把水倒回去重新调整。
”小明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提高高考作文的观点深度和广度,就像控制水的量一样,需要适时添加,避免过多。
从此以后,小明努力地多读书、积累知识,每次写作文都会思考观点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总是不忘笑料地将生活中的趣事融入其中。
有一次,他在作文中写到:“要想提高观点深度和广度,就得像烤玉米一样,表面要看着金黄,里面还得有丰富的内涵,让读者啃下去才能品味出那股香甜。
”
这篇作文不仅展现了深度和广度,更融入了幽默的笑话,让人忍俊不禁。
小明因此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全校的笑话王。
通过这个笑话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提高高考作文的观点深度和广度并不是单纯的增加文字的堆砌,而是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更深刻的见解,更广阔的视野,同时,适时地嵌入一些幽默的元素,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所以,同学们在备战高考作文的时候,不妨多读书多思考,灵活运用自己的见解和幽默感,相信观点的深度和广度一定会有所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作文:思考有深度和广度(深入开拓)的10种方法1、“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例:历史漫溯到距我们很远的古代,那失意的谪仙人正在花间独酌,清冷的月光投下他寂寞的影子。
青莲居士李太白,纵有“我本楚狂人”的豪气和“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才气,无奈命运多舛,使他明珠蒙尘。
(叙述简洁。
)他无力改变这社会现实,却选择纵情山水,去努力适应这不公的世界。
整理好一颗报国心,收敛一份凌云志,他不再选择让自己的豪情受辱的宫廷,而是游历名山大川,用适应的智慧,让自己融入这凡世,得以挥洒诗情,纵情称意,成为后人眼中仰之弥高的诗仙,这就是适应的智慧。
(议论生动,切题。
)桂树做的櫂,兰木做的桨,击打着空明,漫溯的流光,曾经高唱大江东去的东坡如今竹杖芒鞋,吟诵着“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词句。
仕途不顺,接连被贬,苏轼的人生充满了无奈与寂寞。
(叙述简洁。
)是在这世俗中继续挫磨掉自己的骄傲,还是寻一清静所在,静心明智,与这世俗安然相处?(注意句式的变化。
)苏轼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他在蛮荒的海南岛整顿吏治,在承天寺里夜游吟诗,再被贬的辗转路途中留下潇洒诗篇,既然无法改变自己宦海沉浮的处境,不如为自己的心寻觅一清净之地。
适应,就像苏轼这样。
他不是陶渊明隐居世外,不问红尘,却在红尘之中保持精神的清洁,这便是适应的智慧。
(议论切题。
注意比较。
)历史回到我们现今的世界,(过渡自然。
)我们仍能看到许多人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奋力让自己符合客观需要,适应这困境,(采用总分结构,后面的四个例子构成排比,富有气势。
)仅有一只指头能动的霍金,在轮椅上写下来时空著作。
双腿残疾的史铁生在经历,颓废,迷茫之后,活出新的自我。
身有残疾的罗斯福用伟大的人格和不凡的气度在大选中获胜,成为美国总统。
海伦凯勒历尽艰难困苦,写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鼓舞无数残疾人,(举例不忘分析。
)他们都是把苦涩的现实,酿成了醉人的美酒,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去改变自己,去适应,去创造,这便是适应的智慧。
一一《适应是一种智慧》2、“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新华社近日的一篇报道,就揭示了留学生收入分化的现象。
据悉,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将“是否掌握独特技术或技能”作为分割线,将海归群体划分为“小海归”与“大海归”。
还有一种海归,被称为“洗澡蟹”式海归。
所谓“洗澡蟹”,是指蟹商将外地螃蟹贩运至阳澄湖,被放到阳澄湖里浸泡一段时间,最后打捞上来冒充“阳澄湖大闸蟹”,也就是说,这些螃蟹并不是货真价实的阳澄湖大闸蟹,只是过了点阳澄湖的水。
(诠释概念)所以,“洗澡蟹”式海归就是指,留学生到国外走一遭,虽然接受了欧风美雨的洗礼,但也仅限于此,没有本领与视野上的实质提高。
有些甚至只是花了一年的时间拿了一个硕士文凭,也就可以称为海归了。
(诠释概念)仅有普通文凭、缺乏技术与经验的“小海归”甚至是“洗澡蟹”式海归竞争力明显较弱,而有名校过硬文凭或者多年实际工作经历的“大海归”仍处在人才金字塔塔尖。
与市场需求脱节,“洗澡蟹”式海归面临淘汰并不奇怪。
(分析原因)海归身份贬值,既是留学队伍飞速壮大导致的稀释效应,也是由于社会日趋开放、中外交流日趋密切,用人单位不再容易被忽悠,有些则是吃过亏长了记性。
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泡沫早晚都会破。
(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真正需要改变的是留学者及其家庭的心态。
“海归就该有好工作”的想法就跟前些年“大学生就该有好工作”一样,都是“我要我要”的巨婴症。
(措施分析来自原因分析的结果)用人单位不在乎你考大学砸了几口锅或者留学卖了几斤铁,用人单位只在乎你能够创造什么价值。
(吴炳忠分析)3、由个别到一般、由小到大的提升例:阅读力就是精神力。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
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力,这影响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阅读都是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个人到国家、民族)阅读力就是凝聚力。
共读共写,一起交流,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这样的文化共同体,让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会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的陌生人。
所以,阅读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一个阅读率低下、阅读力不足的民族,难以在当下世界立足,也难以引领人类的明天。
(民族、世界、人类)阅读力就是竞争力。
我很喜欢《朗读手册》一书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
”对于个体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是成功的途径。
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在知识快速累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阅读力意味着对人类智慧经验的搜集、整合和应用,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以我们发现,国家越重视阅读教育,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整体素质就越高,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个体到国家民族、素质)阅读力就是幸福力。
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宁静与充实。
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
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
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
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
我坚定地相信: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4、由现象到根源、本质、关系的挖掘例1:坚定的信念是摆脱困境的制胜法宝。
(段首观点句)//一场突然而至的沙尘暴,让一个穿越沙漠的独行侠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他的干粮和水包不幸被风暴卷走。
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个泛青的酸苹果。
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苹果让他找到了求生的信念。
他走过了不知多远的路程,摔了不知多个跟头,嘴唇干裂了无数道口子,衣服经历了无数次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反复折腾。
他的心中一直默念着:“我还有一个苹果……”,三天后,他终于走出了沙漠。
(描述一个具体的事例)//沙漠独行侠的经历让我们悟出了一个人生的命题:只要你信念的旗帜不倒,你就有走出困境的可能。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始料不及的挫折或失败,会身陷意外的困境,心遭不测的打击,这时,不要轻易地放弃。
其实,只要心存不灭的信念,努力寻找,你会惊讶地发现事情远非想象的那么糟糕。
(对事件作分析评价)//只要你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你一定能够找到摆脱危险,渡过难关的“苹果”,握紧她,就没有穿越不了的沙漠。
(揭示普遍的规律)【解析】观点+事例+分析探究原因、目的等+阐述意义与价值等/重要意义、危害、严重后果(正反)例2: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观点)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
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
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事例)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设问+因果分析)//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
//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分析总结)语段模式:观点+事例+例后(设问+因果分析)+分析总结5、要使用对比、类比、辩证手法例:“自爱”也需要“自信”,需要对自身做法的足够肯定,否则,想爱也爱不起来。
因为生活中有那么多不自爱的人,他们的种种错误的做法可能会熏染你,使你自沉泥淖。
管子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为了一“利”字,贪欲打开,只有“自私”罢了,哪能“自爱”呢?这时候就需要在“自觉”的基础上坚信文明人会打败野蛮人,人的精神需求高于物质需求。
失去了这些自信,你会自爱吗?你只会放纵自己,使自己愈发像个动物,贪婪、狡诈、残忍;你会夺取、诈取、骗取,但也失去了人的本性,众人不再爱你,最终你也失去了自己。
6、要联系实际、自己的拓展例:“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大智与大勇勾画了文人的风貌,不拘于肉体强弱,不囿于文才高下,这样的气节与风骨,也是今天的文人和所有有良知的人应该的追求。
今天,社会飞速发展,虽然没有杨继盛所处时代的黑暗,也没有邵飘萍所处世界的混乱,但阳光总是伴着阴影,不良现象仍需辣手批判,人间道义仍需铁肩承担。
而这精神之铁肩和辣手,已不该是文人专有,而应该是“匹夫有责”。
枯叶蝶《铁肩辣手,文人风华》7、要多使用表示推理关系的逻辑性的词语,显示思维层层推进的痕迹例:现代教育与古代科举最大的不同在于,古人中举之后就是“上等人”,而现在无论是谁受过多高的教育,都要在市场上寻找自己的位置。
教育不再只是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工具,未必是坏事。
留学生到海外大学走一圈并不意味着就获得真才实学了,如果不接受自我挑战,不能以高标要求自己,仅限于“我来了,我体验过了,我走了”,这样的留学也只是金玉其外。
留学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国际视野去学习新东西,拓展新“视界”,如果混个文凭就回来,找不到好工作也怨不得别人。
当然,我们还要重新定义“好工作”。
近日,成都一位妈妈看到前述“杭州女孩6年花200万留学”新闻后,感同身受。
原来,她花上百万送女儿去澳大利亚留学,谁知女儿毕业后居然迷上了按摩。
回国后,女儿到了一家中医理疗店上班,干起了按摩师。
这位妈妈感叹道,“这让我这个当妈的如何见人呀?”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看,这位妈妈是有道理的。
可是如果女儿真的热爱按摩,难道按摩师不是对她来说最好的工作吗?海归与按摩师不相容,本就是一种偏见。
(使用十多个关联词语)8、要立论与驳论(批判)结合例:心灵之书凌驾于有字与无字之上,是我们这代读书人理应的追求。
如不融人心灵这一必要条件,有字之书将成为谬误,无字之书将成为偏倚的社会价值。
当下中国,人均受教育程度逐年上升,但社会期望看到的和谐景象却迟迟未现。
地铁藏书热从欧洲席卷至中国,而北上广的各地铁站、车厢中尽是随意丢弃的书本——这难道不是对有字之书的践踏吗?资深的大学教授对否定其意见的老人大打出手,社会戾气日益显现——这难道不是无字之书的遗憾吗?缺少了心灵之书的“阅读”,一切其他方式都显得徒劳。
如果—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心灵的必要辅助不见踪影,和谐的社会氛围就会被急躁打破。
总之,人们戴着“读书人”的帽子却退化为无知的受众,那么文化的灭亡就在劫难逃。
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于将心灵之书读透。
将其融入有字与无字的系统中。
关键更在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毫无争议的读书人。
而读书的过程,是把握好心灵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