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3. 计算机的操作: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难点:计算机的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3. 演示:演示计算机的操作,包括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4. 练习: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录入、编辑和排版。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文字录入、编辑和排版。
2. 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启动和退出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录入、编辑和排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文字录入、编辑和排版。
2. 难点: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文字录入、编辑和排版。
2.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文字处理软件的排版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文字录入、编辑和排版。
3. 演示: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包括启动和退出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录入、编辑和排版。
4. 练习:学生进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
苏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套教案
顺利衔接小学与初中信息技术得教学,使学生在心理上适应新得学习环境。
4、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得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得信息技术得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她学科得学习。
二、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得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瞧到每幅图片时得想法。
教师:当传输范围扩大到全球后,可能采用得信息传输方式将变为邮局邮寄信件、广播、电视、电话、E—mail、即时通信等,相应得传输条件、速度、结果也将发生改变,同时还会带来费用问题,我们要根据情况选择经济适用得途径来传输信息。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尝试归纳信息得主要特征。
3.小结。
教师:我们通过3个实践活动,分别从事物本身所传达出得信息、信息得获取、信息得传输3个角度,进行了探究与讨论,归纳出了信息得含义与5个主要特征,它们分别就是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与失真性,其实信息得特征远不止这5种,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得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与完善。
2.新课讲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就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得内容与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得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处理与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就是如何获取、处理与利用信息得。
实践学习1:准备甲、乙、丙3个相同得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与盐水3种不同液体,每个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根据液体传递得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与盐水,请说出您得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3)信息技术得发展与展望P、5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4)信息技术得影响:积极&消极。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分类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如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
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分析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
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1.3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探讨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5G、物联网、等。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如CPU、内存、硬盘等。
讲解各硬件组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2 计算机的软件组成讲解计算机的软件分类,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介绍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Linux等。
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三章:网络与互联网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如局域网、广域网等。
介绍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3.2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讲解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介绍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如物理网络、协议层、应用层等。
3.3 互联网的使用讲解如何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在线交流、文件等。
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
第四章:文字处理与演示制作4.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介绍文字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操作。
4.2 演示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演示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介绍演示文稿的制作、编辑、动画设置等操作。
4.3 实践项目:制作一份个人介绍演示文稿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制作一份包含个人介绍的演示文稿。
指导学生运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展示个人特点和才能。
第五章: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5.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3苏科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重点探讨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的基础使用,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首先,我们将回顾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包括CPU、内存、硬盘等组成部分,并与学生已有知识中对于电子产品的了解相联系。其次,教学内容将涉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这部分内容将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对于智能设备的操作经验之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还能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信息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 macOS系统:了解macOS系统的特点、操作方式以及与Windows系统的区别。
- Linux系统:掌握Linux系统的基本命令、文件系统结构以及开源软件的优势。
3. 计算机网络:
- TCP/IP协议:学习TCP/IP协议的原理、层次结构以及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
- 网络设备: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作用,学习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 CPU:从单核到多核,了解不同架构、不同制程的CPU性能差异。
- 内存:探讨内存容量、频率、时序等参数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
- 硬盘:学习硬盘的分类(HDD、SSD)及其优缺点,了解硬盘的容量、速度等参数。
2. 操作系统:
- Windows系统:学习Windows系统的常用快捷键、高级设置以及系统优化技巧。
(4)项目导向学习:设计实践项目,如制作电子小报、开展计算机小测验等,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
2. 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计算机硬件、软件等角色,通过情景剧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计算机各部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走进信息世界——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和趋势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观看视频,激发学生探索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信息技术的含义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主要由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组成。
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2.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观看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的视频。
●讨论学习:请举例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事例,分类填写到下表中:类别实际应用科学计算导弹核武器、原子能潜艇、超音速轰炸机、神州六号辅助教学远程网络实验课堂、虚拟生物实验辅助设计photoshop、3dmax,AUTOCAD人工智能机器人、网络围棋自动控制无人控制自动生产线,自动售票机电子商务电子商情、电子合同、电子贸易、在线付款3.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观看视频)(1)发展●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2)展望20世纪90年代以来,寻找替代硅晶制造芯片的新材料。
例如:模糊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以蛋白质分子作芯片的生物计算机。
让计算机具有处理模糊概念的本领。
讨论:计算机功能强大,是不是比人更聪明?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是人类智慧给予的,所以绝对不会超过人类。
(三)讨论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带来重大的社会变革,例如,许多语言和文化将会消失,同时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不断出现,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等。
(3)掌握浏览网页、搜索信息、保存文件等基本网络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安全、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2)培养学生遵守网络规则,注重信息伦理与道德。
二、教学内容第1课:信息技术概述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课:计算机基本操作1. 计算机的开关机2.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3. 文件的基本操作第3课:网络的基本操作1. 浏览网页2. 搜索信息3. 保存文件第4课:电子邮件的使用1. 申请电子3. 接收和回复电子邮件第5课:网上交流与娱乐1. 利用QQ进行线上交流2. 网上娱乐活动3. 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任务时的操作准确性、速度和创造力。
2.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合作等。
3.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作品的内容、设计、创意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
2. 计算机设备: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机。
3. 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用于学生搜索和获取信息。
4. 教学软件:使用合适的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如PPT、搜索引擎等。
5. 辅助材料:提供与教材相关的辅助材料,如案例、实例等。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学会正确使用计算机设备和操作系统。
3.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开关机、输入输出等。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认识。
3. 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硬件软件的认识。
2. 难点: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相结合。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硬件软件的认识。
3. 演示:展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4.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熟悉计算机设备。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文字处理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
2. 掌握文字排版、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文字排版、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难点:文字排版、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相结合。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字处理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3. 演示:展示文字排版、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技巧。
4.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练习文字处理。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章:电子表格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编辑、数据排序等。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单元格编辑、数据排序等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2)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3)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学会使用计算机;(2)通过合作、探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3)培养学生遵守网络规则、信息安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计算机的认识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第2课时:操作系统的使用1. 操作系统的简介2. 桌面环境的基本操作3.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第3课时:常用办公软件(一)1. 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用法2. 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基本用法3.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用法第4课时:常用办公软件(二)1. 网络搜索引擎的基本用法2. 电子邮件的基本用法3. 即时通讯软件的基本用法第5课时:网络的基本应用1. 浏览器的使用2. 网上信息搜索与交流3. 网络安全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2. 教学课件3. 教学素材4. 网络环境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参与度、合作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2. 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实验报告等;3. 技能测试:实际操作计算机完成指定任务。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素养;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5. 定期进行技能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内容第6课时: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基本用法1. Photoshop的基本操作2. 选区和裁剪3. 色彩调整和图像美化第7课时:音频和视频处理软件1. 音频处理软件Audacity的基本用法2. 视频处理软件Moviemaker的基本用法3. 音视频的综合应用第8课时:编程入门1. 编程概念和原理2. Scratch编程软件的基本用法3. 简单的编程实例第9课时:网络编程和网页制作1. HTML基本语法2. 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的基本用法3. 发布和维护个人网页第10课时:信息技术与社会1. 信息社会的特点和影响2. 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融合3. 信息伦理和道德七、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2. 教学课件3. 教学素材4. 网络环境5. Photoshop、Audacity、Moviemaker、Scratch、Dreamweaver等软件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参与度、合作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2. 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实验报告、编程作品等;3. 技能测试:实际操作计算机完成指定任务;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音视频作品、编程作品等。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
五、作业:
课后自己选择主题,制作一个动画文件
方法和手段
备课笔记
单元、章、节
6
课题
加工多媒体素材
课时
第6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的
和要求
9、掌握加工多媒体素材的方法
10、能够转换图片文件格式
3、掌握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的方法
【操作要求】
1、将“他宁可这样自由自在地走在雨中,和小雨说着悄悄话。”这句话加入到文稿“他却先跑了”之后。
2、把第二段最后一句话移到第二段的第一句的位置。
3、把文稿中的“雨滴”替换为“雨丝”。
4、把编辑过的文稿另存为“文稿A-2.doc”。
出示一份WORD小报作品,你们想做到这么漂亮吗?
光靠平常的方式排版不能做到,我们必须依靠文本框或者表格才能做到。
查找与文字主题相关的网站,浏览网站中的网页获得文字资料。
操作提示:启动IE浏览器,在收藏夹里新建一个文件夹如“新闻”“娱乐”“学习”“旅游”等。
复制网页中部分文字的步骤:
1.打开某网页
2.查阅相关资料,选定并复制需要的文字
3.打开word窗口,把选定的文字粘贴到文档中,然后补上标题
4.记录所选文字资料的作者或来源,然后以适当的文件名把文档保存起来。
7、培养信息交流与表达能力
3、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交流与表达能力
教学程序和内容
方法和手段
前面学习了文稿的处理,作品完成后,可以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过程中不仅可以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风采,还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很多建议,从而使自己今后做得更好。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3. 计算机的功能:数据处理、文档编辑、网络通信等。
4.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重要性。
2.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让学生了解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3. 讲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演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的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组成的掌握情况。
3.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使用鼠标和键盘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2.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 学会使用常用软件。
二、教学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其基本操作。
3. 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窗口,最小化、最大化按钮等。
2. 演示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移动、复制等。
3. 介绍常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浏览器、音乐播放器等,并演示其使用方法。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
2. 检查学生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
3.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
第三章:文字处理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2. 掌握文字的输入、编辑和排版技巧。
3. 学会制作简单的文档。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文字的输入和编辑技巧。
3. 文档的排版方法。
4. 制作简单的文档。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基本组成。
2. 难点: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基本组成。
2. 示范法:演示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4. 演示鼠标和键盘的操作,讲解使用方法。
5. 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练习使用鼠标和键盘,提高操作速度和准确性。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
3.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创建、删除、移动、复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 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 示范法:演示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3.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4. 演示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讲解操作步骤。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教案章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 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3. 熟悉计算机的开机、关机、桌面操作等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史2. 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3. 键盘和鼠标的使用方法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1. 讲授计算机的发展史,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2. 演示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3. 讲解键盘和鼠标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4.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案章节二: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2. 熟悉操作系统的界面,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
3. 学会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掌握基本的文件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2. 操作系统的界面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1. 讲授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
2. 演示操作系统的界面,引导学生熟悉操作系统的操作环境。
3. 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4.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案章节三: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2. 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3. 学会编辑和排版文档,掌握基本的文档编辑和排版方法。
【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功能2. 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3. 文档的编辑和排版【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1. 讲授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
2. 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引导学生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环境。
苏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套教案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新教材)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课时)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现状及未来趋势。
(3)初步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的编码方式和度量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顺利衔接小学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使学生在心理上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行为与创新: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第1课时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每幅图片时的想法。
2.新课讲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1:准备甲、乙、丙3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3种不同液体,每个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
根据液体传递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记录操作过程)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
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并根据颜色、气味等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
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信息,应该如何获取呢?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功能,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教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了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们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
信息技术 教案 苏科版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信息技术》教案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苏科版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列举出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领域。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理解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讨论法3. 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信息技术的定义、应用领域等)2. 黑板、粉笔3. 学生分组讨论用纸笔4. 相关信息技术应用实物或模型(可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物品(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并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它又有哪些应用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信息技术的定义: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利用信息的各种技术。
”教师解释定义,并强调信息技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作用。
2. 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领域:教师列举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等,并针对每个领域给出简要解释和实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能想到哪些日常生活中应用了这些信息技术的例子?”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补充。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供几个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案例(如智能家居、在线学习平台等),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应用了哪些信息技术,并讨论它们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改变。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苏教版)
备课笔记备课笔记备课笔记备课笔记备课笔记备课笔记备课笔记备课笔记备课笔记备课笔记单元、章、节10课题建立统计图表课时第 10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和要求18、了解常见图表类型及特点19、掌握建立统计图表的方法20、了解多角度分析图表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建立统计图表的方法教学程序和内容方法和手段讲授新课(一)、认识图表下图就是EXCEL提供的一种饼图图表这张“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表,能直观地看出我国土地利用的整体水平,也能反映出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
EXCEL中有很多的基本图表可供选择,我们只介绍其中的折线图、柱形图和饼图。
(二)、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例如:前面介绍的例子:在学生成绩表中针对语文成绩制作一个折线图:学生成绩表学号姓名政治语文数学英语总分平均分9801 王小红84.5 91 88 859802 梁虹春87 95 81 919803 冯立峰77 84 79 749804 吕国华80 88 91 789805 胡建军91 86.5 74 809806 李静静90 87 91 969807 马晓莉82 93 97 89步骤1:选定用于制作图表的数据区和数据标志区。
在此例中我们选择A1:A8和D1:D8,其中A1:A8为图表的标志区,D1:D8为图表的数据区。
步骤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按钮,出现“图表类型”对话框:在对话框左边的图表类型里选择相应的图表类型,右边选择相应的子图表类型。
在此例中我们选择“簇状柱形图”。
步骤3: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源数据”对话框,对数据区域和系列进行设定。
步骤4: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选项”对话框,对“标题”、“坐标轴备课笔记备课笔记备课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利用文件夹分类管理文件
“学校――年级――班级――个人”
(五)体验多媒体
首先看光盘,这本身就是一个多媒体作品――电子图书的体验。
1、媒体:(1)存储信息的实体(2)传递信息的载体
2、多媒体:通常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多种媒体的综合称为多媒体Multimedia。
3、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使它们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且具有交互性的一门综合性技术。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
互动实验:见教材P2实践学习,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
(一)信息及信息技术
1、信息:通常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有许多特征――可存储、可传递、可加工和可共享等。
2、信息技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主要由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组成,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首先浏览光盘,后再听老师讲解。
接触新技术的最前沿,感受信息技术世界的动人之处。
学生讨论发言交流
使用比喻法
让学生先形成感性认识后再深入理解。
把多媒体技术具体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带给他们强烈的时代冲击。
3、多媒体信息编码
4、信息的度量单位:GB、MB、KB等。
(三)信息的获取
获取的途径:感官、调查研究、实践活动、文献检索、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等。
(四)信息的管理
设问:我们获取的海量信息在计算机中是如何存储的呢?
答 :文件。
1、文件: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有程序、文档等。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名字。以下是常见的文件格式及缩略图图标,见教材P21,TXT,DOC,HTM,BMP,还有SWF,MP3,RM,RMVB等。
应用如:因特网直播、视频会议、可视电话等。只要有一台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和一个摄像头,就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进入音视频的通信,大型企业和组织可以利用基于流媒体的视频会议系统来组织跨地区的会议和讨论。涉及到数据采集、数据压缩、网络传输等多项技术。
6、思考及讨论
欣赏多媒体作品“黄山神韵”后讨论,如果“黄山神韵”分别以书或多媒体图书的形式出现,你愿意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4、多媒体计算机:能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5、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教育培训、电子培训、影音娱乐、远程医疗、视频会议、交互式电视、数字化图书馆等。
新名词:流媒体
流媒体――应用流技术在网络上传输的多媒体文件。流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传送到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下载整个压缩文件到本机后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
实例:MP4、数码照相摄像机、电子警察、气象卫星、网络学校、远程医疗、红外线监控等。
3、信息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学生积极参与,体会在生活在信息世界中及如何获取和识别信息。
与上面的实验相互验证。
学生可参与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
教师手札
采集技术:感官-望远镜-显微镜-遥感技术过去和现在 烽火击鼓信鸽驿马-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网络
结绳-算筹算盘-计算机……
超导计算机、生物计算机
未 来 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
(二)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编码
1、数值信息编码
由于计算机既“看不见”文字、图片,又“听不懂”人类的语言,更不便于处理这些信息,所以必须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
二进制:0、1,逢二进一。(“逢十进一”)
2、字符信息编码
各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也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形成了ASCII码(西文)和汉字国标码(中文)。见书P10的表格。
课时设计活页纸
总课题
信息的识别与获取
第1课时
主备人
课题
第一章 走进信息世界 第五章 体验多媒体技术
教学目标
1、体会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及趋势;
2、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3、了解获取信息的途径,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管理形式及方法;
4、了解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机;
5、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体验多媒体技术的精彩。
2、文件: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有程序、文档等。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名字。以下是常见的文件格式及缩略图图标,
学生了解编码的原因,规则。
与实际中对比说明。
学生简单了解,参见教材。
请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导向主题――利用“文件”的形式来管理信息。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
教师手札
见教材P21,TXT,DOC,HTM,BMP,还有SWF,MP3,RM,RMVB等。
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信息的编码及度量单位、信息的管理
(2)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教学难点
信息的编码、信息的管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
教师手记
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每幅图片时的想法。
新课讲授:
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可见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利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