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贫血的诊断思路_郭霞
儿童贫血判断标准

儿童贫血判断标准《儿童贫血判断标准》前言嘿,各位家长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一个对小朋友们健康很重要的事儿——儿童贫血判断标准。
你说咱当家长的,最关心的可不就是孩子的健康嘛。
有时候看着孩子脸色不太好,或者没什么精神,心里就会犯嘀咕,这孩子是不是贫血了呀?所以呢,咱得知道怎么去判断,这样心里才有底呀,对吧?这篇文章就是来给大家讲讲清楚这个标准,让大家能明明白白的。
适用范围这个儿童贫血判断标准适用于各种场景哦。
比如说,咱带孩子去体检的时候,医生就会根据这个标准来看看孩子有没有贫血。
还有啊,当孩子经常感觉疲劳、没力气,或者食欲不太好的时候,咱也可以对照这个标准来初步判断一下。
另外,在学校里,老师如果发现某个孩子脸色苍白、容易头晕,也可以参考这个标准来看看是不是贫血。
举个例子哈,有个小朋友在学校上体育课的时候总是跑不动,还经常头晕,老师就可以考虑是不是贫血了,然后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检查一下。
术语定义咱先来说说贫血哈,说白了,贫血就是血液里的血红蛋白不够啦。
血红蛋白呢,就像是血液里的小火车,负责把氧气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要是血红蛋白少了,那氧气送不到位,身体可不就出问题啦。
还有一个叫红细胞的,它也和贫血有关系哦。
红细胞就像是装着血红蛋白的小袋子,要是红细胞数量少了或者质量不好,也会导致贫血呢。
正文1. 血红蛋白值判断- 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血红蛋白标准是不一样的哦。
一般来说,新生儿期(出生后 28 天内)血红蛋白低于 145g/L,1 到 4 个月的婴儿血红蛋白低于 90g/L,4 到 6 个月的婴儿血红蛋白低于 100g/L,6 个月到 6 岁的孩子血红蛋白低于 110g/L,6 岁到 14 岁的孩子血红蛋白低于 120g/L,那就可能是贫血啦。
你可以想象一下哈,就像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及格线一样,血红蛋白值也有这样的一个线。
- 比如说,有个 3 岁的小朋友去体检,检查出来血红蛋白是105g/L,那家长就要注意啦,孩子可能有点贫血哦。
怎样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

怎样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一、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孩子贫血的判断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1.观察面色:贫血患儿面色苍白无华,甚至呈现黄灰色。
2.观察睡眠状态:贫血患儿常感疲乏,睡眠质量差,容易瞌睡。
3.观察口唇舌头:贫血患儿口唇舌头稍带苍白,有时可呈现苍白至红斑相间的“地图状”。
4.观察爪甲:爪甲色泽变浅,钩状,质地变脆。
5.进行血红蛋白测定:通过血红蛋白测定,判断血红蛋白水平是否低于正常范围,从而确诊贫血。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一般来讲,贫血患儿口服补血药、补铁剂、维生素C等药物,可以提高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含量,缓解贫血症状。
2.饮食治疗:孩子贫血的时候,家长可以从饮食入手,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提高孩子的营养吸收和吸收率。
平时多吃含丰富的铁、蛋白质、维生素C等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新鲜蔬菜、水果等。
3.生活调理:孩子贫血的时候,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均衡的饮食,避免劳累过度、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
三、注意事项1.避免多种贫血病症复杂叠加,循序渐进治疗。
2.药物治疗需要医生指导和监护,避免过量用药和长期用药,养成规律用药的习惯。
3.饮食调整,遵循“少油、少盐、充足营养”的原则,避免生冷油腻、酸甜刺激等不良食品的摄入。
4.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为孩子创造宜人舒适的生活环境。
5.贫血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配合,恪守治疗方案,耐心等待治疗效果。
早产儿贫血自己能好吗早产儿贫血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因此,家长应该重视早产儿贫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一、早产儿贫血的病因早产儿贫血的发病原因与普通儿童贫血的原因不同。
早产婴儿由于在子宫内发育不足,其红细胞生成能力较低,而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身体机能的不断改变,其红细胞造血功能得到提高。
因此,预产期未达的早产儿出生后体内红细胞生成难以适应需求,从而易发生贫血。
儿科贫血诊断标准

儿科贫血诊断标准儿童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儿童贫血的诊断需要根据一系列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判断。
贫血对儿童的生长和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儿科贫血的诊断标准,希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一、临床表现。
1. 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等。
在婴幼儿中,还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发育迟缓等表现。
2.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贫血的临床表现并不特异,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手段,需要关注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
2. 骨髓穿刺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贫血的病因,对于难以确定病因的贫血患儿尤为重要。
3. 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还包括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叶酸等相关指标的检测,有助于确定贫血的类型。
三、诊断标准。
根据《儿科贫血诊断标准》,儿童贫血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 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2.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异常;3. 临床表现与贫血相关;4. 实验室检查结果支持贫血的诊断。
四、鉴别诊断。
在进行儿科贫血的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贫血,如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因此,对于疑似贫血的患儿,需要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以确定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五、治疗。
儿童贫血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常见的治疗包括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对于严重贫血患儿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
六、预防。
对于易患贫血的儿童,需要加强预防工作,包括合理膳食、补充营养素、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预防胃肠道寄生虫感染等。
七、结语。
儿科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及时准确地诊断对于患儿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加强对儿童贫血的认识,提高对贫血的诊断水平,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怎样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 (2)

怎样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一、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孩子贫血的判断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1.观察面色:贫血患儿面色苍白无华,甚至呈现黄灰色。
2.观察睡眠状态:贫血患儿常感疲乏,睡眠质量差,容易瞌睡。
3.观察口唇舌头:贫血患儿口唇舌头稍带苍白,有时可呈现苍白至红斑相间的“地图状”。
4.观察爪甲:爪甲色泽变浅,钩状,质地变脆。
5.进行血红蛋白测定:通过血红蛋白测定,判断血红蛋白水平是否低于正常范围,从而确诊贫血。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一般来讲,贫血患儿口服补血药、补铁剂、维生素C等药物,可以提高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含量,缓解贫血症状。
2.饮食治疗:孩子贫血的时候,家长可以从饮食入手,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提高孩子的营养吸收和吸收率。
平时多吃含丰富的铁、蛋白质、维生素C等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新鲜蔬菜、水果等。
3.生活调理:孩子贫血的时候,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均衡的饮食,避免劳累过度、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
三、注意事项1.避免多种贫血病症复杂叠加,循序渐进治疗。
2.药物治疗需要医生指导和监护,避免过量用药和长期用药,养成规律用药的习惯。
3.饮食调整,遵循“少油、少盐、充足营养”的原则,避免生冷油腻、酸甜刺激等不良食品的摄入。
4.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为孩子创造宜人舒适的生活环境。
5.贫血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配合,恪守治疗方案,耐心等待治疗效果。
怎样改善小孩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
小孩贫血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儿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疲倦无力、乏力、过度呼吸等。
若贫血不及时治疗,会对小孩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改善贫血。
一、改善小孩贫血的方法1.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是改善小孩贫血的关键。
可以多食用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酸奶、豆腐等。
同时,可适当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如番茄、西红柿、柑橘类水果等。
who儿童贫血诊断标准

who儿童贫血诊断标准
WHO儿童贫血诊断标准如下:
•0.5~5岁:血红蛋白含量<110g/L,血细胞比容<0.33。
•5~11岁:血红蛋白含量<115g/L,血细胞比容<0.34。
•12~14岁:血红蛋白含量<120g/L,血细胞比容<0.36。
需要注意的是,海拔每升高1000m,血红蛋白含量会上升4%。
另外,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可能会出现生理性贫血,所以血红蛋白含量变化较大,对于贫血的定义没有统一标准。
一般认为在新生儿期血红蛋白含量<145g/L,1~4个月时<90g/L,4~6个月时<100g/L,即为贫血。
如果儿童发生贫血,应积极查找导致贫血的诱因,去除诱因,给予对因治疗。
例如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给予铁剂或者含铁的食物,必要时可进行输血治疗。
另外,应注意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贫血的介绍

溶血性貧血因病因可分為:
遺傳性—細胞膜發生病變 酵素缺乏,ex:G6PD缺乏 血色素異常 後天性—血型不合、敗血症等 CBC:reticulocyte>3%↑、出現大小不一的血球、 帶核RBC增多、WBC及platelet也增加 骨髓中normoblast↑
再生不良性貧血:
造成原因: 1.幹細胞生成減少,所以導致各血球都減少 2.造血細胞減少,但脂肪細胞變多 因病因可分為: 先天性—Fanconi anemia、家族性再生不良性貧 血(Estern-Dameshek型) 後天性—因輻射線、化學藥劑(如DDT) 、病毒感 染等
大球性貧血:
MCV大於100fl,依骨髓有否出現megaloblasts可分兩 種: 1.非巨芽球性貧血(nonmegaloblast anemia) →血液出現大量的reticulocyte而形成MCV增加,骨 髓中不出現megaloblast,多為急性出血和急性溶血 所引起 2.巨芽球性貧血(megaloblast anemia) →其reticulocyte少於正常,骨髓中出現大量的 megaloblast。骨髓normoblast之DNA合成障礙使細胞 核成熟不良。主要是缺乏葉酸、VitB12導致合成疾 病,ex:惡性貧血、肝病等
3.heme合成疾病,ex:鐵芽球性貧血
(sideroblastic anemia) →此貧血是因無法合成heme,表現出無效造 血,多因妨礙Vit B6和δ-ALA合成酉每之作用, 骨髓中堆積大量的血鐵顆粒。 4.慢性炎症,ex:類風濕性關節炎 → 是因肝、脾中巨噬細胞裡的鐵釋放到血漿 中變少了,另外,缺鐵、缺VitB12、缺葉酸也 會造成
貧血的介紹
報告者:傅蘭琇
貧血的定義:
貧血為RBC、Hb、Hct減少的情形,其中 以Hb及Hct降低最為重要。根據WHO血 液檢查基準,有下列情形之一極為貧血。 (1)男性Hb<12.0g/dL或Hct<40% (2)女性<10.6g/dL或Hct<35% (3)小孩(6~14歲) Hb<12.0g/dL或Hct<36 % (4)孕婦Hb<10g/dL或Hct<33%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小儿贫血是指儿童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在临床上,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分析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有所帮助。
一、临床表现。
1. 皮肤和黏膜出现苍白。
2. 患儿容易疲倦、乏力。
3. 患儿容易出现头晕、头痛。
4. 患儿容易出现心悸、气短。
5. 患儿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2. 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
3.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低于正常范围。
4. 血清铁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5. 骨髓象显示红细胞生成减少。
三、病因分析。
1. 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 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肾病等。
3. 遗传因素,如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4. 免疫性疾病,如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5. 其他因素,如放射线或化疗药物引起的贫血。
综上所述,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分析三个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结合这些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和诊断小儿贫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患儿家长也应该密切关注患儿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以促进患儿的康复。
希望本文能够对小儿贫血的诊断有所帮助,也希望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能够加强对小儿贫血的认识,提高对患儿的关注和护理水平,共同促进患儿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怎样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

怎样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一、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孩子贫血的判断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1.观察面色:贫血患儿面色苍白无华,甚至呈现黄灰色。
2.观察睡眠状态:贫血患儿常感疲乏,睡眠质量差,容易瞌睡。
3.观察口唇舌头:贫血患儿口唇舌头稍带苍白,有时可呈现苍白至红斑相间的“地图状”。
4.观察爪甲:爪甲色泽变浅,钩状,质地变脆。
5.进行血红蛋白测定:通过血红蛋白测定,判断血红蛋白水平是否低于正常范围,从而确诊贫血。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一般来讲,贫血患儿口服补血药、补铁剂、维生素C等药物,可以提高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含量,缓解贫血症状。
2.饮食治疗:孩子贫血的时候,家长可以从饮食入手,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提高孩子的营养吸收和吸收率。
平时多吃含丰富的铁、蛋白质、维生素C等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新鲜蔬菜、水果等。
3.生活调理:孩子贫血的时候,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均衡的饮食,避免劳累过度、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
三、注意事项1.避免多种贫血病症复杂叠加,循序渐进治疗。
2.药物治疗需要医生指导和监护,避免过量用药和长期用药,养成规律用药的习惯。
3.饮食调整,遵循“少油、少盐、充足营养”的原则,避免生冷油腻、酸甜刺激等不良食品的摄入。
4.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为孩子创造宜人舒适的生活环境。
5.贫血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配合,恪守治疗方案,耐心等待治疗效果。
怎样判断孩子有没有贫血一、贫血的定义和症状贫血,是指人体内红细胞数量、质量和功能的减少,导致血红蛋白含量下降、供氧能力减弱的疾病。
贫血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疲乏、乏力、心悸、气短、头晕、头痛、耳鸣、口干、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
二、孩子贫血的主要原因1. 缺铁性贫血:缺铁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食物中铁缺乏或不易吸收是导致缺铁所致贫血的主要原因。
孩子缺铁性贫血常见于婴幼儿期和学龄前儿童。
2. 非缺铁性贫血:涉及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的缺乏,以及继发于炎症、输血、遗传性疾病等。
怎样知道小孩子有没有贫血 (2)

怎样知道小孩子有没有贫血一、什么是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从而导致输送氧气到身体各个部位的能力变弱,造成全身性器官受损或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贫血病因较多,可能是由于机体中的营养物质不足、吸收不良、慢性出血、缺乏铁质以及过度的代谢消耗等原因造成。
在儿童中常常见到儿童出现贫血的情况,这时家长们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二、如何判断小孩子是否患有贫血?1. 观察表现: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失去了以往的精神、手足冰凉等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 检查指标:通过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到贫血的指标。
一般来说,小孩子血红蛋白(Hb)指标达到11.5g/dl以下,红细胞数量(RBC)达到4.0 x 1012/L 以下,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小于85fL等都可以反映出贫血症状。
三、小孩子贫血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一些口服铁剂、黑枸杞、猪肝等食疗都可以促进和调整贫血的症状。
2. 改善饮食:每日食物应该是五谷杂粮为主,尽可能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富含铁质的食物,如肝脏、蚕豆、紫菜、猪血、蛤蜊、红枣等。
3.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预防孩子贫血的发生。
4. 确定病因:对于贫血病因复杂的患者,应尽早确定病因,并进行正确的针对性治疗。
当然,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药物是否有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
四、小孩子贫血的注意事项?1. 有规律的检查:对于小孩子贫血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了解贫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2. 加强宣传:家长们应该及时了解贫血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引导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预防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损伤。
3. 定期检查: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核对贫血症状,如果出现了贫血的严重状况,应尽早到医院接受治疗,以免给生命带来危害。
4. 学会观察:家长应该经常观察孩子的面色是否苍白,以及是否有虚弱、食欲不振、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及时寻找医生帮助解决困难。
怎样知道小孩子有没有贫血(2)

怎样知道小孩子有没有贫血一、什么是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从而导致输送氧气到身体各个部位的能力变弱,造成全身性器官受损或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贫血病因较多,可能是由于机体中的营养物质不足、吸收不良、慢性出血、缺乏铁质以及过度的代谢消耗等原因造成。
在儿童中常常见到儿童出现贫血的情况,这时家长们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二、如何判断小孩子是否患有贫血?1. 观察表现: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失去了以往的精神、手足冰凉等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 检查指标:通过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到贫血的指标。
一般来说,小孩子血红蛋白(Hb)指标达到11.5g/dl以下,红细胞数量(RBC)达到4.0 x 1012/L 以下,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小于85fL等都可以反映出贫血症状。
三、小孩子贫血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一些口服铁剂、黑枸杞、猪肝等食疗都可以促进和调整贫血的症状。
2. 改善饮食:每日食物应该是五谷杂粮为主,尽可能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富含铁质的食物,如肝脏、蚕豆、紫菜、猪血、蛤蜊、红枣等。
3.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预防孩子贫血的发生。
4. 确定病因:对于贫血病因复杂的患者,应尽早确定病因,并进行正确的针对性治疗。
当然,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药物是否有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
四、小孩子贫血的注意事项?1. 有规律的检查:对于小孩子贫血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了解贫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2. 加强宣传:家长们应该及时了解贫血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引导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预防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损伤。
3. 定期检查: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核对贫血症状,如果出现了贫血的严重状况,应尽早到医院接受治疗,以免给生命带来危害。
4. 学会观察:家长应该经常观察孩子的面色是否苍白,以及是否有虚弱、食欲不振、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及时寻找医生帮助解决困难。
怎样知道小孩子有没有贫血

怎样知道小孩子有没有贫血一、什么是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从而导致输送氧气到身体各个部位的能力变弱,造成全身性器官受损或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贫血病因较多,可能是由于机体中的营养物质不足、吸收不良、慢性出血、缺乏铁质以及过度的代谢消耗等原因造成。
在儿童中常常见到儿童出现贫血的情况,这时家长们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二、如何判断小孩子是否患有贫血?1. 观察表现: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失去了以往的精神、手足冰凉等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 检查指标:通过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到贫血的指标。
一般来说,小孩子血红蛋白(Hb)指标达到11.5g/dl以下,红细胞数量(RBC)达到4.0 x 1012/L 以下,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小于85fL等都可以反映出贫血症状。
三、小孩子贫血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一些口服铁剂、黑枸杞、猪肝等食疗都可以促进和调整贫血的症状。
2. 改善饮食:每日食物应该是五谷杂粮为主,尽可能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富含铁质的食物,如肝脏、蚕豆、紫菜、猪血、蛤蜊、红枣等。
3.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预防孩子贫血的发生。
4. 确定病因:对于贫血病因复杂的患者,应尽早确定病因,并进行正确的针对性治疗。
当然,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药物是否有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
四、小孩子贫血的注意事项?1. 有规律的检查:对于小孩子贫血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了解贫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2. 加强宣传:家长们应该及时了解贫血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引导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预防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损伤。
3. 定期检查: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核对贫血症状,如果出现了贫血的严重状况,应尽早到医院接受治疗,以免给生命带来危害。
4. 学会观察:家长应该经常观察孩子的面色是否苍白,以及是否有虚弱、食欲不振、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及时寻找医生帮助解决困难。
怎样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001]
![怎样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001]](https://img.taocdn.com/s3/m/ae2a85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d.png)
怎样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一、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孩子贫血的判断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1.观察面色:贫血患儿面色苍白无华,甚至呈现黄灰色。
2.观察睡眠状态:贫血患儿常感疲乏,睡眠质量差,容易瞌睡。
3.观察口唇舌头:贫血患儿口唇舌头稍带苍白,有时可呈现苍白至红斑相间的“地图状”。
4.观察爪甲:爪甲色泽变浅,钩状,质地变脆。
5.进行血红蛋白测定:通过血红蛋白测定,判断血红蛋白水平是否低于正常范围,从而确诊贫血。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一般来讲,贫血患儿口服补血药、补铁剂、维生素C等药物,可以提高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含量,缓解贫血症状。
2.饮食治疗:孩子贫血的时候,家长可以从饮食入手,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提高孩子的营养吸收和吸收率。
平时多吃含丰富的铁、蛋白质、维生素C等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新鲜蔬菜、水果等。
3.生活调理:孩子贫血的时候,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均衡的饮食,避免劳累过度、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
三、注意事项1.避免多种贫血病症复杂叠加,循序渐进治疗。
2.药物治疗需要医生指导和监护,避免过量用药和长期用药,养成规律用药的习惯。
3.饮食调整,遵循“少油、少盐、充足营养”的原则,避免生冷油腻、酸甜刺激等不良食品的摄入。
4.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为孩子创造宜人舒适的生活环境。
5.贫血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配合,恪守治疗方案,耐心等待治疗效果。
引产后轻度贫血多久能补上来引产术后轻度贫血治疗方案引产术可分为药物引产和手术引产,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在手术室内进行。
由于引产术是一项有一定风险的手术,因此还需要专业医生的参与,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轻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正常值的一种情况。
引产后轻度贫血可能会影响女性的生活、工作和健康。
因此,及时的治疗和调理是非常必要的。
引产后轻度贫血恢复时间引产后轻度贫血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确定。
分析早产儿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

分析早产儿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郭云霞(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摘要】目的 探讨导致早产儿贫血发生及贫血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2015.1~2017.2收治的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发生贫血的60例病例,回顾性研究分析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因素。
结果 新生儿孕周、出生体重、医源性失血量为影响早产儿贫血的主要因素。
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增强对早产儿体重、孕周这两种因素的了解和检测。
合理判断医源性失血是否对对早产儿贫血产生影响,加强早产儿住院期间的管理,减少医源性失血,加强孕产妇围产期的检查及保健,预防早产儿的发生。
【关键词】早产儿;贫血;体重;孕周;医源性失血【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22.4242.02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婴儿而言,新生儿身体机能及相关系统的发育程度较低。
新生儿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诱发自身血液系统的代偿性变化,形成贫血[1]。
而就早产新生儿而言,其血红蛋白下降的发生时间显著早于正常新生儿,相比之下,早产儿的贫血几率相对较高。
若为及时对早产儿进行治疗,贫血将会对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各大系统完善等产生一定影响。
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提升早产儿贫血的治疗和预防质量,应加强对引发早产儿贫血因素的分析。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贫血早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将60例贫血早产患儿贫血发生的因素分析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贫血早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贫血程度为参照依据,将60例贫血早产患儿分成以下几个组别:重度贫血组别:该组别贫血早产患儿共计25例,其中,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7例,胎龄在28~35周。
轻度贫血组别:该组别贫血早产患儿共计35例,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23例,胎龄在30~36周范围内。
院内讲课儿科贫血诊断思路

减
液
少
疾
病 红
坏细 过胞 多破
造血原料 铁缺乏
缺铁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不足
血
叶 酸 VitB12 巨幼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缺乏
造血干细
再障
正常细胞性贫血
胞和微循
环损害
急慢性白血病、骨 正常细胞性贫血
病态成分
髓增生异常综合
浸润骨髓
症、淋巴瘤、多发
性骨髓瘤、恶性组
织细胞病、转移癌
各种溶血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
(1)血清铁、铁蛋白、血浆总铁结合力、血清叶酸、血 清VitB12含量测定。
(2)骨髓涂片检查: §骨髓增生情况:增生性和增生不良性 ※巨幼红细胞增生的骨髓象 §骨髓内、外铁的检查、铁粒幼细胞所占比例 §骨髓中红系、白系、血小板系形态和成熟情况 §骨髓中有无肿瘤细胞
整理课件
19
(3)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雅克什综合症 骨髓纤维化症
(4) 、中性粒核分叶过多 巨幼红细胞贫血
整理课件
17
➢网织红细胞计数
溶血性贫血
增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 显著减少
巨幼红细胞贫血治疗后的第5~10天 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的第5~10天 急性失血性贫血失血后的第5~10天
明显增高(>5%)
整理课件
18
4 、贫血病因的特殊实验室检查
便常规均正常,OB阴性,不考虑
整理课件
34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表现为反复发作性面色苍白,伴有咳嗽,此为 支持点
但无咯血、便血等 且网织红细胞正常,前后多次痰和胃液铁染色
均未找到含铁血黄素颗粒,X线胸片肺野中无 网点状影,不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5-2224(2014)11-0805-06DOI:10.7504/ek2014110602儿童贫血的诊断思路郭霞,高举摘要:贫血为临床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但贫血并非一种独立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
遵循贫血诊断步骤和思路,合理选择实验室检查,对于明确贫血病因、指导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简要介绍贫血定义、分类基础上,着重讨论贫血的诊断步骤和小细胞贫血、正细胞贫血和大细胞贫血的诊断流程。
关键词:贫血;诊断步骤;诊断流程;儿童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CDiagnostic approach to childhood anemia.GUO Xia,GAO Ju.Department of Pediatric Hematology and Oncology,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Sichuan Uinversity,Chengdu610041,ChinaAbstract:Anemia,a very common clinical symptom,adverse⁃ly affects the health of anemic patients and hinder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Nevertheless,anemia is not an indepen⁃dent disease entity,but rather a constellation of symptoms,re⁃sulting from a great variety of causes and underlying disorders. Obviously,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ollow established diagnostic steps when approaching a child with anemia.This aids greatly in the documentation of underlying etiology and formulation of management of anemia.In the present paper,following a brief review of anemia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we primarily fo⁃cus on the diagnostic steps of anemia and present the diagnos⁃tic flowcharts for microcytic,normocytic and macrocytic ane⁃mias respectively.Keywords:anemia;diagnostic steps;diagnostic flowchart;child 广义而言,贫血(anemia)是指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导致组织氧气供应不足和组织缺氧的病理生理状态,与携氧分子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含量和理化性质密切相关。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但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世界人口的1/4存在贫血,妊娠期妇女、非妊娠生育期妇女和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最高,分别为41.8%、30.0%和47.4%[1]。
因此,WHO推荐将贫血患病率作为评价不同国家和地区公共健康问题严重程度的指标[2]。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为最常见贫血类型,至少占贫血患者总数的50%。
紧密结合详尽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遵循贫血临床诊断思路,对于合理选择相关实验室检查,力争明确贫血病因和指导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综合相关文献和我们的诊治体会,着重讨论儿童贫血的诊断思路和步骤,以期帮助基层儿科医师提高贫血的诊断水平。
1贫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临床上,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中Hb含量,或红细胞计数,或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
Hb为最常用的贫血诊断指标,测定简单快速、易于标准化。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而言以携氧分子Hb水平作为反映贫血的指标最为合理。
确定健康人群的Hb正常参考值为贫血诊断的首要条件。
不同人种和地区健康人群Hb正常低限值有一定差异,并受慢性感染、炎症、轻型地中海贫血等因素影响[3],但儿科临床上仍普遍采用WHO1972年制定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即6个月至<6岁Hb<110g/L,6~14岁Hb<120g/L(海平面)作为贫血诊断的截断值[4]。
根据我国小儿血液病会议制定的小儿贫血诊断标准(1988年,河南洛阳),<10d新生儿为Hb<145g/L,10d至3个月暂定为Hb<100g/L[4]。
2011年WHO将6个月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四川成都610041通讯作者:高举,电子信箱:gaoju651220@ 专题笔谈儿童贫血至<15岁儿童分为3个年龄段,进一步修订和细化了贫血诊断标准:6个月至<5岁Hb<110g/L,5~<12岁Hb<115g/L,12~<15岁120g/L[5],但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实际上,红细胞容积(red cell mass,RCM)为贫血最佳诊断指标,也是诊断和鉴别红细胞增多症的重要依据,但测定多需采用同位素标记红细胞,技术复杂、费时,不适合临床常规应用[6]。
必须提出的是,健康人群和贫血人群Hb分布曲线存在部分重叠,大于上述Hb截断值的健康人群中实际上包括5%的贫血人群,而5%的贫血人群可能被遗漏。
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Hb水平约增加4%。
此外,红细胞计数、Hb或HCT测定值均受血浆容量影响,有时不能真实反映RCM 状况。
生理或病理情况下血浆容量增多及血液稀释可致“假性贫血”或使贫血比实际程度更重,而烧伤、脱水等血液浓缩情况下贫血可被掩盖或使程度减轻。
孕妇因血浆容量增加,妊娠性贫血的Hb截断值定为110g/L,较非妊娠妇女降低10g/L。
可见,当Hb处于临界水平时应首先排除假性贫血。
根据Hb水平将贫血划分为轻度(90~110或120g/L)、中度(60~<90g/L)、重度(30~<60g/L)和极重度(<30g/L),但某些贫血情况下Hb和红细胞数量并非平行性降低。
例如,Hb降低程度比红细胞数降低更为显著为IDA的突出血液学特征之一,而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数降低更为明显,两者均与红细胞核浆发育不同步密切相关。
2贫血的发生机制和分类红系造血是一个受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和多种造血生长因子调控的极为复杂的过程。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与红系前体细胞表面EPO受体结合后,显著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最重要的红系造血生长因子。
雄性激素增强EPO活性可能是男性Hb水平高于女性的重要原因[7],而EPO产生不足为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贫血的关键发病机制[8]。
生理情况下,每日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任何原因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过多或丢失过多,超过红细胞生成代偿程度时均可出现贫血。
因此,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将贫血分为以下3类(表1)。
表1贫血的病理生理学分类病理生理机制代表性疾病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原料缺乏铁缺乏缺铁性贫血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骨髓衰竭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贫血、早产儿贫血肿瘤骨髓浸润白血病和其他恶性实体肿瘤红细胞破坏增多各种原因所致溶血性贫血红细胞丢失增多各种原因所致失血性贫血临床上,一般将贫血分为低增生性贫血(hypo⁃plastic anemia)、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和失血性贫血(hemorrhagic anemia)3种类型,后两者属增生性贫血(hyperplastic anemia)范畴,这有助于理解贫血的病因和发生机制而被广泛采用。
值得提出的是,不少情况下贫血为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这一临床常见贫血类型,尽管慢性感染或炎症等情况下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细胞因子上调肝脏铁调节激素(hepcidin,HEPC)表达、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铁释放和肠道铁吸收已公认为主要发病环节,但骨髓幼红细胞对EPO反应性降低也为重要机制[9]。
贫血形态学分类可为贫血病因提供重要线索,缩小诊断和鉴别诊断范围[10]。
例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应重点考虑IDA、ACD、地中海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等,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临床上往往结合贫血病因学和形态学分类分析和搜寻贫血病因。
3贫血的诊断步骤如前所述,贫血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应综合分析病史资料、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尽量明确贫血病因。
因此,遵循贫血诊断步骤和诊断思路,对于培养正确临床思维,缩小贫血鉴别诊断范围,避免盲目扩大检查范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贫血诊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3.1确定有无贫血面色苍白、乏力为贫血的共同性常见临床表现,与贫血程度、发生速率和机体代偿反应程度密切相关。
轻度贫血患者可无自觉症状,多因常规体检或其他原因就诊而偶然发现。
Hb测定为诊断贫血必需的基线检查和必要依据,但Hb轻度降低或临界水平时,应考虑测定方法、血浆容量改变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必要时应复查。
3.2明确贫血程度依据Hb水平划分贫血程度,虽然简单但为贫血重要诊断步骤,有时对提示贫血原因也具有重要价值。
例如,营养性IDA通常为轻度至中度,重度贫血通常应不考虑,即使铁代谢检查确诊为IDA,也应积极搜寻是否存在慢性失血。
3.3根据网织红细胞计数初步判断贫血临床类型一般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情况下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而低增生性贫血时降低。
需要提出的是,溶血再障危象时网织红细胞计数可降低,而严重贫血时网织红细胞提前释放入血并在外周循环的生存期延长,可因网织红细胞百分计数(percent reticulocyte count,%Ret)升高而误判为增生性贫血,应计算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eticulo⁃cyte production index,RPI),鉴别增生性贫血和低增生性贫血。
RPI≥3表明骨髓红系造血代偿充分,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或失血性贫血;RPI<2表明骨髓红系造血代偿不足,见于骨髓增生低下或造血原料不足等情况[11]。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例(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IRF)为中荧光和高荧光网织红细胞比例之和,是反映骨髓红系代偿增生的早期指标,较网织红细胞升高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