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的诊治说课材料
儿科学小儿贫血培训课件
出生时: 3-10/100 WBC 1周后消失
1/11/2021
儿科学小儿贫血ຫໍສະໝຸດ 11胚胎期血红蛋白成分变化
血红蛋 肽链 白
8周 6月
初生
Gower1,2ε2 Gower2, 2 ε2 Portland 22
8周以 前,3月 消失
6月~1 2岁 岁
胎儿期 HbF 22 增加 90% 70% <5% <2%
巨核系集落形成单 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1/11/2021
TPO 血小板生成素
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
儿科学小儿贫血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8
1/11/2021
儿科学小儿贫血
9
1/11/2021
儿科学小儿贫血
10
网织红细胞
初生3天内: 4-6%
1-2月: 以后 :
0.3% 0.5-1.5%
有核红细胞
1/11/2021
儿科学小儿贫血
25
贫血的诊断
病史: 发病年龄、病程经过、伴随症状、喂养史、过去史、 家族史
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皮肤粘膜、营养状况、肝脾淋巴结 实验室:
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网织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骨髓涂片-----增生、分类、特殊染色补充造血原料 特殊检查-----血红蛋白分析、coombs试验、相关酶、铁代谢 其他-----肾功能、大便潜血、寄生虫检查
1/11/2021
儿科学小儿贫血
15
小儿贫血的定义与标准
定义 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和 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1/11/2021
儿科学小儿贫血
16
年龄 新生儿 1-4月 4-6月 6月-6岁 6岁-14岁
小儿贫血总论-精品医学课件
小儿血象特点
血小板—基本同成人 150~300 x 109/L
小儿血象特点
Hb种类变化
胚胎期
Gower1 Gower2 Portland
胚胎12周时 消失
胎儿期 出生时 1y 2y 成人
HbF
0.90
0.05~0.10
0.70 <0.05 <0.02 <0.02
HbA
0.30
0.95
<0.01
性贫血、药物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非免疫因素: 感染、理化因素、DIC、脾亢
丢失过多(失血性贫血)
急性:外伤致大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慢性:钩虫病、肠息肉、鲜牛奶过敏
贫血形态分类
MCV(平均红细胞容积)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贫血形态分类
小儿贫血总论 (Anemia)
目的要求
了解 熟悉
掌握
胚胎期造血特点 出生后造血特点 小儿血象特点 髓外造血的定义 小儿贫血的定义和病因 贫血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造血特点
胚胎期造血 生后造血
胚胎期造血
中胚叶 造血期
肝脾造血期 (肝、脾、 胸腺、淋巴结)
骨髓造血期
< 6m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新生儿<145 1~4m <90 4~6m <100
贫血的分类
按程度分类 按病因分类 按形态分类
贫血程度分度
Hb (g/L) 新生儿 小儿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120 ~144 90~120 60~90
<60
90 ~ 正常下限 60~90 30~60
儿科学教材小儿贫血
2
补充营养剂
通过口服药物或注射补充必要的营养素。
3
处理潜在的慢性疾病
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相应的治疗,并加强监测。
预防小儿贫血的措施
营养均衡
给儿童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富含铁和其他营养素的食物。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及早发现贫血症状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室内外活动
鼓励儿童参与户外活动,增加阳光曝晒,帮助维生素D的吸收。
小儿贫血的误区和注意事项
1
不要过度补充铁剂
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检查结果进行适当的铁剂补充。
2
关注贫血的潜在原因
确保排除贫血的潜在病因,如肝脏疾病或骨髓问题。
3
定期复查和检测
监测贫血的进展并调整治疗计划。
患有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
营养素可能导致贫血。
传有关。
或免疫疾病,可能增加患贫
血的风险。
小儿贫血的诊断方法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查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是否
患有贫血。
血红蛋白检测
血红蛋白水平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骨髓穿刺检查
通过检查骨髓中的细胞和组织来确定贫血类型
和原因。
小儿贫血的治疗方法
1
改变饮食习惯
小儿贫血的类型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
是由于红细胞过早破坏引
是因为儿童体内红细胞的
于饮食中缺乏足够的铁元
起的,可能与遗传因素或
生产不,导致红细胞过
素引起。
某些疾病有关。
度增大或发育异常。
小儿贫血的原因
饮食不均衡
遗传因素
慢性疾病
小儿缺铁性贫血科普讲座课件
件
目录 什么是小儿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与 预防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小结
什么是小儿缺 铁性贫血?
什么是小儿缺铁性贫血?
定义:小儿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 质储备不足或无法利用,导致红细 胞内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进而导致 贫血。
症状:贫血、食欲不振、厌食、易 疲劳、头晕等。
合理膳食、注意膳食中的“铁 定量”、生活规律、适当体育 锻炼等方面都能帮助预防缺铁 血的治 疗方法,及时诊断和科学治疗 ,将有利于预防及恢复体力和 提高免疫力。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什么是小儿缺铁性贫血?
原因: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 碍、失血等。
小儿缺铁性贫 血的治疗与预
防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铁剂补充、病因治疗。 预防:膳食合理搭配、注意膳 食中的“铁定量”,保证足够 的铁摄入量。
如何预防小儿 缺铁性贫血?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合理膳食:膳食应丰富多样, 食物种类应包括谷物、豆类、 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
合理进食方法:进餐次数不应 少于3次,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 。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注意干扰铁吸收的食物:如咖啡、 茶、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小儿缺铁性贫 血的治疗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补铁:口服铁剂或注射铁剂补 充体内铁质。 病因治疗:病因不同,治疗方 法也会有所不同。
小结
小结
小儿缺铁性贫血常见病之一, 引起要素较多,需合理预防, 并及时治疗。
儿科学: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小儿贫血诊疗课件
课件
目录
• 引言 • 小儿贫血的病因 • 小儿贫血的症状和诊断 • 小儿贫血的治疗 • 小儿贫血的预防和护理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小儿贫血的诊疗方法和注意 事项,提高医生对小儿贫血的认 识和处理能力。
背景
小儿贫血是儿童血液系统疾病中 的常见病,其病因多样,临床表 现各异,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贫血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无法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状态。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等。
02
小儿贫血的病因
缺铁性贫血
总结词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小儿贫血类型,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导 致。
详细描述
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中铁含量不足、慢性腹泻、消化道畸 形等,这些因素导致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05
小儿贫血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定期健康检查
家长应定期带宝宝进行健 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贫 血等潜在疾病。
补充营养素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生长发 育需求,适当补充铁、叶 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 ,预防贫血的发生。
避免感染
加强宝宝的免疫力,避免 感染病毒或细菌,以免引 起贫血或其他疾病。
家庭护理
病例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疗
总结词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
详细描述
患儿出现贫血、神经精神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显示贫血伴有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治疗以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为主,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 疗。
院内讲课儿科贫血诊断思路PPT课件
病例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主 要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
补充铁剂是主要治疗方法,同时调整 饮食结构,增加铁的摄入。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如乏力、面色苍白等) 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铁代谢指 标等),综合判断是否为缺铁性贫血。
病例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02
儿科贫血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缺铁性贫血
总结词
最常见类型,多发于6个月至3岁 儿童
详细描述
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 ,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需补充铁剂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
总结词
较少见,多发于6个月至2岁儿童
详细描述
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
总结词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或维 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类型。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如乏力、手足麻 木等)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等),综 合判断是否为巨幼细胞性贫血。
治疗
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是主要治 疗方法,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
加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摄入。
病例三: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祛除病因
针对导致贫血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 疗措施,如驱除寄生虫、治疗肿瘤等。
病因治疗
01
02
03
缺铁性贫血
补充铁剂,同时调整饮食 结构,增加铁的摄入。
巨幼细胞性贫血
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 相应营养素的摄入。
溶血性贫血
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如免疫抑制剂、 血浆置换等。
院内讲课儿科贫血诊断思 路ppt课件
儿科贫血培训课件模板范文
儿科贫血培训课件模板范文标题:儿科贫血培训课件
一、引言
1.1 介绍儿科贫血的背景和概述
1.2 课程目标和重要性
二、贫血的定义和分类
2.1 贫血的定义
2.2 常见贫血的分类和病因
三、儿科贫血的症状和诊断
3.1 儿科贫血常见的症状
3.2 临床诊断和实验检查方法
四、常见儿科贫血疾病
4.1 铁缺乏性贫血
4.2 噬血细胞综合征
4.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五、儿童贫血的治疗和防护
5.1 基础治疗原则和方法
5.2 特殊药物治疗
5.3 营养治疗和血液输注
六、儿科贫血的预防措施
6.1 提高贫血意识,加强健康教育
6.2 营养均衡和增加铁摄入
6.3 加强免疫和疫苗接种
七、案例分析和讨论
7.1 案例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贫血患者
7.2 讨论: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案
八、总结和展望
8.1 对儿科贫血培训课程内容的总结
8.2 展望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列表
备注:本课件模板旨在提供一个通用的框架,具体内容和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
小儿贫血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小儿贫血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
2. 通过游戏、讨论和视频观看,增强学生对贫血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预防贫血的发生。
教学重点:- 小儿贫血的症状和原因- 预防贫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如何通过游戏和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贫血的危害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相关的动画视频- 小组讨论用的材料- 食物模型或图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贫血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贫血吗?贫血有哪些类型?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贫血的病因和症状- 教师讲解贫血的常见病因,如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
- 讲解贫血的常见症状,如头晕、乏力、脸色苍白等。
-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的理解。
2. 预防贫血的方法- 教师讲解预防贫血的方法,如均衡饮食、补充铁质、加强锻炼等。
-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贫血,如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三、游戏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贫血体验”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贫血的不适感。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如何预防贫血。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预防贫血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份预防贫血的饮食计划。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巩固新课1. 贫血的饮食预防- 教师讲解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绿色蔬菜等。
- 学生分享自己家里预防贫血的饮食经验。
2. 个人卫生习惯- 教师讲解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贫血的重要性。
- 学生讨论如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小组讨论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帮助身边的人预防贫血?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小儿贫血的诊断-幼儿教育篇
预防小儿贫血的措施
1 合理膳食
提宜养成良好习惯
培养儿童爱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定期检查贫血情况。
幼儿园的贫血防控工作
1
相关培训
教师和保育员接受小儿贫血知识培训,提升识别能力。
2
营养教育
开展营养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营养意识。
3
定期体检
对幼儿进行定期体检,筛查贫血情况。
3 易疲劳
儿童贫血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易疲劳。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症状和既往病史进行初步 判断。
血液检查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 胞指标等。
体格检查
查看口腔、皮肤、巩膜等身体 部位的异常表现。
营养调理与食疗
补充铁元素
食物中富含铁元素的有肉类、蔬菜等。
增加维生素C摄入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元素吸收,可摄入柑橘类水果 等。
结论和建议
重视小儿贫血
小儿贫血对儿童成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需引起重视。
多角度防控
从日常饮食、定期体检、教育宣传等多方面进行全面防控。
关注儿童健康
提高幼儿园的贫血预防和控制水平,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
小儿贫血的诊断-幼儿教 育篇
欢迎来到本次演讲,今天我们将探讨小儿贫血的诊断和幼儿教育方面的相关 内容。
小儿贫血的定义
小儿贫血指的是儿童体内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或者红细胞的功能低于 正常水平的状况。
常见症状及体征
1 面色苍白
贫血时,皮肤、唇色常常呈现苍白状况。
2 乏力嗜睡
贫血会导致身体缺氧,儿童常感到疲倦,乏力嗜睡。
小儿贫血教案模板范文
适用年级:中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贫血的基本概念、症状及常见原因。
2. 帮助学生掌握预防贫血的有效方法,包括饮食调整、生活习惯等。
3.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贫血的症状、预防贫血的方法。
-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贫血。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动画视频。
2. 食物图片或实物,如动物肝脏、红肉、绿叶蔬菜等。
3. 健康教育手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贫血的概念,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贫血吗?”2. 学生分享对贫血的了解,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贫血的症状和原因。
二、新课讲授1. 贫血的定义:讲解贫血的概念,强调贫血是一种血液疾病,主要表现为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不足。
2. 贫血的症状:展示贫血的常见症状,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引导学生了解贫血的表现。
3. 贫血的原因:分析贫血的常见原因,如营养不良、遗传、疾病等。
4. 预防贫血的方法:- 饮食调整:介绍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肉、绿叶蔬菜等。
- 生活方式: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
三、课堂活动1. 食物分类:将食物图片或实物分类,让学生识别哪些食物富含铁质,有助于预防贫血。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贫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体验贫血的不适感,加深对贫血的认识。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贫血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份预防贫血的健康食谱,并分享给同学。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预防贫血的方法?”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预防贫血的重要性。
二、巩固练习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贫血,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
2.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贫血的危害,以及预防贫血的方法。
三、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贫血的重要性。
儿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培训课件小儿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对不同类型的小儿贫血进行深 入研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 际先进的治疗方法和理念,推 动小儿贫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
升。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流程模拟
病史采集
询问患儿年龄、症状出 现时间、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儿面色、皮肤、 黏膜、淋巴结等。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血清铁、 维生素B12、叶酸等检
测。
诊断标准
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及 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
断贫血类型。
治疗技巧演示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01
补充铁剂、调整饮食结构、病因治疗等。
巨幼细胞贫血的治疗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参训医生 掌握了小儿贫血的诊疗技巧和临床思 维方法,提高了诊疗水平。
本次培训还对小儿贫血的预防和护理 进行了介绍,为参训医生提供了全面 的知识体系。
未来研究方向
01
02
03
04
对小儿贫血的发病机制进行深 入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
手段和药物。
加强小儿贫血的早期筛查和预 防工作,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
对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应补充维生素 B12和叶酸,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输血治疗
输血指征
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 ,应考虑输血治疗,以改 善贫血症状。
输血方式
可选择静脉输血或输注红 细胞悬液,根据病情和医 生的建议进行。
注意事项
输血前应进行严格的配血 试验,以避免发生输血反 应;输血过程中应严密监 测,确保安全。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红 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 标,确定贫血程度和类型,并针对病 因进行治疗。
《儿科临床贫血》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结词
儿科临床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详细描述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巨幼细胞性 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影响红细胞DNA合成,导致细胞巨幼变。溶 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超过骨髓代偿能力,导致贫血。
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结词
儿科临床贫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 服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性药物并 非适用于所有人群,使用前应 咨询医生的建议。
04
CATALOGUE
儿科临床贫血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儿,男,5岁,因面色苍白、乏 力就诊,查血红蛋白80g/L,诊 断为缺铁性贫血。
病例2
输血方式
根据贫血程度和病情,可选择输注 浓缩红细胞、全血或洗涤红细胞等 。
输血注意事项
输血前应进行严格的配血试验,以 避免发生输血反应;输血过程中应 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时处理 不良反应。
其他治疗方式
01
02
03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贫血的原发病进 行治疗,如感染控制、肿 瘤切除等。
支持治疗
如改善患儿饮食结构、加 强营养补充等,有助于改 善贫血症状。
经验总结
对于儿科临床贫血患者,应尽早诊断和治疗,以免影响孩子 的生长发育。同时,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提高家长对营养的 重视程度。
教训吸取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的配合度。
05
CATALOGUE
儿科临床贫血的最新研究进展
新的治疗方法研究
01
儿科学:儿童血液系统疾病营养性贫血诊疗课件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01
诊断依据
02
03
04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骨髓检查等。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02
儿童营养性贫血现状分析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营养性贫血在儿童中发病 率较高,尤其是发展中国 家和地区。
年龄分布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是营 养性贫血的高发人群。
03
营养性贫血诊疗原则与方法
诊断原则与步骤
详细的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
包括喂养史、饮食习惯、生长发育情况等 。
注意皮肤、黏膜、甲床颜色,肝脾大小, 有无淋巴结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
骨髓检查
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叶酸及维生素 B12水平等。
必要时进行骨髓穿刺,了解骨髓增生程度 和细胞形态学改变。
建议家长采用合理的烹饪方式,如炖、煮、蒸等,以保留食物中的 营养成分。
家庭护理指导内容介绍
家庭环境改善
指导家长为患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 、整洁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患儿的休 息和康复。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等。
避免感染
提醒家长注意患儿的保暖和防护,避 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的机 会。
性别差异
男女儿童均可患病,但女 性儿童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
危害程度及影响因素
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影响因素
营养性贫血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智力低下、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 足、慢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
小儿贫血讲义
20
10
9h 10d
1y
8y
小儿白细胞计数变化示意图
80 % 60
中性粒细胞
40
20
淋巴细胞
0
5天
5岁
小儿白细胞分类计数示意图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年龄 新生儿
1 ~4月 4 ~6月 6月~ 59个月 5 ~11岁 12岁~ 14岁
血红蛋白(g/L) <145 <90 <100 <110 <115 <120
病例二
赵××,男,8个月,因脸色苍黄2个月入院。2个月前开始脸色渐苍黄。 嗜睡,渐加重,现每天睡20小时。由会笑、能抬头到不会笑、不能抬头, 反应迟钝。单纯母乳喂养。体查:慢性病容,表情呆滞,皮肤苍黄,无皮 疹,前囟2×3cm,后囟未闭,唇苍白,心肺无异常,肝右肋下2cm,脾未扪 及。
检查项目 WBC
蛋白质,如Hb 合成正常
神经纤维功能 不完整
细胞巨幼变 细胞数量下降
表情呆滞,反应差 RBC↓ WBC↓ PLT↓ 其它组织
发育落后,常倒退
细胞↓
肢体震颤,感觉异常
可有病理反射
精神神经症状
巨幼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发病机制
问题五
➢如何治疗和预防
治疗
➢ 去除病因 ➢ 特效治疗
叶酸治疗 维生素B12治疗
小儿造血、血象特点 及营养性贫血
目的要求
➢了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 ➢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防治 ➢掌握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表Leabharlann 的特点、诊断 ➢熟悉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小儿造血特点
❖ 胚胎期造血:
造血场所迁移。
❖ 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 骨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opoiesis):
小儿贫血--精品医学课件
小儿贫血标准
6岁~14岁 <120 g/L 6月~6岁 <110 g/L 4~6月 <100 g/L 1~4月 < 90 g/L 一般治新疗生儿期 < 145g/L
贫血诊断第二步: 判断骨髓增生情况
贫血
RPI < 2
RPI > 2
非增生性贫血
增生性贫血
RBC/Hb生成不足
贫血诊断第三步: 判断红细胞大小
缺铁性贫血
降低 降低 正常
慢性病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降低 升高 正常
正常/升高 正常/升高
异常
贫 血 RI < 2
小细胞 MCV < 80
正细胞 MCV 80 - 100
再障
纯红再障
骨髓浸润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大细胞 MCV > 100
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 出血 感染
一般不伴有脾脏淋巴结肿大
再生障碍性 贫血
Hb 59 g/L, Ret 15.7%, MCV 87.4 fl, MCH 29.2 pg/L, MCHC 36.5% LDH 778 U/L。
患儿3年前曾因反复呕吐3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当 时诊断为*******,住院时血常规: Hb 78 g/L, Ret 4.2%, MCV 60.4 fl ,MCH 24.6 pg/L, MCHC 30.5%,
小儿贫血
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而是一种临床表现。所以一旦诊 断贫血,必须积极寻找病因,对 因治疗!
贫血诊断要点
❖ 1.病史:年龄,病程,饮食及喂养习惯,呕吐,腹痛;
❖ 2.体检:黄疸,舌炎,肝脾肿大,腹痛,震颤;
❖ 3.红细胞指标: MCV(反应红细胞大小), RDW (鉴别遗传性及获得性), Ret & RPI(判断造血活跃情况、是否溶血): RPI=Ret (%) *(病人Hct/正常Hct)/2,以2为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90
<120
*(<60)
(<90) (<120) (<145)
RBC数
<1.0
<2.0
<3.0
<4.0
(×1012/L) *括号内为新生儿分度标准
贫血
贫血原因 骨髓造血 临床特征
不同病因 红细胞破坏增加
出血 造血物质缺乏
再生不良
溶 解
增加
过 快
造血状态
黄 血 骨 网脾
疸
红 蛋
髓 增
织脏 增增
?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 其他:感染、炎症、肾病、癌症、 铅中 毒等
病因学分类(2)
红细胞破坏增加 红细胞内在缺陷 ?膜结构异常: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 ?酶缺陷:G6PD缺乏、PK缺乏 ?血红蛋白结构或合成障碍:地中海 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破坏增加
低,网织红细胞减少。
?生理性溶血: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
?生长发育迅速:血循环量增加。
网织红细胞数
3天内: 0.04-0.06 7天后: 0.02- 以下 (约0.003)
4-6周: 0.02-0.08 5个月后同成人
随生理性贫血恢复而短暂上升 婴儿期以后与成人相同
血红蛋白种类
6种肽链不同组合 6种血红蛋白胚胎早期血红蛋白(胚胎12周时消失)
生后2-5周成为儿童唯一的造血场所。
出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
出生后的主要造血器官 婴儿期为红骨髓,已执行造血功能; 5-7岁长骨中的红髓逐渐被黄髓代替; 年长儿、成人限于扁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盆、
颅骨、锁骨、肩胛骨等)有红髓,其余均为黄髓; 黄髓有潜在造血功能。
小儿骨髓造血特点
婴儿期 红骨髓 5-7岁出现黄骨髓
大细胞 >94
>32
32 ~ 38
正细胞 80 ~ 94 28 ~ 32 32 ~ 38
单纯小细胞 <80
<28
32 ~ 38
小细胞低色素 <80
<28
<32
* MCV 红细胞平均容积=HCT/ RBC 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GB/RBC
造血部位: 肝脏、脾脏、胸腺、淋巴结
肝脏造血: 是胚胎中期主要造血部位; 主要产生有核红细胞,少量粒细胞 和巨核 细胞; 第5-8周开始,4-5月达高峰, 6个月 后渐 退。
脾脏造血
第8周开始,红系为主,随后粒系也活跃 ?第12周后出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5个月后红、粒系减退,为终生造淋巴
淋细巴胞结器造官血
小儿贫血的诊治
儿科学 PEDIATRICS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血液系统的构成
血细胞 血液 血浆
胸腺
淋巴
造血器官
骨髓
脾
小儿造血发育特 点胚胎造血期
中胚叶造血期
肝脾造血期
骨髓造血期
生后造血
胚胎造血期
中胚叶造血:
第3周开始,第 6周减退; 开始在卵黄囊,之后在中胚叶 ; 主要是原始有核红细胞。
肝(脾)造血期
年长儿+成人 红髓见于扁平骨 不规则骨和长骨近端
黄骨髓仍具有造血潜能
骨髓外造 定义血:婴幼儿期,当造血需要量增加 时,超过骨髓代偿能力,恢复到胎儿 时的造血状态,出现 肝脾淋巴结肿 大;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 (和)幼稚中性粒细胞
骨髓外造血特点
? 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 ? 原因:感染、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 结果:清除病因即恢复正常。
Gower 1(ζ2ε2) Gower 2(α2ε2) Portland(ζ2γ2)
胎儿期和出生后血红蛋白
HbF(α2γ2) HbA(α2β2) HbA2(α2δ2)
血红蛋白比例
HbF
6月胎儿 0.90 出生时 0.70 1 岁 <0.05 2 岁 <0.02 成 人 <0.02
HbA
HbA 2
0.05 ~ 0.10
0.30
<0.01
0.95 0.02 ~ 0.03
白细胞数与分类
白细胞总数
出生 6-12小时 1周 婴儿期 8岁以后
(15-20) ×109/L (21-28) ×109/L
12 ×109/L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变化
80%
淋巴 中性粒
60%
40%
20%
0
时间
4~6天
1~4岁
4~6岁 7岁后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变化
血小板数
与成人相似 (150-250) ×109/L
血容量
占体重比相对较成人多
新生儿
10%
儿童
8%-10%
成人
6%-8%
儿科学 PEDIATRICS
小儿贫血总论
贫血定义 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 白量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红细胞外在因素 ?免疫性:新生儿溶血症 自身免疫性溶血 药物性免疫性溶血
?非免疫性:感染、理化因素、毒素、 脾亢、 DIC
病因学分类(3)
红细胞丢失过多 ?急性失血性贫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 月经过多
牛奶过敏、钩虫、
贫血形态学分类
*MCV(fl) MCH(pg) MCHC(%)
正常
80 ~ 94 28 ~ 32 32 ~ 38
白 生 高大
尿
溶血危象
基本正常
减低
三 系 降 低
再生危象
贫血分类
病因学分类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红细胞破坏增加 (溶血) 红细胞丢失过多
病因学分类(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造血物质(营养)缺乏 缺铁性贫血,巨 幼细胞性贫血(B12、叶酸缺乏)、VitB6 缺 乏、VitC缺乏蛋白质缺乏、铜缺乏
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Hb)为诊断标准
小儿血红蛋白正常
值
世界卫生组织
6月-6岁≥110g/L
6 -14岁≥120g/L
中华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 新生儿≥145g/L 1 -4月≥90g/L 4 -6月≥100g/L
*海拔每升高1000m,Hb上升4%
贫血程度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血红蛋白(g/L) <30
?第11周开始造淋巴细胞 ?终生造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短暂的红系造血功能
胸腺造血
? 6-7周开始生成淋巴细胞 来源于卵黄囊、肝或骨髓的淋巴干 /祖
细胞 →胸腺→前 T或成熟T淋 巴细胞→外 周淋巴组织→不同 T淋巴细胞亚群
? 短暂的红系和粒系造血功能
骨髓造血期
胚胎第6周出现骨髓; 胎儿4个月开始 造血活动,成为胚胎期主要的造血器官;
小儿造血发育示 意图
小儿血象特点
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 (Hb)
出生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的变化
生理性贫血
定义:生后2-3个月婴儿,红细胞降至 3.0×1012/L, 血红蛋白降 100g/L左右,此时生长发育正常。
原因:
?红细胞生成减少:生后自主呼吸血氧上升,RBC 需要减少 →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