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5讲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练习(含解析)
【最新】2020高考二轮课件(浙江选考)专题十 生态系统、人类与环境
生物量(现存生物有 生物个体数目在食
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 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
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 而逐级递减
减
每一 级含义
食物链中每一个 营养级生物所含的 总能量
每一个营养级生物 每一个营养级生物
个体的总数目
的总生物量
要点整合 核心回顾
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掌握能量流动的4个去向、3个关系式及2个特点
自查补漏 回归教材
(6)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
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7)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时,能量就从无机环境输入到了生物
群落。( √ )
(8)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
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能量。( × )
(6)防治稻田害虫,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 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 的部分。该操作不能提高生产者和消 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7)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8)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由于大量补偿输 入,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可能小于消费者 得到的能量。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 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腐食食物 链为主。 (3)DDT可以通过代谢少量排出。
自查补漏 回归教材
(4)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是热 带雨林,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是苔原。 ( √) (5)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上某一种 群的全部生物的总和。( × ) (6)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 网可使每种生物都限定在同一营 养级上。( × )
③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未 利用=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 。 (3)特点:单方向的、不可逆的和 逐级递减 。
要点整合 核心回顾
2020年高考生物浙江卷(7月选考)-答案
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A.臭氧层的作用是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 射线,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由分析可知,氟利昂会使大气圈上层的臭氧量减少,使臭氧层遭到破坏,A 正确;B.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B错误;C.水体污染是指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等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使江、河、湖、海变质造成的污染,C错误;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收到严重干扰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D错误。
故选A。
2.【答案】B【解析】A.淀粉的结构单元是葡萄糖,A错误;B.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是人体所需的物质,B正确;C.糖类和油脂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C错误;D.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D错误。
故选B。
3.【答案】D【解析】A.分析图示可知,A(腺嘌呤)与①配对,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①为T(胸腺嘧啶),A错误;B.②与G(鸟嘌呤)配对,则②为C(胞嘧啶),B错误;C.DNA分子中所含的糖③为脱氧核糖,C错误;D.DNA两条链中配对的碱基通过④氢键相连,D正确。
故选D。
4.【答案】C【解析】A.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结构形成,其内包裹着多种水解酶,A正确;B.溶酶体的功能是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因此中性粒细胞吞入的细菌可被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降解,B正确;C.溶酶体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单层膜包被的小泡,C错误;D.酶的活性会受到pH的影响,大量碱性物质进入溶酶体会使其中的酶活性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C。
5.【答案】A【解析】A.流感病毒的种类很多,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只会对该种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力,仍可能感染其他流感病毒,A错误;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B正确;C.接种破伤风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这些细胞能在体内长期留存,提供抵抗破伤风的长期保护,而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获得免疫力,注射的抗体在机体内不能长期留存,C正确;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D正确。
(浙江省)2020届高三高考生物学业考试专题练习卷:人类和环境
人类与环境一、选择题1.藏羚羊在我国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有分布,人们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 )A.保护可可西里的植被B.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C.保护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D.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B.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样性C.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3.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它旨在提醒人们要为保护环境做出努力。
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使用含磷洗涤剂B.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选用大排量汽车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4.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A.金融危机B.土地荒漠化C.温室效应D.水资源短缺5.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污染物分别是( )A.二氧化碳、氟利昂、二氧化硫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利昂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利昂D.氟利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降低的死亡率B.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低增长率、低增长量的态势C.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D.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7.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人们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
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A.臭氧层被破坏B.水体污染C.冰川融化D.滥伐森林8.下列陆地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最贫乏的是( )A.热带雨林B.荒漠C.北方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9.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浙江省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5讲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练习含解析
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B.生产者能将约10%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体重净增长低于变温动物D.消费者营养级具有的能量与该级消费者的平均体重成正相关答案:C2.如图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说明该系统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B.图中A、B、C获得能量的方法及能量的用途不一定相同C.池塘中各种生物之间只有垂直分层现象D.在池塘中当B种群数量减少后,C种群数量一定增多,A种群数量一定减少解析:选B。
由题图可知,三种生物的数量发生规律性变化,不能说明该系统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A项错误;由于A、B、C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不能确定,所以A、B、C获得能量的方法及能量的用途不一定相同,B项正确;池塘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既有垂直分层,又有水平分布,C项错误;池塘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当B种群数量减少后,C种群数量不一定增多,A种群数量也不一定减少,D项错误。
3.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某种原因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和降低动物的数量增长,这种现象属于(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D C.生物放大.物种灭绝解析:选B。
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反过来抑制和减弱最初所发生的变化,称为负反馈调节,题中所述现象属于负反馈调节。
4.(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陆地生态系统也是如此B.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倒置时,其数量金字塔也是倒置的C.海洋中的含碳量高于大气圈,但CO 还能通过扩散作用从大气圈得到补充2.D.由于海洋面积约占地球的71%,该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高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倍解析:选C。
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陆地生态系统以腐食食物链为主,故A错误。
2020届浙科版 人类与环境 单元 测试
人类与环境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向成熟期的发展过程中,其结构和功能特征会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正确的判断是()A.碳循环由相对开放趋向于更加封闭B.有机化合物多样性逐渐增加C.群落代谢过程中向环境中排出的产物逐步减少D.P(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值逐渐增大【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向成熟期的发展过程中(设想一块抛荒土地的生态演替),其结构不断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物种增多,食物链网状化),所以物质循环量逐渐增大,群落代谢过程中向环境中排出的产物逐步增多,碳循环由相对封闭趋向于更加开放。
由于生物量增加,生物的总呼吸量增多,而生产者同化总能量变化基本不大,故P(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值逐渐减小。
由于物种增多,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有机化合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强。
3.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正常雨水的pH—般都在5.6左右B. 臭氧的增加是造成酸雨的原因之一C. 酸雨会破坏土壤的肥力,使河流、湖泊、水源酸化D. 防治酸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限制S02和NO的排放量【答案】B【解析】正常雨水的pH-般都在5.6左右,A正确;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B错误;酸雨落在植物体上直接危害植物的茎和叶片;酸雨污染的水体,严重威胁着鱼、虾和贝类的生存;酸雨使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增加,从而毒害植物和土壤中的动物;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C正确;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因此防治酸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限制SO2和NO的排放量,D正确。
4.我国目前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难题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土面积不够大B. 经济发展不够快C. 就业人数过少D. 人均自然资源不足【答案】D【解析】人均自然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经济难题,所以本题选D。
2020年5月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高考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2020年5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农业生产B.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C. 臭氧层对人类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D. 二氧化硫的超量排放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答案】B 【解析】【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
其一为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
其二为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正是由于存在着臭氧才有平流层的存在。
而地球以外的星球因不存在臭氧和氧气,所以也就不存在平流层。
大气的温度结构对于大气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现象的起因也来自臭氧的高度分布。
其三为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
如果这一高度的臭氧减少,则会产生使地面气温下降的动力。
酸雨是指pH小于5.6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
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
【详解】A、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地球环境温度,而环境温度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所以可以影响农业生产,A正确;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保护物种多样性,B错误;C、臭氧层可以对地球生物起到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 以下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C正确;D、酸雨是指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D正确。
2020年浙江选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2020.1选考 。
,阻化病 1).21-三体综合征 B. H1V 由蚩白质和DNAffl 成 【).HIV 通过性接触和握手等途径传播 B.人口在地球上可以不断地增长 。
.人类活动会彫响臭氧层的稳定 一、选择题(本大題共25小题,每小題2分.柔■ 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項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流感 B.唇裂 2.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 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1V 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斐谶病属于先天性免疫缺芝病 ('.艾滋玲患者免疫功能严重衰退 4. 某条染色体姪处理后,其结构发生厂如图所示的变化.这种染色忱结构的变异属于 a 倒位 D.易位 A,缺失 B. C.車复 5. 物质X 通过质膜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厕,须载体蛋4参与且不消耗能量.适 种转运方式底于 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扩散 D.澤透 6. 胡妙卜根単个细胞经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其根本原因是胡妙卜根细胞 A.其冇旺盛的分裂能力 B.具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C.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了植株 D.能合成胡妙卜所需的蛋白匾 7. 无机盐是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貝冇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垂要作用。
下列叙述止 蹄的是 A.Ca-与肌肉的典奋性无关 B. Mg 2*是类胡敏卜素的必要成分 C. H,PO ;作为原料参与油脂的合成 D. ncor 具有绯持人血浆酸僅平衡的件用 8. 细萌内某种物质在酶的柞用下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戊代表生长必 需的不同物质,①〜⑤代表不同的駒.野生型细菌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生长.而突轻 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下列叙述止确的是 A. 突变型细弟缺乏酶①、②、③ 丽马 B. 醐由与乙结合后不会改变醵①的形状 1―1 1 C. 前%能催化乙转斐为丙,也能催化丙转变为丁 I ).若丙一戊的反应受阻,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 9. 某海岛上.因为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翎特别 第8题图 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生存,长此以往形成了现在的无翅或翅特别发达的昆 虫类型。
浙江省2020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2020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减少对农作物产量没有影响B.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C. 防治酸雨的有效办法之一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D. 杀虫剂、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均可造成水体污染【答案】A【解析】【分析】臭氧层破坏(1)臭氧层作用: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2)破坏原因: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3)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个臭氧分子;(4)危害: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酸雨(1)形成原因: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酸雨的pH<5.6;(2)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等;(3)危害:①酸雨落在植物体上直接危害植物的茎和叶片;②酸雨污染的水体,严重威胁着鱼、虾和贝类的生存;③酸雨使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增加,从而毒害植物和土壤中的动物;④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
【详解】A、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A错误;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影响地球的热平衡,B正确;C、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C正确;D、杀虫剂、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均可造成水体污染,D正确;故选A。
【点睛】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SO2、NO;臭氧层破坏紫外线增强,给人和环境带来危害。
2.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细胞正常分化的结果B. 能无限增殖C. 不能在体内转移D. 会诱发艾滋病【答案】B【解析】【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①无限增殖;②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③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5讲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教案
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讲第1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生态系统的含义和成分 (1)对生态系统的含义理解①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②范围:有大有小。
食物链和食物网③结构:组成成(2)生态系统的成分①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分和营养结构()。
②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联系b.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被生物所利用。
c.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d.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e.四种成分的关系Ⅰ.基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Ⅱ.桥梁:生产者、分解者。
Ⅲ.主导(基石):生产者。
2.生物放大、食物网(链)、营养级和金字塔(1)生物放大①含义: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并导致危害的现象。
②途径:食物链。
如DDT对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污染。
(2)对食物链的分析①食物链的起止点: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为多种动物,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
②某一营养级生物的含义: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种群。
③食物链的不可逆性: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④不参与食物链组成的成分: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
(3)对食物网的分析①模型图示②相关说明a.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一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如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食物网越复杂,最高营养级生物就越能获得持续稳定的能量来源。
c.同一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鹰在该食物网中分别位于第三、第四营养级。
d.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鹰和蛇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2020浙江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浙江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氟利昂大量逸散到大气层中会直接导致( )A.臭氧层破坏B.酸雨形成C.水体污染D.温室效应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的结构单元是蔗糖B.胆固醇是人体所需的物质C.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D.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RNA3.某DNA片段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胞嘧啶B.②表示腺嘌呤C.③表示葡萄糖D.④表示氢键4.溶酶体是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细胞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结构可形成溶酶体B.中性粒细胞吞入的细菌可被溶酶体中的多种酶降解C.溶酶体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小泡D.大量碱性物质进入溶酶体可使溶酶体中酶的活性发生改变5.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6.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的多B.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嵴上进行C.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7.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增加,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B.高等动物衰老细胞的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呼吸变慢C.高等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编程性细胞死亡实现的D.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8.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核糖体的增生和环沟的形成B.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C.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D.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9.人体甲状腺分泌和调节示意图如下,其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生态系统2020年浙江高中生物选考各地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生态系统——2020年浙江高中生物选考各地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2020.02《名校联盟新高考创新卷》二;23)南方某地有一片热带雨林,最初碳积蓄量500吨/公顷,此时,总初级生产量每年为60吨/公顷,生长量为5吨/公顷,枯死量为10吨/公顷,叶的呼吸量为25吨/公顷。
已知总初级生产量=生长量+枯死量+呼吸量,则该地每年的净初级生产量和非同化器官的呼吸量分别是(单位:吨/公顷)A.15,20 B.35,25 C.5,20 D.30,252.(2020.02《名校联盟新高考创新卷》四;2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相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耗等量的食物青蛙的体重净增长比田鼠多B.初级生产量较高的生态系统,次级生产量也一定较高C.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者都直接依赖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者不能利用粪便中的能量3.(2020.02《名校联盟新高考创新卷》五;24)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b点到c点的过程中,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B.该种群a点的次级生产量大于c点的次级生产量C.该种群同化量和呼吸量的差值不都用于其生长繁殖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4.(2020.03名校协作;23)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其能量2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只有自身的遗体残骸会流向分解者B.由数据分析可知,需要定期投放饲料才能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C.在该弃耕地中,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是0.3%D.田鼠和鼬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生长、繁殖,这与它们是恒温动物有关5.(2020.03全能生B卷;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一定多于第二营养级B.生产者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能量C.一只兔子只能约有10%的能量被狼同化D.营养级越高,该营养级所具有的总能量不一定越少6.(2020.03杭州二中;16)下列关于生态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调整种群的年龄结构来提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以干扰害虫繁殖,该防治方法属生物防治C.热带雨林中的大多数动物,只限于在群落垂直方向上的1~2个层次上活动D.鸟类和哺乳动物吃100g食物,一般能使体重增加10g7.(2020.03全能生C卷;19)下图为某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
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及解析(浙江卷)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 流感B.唇裂C. 白化病D.21-三体综合征【答案】A【分析】遗传病是指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所患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详解】A、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入侵人体而引起的,人体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属于遗传病,A正确;B、唇裂属于多基因遗传病,B错误;C、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D、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错误。
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酸雨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B. 人口在地球上可以不断地增长C.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 人类活动会影响臭氧层的稳定【答案】B【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人类、生物和环境共处于生物圈中。
人类正面临三大全球生态问题:人口、环境和资源。
悉心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详解】A、酸雨能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A正确;B、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食物的生产也是有限的,人类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设法降低出生率,做到自我控制,最终使全球人口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B错误;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正确;D、最近30多年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正在干扰和破坏着大气圈上臭氧层的自然平衡,D正确。
3.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艾滋病属于先天性免疫缺乏病B. HIV由蛋白质和DNA组成C. 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衰退D. HIV通过性接触和握手等途径传播【答案】C【分析】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译名。
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一词的英文缩写。
这是一种新发现的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B.生产者能将约10%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体重净增长低于变温动物D.消费者营养级具有的能量与该级消费者的平均体重成正相关答案:C2.如图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说明该系统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B.图中A、B、C获得能量的方法及能量的用途不一定相同C.池塘中各种生物之间只有垂直分层现象D.在池塘中当B种群数量减少后,C种群数量一定增多,A种群数量一定减少解析:选B。
由题图可知,三种生物的数量发生规律性变化,不能说明该系统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A项错误;由于A、B、C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不能确定,所以A、B、C获得能量的方法及能量的用途不一定相同,B项正确;池塘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既有垂直分层,又有水平分布,C项错误;池塘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当B种群数量减少后,C种群数量不一定增多,A种群数量也不一定减少,D项错误。
3.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某种原因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和降低动物的数量增长,这种现象属于( ) A.正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C.生物放大D.物种灭绝解析:选B。
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反过来抑制和减弱最初所发生的变化,称为负反馈调节,题中所述现象属于负反馈调节。
4.(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陆地生态系统也是如此B.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倒置时,其数量金字塔也是倒置的C.海洋中的含碳量高于大气圈,但CO2还能通过扩散作用从大气圈得到补充D.由于海洋面积约占地球的71%,该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高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倍解析:选C。
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陆地生态系统以腐食食物链为主,故A错误。
某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和数量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故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倒置时,其数量金字塔不一定也是倒置的,故B错误。
海洋中的含碳量高于大气圈,并不意味着海洋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圈,故当海洋中CO2含量低于大气圈时,CO2能通过扩散作用从大气圈得到补偿,故C正确。
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比值,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这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
5.图a、图b分别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金字塔和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描述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最好用图a所示的数量金字塔B.一个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会出现图a所示的金字塔C.图b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输入物质和能量,可以自给自足D.图b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全在10%~20%范围内解析:选D。
描述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关系用能量金字塔是最合适的,因为能量金字塔不会出现倒置的情况,能很好地反映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关系,A错误;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树木,生产者往往体积很大,一个个体包含很多能量,能为较多的消费者提供能量,所以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有可能出现图a所示的情况,B错误;稳定的农田生态系统也需要不断从外界输入太阳能,C错误;图b中第3营养级与第4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90 000×100%≈0.001%,远小于10%,故D正确。
6.下列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B.可能改变本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C.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D.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选D。
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环境中,由于无天敌存在,因此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会导致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同时还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也可能改变本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一般来说,外来物种入侵不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7.下图表示碳循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水圈面积逐渐缩小B.过程①减慢C.过程②③加快D.过程④加快解析:选D。
结合图示碳循环过程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加速燃烧,短时间内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所以本题选D。
8.(2019·台州模拟)下列关于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室效应影响物种的分布区域B.臭氧层被破坏使人的免疫功能减退C.酸雨导致树木生长加快但容易染病D.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很多湖泊变成了死湖解析:选C。
温室效应改变大气温度,使得物种分布区域改变;臭氧层被破坏使紫外线照射增强,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的免疫功能减退;酸雨破坏树木使树木生长减慢甚至死亡;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体中的多种植物死亡,微生物增多,溶解氧减少,鱼类死亡,湖泊最终变为死湖。
故C错误。
9.图1中的a、b、c和图2中的甲、乙、丙、丁为两个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的生物成分,生态系统Ⅰ中a、b、c三个种群之间数量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生态系统Ⅱ中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同化量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Ⅰ中,能量流动方向为a→b→cB.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丙属于第四营养级C.若a、乙为兔和鼠,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两者的种群密度D.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构成了一个群落解析:选C。
按图1中曲线峰值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看,能量流动方向为c→a→b,A错误。
甲、乙两个种群的同化量之比约为1∶1,不符合约10%的能量传递效率,故它们应属于同一个营养级,因此丙属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
兔和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两者的种群密度,C正确。
图2中的生物不包括分解者,甲、乙、丙、丁四个种群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D错误。
10.如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约为800 J/(cm2·a)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80 J/(cm2·a)C.由A直接流向E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解析:选A。
由图可知A为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B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100-20=80[J/(cm2·a)],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则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约为800 J/(cm2·a),A正确;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30 J/(cm2·a),B错误;由A直接流向E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得到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D错误。
11.图示为池塘某食物网。
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或急剧减少时引起的以下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c的数量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B.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c与d之间存在食物之间的竞争C.浮游植物急剧减少时,c的数量可能大量增加D.浮游植物急剧减少时,浮游植物到a、b的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解析:选A。
浮游植物的数量适当增加会导致a数量增加,接着c数量也会增加,但浮游植物过度增殖可能引发赤潮,会引起其他生物如鱼c的死亡,A正确;c和d因为食物来源不同,两者之间不存在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B错误;浮游植物急剧减少可能导致c的数量大量减少,不会导致c的数量大量增加,C错误;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因种群数量变化而改变,D错误。
12.某河段受有害物质a污染后,有害物质a的浓度在各营养级部分生物种类体内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有害物质a沿食物链放大B.图示生物形成的食物链属于捕食食物链C.银鸥处于第五个营养级D.随着食物链延长各营养级的能量减少解析:选C。
有害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生物富集现象,即营养级越高,有害物质含量越高,A正确;图示生物因为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属于捕食食物链,B正确;根据有害物质的浓度分析,银鸥处于第四个营养级,C错误;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随着食物链延长各营养级的能量减少,D正确。
二、非选择题13.(2018·浙江11月选考)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生存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等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1)捕食食物链反映了各种生物之间____________的关系。
食物链数量的改变与生态系统内生物____________的变化相关,并能影响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2)分别测定所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值,可以分析能量在____________之间的流动情况。
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可分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和____________的能量两大部分。
在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变温动物,其主要原因是恒温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捕食食物链反映的是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是一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
多条食物链构成食物网,食物网中的生物是相互联系的,所以食物链数量的改变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数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生物种类数越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数量越多,食物网就越复杂,从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强。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主要有两种研究角度:①研究能量沿一个食物链流动;②研究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向另一营养级。
而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分别属于不同的营养级,所以分别测定不同营养级的能量值,可以分析能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的流动情况。
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按照是否被利用可分为: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能量也就是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假设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的同化量相等,由于恒温动物为了维持体温恒定而消耗更多的这一级的同化量,导致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减少,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也就随之减少,所以恒温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变温动物。
答案:(1)捕食与被捕食种类数自我调节(2)不同营养级未利用需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恒定14.图甲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模式图,河蚌以滤食浮游植物为生,草鱼以水草和浮游植物为食,青鱼以贝类为食,为了得到较高的草鱼产量,工人会定期饲喂一定的饲料,图乙是图甲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单位:J/(cm2·a)]。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呈现出来的生态系统“基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