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第5章曲线运动《向心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6节向心力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6节向心力教案

《向心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选用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六节教材分析:本节“向心力”的教学是继“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之后第三次关于圆周运动的教学,前两次是对圆周运动的描述,即研究其运动学方面的内容,而本节则从动力学角度分析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原因,这样学生对圆周运动的认识才更加完整。

向心力的教学是遵循先进行理论分析,再进行实验验证的顺序。

在前一节,教材从理论的角度给出了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及计算公式。

到了本节,教材从理论角度出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大小,即向心力的方向和大小。

理论的推导需要实验的验证,实验应该尽量从生活中提取素材、使用通用的器材来完成验证实验,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我身边,对科学产生亲近感。

教材中使用圆锥摆来完成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这容易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向心力是按照效果命名的,是由其他性质的力提供的。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在直线运动中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对物体的运动,但还未在圆周运动中使用牛顿运动定律,通过这一节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圆周运动中力与运动的关系,遵守的仍然是牛顿运动定律。

向心力这部分内容对现阶段的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学生在学到这部分内容时都感觉很抽象。

在前一节,学生尝试探究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与表达式,因此在这一节中如果能做好验证向心力公式的实验,将对学生理解向心力是效果力起极大的帮助作用。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实验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难点: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是由其他性质的力提供的四、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向心力的概念,知道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2、掌握向心力的表达式,计算简单情景中的向心力过程与方法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向心力的存在,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2、会测量、分析实验数据,获得实验结果,体会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的过程中树立实验与理论相辅相成、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价值观五、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思考每组学生发一个系有细绳的小球,让学生抓住绳子一端,让小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6向心力(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6向心力(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核心素养目标与课本内容紧密结合,通过实例分析、互动提问和练习等环节,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观念,提高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2. 能力层面:
- 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理解物理概念。
- 学生具备初步的数学运算能力,能够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应用能力。
- 学生在小组讨论、互动提问等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3. 素质层面:
- 学生对物理学科有兴趣,但部分学生对抽象概念和理论推导存在畏难情绪。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五章 曲线运动 6 向心力(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6——向心力(2)
2. 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二年级
3. 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XX周,星期X,第X节
4. 利用网络资源,如物理学科网站、在线实验模拟等,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视野。
5. 参与物理实验项目,如学校实验课、物理兴趣小组等,动手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七、内容逻辑关系
① 重点知识点:
1. 向心力的定义:向心力是指物体在曲线运动中,指向曲线中心的那个力。
2. 向心力的计算:向心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 Fc = m * v^2 / r 计算,其中 m 为质量,v 为速度,r 为半径。

重庆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五章《向心力》全套教案

重庆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五章《向心力》全套教案

《向心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向心力”编排在曲线运动倒数第二节,这部份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学好这部份知识,可以为学习下一章万有引力应用部份的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

圆周运动是生活中一种典型的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更是一种特殊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规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具体应用。

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其实又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应用。

因此,本节课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材在处理这部份知识时,改变原有教材的方法:新教材在前面一节已经利用矢量推导的方式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这节课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得出向心力公式,再通过实验验证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公式,然后再简单介绍向心力公式也适用于非匀速圆周运动。

这样的编排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模型的形成、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探究,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学习动机。

二、学生分析向心力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公式和牛顿运动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初步掌握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ma F =,并且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公式22ωr rv a ==向,所以,学生具有了理论推导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的知识储备和方法储备。

匀速圆周运动是生活中一种典型的运动形式,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发现问题,初步认识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通过理论探究,学生分组实验验证来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通过这个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实验动手能力。

在本节教学中,体验性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采用科学灵活的授课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思维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向心力》教案1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向心力》教案1

让学生亲历实 验过程.体验 成功乐趣.培 养动手能力和 团队协作精
学生独立完成,可以提 出问题神.同时又加 深了对向心力 表达式的理 解。 难点突破
力的合力提供,或者也可以由某个力的分力提供。
四、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1、变速圆周运动 我们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 在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的? 把做变速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沿切线方向 和法向方向正交分解, 得到一个切向的分力和一个法 向的分力。 切向分力产生圆周切线方向的加速度 (切 向加速度) ,法向分力产生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的特点: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其 表现就是速度方向的改变。 即向心加速度只负责速度 的方向变化。 切向加速度的特点:始终与速度方向平行,其 表现就是速度大小的改变。 即切向加速度只负责速度 的大小变化。 问: 请同学思考, 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和受力 情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只有向心力和向心 加速度,且大小不变。
O ω
通过让学生 思考并发表 见解, 培养学 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分 析问题的能 力.
使学生知道 向心力的作 用效果。
知识巩固 三【做一做】和【问题与练习】 【1】 通过【做一做】体会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 素有关。 学生分组实验,体会向心力的大小与线速度 和圆周半径的关系。 同时观察判断向心力的方向(总指向圆心) 学生汇报, 教师点评、落实 【2】 结合课本 25 页【问题与练习】加深和巩固对 向心力概念的理解。 课本 26 页第 2、3、4 题学生分组讨论。 (重 点讨论第 4 题) 学生汇报, 教师点评: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向心力并不是像重力、 弹力、摩擦力那样作为具有某种性质的力来命名的。 它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向心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来提供,也可以由几个 学生按照“做一做”栏 目中的实验介绍,独立 操作,在实验中去体验 影响向心力的变化情 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节向心力教案(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节向心力教案(2)

《向心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标分析: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教材地位:《向心力》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2第六章曲线运动的重点、难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是本章知识的一个拐点,又是本章内容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对圆周运动的表面认识上升到理论分析,又能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分析提高到对天体运动及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的分析及推演。

同时,《向心力》一节能够充分体现力和运动的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运动与力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质量、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了解了描述圆周运动的各个物理量及其关系,认识了匀速圆周运动指向圆心的向心加速度,并且学生已经经历了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及最后的成果展示的学习过程,具备了处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向心力概念,知道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一种力。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情景计算。

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的法向分力提供了向心力,切向分力用于加速。

4.知道一般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的内涵。

并熟悉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在验证向心力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实验在处理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并学会用力和运动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历从自己提出问题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

2.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6节向心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6节向心力教学设计

图(2)§5.6 向心力【学习目标】1.知道向心力的概念、方向及数学表达式。

2.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圆周运动问题时的一般的思路和方法。

3.进一步体会匀速圆周运动相比一般的圆周运动、一般的曲线运动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学习重难点】1.重点:向心力的方向和数学表达式。

2.难点:实际问题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授法、练习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存在向心加速度,据牛顿第二定律,必然受到相应的力,那么这个力又有什么特点?用手抡一个被绳子系着的物体使其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感受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材,交流讨论。

1.向心力的概念和数学表达式2.简述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在动力学上的差异 三、师生互动参与上述问题的学习与讨论1.学生互动学习交流发言。

2.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总结(结合课件展示)。

(1)向心力 ①概念: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 的合力叫做向心力。

②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

③大小:2222= m m()n n v F ma m r r r T πω=== ,显然匀 速圆周的向心力大小不变,但向心力不断变化。

简述P 23实验“用圆周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中思路方法。

(2)变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分析①常见的分析处理方法:如图(2)所示,将合力沿切线方向和法向方向两个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

沿法线方向的分力即为向心力F n ,改变物点运动的方向,产生法向的加速度a n ;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 τ,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产生切向的加速度a τ,如果a τ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物体做减速运动。

沿法向方向的定量关系,公式依然成立:22= m n n v F ma m r r ω== ②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率不变,必有F τ=0,a τ=0 ,即合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

高中物理 第5章 曲线运动 5.6 向心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第5章 曲线运动 5.6 向心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物理教案

5.7向心力两个方法得到的力并不严格相等。

通过实验还体会到,向心力并不是像重力、弹力、摩擦力那样具有某种性质的力来命名的,它是效果力,是按力的效果名的,在圆锥摆实验中,向心力是小球重力和细线拉力的合力,还可以理解为是细线拉力在水平面内的一个分力。

我有一个改进的实验,其装置如图6.7—1所示,让小球在刚好要离开锥面的情况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我认为利用该装置可以使测量值减少误差。

课堂训练说明以下几个圆周运动的实例中向心力是由哪些力提供的?〔1〕绳的一端拴一小球,手执另一端使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2〕火星绕太阳运转的向心力是什么力提供的?〔3〕在圆盘上放一个小物块,使小物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小物块受几个力,向心力由谁提供?参考答案〔1〕解析:小球受重力、支持力、绳的拉力而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竖直方向小球不运动,故重力、支持力合力为零,那么水平方向上的匀速圆周运动由水平面上的绳的拉力来提供。

〔2〕解析:火星和太阳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火星运转的向心力。

〔3〕解析:小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3、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在刚才“做一做〞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抡绳子来调节沙袋速度的大小,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疑问:难道向心力能改变速度的大小吗?为什么?〔不能。

因为我刚才做实验时发现,当我的手保持不动时,沙袋的速度并不能改变,只有当我的手在动时,沙袋的速度才能改变,所以不能。

但具体细节我还没有搞清〕对于做一般曲线运动的物体,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分析方法进行简化处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结合课本图6.7—4的提示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再与刚才研究的变速圆周运动去进行对比。

课堂训练〔1〕如图6.7—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钉两个钉子A和B,相距20cm 用一根长1 m的细绳,一端系一个质量为0.5 kg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钉子A上.开始时球与钉子A、B在一条直线上,然后使小球以2 m/s的速率开始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4 N,那么从开始到绳断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说明:需注意绳磋钉子的瞬间,绳的拉力和速度方向仍然垂直,球的速度大小不变,而绳的拉力随半径的突然减小而突然增大。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5章曲线运动《向心力》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5章曲线运动《向心力》教学设计.doc

《向心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向心力的概念;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公式及匀速圆周运动中供求关系,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判断计算。

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会根据向心力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讨论与圆周运动相关的物理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心力概念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及其运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公式及匀速圆周运动屮供求关系,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判断计算。

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教学难点理解向心力是一个效果力,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供求关系,理解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为合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知识回顾: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是如何定义的?其方向、物理意义、表达式是什么?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的总是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2•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变化。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3.向心加速度大小:V2十2a n = y或a n=①厂问题:②哪来的?即②是如何产生的?(二)情景引入:展示学习目标,出示人造地球一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图片问题1:请同学们观看动画,回答:(1)、地球绕太阳近似做什么运动?(2)、为什么地球绕太阳做这种运动,地球为什么没有飞出去?问题2:轻绳栓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力分析且求出合力。

学生冋答:凡与G平衡,合力为F, F即提供圆周运动的力。

2.认识向心力请同学们在总结归纳上面问题的基础上,给出向心力的定义、方向、大小、特点及作用效果。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用Fn 表示)(2)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发生变化遑一变力)(3)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和速度方向垂直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个力的合力,还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节向心力教案(3)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节向心力教案(3)
2.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教学难点
1.圆锥摆实验及有关物理量的测量.
2.如何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锥摆等实验设备
教学活动
[新课导入]
师: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研究了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特征,知道了如何描述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向心力.
生:数圈数测时间时,要从零开始数起.
生:我有一个改进的实验,不知是否可行,其装置如图6.7—1所示,让小球在刚好要离开锥面的情况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我认为利用该装置可以使测量值减少误差.
师:同学们能积极思维,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很好.至于该方案效果如何,老师没有做过,这里也不敢妄下结论,还请同学们课后进一步进行比较性的研究,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
课题
§5.7向心力
课型
新授课(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上述公式求质点在某一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来了解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具体“做一做”来理解公式的含义.
投影学生推出的向心力表达式:FN=mv2/r , FN=mrω2
点评:学生的思维在于老师的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于老师的调动.通过让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实验与探究]

《向心力》精品教案

《向心力》精品教案

第六节向心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向心力》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的重点、难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圆周运动的概念、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检验。

另外,向心力是对力学学习的延伸,它不同于以前学习的重力、弹力等性质力,而是一种效果力,实际上就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所以,本节课也是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复习及巩固。

同时,本节课还是后续学习和分析“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天体运动”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等知识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明白: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所需要的向心力。

所以,本节是本章乃至本册的重要内容。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对匀速圆周运动有了一定的理解。

知道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等,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已能够对运动的物体做简单的受力分析,明白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但对于是什么力来改变物体的这种运动状态,这个力有何特点,这个力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及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并不清楚。

并且学生已经经历了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的基本学习过程,具备了处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法分析1.从硬件配备来看: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数量合理安排学生实验。

让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去主动思考。

令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与自主实验相结合,让课堂增添生气与乐趣。

电子白板的出现无疑是对物理教学的一大提升,这一点,可从受力分析中体现。

在本课的教学中,对于运动物体的受力分析,可直接在电子白板进行显示,更生动。

2.从知识内容来看:由向心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引入向心力是教材所用的方法,学生对于向心力的理解不是很清楚,本节让学生认识实例:用细线系着小赛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从而引出向心力的概念。

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设计在古典力学中,向心力是当物体沿着圆周或者曲线轨道运动时,指向圆心(曲率中心)的合外力作用力。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背景分析:向心力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6节内容。

教材中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加速度引入的向心力;功能分析:在教学大纲中属于B段要求。

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又是天体运动的理论基础之一。

通过对本章节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把生活事例简化为物理模型的能力,复习旧知,强化受力分析能力,用学过的物理规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结构分析:教材先由向心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引入向心力的概念,接着利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最后分析一般曲线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资源分析:可利用媒体展示现实中的圆周运动;可利用带细线的小球模拟现实中的圆周运动,完成初步的“实例——模型”的转化。

可以利用课件展示由实物到模型的过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掌握、运用、提高;可以利用实物投影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情况分析:知识储备情况:学生熟练掌握了受力分析的方法,能独立完成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已经学习过向心加速度的内容,知道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方向;已经学习过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合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学习中的自我监控:学会观察,从看到的现象中找到隐藏的规律;能独立完成学案内容,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得出自己对指“向圆心的合力的理解”,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懂得互助合作,且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向心力的概念;知道向心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计算;会根据向心力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分析、讨论与圆周运动相关的物理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心力概念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体会物理规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及其运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通过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学习,认识实验对物理学研究的作用,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5.6 向心力 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5.6 向心力  教案设计

向心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知道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

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的公式,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二、教学难点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实验:让物块在旋转的平台上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物块为什么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二、新课教学[向心力]1.向心力的概念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到重力、摩擦力与支持力。

教师:物块所受到的合力是什么?学生:重力与支持力相互抵消,合力就是摩擦力。

教师:这个合力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思考并回答:方向指向圆周运动的圆心。

教师:得出向心力的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使概念的得出自然、流畅。

)2.感受向心力学生:学生手拉着细绳的一端,使带细绳的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教案(精选3篇)

向心力教案(精选3篇)

People will not suffer for a lifetime, but they will suffer for a while.(页眉可删)向心力教案(精选3篇)向心力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节《向心力》。

教材的内容方面来看,__节主要讲解了向心力的定义、定义式、方向及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前面几节已经学习了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这节讲的是描述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合外力,是对物体运动认识上的升华,为接下来万有引力的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所以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这样的安排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看,__节是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对物体运动认识上的升华,它把运动学和动力学联系在了一起,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也是学生知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方面】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具备了探究向心力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为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思维基础方面】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科学和第一学期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和较强的计算能力,但接受能力尚欠缺,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情感态度方面】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向心力有关的现象有,但是有一些是错误的这就给学生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带来困难。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向心力的定义;能说出向心力的定义、写出向心力的定义式和单位理解向心力的作用效果;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学习,相互联系,体验对物理概念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用概念前后联系的方法得出加速度的概念,感悟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学无止境的观点;通过向心力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实验,加深学生的印象,容易让学生理解,引起学生兴趣;四、重点与难点重点:向心力表达式验证,向心力________与作用效果。

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第6节向心力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

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第6节向心力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

第6节向心力一、 向心力 1.向心力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力。

(2)方向:始终指向圆心,与线速度方向垂直。

(3)公式:F n =m v 2r或F n =m ω2r 。

(4)效果力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凡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不管属于哪种性质,都是向心力。

2.实验验证(1)装置:细线下面悬挂一个钢球,用手带动钢球使它在某个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组成一个圆锥摆,如图5­6­1所示。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合力,这 个合力叫向心力, 它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向心力的大小为F n =m v 2r=m ω2r ,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与线速度方向垂直。

3.向心力可能等于合外力,也可能等于合外力的一个 分力,向心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

4.可把一般的曲线运动分成许多小段,每一小段按圆 周运动处理。

图5­6­1(2)求向心力:①可用F n =m v 2r计算钢球所受的向心力。

②可计算重力和细线拉力的合力。

(3)结论:代入数据后比较计算出的向心力F n 和钢球所受合力F 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钢球需要的向心力等于钢球所受外力的合力。

二、 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 1.变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一般不等于向心力,合外力一般产生两个方面的效果: (1)合外力F 跟圆周相切的分力F t ,此分力产生切向加速度a t ,描述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2)合外力F 指向圆心的分力F n ,此分力产生向心加速度a n ,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2.一般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一般曲线运动,可以把曲线分割成许多很短的小段,每一小段可看作一小段圆弧。

圆弧弯曲程度不同,表明它们具有不同的半径。

这样,质点沿一般曲线运动时,可以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进行处理。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向心力既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也可以改变速度的方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 5.6向心力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 5.6向心力 教学设计

《向心力》
教学设计
科目:高一
授课教师:
稳步推进高效课堂进程合力带动教学科研发展
4、实例分析体会向心力来源体会向心力的作用
模型一:单独某个力提供向心力
①绳拴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

②木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物块在桶壁随圆桶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模型二:几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播放自行车比赛过弯道,引出以下
模型)
①小球在光滑漏斗壁内的匀速圆周运

②小球在光滑碗内壁的匀速圆周运动
两个问题用合成法分解法,不同的方法得到相
同的结果,并简单总结向心力问题的解题步骤
加深对向心力中合力的分析与理解
对点集训课件展示
A层1、2 ,
B层3,C层4
巩固提升
总结提升1.向心力概念、公式、特点
2.变速圆周运动合力与向心力的区别
布置分层作业练习册A层1、2、4、5 ,B层3、7、8、9、10
C层4、6
板书设计
§5.6向心力
一、向心力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力
2、大小:
二、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F合≠F向
教学本节课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理念下展开,旨在以“问题引领”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发动集体力量,克服学习困难。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6 向心力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2新课 第五章:曲线运动 (3)

5.6 向心力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2新课  第五章:曲线运动 (3)

5.6向心力★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3.结合向心力理解向心加速度4.理解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与向心力的关系 (二) 过程与方法1.从受力分析来理解向心加速度,加深对牛顿定律的理解。

2.通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来了解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理解公式的含义。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亲身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

2.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3.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难点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单纯从运动学角度用公式对匀速圆周运动t v v a t 0-=的加速度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始终指向圆心。

于是我们把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又称作向心加 速度。

师:今天我们将结合物体受力从动力学角度用公式来研究向心加速度。

师:现在我们已知知道了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的特点,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物体做匀速 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有什么特点? 生:根据公式,我们知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应该,方向总是与速度垂直指向圆心。

二、向心力师:由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始终指向圆心,所以我们把匀速圆周运动物体 所受的合外力又称作向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心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向心力的概念;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公式及匀速圆周运动中供求关系,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判断计算。

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会根据向心力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讨论与圆周运动相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心力概念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及其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公式及匀速圆周运动中供求关系,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判断计算。

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教学难点
理解向心力是一个效果力,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供求关系,理解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为合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知识回顾: 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是如何定义的?其方向、物理意义、表达式是什么?
1.定义: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的总是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2.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变化。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向心加速度大小:
r r
v a a
n n
22或ω==问题:a n 哪来的?即a n 是如何产生的?(二)情景引入:
展示学习目标,出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图片
问题1:请同学们观看动画,回答:(1)、地球绕太阳近似做什么运动?(2)、为什么地球绕太阳做这种运动,地球为什么没有飞出去?
问题2:轻绳栓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力分析且求出合力。

学生回答:F N 与G 平衡,合力为F ,F 即提供圆周运动的力。

2.认识向心力
请同学们在总结归纳上面问题的基础上,给出向心力的定义、方向、
大小、特点及作用效果。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用Fn 表示)
(2)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发生变化是一变力)
(3)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和速度方向垂直
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4)向心力的来源?
实例分析:
1、向心力的来源:可以是重力、弹力等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还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

2、向心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变化,是一
变力。

问题:向心力的大小如何计算?活动:做一做(感知向心力)
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准备好的一端系着小球的绳子,让它在光
滑的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注意安全),说出你感觉到了什么?牵绳的手有什么感觉?改变小球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半径,质量,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猜想:向心力大小可能与质量、半径、角速度等有关(三)向心力公式的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向心力公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a F =,结合我们上一节求得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则推导出向心力的大小:
r
m r v m ma n n
F
22
ω===
过渡语:对于这个式子是否正确?光有理论是没有说服力的,需要实验来验证。

实验探究: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实验目的: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实验原理:构造一个圆锥摆,向心力是小球所受的重力与绳拉力的
合力计算提供的,找出和向心力大小有关的因素,设计实验,根据实验
结论验证向心力的公式。

r T m r m r v m F
n
2
22
2⎪⎪⎭
⎫ ⎝⎛===πω实验器材:铁架台、小钢球、细线、力矩盘、刻度尺、天平、秒表。

实验过程:
1、组装仪器,用天平测出小球质量m 。

用细线拴住钢球,细线上端固定在
铁架台上,下面放上带有同心圆的力矩盘,使钢球静止时正好位于圆心。

2、用手带动钢球,设法使它沿纸上的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某个圆周运动,随即手与钢球分离。

3、用秒表记录钢球运动若干圈的时间t ,再通过力矩盘上的圆测出钢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这样就能计算钢球的角速度(或线速度)ω。

4、测出钢球到悬点的竖直高度h 。

5、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数据记录并分析:
次数质量m (g )半径r (c m )
高度
h (c
m )
圈数 n
时间t (s )
角速度
(N )
123456
实验结论: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m 、圆周半径r 和角速度ω都有关系,由实验数据验证了向心力表达式
r T m r v m r m F
n
2
22
2⎪⎪⎭
⎫ ⎝⎛===πω由此,我们的理论分析得到了验证是正确的。

例:如图所示,长0.40m 的细绳,一端拴一质量为2kg 的小球,在光滑
水平面上绕绳的另一端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运动的角速度为
5.0rad/s ,求绳对小球需施多大拉力?
N
r m F
n
202==ω答:绳对小球需施20N 的拉力
(四)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观看链球视频观察
问题1:投掷过程中为什么链球速度越来越大?变速圆周运动的速
度大小是怎么改变的?
F t 切向分力,它产生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的大小。

F n 向心分力,它产生向心加速度,改变速度
的方向。

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不指向圆心
问题2:对于本章我们研究的对象是曲线运动,而到目前为止我们
已经研究了两种特殊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那对于一般
的曲线运动,我们怎么去研究呢?
把一般曲线分割为许多极短的小段,每一段都可以看作一小段圆弧,这时可以把质点经过曲线上某位置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来处理。

(五)课堂练习
市编学案23页1-5题
(六)课堂小结
1.向心力: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力,这个力叫向心力。

(2)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

(3)效果: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4)来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5)大小:
r
T
m
r
m
r
v
m
F n
2
2
22
⎪⎪




=
=
=
π
ω
2.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向心力是合力沿半径指向圆心方向的分力。

(七)课后作业 作业:完成非常学案练习题(八)板书设计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6节向心力
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力,这个力叫
向心力。

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

效果: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来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大小:
r
T
m
r
m
r
v
m
F n
2
2
22
⎪⎪




=
=
=
π
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