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常见的一种景物描写方法
常见的一种景物描写方法有许多常见的景物描写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情感上的共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景物描写方法。
1.视觉描写视觉描写是最常见的景物描写方法之一、通过详细地描绘人物、物体或场景的外观和形状,使读者可以形象地想象事物的样子。
可以描述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纹理等,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视觉感。
例如: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光影。
红色的玫瑰,在清晨的露水中闪烁着精致的光泽。
2.音效描写音效描写通过描绘声音和声音的特点来描绘一个场景。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让读者听到事物产生的声音,从而增加读者的参与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湖面上传来了轻微的涟漪声,微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声。
3.触觉描写触觉描写通过描述物体的质地、温度、湿度等信息,让读者感受到事物的触感。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中的环境。
例如:湖水扑面而来,让人感到一阵湿润的清凉。
4.嗅觉描写嗅觉描写通过描述物体所散发出的气味,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唤起读者的记忆和感情。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增强读者的身临其境感。
例如:空气中弥漫着微妙的花香,让人感到宁静与舒适。
5.味觉描写味觉描写通过描述物体的味道,可以增加读者的参与感和情感上的共鸣。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事物的味道,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例如:咖啡的苦涩在嘴里弥漫开来,渐渐地融入了味蕾。
6.时间描写时间描写通过描述天气、光线或季节的变化来描绘一个场景。
时间描写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增强读者的身临其境感。
例如:天空渐渐变暗,夜幕降临时,星星在宇宙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7.情感描写情感描写通过描述人物的情感和感受来描绘一个场景。
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共鸣。
例如:环顾四周,她沉浸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内心充满了平静与宁静。
这些都是常见的景物描写方法,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可以进行合理的运用,以便更好地表达和传达出作品中想要表现的意境和情感。
景物描写常用方法
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
1.调动多种感官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3.动静结合
例文欣赏:
淡淡的月光像轻薄的纱,飘飘洒洒的,笼在水面上,给镜子般的水面撒上了一层碎银,晶亮闪光。
我在荷花池边漫步,微风如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摩着我的脸庞,那么惬意,那么舒坦。
耳边传来阵阵蛙鸣,青蛙们争先恐后地从荷花池中探出头来,四处张望着,高唱着梦的旋律。
晚风轻拂,送来缕缕清香,我沉醉在这朦胧美好的荷塘月色中,迟迟不想归去。
例文分析:
①调动多种感官。
如文段中“淡淡的月光像轻薄的纱,飘飘洒洒的,笼在水面上,给镜子般的水面撒上了一层碎银,晶亮闪光”是视觉,晚风轻拂,送来缕缕清香是嗅觉,“微风如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摩着我的脸庞,那么惬意,那么舒坦”是触觉,“耳边传来阵阵蛙鸣,青蛙们争先恐后地从荷花池中探出头来,四处张望着,高唱着梦的旋律。
”是听觉。
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如“青蛙们争先恐后地从荷花池中探出头来,四处张望着,高唱着梦的旋律。
”是拟人修辞“淡淡的月光像轻薄的纱,飘飘洒洒的,笼在水面上,给镜子般的水面撒上了一层碎银,晶
亮闪光”是运用比喻修辞。
共同运用,生动描写出荷塘月色景色之优美。
③动静结合。
如“耳边传来阵阵蛙鸣,青蛙们争先恐后地从荷花池中探出头来,四处张望着,高唱着梦的旋律。
”是动景,这里以动写静,反衬夜的宁静。
显得更生动形象。
景物描写的六种方法
景物描写的六种方法
1. 直观描述:“一处湖边风景,湖面起伏的波痕在蓝色的湖水上轻轻流动,两岸樱桃树林簇拥着山间的小屋,游鱼在湖水中游弋,树叶随风摇曳,欢快的景色煞是令人神往。
”
2. 强调景象的古朴优雅:“远处一条小河蜿蜒流淌,古朴的小桥横跨河面,河边是一排排垂柳拂水,青草如茵,山峦曲折,一派古朴优雅的景象,令人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受。
”
3. 描写地域风情:“清风徐来,清凉的空气荡漾在大地上,牧羊的少年在山坡上走来走去,看着四周绿树茂盛,绿野仙踪,一种原始的宁静淡雅弥漫在这里,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惬意气息。
”
4. 描写细节:“仰望远方,一处袅袅炊烟从山谷中飘来,走在山路有步伐的游客们被这欢快的景色所触动,这里有山有河,有小山村,有田园美景,一片宁静漂亮的景色尽收眼底。
”
5. 描写秋日景色:“一秋之景,秋阳洒落,树叶随风轻轻飘落,湖面上的微风轻拂,渐渐变成一片金黄的湖浪,这里充满着秋之美,清脆的秋叶飘落,清凉的秋气抚入心扉,赏一秋之景,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
6. 描写当地人民:“来到这里,看到乐观向上的当地人民,山间布满着棉花,村童围着火堆跳舞,有歌有舞,一片欢快的气氛,他们昂首挺胸,脸上写满了希望,让人不禁感叹当地人民的热情,无论前路还有多长,他们都乐观向上地生活着。
”。
景物描写8个常见手法
景物描写8个常见手法常用写景方式有八种。
一、正与侧(衬托对比)的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
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
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
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
景物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景物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1. 形容词描写:使用形容词来描述景物的特征,例如“高大的建筑物”、“翠绿的树木”等。
2. 动词描写:使用动词来揭示景物的动态,例如“湍急地流淌的河水”、“扑朔迷离的云雾”等。
3. 比喻描写:利用比喻来描绘景物的特点,例如“阳光像一把金色的斧头砍在水面上”、“花园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
4. 对比描写:通过对比来突出景物的特点,例如“一片公园,有明媚的春花和蓬勃的生机,但角落里的残枝败叶暗示着秋的来临”。
5. 具体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细节来描写景物,例如“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6. 情感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感受和情感来表达景物的意义,例如“湖水如同明镜,映照着我的心情”。
7. 空间描写:通过描写景物的空间布局和组合来传达景物的整体形象,例如“一条弯曲的小巷,两旁是砖砌的老房子,街道尽头是一座古老的教堂”。
8. 时间描写:通过描写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状态来展现景物的变化,例如“清晨的海滩上,海鸥在空中盘旋,潮水正缓缓退去,留下一片平静的沙滩”。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景物描写方法,作家根据具体情境和个人风格,也可以将这些方法灵活地运用和组合。
景物描写方法
景物描写的方法【方法一】五觉法[解说]“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光、声、味、嗅、触等)对物体的多重感知。
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
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示例]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涛冲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幕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听潮》【方法二】分解法[解说]写景状物一般要对所写植物、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社区环境作“镜头特写”,特写不能太笼统,要逼真、有层次,这就必须把一个整体的东西分解为右干细部来描写。
如《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分解成为“干、枝、叶、皮”来写。
分解有序,抓住特征描绘,就把事物描写得形象、具体、可感。
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还是写动植物形状,迹或是写景,如果想写得逼真、真体,就可利用分解法,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使动物五官肢体活动起来,使景物层次分明,使结构有条理,也就完成了物、意、文的又重转化。
[示例]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之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中,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的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青色。
这是虽然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白杨礼赞》【方法三】烘托法[解说]有时候,描写的对象很单调,不适宜用分解法,可运用联想、打比方多方烘托,突出其特征,表现其神韵。
[示例]这可是个好瓜。
在青蔓绿叶的掩映下,透露着碧绿的瓜皮,反射着几点柔和的阳光。
拔开枝蔓,你看吧,好大的个儿啊!它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远古留下的一颗未曾孵化的恐龙蛋。
写景 手法
写景手法
写景手法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写景方法:
1. 多角度描摹: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景物的各个方面。
2. 细节描写:通过对景物中的细节进行描写,突出景物的特点,增强景物的真实感和生动感。
3. 比喻和拟人: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景物人格化或者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4. 变换视角:通过变换视角来描写景物,使景物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增强读者的感官体验。
5. 情景交融: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使景物描写更加富有情感色彩,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6. 引用前人诗句:适当引用前人有关景物的诗句,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和诗意。
7. 衬托和对比:通过衬托和对比的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或者强调某种情感。
在写景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同时要注意情景交融,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写景的写作方法通用五篇
写景的写作方法通用五篇写景的写作方法 11、分类描写法分类描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等,或不同方面,如形状、颜色、声音等的顺序来写的。
因此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进行描写。
采用分类描写法要把握景物的总特征和各类景物特征的关系。
描写各类景物时,都要围绕景物的总特征。
采用分类描写法,还要注意准确地分门别类,避免重复交叉。
2、围绕中心法我们描写景物时,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写下来,而且也不必要全写。
围绕中心法就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选择有关的景物进行描写。
采用围绕中心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
有了中心,写景就有了主心骨。
中心的确定来自对景物的细致观察。
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文章中心。
中心确定以后,就要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筛选。
能表现中心的就要进行细致的描绘。
能衬托中心的也要进行必要的描写。
与中心无关的,就略去不写。
3、移步换景法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
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4、定景换点法同一景物,从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现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
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物的差异写出来。
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远及*,或由*及远,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
此外描写景物时,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去反映,使读者对景物有整体感。
景物描写的角度和方法
景物描写的角度和方法一、描写角度(一)视觉角度1. 形状描写可以详细描绘景物的轮廓、外形等。
例如“那棵老槐树,树干粗壮得需两三人合抱,它的树冠宛如一把巨大的绿伞,不规则地向四周伸展着枝叶。
”2. 颜色描写通过描写景物的色彩来增强画面感。
如“春天的田野像是一块五彩斑斓的画布,嫩绿的麦苗随风摇曳,金黄的油菜花灿烂夺目,还有那星星点点的粉色桃花点缀其间。
”3. 大小描写明确景物的规模大小。
“那座古老的城堡矗立在山顶,高大而雄伟,它的城墙足有十几米高,绵延数千米,仿佛一个沉睡的巨兽。
”4. 远近高低描写远近由远及近或者由近及远地描写景物,可以营造出一种空间感。
例如“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是一幅水墨画。
渐渐地走近,才看清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林间还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声。
”高低描写景物的高低错落,使画面富有层次感。
“那片竹林,高大的竹子直插云霄,而在竹林的脚下,是一丛丛低矮的野草,它们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二)听觉角度1. 自然声音描写描写风声、雨声、鸟鸣声等自然声音,能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夜晚,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雨滴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偶尔还能听到远处池塘里传来的蛙鸣声。
”2. 人为声音描写如果场景中有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也可以进行描写。
“集市上热闹非凡,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还有那铁匠铺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三)嗅觉角度1. 香味描写描写花朵的芬芳、食物的香气等。
“走进花园,一股浓郁的玫瑰花香扑鼻而来,那香味甜丝丝的,让人陶醉。
”2. 异味描写在某些特殊场景下,异味也是景物描写的一部分。
“那间废弃的仓库里弥漫着一股腐臭的味道,混合着潮湿的霉味,让人忍不住捂住鼻子。
”(四)触觉角度1. 温度描写描述景物的冷热感觉。
“清晨,走在沙滩上,沙子还带着夜晚的凉意,海水轻轻涌来,冰冷的海水漫过双脚,让人不禁打个寒颤。
”2. 质地描写描写景物的质地,如粗糙、光滑等。
景物描写的常见方法
景物描写的常见方法一、透过细节描写展示景物的特点在描写景物时,常常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景物的特点。
比如,在描写一座山时,可以通过描述山的形状、高度、山势等细节来展示其壮丽和雄伟。
可以说,细节描写是展示景物特点的常见方法之一。
二、运用比喻手法增强描绘的效果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描写景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将景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景物的特点。
例如,可以用"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来形容一片开满鲜花的草地,增加了描绘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三、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景物的特色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将景物与其周围环境进行对比,可以突出景物的特色。
例如,在描写一片绿树成荫的公园时,可以将其与周围的高楼大厦进行对比,突显出公园的宁静和舒适。
四、运用动词和形容词丰富描写的内容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丰富的动词和形容词可以让描写更加生动。
通过使用形容词来描绘景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使用动词来描绘景物的动态,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景物的存在。
例如,可以用"碧绿的草地上,小鸟欢快地歌唱着"来描绘一个美丽的公园。
五、运用排比和对偶增加描绘的艺术感排比和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描写景物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将景物的特点进行排列或对比,可以让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可以用"山高水长,鸟语花香"来描绘一个宜人的景区,增加了描绘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景物生命力拟人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也是描写景物的一种方式。
通过赋予景物人的特征和行为,可以让景物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可以用"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跳舞"来描绘一片树林,增加了描绘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七、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展示景物的变化在描写景物时,可以将叙述和描写相结合,通过叙述景物的变化来展示景物的特点。
例如,在描写一片田野时,可以先叙述田野的静谧与宁静,然后再描写田野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得繁华与丰收,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景物的变化和特点。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一、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写景的第一步是要对所描绘的场景进行全面的感知和体验。
不仅要仔细观察景物的色彩、形状、动态等方面的特点,还要注意景物所散发出的气味、声音等感觉。
只有对景物进行细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才能更好地传达给读者。
二、准确的用词和修辞手法准确的用词和修辞手法是写景的关键。
用词要贴切,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景物的特征,如清晨的露珠、傍晚的云彩等。
修辞手法可以丰富描写的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写景更加生动有趣。
三、运用五官感知景物的描写不仅仅是对其外观进行描述,还应该运用五官感知来增加描写的多样性。
通过描写景物的味道、触感、声音等,可以给读者更加直观、真实的感受。
四、写景的时态选择写景可以使用不同的时态进行描写,如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过去时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历史和变迁,现在时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景物的现状,将来时则可以展望景物的未来。
五、运用对比手法对比手法可以增强景物的鲜明性。
通过将相似或相反的景物进行对比,可以突出景物的特点和意义。
例如,将春天的繁花与冬天的荒凉进行对比,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季节更替的魅力。
六、运用个性化的视角个性化的视角可以使景物的描写更加独特和有趣。
通过运用自己独特的经历、感受和表达方式,可以给景物融入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使其具有独特的韵味。
七、合理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可以提升描写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例如,拟人可以赋予景物情感和灵性,比喻可以使景物更加形象生动,排比可以增强描写的节奏感。
合理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能够使描写更加富有复杂性和美感。
总之,写景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和细心描绘的艺术。
只有通过准确的用词和修辞手法,运用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合理运用个性化的视角和修辞手法,才能写出触动读者内心的景物描写。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写出生动、鲜活的景物描写。
景物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景物的描写方法有哪些景物的描写方法是描写作品中的环境与风景,以便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场景的美丽与特色。
在文学作品中,描写景物通常是通过丰富的语言形象和细致入微的描绘,以表现出景物的外貌、气氛和情感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景物描写方法。
1. 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是对景物外观的描绘,通过细致入微地描述景物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来使读者形象地感受到景物的美丽与细腻。
例如:“庭院里一棵苍劲挺拔的古梅,长满了傲雪凌霜的树皮,如同一位年迈的哲人,蕴藏着岁月的沧桑与智慧。
”2. 感官描写: 感官描写是通过描述景物给人的感觉,使读者通过五感能直观地感受到景物的气味、声音、触感等各种感官刺激。
例如:“远远地传来鸟儿的啼鸣声,仿佛在忙碌的城市中找到一丝清凉。
微风轻拂着脸庞,带来了沁人心脾的花香,让人陶醉其中。
”3.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描述景物的运动,如风吹树叶摇曳、涛声拍岸等,使读者感受到景物的生动与活力。
例如:“湖面上的莲叶轻轻摇曳,如同舞动的绿色丝带。
微风吹过,水面上泛起一层细细的涟漪,如同天女散花,美得令人陶醉。
”4. 对比描写: 对比描写是通过对比景物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使读者更加鲜明地感受到景物的特色与独特之处。
例如:“冬日里世界变得一片寂静,仿佛万物都进入了休眠的状态。
然而,在这片寂寞的世界中,一群可爱的红雀相互追逐嬉戏,为冷冽的冬季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5. 象征描写: 象征描写是通过景物来暗示某种情感或意义,使读者通过景物间接地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例如:“五彩斑斓的彩虹挂在天空上,象征着和平与希望,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
而在这崇山峻岭之中,那座高耸入云的石山则象征着力量与坚韧。
”6. 情感描写: 情感描写是通过描述人们对景物的感受和情感反应,使读者能够从情感上与景物产生共鸣,并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例如:“站在海边,望着无垠的大海,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澎湃和无限的渺小。
海风轻抚着脸庞,让我感到一种宁静和喜悦。
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写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关键在于文章中要有重点描写的景物,而每个景物都非蜻蜓点水般地描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方法一、有角度,分层次。
任何一处的景物都不能一眼尽览,总需要多角度地审视,才能给人留下总的印象。
我们要把景物完整地再现出来,就需要多角度来描绘。
1、把整体分解开来描写。
这种方法如同剪贴画,由一块一块的部分拼凑成一个整体,让读者领略其全貌。
对于春光来说,我们都领略过美,但我们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现这个似实实在在但又很抽象的精灵。
朱自清的《春》就用分解法来描写,分解成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人的图画,然后组合成整个春的景象。
2、超越时空的描写。
许多景物的特色与全貌,并不是作者一时一地能完全掌握的。
比如四时的变化,方圆几十里的地貌状况等,但要想反映它们的特色,就需要超越时空来描写了。
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这样,读者不仅了解了一时的景色,而且四季佳景,晦明变化都能一一观赏到。
3、恰当的顺序。
我们观看景物一般是从外到内,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
我们描写景物,目的就是让读者和我们一样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在写景时,我们应考虑到并尊重观赏者的习惯,按照这样的顺序去描写。
二、突出特征,工笔细描。
人们对西湖、玄武湖和昆明湖都流连忘返,究其原因就是它们各有自己的个性。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景物的独特的个性与风采了。
姚鼐《登泰山记》有一段关于日出的描写: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写景的常用方法 七个写景的方式
写景的常用方法七个写景的方式1.对比写景法。
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能够突现“景”的细微差异。
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把十几年前的一株零丁的藤萝同眼前的紫藤萝瀑布对比着写,表现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迥然不同的时代特征;《故乡》一文,作者把二十年前故乡的美好同现实中故乡的萧条进行对比,揭示辛亥革命以来广大农村经济日趋破败的现实。
2.拟人写景法。
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把“景”人格化,能使“景”富有生机。
如《山中访友》一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那“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白云、瀑布、悬崖、峡谷、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雷阵雨、老柏树、蚂蚁……一个个与之互诉心声,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3.比喻写景法。
运用比喻的表现手法,使所绘之景更生动形象、更具体可感。
如朱自清的《春》,文中分别用“火”、“霞”、“雪”喻春花,用“牛毛”、“花针”、“细丝”喻春雨,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喻春天,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江南春天的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一一刻入读者的脑海里。
4.动静结合法。
景物描写要动静结合。
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有的处于变化状态,既要写出它的静态,例如景物的位置、形态、大小、色彩等,又要写出它的动态、景物瞬间的形态、位置、声音、色彩等方面的变化。
写景要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逼真传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鲁迅的《社戏》写春夜出航时连山之景:“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一句,化静为动,以动写静,衬托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5.简笔勾勒法。
也叫“白描”,是一种文字简练单纯、不作任何修饰渲染的表现手法。
这种手法能保持生活的原滋原味。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前部分写百草园冬景时,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其乐无穷。
写景的五感技巧和方法
写景的五感技巧和方法写景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为了使写景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我们可以运用五感技巧和方法,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五种技巧和方法。
一、视觉视觉是写景中最常用的感官。
以下是一些视觉技巧和方法:1.色彩描绘:运用丰富的色彩词汇,描绘景物的颜色,使画面更加鲜明。
2.形态描绘:通过描绘景物的形状、大小、线条等,使读者对景物有更直观的认识。
3.空间描绘:描绘景物的远近、高低、左右等空间关系,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4.动静结合:将动态和静态的景物相结合,使画面更具生动性。
二、听觉听觉描绘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声音,以下是一些听觉技巧和方法:1.声音描绘:运用各种声音词汇,如鸟鸣、水流、风吹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
2.音量描绘:通过描绘声音的大小、高低,表现景物的氛围。
3.音质描绘:描绘声音的清脆、浑厚、悠扬等,增强画面的质感。
三、嗅觉嗅觉描绘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气味,以下是一些嗅觉技巧和方法:1.气味描绘:运用各种气味词汇,如花香、海水、烟味等,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2.气味对比:通过对比不同气味,展现景物的特点。
3.气味变化:描绘气味的变化,如由浓转淡、由香变臭等,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四、味觉味觉描绘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味道,以下是一些味觉技巧和方法:1.味道描绘:运用各种味道词汇,如酸甜、苦辣、咸鲜等,让读者产生共鸣。
2.味道对比:通过对比不同味道,展现景物的独特性。
3.味道变化:描绘味道的变化,如由淡变浓、由苦转甜等,丰富画面内容。
五、触觉触觉描绘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质感,以下是一些触觉技巧和方法:1.质感描绘:运用各种质感词汇,如光滑、粗糙、柔软等,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触感。
2.温度描绘:通过描绘景物的冷热程度,表现景物的氛围。
3.触感变化:描绘触感的变化,如由冷变热、由硬变软等,增强画面的生动性。
总结:运用五感技巧和方法进行写景,可以让读者全方位地感受到景物的魅力。
【语文知识点】景物描写的方法
【语文知识点】景物描写的方法
景物描写的方法有移步换景;寓情于景;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运用形象比喻;侧面描写突出景物等。
1、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移步换景。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小石潭记》中第四段中潭中气氛——寓情于景。
3、运用形象比喻:如《小石潭记》中第三段中写小潭清流——形象比喻。
4、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6、侧面描写突出景物:如《小石潭记》中第二段中写水清: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
4、揭示人物心境,展示人物性格。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7、照应标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景物描写的9种方法
景物描写的9种方法景物描写就是把景物写出来,它的主要作用:(1)暗示社会环境;(2)交待事情发生的前题条件;(3)表示时间的推移;(4)揭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此外,景物描写还可以交待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原因。
做为人物联想的依托。
衬托人物的性格,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表现主题铺路等重要作用。
因此,作文时景物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方法:(1)选好观察点:写景物就是把观察到的东西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写给人看,观察点不同看到的情况不一样,写景,选好观察点是很重要的。
例如《燕子》一课中“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线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曲谱啊!”这是站在地上看远处的景物。
《长城》一课所写的长城观察点就不同:“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是远看长城。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砖筑成的。
”这是在长城脚下看长城“城墙顶上铺着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侧有两米多高的垛口,垛口上面有了望口,下面有射口,是了望和射击用的。
”这是站在长城上看到的。
(2)按一定的顺序写:按一定的顺序写景,才能条理清楚。
写景物的顺序有:按方位写: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可自左而右或自右而左可先四周后中间或先中间后四周。
按景物的远近写:可由近及远,也可以由远及近;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可以先写全景再描写局部,也可以先描写局部再写全景,例如《林海》一课就采用这种方法先概括地写林海的全景:“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小时,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接着再以落叶松为重点写树,以小树间的野花为重点写出林海的美丽。
(3)按一定的范围写:写景物时,视野所见,范围可大可小,不一定全写,要确定范围后再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春》范例
春花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 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 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 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 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 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作者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所描写的景物也是 十分美丽动人,作者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请同学们找找这些句子的共同之处?
明确: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 法,让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小结 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2、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 4.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相结合
学以致用:
1、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春草图”、“春风 图”、“春雨图”“迎春图”、四幅春景图。
2、写作练习:写一段景物描写。
描写对象:春花
景物特点:
种类多
颜色艳
香味浓
景物味道
视觉 嗅觉
听觉 味觉
触觉
为什么作者要写蝴蝶和蜜蜂?
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
作者还写了果实,这是作者眼前真实看到的 景吗?
明确:这是虚实相结合的写法。
作者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呢?
明确:找到关键词“树上”、“地下”可以看 出采用了空间顺序,提示还有时间顺序和逻辑 顺序,这三种顺序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思路变得 更清晰,更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