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
引言
近年来,随着学习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现象明显呈上升趋势。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真实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本人对所实习的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及时的心理干预对策,逐步形成学生、学校、家庭三方参与的心理健康促进模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好心理基础。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形式的延伸和补充。大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09年9、10月份,对我所实习的学校进行了调查,调查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这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代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共发问卷160份。
性别:年龄: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表,共有32个项目,每个题目后边有5个等级供您选择,分别按照程度的高低1,2,3,4,5表示。请按照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描述您的等级,标出相应数字。
(1)无:自觉该项目无问题
(2)轻度:自觉有该项目问题,轻度出现。
(3)中度:自觉有该项目症状,其程度为中度。
(4)偏重:自觉有该项目症状,其程度为中等严重。
(5)严重:自觉有该项目症状,已达到非常严重程度。
注意:(1)每个题目后只能选一个等级,在相应的空格里打上“√”。
(2)每个题目都要答。
请按问题对您的影响程度选择。
2、个案调查
(二)调查对象
高一学生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轻度不良反应学生大约占5.1%;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占3.5%。
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目前,绝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都是独子(女),在这些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双双关注的眼睛。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业负担稍重但能承受;遇到困难能与同学或朋友交流;家长也能通过讲道理、沟通的方式教育孩子,与孩子商量,等等。但部分中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
(1)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和社会的消极影响,有些学生一直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并没有把主观和客观、自我和环境有机整合起来。这种自我中心意识是不健康的,同时又是其他异常心理和行为的根源,在行为表现上就是任性和没有责任感。
(2)适应能力差,经受不了批评、挫折和压力。中学生大部分在家庭中处于独一无二的霸权地位,客观上使他们很难有竞争观念、合作精神,很容易养成飞扬跋扈、专横的性格。他们在转型期间往往做事静不下心来,没有耐性,见异思迁,好大喜功;遇到挫折,就表现出某种忧郁心理。
(3)心理自卑,遇事容易走极端。自卑是自尊的缺乏状态,它和“自大”一样,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特征。缺乏自信心,遇事退缩,有的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这些都是自卑的表现。
总的来说,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等。
问题分析:
伴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繁重的学习压力,中学生面临各自不同的心理负担,有时甚至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而这些学生大多不愿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老师,而是藏在心里。久而久之,一些家长和老师无法理解的现象就在孩子们身上出现了。
(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不良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因素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其一,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许多家长对子女采取的是一种保护式教育,即孩子只管学习,其他的一切由父母承包。娇生惯养下成长的孩子必然存在“三缺”:缺吃苦耐劳的精神,缺艰苦奋斗的意志,缺战胜困难的勇气。“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风雨雨。心理脆弱、逃避困难、怕苦怕累是他们的通病,严重者遇事不顺就会产生心理崩溃、行为偏激的恶果。金华一位学生因一次考试成绩不好遭到母亲责备,竟用榔头将其母亲活活打死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其二,有些家庭因父母离异、双亲外出、生活贫困等原因,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情的浇灌,从而产生孤僻、不合群、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如某校一学生因家庭贫困,整天沉溺于如何赚大钱的幻想中去而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导致精神幻想症。
(2)学校因素
当前教育市场化倾向加剧,校际间竞争越演越烈,竞争获胜的法宝往往是升学率。虽然素质教育人人叫好,但应试教育却依然大行其道。原因很简单,现在人们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一个教师工作的优劣的标准还是升学率的高低。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把升学指标层层分解,先是分解到干部,干部分解到教师,教师分解到学生。于是,无边无际的题海,没完没了的考试,胆颤心惊的排名,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在应试的达摩克利斯剑之下,学生整日惴惴不安,心事重重。也只有少数学生在获得高分时才有那“开心一刻”,更多的学生在漫长的学习中得到是失败消极的心理体验。加上集体活动少,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一些成绩一般,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又提不到表现,被鼓励的机会就更少了。于是,厌学、孤独、焦虑、嫉妒等不良心理就像野草一样滋生、蔓延。
(3)社会因素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类格调低下的大众媒体的出台,给相对纯洁的学生心灵造成很大冲击。青少年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会造成学生心理的迷惘,极易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表面上热热闹闹的校园生活后面,其实有许多孤独的心。一种是因为成绩或者相貌、能力平平引起的自卑心理。这些同学往往因此看不到自己的长处,长期压抑造成心理问题。而出于害羞或者担心被嘲笑,大多数同学选择“自酿的苦酒自己喝”,极少跟外人说起自己的烦恼,即便是对朋友或者家人也三缄其口。虽然学校也有心理辅导室,但却设在老师办公室所在的那座主楼上,大家连往那门口的信箱投下写满疑惑的信都缺乏勇气,更甭提迈进那道门槛啦。所以心理辅导室形同虚设。反倒是晚间电台的谈心节目吸引了不少学生,但那是成人节目,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搁在肚里的石头始终堵着,长年累月就难免会影响心理健康了。另一种是由于感情上受到了打击。比如有些同学早恋失败或者陷入单相思,这往往会使他们坠入消沉的情绪之中,因为无人可以倾诉,所以越发疏远了别人。再比如有的同学由于亲人不在身边或者与之有隔膜长期得不到关爱,因而易产生极端心理,嫉妒别人的幸福,对身边的人冷漠以待,等等。第三种是由于在学习上多次失败被压得抬不起头来,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从而心理失衡。这些,已经成为一些中学生心理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