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蚶的养殖技术
蚶的养殖-精品文档
![蚶的养殖-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55448a471fe910ef12df866.png)
(二) 生态 1、分布
泥蚶属于热带和温带贝类,在我国分布于山东半岛 以南沿海,是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的重要养殖对象。 泥蚶无水管,活动能力差,不能很深地潜滩。多栖息于中、 低潮区,尤以中低潮区交界处的分布最多。 2、生活习性 成蚶营埋栖生活,稚蚶用足丝营附着生活;随着泥 蚶的生长发育逐渐失去分泌足丝的能力,转为半埋栖生活。 稚蚶多栖息在表层下1~2毫米的泥中,成蚶在1~3厘米深 的滩中。在北方冬季,泥蚶埋栖在泥层深处,双壳紧闭冬 眠;到3~4月间再爬上滩面进行呼吸和摄食。
中国三农网 zg3n
(3).采捕方法 一般在大汛潮期间进行采苗,每汛潮劳作5—6天。广 东养蚶工作者创造了枯潮、涨潮和满潮均可采苗的“三潮 采苗法”。 干潮采苗法:退潮后,骑“泥马”,手持刮苗手网(手 靴)刮取泥滩表层约0.5厘米厚的泥层,洗去泥砂即得蚶苗; 或左手持手网,右手拿刮板刮取滩涂表层泥砂,淘洗得蚶 苗。有些地区采苗后,用“泥马”将滩面推平,以便下批 蚶苗附着。。1毫米以下的个体,可在水中作垂 直运动,有的分泌粘液成丝状物将自身悬挂在水中,个别 的还会漂浮在水面。2~5毫米个体垂直运动的能力明显变 弱,但水平移动比较活跃,一夜间运动几十厘米。成蚶极 少作水平运动,只在泥层中作垂直运动。 泥蚶抗混浊力较强,多生活在软泥底质中。含有较多腐 植质软泥的滩涂更适于泥蚶的栖息生长,它可以将软泥形 成假粪排出体外。 3、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能力 泥蚶是广盐性贝类,成蚶正常生存的盐度范围是10.4 一 32.5,最适盐度范围20.0一26.2。蚶苗的适盐范用17— 29,最适盐度范围是21.0一25.5。泥蚶适应温度的能力较 强,成蚶的生存温度范围为0℃一35℃,生长适温是13℃一 中国三农网 zg3n 30C。
蚶的养殖
泥蚶苗种生产技术
![泥蚶苗种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c094a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8.png)
泥蚶苗种生产技术引言泥蚶是一种常见的海水贝类,被广泛用于食用和养殖,也是重要的生态指标性物种之一。
随着人们对泥蚶苗种生产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泥蚶养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泥蚶苗种生产技术的全过程。
筛选种贝泥蚶苗种生产需要从海域中筛选出优良种贝。
首先,要选择水质清澈、环境优美、无污染的海域。
其次,要筛选出健康的个体,尽可能避免有病害、变异、畸形等问题的泥蚶。
同时,在种贝筛选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足壳完整、肉质饱满、活力强的个体。
2.避免选择体型过大或过小的泥蚶。
3.选择体质优良的泥蚶,避免携带病毒和寄生虫。
移栽、包装筛选出的优良种贝要在最短时间内移栽到指定的孵化池中。
一般来讲,泥蚶苗种生产过程中需要参考以下要求:1.移栽孵化池的水质应清澈无异味,且温度应保证在22~26℃之间;2.移栽种贝的过程要注意轻巧,避免对其造成伤害,同时移栽时要及时通入新的水源。
将筛选出的泥蚶个体移栽到孵化池后,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包装,以便于苗种运输。
正常情况下,泥蚶应使用纱袋进行包装,每个纱袋应装入一定数量的泥蚶(根据不同计数标准,通常每袋泥蚶的数量在100~500个之间)。
包装后,需要将泥蚶放入水中冲洗干净,以去除泥沙和附着在外壳上的生物养殖物。
孵化泥蚶苗种生产过程中,孵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苗种质量和养殖效益。
下面我们来介绍泥蚶的孵化过程。
种贝沉积将泥蚶放入孵化池中后,第一步是让泥蚶自由沉积。
通常,放入孵化池的泥蚶会在2~3小时内沉积完成,此时孵化池的水体清澈透明。
饲料投喂随着孵化的进程,泥蚶的饮食需求也发生变化。
在孵化的第一阶段,我们需要投喂1~3微米粒径的微小藻类,如硅藻等。
在孵化的第二阶段,需要逐渐改变泥蚶的饲料,并且要注意掌握合适的投喂频率和投喂量。
定期换水孵化池中的水体需要保证清澈透明,并且要定期更换。
通常来讲,换水的频率视季节和水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夏季内水温高,水体难以维持稳定,此时需要更频繁地换水。
蚶的养殖专业知识
![蚶的养殖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a6085a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d.png)
4、食性 泥蚶以鳃丝纤毛运动产生呼吸水流,滤食水中旳食物。
这种行为对食料旳大小和形态具选择能力,对食料旳营养 价值无选择性。其食料中以硅藻为主,约占97.7%,另有 少许旳桡足类、海绵、放射虫和植物孢子及有机碎屑等。
(三)、繁殖
泥蚶雌雄异体,2龄性成熟。生殖腺成熟时,充斥于
足部,雌性呈桔红色,雄性为浅黄色。繁殖期各地不同,
(5).蚶苗哺育管理
防寒防晒:山东和浙江冬季水温低,注意寒冷期间增长 蓄水深度保温防寒。南方高温期,要疏通沟渠,干整滩面, 使苗埕退潮后不存水,以免积水处经日晒水温骤升而致死 蚶苗。
防咸避淡:白露后雨水少,若海水比重超出1.020时, 需将蚶苗移到上游有淡水注入旳场地防咸。雨季到来时, 海水比重降低,蚶苗需迁至比重较高旳接近外海旳海区避 淡。
浅水采苗法:在涨潮或退潮过程中,在苗埕尚存30一 70厘米深旳海水时用推网采苗。手持推网一推一拉地迈进, 将苗埋表层2~4毫米旳泥土推入网内,经清洗后得蚶苗。
深水采苗法:在满潮前后用船拉着拖网在苗埕上拖曳 采捕蚶苗旳措施。
(4).蚶苗暂养
采苗场离中间哺育场较远时,对蚶苗需进行暂养。暂养场 地需选择底质较软、泥深0.3米、海水比重1.010~1.020、 潮流通畅、风浪小和敌害少旳海区。暂养前,对场地进行 清场、整平,周围围以竹箔。暂养旳密度视暂养时间、潮 流通畅旳程度和水温等详细情况决定。
投粉砂为底质,稚蚶壳面严重污附,降低了变态率;又
因粉砂颗粒小,可能影响稚蚶旳摄食活动,所以存活率低, 生长速度慢。以细砂和极细砂为底质哺育稚蚶,壳面黄色, 无污附,生长速度快,变态率和存活率都较高。这与良好 旳水质密不可分,但可能主要与底质旳软硬程度有关。
为提升成活率和产量,可采用无底质附苗。附苗后5—7 天,稚贝哺育底质采用粉砂和细砂混合旳底质,今后,再 选用良好旳底泥一直到出池、销售。
东山湾云霄海区泥蚶生态习性和养殖技术
![东山湾云霄海区泥蚶生态习性和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5187d28aaea998fcc220ecb.png)
上, 采取 每年 留足 亲蚶 , 过 增 养殖 区 的科学 管 理 , 4g 至 6 2 , 通 长 . 5g 每月增 重 0 7 ; . 5g 而在水 温 为 2 ~ O 海 区半人 工附 苗增 殖获 得 成 功 , 连续 数 年 泥蚶 附苗 1 5℃ 的 1 至翌 年 1年 , 平 均 重 由 7 7g长 至 1月 粒 . 量达 l ~3亿粒 , 基本满 足生 产需求 。 8 9g 每月增 重 0 6g . , . 。泥蚶 摄 食 的食 物 主要 是 硅 近 十几年来 , 由于海滩泥 沙沉 积 , 区滩 面逐渐 藻类 , 海 如小 环 藻 、 筛 藻 、 园 舟形 藻 等 以及 水 中的有 机 上升 , 面干露 时间延 长 , 而影 响 了泥 蚶 的养 殖生 碎屑 。云霄 海 区常年 有淡水 注入 , 滩 从 水质 肥沃 , 细胞 单
水 产 养 殖 .1 9.
应 选择在 风 浪较 小 、 流 通 畅 、 质 较 肥 、 或 潮 水 泥
1mm 以上 的 稚 贝逐 渐往 中 潮 区 移 动 。 由此 可 见 : 泥 沙底 质 的内湾或 河 口附近 大潮干 潮线 以下 的浅海
蚶 苗进 埕附着 是在 大潮汛 期 间靠 潮 流 的推 动 随潮流 滩涂 。依 不 同培育 阶段 埕地 选 择 略 有不 同 : 苗 暂 蚶
收稿 E期 :071 —3 t 20 —20
维普资讯
养殖 与 饲料 20 0 8年 第 1 期
即开始 进入 附着 , 一个 月 左 右 在低 潮 区下 部 生长 3 5 泥蚶养 殖埕 地的选 择 经 . 至 50 0 m 以上 的稚 贝 , 而后 移 动 至低 潮 区 中上 部 ,
水产养殖标准
![水产养殖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e99b9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7.png)
水产养殖标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由于水质、环境、饵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产养殖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制定一套行业规范、规程和标准,以确保水产养殖的安全、健康和高质量。
一、泥蚶养殖标准泥蚶养殖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泥蚶养殖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范和标准:1. 水质要求:泥蚶对水质要求较高,要保持水体的清洁和透明度。
养殖池塘应定期清理和消毒,水质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
2. 饵料管理:泥蚶的饵料选择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饵料的组成进行科学配比。
饵料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避免使用含有激素和抗生素的饵料。
3. 疾病防控: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对泥蚶的疾病预防和控制。
定期检查饵料、水质和蚶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4. 养殖密度控制:合理控制泥蚶的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养殖导致水质恶化和病害传播。
二、虾类养殖标准虾类养殖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分支,对于确保虾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虾类养殖的标准:1. 池塘设计:虾类养殖池塘的设计应科学合理,包括水质控制装置、水流调控系统、底质管理等。
2. 养殖环境:虾类对光照、温度、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有一定要求,应根据虾类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控制。
3. 饲料配方:虾类的饲料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科学配方,严禁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饲料。
4.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虾苗和成虾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控制疾病传播。
避免使用含有激素和抗生素的药物。
三、鱼类养殖标准鱼类养殖作为水产养殖的主要形式之一,应严格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管理:1. 鱼种养殖:选择适合本地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优质鱼种,注重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系统。
2. 池塘管理:合理规划和设计养殖池塘,包括水体循环系统、水质调控设备等。
3. 饵料管理:根据不同鱼种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阶段,合理选择饵料,禁止使用含有激素和抗生素的饲料。
养殖血蚶五要点
![养殖血蚶五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b46bc449649b6648d74743.png)
五 、高潮 区蓄水越冬 为防止 : l | 龄虫 什 苗冬季发生冻伤 所造成 的死 ,采
取 高潮 蓄水 越冬 法 。管 期 问成 特别 注意 防 止跑
水 越 冬每 放成蚶密度 为3 5 0 0 ~ 4 0 0 0 公斤为霄 一V
越冬池 以0 . 2 ~0 . 5 亩 、水深保 持在2 0 ~3 0 厘 米为宵 ,每 亩放5 0 0 0 万粒左右 ,越冬成活牢达9 5 % 以上 三 、移种增殖
泥 蚶 为 广 温 、广 盐 性 贝
、
采集苗种
为秋 母,_ f 多次产印 ,1 ( ) 川足采苗
泥蚶 产
的适宜 季 节 。通 常 在退 潮后 的 滩 面上 ,用刮板 刮取0 . 5 厘 米厚 泥 层 ,装 入网袋 内 .洗 去软 泥
附着 。
二 、越 冬 保 苗
藻类 和有机碎 屑为食 。r f 1 吲养蚶多靠 天然苗种 ,蚶苗 依 发生时问不同有秋苗 、降苗 、冬 苗和春苗之分 。采
捕蚶苗 的季节从北往南延 长 ,一般在9~l 1 月 问。
一
蚶苗采集后 ,冬季即将来临 ,为避 免冰冻和敌害 危害 ,可在 大潮能漫水 的泥 质高潮 建蓄水越冬池 、
流水刺激 ,可 获得精 卵较好的排放效果 。同时采取施
H 巴、投饵 、疏松 滩面等措施 ,有利于幼体 发育和变态
地方 采取蚶 [ I 】 筑 堤蓄水养殖法 ,使越潮后仍 能保亩放 苗密度5 0 0 公 斤左有情况下 .增
产幅度 1 . 5 ~ 2 . 0 倍。
泥蚶 在我国沿海各地 均有分 布,8 ~1 0 月份产 卵期
为 f 产 旺季 j此外 ,河北 、山东 、浙 江 、福建 、广东 均进行人工养殖 ,产最颇牛 。泥蚶养殖 主要分为蚶苗 的培育 、采捕 和成蚶 养殖两个 阶段 适 应的盐度范 同
滩涂泥蚶养殖技术
![滩涂泥蚶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773a8047cd184254b35356a.png)
内侧 , 一 高6 厘米 、底 宽 10 米 、坝 1『 0 般 0 5厘 l宽6 厘米 , i 防 l湖 水直 冲塘 【『 门 是潮 水 进 出的通 道 , 其控 制 L f:水 l _
塘内水位。耍甩混凝土或石料构建,以免被水冲塌 。 蚶 H 每块 面积 以 l 亩 为宜 、略 呈 正方 形 ,并 顺 】 = ~5
在 养成 期 问 应经 常检 查 池塘 情 况 .蟹 类 、敌 害鱼
维普资讯
圆
类 、_螺 、短丑蛤 等刈 _ ) 三 儿 I 囱害 的生 物 要及别消 除 。但 这 : 说叫一 _, 耍 卜 _
养
垫 趟
山 丁保护海 洋环境 .
刚 有机磷 农
药 杀灭敌 害生物 可 采H 人 I J 驱逐 、 捕捉 ,及 一蝗常 规 药物 ( 强氯 精 、= 氧 化氯 、 茶 饼 ) f 或低 赢 农药清 除 敌
害 生物 。
5 病 害 防治 .
蚶活 动 能 力 蔗. 4能 潜 入较 深 的泥 层 生 活 ,
喜 欢栖 息 在河 口或 内湾 风浪 平 静 、潮 流畅 通 ,稍 有 淡 水 注 入的 低期 线 泥涂 上,营 泼 埋生 活 。 活动 足依 靠 斧 越 的伸 缩 在涂 『『: 匐运 动 。泥 蚶 对温 度 的适 应 能 力 f上匍 i = 恨 强 ,适 温 范围 为2 5 8 5C.生 长最 适温 度 范围为 . ~3 .  ̄ I~ 2 ℃ 。泥蚶 对 海 水 比重的适 应 能 力随 个体 大 小而 5 8 异 ,成蚶 适 应范 陶 1 0 I0 2 08 _2 .最适 范围 为 l0 O _l~
围1 蚶墙铀构
志 . 一可 做帐 ,_可 对 照分 析 , i可 丰富 养 殖 生产 日 叶
泥蚶亲贝工厂化人工培育技术研究
![泥蚶亲贝工厂化人工培育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5c959b4f121dd36a32d82fc.png)
一
期水 位控 制 在 8e 连 续 微 量 充 气 , 头 密 度 6 0 m, 气 个/ , 池 每天换 水 2 e 2 d放 干 池水一 次 , 干 0 m, —3 放 后干 露 2 m l左右 ; 期 亲蚶性 腺 较好 时 , 位控 0i l 后 水 制在 l 每 天换水 2 e 从 临 产前 6~7天 开始 , m, 0 m, 加水 至满池 ( .5 , 天 换掉 加 藻类 的水 量 约 4 1 4 m)每
二、 结
果
1亲贝发 育 及 温 度 的 影 响 按 上述 方法 进 行 培育 , 温度控 制 为第一 组 的 : 1 d 能观 察 到性 约 5后 腺, 以后 性 腺 逐 渐 发 育 , 8~3 d后 即能 催 产 育 2 0 苗, 此时 其 性腺 已较饱 满 , 显微 镜 下观 察 , 子 于 精 活跃 , 卵子 大而 圆 温 度控 制 为第 二组 的 : 2 d 约 0 后观 察到性腺 , 以后性腺 发 育相 对较 慢 . 4 d后 约 5 发性腺 发育 才达 到上述 水平 。 2 亲贝 的生 长 和 成 活 率 亲 蚶第 一 组经 2 . 7~ 3 d培育 ( 一 组 催 产 分 二 批 进 行 ) , 0 第 后 其成 活率 达 9 % 上 , 亲蚶 的死 亡大 都 发 生 在人 池 的头 7 且 几天 ; 第二组 经 4 d培育 后 , 5 成活率 约 为 9 % 。在 6 培育期 间 , 蚶 的生长 良好 , 亲 蚶壳 出现 明显 的生长 轮 , 组的 生长及 成活率 情 况见 表 1 两 。 3 亲贝排 卵量及 孵化 率 . 第一批 亲蚶 分 别于 4月 1 l 4月 1 2 E和 5日催 产 , 二 批 亲 蚶 4月 3 第 0 E催 产 , l 亲蚶起 捕后 经约 1h阴 干刺 激 , 8 放人 池中 再进 行 流水刺 激 ,2 h后 开 始 排 精 产 卵 , 其产 卵 和
蚶的养殖
![蚶的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ad00830bcc17552706220808.png)
(三)、繁殖
泥蚶雌雄异体,2龄性成熟。生殖腺 成熟时,充满于足部,雌性呈桔红色,雄 性为浅黄色。 繁殖期各地不同,山东沿海为 7—8月, 盛期是7月底8月初;浙江沿海为6月下旬 至8月,盛期为7月;福建南部海区为8月 下旬至10月,盛期为9月;广东沿海一般 为8—12月,9—11月为盛期。 泥蚶是卵生型贝类,怀卵量很大,壳长3 厘米的亲蚶,一次产卵量可达340万粒。
(一)、半人工采苗 1、采苗海区的选择 选择风浪平静、潮流畅通、盐度在21.0—25.5之间、底 质含细砂量60%~70%、无工业污染的内湾中低潮区作为 采苗场地。 2、整滩 在繁殖盛期,用耙锄等工具,将选好的滩涂平整,清除 浮泥。为防止滩面积水,修成畦形基地。有条件时,可向 滩面撒细砂,提供蚶苗的附着基质。 3、蚶苗的采捕与培育 采苗培育是指采集蚶砂(48 000粒/千克)经人工培育至 蚶豆(1600粒/千克)的生产过程。
(6).蚶苗的起捕与运输
蚶苗经一周年的中间培育,达到蚶豆阶段, 需起捕放养于养成场。起捕时,蚶苗要过筛, 大苗运走,小苗继续进行中间培育。 蚶苗的耐干力依气候和苗种大小而定。南方冬 季可维持 2—5天,天热时则应在1~2天内运 到、播完。途中注意空气流通、防雨、防晒和 防风干。
(二)、室内人工育苗 泥蚶的人工育苗的基本方法与贝类人工育苗的常规方法 相似。目前,蚶苗的最高单产可达92万个/米2。泥蚶人工 育苗高产的技术有如下几个方面。 1、优选亲蚶 在死亡率小于5%的海滩,选择肥满度高、肠道粗、鳃完 整、足厚度大、壳长3厘米左右的3龄泥蚶作为亲蚶。这样 的亲蚶健壮、抗逆性强、怀卵量高且易催产。 2、高密度采卵再分池洗卵、孵化 泥蚶属雌雄异体,其性腺分布于足部且比较直观(雌的呈 桔红色,雄的近浅黄色),采卵前需尽量挑出雄蚶。采卵后 通过分池的方法间接“洗卵”,可降低卵池中精液的数量, 提高孵化率。高密度的采卵保证了洗卵后卵池中卵的密度。
泥蚶养殖技术
![泥蚶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dd28b9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9.png)
泥蚶养殖技术
段落划分:
一、泥蚶养殖的重要性
1、泥蚶养殖法的引入和发展有助于抑制海洋渔业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2、泥蚶养殖可以提高渔业收入,并促进当地海洋生态经济的发展。
3、泥蚶养殖有助于保护贫困家庭,改善其生活条件。
二、泥蚶养殖方法
1、选址:泥蚶养殖场应选择位于海上6-10公里外,适宜湿度和气温的地方。
2、水质:养殖的水质最好控制在7-8级,这是泥蚶健康成活的最佳环境条件。
3、水深:深度应在2—4米之间,以保护泥蚶不受海浪的冲击,同时增强水流的速度。
4、养殖技术:使用活珌类饵料和化学药品进行养殖,可以更好地控制养殖场的水质,形成有利的泥蚶养殖环境。
三、泥蚶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1、定期检查泥蚶养殖场的水质和环境条件,以便在极端环境条件下提
前采取相应措施。
2、使用新颖的养殖技术和药品进行泥蚶养殖,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
养殖效率。
3、定期测量泥蚶养殖场的大小,以便更好地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4、要积极预防病毒,细菌等疾病,以保护养殖的泥蚶。
四、泥蚶养殖结果
1、泥蚶养殖法能够长期稳定、可持续、安全和可行地提供优质海产品,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2、同时,泥蚶养殖还可以有效缓解和改善渔民的经济困境,提高渔民
的生活水平。
3、此外,泥蚶养殖还可以积极推动海洋生态化,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构建和谐生态环境。
泥蚶网围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泥蚶网围高产高效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5f16b4c33687e21af45a9cf.png)
2 .清 除 敌 害
放 苗 前 应 清 绦 匿 在 养 殖 区 内
敌害: 3 苗 种 进 场
五、收获
泥蚶 一 般 经 过 3年
期 的 生 长 达 到 10 粒 /千 克 的 上 市 6 规 格 。 从 l 月 至 翌 年 4月 , 别 是 】 特 春 节 前 后 是 收 捕 旺 季 . 此 时 泥 蚶 最 为 肥 满 , 多 睐 美 . 气 温 低 .可 久 血 且
藏远运。
放
4月 份 开
放 苗 。 苗 种 一
是 采 捕 的 野 生
种 , 可 购 ^ 繁 也
; ■ 重 _ l ; l1 { ● 1 j l _
泥 蚶 的采 收方 法 :退 潮 后用 蚶 耙 集 中 . ^ 蚶袋 , 去 杂 质 即可 。 刮 诜 也 可 以 根 据 泥 蚶 进 行 排 水 时 在 滩 泥 中 形 成 的 “ 跟 用 手 指 挖 取 。混 蚶 气
l 组 织护 滩看 场 . 止偷盗 。 防 每
平 坦 . 风 浪 时 滩 涂 面 稳 定 . 会 产 烯 网 片 ,网 高 2 有 不 O~3 0厘 米 .分 格 砸 6 7x16 方 米 滩 潦 配 备 一 艘 护 场 . 0 平 积 一 般 为 70 ~3 0 0 3 0平 方 米 。 生 流 槽 现 象 船 , 船配 2~ 每 4名护 场员 。 2 养殖 方法 将 收 购或 长 途运 2 .底 质 为 粉 沙 软 泥 , 泥 7 % 古 0 2 勘 查 网 、 , 现 有 桩 柱 倒 下 桩 发 8 % , 沙 2 % 一3 % . 滩 涂 不 板 输 来 的 泥 蚶 按 大 、 、 规 格 分 开 . 0 0 0 中 小 大 及 时 扶 正 。 及 时 清 理 围 网 上 附 着 的 0 , 结 . 有 5厘 米 左 右 的 攒 泥 . 底 质 肥 规 格 一 般 为 4 0粒 千 克 以 上 , 中 等 藻 类 、 鞘 等 污 损 生 物 海 沃 。 因这 种底 质 中 底 柄 藻类 等 泥 蚶 规 格在 2 0 0 0粒 / 克 左 右 , 规 格 硅 千 小
怎样养殖泥蚶 泥蚶养殖技术要点
![怎样养殖泥蚶 泥蚶养殖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598a34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2.png)
怎样养殖泥蚶泥蚶养殖技术要点泥蚶是四大养殖贝类之一,营养价值极高,有"血蚶"之美称,近年来人工养殖已有一定规模。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泥蚶养殖技术要点。
(1)埕地选择泥蚶养殖区应选在风平浪静、斜度小,砂泥底质,潮流畅通的内湾附近的中潮区。
小蚶苗(沙粒大小,俗称蚶沙)宜养在较高的潮区,以免受害,中蚶菌(黄豆大小,俗称蚶豆)养在较低潮区,生长较快.养殖区经常有淡水注入,海水比重在1.005-1.022,最适比重为1.008-1.015;水温在10-30℃之间为好,如在30度以上或10℃以下,都会妨碍泥蚶的生长。
(2)蚶苗选择与运输苗体要粗壮,色泽白带微红.蚶苗运输时,应洗涤干净,装入草袋或麻袋,每袋30-5℃斤,叠成“品”字形,有利空气流通和减少挤压。
车船要加篷,以防雨淋日晒。
蚶苗运输一般在冬,春季,气温为8~15℃.成活率较高。
运输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如时间过长,中途应将蚶苗浸入海水一段时间,以减少死亡。
(3)整埋与播苗泥蚶养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埕地养殖,就是将埕地做成畦,每畦面积一般30-50亩,最大不超过100窗,眭的周围要用芒草围起,以保持埕面稳定。
退潮时埕面不蓄水。
另一种是在中,高潮区蓄水养蚶,埕地周围要筑高0.8-.1米,宽1--1.5米的堤,涨潮时换水,退潮时蓄水,以增加泥蚶摄食时间,促进生长,埕地要翻松,整平,抹光,才能播苗。
畦间要开深半尺、宽l尺左右的水沟,以利排水和便于管理。
(4)分埕疏养蚶苗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个体长大,应分埕硫养,以免影响生长。
厦门、云霄、漳浦等地蚶苗生长较快,手8月左右就可分埋疏养;福鼎、宁德等地蚶苗生长较慢,须经一年多,即到翌年春季才能分埕疏养。
分埋疏养扩大的面积,一般为原面积的8~4倍,每亩播400-000斤(每斤450粒左右)。
疏养时,埋地的整理与播苗方法与前同,但苗种已长大,潜钻能力强,埕面不必抹光。
(5)加强管理播苗后,要经常巡视蚶埕,清除敌害,保持埕面平整,观察蚶苗生长情况:蓄水养蚶,要经常检查围堤,以防漏水。
滩涂泥蚶养殖技术
![滩涂泥蚶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336ede45ef7ba0d4a733bb5.png)
• • • • • • • •
• • 50100cm,把蚶田围起,土坝有一排水口,坝内四周为环沟,中间为蚶田,高度低于土坝20--30cm,蚶田每块面积以1亩为宜略正方形。 也可根据地形而宜,一般面积大,土坝挡水范围大且不易管理。 蚶塘结构如图所示包堤坝、缓冲沟、挡水坝、水门及塘面(蚶田)。 堤坝高矮应海区而定,基宽3m,上顶圆滑;缓冲沟宽0.5-1.0m,深0.2-0.3m,防止泥土堆积到塘面,造成蚶死亡;挡水坝修在水门内侧,一般高60cm,底宽150m,坝面宽 60cm,防止潮水直冲塘面;水门是潮水进出的通道,其控制塘内水位,要用混凝土或石料构建,以免被水冲塌。 2、放养密度 每年在4、5、6月份播放苗种,中间培育,每亩放养10-15kg苗种(即5001000颗/平方米),成贝养殖选用大规格(400-600颗/公斤)种苗每亩放养200--300公斤左右(即 100150颗/平方米)。
• • •
a、日常管理 做好防洪避淡工作:在雨季来到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蚶塘冲塌,引导洪水不往蚶田。在内湾河口塘地,海水严重变淡,要及时把泥蚶移至外海区,待雨季过后再搬回。 ①防暑、越冬:冬季水温低,应注意蓄水保温,经常检查堤坝,及时修复漏水,严寒期应增加蓄水深度。夏季烈日晒得蚶田积水,水温急剧上升,致使泥蚶灼伤死亡,因而 要及时维修蚶田,疏通沟渠,及时换水以及加大蓄水深度防暑。 ②日常观察,以调水肥水、培养饵料生物为主。用复合肥每亩2公斤,晴天泼洒肥水,也可直接投喂有机碎 屑(如小鱼虾糜),秋冬季起捕前可用豆浆泼洒投喂。 b、消除敌害 在养成期间应经常检查,蟹类、敌害鱼类、玉螺、短肌蛤等对泥蚶有害生物要及时清除。但这是要求说明一下,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希望不要用有机磷农药杀灭敌害生物而 污染环境。可采用人工驱逐、捕捉,及一些常规药物(强氯精、二氧化氯、茶子饼)清除敌害生物。 c、病害防治 泥蚶是较好管理的经济贝类,但也有暴发性死亡,主要预防治措:改善塘底质环境为主,用生石灰20公斤/亩,或光合细菌,二氧化氯等药物。 4、起捕 养殖规格在每公斤100200颗即可上市,泥蚶不潜入泥中,捕捞非常便利。
蓄水养蚶高产技术
![蓄水养蚶高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4c0d9355727a5e9856a6192.png)
维普资讯
第 2期
苏仰源:蓄水养蚶高产技术
35 坚持巡塘的原 则 .
观察水色 ,发现问题及
月 。20 04年 1 月份收获泥蚶 2 5万 k ,平均单产 g 15 k/ 6m ,规格 10 10粒/ g 20 g67 4 —8 k ,成活率达 7% , O 盈利 12万元 。20 4 05年 1月份收获泥 蚶
5 1 豆浆作为泥蚶饵料代用 品,高温季节不宜 .
长期投喂 ,并控制用 量,投 喂时应 全池均匀泼
洒 ,严禁集中倾倒在同一地点。
5 2 施肥繁殖植物性饵 料,不可急于求成 ,过 .
利泥蚶生长的措施,但工作量较大,必须选择适
量施肥易导致池 内氨氮与硫化氢升高。本项 目 使 当的时间 , 中较多的劳力 ,在较短的时间 内完 集 用的生物有机肥 ,是漳州常山大统联丰兴业饲料 成 ,防止泥蚶长时间干露。 有限公司生产的专门用于培养植物性饵料的。如
时做出处理 ,经常下塘挖取 泥蚶观察其生长情 况。
3 万 k ,平 均单 产 10 k/6m ,规格 10— O g 50 g67 4
4 结 果
泥蚶收获季节都在春节前 ,养殖周期 1 个 1
10 k ,成活率达 8 %,盈 利 2 2万元 ,取 8 粒/g 0 0 得 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 见表 1 。 )
50— 0 k/ m 或碳 酸氢铵 l 5 g L 0 60 g h O一1m / ,过磷
酸钙 3— m / 。经 5— d培养 ,当池 内水色达 5 gL 7
养殖场,海区水 质符合 G 167的规定 ,由于 B 10 位于河口地带 ,海水盐度较低 ,变 幅于 1.4~ 3o l.1 9O 之间,池塘 为软泥底质 。试验池塘共计三
滩涂低坝高网蓄水养殖泥蚶技术
![滩涂低坝高网蓄水养殖泥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d94927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b.png)
质指标进行连续检测和随机检测,9月初温棚内养虾密度最大时水质指标见表1,可以看出本研究的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工艺可以达到较好处理效果。
表1养殖尾水主要水质指标2.经济效益分析本试验投放大规格单环刺螠幼螠6667只/亩,经过8个月的养殖,单环刺螠个体重20克左右,达到商品规格,可上市销售。
大规格单环刺螠幼苗0.6元/只,共引进20万只,养殖成本12万元;按每亩池塘出100千克成螠、市场价格120元/千克计算,累计产出36万元,利润24万元,扣除人工成本(收成螠)及其他费用4万元,净利润20万元。
四、小结单环刺螠作为一种可用于尾水处理的水产经济物种,不仅可以应用于温棚养虾的尾水池塘中,也可以应用于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尾水池塘中,整个养殖过程无需投饵,在净化养殖尾水的同时还提高了经济收入,达到健康养殖、稳产、增产的目的。
滩涂低坝高网蓄水泥蚶养殖是在高潮区及一些荒芜滩涂上经过清理、筑低坝蓄水的养殖方式。
该方式可将贝类、鱼和虾等品种进行单养或混养,具养殖成本低、管理简单等优点。
泥蚶在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是传统的养殖贝类品种,俗称粒蚶、血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蚶属。
泥蚶喜栖息在有淡水注入的软泥滩涂上,生长在中潮区和低潮区的交界处数量最多,埋居其中。
泥蚶无进排水管,采用外套膜进行呼吸、摄食、排泄等活动。
泥蚶适应盐度10~28.8,水温0~35℃。
泥蚶主要以硅藻类和有机碎屑及小型浮游动物为食,8-10月产卵期为生产旺季。
笔者于2021年在玉环市干江镇垟坑村进行滩涂低坝高网蓄水养殖泥蚶试验,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点条件将位于玉环市干江镇垟坑村2000亩滩涂中的50亩作为试验点。
该滩涂为潮间带滩涂,平坦且泥沙适中,海水潮流畅通,周边地区无污染源。
海水盐度为12~32,pH在7.8~8.6。
二、养殖设施建设1.蚶田建设在50亩的试验点四周建设坝高0.5米左右的矮坝,将内部的滩面顺着潮流方向划成若干个长条形蚶田,蚶田宽2.5米左右,在蚶田与蚶田之间挖小间隔,以缩短干露时间、提高摄罗华明(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台州318000)尾水处理前处理后氨氮(毫克/升)0.1590.054亚硝酸盐(毫克/升)0.4530.189硝酸盐(毫克/升)0.5320.309总氮(毫克/升)5.723.1磷酸盐(毫克/升)0.20.18总磷(毫克/升)0.410.32COD(毫克/升)5.64.8悬浮物(毫克/升)5020pH8.38.692022.3食率和生长率,也用作排水通道,缓冲涨潮纳水时海水对堤坝的冲击。
泥猛养殖技术
![泥猛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8774a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5.png)
泥猛养殖技术泥猛养殖技术,又称蛤蜊养殖,是指在河口和海湾等潮间带地区,利用沙滩和泥滩等场所进行养殖的一种方式。
泥猛养殖技术在中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此技术在南方地区非常普及,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环境有巨大的作用。
本文将从泥猛的生态环境、种类鉴定、基础设施建设、参数监测等方面介绍泥猛养殖技术。
一、泥猛的生态环境泥猛分布于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等地区。
在中国,泥猛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海岸和内陆河口一带,如珠江口、松花江口等。
泥猛生长在海边沙滩浅水和沉积泥质河口受湖泊中等低水位、深水深度限制的砂质、泥质、石滩以及颗粒状泥沙泥滩等环境中。
泥猛一般在5℃-30℃的水温下生长,最适口径为8-10毫米,最大口径可达22毫米。
泥猛的生长时间不一,根据其生长场所的水温及不同品种而有所差异。
在我国,泥猛购买价格一般在20元/斤左右,高档的泥猛价格会有所提高。
二、种类鉴定种类鉴定是泥猛养殖的重要环节。
泥猛的种类主要有黑壳泥猛、黄壳泥猛、绿壳泥猛、白壳泥猛等。
通过分析泥猛的壳颜色、口形及壳形等特征,可以进行种类鉴定。
对于清除污染物的泥猛、钙质含量丰富的泥猛、口感好或口碑较好的泥猛等,可以作为主要选育对象。
三、基础设施建设在泥猛养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选定一个适合泥猛生长环境的场所,注意场所的泥沙含量、水质情况等要求。
然后,对泥猛育苗和放养的地方,进行围栏设施和鹤嘴式排水设施等建造。
在泥猛收获时,还需要具备收获拉网设备等设备,提高收获效益。
四、参数监测参数监测是泥猛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泥猛的养殖环境,需要具备较高的盐度、较高的溶氧量、足够的光照强度等。
同时应注意,泥猛容易感染疾病,要注意调节兽医适当治疗。
建立起环境监测点和疾病监测点,可以确保泥猛养殖的稳定性,提高泥猛的养殖量和质量。
总之,泥猛养殖技术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需要进行种类鉴定、基础设施建设、参数监测等多方面的掌握。
如果能够根据泥猛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育与养殖,就能够达到高效益、安全、高品质的目标。
泥蚶新品系分级养殖技术示范
![泥蚶新品系分级养殖技术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63c552a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17.png)
泥蚶新品系分级养殖技术示范
刘琦;张磊;陈丽芝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24()2
【摘要】三门县海水养殖模式以虾-蟹-贝混养为主,其中贝类占水产品产量的80%以上,主要养殖品种为泥蚶、缢蛏。
泥蚶又称血蚶,全县年产量达7万吨,年产值超10亿元,是三门县渔业支柱产业。
三门县泥蚶养殖产量保持较稳定的增长,但是泥蚶养殖周期较长,需要2~3年才能养成,且养殖池塘的租赁价格普遍升至4 000元/亩以上,成本较高,养殖效益有所降低。
因此,选取优良的泥蚶新品系、提高生长率、缩减养殖周期势在必行。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刘琦;张磊;陈丽芝
【作者单位】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三门县张磊青蟹养殖专业合作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泥蚶养殖技术之二:泥蚶早繁育苗技术初探
2.泥蚶养殖技术之三:泥蚶人工育苗的几个技术问题探讨
3.关于泥螺、泥蚶的养殖技术之一:泥螺人工养殖技术措施
4.之四:虾塘混养泥蚶技术简介
5.之三:泥蚶育苗中的单细胞藻类培育新工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生长速度与环境的水温、饵料、潮区、底 质和密度有密切关系: 在水温较高的南方生长较快。饵料多,生长 快。大者达6-8厘米。 随着潮区的升高,泥蚶的生长速度显著下降。 泥蚶的生长与其所栖息环境的底质也有关系。 一般情况下,内湾有软泥的海滩,有机物质 多,底栖硅藻也多,泥蚶生长的好。与此相 反,靠近湾口的砂质海滩,虽然也有蚶苗附 着,但生长要慢得多。 养殖的方式和密度对泥蚶生长也有显著的影 响,一般蓄水稀养的长得好。 泥蚶生长与潮区、底质以及养殖密度的关系, 实际上是与饵料有关系的。
泥蚶的养殖技术
蚶科贝类在我国沿海广泛分布,已发现 的约30种左右,已发展养殖的有泥蚶、 毛蚶、魁蚶。浙江、福建、 广东和台湾等省 的主要养殖对象。 壳表具放射肋18 -20条。
泥蚶,俗称血蚶(血液鲜红)、宁蚶、花蚶、 粒蚶(壳表放射类上具颗粒状结节) 。是中 国的传统养殖贝类之一。
蚶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和“化痰积” 的功效。
课程纲要
泥蚶的养殖生物学 泥蚶的苗种生产 泥蚶的养成生产
泥蚶的养殖生物学
分类地位 瓣鳃纲、列齿目、蚶科
形态特点
头部退化,以唇瓣所在的位置表示头部。
足部肥厚,橙黄色,前端尖而弯曲,呈斧刃状。
内脏团位于足的背部,内脏团的一部分陷入足 内。
生态特点
分布及生活习性
属于热带及温带生物,广泛分布于印 度洋及西太平洋。世界泥蚶主要产自 东南亚沿海国家。在我国自然分布在 山东半岛以南沿海,尤以华东、华南 沿海为最多。山东、江苏、浙江、福 建、广东和台湾沿岸均有养殖。
广温、广盐性半咸水贝类。
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强于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其生活环境的温度一般变化在0-35 ℃ 。冬 季水温降至8 ℃以下,泥蚶失去爬行和掘上 能力。3 ℃以下出现冻伤。成蚶适宜生长水 温是13-30℃。壳长5 毫米以下蚶苗适宜水 温是23-28 ℃。
外套膜简单型,外套膜环肌发达,外套窦浅, 没有出、入水管。
贝壳坚厚,壳顶凸出,尖端向内卷曲,壳表白 色,外被褐色壳皮,放射肋发达,有18-20条, 肋上具有颗粒状结节,绞合部直,绞合齿多, 成一列。
消化系统:口仅为一横裂;食道短,只是从口到 胃的简单通道;胃位于内脏团背部,胃壁薄,内 有胃楯,胃侧具晶杆囊,胃被肝胰脏包裹;肠在 足内盘曲,最后以肛门开口于后闭壳肌上部。
成蚶在盐度为10.4-32.5‰之间的海水中均 能正常生活,尤其是盐度为20.0-26.2‰的 半咸水海区,更适于泥蚶的繁殖和生长。蚶 苗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17-29‰,生长最适 范围是21.0-25.5‰。
成贝多数栖居于中、低潮区,尤以中低潮区 交界处数量最多。
有很强的耐干旱能力。
喜栖息在河口或内湾风浪平静、潮流 畅通、稍有淡水注入的软泥滩上,营 浅埋生活(无水管,仅以壳后缘在滩 涂表面形成水孔与外界相通)。抗混 浊力较强,含有较多腐殖质软泥滩涂 更适于泥蚶生长。它可以形成假粪将 污物排出体外。
l毫米以下刚附着的蚶苗,在水中会做 垂直运动,有的能分泌粘液拉成一条 丝将身体悬挂在水中,个别还会漂浮 在水面。
2-5毫米稚贝垂直运动能力很弱,而 水平移动却很活跃,一夜间能爬行数 十厘米。
成蚶极少作水平运动,只在底质中稍 作垂直移动。
摄食和生长
滤食水中的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 单细胞藻类主要是硅藻类,其次是单 细胞绿藻类,这两者是泥蚶生长的重 要营养来源。泥蚶属被动滤食,只对 食料的大小形态有选择。
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水温26-28℃)
约6h PF,担轮幼虫;
约13h PF,D形幼虫;
6-7天 PF,壳顶幼虫;
13-16天 PF,下沉附着变态为稚蚶(刚变
态的稚蚶壳表无放射类,壳长180μm左右,
4-6天后放射类才出现);
再经过50天左右,壳长1-2mm,进入蚶苗 期(蚶砂),再经8-9个月,进入蚶种期 (蚶豆),再经1年左右时间,个体达2.5cm 左右(商品蚶)。
呼吸系统:鳃1对(左右各1个),丝鳃型,有丝 间联结。
循环系统:心脏位于背部的围心腔中,由1心室2 心耳组成。血液中具血红素,使血液呈红色。
排泄系统:肾脏一对,为皱褶囊状,深褐色,位 于后闭壳肌前端两侧,围心腔之后。
生殖系统:生殖腺1对,位于背部消化腺两侧, 成熟时遍布于消化腺外面,并延伸至足的基部。
发生特点
性别:雌雄异体,不异形(繁殖季节成熟 性腺颜色雌呈桔红色,雄呈浅黄色)。
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季节:一般需2龄性成 熟,浙江以南1龄即有性成熟。繁殖季节 因各地而异。
产卵及受精:一个繁殖期内可多次成熟 (每次间隔15-20天),一次成熟可多 次产卵。自然条件下,每年排放4-5次。 产卵多在大潮汛末期,可持续1-2天。 产卵量(2-3龄蚶为100-400万粒)。 成熟精子鞭毛型,成熟卵子圆形,卵径 60微米左右。精卵直接排入水中受精。
其英文名为Ark shell,日文名为ハィガィ
主要供鲜食,亦有用作腌渍加工。蚶肉含 有丰富的蛋白质(23%)和维生素B12。氨 基酸组成方面,除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 酸,组氨酸的含量很高(组氨酸对婴幼儿 也是必须氨基酸。注意组氨酸在保鲜过程 中易被分解成组胺,组胺中毒症状:皮肤 起红斑,瘙痒等)。并且牛黄酸、甜菜碱 (有甜鲜味)含量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含 量也很高。具有很好的强身滋补作用,常 作为女性和老弱者的冬季保健食品。并且 对酒后的肝脏解毒非常有效。
在稚贝阶段是用足丝附着在表层泥土中的颗 粒上,因此,蚶苗多发生在半泥半沙的海滩 上,曾观察到壳长5毫米左右的蚶苗仍有用 足丝附着的能力。
随着泥蚶的成长,失去分泌足丝的能力,营 埋栖生活,其栖息深度,以刚埋没全身为限, 在泥滩的表面,形成两个相连接的出入水孔, 以进行海水的交换。稚贝多栖息在表层下l- 2毫米泥中,成贝生活在1-3厘米的滩涂中。 在北方,冬季泥蚶埋栖在泥层深处,双壳紧 闭,处于冬眠状态,直至3-4月间水温上升 泥蚶才爬上滩面进行呼吸和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