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叶子》一年级科学说课稿模板_一目斋
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叶子》教案

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叶子》教案第一篇: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叶子》教案一、引人新课。
出示各种各样的叶子,揭题。
(设计意图:我是直接拿出叶子让学生说,直接感知叶子的多样性顺势揭题。
)一、观察比较同一片叶子正反两面的不同。
1.小组合作观察各种叶子正面与反面的不同之处。
(相机解释叶柄、叶片、叶脉)2.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
(带上叶子描述叶子正反两面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活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为认识多种叶子的多样性做了充分的学习准备。
)三、探究叶子。
(一)过渡语。
(二)观察探究各种各样的叶子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1.探究活动要求:(1)平安二字值千金,安全莫忘。
(2)请利用感觉器官如:手、眼睛、鼻子、肌肤……或借助工具观察各种叶子。
(3)各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在10分钟内完成观察,并用漂亮的字做好记录。
(4)观察结束后,小组成员及时整理好物品,保持桌面整洁。
(5)做到以上几点,找到各种叶子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多的小组将获得奖品。
2.分组实验,记录,师巡视参与。
3.小组代表上台交流汇报记录单,描述各种叶子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教师相机板书。
)4.小结叶子的相同之处。
(叶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
)(设计意图:认识叶子的多样性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而应该更深层次、更具体的探究它。
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叶子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认真观察比较,最后发现叶的不同之处很多,但相同之处是叶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
)(三)给带来的叶子分类。
1.小组合作分类。
((提醒学生每次只能按一个标准分。
)2.汇报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此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在这段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合作找到多种分类方法,更深入的认识叶子的多样性。
教师在这一探究活动中只是引导者、合作者,必要时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个别指导。
)四、了解叶的生命特征。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各种各样的叶子》教案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各种各样的叶子》教案
《各种各样的叶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叶子,能分辨出它们的形状。
2、知道各种叶子的特点用途及变化。
3、会用几种叶子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以激发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知道各种叶子的形状及随季节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各种叶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新课,板书课题
二、读小诗
当叶子星星点点出现在枝头的时候,
它告诉我们,
春天来了!
三、认识各种叶子
1、出示各种叶子
(1)说说自己收集的是什么树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2)用“---------的叶子像---------”练习说话
- 1 -。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各种各样的叶子》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各种各样的叶子》课程概述本节课程以“各种各样的叶子”为主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叶子特征和功能。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和描述,让学生从五感体验中学习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同时提高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1.认识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叶子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2.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3.培养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4.提高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同学自带的植物叶子样本(5-6片,最好来自不同的植物);2.海报或PPT展示用的不同类型的叶子图片;3.课堂用的白纸、铅笔、蜡笔或彩笔;4.预先准备好的录音机或手机。
教学步骤1. 热身(5分钟)老师可以播放某个有关植物的歌曲,或者询问一些与植物有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5-10分钟)老师把海报或PPT上的不同类型的叶子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发现、描述和比较每种叶子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让学生明确叶子多样性的存在。
3. 实验(20-25分钟)老师发放植物叶子样本给每组学生(每组2-3人),要求学生先静观察,然后描述和比较每个样本的叶子特征,并讨论和解释这些特征与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有关。
最后,老师以录音的形式让每组学生分别介绍一种样本的特点和相关知识。
4. 总结(10-15分钟)老师让学生回答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疑问,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同时,老师可以邀请学生外出校园,收集更多的植物叶子样本,并使用纸、铅笔、蜡笔或彩笔画出自己发现的叶子形态和颜色。
课后作业1.再次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植物叶子样本;2.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一片叶子,并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3.反思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和保护意识,写下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从本节课程的设计出发,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丰富的实践活动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观察、探索、表达和交流。
《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1]
![《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b01e709f168884868762d6eb.png)
《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执教: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于青指导: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李莹指导思想《各种各样的叶》是一年级下学期科学课程的起始课,在试教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在课前我和学生们采集了大量的叶进行观察活动,但是在归纳叶的相同结构特点时还是有一定困难,学生认为叶子就是长这个样子的,很难观察到叶是由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组成,这与他们的心理认知特点相符。
因此本课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方法对叶子进行实际观察,从而发现叶子的不同点,在学生不断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建构科学概念。
使学生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
理论依据1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
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
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2启发式教学:通过身临其境的、自主控制的人机交互,由视觉、听觉、触觉获取,提供生动、活波的直观形象思维素材、展现学生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等,形成知识点。
学生从思维、情感和行为多方面地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各种各样的叶子》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各种各样的叶子》一、教案概述1.1 教学背景本优质课教案适用于大班科学课,主题为“各种各样的叶子”。
通过本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植物叶子的形态和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设计,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幼儿了解不同植物叶子的形态和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1.3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不同植物叶子的形态和特征。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1.4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
•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具有不同叶子形态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并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看,这些植物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叶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2.2 正式教学2.2.1 学习新知识教师通过展示幻灯片或实物,向幼儿介绍不同植物叶子的形态和特征。
如扇形叶、心形叶、三角叶、线形叶等,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2.2 观察实物教师准备一些不同形态的植物叶子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同时,鼓励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同植物叶子的形态不同。
2.2.3 分类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不同形态的植物叶子实物,并要求幼儿根据形态特点进行分类。
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并共同完成分类,然后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小组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3 实践活动2.3.1 制作植物标本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不同的植物叶子实物,并提供相应的标本制作工具。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叶子的特点,并将叶子粘贴在标本纸上,标注植物名称。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各种各样的叶》科学说课课件

形状、颜色、大小不一样。
教学过程
(二)学习新课
2.小组合作探究:观察叶,找出叶的不同点与相相同同点点
叶柄
叶脉
叶片
教学过程
拓展延伸环节
任务一:画一片树叶吧
任务二:用喜欢的树叶拼一幅画吧
PART 07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叶
叶的名称 叶的不同点 叶的相同点
银杏叶 枫叶 桑树叶 杨树叶 形状各异 大小各异 颜色各异 叶片
多,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并让孩子们拿出课前收集
的树叶,比一比,看谁采集的树叶最多,并且向学
生们展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常见植物的叶及其组成部分
出示叶形标本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叶分别是什 么植物的叶吗?讲述叶源自名称游戏巩固教学过程
(二)学习新课
2.小组合作探究:观察叶,找出叶的不不同同点点 与相同点
第一单元 各种各样的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xxxx
目录
CONTENTS
PART 01 教材分析 PART 02 学情 PART 03 教学目标 PART 04 教学重难点
PART 05 教法学法 PART 06 教学过程 PART 07 板书设计
PART 01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学生介绍自 己课前收集 的树叶
学法
在此次科学教学中,我让学 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让他们 在实际中求得真知,在交流中谋 求发展,最大程度地利用合作学
习这一学习模式
PART 06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2)学习新课,认识常见植物的叶 及其组成部分
一年级人教鄂教版科学《各种各样的叶》教案

一年级人教鄂教版科学《各种各样的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观察不同植物的叶子,认识叶子的多样性。
2.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不同叶子的特点,认识叶子的多样性。
2.难点:理解叶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片美丽的树叶,提问学生:这是什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不同的叶子呢?引出课题“各种各样的叶”。
2.观察叶子的多样性分发不同植物的叶子给学生,或者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观察各种植物的叶子。
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边缘等特点,并进行描述。
提问:你们发现了哪些不同之处?这些叶子像什么呢?3.认识叶子的结构选取一片典型的叶子,用放大镜展示给学生看。
介绍叶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叶片、叶柄、叶脉等。
让学生指出自己手中叶子的各个结构部分。
4.叶子的功能提问:叶子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讨论叶子的功能,如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
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这些功能的含义,让学生初步了解叶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5.制作叶子标本介绍制作叶子标本的方法,如将叶子夹在书本里压平、用胶水粘贴在纸上等。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叶子制作标本,并在旁边写上叶子的名称和特点。
6.展示与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叶子标本,并介绍叶子的特点和功能。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叶子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各种植物的叶子,探索自然的奥秘。
8.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叶子,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并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各种各样的叶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的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如介绍一些特殊的叶子,如变态叶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各种各样的叶子综合实践课程说课

准备工具
准备放大镜、镊子、记录本等 观察工具。
触摸触感
用手触摸叶子的质地、光滑度、 厚薄等触感特征,并记录下来。
实验观察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叶子的生 理特征,并记录实验结果。
04 叶子制作与展示
叶子制作的方法
采集叶子
选择形状、颜色、大小各异的叶子, 确保安全无毒。
清洗整理
将采集的叶子清洗干净,整理好,以 便后续制作。
合作用等科学问题。
课程安排
01
02
03
04
课程时长:2小时
课程地点:学校植物园、户外 自然环境
课程准备:采集不同种类的叶 子、制作小工艺品的材料、实
验器材等
课程流程:1. 叶子基础知识 讲解;2. 叶子观察实践;3. 叶子制作活动;4. 叶子探究
实验。
02 叶子种类介绍
常见叶子的分类
01
02
03
增加互动环节,让观众参与其中,提高展 示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叶子展示的步骤
准备展示板
选择合适的展示板,确保其平整、稳固。
布局设计
根据主题和创意构思,对叶子进行布局设计,确定最佳展示效果。
粘贴固定
将制作好的叶子造型粘贴在展示板上,确保牢固稳定。
完善细节
对展示板进行修饰和完善,确保整体效果美观、精致。
05 课程总结与反思
眼看
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纹理等外观特征。
鼻闻
闻叶子的气味,了解其气味特征。
手摸
触摸叶子的质地、光滑度、厚薄等触感特征。
实验观察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叶子的生理特征,如光 合作用、蒸腾作用等。
叶子观察的步骤
观察外观
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纹理 等外观特征,并记录下来。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1 各种各样的叶》 人教版

各种各样的叶教学分析:《各种各样的叶》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校园里的植物》的第1课。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了解植物的叶的外形特征,知道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比较各种叶的异同。
从而找出叶的结构特征,都有叶柄和叶片,叶片上有叶脉,构建叶的模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过程与方法: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了解植物的叶的外形特征,知道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对是否是同一种叶的判断。
学生准备:捡一些落叶。
教师准备:放大镜、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秋天来了,黄叶子飘飘、红叶子飘飘,好像花瓣儿往下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各种各样的叶》。
(板书课题:各种各样的叶)昨天,老师布置让同学们到校园里、大树下捡落叶,你们捡了吗?把你捡到的落叶放到课桌上。
二、探究观察——观察比较叶1.数落叶小组活动:(1)我们一起数落叶吧!数一数,你捡到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呢?(2)为什么说它们是同一种叶呢?(3)小组讨论一下,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4)汇报交流:让我们来结合我们手中的叶子说一说吧!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教师相机指导,并板书:观察方法观察(5)小结:原来呀,我们可以运用这么多的方法,观察到叶子这么多的特征,来综合判断是不是同一种叶。
2.游戏:找朋友(1)同一种树叶就是一对好朋友,让我们玩一玩给叶子找朋友的游戏吧!游戏规则:当老师拿出一片叶子时,请仔细观察叶的形状,叶的边缘,叶的表面情况等,并迅速从你手中找出和老师手中同一种的叶子,把它高高举起。
科学《各种各样的叶子》

主题教学活动电子版备课表
执教日期活动设计适合年段大班活动名称各种各样的叶子领域科学
原计划第二次备课
活动目标1、发现不同植物有各种各样的叶子。
2、学习按物体特征分类。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观赏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活动准备1、活动前选好有各种树木的地方。
2、每人一个采集树叶的容器。
活动过程
1.采集树叶活动,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树木会长不同的树叶。
教师:我们皱眉有这么多不同的树,它们的叶子相同吗?我
们来寻找不同的叶子,把它们收集起来。
2.观察树叶,了解树叶的多样性。
教师:请你把采集的树叶放在桌子上,仔细看看、摸摸、闻
闻。
告诉大家你采集的树叶是什么树的叶子,是什么形状、颜色、
有什么特点?比一比,这些树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学习按照某些特征进行树叶分类。
教师:大家可以按照颜色分,也可以按照形状分。
4.激发幼儿欣赏大自然的美。
让幼儿看《幼儿衔接家园互动手册》,观察辨认课文中的树叶,
了解它们的名字,体会多样的树叶带来的美。
5.讲解叶子的作用,知道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教师:叶子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人类释放氧气。
有
些植物的叶子还能成为人类的食物和药物。
各种各样的叶子教案

各种各样的叶子教案叶子教案一:观察不同形状的叶子年级:小学一年级学习目标:1.观察和辨认不同形状的叶子。
2.了解不同形状的叶子的特点。
教学准备:1.各种形状的叶子样本。
2.图书馆或者户外采集到的不同形状的叶子。
3.放大镜。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叶子,可以通过投影展示或者给每个学生分发一片叶子。
2.让学生尝试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叶子的纹理和边缘形状。
3.鼓励学生发现叶子的不同形状,并观察它们的特点,例如圆形叶子的边缘是圆滑的,锯齿形叶子的边缘有锯齿状的缺口等。
4.让学生分类整理收集到的叶子,按照形状进行分组。
可以利用观察和辨认的结果画出叶子的形状分类表。
5.鼓励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叶子形状,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叶子的特点。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对不同形状叶子的观察和描述,以及叶子分类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延伸活动:1.让学生在户外采集更多的叶子,继续进行观察和分类整理。
2.让学生尝试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叶子形状,并给出自己对该叶子的特点描述。
3.让学生带回家观察他们周围的不同形状的叶子,并记录下来。
叶子教案二:探究叶子的光合作用年级:小学三年级学习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生存的过程。
2.理解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3.认识光合作用的产物和过程。
教学准备:1.大型室内植物。
2.半透明的塑料袋。
3.明信片大小的白色纸片。
4.太阳光或者强光源。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学过的植物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进而引出光合作用。
2.向学生解释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子制造食物和释放氧气的过程。
3.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拥有一颗大型室内植物和一个半透明的塑料袋。
4.请学生用明信片大小的白色纸片覆盖住植物的部分叶子,然后将塑料袋罩在整个植物上,并用橡皮筋固定在植物的根部。
5.放置罩着塑料袋的植物在太阳光下或者强光源下,观察数天后,学生将会发现塑料袋内有凝结的水滴。
6.向学生解释凝结的水滴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氧气凝结在塑料袋上的结果。
一年级科学 各种各样的叶教案 人教版

各种各样的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有目的看。
2.通过观察尽可能地了解叶的更多信息,如叶的大小、形状、颜色。
3.激发学生观察的乐趣,亲近大自然。
重点与难点重点:有目的地观察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学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有目、有层次地从不经意的看逐渐引导到有目地观察上来。
教具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上节课要求大家去捡树叶,大家都去捡了吗?二、教学活动。
1.叶的整体观察。
A.组内交流。
请大家把捡到的树叶拿出来,交流后完成统计表。
如下:我捡了()片落叶这里有()种树叶我们小组共有()种树叶B.师生共同判断。
把你捡到的树叶全都拿出来,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这些树叶的大小、形状、色彩都一样吗?你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树叶?你又根据什么,说它们是不同的树叶?2.叶的颜色。
A.你捡到的树叶有几种颜色?如果有人问你树叶是什么颜色?你怎样回答?请你把树叶给排一排好吗?然后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排?B.你觉得那种颜色最好看,为什么?3.观察叶的形状。
A.叶子的颜色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形状相同吗?请你把你捡到的树叶根据叶形来分类,然后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B.根据你的分法,把常见的叶形画一画。
4.观察叶的大小。
A.在你捡到的树叶中,最小的是哪一张?最大的又是哪一张?B.哪两张叶的大小是差不多的?你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叶的大小呢?C.建议大家不妨用数方格的方形来试试。
5.质疑。
今天我们观察了树叶,你还观察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还不知道?三、作业请大家回家后,请你用捡到的树叶完成一样作品好吗?四、板书各种各样的叶叶的形状、叶的大小、叶的颜色。
科学各种各样的树叶教案

科学各种各样的树叶教案一、介绍树叶的概念•树叶是植物中的一个重要器官,通常用于光合作用。
•它们是绿色的,扁平而薄的结构,呈现出各种形状和大小。
•树叶在树木的生长、养分吸收和气体交换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树叶的形态多样性树叶形态的差异通常与植物的生长环境、物种和功能相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树叶形态:1.针叶叶片–针状叶片通常是长而细的,呈现出锥形或针形。
–它们适应了干旱和寒冷的环境,减少了水分散失和受寒冷气候的伤害。
–针叶树叶广泛存在于针叶树类,如松树和云杉。
2.宽叶叶片–宽叶叶片是平板状的,通常较大,可分为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和心形等。
–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常绿树和落叶树中,如橡树、榆树和枫树等。
3.复叶–复叶由多个小叶组成,这些小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复叶常见于豆科植物,如刺槐树和苏木树。
4.鳞片叶片–鳞片状叶片通常呈现出扁平的圆形或鳞片状结构。
–它们通常存在于松树和柏树等具有鳞片叶片的树种中。
三、树叶的结构与功能树叶的结构与功能紧密相关,下面是树叶的几个重要结构和功能:1.叶片–树叶的主要部分,用于进行光合作用。
–叶片含有叶绿素,可以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
2.叶柄–叶柄是连接叶片和枝干的部分。
–它提供了对叶片的支撑和定位,使叶片能够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
3.叶脉–叶脉是叶片内部的管道系统,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
–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叶脉:平行脉和网状脉。
4.叶缘–叶缘是叶片的边缘,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和纹理,如光滑的、锯齿状的等。
–叶缘的形态也与植物的种类和环境有关。
四、树叶的适应性与生态功能树叶的形态和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并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树叶适应性和生态功能:1.水分调节–部分树叶的表面有一层特殊的剥脱组织,称为叶蜡。
–叶蜡能够保护叶片不受蒸发过快的干燥环境的影响。
2.热量调节–一些树叶具有光反射的能力,可减少叶片受到的太阳辐射,降低叶片的温度。
3.风阻功能–薄而长的针叶能够减小空气阻力,适应较强的风环境。
各种各样的叶子活动教案(通用

各种各样的叶子活动教案(通用教案名称:各种各样的叶子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植物的生长》第二课时。
2. 详细内容:本节课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让学生了解叶子的结构、功能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叶子的结构,知道叶子各部分的功能。
2. 能够观察并分类不同种类的叶子。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叶子各部分功能的理解,不同种类叶子的分类。
2. 教学重点:观察叶子的结构,了解叶子的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类型的叶子标本、显微镜、投影仪。
2. 学具:放大镜、彩色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观察各种树叶,引发学生对叶子的兴趣。
2. 叶子结构观察:学生分组用显微镜观察叶子标本,记录叶子各部分结构。
3. 叶子功能讲解:教师讲解叶子的各部分功能,如叶绿体、叶片、叶脉等。
4. 叶子分类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种类的叶子,根据特征进行分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叶子2. 板书内容:叶子结构:叶绿体、叶片、叶脉等叶子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叶子分类:阔叶、针叶、落叶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叶子,记录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2. 答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叶子,了解更多关于叶子的知识,如叶子的生长过程、叶子的艺术创作等。
2018年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叶子》说课稿word版本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叶子》说课稿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叶子》说课稿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赶紧一起看看吧。
各位评委老师: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叶子》,我将从以下几点开始说起。
教学目标:知识:认识、了解几种常见的叶形,知道叶的组成(由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和描述叶的形状),和比较能力(比较叶的形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语言描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了解几种常见的叶形,知道叶的组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和描述叶的形状),和比较能力(比较叶的形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语言描述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叶(夹在书里),彩笔,薄、厚白纸各一张。
教师准备:各种形状的叶(每组一套,各套叶的种类相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到操场去采集各种各样的叶,看谁采集的叶的种类最多,认识的植物最多。
在采集时要注意:在采集时,可以采集落在地面上的树叶和生长得较低的植物的叶,采集的叶子要完整,要连同叶柄一起采集,采集的叶子要尽量选取中型和小型的,便于压制和制作叶画。
而且采集时不要攀登树木,不要折断树枝,不要毁坏花草,要注意保护环境的清洁。
采集时,可以把叶子夹在没用的旧杂志里,每页中最好夹一个叶子。
采集后,把夹有叶子的旧杂志放在平整的地方,上面压上一些比较重的东西,每天将叶子翻动一下,换个位置再重新压上。
这样,四、五天后,叶子就能压得又平又干了。
2.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采集树叶。
3.检查学生采集树叶的情况。
(对采集叶的种类多、保存得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和鼓励。
一年级上科学说课文稿各种各样叶人教版新版

一年级科学各样各样的叶授课稿各样各样的叶授课资料我解说的这一课是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一册的?各样各样的叶? ,依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 ,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材、课件和授课的每一个环节。
本课的主要授课目的是: 1、对学生进行思想训练,让学生会形容叶的形状。
2、对学生进行感情培养,让学生保护植物的同时理解环保的意义。
3、知识的教授,主要让学生认识叶的形状是各样各样的,这样的设计是依照新的课程标准,以思想训练为主,感情培养和知识传授次之的授课思想来设计的。
完成授课目的采用的主要措施就是:1、设计教材:,学生的经历不同样,知识广博程度也不同样,好多的外在条件迫使对教材必定认真设计。
第一步认识当地的几种叶子,这主若是想做到联系实质,科学合理,难易适当去设计,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信心去求知;第二局部认几种叶形,经过拟人的手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第三局部练习,让学生学以置用,第四局部欣赏,突出环保教育。
第五局部研究叶子的组成,使学生在研究中求知;第六局部欣赏叶画,培养学生的审盛意识,这样的设计可以层次清楚由易到难的适当推进。
2、设计课件,主要考虑合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在认叶子的环节中,拟人动画可以轻松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这吻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色,对解决本课重点和难点起推波助浪的作用,在欣赏叶子的环节中,课件表达出独到的魅力,配以友善的音乐使课堂轻松快乐而又优美。
形象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背景图案和背景音乐圆满的结合是任何手段无可比较的。
3、设计授课环节,主若是运用自主——创新模式加强学生实践,培养独立思虑的能力和小组协作的精神。
第一环节由发言导入,选材贴近生活,平和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详细解析一片叶子,使学生学会一种称呼叶子的方法 ---比喻法,〔学生年龄小只学会这种方法而不用告诉他这是什么方法〕并且让他同时运用这种方法解说其他的叶子。
这时小组谈论,相互合作,学生在经历获取悉识的过程中获取体验和感觉的同时促进了思想的发展。
各种各样的叶-人教鄂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各种各样的叶-人教鄂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叶子的形态和颜色。
2.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叶子的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对大自然的敏感度。
二、教学准备1.相关课件或教材。
2.数张不同种类的树叶。
3.放大镜。
4.实验室桌子和椅子。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有关叶子的图片,询问学生对此的认识,引发学生对叶子的好奇心,为学习叶子的相关知识打好基础。
2. 观察实验1.老师分发不同种类的树叶,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叶子的形态和颜色,以及叶子上的细节。
2.学生们可以对比不同叶子的特征:形状、大小、颜色、数量等。
3. 小组讨论1.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叶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不同树种叶子的特点等等。
4. 结论总结1.学生反馈叶子的特点和观察方法,总结叶子的形态和颜色,并展示他们所绘制的叶子图画。
2.教师梳理总结叶子的分类,形态和颜色的分类。
四、教学效果1.学生们对自然环境的发现和敏锐度有所提高。
2.学生们掌握了叶子的分类、形态特点和颜色等基本知识。
3.学生们通过观察、描述和总结,发掘了自身的观察能力和考察模式。
4.学生们能够在小组内分析和总结彼此观察的结果,培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此教案为一年级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涉及到叶子的更深层次的知识和基本结构等,建议将难度适当降低。
2.对于过于活跃和有些压抑的学生应加强教学动态管理,加深个别学生的体验和提升个别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3.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协作能力的引导和培养,通过不同的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们间的合作精神和合作学习建议。
4.注意课堂的氛围营造,使得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学习,并注重记分和思维的刺激,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和发掘。
活动设计 大班 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叶子》 试讲稿

《各种各样的叶子》一、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叶子》二、设计意图: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落叶纷飞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恩赐,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叶,并且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三、活动目标:1.愿意主动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并学习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2.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树叶的不同,并了解树叶的作用;3.能根据不同特征为树叶分类,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
四、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树叶的不同,并了解树叶的作用;2.能根据不同特征为树叶分类,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
五、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各种树叶,举办“树叶展览会”2.准备分类统计图、笔和纸六、活动过程:1.利用树叶展览会,引导幼儿观察(1)谈话“老师听说前几天小朋友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搜集了很多树叶,是这样吗?(是)“那你们知道这些树叶是从哪里来的吗”?(2)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让我们一起来和小树叶做朋友,好吗?(3)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树叶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你的这些好朋友,看看它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是什么感觉?2.请幼儿给树叶分类。
(按大小、颜色、厚薄、形状等进行分类。
)(1)请幼儿自己分类,并将分类的结果记录在分类统计图里。
(在相应的分类方式下做标记。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幼儿交流分法。
(4)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树叶的分类标准(如形状、颜色、厚薄、大小等)。
3.拓展性谈话:树叶的用处。
(1)引导幼儿围绕食用、药用、美化环境及对植物本身等方面来思考叶子的作用?(2)教师根据汇报适当展示树叶贴画,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乐趣,教师巡环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各样的叶子》一年级科学说课稿模板
【导语】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了解几种常见的叶形,知道叶的组成(由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和描述叶的形状),和比较能力(比较叶的形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语言描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了解几种常见的叶形,知道叶的组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和描述叶的形状),和比较能力(比较叶的形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语言描述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自己采集的叶(夹在书里),彩笔,薄、厚白纸各一张。
教师准备:
各种形状的叶(每组一套,各套叶的种类相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到操场去采集各种各样的叶,看谁采集的叶的种类最多,认识的植物最多。
在采集时要注意:在采集时,可以采集落在地面上的树叶和生长得较低的植物的叶,采集的叶子要完整,要连同叶柄一起采集,采集的叶子要尽量选取中型和小型的,便于压制和制作叶画。
而且采集时不要攀登树木,不要折断树枝,不要毁坏花草,要注意保护环境的清洁。
采集时,可以把叶子夹在没用的旧杂志里,每页中夹一个叶子。
采集后,把夹有叶子的旧杂志放在平整的地方,上面压上一些比较重的东西,每天将叶子翻动一下,换个位置再重新压上。
这样,四、五天后,叶子就能压得又平又干了。
2.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采集树叶。
3.检查学生采集树叶的情况。
(对采集叶的种类多、保存得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和鼓励。
)
4.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了解关于叶的一些知识。
(板书:”各种各样的叶”)
二、学习新课
1.带领学生认识几种当地常见植物的叶。
(1)出示叶形标本。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叶分别是什么植物的叶吗?(学生根
据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回答。
)
(3)教师讲解:讲述这些叶的名称。
(4)教师请学生复述出这些叶的名称。
(5)进行识别练习。
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手中的叶中有没有同老师相同的叶呢?
学生观察自己采集的叶,看其中是否有上述几种植物的叶,把它们找出来,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2.使学生认识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1)提问:你们看各种叶的形状都相同吗?
学生观察手中采集的叶的形状,小组内互相交流。
同学们进行汇报。
(2)教师对几种叶的形状进行简单描述。
(如果学生能够自己描述更好,在这时教师应予以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
①牵牛叶。
提问: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植物的叶吗?
牵牛花的叶是什么形状的?你们看看它像什么?(学生回答像心、像桃,都很好。
)
教师讲解:牵牛花的叶的形状像个心,我们把这样的叶就叫做”心形叶”。
它是什么植物的叶吗?
槭树叶是什么形状的?你们看看它更像什么?
教师讲解:槭树叶的形状很像人的手掌,我们把这样的叶叫做”
掌形叶”。
(按上述步骤描述其它几种叶的叶形)
③松叶。
细细的,尖尖的,形状像针,叫做”针形叶”
④银杏叶。
形状像扇子,叫做”扇形叶”。
⑤苹果叶。
形状像鸡蛋(蛋又叫卵),叫做”卵形叶”。
(3)教师对学生讲解描述叶形的方法。
师生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种叶形。
当以后我们再看到这样的叶形,就可以这样称呼它们了。
你们知道给叶的形状取名字是怎么取的吗?
师生谈话:对,都是用比喻和形容的方法来称呼的,也就是看它像什么形状或什么物体,就把它叫做是什么形状的叶。
这样,当我们观察某种叶的时候,即使没有学过这种叶形,自己也可以设法先给它取个名字。
(4)进行描述叶形的练习。
从学生采集的叶中选出几种与前面学过的几种叶形不同的叶让学生描述它们的叶形。
(例如:白菜叶--匙形,葱叶--管形,玉米叶--带形叶,柳树叶--披针形叶,莲叶--圆形叶。
)
(5)小结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学
生说到:我们知道了叶的形状有很多,它们都是各种各样的。
)
3.引领学生认识叶的组成。
(1)师生谈话: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叶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那么各种叶之间有没有相同之处呢?你来比一比,看一看,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学生分组进行比较。
(教师提示学生应比较它们是否有相同的组成部分)
(3)学生分组进行汇报。
(通过比较我们看到牵牛叶、槭树叶、银杏叶和苹果叶这四种叶都有叶片和叶柄两部分,叶片上都有叶脉。
)
(4)教师要求学生做进一步观察。
请你们观察自己采集的各种各样的叶是不是都有”叶片”、”叶柄”和”叶脉”?
学生继续分组观察,汇报观察结果。
(5)师生共同小结:植物的叶虽然是各种各样的,而大多数植物的叶都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叶片和叶柄两部分,叶片上有叶脉。
三、巩固、应用
1.教师提问:通过本课学习,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讲述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
2.教师谈话:现在咱们一起来看一个片子,把这节课的知识再复习一下。
(教师出示课件,进行演示,师生共同观看。
)
3.组织学生进行画叶活动
(1)激发学生兴趣,师生谈话:植物的叶是很美丽的,我们来画美丽的叶,好吗?
提问:你们知道如何画出植物的叶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有的学生把曾经画叶的方法告诉大家,还有的同学说可以拓出叶子来。
在这时如果学生的方法很好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并请他来教教大家,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和重复学习的能力。
)
(2)教师讲解画叶的几种方法:
画:将叶放在厚白纸上,左手压住叶子,用与叶的颜色相同的彩笔,沿叶的边缘,将叶的轮廓画在纸上,填上叶脉,涂上颜色。
拓:将叶放在一个本上,上面盖一张薄白纸,用彩笔或铅笔在纸上来回涂(涂的方向要与主脉垂直),就会在纸上拓出叶的样子。
可以将叶的正反面各拓一张。
(3)学生进行画叶,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
(4)师生共同评价:评出画叶的同学,给予鼓励。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继续采集和压制一些植物的叶,为下一次上课时制作叶画做好准备。
《各种各样的叶子》一年级科学说课稿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