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DOCX 38页)
财务分析与决策
财务分析与决策一、引言财务分析与决策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解读,企业可以评估自身的财务状况,为未来的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和财务决策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财务分析与决策的标准格式。
二、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分析资产负债表时,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 资产结构分析:分析不同类别资产的占比,判断企业的资产结构是否合理。
- 资产回报率分析:计算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回报率等指标,评估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
- 负债结构分析:分析不同类别负债的占比,判断企业的负债结构是否合理。
- 财务杠杆分析:计算财务杠杆倍数,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
2.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情况。
分析利润表时,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 毛利率分析:计算毛利率,评估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盈利能力。
- 费用比率分析:计算销售费用比率、管理费用比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的费用控制能力。
- 利润增长率分析:计算净利润增长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健康程度。
以下是常用的财务比率:- 流动比率:计算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评估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 速动比率:计算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评估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 资产负债率:计算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评估企业资产的融资程度。
- 资本回报率:计算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率,评估企业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四、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是基于财务分析的结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制定战略和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财务决策:- 投资决策:评估投资项目的收益性和风险,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 融资决策: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和融资规模,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 分红决策:决定将多少利润用于分红,平衡股东权益和企业发展需求。
最全的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全解【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最全的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全解【会计实务经验之谈】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
其目标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所以说,使用者无法使用的财务分析报告都是无用的。
作为财务部门撰写的财务分析报告主要是提供给企业经营者使用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撰写的角度却是投资者或者政府,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分析报告会被企业管理者嗤之以鼻的原因。
决策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 决策是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活动; 决策是决定的意思, 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 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 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 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 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
当然,在决策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非经济因素。
即要注意将各种可计量因素与不可计量因素、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所做出决策的科学性,使主观判断与客观经济情况相适应,尽量避免决策的失误。
总结得出财务在做决策分析时,必须满足:1)企业自身的核算准确;2)所有的数据必须建立在同一个标准的基础上;3)必须以会计准则进行核算。
经营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等。
1、差量分析法差量分析法指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的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备选方案间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进行最优方案选择的方法。
如果差量损益为正,说明比较方案可取;如果差量损益为负,说明被比较方案可取。
2、边际贡献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指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比不同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边际贡献的多少进行选优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适用于开发新产品的决策、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等。
尤其适用于多个方案的择优决策。
财务分析与决策
财务分析与决策一、引言财务分析与决策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管理层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本文将对财务分析与决策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1. 财务分析的定义财务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
2. 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股东权益变动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股东权益的变动情况。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1. 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财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财务指标的比率,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常用的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等。
2.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通过比较企业在不同期间的财务数据,揭示企业的发展趋势。
可以通过绘制趋势图或计算增长率等方式进行趋势分析。
3. 垂直分析垂直分析是将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按照百分比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各项数据在整体中的比重和变化情况。
常用的垂直分析方法包括资产结构分析、负债结构分析和利润结构分析。
四、财务分析的应用1. 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计算和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判断自身的偿债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2. 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自身的盈利能力,包括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和资产收益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盈利水平,并制定相应的盈利增长策略。
3. 评估企业的经营效率财务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自身的经营效率,包括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
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分析与决策
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分析与决策随着时代的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而财务报表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财务报表分析与决策展开讨论,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投资回报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利润和利润率为衡量标准。
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通过对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毛利率和净利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
同时,还可以采用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的方法,将企业与同行业的企业和历史数据进行对比,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具有竞争力。
二、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衡量企业偿还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对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水平。
同时,还可以进行利息保障倍数和现金流量比率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否稳定。
三、运营能力分析运营能力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于企业运营能力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周转率和利润表中的毛利润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运营能力水平。
同时,还可以进行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评估企业的运营效率是否高效。
四、投资回报能力分析投资回报能力是衡量企业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
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于企业投资回报能力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利润率和利润表中的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投资回报能力水平。
同时,还可以进行投资报酬率和资本回报率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评估企业的投资效益是否可观。
五、现金流量能力分析现金流量能力是衡量企业现金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公司财务分析与决策制度
公司财务分析与决策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财务管理,提升决策效果,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依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执行。
第二章财务分析第三条公司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供应决策依据,理性评估公司经营情形,全面了解财务情况。
第四条公司财务分析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分析、业绩分析等。
第五条财务报表分析重要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比较分析、趋势分析、比例分析等。
第六条财务指标分析重要包含利润率、偿债本领、运营本领、成长本领、盈利本领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第七条业绩分析重要包含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分析。
第三章财务决策第八条公司财务决策的目标是依据财务分析结果,确定合理的经济行为,提高财务绩效,促进公司可连续发展。
第九条公司财务决策的原则是依法合规、风险可控、效益最大化、全员参加。
第十条公司财务决策的程序包含决策需求分析、方案订立、评估选择、实施监控、评价调整等环节。
第十一条决策需求分析阶段,各部门依照规定的报表和统计数据,提出决策需求。
第十二条方案订立阶段,公司财务部门帮助各部门订立财务决策方案,包含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等。
第十三条评估选择阶段,公司管理层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包含财务评估、风险评估、效益评估等。
第十四条实施监控阶段,公司财务部门跟踪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决策顺利执行。
第十五条评价调整阶段,定期对财务决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必需的调整和改进。
第四章财务管理责任第十六条公司财务管理责任的界定原则是明确职责、协同合作、责任到人。
第十七条公司财务管理责任的具体内容包含:财务部门负责订立财务制度和流程,核算核查财务数据;各部门负责申报、使用和监督财务资源;管理层负责财务决策的订立和执行。
第十八条公司财务管理责任的执行要求包含:财务部门要严格依照制度和流程进行操作;各部门要依照规定使用财务资源,确保合规性和效益性;管理层要乐观参加财务决策,负责决策执行。
关于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深度解析
关于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深度解析!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
其目标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所以说,使用者无法使用的财务分析报告都是无用的。
作为财务部门撰写的财务分析报告主要是提供给企业经营者使用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撰写的角度却是投资者或者政府,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分析报告会被企业管理者嗤之以鼻的原因。
决策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决策是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活动;决策是决定的意思,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
当然,在决策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非经济因素。
即要注意将各种可计量因素与不可计量因素、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所做出决策的科学性,使主观判断与客观经济情况相适应,尽量避免决策的失误。
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得出财务在做决策分析时,必须满足:1)企业自身的核算准确;2)所有的数据必须建立在同一个标准的基础上;3)必须以会计准则进行核算。
经营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等。
1、差量分析法差量分析法指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的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备选方案间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进行最优方案选择的方法。
如果差量损益为正,说明比较方案可取;如果差量损益为负,说明被比较方案可取。
2、边际贡献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指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比不同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边际贡献的多少进行选优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适用于开发新产品的决策、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等。
尤其适用于多个方案的择优决策。
财务分析与决策
财务分析与决策一、引言财务分析与决策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财务数据和信息的分析,企业可以评估自身的财务状况,为未来的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财务分析与决策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财务分析的目的、方法和工具,以及财务决策的原则和步骤。
二、财务分析1. 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为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帮助管理层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决策。
2. 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工具(1)比率分析: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财务指标之间的比率,如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运营能力比率等,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2)趋势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期间的财务数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趋势,判断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在风险。
(3)财务比较分析:通过与同行业或竞争对手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评估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三、财务决策1. 财务决策的原则(1)风险收益原则:在决策过程中,要权衡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追求最佳的风险收益平衡点。
(2)时间价值原则: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现到现在,以便进行决策分析。
(3)成本效益原则:在决策中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确保决策的效益大于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 财务决策的步骤(1)问题定义:明确决策的目标和范围,确定决策所涉及的财务问题。
(2)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与决策相关的财务数据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整理,为决策提供依据。
(3)方案制定: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不同的决策方案,并进行评估和比较。
(4)方案选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
(5)实施与监控:将决策方案付诸实施,并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修正。
四、案例分析以某公司为例,进行财务分析与决策的案例分析。
该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
1. 财务分析通过比率分析,发现该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净利润率连续三年保持在10%以上。
财务分析报告及决策(3篇)
第1篇一、前言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制定合理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报告将对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
二、公司概况某公司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XX行业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线,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公司注册资本为XX万元,员工人数XX人。
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逐年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上升等挑战。
三、财务分析1. 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近年来,某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线的不断优化和市场需求的扩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表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毛利率分析某公司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公司在产品定价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毛利率在近年来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增加。
(3)净利率分析某公司净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这主要受到营业成本上升和期间费用增加的影响。
2. 运营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某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说明公司信用政策较为严格,回款能力较强。
(2)存货周转率分析某公司存货周转率较高,说明公司存货管理较为高效,库存风险较低。
(3)总资产周转率分析某公司总资产周转率较高,说明公司资产利用效率较高。
3. 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分析某公司流动比率较高,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速动比率分析某公司速动比率较高,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好。
(3)资产负债率分析某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说明公司负债水平较低,财务风险较小。
四、决策建议1. 提高盈利能力(1)加强成本控制,降低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2)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毛利率。
(3)加强市场调研,拓展市场,提高营业收入。
2. 提高运营能力(1)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降低坏账风险。
财务分析与决策运用财务数据进行决策
财务分析与决策运用财务数据进行决策对于企业而言,财务数据是一项重要的资产,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运用,企业可以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探讨如何运用财务数据进行决策。
一、财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进行任何决策之前,首要的步骤是收集和整理财务数据。
财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信息。
这些数据应当准确无误地记录和整理,以确保后续的分析和决策能够基于真实可靠的数据。
二、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一种常见的财务分析方法,通过计算不同的财务比率,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这些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等。
通过对这些比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等情况,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于投资决策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通过比较投资的成本和预期的效益,来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将所有相关的收益和成本都考虑在内,包括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影响等。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企业可以评估不同投资项目的优先级,从而进行决策。
四、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对企业现金流量情况的评估和分析。
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稳定,是否能够满足日常经营和投资的需要。
基于现金流量分析,企业可以决策是否进行资金调整、借贷或加大投资等。
五、风险评估与管理财务分析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还需要关注企业所承担的风险。
在决策中,企业需要评估和管理不同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商机,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
六、决策的执行和监控决策的执行和监控是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
在进行决策之后,企业需要有效地执行决策,并不断进行监控和评估。
通过对决策的执行和监控,企业可以检查决策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财务报表分析与管理决策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1:58:1311:58: 1311:5810/23/2020 11:58:13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311:58:1311:58O ct-2023-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1: 58:1311:58:1311:58F riday, October 23, 2020
专题二 财务报表分析与管理决策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依据和方法 二、3张主要财务报表提供的分析信息 三、财务报表案例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依据和方法
(一)简介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演变情况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三)财务报表分析前期需要收集的基本
资料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一)简介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演变情况
息税前利润
经营风险
减:费用化利息
财务杠杆
加:投资收益
资本运营
税前利润
减:所得税
税收筹划
税后利润
股东收益和风险
说明
息税前利润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
(三)利润分配表(基本结构)
一、净利润 加: 年初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金转入
偿付债务本息、
返还股本或投资
7、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的方法
调整项目包括: (1)没有实际支付现金的费用; (2)没有实际收到现金的收益; (3)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 (4)存货、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5)其他。
(五)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
所有者权益 未分配利润
财务分析与决策
财务分析与决策财务分析与决策是现代企业管理决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财务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在管理决策中,财务分析贯穿始终,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对决策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1、财务分析的意义财务分析是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财务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包括收入、成本、利润等方面的数据,有助于制定企业战略和经营计划。
此外,财务分析还可以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风险管理决策。
财务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可以为企业管理层在面对市场变化、竞争压力等决策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财务指标的选择选择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的核心。
企业需要选取关键财务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和比较。
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负债率、现金流量等。
企业在选择财务指标时应该考虑其特定的需求和目标。
不同的企业可能需要关注不同的财务指标。
例如,一家规模较小的企业更关注运营效率,可能会选择关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而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则更关注财务报表和现金流量等指标。
3、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横向分析、纵向分析、对比分析和趋势分析等。
横向分析指对企业过去两年或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变化趋势。
横向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并对这些变化进行评估。
纵向分析指对企业某一财务指标的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了解企业在某一财务指标下的长期趋势。
纵向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企业在某一财务指标下的长期变化趋势,帮助企业做出长期规划。
对比分析指将企业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了解企业在同行业中的财务状况。
对比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了解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
财务分析与决策
财务分析与决策一、引言财务分析与决策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分析,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对财务分析与决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进行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1. 财务分析的定义:财务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及对相关信息的研究,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趋势的一种方法。
2. 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1. 横向分析:横向分析是指将同一企业在不同时间段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以揭示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趋势。
常用的方法有:财务指标绝对数比较法、财务指标相对数比较法等。
2. 纵向分析:纵向分析是指将同一时间点上不同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以揭示企业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差异。
常用的方法有:财务比率分析法、财务指标绝对数比较法等。
3. 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指将同一企业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以揭示企业的相对优势和劣势。
常用的方法有:财务比率分析法、财务指标绝对数比较法、财务指标相对数比较法等。
四、财务分析的指标和工具1. 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财务分析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计算和比较,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
常用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2. 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常用的财务指标有:销售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股东权益等。
3.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工具,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五、财务分析案例分析以某公司为例,对其2018年和2019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
财务分析与决策
财务分析与决策一、引言财务分析与决策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评估经营绩效,并基于此做出决策,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本文将介绍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解析。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1. 财务分析的定义财务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的一种管理工具和决策支持系统。
2. 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工具1. 横向分析横向分析是通过比较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数据,以了解企业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变化趋势。
常用的横向分析工具包括财务比率分析、百分比分析等。
2. 纵向分析纵向分析是通过对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内不同项目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以了解企业各项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
常用的纵向分析工具包括财务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
3. 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通过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同行业或同类企业的数据进行比较,以了解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和竞争力。
常用的比较分析工具包括财务比率分析、行业平均数分析等。
四、财务分析的实际案例解析以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为例,对其2018年和2019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1. 横向分析通过对比2018年和2019年的财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销售收入从2018年的1亿增长到2019年的1.2亿,增长率为20%。
这表明企业的销售业绩有所提升。
2. 纵向分析通过对比2019年不同项目的财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了20%,而成本费用增长了15%。
这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3. 比较分析通过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销售收入在同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而利润率则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财务分析与决策技巧
财务分析与决策技巧一、引言财务分析与决策技巧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管理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表现,进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和决策技巧,帮助读者提升在财务决策方面的能力。
二、财务分析方法1.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表中最基础的一份,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状况。
比如,可以通过计算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而决策是否需要增加债务或寻找新的资金来源。
2.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
通过利润表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销售额、净利润、毛利率等关键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进而制定合适的财务决策。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展示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的净流入和净流出情况。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企业是否能够及时偿还债务、支付日常运营费用,进而决策是否需要增加资金流入或削减资金流出。
三、决策技巧1.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一种通过对不同变量进行模拟和分析,评估其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的方法。
通过敏感性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因素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的影响程度,并根据这些结果调整相应的财务决策,以降低风险或优化绩效。
2.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决策手段的成本和效益,选择成本最低且效益最大的方案的方法。
在财务决策中,我们常常需要在不同的投资项目之间进行选择。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各个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风险水平,从而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案。
3. 多元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是一种通过建立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预测和解释一个变量(如销售额、利润等)与其他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对目标变量影响最显著的关键因素,并据此制定财务决策。
四、结论财务分析与决策技巧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要素,它们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表现,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财务分析与决策
财务分析与决策一、引言财务分析与决策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财务分析与决策的基本概念、重要指标以及分析方法,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1. 财务分析的定义财务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2. 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风险水平,识别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机会,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财务分析的重要指标1. 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反映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
2. 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包括毛利率、净利率和总资产收益率等。
3. 运营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反映了企业运营效率和资产利用水平,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4. 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等。
四、财务分析的方法1. 横向分析法横向分析法是将企业不同时间点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
2. 纵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是将企业不同财务指标在同一时间点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企业在各个方面的表现。
3. 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不同财务指标之间的比率,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4. 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历史变化进行分析,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财务决策的流程1. 收集财务数据首先,需要收集企业的财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2. 分析财务数据然后,对收集到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项财务指标,并进行比较和解释。
3. 评估企业状况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风险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DOCX 38页)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
其目标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所以说,使用者无法使用的财务分析报告都是无用的。
作为财务部门撰写的财务分析报告主要是提供给企业经营者使用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撰写的角度却是投资者或者政府,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分析报告会被企业管理者嗤之以鼻的原因。
决策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 决策是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活动; 决策是决定的意思, 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 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 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 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 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
当然,在决策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非经济因素。
即要注意将各种可计量因素与不可计量因素、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所做出决策的科学性,使主观判断与客观经济情况相适应,尽量避免决策的失误。
梧桐树下和小郑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得出财务在做决策分析时,必须满足:1)企业自身的核算准确;2)所有的数据必须建立在同一个标准的基础上;在品种决策中,经常以成本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有时也以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断标准。
1、生产哪种产品企业有剩余的产能可供使用,在有几种新产品可供选择时,一般采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进行决策。
在运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进行备选方案的择优决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边际贡献总额,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
2)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首先应计算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减专属成本后的余额),然后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或边际贡献)总额,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
K公司增加一个新产品B、C产品,资料决策K公司应该开发生产A、B、C三种产品中的哪种新产品。
摘要A产品B产品C产品单价(元)100 120 150单位变动成本(元)50 60 70单位边际贡献(元)50 60 80单位产品所需定额工时(小时)5 5 7单位定额工时提供的边际贡献10 12 11.43(元/小时)剩余生产能力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元)8000×10=800008000×12=960008000×11.43=91440专属固定成本0 20000 15000剩余边际贡献总额80000 76000 76440得出:没有专属固定成本,按剩余生产能力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大小比较,应该选择开发生产B产品96000元;但是有了专属固定成本后,应该比较剩余边际贡献总额,应该选择开发生产A产品。
2、亏损产品的决策亏损产品是指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的销售收入小于销售成本的产品。
对于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需要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
这时候需要分为,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和生产能力可以转移进行分析。
1)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
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是指当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下来的生产能力无法被用于其他方面,即不能转产,也不能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
决策思路:只要亏损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大于0就应该继续生产,因为停产亏损产品不但不会减少亏损,反而会扩大亏损。
K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情况如表C产品停产后生产能力无法转移,C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
思考:从单方面看,停止C产品的生产是有利的,即:利润将上升到100元,但是否真正有利,还应参考其他资料才能确定。
在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C产品成本总额290元中,分摊的固定成本为100元,而在变动成本法下,这部分费用均应在本期全数扣除,如果停产C产品,那它分摊的100元成本就要由A、B两种产品分摊。
停止C产品生产不但不会增加110元利润,反而会减少100元利润,即:利润将降至140元。
2)生产能力可以转移时。
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并不意味着该亏损产品一定要继续生产。
如果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边际贡献额,那么该亏损产品应该停产。
决策标准:只要转产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总额大于亏损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总额,就应停产亏损产品。
在转产决策中,转产的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大于亏损的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就应作出转产的决策。
3、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由于所需零部件的数量对自制方案或外购方案都是一样的,因而这类决策通常只需要考虑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成本高低,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就低不就高。
影响自制或外购的因素很多,因而所采用的决策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梧桐树下和小郑一般采用增量成本分析法。
1)自制不需要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在由自制转为外购,而且其剩余生产能力不能利用的情况下。
决策思路:自制单位变动成本高于购买价格时,应该外购;自制单位变动成本低于购买价格时,应该自制。
K公司生产产品每年需要零件1000件,该公司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自制,并且可以达到外购的质量。
由车间自制时每件成本为100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单位固定成本为40元。
现市场上销售的零件价格为每件70元。
该公司应该自制还是外购?思考:此时自制不增加固定成本,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就是自制方案的单位增量成本。
由于自制单位变动成本60元小于外购单位价格70元,所以,应选择自制。
每件零配件的成本将降低10元,总共降低10000元。
但如果停产外购,则自制时所负担的一部分固定成本(1000×40)将由其他产品负担,扣除因买价低于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而节约的成本,此时企业将减少利润:(1000×40)-(100-70)×1000=10000(元),也就是说自制比外购增加利润10000元,所以应该自制。
2)自制需要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在企业所需零配件由外购转为自制时需要增加一定的专属固定成本(如购置专用设备而增加的固定成本),或由自制转为外购时可以减少一定的专属固定成本的情况下,自制方案的单位增量成本不仅包括单位变动成本,而且应包括单位专属固定成本。
如果停产外购,则自制时所负担的一部分固定成本(1000×40)将由其他产品负担,扣除因买价低于自制单位成本而节约的成本以及自制需要增加的专属固定成本,此时企业将减少利润。
3)外购时有其他收入的决策必须把其他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额作为自制方案的一项机会成本,并构成自制方案增量成本的一部分。
这时,应将自制方案的变动成本与其他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额)之和与外购成本相比,择其低者。
4)不分配采购费用的决策在前面的决策中,采购费用、储存费用等,忽略不计或分配计入单位变动成本。
但是,采购费用通常更接近于固定成本,可以将此类费用单独予以考虑。
思路:应先计算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总成本,然后再加以比较,择其低者。
在计算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总成本时,既要计算基本费用(包含:自制中的生产成本、外购中的购买价格),又要计算附属费用(包含:自制中的生产准备费用、保管费用等,外购中的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
4、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当半成品可以对外销售时,存在一个产品加工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决策思路: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大于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成本,则应进一步加工为产成品出售;反之,则应以进一步加工前的半成品销售。
注意:进一步加工前的成本与决策无关,在此不用考虑。
K公司每年生产、销售A产品1000件,每件变动成本为50元,售价为100元。
如果把A产品进一步加工成B产品,售价可提高到150元,但单位变动成本需增至80元,另外需发生专属固定成本1000元。
K公司是直接销售A产品,还是将其继续加工成B产品再销售?思考:差异收入=(150-100)×1000=50000(元)差异成本=(80-50)×1000+1000=31000(元)由于差异收入50000元大于差异成本31000元,因而进一步加工是有利的。
注意:单位固定成本在计算中未予考虑,因为这一部分固定成本加工前、加工后均存在,属于与决策无关的沉没成本。
5、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联产品,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济价值较大的产品。
在分离以前发生的成本属于联合成本,要按售价等标准分配给各种联产品。
分离后的联产品,有的可以直接出售,有的则可以继续加工后出售。
联产品在分离后继续加工的追加变动成本和专属固定成本,称为可分成本。
联合成本是沉没成本,决策时不予考虑;可分成本是与决策相关的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
决策思路: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大于可分成本,应进一步加工。
K公司生产的产品在继续加工过程中,可分离出两种联产品A、B。
A产品售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
A产品分离后即予以销售,单位售价80元;B 产品单位售价120元,可进一步加工成C产品销售,C产品售价180元,需追加单位加工成本30元。
思考:(1)分离前的联合成本按A、B两种产品的售价分配。
A产品分离后的单位变动成本=[80/(80+120)]×60=24(元)由于A产品分离后的售价80元大于分离后的单位变动成本24元,故分离后立即销售是有利的。
(2)B产品分离后的单位变动成本=[120/(80+120)]×60=36(元)B产品进一步加工成C产品的可分成本为30元,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为180元,而分离后B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20元,则差异收入=180-120=60(元)差异收入大于可分成本,可见,B产品进一步加工成C产品出售是有利的。
二、生产时生产流程的决策生产工艺,指加工制造产品或零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及加工方法的总称。
1)生产产品的年产量已确定的决策K公司每年生产产品1000件,情况如表:思考:使用A设备的年相关成本=1500+1000×120=121500(元)使用B设备的年相关成本=2000+1000×150=152000(元)使用C设备的年相关成本=4000+1000×200=204000(元)从计算结果看出,使用A设备生产的成本最低,所以应该选择使用A设备生产产品。
2)生产产品的年产量不确定的决策K公司有设备A每年折旧费15000元,设备B每年折旧费25000元。
现在准备生产产品,若用设备A生产,则需支付一次性改装费用50000元,若用设备B生产,则需支付一次性改装费用60000元。
用设备A生产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用设备B生产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
思考:由于生产产品的产量不确定,可以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分析。
设A、B设备的成本无差别点为产量X,则有:50000+50X=60000+60XX=1000(件)A、B设备的成本无差别点为产量1000件,当产品的产量在1000件时,不管用设备A,还是设备B,两种设备的使用成本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