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毒性反应共40页文档

合集下载

2018年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精品文档

2018年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精品文档

全身反应
一 、过 敏 性 反 应
过敏反应分局部和全身两种。局 部变态反应为沿静脉出现的风团、 荨麻疹或红斑,ADM 、EPI等给 药时较常见。如静脉使用氢考或 生理盐水后消退仍可继续使用, 但应慢速。
用药后15分钟内出现的症状或体 征应视为全身过敏性反应。可表 现为颜面发红、荨麻疹、低血压、 紫绀等。患者可自诉有瘙痒、胸 闷、言语困难、恶心、失听、眩 晕、寒战、腹痛、排便感及焦虑。 需立即停止输液并作相应处理。
抗肿瘤药物全身过敏性反应的讨 论均自左旋门冬酰胺酶始。目前 临床上紫杉醇是引起过敏反应的 重要药物,具有一型过敏反应的 特点。
常规使用预防性治疗,具体方案 为:地塞 米松或强的松、扑尔 敏、雷尼替丁用药前1天开始。 其他值得一提有:VM26、VP16、DDP等。
二、发

发热伴WBC减少及感染为药物 毒性的早期表现,也可是药物急 性全身反应的一部分,与白细胞 减少无关。引起发热的药物有: BLM、ADM、MTX(HD)、 DTIC等。
不同药物对骨髓抑制的快慢、持 续时间及各系抑制程度并不相同。 亚硝腺类、环磷酰胺、阿霉素类、 5-Fu、 MTX、 CBP、泰素类等 对骨髓有重度抑制,最大抑制日 在7-42天不等,恢复时间在1490天不等。长春碱类、MMC为 中度抑制。DDP为轻度抑制。
过去白细胞受抑为许多抗肿瘤 药的剂量限制毒性,目前造血因 子应用已解决此问题。血小板减 少目前通过输注血小板,不久将 有血小板生长因子用于临床。贫 血可行成份输血,也可用EPO。
第5组发生频率在>90% 如 CTX>1500mg/m2、 DDP>50mg/m2、 DTIC等。还 有年龄、性别、精神因素、化疗 前进食等因素与恶心呕吐发生有 关。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共35张PPT】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共35张PPT】

迟发性腹泻的处理
? 治疗:如治疗不当,腹泻可危及生命,尤其对于合
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
? 处理:一旦出现稀便、水样便或异常肠蠕动,必须 立即开始洛哌丁胺治疗。首次稀便或水样便后立即 服用 4mg ,以后每 2 小时 2mg ,,至少 12 小时,直
到腹泻停止后服用 12 小时,但总的服用时间一般不 超过 48 小时。
? 现有的化疗药物大多对正常组织也产生一定的毒性
和损害,尤其对增殖旺盛的正常组织如口腔黏膜的
损害较大,导致口腔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可高达
66% ,其中 50% 的患者需要治疗。
黏膜炎发生机理
? 消化道上皮细胞更新受到抑制,可使从口腔到肛门 的整个消化道黏膜变薄,易于产生继发感染,如口
角炎、舌炎、肠炎、直肠炎等,可引起消化道溃疡
吉西他滨使用前、中应用地塞米松可防止皮肤反应。
子宫内膜增厚
? 他莫昔芬和托瑞米芬对绝经后的子宫内膜表现为雌
激素受体激动剂,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但不引起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升
高,其对绝经前妇女乳腺组织和子宫内膜表现出抗 雌激素作用。
子宫内膜增厚的处理
? 治疗: 使用上述药物治疗乳腺癌时,应每 3 月复查子宫内膜
迟发性腹泻的处理
? 处理:如迟发性腹泻为Ⅳ度或使用洛哌丁胺已超过 48 小时,除住院补液、抗生素预防、胃肠外支持治 疗外,还需改用其他抗腹泻治疗,如生长抑素。
? 预防:洛哌丁胺不应用于预防给药。出现严重腹泻 的患者,在下一周期用药应减量 20%-25% 。
胃肠道穿孔的治疗与预防
? 药物治疗可使胃肠道肿瘤患者发生胃肠道穿孔,特 别是治疗敏感的肿瘤,如恶性淋巴瘤。抗 VEGF 的 靶向治疗药物易引起穿孔,如贝伐单抗,发生率在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PPT精品文档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PPT精品文档

不同药物对骨髓抑制的快慢、持 续时间及各系抑制程度并不相同。 亚硝腺类、环磷酰胺、阿霉素类、 5-Fu、 MTX、 CBP、泰素类等 对骨髓有重度抑制,最大抑制日 在7-42天不等,恢复时间在1490天不等。长春碱类、MMC为 中度抑制。DDP为轻度抑制。
过去白细胞受抑为许多抗肿瘤 药的剂量限制毒性,目前造血因 子应用已解决此问题。血小板减 少目前通过输注血小板,不久将 有血小板生长因子用于临床。贫供患者具体选用的抗肿 瘤药物种类并不很多,而且初 治疗效又往往是治疗成败的关 键。因此,如能得心应手地处 理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也等 于提高了疗效。
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可按发生 时序大致上分为近期毒性反应和 远期毒性反应两大类。近期毒性 反应一般指发生于给药后四周以 内所出现的毒性反应,又可分为 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大类。
常用化疗药物中,属强刺激性 的药物有ActD 、ADM 、 MMC 、VDS 等,刺激明显的 药物有:DTIC 、VM26、 Vp16等。
不少抗肿瘤药物引起栓塞性静 脉炎,如ADM、 DTIC 、 VM26、 VDS、 NVB 、5-FU 。 静脉炎的处理防胜于治,药物 应有一定稀释浓度,滴注时应 调节好滴速。选择好静脉及 深 静脉置管均有意义。局部热敷 有助于减轻症状和恢复。
(三) 粘膜反应:粘膜溃烂和溃 疡是化疗最严重和症状最明显的 毒性之一。发生口炎后应加强口 腔护理,调整进食,加强支持。 对消化道溃疡和出血应对症治疗。
(四) 腹泻和便秘:引起腹泻的 化疗药以5-Fu类最多见,腹泻次 数一日超过5次以上或有血性腹 泻应停用化疗药。对于白细胞低 下者,感染性腹泻可致严重后果。 目前以CPT-11引起的腹泻最严 重。
全身反应
一 、过 敏 性 反 应
过敏反应分局部和全身两种。局 部变态反应为沿静脉出现的风团、 荨麻疹或红斑,ADM 、EPI等给 药时较常见。如静脉使用氢考或 生理盐水后消退仍可继续使用, 但应慢速。

医学-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

医学-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
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饮食 避免进食产气性食物如糖类、豆类、碳酸饮料等 严重腹泻时先进流质,逐渐改半流汁直至普食 排便后用温水及软性肥皂清洗肛门,并保持肛门部 干燥,表面涂氧化锌软膏,防止局部皮肤受损 严重者可用高锰酸钾液坐浴 大便异常留标本送检,疑有感染需行培养。
神经毒性的化疗 药物——长春 新碱、长春花 碱、长春酰胺、 长春瑞滨,依 托泊苷和顺铂 及多西他赛、 米托蒽醌
7、心脏毒性
蒽环类药物(如米托蒽醌)最常见 多柔比星(阿霉素)最严重
急性毒性型 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天发生, 可逆,停药后数天至2个月内可恢复正常, 但少数可能出现心包炎

类 延迟性毒性型 用药1~6个月后,表现为
难逆转的心肌病变或心衰,多发生于用 药总量超过550mg/m2的患者。与本身心 脏疾病无关
预防措施
事先对患者介绍有关口 腔卫生及护理的常识
口腔炎特征
发生率约为40%
早期表现为轻度红斑和水肿, 严重的口腔炎可引起溃疡、 感染和出血
多在化疗后5~14天出现, 7~10天可愈合
预防、 护理 措施
向患者介绍有关口腔卫生及护理的常识 进食后30分钟用复方硼酸溶液、2·5%碳酸氢钠或 1%双氧水含漱 忌烟酒、避免食用过热、过凉、辛辣、粗糙的刺激 性食物 用含制霉菌素的口腔涂剂局部涂布 口腔溃疡用中成药如冰硼散、珍珠散或锡类散涂布 合理调整进食,进相当于室温的高营养流质或饮食 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在进食前15~30分钟用抗组胺 药或表面麻醉剂如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止痛
杨萍
2019-03-22
化学治疗 (化疗)
热 点
外科手术肿瘤放射源自疗姑息治疗根治性治疗


肿瘤 细胞

正常 细胞
毒性反应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与处理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与处理

药物 顺铂
发生率
5%以下
反应类型
Ⅰ型
临床表现
发热、瘙痒、咳喘、呼吸困难、出汗、眼睑肿 胀、支气管痉挛、荨麻疹、血压下降
氨甲喋呤
阿糖胞苷 VP-16
博莱霉素
高剂量时发生 率较高
Ⅰ型,偶 有Ⅲ型
Ⅲ型出现肺损伤表现,多是由于长期反复使用 ,导致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主要是IgE)
Ⅰ型
第七页,共87页。
荨麻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喉头痉挛、喘 鸣等,发生机制与抗体有关
呼吸困难、喉头痉挛、血管性水肿、荨麻疹、 面部潮红等,与血浆游离组胺或赋形剂有关
化疗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原则
对于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程度较严重的化疗药物需要采取预处理措 施。如应用紫杉醇前给予皮质激素、苯海拉明及西米替丁处理、应用
使用方法
局部皮下或皮内注射 局部皮下或皮内注射
静注 局部皮下或皮内注射
静注 外涂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局部注射 局部注射
第五页,共87页。
解毒机制
通过碱化作用使之失活 直接灭活 直接灭活
减轻炎症反应 降低与DNA的结合力
清除自由基 通过β2受体防止ADM毒性
稀释抗癌药物 稀释抗癌药物 减轻炎症反应 通过碱化作用使之失活 稀释抗癌药物
根据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类:
红热型: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肿胀及疼痛;
栓塞型:沿静脉走向处变硬,呈条索状硬结;外观皮肤 有色素沉着;血流不畅伴疼痛;
坏死型:沿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加剧,皮肤发黑坏死,
甚至深达肌层。
第二页,共87页。
化疗外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预防措施:
用药前仔细观察注射部位的组织完整性及其状态;
致吐风险分类 预防急性CINV(第1天化疗前) 预防延迟性CINV

抗肿瘤药物的毒性

抗肿瘤药物的毒性

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大多数抗肿瘤药物都缺乏理想的选择性。

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引起骨髓、心、肺、肝、胃、肠、脑、脊髓、周围神经肌肉、血管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气管或组织的损害可以不同,既是同一器管或组织的损害程度每例也不一致。

此外,随着肿瘤患者存活期的延长,某些抗肿瘤药物远期毒性性反应,如不孕、畸胎等已逐渐有所发现,列表分别简要的归纳一些抗肿瘤药物的近期和远期的毒性,如表10—1、表10—2。

表10—1 近期抗肿瘤药物的毒性近期毒性药物抑制造血组织除激素类,平阳霉素及长春新碱外,几乎所有抗肿瘤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造血功能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马利兰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而苯丁酸氮芥则为淋巴细胞减少抑制免疫活性细胞所有药物均有免疫抑制作用近期毒性药物①恶心呕吐烷化剂、柔红霉素、阿霉素阿糖胞苷门冬酰胺酶、羟基脲消化系统反应②口腔黏膜溃疡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阿霉素、平阳霉素、链褐霉素、羟基脲③腹泻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链褐霉素、阿霉素、卡氮芥、羟基脲、靛玉红④便秘肠麻痹长春新碱肝胆①肝脏损伤甲氨蝶呤、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环已亚硝脲、柔红霉素、阿糖胞苷、门冬酰胺酶、甲基苄肼器官②胆汁淤积 6-硫嘌呤近期毒性药物胰腺炎门冬酰胺酶、环已亚硝脲、①膀胱无张力长春新碱膀胱损害②出血性膀胱炎环磷酰胺心血管①动脉阻塞环磷酰胺系统损害②位置性低血压长春新碱、甲基苄肼、环胞苷①皮炎平阳霉素、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门冬酰胺酶皮肤及附件损害②皮肤色素沉着平阳霉素、马利兰、环磷酰胺、阿霉素③皮肤过度角化平阳霉素④皮肤萎缩、脂膜炎肾上腺皮质激素近期毒性药物⑤过敏性斑丘疹甲氨蝶呤、门冬酰胺酶、马利兰⑥脱发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平阳霉素、阿霉素、氮芥①神经炎及脑神经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阿霉素、甲基苄肼神经系统损害②嗜睡、昏迷门冬酰胺酶、甲基苄肼、氮芥、长春新碱①高血糖门冬酰胺酶、皮质激素、;链褐霉素内分泌及代谢紊乱②低血钠长春新碱③水中毒环磷酰胺④凝血障碍门冬酰胺酶①发热平阳霉素、门冬酰胺酶、阿糖胞苷其他②流感样综合症阿糖胞苷害性③全身性过敏反应门冬酰胺酶、平阳霉素表10-2 远期抗肿瘤药物的毒性远期毒性药物1.柯兴综合症泼尼松2.小脑萎缩,脑神经麻痹长春新碱3.截瘫甲氨蝶呤或阿糖胞苷等(鞘内注射)4.白内障马利兰、二溴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5.长期骨髓抑制马利兰、亚硝脲氮芥6.心肌损害三尖杉酯碱、柔红霉素、阿霉素、大剂量环磷酰胺7.肺纤维化马利兰、环磷酰胺、平阳霉素、6-硫基嘌呤8.膀胱纤维化环磷酰胺9.性功能减退、如无月经无精子不孕等环磷酰胺、甲基苄肼、氮芥、马利兰、苯丙氮酸10.致畸胎甲氨蝶呤、6-硫基嘌呤、马利兰、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羟基脲11.致癌作用甲基苄肼、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长春花碱放疗的护理一、照射野皮肤的护理放疗过程中,根据所用放射源、照射面积及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因此照射前应向病人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对预防皮肤反应重要作用。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癌症除了手术之外要用到的就是药物治疗,而抗肿瘤药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常见以及明显,那么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1)骨髓抑制: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对造血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

骨髓中各种血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决定于它们半衰期的长短,白细胞的半衰期仅6h,血小板的半衰期为5~7d,较易引起减少;红细胞的半衰期长达120d.一般损伤DNA的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RNA 合成的药物次之,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较小。

骨髓抑制毒性代表药物,较明显的药物有蒽环类药物、氮芥、甲氨蝶呤、丝裂霉素、替尼泊苷、长春地辛、拓扑替康、多西他赛、紫杉醇、健择、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诺维本、开普拓等。

(2)消化道反应:临床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厌食、急性胃炎、腹泻、便秘等,严重时出现胃肠道出血、肠梗阻、肠坏死,还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致吐作用机制较为复杂,致吐作用也有分级:明显致吐的药物(致吐率90%~100%):顺铂、氮芥等。

较强致吐(致吐率60%~90%):环磷酰胺、阿霉素、卡铂、亚硝脲类等。

中度致吐(致吐率30%~60%):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甲氨蝶呤、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地辛等。

弱致吐(致吐率6%~30%):博莱霉素、长春新碱等。

(3)变态反应:一般变态反应临床主要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低血压、过敏性休克等。

引起变态反应的常见药物有:左旋门冬酰胺酶、平阳霉素、博莱霉素、紫杉醇、蒽环类药物、鬼臼毒类药物等。

(4)神经系统反应:临床主要表现:外周神经包括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可逆性末梢神经炎、深腱反应消失、下肢无力。

中枢神经包括短暂语言障碍、意识混乱、昏睡、罕见惊厥和意识丧失。

植物神经包括小肠麻痹引起的便秘、腹胀。

听神经包括耳鸣、耳聋、头晕,严重者有高频听力丧失。

抗肿瘤药物毒性反应

抗肿瘤药物毒性反应

3、发热
易引起发热的药物有 博来霉素、更生霉素、多柔 比星、吉西他滨、氮芥、光辉霉素、甲氨喋呤、 氮烯咪胺、左旋门冬酰胺酶、阿糖胞苷及大多数 细胞因子和单克隆抗体
发热一般不需特别处理 如淋巴瘤患者在使用博莱
霉素过程中发热的现象,可在用药前以低剂量 (1mg)作皮肤试验,严密观察体温、血压等
4、造血系统反应 (化疗的最大障碍)
便秘
膳食富含纤维性食 物及新鲜水果和蔬 菜,充分摄入液体 缓泻剂(果导片) 控制使用5-HT3受 体拮抗剂 腹部X光片了解肠 道情况
6、皮肤反应
常见 脱发、荨麻疹、红斑浮肿、色素沉着症、皮疹
蒽环类和植物类药物脱发最为明显
罕见 吉非替尼
西妥昔单抗
卡培他滨 索拉非尼
甲沟炎 手足综合症
赛来昔布 VitB6
易致腹 泻药物
治疗 原则
护理 措施
5-FU、CPT-11、甲氨喋呤、阿糖胞苷、更生霉素、 羟基脲、柔红霉素、伊立替康、亚硝脲类、紫杉醇、 吉非替尼、索拉非尼、干扰素和白介素-2等 ①停止化疗并及时对症治疗②进低纤维素、高蛋 白食物、补充足够液体③避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 药物④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⑤止泻药 (易蒙停)
细胞毒药物中,除博莱霉素、门冬酰胺酶和长 春新碱等少数药物骨髓抑制作用轻微外,几乎所 有细胞毒药物都有骨髓抑制反应。干扰素和三苯 氧胺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但多不严重。皮质激 素在某种程度上有骨髓保护作用。少数靶向药物, 如索拉非尼也有轻中度的骨髓抑制作用
骨髓抑制的救治措施
口服利血生、鲨肝醇 粒 细 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胞 减 避免损伤性、侵入性操作及交叉感染 少

相对无明显刺激:环磷酰胺、甲氨蝶呤、 博莱霉素、氟尿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等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文档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文档

消化系统毒性
长春碱类药物多引起便秘,可给予轻泻剂。 3.肝毒性
多数患者以ALT升高为主,一般为一过性,常 发生于化疗后7-17天,停药后予以保肝治疗。 对肝功能异常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损害肝脏毒性 的药物。 化疗药物引发的肝损害表现: 1)中毒性肝炎。由药物直接引起急性肝细胞功能 障碍,表现为ALT升高,产生胆汁淤积和脂肪 浸润,常见药物有甲氨蝶呤、左旋门冬酰胺酶、 足叶乙甙等。
消化系统毒性
2)静脉闭塞性肝病。由于肝静脉内皮细胞 受损,血栓形成和肝细胞坏死,造成肝 静脉回流障碍,表现为ALT升高、腹水、 肝肿大、肝性脑病。常见药物有氮烯咪 胺、放线菌素等
3)肝纤维化。甲氨蝶呤长期应用容易发生肾毒性药物有顺铂、大剂量的甲 氨蝶呤,长期应用丝裂霉素、亚硝脲类。 顺铂的肾毒性最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肾小 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间质水肿,临床表 现为用药后3-14天血肌酐升高,但剂量低 于100mg/㎡通常很少引起肾损害。
过敏反应
常见过敏反应的化疗药物主要有:L-门 冬酰胺酶、紫杉醇、多西他赛、替尼泊 苷、金属铂类及吉西他滨等。多数表现 为类似I型变态反应。 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引起过敏反应主要表 现为支气管痉挛、气喘、躁动不安、皮 疹与血管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 休克,与剂量无关。
过敏反应
铂类的引起的临床表现为不安、发热、皮 疹、呕吐、咳喘、呼吸困难、出汗、眼 睑水肿、支气管痉挛及血压下降等。 吉西他滨过敏多表现为过敏性皮疹、瘙痒, 偶尔出现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等。 用药前预处理和脱敏疗法。
呼吸系统毒性
2.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 表现为进行性活动后呼吸困难、干咳、疲 劳和不适。预后较差,几乎见于所有导 致肺损害的抗肿瘤药物。
皮肤损害
1.脱发 脱发常在用药后1-2周发生,在2个月内 最显著,化疗后的脱发多为可逆性,通 常在停止化疗后1-3个月毛发开始再生。 给患者戴冰帽,使头皮冷却,以减少药 物,但效果不明显。

【优秀文档】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文档PPT资料

【优秀文档】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文档PPT资料
(1)标准方案:对象为适用于预防顺铂(DDP)引起 的呕吐.分两步给药
➢ ①恩丹西酮每次8mg,用DDP前30分钟使用,用 DDP后4小时,8小时各一次.即用DDP当日IV三次.
➢ ②用DDP完后恩丹西酮8mg口服,每日两次.连服 五天.
(2)恩单方案:用于非DDP药或小剂量顺铂的止吐. 分 两步给药
抗癌药物外渗的处Biblioteka 原则:➢ (1)发现外渗,外漏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
液器.
➢ (2)保留针头,回抽外渗药物. ➢ (3)局部注入解毒剂 ➢ (4)注入5-1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渗出药物.
➢ (5)局部给予封闭,用7毫升生理盐水加2毫升普鲁
卡因(皮拭阳性者可用利多卡因代替),地塞米松5毫 克在距外渗范围约厘米处环行封闭,可穿刺四个针 眼.一针方向为外渗中心.剧毒药物连续封闭三天.
➢ ① 恩丹西酮每次8mgIV(抗癌药前30分钟使用), 下午如仍有呕吐可再口服恩丹西酮8mg;
➢ ② 抗癌药使用的次日恩丹西酮4-8mg口服,一日 两次.如已无恶心呕吐也可不用.
(3)恩地方案:恩丹西酮加用地塞米松可增强止吐效果. 用于顺铂或非顺铂药引起的中度呕吐. 分两步给 药:
➢ ①恩丹西酮每次8mg,于顺铂前20分钟静脉冲入, 地塞米松10mg,于顺铂前40分钟静脉冲入.即用 顺铂当日给药一次,如下午仍有呕吐,可再给恩丹 西酮8mg一次.
➢ ② 恩丹西酮8mgIV一次(顺铂前20分钟), 地塞米松 10mgIV(顺铂前40分钟),胃复安30-40mgIVgtt或 IM ,一日两次,于顺铂第二天至顺铂结束使用;
➢ ③恩丹西酮4-8mg口服, 一日两次,胃复安20-30mg 口服, 一日两次,于顺铂结束后再服药2天.如病人呕 吐严重,除胃复安外,还可加用苯海拉明40mgIM,或 安定10mgIM或I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