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导游证考试---中山陵(附图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陵

【景点概述】2分30秒1、地理位置、建陵时间、5A级景区2、墓址选定3、中山陵的设计者及设计特点4、孙中山生平5、奉安大典

各位游客,中山陵景区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的小茅山。是

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坐北朝南,

前临平川,背靠青山,其建筑采用依山为陵的形式。是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5A级景区。

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根据他生前的遗愿选定了墓址。

你们也许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于北京,毕生为革命奔

波于各地,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孙先生临

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为南京为临时政

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陵墓建于1926年,于1929年完工,整个陵墓由南向北沿着山势逐级升高,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平台、祭堂、墓室。它的设计者吕彦直匠心独具,将整个陵寝设计为“木铎”之状,寓含警钟长鸣之意。

陵墓主体工程完工后,国民政府为孙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将先生的遗体自北京香山碧云寺移出,由专列护送抵达南京,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三天公祭后,于1929年6月1日举行了奉安大典,从此孙先生就一直长眠于此,距今已有80多年。

接下来,我为您简单介绍一下孙先生的生平。孙中山,姓孙名文,字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孙先生于1866年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年少时学习医学,后来弃医从政。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他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名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被十七省代表一致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元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此后又经历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将军之邀抱病北上共商国家大计,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在北京。

【陵前部分】2分钟1、孝经鼎的重量、高度和鼎腹的刻字及内置六角铜牌上的内容2、博爱坊的建筑特色,高度、宽度及正中匾额的“博爱”题字及出处3、墓道的长度、宽度及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中山陵的陵园广场,正南端是一座八角形石台,

石台上有一尊三足两耳的紫铜宝鼎,重达五千公斤,高4.25米、腹径1.23米,是

中山陵纪念装饰之一。它是由广州中山大学的全体师生于1933年秋捐资建造,在

鼎的腹部刻有“智仁勇”三个字,这是中山大学的校训。鼎的上半部还有六角形

的铜牌,上面有原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的母亲黄氏老夫人所书的孝经全文,所以

这座鼎又被称为孝经鼎。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半月形博爱广场,由广场踏阶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柱三

门的冲天式仿古石牌坊,称为博爱坊,它的高度为12米,花岗岩石柱上盖蓝色

琉璃瓦,柱脚前后夹抱鼓石,牌坊上雕刻莲花瓣及和玺彩画等图案。正中横额

有孙中山先生亲手所书的“博爱”两字,语出自韩愈《原道》“博爱之为仁”,

孙先生以伟大的博爱精神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奋斗不息,

可以说“博爱”二字正是对他一生高度概括的最好写照博爱坊向前是墓道,墓道长480米,共有三道,中道最宽为9米,东西两道为4.5米,间隔墓道两侧用两两相对的雪松、荟柏、银杏和红枫取代了古代帝王陵墓神道前的石人、石兽,更能体现中山先

生的高风亮节。整个陵前广场部分气势开阔,绿化规整,具有西方园林开阔大气的

美感。

【陵门、碑亭】2分30秒1、陵门前广场简介2、陵门的建筑特点,“天下为公”

匾额题字及出处3、碑亭的形状、建筑特点,碑的高度、特点和碑上的题字4、台

阶与八大平台简介:包括台阶和平台的数量、寓意,第五层和顶层平台的重要陈设

穿过墓道,来到陵门平台。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陵墓平

面为“木铎”形。木铎的声音洪亮,而且传的很远,有“使天下

皆达道”的寓意,其用意也在警示后人。陵门广场的边缘就是当

年吕彦直设计的“自由之钟”的下缘。广场东西栽有千头松和银

杏。陵门前有汉白玉石狮一对,显得非常的庄严古朴。

现在我们看到的单檐歇

山式建筑就是陵门,上覆蓝色琉璃瓦。陵门正中的门额上,有孙中山先生亲手所书的

“天下为公”四个字,这四个字出自于孔子《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公”,意思是国家政权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

是与“家天下”相对立的思想。这是对三民主义的极好注解。也是孙中山先生毕生奋

斗的崇高理想。

穿过陵门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碑亭,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亭内石碑高8.1米,正中镌刻有国民党党徽,上面是原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党

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颜体楷书镏金大字。由此可见孙中山

先生的葬礼为“党葬”。

从碑亭往后就是层层叠叠的台阶,碑亭到祭堂这段石阶共有290层,分为八段,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五权宪法是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合掌权利。第四层平台上,陈列着一对紫铜鼎,是当时上海特别市政府捐赠的,鼎身刻有“奉安大典”四个字,在西侧的鼎上有日军侵华时留下的弹孔。第五层平台上有一对石狮,是福建名匠蒋文子先生的杰作。

【祭堂、墓室】3分钟1、祭堂前平台简介2、祭堂的建筑特点和规模、“天地之气”直额及三拱门上的“民族、民生、民权”题字3、祭堂内的布局:色彩、十二根黑大理石柱、东西墙裙的《建国大纲》、内顶党徽图案及孙中山坐像4、坐像基座六幅石雕的方位和名称5、墓室门简介、墓室内部的建筑特色、圆形石圹的直径和深度,孙中山卧像简介6、墓穴简介

中山陵的修建依托紫金山,陵墓更显气势雄伟壮观。从最下方的博爱坊到祭堂,我

们已经走过了平面大约700米,高度大约70米的距离。先生的祭堂与墓室依托着钟山气

势,更显巍峨,让谒陵者感悟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与浩然正气长留天地之间。

第8层的平台上,有孙先生长子孙科一家敬赠的青

石鼎。祭堂前还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捐赠的一对华表。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祭堂和墓室。祭堂墓室的修建为一期工程,工程开始于中山先生

逝世一周年后的1926年3月12日,在祭堂的后面开辟墓包花园,内有中山陵建设史料

展,用大量翔实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展示了中山陵从设计、建设到奉安大典的全过程。

祭堂是陵墓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丄覆蓝色琉璃瓦,坊额正中是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四字直额,祭堂正面有三扇拱形大门,在门楣上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书的“民族,民权,民生”六个篆字。

祭堂内采用云南的大理石铺地,十二根黑大理石柱采用四隐八显的手法,左

右两侧的护壁上有孙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顶上的斗式藻井是用马赛克

镶嵌的国民党党徽。祭堂正中孙中山坐像由法国雕刻家保罗.阿林斯基用意大利白

石雕刻。孙先生身穿长袍马褂,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神情沉思。

在坐像底部的四周,还有六幅浮雕,分别是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命,国

会授印,振聋发聩,讨袁护国。反映了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片断。

祭堂与墓室相通。墓门分为两道,外门为两扇对开铜门,门额上有孙先生为黄花

岗烈士手书的“浩气长存”四个字。第二道门为单扇铜门,门上刻有张静江纂书“孙

中山先生之墓”,墓室为穹隆状封闭式建筑。顶部是用马赛克镶嵌的国民党党徽图案。

墓室中央是一大理石石圹,石圹中有孙中山先生的白色大理石卧像,是由捷克雕刻家

高琪雕刻而成。孙先生的遗体就安葬在石圹下5米深处。自1929年6月1日到今天

墓室从未被打开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