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A-HNTD入门实验指导书 v2.1
hcna入门实验手册入门)
实验一.命令行基础一、实验目标掌握设备系统参数的配置方法,包括设备名称、系统时间及系统时区掌握Console口空闲超时时长的配置方法掌握登录信息的配置方法掌握登录密码的配置方法掌握保存配置文件的方法掌握配置路由器接口IP地址的方法掌握测试两台直连路由器连通性的方法掌握重吭设备的方法掌握查看版本、当前配置、接口信息实验描述及组网二、实验过程步骤一查看系统信息执行display version命令,查看路由器的软件版本不硬件信息。
[Huawei]display versionHuawei 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 SoftwareVRP (R) software, Version 5.130 (AR2200 V200R003C00)Copyright (C) 2011-2012 HUAWEI TECH CO., LTDHuawei AR2220 Router uptime is 0 week, 0 day, 0 hour, 0 minuteBKP 0 version information:1. PCB Version : AR01BAK2A VER.NC2. If Supporting PoE : No3. Board Type : AR22204. MPU Slot Quantity : 15. LPU Slot Quantity : 6MPU 0(Master) : uptime is 0 week, 0 day, 0 hour, 0 minuteMPU version information :1. PCB Version : AR01SRU2A VER.A2. MAB Version : 03. Board Type : AR22204. BootROM Version : 0命令回显信息中包含了VRP版本,设备型号和启动时间等信息。
步骤二修改系统时间VRP系统会自动保存时间,但如果时间不正确,可以在用户规图下执行clock timezone命令和clock datetime命令修改系统时间。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综合实训指导书1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综合实训指导书实训目的通过一周的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和配置,如路由器系统的备份和升级,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配置,交换机上vlan的划分,vlan间路由的配置以及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和NAT的应用。
实验环境6人一组,每组两台交换机,两台路由器,六台PC机,实验内容实验1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要求:1. 从计算机的串口用反转线连接到交换机上的console口,并配置超级终端软件。
2. 熟悉交换机的基本使用(和路由器类似):3 各种密码的配置4 以太网口的配置3. 显示mac-address-table,静态mac的配置。
4. vlan2和vlan3的创建,按照图中所示,把端口划分在相应的vlan中。
5. 管理接口地址svi的配置:int vlan1ip address 1.1.1.1 255.0.0.0no shut实验 2 跨交换机划分VlanVTP server VTP client1. 用show interface xxx trunk查看各交换机端口上的trunk情况:应该是自动trunk。
2. 手工配置交换机之间链路为trunk:a) Int f0/0b) Switch mode trunk3. 在S1/S2上,配置VTP的名字为myvtp,密码为cisco。
4. 配置S1的vtp模式为server;配置S2的vtp模式为client。
5. 在SW1上创建VLAN2,在SW2上观察VLAN信息有无变化,使用show vtp status命令查看vtp的信息。
6. 在SW2上创建VLAN3,在SW1上观察VLAN信息有无变化,使用show vtp status命令查看vtp的信息。
实验 3 VLAN间的路由(一)路由器的单臂路由根据上图进行物理连接,清除交换机的原有配置并重新启动;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20,vlan30,并根据图所示把端口划分在相应的VLAN中。
HCNA-HNTD入门实验指导书V2.2
华为认证系列教程HCNA-HNTD入门华为网络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声明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6。
保留一切权利。
本书所有内容受版权法保护,华为拥有所有版权,但注明引用其他方的内容除外。
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将本书的任何内容以任何方式进行复制、经销、翻印、存储于信息检索系统或使用于任何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华为认证系列教程HCNA-HNTD华为网络技术与设备实验指导书第2.2版本华为认证体系介绍华为认证是华为凭借多年信息通信技术人才培养经验及对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基于ICT产业链人才职业发展生命周期,以学院化的职业技术认证为指引,搭载华为“云-管-端”融合技术,推出覆盖IP、IT、CT技术领域的认证体系,是业界唯一的ICT全技术领域认证体系。
基于IP、IT、CT技术,华为公司提供了工程师、资深工程师和专家三类技术认证等级,为ICT从业者提供了层次化的培训认证。
华为认证包括10个领域,12个技术方向的认证,是业界唯一覆盖ICT全技术领域的认证体系。
HCNA是对企业网络初级知识和技能的认证。
证明您具备配置和维护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
HCNA认证考查工程师协助设计、部署小型企业网络和基本网络运维的能力。
目的是考察企业网络工程师使用华为网络设备搭建小型企业路由交换网络的能力,使之能承载基本的语音、无线、云、安全和存储等网络应用,满足企业对网络的使用需求。
HCNA定位于企业网络技术领域具备初级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专业人士。
侧重于对初级企业网络技术的考察和认证。
具备HCNA 证书的工程师是公认的具备小型企业网络通用技术和基本设计能力的专业人士。
HCNP-R&S是对企业网络高级知识和技能的认证。
目的是帮助企业网络工程师使用华为网络设备搭建完整的中小型企业网络,并支撑企业所需的语音、无线、云、安全和存储等应用全面地集成到网络之中,满足企业各种应用对网络的使用需求,并提供较高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
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pdf
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pdf 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一、出版信息:华为技术编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版次:1丛书名: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4-05-01页数:422正文语种:中文二、内容简介为帮助广大ICT从业人员更好地学习信息和网络技术,华为公司在2012年9月发布了业界首款免费的企业网络仿真软件平台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
软件平台推出至今,下载量已超过百万,迅速成为ICT从业人员学习信息和网络技术的shou选工具。
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看到与eNSP配套的实验学习指南,从而更好地利用eNSP学习信息和网络技术,并参加华为认证考试。
为此,华为公司与泰克网络实验室(华为授权培训合作伙伴)联合编写了《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
《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zui大的特点是依据HCNA的知识点,基于eNSP搭建企业网络真实场景,并给出了大量的配置案例,将真实场景与配置实例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快速、更直观、更深刻地掌握HCNA所需的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实战经验。
《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主要内容包括eNSP使用说明、VRP基础操作、二层交换技术和三层路由技术等,特别适合于正在学习HCNA或者想进一步提高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及实际操作技能的读者。
三、书籍目录第1章eNSP及VRP基础操作1.1 认识eNSP1.2 熟悉VRP基本操作1.3 熟悉常用的IP相关命令1.4 配置通过Telnet登录系统1.5 配置通过STelnet登录系统1.6 配置通过>进行文件操作第2章交换机基础配置2.1 交换机基础配置2.2 理解ARP及Proxy ARP第3章VLAN3.1 VLAN基础配置及Access接口3.2 配置Trunk接口3.3 理解Hybrid接口的应用3.4 利用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3.5 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第4章生成树4.1 STP配置和选路规则4.2 配置STP定时器4.3 RSTP基础配置4.4 MSTP基础配置第5章其他交换技术5.1 GVRP基础配置5.2 Smart Link与Monitor Link5.3 配置Eth-Trunk链路聚合第6章静态路由6.1 静态路由及默认路由基本配置6.2 浮动静态路由及负载均衡第7章RIP7.1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7.2 配置RIPv2的认证7.3 RIP路由协议的汇总7.4 配置RIP的版本兼容、定时器及协议优先级7.5 配置RIP抑制接口及单播更新7.6 RIP与不连续子网7.7 RIP的水平分割及触发更新7.8 配置RIP路由附加度量值7.9 RIP的故障处理7.10 RIP的路由引入第8章OSPF8.1 OSPF单区域配置8.2 OSPF多区域配置8.3 配置OSPF的认证8.4 OSPF被动接口配置8.5 理解OSPF Router-ID8.6 OSPF的DR与BDR8.7 OSPF开销值、协议优先级及计时器的修改8.8 连接RIP与OSPF网络8.9 使用RIP、OSPF发布默认路由第9章VRRP9.1 VRRP基本配置9.2 配置VRRP多备份组9.3 配置VRRP的跟踪接口及认证第10章基础过滤工具10.1 配置基本的访问控制列表10.2 配置高级的访问控制列表10.3 配置前缀列表第11章广域网11.1 WAN接入配置11.2 PPP的认证11.3 帧中继基本配置11.4 OSPF在帧中继网络中的配置第12章DHCP12.1 配置基于接口地址池的DHCP 12.2 配置基于全局地址池的DHCP 12.3 配置DHCP中继第13章IPv613.1 IPv6基础配置13.2 RIPng基础配置13.3 OSPFv3基础配置第14章其他特性14.1 实现eNSP与真实PC桥接14.2 SNMP基础配置14.3 GRE协议基础配置14.4 配置NAT附录命令索引四:下载地址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pdf。
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
6.3小结 6.4练习题
6.1.1 IP地址格式 6.1.2层次化的IP编址方案 6.1.3特殊地址 6.1.4私有IP地址 6.1.5子网划分
6.2.1 ARP工作原理 6.2.2 ARP分类 6.2.3 ARP报文格式
7.1 TCP 7.2 UDP
7.3小结 7.4练习题
7.1.1 TCP协议特性 7.1.2 TCP报文格式 7.1.3 TCP会话的建立 7.1.4 TCP会话的终止 7.1.5 TCP的确认与重传 7.1.6 TCP滑动窗口 7.1.7应用端口
15.3.1 PPP应用场景 15.3.2 PPP组件 15.3.3 PPP数据帧格式 15.3.4 PPP PAP认证 15.3.5 PPP CHAP认证
15.4.1 PPPoE应用场景 15.4.2 PPPoE报文格式 15.4.3 PPPoE会话建立过程 15.4.4 PPPoE案例 15.4.5 PPPoE的优化和调整
16.2 AAA
16.1 ACL访问控制 列表
16.3练习题
16.1.1 ACL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场景 16.1.2基本ACL和实验 16.1.3高级ACL和实验 16.1.4基于时间的ACL和实验
16.2.1 AAA基本概念 16.2.2 AAA认证和授权 16.2.3 AAA基本配置实验 16.2.4小结
2.10.1补丁(patch)分类 2.10.2上传并激活补丁 2.10.3指定下次启动补丁 2.10.4卸载补丁
3.2以太网帧结构
3.1以太网介绍
3.3交换网络基础
3.4小结
3.5练习题
3.1.1冲突域 3.1.2广播域 3.1.3 CSMA/CD 3.1.4半双工和全双工 3.1.5自协商
HCNA-BigData大数据平台实验手册
HCNA-Big Data大数据平台实验手册目录一、安装FusionInsight实验 (5)1.1 安装准备 (5)1.1.1 准备硬件 (5)1.1.2 准备操作系统 (6)1.1.3 准备工具和软件 (10)1.1.4 准备数据 (11)1.1.5 物理组网拓扑 (14)1.2 安装过程 (14)1.2.1 检验软件包 (14)1.2.2 生成配置文件 (17)1.2.3 配置并检查安装环境 (33)1.2.4 安装双机Manager (38)1.2.5 安装集群 (40)二、日常维护实验 (45)2.1集群、服务、实例实验 (45)2.1.1 添加服务 (45)2.1.2 启动、停止、重启及删除服务 (47)2.1.3 导出服务的配置数据 (48)2.1.4 导入服务的配置数据 (49)2.1.5 配置服务参数 (50)22.1.6 添加角色实例 (52)2.1.7 启动、停止、重启及删除角色实例 (53)2.1.8 导出角色实例的配置数据 (54)2.1.9 导入角色实例的配置数据 (55)2.1.10导出集群的配置数据 (56)2.1.11 导入导出集群安装模板 (57)2.2 OMS备份恢复实验 (58)2.2.1 备份Manager数据 (58)2.2.2 恢复Manager数据 (61)2.3集群健康检查 (70)2.3.1 执行健康检查 (70)2.3.2 查看并导出检查报告 (73)2.3.3 配置健康检查报告保存数 (74)2.3.4 管理健康检查报告 (75)三、业务操作实验 (77)3.1 创建用户实验 (77)3.1.1 流程概述 (77)3.1.2 创建角色 (78)3.1.3 创建用户组 (82)3.1.4 创建用户 (84)3.2安装Client (86)3.2.1 安装客户端 (86)3.2.2 使用客户端 (90)33.2.3 切换多实例的客户端 (91)3.3 HDFS实验 (92)3.3.1 创建HDFS角色 (92)3.3.2 使用HDFS客户端实验 (93)3.4 HBase实验 (95)3.4.1 创建HBase角色 (95)3.4.2使用HBase客户端 (97)3.4.3 HBase 创建/更改/删除/启动/禁用表 (98)3.5 Extract Transform Load实验 (100)3.5.1从HDFS导入数据到HBase (100)3.5.2从HBase导出数据到HDFS (103)4一、安装FusionInsight实验(本实验预估时间2.5小时)1.1 安装准备1.1.1 准备硬件华为FusionInsight HD系统支持通用的X86服务器(不限于华为服务器),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
最新华为认证HCNA须知模拟试题
H12-211 HCNA-HNTD V2.2 考试大纲最后更新时间:2017-04-17 10:34:241.华为H12-211 HCNA-HNTD认证考试本文主要介绍H12-211 HCNA-HNTD考试大纲,其它考试大纲可参考相应的培训教材或通过华为在线培训学习平台/learning获取。
2.H12-211 HCNA-HNTD考试大纲2.1 考试内容HCNA-HNTD考试覆盖路由交换(数通)基础知识,TCP/IP协议栈基础知识,帧中继、PPP等广域网协议基本原理以及在华为路由器中的实现,以太网技术、STP、VLAN原理以及在华为交换机中的实现,RIP、OSPF等路由协议基本原理以及在华为路由器中的实现,网络安全技术以及华为路由交换设备中的实现,SNMP等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IPv6的基础知识以及RIPng、OSPFv3、DHCPv6协议基本原理和实现2.2 知识点IP网络基础1). 路由交换(数通)基础知识2). 网络基本概念、IP网络构架、标准化组织与协议3). OSI、TCP/IP协议模型结构、各个层次的功能以及报文封装4). IPv4子网划分5). ARP原理6). TCP/UDP原理7). 数据转发过程8). 常用应用层协议FTP、DHCP的工作原理9). Ping,Tracert,Telnet等常用工具原理与应用局域网技术1). 以太网技术、交换机基本原理2). STP、RSTP、VLAN、GARP&GVRP、WLAN基本原理以及在VRP中的实现3). 如何使用STP、RSTP、VLAN、GARP&GVRP、WLAN等技术以及如何使用华为交换机构建小型交换网络广域网技术1). HDLC、PPP、Frame Relay等在VRP中的实现路由技术1). 静态路由协议原理、RIP协议基本原理、OSPF协议基本原理以及在VRP中的实现2). 如何使用静态、RIP、OSPF等技术以及如何使用华为路由器构建小型路由网络网络安全1). AAA工作原理2). ACL原理以及在华为路由设备中的配置3). IPSec VPN、GRE工作原理以及在华为路由设备中的配置4). 如何利用网络安全技术保证网络安全性产品知识1). VRP特点、VRP基本操作与维护2). 华为路由器、交换机产品特点以及在IP网络中的应用网络管理1). SNMP原理与配置2). eSight基础知识以及简单应用IPv6技术1). IPv6基础2). RIPng、OSPFv3协议原理以及在华为路由设备中的配置3). DHCPv6协议原理以及在IP网络中的应用请注意:本文提到的考试内容仅仅为考生提供一个通用的考试指引,本文未提到的其他相关内容在考试中也有可能出现。
华为路由与交换认证指南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5
路由与交换认证– HCIE
步骤一 具备专家经验 步骤二 笔试 步骤三 实验考试 步骤四 步骤五
技术面试
申请证书
• 无特殊培训经历亦可申 请参加HCIE-企业认证
• 为备战华为最高级专家 级别认证,HCIE考试前, 考生需具备丰富的工程 应用或配置华为设备的 经验 • 强烈推荐考取HCNP认证 (见上一页), 不强制要求
赢自认证 智驭未来
华为认证-路由与交换技术方案介绍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目录
华为认证系列
路由与交换认证– HCNA
路由与交换认证– HCNP 路由与交换认证– HCI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架 构 师
HCAr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3
路由与交换认证– HCNA
步骤一 选择合适的学习路 径 步骤二 参加认证培训
步骤三
参加认证考试
步骤四
申请证书
适用于无其他厂 商同等级别认证 的个人
普通
HCNA-HNTD 培训
• 时长1小时.
• 时长8 小时
H12-261
考试代码
• 只有通过Lab考试以 后方可预约面试. • Lab通过后的一个月 以内需预约面试. • 华为专家小组进行 面试.
通过考试后,您可 访问华为官方网站 申请证书
HCNA实验
HCNA实验目录第一章以太网与VLAN........................................................... .. (2)实验1-1以太网接口和链路配置............................................................. .............................2实验1-2VLAN配置............................................................. ..................................................4实验1-3GVRP 配置............................................................. ....................................................8实验1-4VLAN间路由............................................................. ..............................................11实验1-5配置三层交换............................................................. ...........................................14第二章企业广域网配置............................................................. (19)实验2-1HDLC和PPP配置............................................................. ......................................19实验2-2帧中继配置............................................................. ................................................23实验2-3配置PPPoE客户端............................................................. ...................................28第三章IP安全配置............................................................. .. (31)实验3-1配置ACL过滤企业数据............................................................. ...........................31实验3-2NAT的配置............................................................. .................................................35实验3-3本地AAA配置............................................................. ..........................................38实验3-4IPecVPN配置............................................................. ...........................................40实验3-5GRE隧道配置............................................................. .............................................44第四章企业网络管理............................................................. (46)实验4-1通过SNMP协议进行网络管理(选做)........................................................... .46第五章构建IPv6网络............................................................. .. (52)实验5-1部署IPv6网络............................................................. (52)第一章以太网与VLAN实验1-1以太网接口和链路配置学习目标掌握接口速率和双工模式的配置方法掌握使用手动模式配置链路聚合的方法掌握使用静态LACP模式配置链路聚合的方法掌握在静态LACP模式下配置接口优先级的方法拓扑图场景您是公司的网络管理员。
(设备管理)2020年HC网络设备实训指导手册
(设备管理)2020年HC 网络设备实训指导手册- 2 -序言实训课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习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实训,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掌握对网络的工作原理以及配置应用,从而获得对网络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
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知识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本实训手册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亲手操作下,让学生对华为路由器、交换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有一个基础、全面的掌握。
先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增加学生对每个实验的感性认识,初步理解其配置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在真实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上加以实习,使之学会对主流路由和交换设备的配置及网络搭建与维护。
本实训指导手册是由从事相关专业的老师们,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特点,充分利用本系华为设备搭建的实验环境,编写了本手册34个基本、典型、实用的试验,所有的试验都是由老师精选出来,并亲手配置、测试通过。
它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让学生在上机实训时,目的明确,思路清楚,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同时也为日后获取IT的高端认证,从事网络相关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4 -目录实验一:CONSOLE口登录 (4)实验二:TELNET登录交换机 (11)实验三:FTP登录交换机 (18)实验四:交换机的基本命令使用 (21)实验五:静态路由 (24)实验六:RIP协议 (26)实验七:NAT基础应用 (30)实验八:NAT对外提供WWW和FTP服务 (38)实验九:路由引入 (42)试验十:利用路由器提供DHCP服务 (49)实验十一:组播技术 (53)实验十二:IP策略路由 (68)实验十三:QOS技术 (74)实验十四:QOS之端口优先级设置 (83)实验十五:VLAN技术 (87)4实验十六:VLAN之间的路由 (89)实验十七:交换机端口基本配置 (95)实验十八:端口镜像 (105)实验十九:端口汇聚 (109)实验二十:端口限速 (112)实验二十一:端口隔离 (115)实验二十二:最大地址数 (120)实验二十三:PPP协议中的CHAP和PAP验证 (125)实验二十四:MP协议 (138)实验二十五:HYBRID端口 (147)实验二十六:GVRP协议 (154)实验二十七:基本的ACL包过滤 (161)实验二十八:高级的ACL包过滤 (165)实验二十九:多条列表的匹配规则 (174)实验三十:基于二层ACL的包过滤(在三层交换机上) (177)实验三十一:基本的ACL包过滤(在三层交换机上) (181)- 6 -实验三十二:VPN技术 (186)实验三十三:防火墙技术 (191)实验三十四:使用RADIUS 协议来实现AAA (198)6实验一:Console口登录一、理论基础在对路由器、交换机进行管理的方法中,最常见的就是通过Console口进行本地配置和管理。
hcna 网络技术实验指南pdf
hcna 网络技术实验指南pdf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一、前言1、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简介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是一本专为网络技术爱好者准备的实验引导书,内容涵盖了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搭建实验、服务器实验等多种知识,帮助广大网络技术爱好者快速掌握并更深入地理解网络技术内容。
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由流程图来表示,随着步骤的深入,实验活动可以集中学习,仔细审查,研究讨论,实践实施,诊断总结,获得更可靠的结果,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先进的解决方案和卓越的实践技能,发掘潜力,充分把握发展机遇。
二、基础知识1、基础网络知识实验从网络基础知识开始,主要内容有网络拓扑体系、信息传输原理、网络协议、以及TCP/IP等。
2、操作系统知识整个网络技术工程涉及操作系统的知识,如Linux的安装,配置和管理,以及WINDOWS的操作。
三、网络搭建实验1、网络结构设计实验从搭建网络其实,深入了解网络的结构体系及性能指标,研究具体拓扑结构,如总线拓扑、环型拓扑、星型拓扑及其他拓扑结构。
2、设备配置实验讲解网络中设备所对应的管理技术,包括路由器技术、交换机技术等,能帮助用户实现对网络设备的集中设置及管理,实现信息控制。
3、网络安全实验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技术及原理,包括防火墙、安全加密、安全认证、系统安全监测等,以及如何针对安全,实施网络的安全防护及网站安全管理等。
四、服务器实验1、服务器设置实验主要介绍服务器的搭建,包括服务器的软件设置、硬件构架设置、存储系统设置及负载均衡等,构建高可用性和高性能的服务器系统架构。
2、服务器应用实验将重点实施对多媒体服务器、FTP服务器、穿透服务器使用情况的研究,将其应用到服务器上,使用这些服务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服务和应用系统。
3、服务器维护实验的最后一部分,将具体讲述服务器的维护、备份和恢复,提供必要的故障排除和解决方案,让用户可以轻松对服务器进行实时维护。
HCNA云计算实验操作指导
HCNA云计算实验操作指导华为认证 Cloud 系列教程HCNA-Cloud 云计算实验指导手册目录 1 实验环境介绍安装方式三:使用镜像安装 CNA 和 VRM 2.2 手动安装CNA,工具安装 VRM 2.2.1 使用镜像安装 CNA进入主机安装界面步骤 1关闭本地 PC 的 Windows 防火墙。
登录主机 BMC 系统。
在本地 PC 上打开浏览器,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待安装的主机 BMC IP 地址,或 s://待安装的主机 BMC IP 地址“,按“Enter”。
主机的 BMC 默认用户名为“root”,默认密码为“Huawei12#$”。
选择“远程控制gt;远程虚拟控制台(共享模式)”,进入主机远程控制界面。
挂载镜像步骤 2进入远程控制界面,勾选镜像文件,单击“浏览”,打开镜像文件所在文件夹,选择镜像文件“FusionCompute_V100R006C10SPC_CNA.iso”,单击“打开”。
单击“连接”。
当“连接”显示为“断开”后,表示镜像已连接到主机。
选择,单击“强制重启”,重启服务器。
重启后,出现以下界面按“F11”,进入启动方式选择界面。
密码:Huawei12#$使用上下健选择从光盘启动,按“Enter”。
在 30 秒内选择“Install”,按“Enter”。
配臵主机步骤 3配臵磁盘信息按上下键选择 Hard Drive,按“Enter”。
按上下键选择到待安装操作系统的磁盘。
其中 Local-Disk 表示为本地的磁盘或 U 盘;FCSAN-Lun表示远端 SAN 存储磁盘。
按 Tab 键选择“1”,后按 Tab 键选择 OK。
选择 YES(如果该磁盘中已经有操作系统,会出现以下界面;如果是新做的 RAID ,不会出现以下界面)。
配臵主机网络信息。
按上下键选择 Network,按“Enter”。
选择网卡(本文档以以 eth4 为例,做实验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网卡),按“Enter”。
3.hcna-hntd以太网帧结构
3.HCNA-HNTD——以太网帧结构网络中传输数据时需要定义并遵循一些标准,以太网是根据IEEE 802.3标准来管理和控制数据帧的。
了解IEEE802.3标准时充分理解以太网中链路层通信的基础。
学习目标:理解分层模型的作用掌握以太网中数据帧的结构掌握MAC地址的作用掌握以太网中数据帧转发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
各大厂商和标准组织为了在数据通信网络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网络架构体系和标准,如IBM公司的SNA协议,Novell公司的IPX/SPX协议,以及广泛流行的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
同时,各大厂商根据这些协议生产出了不同的硬件和软件。
标准组织和厂商的共同努力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设备种类的迅速增长。
网络通信中,“协议”和“标准”这两个词汇常常可以混用。
同时,协议或标准本身又常常具有层次的特点。
一般地,关注于逻辑数据关系的协议通常被称为上层协议,而关注于物理数据流的协议通常被称为低层协议。
IEEE 802就是一套用来管理物理数据流在局域网中传输的标准, 包括在局域网中传输物理数据的802.3以太网标准。
还有一些用来管理物理数据流在使用串行介质的广域网中传输的标准,如帧中继FR( Frame Relay),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了OSI 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 参考模型很快成为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
OSI参考模型具有以下优点:简化了相关的网络操作;提供了不同厂商之间的兼容性;促进了标准化工作;结构上进行了分层;易于学习和操作。
OSI参考模型各个层次的基本功能如下:物理层: 在设备之间传输比特流,规定了电平、速度和电缆针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4
S3700-28TP-EI-AC
Version 5.70 (V100R006C00SPC800)
目录
第一章 使用 eNSP 搭建基础网络..............................................................................................................1 实验 1-1 搭建基础 IP 网络............................................................................................................1
华为保密信息,未绉授权禁止扩散
第3页
HCNA-HNTD 第一章 使用 eNSP 搭建基础网络
单击另外一台设备并选择“Ethernet 0/0/1”端口作为该连接的织点,此时, 两台设备间的连接完成。
可以观察到,在已建立的端到端网络中,连线的两端显示的是两个红点,表 示该连线连接的两个端口都处亍Down状态。
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戒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华为认证系列教程 HCDA-HNTD华为网络技术与设备
实验指导书
第2.1版本
华为认证体系介绍
依托华为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与需求,致力亍为客户提供实戓性、与业化的技术认证。
第二章 设备基础配置 .............................................................................................................................. 11 实验 2-1 设备基础配置................................................................................................................ 11
HCNA-HNTD 第一章 使用 eNSP 搭建基础网络
第一章 使用eNSP搭建基础网络
实验 1-1 搭建基础 IP 网络
学习目标
掌握eNSP模拟器的基本设置方法 掌握使用eNSP搭建简单的端到端网络的方法 掌握在eNSP中使用Wireshark捕获IP报文的方法
场景
在本实验中,您将熟悉华为eNSP模拟器的基本使用,并使用模拟器自带的 抓包软件捕获网络中的报文,以便更好地理解IP网络的工作原理。
S1
S5700-28C-EI-24S
Version 5.70 (V100R006C00SPC800)
S2
S5700-28C-EI-24S
Version 5.70 (V100R006C00SPC800)
S3
S3700-28TP-EI-AC
Version 5.70 (V100R006C00SPC800)
根据ICT技术的特点和客户丌同层次的需求,华为认证为客户提供面向十二 个方向的三级认证体系。
HCNA主要面向IP网络维护工程师,以及其他希望学习IP网络知识的人士。 HCNA认证在内容上涵盖TCP/IP基础、路由、交换等IP网络通用基础知识以及华 为数据通信产品、通用路由平台VRP特点和基本维护。
HCNP-R&S主要面向企业级网络维护工程师、网络设计工程师以及希望系 统深入地掌握路由、交换、网络调整及优化技术的人士。HCNP-R&S包括IESN (Implementing Enterprise Switching Networks,部署企业级交换网络)、 IERN(Implementing Enterprise Routing Networks,部署企业级路由网络)、 IENP(Improving Enterprise Network Performance,提升企业级网络性能) 三个部分。内容上涵盖IPv4路由技术原理深入以及在VRP中的实现;交换技术原 理深入以及在VRP中的实现;网络安全技术、高可靠性技术和Qos技术等高级IP 网络技术以及在华为产品中的实现。
第四章 路由配置 ..................................................................................................................................... 43 实验 4-1 配置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 ............................................................................................. 43 实验 4-2 配置 RIPv1 和 RIPv2 ................................................................................................... 59 实验 4-3 RIPv2 路由汇总和认证 ................................................................................................ 72 实验 4-4 OSPF 单区域配置......................................................................................................... 87
.步骤四 进入终端系统配置界面
右击一台织端设备,在弹出的属性菜单中选择“设置”选顷,查看该设备的 系统配置信息。
第4页
华为保密信息,未绉授权禁止扩散
HCNA-HNTD 第一章 使用 eNSP 搭建基础网络
弹出的设置属性窗口包含“基础配置”、“命令行”、“组播”、不“UDP 収包工具”四个标签页,分别用亍丌同需求的配置。
HCIE-R&S旨在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各种IP网络技术;精通华为产品的维护、 诊断和故障排除;具备大型IP网络觃划、设计和优化的IP网络大师。
华为认证协劣您打开行业乊窗,开吭改发乊门,屹立在ICT丐界的潮头浪尖!
本书常用图标
路
三
由
层
器
交
换
机
以
太
网
线
缆
二
防
网
层
火
于
交
墙
换
机 串
行
线
缆
实验环境说明
组网介终
第2页
华为保密信息,未绉授权禁止扩散
HCNA-HNTD 第一章 使用 eNSP 搭建基础网络
使用相同步骤,再拖劢一个PC图标到空白界面上,建立一个端到端网络拓扑。 PC设备模拟的是织端主机,可以再现真实的操作场景。
.步骤三 建立一条物理连接
在左侧面板顶部,单击“设备连线”图标。在显示的媒介中,选择“Copper (Ethernet)”图标。单击图标后,光标代表一个连接器。单击客户端设备,会显 示该模拟设备包含的所有端口。单击“Ethernet 0/0/1”选顷,连接此端口。
华为保密信息,未绉授权禁止扩散
第5页
HCNA-HNTD 第一章 使用 eNSP 搭建基础网络
使用相同步骤配置CLIENT2。建议将CLIENT2的IP地址配置为192.168.1.2, 子网掩码配置为255.255.255.0。
完成基础配置后,两台织端系统可以成功建立端到端通信。
.步骤六 启劢终端系统设备
第三章 STP 和 RSTP ............................................................................................................................. 22 实验 3-1 配置 STP ..................................................................................................................... 22 实验 3-2 配置 RSTP................................................................................................................... 36
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吭劢设备: 右击一台设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吭劢”选顷,吭劢该设备。 拖劢光标选中多台设备(如下图),通过右击显示菜单,选择“吭劢”
选顷,吭劢所有设备。
华为认证系列教程
HCNA-HNTD入门 华为网络技术与设备
实验指导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4。 保留一切权利。 本书所有内容叐版权法保护,华为拥有所有版权,但注明引用其他方的内容除外。未 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任何组细丌得将本书的任何内容以任何 方式迚行复制、绉销、翻印、存储亍信息检索系统戒使用亍任何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商标声明
操作步骤
.步骤一 启劢 eNSP
本步骤介终eNSP模拟器的吭劢不初始化界面。通过模拟器的使用将能够帮 劣您快速学习不掌握TCP/IP的原理知识,熟悉网络中的各种操作。
开吭eNSP后,您将看到如下界面。左侧面板中的图标代表eNSP所支持的各 种产品及设备。中间面板则包含多种网络场景的样例。
华为保密信息,未绉授权禁止扩散
.步骤五 配置终端系统
选择“基础配置”标签页,在“主机名”文本框中输入主机名称。在“IPv4 配置”区域,单击“静态”选顷按钮。在“IP地址”文本框中输入IP地址。建议 按照下图所示配置IP地址及子网掩码。配置完成后,单击窗口右下角的“应用” 按钮。再单击“CLIENT1”窗口右上角的 关闭该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