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学休闲和休闲学概述
【休闲学休闲的历史与现状】
二、中古:寄情山水的田园休闲
竹 林 七 贤 图
休闲文化与宗教思想的这种互相渗透让人生在山水中超脱,放灵魂于自然 中净化,迸发出浓郁的思辨哲理、宗教色彩。山水与寺庙一体,园林与人 性相谐,自然和空门同归,汇成了当时特有的田园隐逸化的休闲主流。
三、中世:文化融通的艺术休闲
白 居 易
琵 琶 行
鉴 真 东 渡
五、近代休闲:休闲的飞跃
美国近代钢铁大王卡耐基漫画
19世纪末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广告
工业革命以后,城市人口的集中、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劳动者的出现 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等,使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区分更加明显。社会 制造了一小部分既有钱又有闲的“有闲阶级”,也制造出了一个工人阶级。 近代休闲的价值更多地在于保证生产劳动持续地进行,劳动成为近代社会的 日常文化,劳动文化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各种与生产相关行为的相应社会价值。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休闲都是寻求“真”、“善”、“美”的过程。
(二)休闲形态的同一性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 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庄子·内篇·齐物论》
西方人休闲生活的群体性特征就更加明显, 几乎很难找得出哪一种休闲生活不是在群体 活动中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受到东方人的认同,而儒释道精神也成为西 方学者的研究对象。东西方不断去“异”求“和”,对休闲的观念 和方式也在互相学习中改变与发展。
休闲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部分:理解休闲
• 休闲与休闲学概述
• 休闲发展史
• 休闲环境
Company Logo
让生活变得更纯粹,让生命更加美好
休闲发展史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休闲史。
第一节:西方休闲发展史
休闲学概论
1、休闲:是以自身为目的的自由活动,休闲是人们在自由时间里所自发选择的活动。
2、畅爽:是指人们在休闲或工作时产生的一种最佳体验,是个体一种内在的乐趣状态。
3、失范休闲: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有的人缺乏正确的休闲观念,以致滋生出许多与社会规范相悖的休闲行为。
4、规范休闲:规范休闲行为的标准–能够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能够产生体验,并给参与者带来快乐、提供社会化和发现自我的机会、具有创造性和自我实现功能、使人能够娱憩,并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使人能够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5、休闲消费:是指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休闲产品(物质的和精神的)消费活动。
它是休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研究重点并不完全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而是侧重于人的休闲情趣、休闲行为、休闲心理的变化规律,以及由此与经济所发生的联系。
6、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包括娱乐业、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以及由此连带产生的产业群。
7、休闲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内所消费的各种休闲服务产品和劳务在休闲活动总消费中的比例和相互关系。
8、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9、休闲文化:一般是指人们在工作、睡眠和其他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以外,将休闲时间自由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10、休闲旅游:从广义上讲,旅游归属于休闲活动;狭义的休闲旅游特指前往度假地的度假旅游。
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
1、东西方休闲观念与休闲活动形态的差异休闲观念:中国:个人修身养性;一是强调休闲活动对人格整体性发展的重要性,注重人对社会的使命和责任。
休闲学概论1111
1.休闲:是人类在自由时间内的自由活动和自在体验,是人在一点时间内保持平和,放松,自由自在,从而达到和谐的一种措施2.休闲产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包括愉悦身心,体验人生价值,享受生活乐趣等需求的,具有彰显人文文化功能的第二自然物3.休闲农业:是以休闲为目的,以农业生产地区为活动场所,以农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农舍村落以及农林牧渔生产经营活动为吸引物,从而为以城镇居民为主的访客提供观光,健身,体验,娱乐和度假等产品的一种新型休闲体验型活动4.休闲林业: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具有同类社会经济功能,提供各种服务劳动,满足人的休闲需求的企业集群5.休闲渔业:是指建立在渔业资源基础上的休闲活动,可以是渔业捕捞生产体验,也可以是海鲜品尝,渔村观光等6.休闲服务:是人们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一定设施环境下希望得到的情感需求7.户外休闲:是指发生于家庭和日常办公学习环境之外的休闲活动,特指那些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类休闲活动8.康体休闲: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参加各种户内户外活动,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释放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各种身体活动形式9.休闲满意度:是休闲者的期望值和体验之间的匹配程度 1.休闲美学主要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①休闲与自由的关系②审美与自由的关系③休闲与审美的关系④归纳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群对休闲审美现象的认识,并用文化学,哲学,美学的理论加以比较和分析⑤发现人们在选择不同休闲方式时审美趣味的差别,并探究其成因⑥对休闲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人格美,人体美,艺术美进行分析,归纳出其特有的审美范畴⑦由以上结论来看休闲活动能带给人更多的自由体验和美感,以指导现今社会的休闲实践 2.当代休闲主要面临哪些问题:①休闲观念落后,制约了健康休闲的发展②休闲产品品种单一,导致居民的休闲生活单调化③休闲产品供给不足,制约了休闲市场的进一步发展④休闲服务质量低,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⑤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限制了休闲市场的开拓 3.休闲满意度的分类:可分为特殊层级和动机层面。
休闲学2
第一章1.休闲的定义:休闲就是受内心驱动、在快乐中发现自我的过程。
休闲是人内在本质的表现,而追求快乐则是休闲的本质。
任何休闲活动都以快乐为导向,以实现自我为最终目标。
、2.相关概念辨析:1)游憩/娱乐和休闲:游憩与休闲都是发生在闲暇时间的活动,并且都能带来一定的快乐与满足,但游憩作为”活动”的含义非常明确,而休闲更强调心灵的满足。
另外,游憩的社会性非常强。
游憩活动往往还带有交际的目的,某些出于一定的义务而被迫进行的游憩活动,或出于社交或承担某种义务为目的的游憩活动不能算作休闲活动。
最后,游憩是非严肃性的活动,而某些投入性较大的休闲如公益休闲等就不能称之为游憩。
因此,游憩与休闲并不存在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他们之间是存在一定的交叉性的。
2)游戏/玩与休闲:游戏往往在意的是表面的快乐程度,是行动层面的休闲,是浅层次的休闲方式,而非深度休闲。
另外,游戏的互动性使得游戏往往需要与他人共同完成,而休闲则不一定。
冥想、想象、思考就是完全独处性质的休闲。
3)旅游与休闲:休闲与旅游是二个相互交叉的概念。
从地域概念上看,休闲包括本地休闲与异地休闲,而休闲旅游则是异地休闲的主要表现形式。
4)休息与休闲:休息是休闲的基础层次,而休闲包括休养生息、自我娱乐、增加知识和技能、主动参与社团活动等“一系列在尽到职业、家庭与社会职责后,让自由意志得以尽情发挥的活动”。
3.休闲理论研究的历史与进展:书14页第二章1.东西方休闲文化的差异:1)文化传承的差异2)地域文化的差异3)社会制度的差异4)生产水平的差异第三章1.休闲环境因素:1)经济技术环境:可支配收入交通工具信息传递2)人口地理环境:世界人口动向维度空间分布3)社会文化环境:传统节庆,价值观念,社会形态第四章1.工作与休闲的平衡1)同一(Identity),即:工作到休闭的延伸。
2)对比(Contrast),即:工作与休闲的两极对照;休闲成为工作的逃避与补偿。
3)分离(Separation或Segmentatin),即:两者之间没有持久一贯的关系,它们大体上都被包含在各自的社会空间内。
级休闲学概论复习
级休闲学概论复习休闲学概论第⼀章休闲、娱乐、游戏、“畅”第⼀节何为休闲⼀、词义⼆、不同⾓度对休闲的定义(⼀)时间⾓度1、休闲是去掉⽣理必需时间(existence time)和维持⽣计所必需的时间之后,⾃⼰可以判断和选择的⾃由⽀配时间。
2、休闲是扣除⽤于⼯作、履⾏与⼯作相关的职责以及从事其他形式的必要活动后个⼈所拥有那部分时间。
3、个⼈在⾃裁状态下(self-deterministic condition) 可以随意利⽤的时间即为休闲。
4 、休闲是满⾜⼯作和⽣活的基本需要之后的剩余时间。
5 、休闲是⼈们从劳动或者其他义务⼯作中解放出来,⾃由的放松、转换⼼情,取得社会成就并促进个⼈发展的可利⽤的时间。
四种不同形态的⾃由时间:富有者持久⽽⾃愿的闲暇;失业者临时⽽⽆奈的空闲;雇员们定期⽽⾃愿的休假或伤残者的长期休养以及⽼年⼈被迫或⾃愿的退休。
(⼆)活动⾓度1、R.⽪尔斯:休闲是⾃愿性⽽⾮强迫性的活动,休闲的⽬的并不在于维持⽣计,⽽在于获得真正的娱乐。
2、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哲迪尔的三要素理论休闲是指⼈们从⼯作、家庭、社会的义务中摆脱出来,为了休息、转换⼼情、增长知识⽽⾃发性的参与可以⾃由发挥创造⼒的任何社会活动的总称。
包括放松、娱乐、个⼈发展。
3、A⾏为和B⾏为理论医学家Friedmand和Rosenman提出前者的特征是:极具竞争性和攻击性,有只争朝⼣的精神,常怀不安定的感觉。
后者的特征是:温和、不具攻击性和竞争性,少有急迫感和不安定感。
后者通常能充分享受休闲时间。
4、马克思⾃由时间活动理论⾃由时间活动有:⼀是娱乐和休息等普通活动,⼆是发展智⼒。
休闲既包括积极、主动的发挥⼈的本质⼒量的较⾼级活动,也包括某些消极、被动的消遣活动。
但休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种活动中。
5、凡勃伦的⾮⽣产性消费活动理论《有闲阶级论》:休闲是“对时间的⼀种⾮⽣产消费”,⽽⼈们愿意进⾏此种⾮⽣产性的消费,是由于认为⽣产性⼯作⽆价值以及对⽣产的怠惰有⽀付的能⼒,故只有有钱⼈才可以消费休闲。
休闲学概论的名词解释
休闲学概论的名词解释休闲学概论是一门研究人类休闲活动的学科,其核心是探究休闲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以及休闲活动的运作方式。
本文将对休闲学概论涉及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休闲休闲是指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有形的劳动之外,以及满足了生活必需之后的自由时间。
休闲是一种积极、身心愉悦的状态,同时也是个体满足个人需求、充实个人生活的重要方式。
它可以包括各种活动,如阅读、旅行、体育运动等,也可以是简单的放松和休息。
二、休闲活动休闲活动是指为了放松身心、充实个人生活而进行的各种行动和体验。
休闲活动可以是主动选择的,也可以是被动参与的。
主动选择的休闲活动通常涉及到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例如游泳、音乐欣赏、绘画等。
被动参与的休闲活动则是由外部条件、社会文化等因素驱动,例如观看电影、参加社交聚会等。
三、休闲需求休闲需求是指人们对休闲活动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
休闲需求可以是个体需求,也可以是社会需求。
个体需求体现了个体对个人兴趣、放松和探索的追求,而社会需求则体现了社会对个体休闲活动的期望,包括促进社会交往、增加社会凝聚力等方面。
四、休闲价值休闲价值是休闲活动带来的个体和社会的益处和影响。
个体层面的休闲价值体现为身心健康、自我实现、个体满足感等方面;而社会层面的休闲价值则体现为社会凝聚力、文化传承、社会和谐等方面。
休闲活动的价值也因个体和社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研究休闲价值的多样性也是休闲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五、休闲教育休闲教育是指通过休闲活动的方式进行的教育和培养。
休闲教育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休闲活动,培养个体的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等。
休闲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体通过休闲活动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个体的素质和能力。
六、休闲产业休闲产业是指以休闲活动为核心,通过市场化运作、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经济实体。
休闲产业包括体育、旅游、娱乐、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有着重要的贡献。
01第一讲__休闲学概述——【休闲学与经济产业】
• 总的来看,60年代以后,休闲研究的重点开始由对休闲现象的 关注转向了对休闲本质的揭示。
• 学者们更多地是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对休闲现象 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折和探讨,从而使得休闲研究在更高的层面 上得以展开。
• 这时,国际社会步入了大众休闲时代。
• 新的休闲观强调,休闲是生活的主要乐趣,休闲是当代社会的 最重要特征,人们正是通过休闲而不是工作来充分展示个性和 自我价值。
• 《庄子·齐物论》:“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 中国的六朝隐逸文化、唐宋兼收并蓄休闲文化、明清描写丰富
多彩休闲活动的小品文、近代人文主义的闲适文化。
• 在西方,法国拉法格的《休闲的权利》(1883) 被认为是研究休闲的直接起点。
• 但第一个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休闲进行研究的是 美国的凡勃伦,他在1899年发表的《有闲阶级 论》标志着休闲学在美国的诞生。
• 这套丛书系统地介绍了北美休闲哲学、休闲文 化学、休闲经济学、休闲社会学。它的出版标 志着休闲学正式传入我国。
• 2005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由于光远、成 思危、龚育之主编的《中国学人休闲研究丛 书》,它是自1995年以来我国十年休闲研究的 学术积累。
• 这套丛书包括《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于光 远)、《民闲论》(陈鲁直)、《中国公众休 闲状况调查》(马惠娣、张景安)、《休闲: 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马惠娣)、《走向人 文关怀的休闲经济》(马惠娣)5本书。
• 1995年,于光远《竞赛论》出版,在其倡导下, 北京六合休闲文化研究策划中心正式成立.
• 2000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休闲研究译 丛》:《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托马斯·古德 拉,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 务》(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 (杰弗瑞·戈比)、《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 新论》(约翰·凯利)、《女性休闲——女性主 义的角度》(卡拉·亨德森等)。
休闲学
休闲的定义:个人休闲时间和自由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一种科学和合理的使用;休闲时间和活动虽然与人们从事的日常工作毫无关系,但与劳动并不冲突;休闲活动是人们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载体。
休闲学:休闲学是以人们的休闲行为和现象为研究对象,对闲暇时间、休闲、个人休闲行为、休闲与社会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目的是揭示休闲行为的一般规律以及提高休闲满意度和生活品质。
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规范与实证(Positive & Normative)•归纳与演绎(Induct & Deduct)休闲文化:人们将闲暇时间自由的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反映在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在社会价值认同、文化素质培养、文化品味追求、文化消费倾向等诸多方面。
休闲是一种健康的精神生活态度休闲是一种与外部世界保持和谐的精神默契休闲是一种摆脱焦虑和浮躁的精神理念休闲分层:纯休闲、颓废休闲、制度型休闲、异化休闲休闲活动的本质特征:自主性、自由性、参与性、消遣性、健身性休闲活动的分类:堕落型、消遣型、积极型、发展型,具体细分:七大类、十六种休闲的功能、价值:功能:1. 休闲活动对生理机制的修复和完善–健康生活态度的兴起–对亚健康的挑战–休闲在生理修复机制上的作用2. 休闲活动对心理机制的调节与发展–放松娱乐发展3. 休闲活动对社会生活的推进与象征–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化–社团与组织的休闲化–物质与精神的象征性4. 休闲活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与协调–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市场扩容的助推器价值::1、休闲与人的社会化•休闲影响人的社会行为规范•休闲培养人的社会地位认同感•休闲塑造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休闲带给人们以经验、知识和技能2、家庭休闲功能的演变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功能的演变•家庭中长辈的权威作用的颠覆•家庭休闲趋势的多元化3、社会群体休闲功能的展现社会群体组织与功能–具有一种同样身份和某种一致感情的人的群体–休闲的工具性作用–休闲的表意性作用•社会群体组织的作用–人们扩大社交的纽带–有利于休闲活动形式的推广–培育群体责任感和合作精神4、经济功能是休闲的基本功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市场扩容的助推力•稳定社会就业的调解阀•规避经济危机的润滑剂•休闲的象征功能:物质性象征•享受型消费•品牌型消费•时尚型消费•活动象征性•贵族特性•奢侈特性•社会属性•精神满足性•休闲与工作同等重要•劳动休闲化•休闲偶像的出现居民休闲时间的分配特点及形成规律的原因:♦经济越发达地区,人们用于工作学习的时间越长♦经济越发达地区,人们在家务活动方面的耗时也越短♦经济越发达地区,居民休闲时间相对而言也越少。
休闲学概论 第1章 休闲概述
我国休闲学与旅游学的健康发展。
休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所从事的各种自由活动,它是当今 社会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被誉为现代社会的安全阀。在 国外,休闲常常在三种意义上被使用:一是指闲暇时间;二是 指休闲活动;三是指在休闲活动中人的闲适的精神状态。实际
上,这三种意义常常是联系在一起使用的。
1.2
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有一些启蒙思想家在倡导人权中重提享乐和休闲。 近代启蒙思想家斯宾塞在其所著的《教育论》一书中公开宣称:“这些种种 趣味的陶冶和喜悦不但是重要的,而且在我们即将到来的时代里,这些趣味 比现在会远远地占有人生的绝大部分。”享乐消闲之溪到近代工业革命后终 于汇成巨流,学者和机构对休闲活动给予了合法合理的地位。
1.1
休闲概念
1.1.2 休闲的内涵
1)休闲是一种 时间的利用方式
4)休闲是一种 自由的生存状态
2)休闲等同于 闲暇时间
5)休闲是一种生 活的态度或方式
3)休闲是一种 愉悦的心理体验
6)休闲是一种时间 的非生产性消费
1.1
休闲概念
1.1.3 休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休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是休闲学与旅游学研究的理论基石。 然而,目前我国对于休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的认识不仅没有 统一的标准,而且相当混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
1.1
休闲概念
1.1.1 休闲的定义
3)不同视角下的休闲:
随着社会的进步,休闲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从不同的视角看休闲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大众眼中的休闲,通常是指工作时间以外的剩余时间,休闲的意义和功能主要体现在恢复体能和 打发时间上。社会学家把休闲看成一种社会建制以及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发展人的个性 的场所。
对休闲学的认识
对休闲学的认识1. 什么是休闲学?休闲学是一门关于休闲的研究学科,它主要探讨人们在业余时间进行各种休闲活动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休闲学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休闲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享受休闲,提升个体和社会的福祉。
2. 休闲学的意义与价值2.1 促进身心健康休闲活动是人们从工作、学习和其他压力中解脱的重要途径。
通过休闲活动,人们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水平。
休闲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休闲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引导人们采取适宜的休闲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2.2 提升生活满意度休闲活动的开展可以带来乐趣和满足感,使人们更加快乐和满意。
休闲学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人们对不同休闲活动的好恶、喜欢和满足度等感受,从而指导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提升生活的满意度。
2.3 培养个人兴趣和爱好休闲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潜能。
通过休闲活动,人们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和人生经验。
2.4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休闲活动可以促进社交互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休闲学的研究可以探讨休闲活动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从而引导人们通过休闲活动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和发展。
3. 休闲学的研究内容3.1 休闲行为与心理休闲学研究休闲活动对个人心理的影响,包括休闲活动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休闲方式对个人情绪和幸福感的影响等。
此外,休闲学还关注个体在休闲活动中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反应等方面的问题。
3.2 休闲文化与社会休闲学研究休闲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包括休闲文化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休闲活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此外,休闲学还关注社会文化对休闲活动的塑造和影响等问题。
3.3 休闲管理与政策休闲学研究休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休闲设施的规划和管理、休闲活动的组织和推广等。
此外,休闲学还研究休闲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促进人们的休闲活动。
休闲学
休闲学期中作业1、“休闲”这一人类行为的本质是什么?凡在一种自由选择、自我满足的心态下,从事一种并无特殊目的也不感到劳累的活动,即属休闲”。
休闲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更是指必须从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无拘无束的状态。
休闲是指人们从工作、家庭、社会的义务中摆脱出来,为了休息、转换心情、增长知识,而自发性地参与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的任何社会活动的总称。
休闲包括三个的部分Relaxation;Entertainment;Personal Development。
1、它与劳动、游戏、学习、审美之间,以及后四者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休闲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劳动、游戏、学习、审美等,休闲是有空闲时间,是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是一种活动,所以包含四者。
后四者的关系是并列的,都于休闲三大部分:放松,娱乐,个人发展有关系。
2、为什么说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学习行为比劳动行为更加重要?劳动不但是人类起源的秘密之所在,而且在人类起源之后,劳动还是人类社会持续存在的基础。
没有劳动,人类社会就要崩溃,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下去。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看作人的最基本的本性;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把“人的形象”从传统哲学的“缸中之脑”的形象改变成了“手持工具进行劳动的劳动者”的形象。
动物的“本性”就在动物“自身”之“中”而不在该动物的“自身”之“外”,动物依靠“自身”的特性即自己的“本性”为生。
例如,老虎的“自身”体现着老虎的本性,老鼠的“自身”体现着老鼠的本性,老虎和老鼠的“本性”都不在其“自身”之“外”。
可是,人类的本性却不是单纯体现在人的“自身”之“中”的,人类也不是单独依靠自己的生理身体为生的。
人是依靠“(生理)自身”加上“身外”的工具一起才“存在”于、“生活”于世界上的;人的本性不但“体现”在“自身”之中,同时还“体现”在“身外”的工具上。
不但人的劳动离不开工具(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且人的生活也是离不开工具(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利用“工具”或“器具”)的。
第一章 休闲概述
第一节休闲的解析一、休闲的概念“休”:有离开工作、摆脱烦恼、自由调整等含义;“闲”:有放松、随意、自由、自在等意。
休闲之事古已有之。
一般意义上的休闲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恢复生理的平衡;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成为心灵的驿站。
她是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后的时间,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
而对于人之生命的意义来说,她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并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人对休闲内容也是很讲究的,并赋予很浓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
如收藏字画,篆刻临帖,弈棋鼓琴,栽花养鱼等,均列为一种休闲生活的方式。
1.休闲即是一种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相对自由的一种生活。
2.(通俗)是在相对自由的环境和条件下,人们以一种随意状态和心境从事某种自己所愿意进行的活动。
3.在西方文化中休闲必须是“休闲自在的,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心无羁绊的状态”休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休闲从劳动状态与负有责任的其它活动中分离出来。
这是人的生存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某种意义上,她与马斯洛的人的需求“五层次理论”中最高级的自我实现的理念相一致。
旨在巡查精神世界中人的创造力和鉴赏力,通过休闲促使人对生活(生命)进行思索,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成熟,使人真正地走向自由。
她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工具与技术,而是为人类构建意义的世界和守护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归依。
她还以特有的精神理想赋予人的经济技术行为以真实的意义,使她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或科技力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进程有矫正、平衡、弥补等功能的人文精神力量。
休闲经济是文化经济的一个主要组成。
二、休闲的特征及构成要素(一)休闲的特征超越性:对当下生活的超越(不是指“现时”,而是指我们的行为、思想、理想以及趣味,要超越眼前的一切事物,强调人的生活高级精神性追求与享受)主体性: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1.人不是被动的接受外部环境的决定,而是由我们的内在精神去驾奴环境2.强调在生活目标的设定及认得行为方式的选择上所具有的主体性3.在价值追求上,主体性的强弱正是不同的人生境界得以划分的重要标志之一4.有无主体性,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日常性:将种种人生的理想,追求以及价值,体现于日常生活世界。
休闲学概论
1、休闲:是以自身为目的的自由活动,休闲是人们在自由时间里所自发选择的活动。
2、畅爽:是指人们在休闲或工作时产生的一种最佳体验,是个体一种内在的乐趣状态。
3、失范休闲: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有的人缺乏正确的休闲观念,以致滋生出许多与社会规范相悖的休闲行为。
4、规范休闲:规范休闲行为的标准– 能够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能够产生体验,并给参与者带来快乐、提供社会化和发现自我的机会、具有创造性和自我实现功能、使人能够娱憩,并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使人能够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5、休闲消费:是指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休闲产品(物质的和精神的)消费活动。
它是休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研究重点并不完全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而是侧重于人的休闲情趣、休闲行为、休闲心理的变化规律,以及由此与经济所发生的联系。
6、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包括娱乐业、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以及由此连带产生的产业群。
7、休闲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内所消费的各种休闲服务产品和劳务在休闲活动总消费中的比例和相互关系。
8、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9、休闲文化:一般是指人们在工作、睡眠和其他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以外,将休闲时间自由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10、休闲旅游:从广义上讲,旅游归属于休闲活动;狭义的休闲旅游特指前往度假地的度假旅游。
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
1、东西方休闲观念与休闲活动形态的差异休闲观念:中国:个人修身养性;一是强调休闲活动对人格整体性发展的重要性,注重人对社会的使命和责任。
休闲学 第一章休闲和休闲学概述
第一章休闲和休闲学概述•问题:•1 同学们课余时间做什么?•2 同学们列举的这些活动是否属于休闲活动?•3 你是否听说“休闲”,何时听说的?•4 你认为休闲是指什么?•5 怎样学习和研究休闲•6 怎样创造休闲活动•7 怎样休闲•8 休闲对个人生命和生活的意义•9 闲的无聊,闲得想死吗在什么地方卖啤酒咖啡馆卖啤酒•日前,星巴克咖啡公司开始在西雅图的三家分店销售葡萄酒与啤酒。
据说这是因为它在全球的上千家分店倒闭,不得已为之,并有逐步在其他分店推广的打算。
•在咖啡馆里卖酒星巴克不是首创,我们身边很多的咖啡馆都有各种酒水出售,不过如星巴克这般大牌并一直坚持不卖酒的,恐怕很难见到第二家。
可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咖啡馆这个名字吗?•去咖啡馆的人都是为了喝咖啡吗?•咖啡馆中的腔调•咖啡馆刚刚出现的时候,贵族气十足,不过只过了很短的时间,咖啡馆就成为大量中产阶级和平民的休闲娱乐和聚会场所。
至于酒,不光有葡萄酒、啤酒,还有大量的洋酒,各色鸡尾酒。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酒倒成了咖啡馆最主要的东西。
•其实很简单,多数人都只是把咖啡馆当成了一个沙龙,一个可以高谈阔论,可以浅吟低唱,可以放纵行止,不拘本色的地方。
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咖啡馆最主要的文化。
•咖啡馆的腔调是休闲,咖啡馆的文化史休闲。
咖啡馆是休闲场所。
•我们去麦当劳、肯德基就是为了吃汉堡、喝可乐吗?•大连森林动物园•鸟馆里面有很多漂亮的鹦鹉,有只长嘴鹦鹉色彩艳丽,引人注目。
•灵长类区有只很聪明的大猩猩,会鼓掌作揖,一边吃游客扔过去的橘子香蕉还一边不住的点头鼓掌,引得众人笑声不断。
•鸵鸟和骆驼,骆驼是关在圈里的,伸手出去它们会以为要喂食,都会过来舔你的手,还不时会流点口水在你手上,呵呵。
羊驼是放养的,可以自由活动,它们经常跑来喝骆驼圈里水槽中的水,有时骆驼会愤怒的赶走它们,但不一会羊驼又会若无其事的跑回来抢水喝。
•小羊驼会乖巧的跟在母羊驼后面,不时钻到身子底下。
在这里能够真切地感觉到人与动物是如此的接近。
休闲学-第一章
P A G E 31
一、国外休闲理论研究进展
P A G E 32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
法国学者杜马兹迪埃1967年出版了其开创性著作——《走向休闲的社会》。在书 中,作者以批判现实主义的观点,探讨了休闲与家庭、工作、社会政策及共同体 的关系和意义。
约翰·凯利(1980,1983,1987)则试图拓宽人们对休闲的理论理解。在他的颇 有影响力的专著——《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中,作者以大胆的理论 创新,包罗万象的跨学科研究,严谨的逻辑推理以及翔实的调查数据,对休闲 的本质及休闲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第一章 休闲与休闲学概述
8 P A G E
为什么不去过悠闲的生活呢?
时光的洪流裹挟着人们马不停蹄地前 行,鲜有片刻安适的驻足去邂逅旅途 的美好风景,休闲,仿佛成了这个时 代的“奢侈品”。但其实,“享受休 闲生活并不需要花费很多,它要比享 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林语堂语)。
目录
第一章 休闲与休闲学概述
P A G E 16
第一节:休闲溯源
P A G E 17
三、休闲相关概念的辨析
游憩/娱乐与休闲
休闲与其他类似 概念的辨析
休息(rest)与休闲
游戏/玩与休闲
旅游(tourism)与休闲
三、休闲相关概念的辨析
P A G E 18
(一)游憩/娱乐与休闲
游憩必须满足三大条件,即闲暇时间、社会活动及自我满足。
P A G E 37
二、国内休闲理论研究进展
(二)休闲社会学研究
1992年,王雅林、董鸿扬主编的《闲暇社会学》是我国首部从社会学视角对闲暇做了较为深入 研究的著作。
第二节:休闲理论研究:历史与进展
P A G E 38
对休闲学的认识
对休闲学的认识休闲学是一种全新的学科,它是一门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休闲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学科。
休闲学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进入了以人为本、注重生活品质的时代。
休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休闲活动、休闲方式、休闲行为、休闲理念等方面。
休闲学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生活质量”。
休闲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休闲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在休闲学的研究中,人是研究的核心,研究的重点是人们的休闲需求、休闲意识和休闲行为等方面,旨在探讨如何使人们在休闲生活中更加快乐、健康、充实。
休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休闲活动、休闲方式、休闲行为、休闲理念等方面。
在休闲活动方面,休闲学主要研究人们在休闲时间里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如旅游、运动、娱乐等。
在休闲方式方面,休闲学主要研究人们在休闲时间里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如单独休闲、社交休闲等。
在休闲行为方面,休闲学主要研究人们在休闲时间里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如休闲消费、休闲娱乐等。
在休闲理念方面,休闲学主要研究人们对于休闲的看法、认识以及休闲的意义等方面。
休闲学研究的重点是人的休闲需求和休闲行为。
人们在休闲时间里所表现出的休闲行为,反映了他们的休闲需求。
休闲需求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对于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是人们在休闲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标。
休闲行为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里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是人们在休闲生活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
休闲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单独休闲,也可以是社交休闲,还可以是参加各种休闲活动。
休闲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休闲行为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活品质、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休闲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休闲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对休闲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们的休闲需求和休闲行为,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休闲的核心概念
格比较敏感
24
一、休闲学的核心内容
3. 休闲者 休闲者的特点(以休闲目的划分为例) 2)娱乐消遣型休闲者: • 以松弛精神、享受临时变换环境所带来的欢娱为主要目的 • 追求娱乐、消遣和观赏享受 • 对休闲产品的质量、休闲安全和价格比较敏感 • 外出季节性较强,几乎都是选择休闲地区最好的季节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说,人的差 异在于闲暇。
对个人而言:
• 休闲的核心在于“休”,能否聪明地用“闲”, 关键在于我们对“休闲”价值是否有正确的理解。
• 树立科学的休闲观,才能有效地开发“闲暇时间” 这一宝贵的社会资源与财富,才能使我们在“休” 中学会沉思、学会欣赏、学会如何摆脱诱惑与浮 躁、学会对人生价值的判断与选择。
休闲定义
• 休闲是人们在个人自由时间内,自发地选择和参与有利 于身体的休息和体能的恢复并能产生内心愉悦感的体验 性活动过程及其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综合
15
一、休闲学的核心内容
2. 休闲(Leisure) • 休闲时间:每天的闲暇,每周双休日,公共假期,带薪假
期 • 休闲活动:休闲活动的本质是自主性、自由性、参与性、
的可以用来娱乐、消遣或其他活动的时间 • 其他条件: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外出交通条件、社会环
境等...
21
一、休闲学的核心内容
3. 休闲者 休闲者产生的主观条件 • 人的主观愿望 • 休闲动机:直接推动人们作出休闲决策、参与休闲活动的
内在驱动力,它是休闲需求的表现形式,是促发和指导休 闲活动的心理过程 • 产生动机的心理因素:回归自然、寻求快乐和自由、放松 身心、获得新的体验、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等
休闲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休闲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休闲概念休闲是指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之外,能够自由支配时间和精力进行愉悦的活动。
在当今社会,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消耗时间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二、休闲的种类1.文化休闲:包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会等文化活动。
2.体育休闲:包括打篮球、打羽毛球、跑步等体育活动。
3.娱乐休闲:包括观看电影、玩游戏、逛街购物等娱乐活动。
4.自然休闲:包括登山、露营、钓鱼等户外活动。
三、休闲的重要性1.促进健康:休闲活动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改善身心健康。
2.促进人际关系:休闲活动有利于增进人际关系,扩大社交圈子。
3.增强生活质量:休闲活动能够让人获得愉悦和满足感,提升生活质量。
四、休闲与文化交流休闲活动不仅是个人的消遣和娱乐,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各种休闲活动,人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观念,从而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理解。
五、休闲与社会发展随着社会发展,休闲已经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休闲产业也逐渐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各种休闲设施和服务的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选择,也为社会创造了就业和收入。
六、休闲学的研究内容休闲学是一门关于休闲的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休闲的概念、休闲行为、休闲心理学、休闲活动管理和休闲产业等方面。
七、中国休闲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休闲文化,包括中式园林、茶道、棋艺等传统文化活动,也有西方的文化休闲活动如参加音乐会、观看话剧等。
八、休闲与健康休闲活动对身心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休闲活动的放松,有利于释放压力、改善心理健康、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九、休闲与社会关系休闲活动对社会关系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休闲活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增强社会互信、促进社会交流。
十、休闲与个人素质休闲活动对个人素质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强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自我认知、丰富人生经历、提升个人创造能力。
十一、休闲与社会经济休闲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产业也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拥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休闲学概论第一章2
——2008马勇《休闲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市场的特点 • 季节性 • 多样性 • 竞争性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市场的作用 • 纽带作用 • 杠杆作用 • 检验作用 • 信息作用 • 依据作用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产业的概念 『 广义的休闲业是指以休闲资源为依托、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动机的产生原因 • 回归自然 • 寻求快乐与自由 • 放松身心 • 获得新的体验 • 社会交往 • 自我实现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者的类型
按休闲目的
按地理范围
观光型休闲者
国内休闲者
娱乐消遣型休闲者 国际休闲者
高端豪华型休闲者
康体健身型休闲者
第一章 绪论
按消费水平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的定义
『
休闲是一种自由状态,是一种在摆脱 义务责任的同时对自身意义和目的的 活动的选择。
』
——2000年约翰·凯利 《走向自由之休闲社会新论》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的定义
『
休闲,是指从工作岗位、社会义务中
解脱出来,培养与谋生无关的智能,
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或者自由发挥创
按组织形式
低端经济型休闲者 个体休闲者 中端标准型休闲者 家庭休闲者 高端豪华型休闲者 团体休闲者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产品的概念
『
休闲产品,是指由休闲经营者凭借着
休闲吸引物和休闲设施生产或开发出
来的,为了迎合休闲者体验和愉悦的
需求,通过市场途径提供给其消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休闲和休闲学概述•问题:•1同学们课余时间做什么?•2同学们列举的这些活动是否属于休闲活动?•3你是否听说“休闲”,何时听说的?•4你认为休闲是指什么?•5怎样学习和研究休闲•6怎样创造休闲活动•7怎样休闲•8休闲对个人生命和生活的意义•9闲的无聊,闲得想死吗在什么地方卖啤酒咖啡馆卖啤酒•日前,星巴克咖啡公司开始在西雅图的三家分店销售葡萄酒与啤酒。
据说这是因为它在全球的上千家分店倒闭,不得已为之,并有逐步在其他分店推广的打算。
•在咖啡馆里卖酒星巴克不是首创,我们身边很多的咖啡馆都有各种酒水出售,不过如星巴克这般大牌并一直坚持不卖酒的,恐怕很难见到第二家。
可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咖啡馆这个名字吗?•去咖啡馆的人都是为了喝咖啡吗?•咖啡馆中的腔调•咖啡馆刚刚出现的时候,贵族气十足,不过只过了很短的时间,咖啡馆就成为大量中产阶级和平民的休闲娱乐和聚会场所。
至于酒,不光有葡萄酒、啤酒,还有大量的洋酒,各色鸡尾酒。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酒倒成了咖啡馆最主要的东西。
•其实很简单,多数人都只是把咖啡馆当成了一个沙龙,一个可以高谈阔论,可以浅吟低唱,可以放纵行止,不拘本色的地方。
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咖啡馆最主要的文化。
•咖啡馆的腔调是休闲,咖啡馆的文化史休闲。
咖啡馆是休闲场所。
•我们去麦当劳、肯德基就是为了吃汉堡、喝可乐吗?•大连森林动物园•鸟馆里面有很多漂亮的鹦鹉,有只长嘴鹦鹉色彩艳丽,引人注目。
•灵长类区有只很聪明的大猩猩,会鼓掌作揖,一边吃游客扔过去的橘子香蕉还一边不住的点头鼓掌,引得众人笑声不断。
•鸵鸟和骆驼,骆驼是关在圈里的,伸手出去它们会以为要喂食,都会过来舔你的手,还不时会流点口水在你手上,呵呵。
羊驼是放养的,可以自由活动,它们经常跑来喝骆驼圈里水槽中的水,有时骆驼会愤怒的赶走它们,但不一会羊驼又会若无其事的跑回来抢水喝。
•小羊驼会乖巧的跟在母羊驼后面,不时钻到身子底下。
在这里能够真切地感觉到人与动物是如此的接近。
大清花土豆泥一休闲的概念与特征(一)休闲的概念:视角很多,观点很多,从古自今,从中到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古希腊人的休闲观念•“休闲”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文学中,与古希腊单词中的schole一词相关。
schole 表示平静、和平、休闲、自由时间等意义,其中的“闲”与“自由”指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更是指必须从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无拘无束的状态。
•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一种深思的状态,是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状态。
•古希腊人认为,“休闲”本身是需要学习才能做到的。
休闲不是像吃喝一样不学自会的本能活动,也不是游手好闲的“娱乐”活动。
•休闲是人的一种精神态度,是人的一种沉思能力,是人的灵魂的场所,是人获得自由、快乐、体验、创造的源泉,是人们学会止欲、产生美德的条件,是人“成为人”的重要途径。
•2中世纪,天主教认为休闲是一种心灵,即宗教的态度。
•3近代现代学者的观点•(1)凡勃伦认为,休闲是一种阶级的社会象征•(2)皮普尔认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状态,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更不是游手好闲的产物。
保持平和宁静的态度,在平和的心态中感受生命的快乐与幸福。
•(3)休闲是离开正规的义务,在正规时间里进行娱乐和活动。
(美国《里特莱辞典》)•(4)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他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驱动下的行动。
杰弗瑞?戈比的观点•(5)休闲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进行的,从中得到幸福与满足的、与个人内心世界密切相关的体验与心态。
约翰?纽林格的观点•(6)休闲是自愿性而非强迫性的活动,休闲的目的不在于维持生计,在于很多快乐。
R皮尔斯的观点•(7)休闲是指人们从工作、家庭、社会的义务中摆脱出来,为了休息、转换心情、增长知识而自发性地参与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的任何社会活动的总称。
杜马哲迪尔的观点•(8)休闲即包括积极主动地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较高级活动,也包括某些消极、被动的消遣活动,但休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积极的活动中。
马克思的观点•4中国学者的观点(1)马惠娣观点:•休闲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生命状态,是一种观念、一种理想。
•“休闲”一词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底蕴。
•休闲是指已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外的时间。
•休闲是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
•休闲的形态分为“世俗的”和“信仰的”两种。
•“世俗的休闲”追求行为的自由,它不受正义、秩序、责任、美德所羁绊;而且,它往往带有很大的生物性、随意性,只在于感性需要的满足;甚至常常将人带入虚假的自由中,刹那间的快感只能是稍纵即逝。
空虚、无助、百无聊赖是最重要的特征。
在没有精神消遣的休闲中,人的生活会感到与地狱相伴。
•“信仰的休闲”追求精神的自由,尤其强调寻求真理的自由,它是人的尊严和美德的体现。
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他的休闲状态中,努力于对自由、快乐、美德、理性、创造目标的追求。
•(2)休闲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主选择地从事某些个人偏好性活动,并从这些活动中获得惯常生活事务所不能给予的身心愉快、精神满足、自我实现与发展。
张广瑞观点•(3)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中,用于满足精神生活之需要所从事的各种活动。
王雅林的观点•休闲的标准是自由、愉快、幸福、轻松专注、自我满足、创造性强,有成就感。
人的自由感是休闲与否的内在标准。
(4)休闲是以自身为目的的休闲活动。
李仲广观点(5)休闲是人们在个人自由时间内,自发选择和参与有利于身体的休息和体能的恢复,并能产生内心愉悦感的体验性活动过程及其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马勇的观点(6)休闲是人在自由时间自主从事自己所爱的活动,是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状态和心态。
我的观点(二)休闲的特征•1解脱感:休闲是生存以外的活动,从人的各种义务和约束中解脱。
•2自由性:自由时间,自主选择,自主决定,自主行为,自我体验,自我满足,自我实现。
•3趣味性:快乐,轻松、消遣。
•4建设性:休闲是人身体能恢复,身体强健,理智清醒,道德高尚,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和完善。
•(三)休闲的判别标准•1活动中感觉自由•2活动是个人自愿进行的•3个人觉得胜任该活动•4活动是有益的•休闲的标准是自由、愉快、幸福、轻松专注、自我满足、创造性强,有成就感。
•人的自由感是休闲与否的内在标准。
••二、休闲产生的条件(一)条件:•1有闲暇•2自发决定,自由创造、自由参与•3有休闲的愿望或目的•4有实现休闲愿望或目的的物质条件(二)闲暇:•1闲暇的概念闲暇是摆脱了各种社会责任之后的、剩余的时间,是主要用于休息、娱乐、满足个人精神文化需要的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是非劳动时间,是自由时间。
•社会学家将个人时间分为个人必须时间、工作时间、闲暇。
•2闲暇的表现形式:日闲暇;公休日(周末、节假日);其他闲暇(非失业赋闲、奖励假期)。
•3闲暇与休闲关系•闲暇是休闲的前提条件。
•休闲是指自由时间,休闲是自由时间内的活动、心态。
•三休闲的作用与本质(一)休闲的作用•1促进人的休息和健康:休闲可以消除连带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疲劳,恢复体力,保持健康。
•2转换心情:通过休闲活动释放工作中的压力,得到快乐,得到学习和修养,得到平衡发展,促进心理健康。
•3促进人自我开发,休闲使人自我表现,开发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4休闲为人的闲暇生活服务•5休闲是人自由、幸福、快乐的源泉•6休闲减少自杀和反社会行为。
•7休闲创造巨大经济效益•8休闲促进环保行为,促进社会福利。
•9休闲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二)休闲的本质•休闲的本质是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实现的活动,是安宁、沉思的状态,是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是人的自由自在,是人的精神追求和意境,是人生活的目的。
休闲的本质是人自由生存与发展。
•休闲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生命状态,它是一种观念、一种理想,是一种心灵。
•休闲是随心所欲。
•四、休闲研究的起源与发展•(一)人类对休闲的认识非常久远。
•公元前3世纪,亚里士多德阐述了快乐、幸福、休闲、美德、安宁生活等休闲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一种深思的状态,是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状态。
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
•(二)真正把休闲放在学术的层面加以考察和研究,并形成学科体系则是近一百多年的事情。
•马克思在1862年完成的《剩余价值理论》的草稿中指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真正的财富,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时间是发展才能等的广阔天地”。
•(三)休闲学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研究发端于美国,以1899年凡勃伦(ThorsteinVeblen)出版《有闲阶级论》(TheTheoryofTheLeisureClass)一书为现代休闲学诞生的标志。
该书记载了19世纪后期富裕的“有闲阶级”娱乐的社会生活,提出了有关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概念,此观点对后代的影响极大。
•“炫耀性消费”是指旨在摆阔气、炫耀自身财产、身份和地位而非出于需要而花钱购物的消费行为。
•1963年,皮普尔发表《休闲:文化的基础》,研究宗教与文化的关系,关注神圣庆典时的休闲思想阐释了休闲作为文化基础的价值和意义,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状态,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更不是游手好闲的产物。
•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国家的很多社会学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国际社会正步入新的社会休闲伦理观和娱乐道德观的大众休闲时代。
•197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国际闲暇会议,通过《休闲宪章》。
•1998年10月30日。
世界休闲组织在巴西圣保罗召开第五届世界休闲大会,发表《圣保罗宣言》。
•随着休闲观念的更新、休闲产业在西方国家的蓬勃发展,促使一批学者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的角度探讨休闲问题,休闲也因而从哲学和社会学的层面延伸、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多学科共同研究休闲现象及其相关问题的学术局面,休闲哲学、休闲社会学、休闲心理学、休闲管理学、休闲经济学等不同的分支学科百花齐放,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四)中国的休闲研究•1中国休闲学研究的首倡者是中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学问家于光远教授。
•21992年,王雅林、董鸿扬主编《闲暇社会学》出版,开启中国休闲学研究先河。
•3中国休闲研究的积极倡导者是马惠娣•4中国学者的休闲研究成果•2003年1月,王雅林主编《城市休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上海、天津、哈尔滨三个城市居民休闲行为为研究对象,论述中国城市居民休闲时间、生活变化及社会新问题;•2004年,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休闲学科基础知识的着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中国学人休闲研究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