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中毒事故原因分析
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
Don't say that others are not treating you badly and make you angry, but you are not self-cultivation enough, and
you can't be detached.模板参考(页眉可删)
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
【事故概况、经过】
某年夏季,某炼油厂污水处理厂停工检修,污水处理厂下水道内的污泥需要清理挖出。
污水处理车间安排农民工A进下水道窨井内清理。
因窨井内存有大量硫化氢,农民工A中毒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原因是污水处理厂下水道窨井存有大量的硫化氢,特别是炼制高含硫原油,硫化氢气体浓度会更大,而炼油厂的污水处理厂下水道窨井又是炼油厂各种有毒气体积聚最多的地方。
这次中毒死亡事故是因为没有任何措施就让农民工下窨井作业而造成,领导管理不当,缺少安全防护,安全监管不严,属责任事故。
【对策措施】
(1)对从事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要让他们知道,炼油厂污水处理厂下水道窨井内有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存在,必须高度重视人身安全,防止造成人身伤害。
(2)对下水道窨井有关井盖打开,向窨井内通入大量的蒸汽进行吹扫,使其有害气体浓度降低到对人体无害的程度。
(3)下窨井作业的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作业人员在窨井作业时间不能超过20 min,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
(4)窨井上面要有人监护,定时更换,到地面空气新鲜处,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分析一、硫化氢简介硫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H2S,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有剧毒。
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
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
在阴沟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业时时常常会遭遇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情况更为突出。
如防范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典型事故案例(一)案例一2005年6月17日下午13时20分左右,某公司发现生产车间冷却用水异常,动力车间组织相关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检查。
动力车间主任柴某、副主任马某、车间设备员陈某-同到达四号井,下井后相继晕倒在水井里。
13时35分,维修工王某第一个到达现场,立即联络人员开展营救。
门卫刘某、石某依次下井,刘某第-一个下井,刚要抱起柴某,即晕倒,第二个下井的石某挣扎爬出井外即晕倒。
后安全部门人员带呼吸器下井救人,将四人相继救出井外。
最终造成柴某等四人均抢救无效死亡的悲痛惨剧,给四个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伤害,同时也给责任单位带来很大负面损失。
(二)案例二2008年3月3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长厂姜某带领工人刘某、王某和高某在对23号泵进行检修时,刘某在未确认该污泥循环系统进水阀门是否关闭的情况下,盲目打开23号泵泵壳的环形夹具,致使该泵处于承压状态,泵的吸入口污泥带压喷出并将刘某掩埋,污泥内厌氧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累积并随喷出的污水溢出,现场其他3名作业人员迅速从不同出入口撤离管廊。
喷泥事故发生后,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厂长王某(代理厂长)、技术员赵某,三分厂书记潘某、厂长袁某等人员在对事故情况不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分别从不同出入口下到地下管廊内查看情况,在查看过程中,四人先后晕倒在管廊内。
消防人员赶到后,分别将五人救出,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潘某、王某、赵某、刘某四人死亡,一人受重伤。
(三)案例三2008年9月13日8时左右,某市某实业有限公司水处理剂车间二工段7号反应釜,在检修过程中发生1人中毒,3人盲目施救,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
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2005年10月12日19时50分,某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第三修井分公司306队在沧州小集油田小6-3井进行除垢作业前的配液过程中,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一、事故经过第三修井分公司主要从事油气水井维护性作业、大修及措施井作业等工程技术服务。
1995年以来,在沧州小集油田一直采用氨基磺酸除垢工艺从事油水井的除垢作业。
2005年1 0月5日至1 2日,306队按照甲方设计要求在小6-3井进行换管柱作业。
起管柱过程中发生油管断裂,并进行打捞施工。
发现井内结垢严重,12日上午向甲方进行汇报。
甲方决定先进行除垢作业,并下发《设计变更通知单》。
井下第三修井分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编写施工设计,经审核、审批后,交作业队组织施工。
10月12日下午,该队接到设计后,由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温某(男,38岁,副队长)组织现场施工。
按设计要求清理储液罐内井下返出物,将40袋除垢剂搬至罐顶平台上,副队长温某带领其他3名员工站在平台上向罐内倒除垢剂。
19时50分,当倒至第24袋(每袋25千克)时,4人突然晕倒。
其中,温某、陈某(男,29岁,作业工)和任某(男,25岁,子女工)3人掉入罐内,另1人倒在平台上。
现场人员发现后,立即将倒在平台上的人员抢救到安全地带。
感觉有难闻气味,怀疑是有害气体中毒,未冒然入罐抢救,立即向分公司汇报,并向周边作业队求救。
第三修井分公司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处臵预案,20时20分应急抢险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戴正压呼吸器将掉入罐内的3人救出,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掉入罐内的3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倒在罐顶平台上的1人经抢救脱离危险。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配液原料除垢剂中含有的主要成份氨基磺酸与配液罐内残泥中的硫化亚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造成人员中毒(该井长。
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分析
The world will give way to those who have goals and vision.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分析一、事故经过2008年9月13日8时左右,某市清源实业有限公司水处理剂车间二工段7号反应釜在检修过程中由于1人中毒,3人盲目施救,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经初步调查了解,在检修前张某、王某用水对7号反应釜进行几次冲洗置换后,张某在未对釜中置换情况进行检测,且未佩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下擅自进入作业,中毒晕倒。
带班班长李某和王某发现后,在仍未采取任何防护条件的情况下,先后进釜施救,生产科长魏某闻讯赶来,仅佩戴过滤式防毒口罩(非隔离式防护用品)进釜救人,相继中毒。
随后施救人员正确佩戴隔离式防护用品迅速将4人从釜中就出并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因伤势过重,张某、李某、王某3人抢救无效死亡,生产科长魏某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1、张某违反操作规程,在未对釜中置换情况进行检测的情况下进入釜中检修,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张某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范意识差,自认为7#釜经过几次冲洗置换不应该有什么问题,于是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釜中检修,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3、公司安全检修制度、规程不能很好去执行,尤其是身为检修班长的李某忽视检修制度、规程,且监护不力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造成事故扩大的原因1、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没有按规定及时报告,在未弄清情况又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下,组织不力,盲目施救。
2、企业虽制定了应急预案,但针对性不强,不能指导救援工作,又未组织演练,安全教育培训不力,职工缺乏安全意识和基本的应急常识及自救互救能力。
3、对长期封闭空间可能造成的缺氧、有毒气体认识不足,作业人员缺乏基本常识,作业不规范,作业前未对现场有毒有害性气体进行检测。
4、企业未为作业人员配备自救、防毒装备和气体检测仪。
5、企业通风管理混乱。
6、专业救援力量不足,缺少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不能满足救援需要。
兰州石化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四.事故教训
• 1、安全防范意识差,贪图便捷盲目操作。 • 2、安全监督不到位,不能有效扼止违章。 • 3、生产管理不到位,安全措施不能有效落
实。 • 4、变更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规避风险。 • 5、报废装置管理不善,为事故发生埋下隐 患。 • 6、隐患治理力度不够,无法确保本质安全。
五.事故安全措施
三.事故原因分析
• 直接原因
• 烷基化车间在对废酸沉降槽进行工艺处理过程中,
由于蒸汽往复泵不上量,决定从废酸沉降槽底部 抽油,在废酸沉降槽放空管线试通过程中,违反 含硫污水系统严禁排放废酸性物料的规定,将含 酸废油直接排入含硫污水管线,酸性废油中的硫 酸与含硫污水中的硫化钠反应产生了高浓度硫化 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通过与含硫污水系统相连的 观察井口溢出。
• 对所有进入含硫污水系统的污水进行清理,
减少含硫污水外排量。加强对含硫污水系 统的管理,做到含硫污水的有序排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制定新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开展大型的
安全整顿活动,各个工段举行小规模的安 全教育活动,做好安全生产活动
二.事故经过
• 2002年8月,兰州石化公司决定对炼油厂1998年停产的旧烷基化装置
进行拆除。 2002年8月27日15时左右,烷基化车间主任张某带领车间 管理工程师程某、安全员锁某,协助三联公司污油回收队装车。由于 从废酸沉降槽人孔处用蒸汽往复泵不上量,张某等三人决定从废酸沉 降槽底部抽油。在废酸沉降槽放空管线试通过程中,违反含硫污水系 统严禁排放废酸性物料的规定,利用地下风压罐的顶部放空线将废酸 沉降槽中的部分酸性废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酸性废油中的硫酸与含 硫污水中的硫化钠反应产生了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通过与 含硫污水系统相连的观察井口溢出。 8月27日17时10分,在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北围墙外西固区环形东路 长约40米范围内,有行人和机动车司机共50人出现中毒现象。17时 15分,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总医院急救车到达现场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 抢救。其中4名受伤人员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1名受伤人员于9月1日 经抢救无效死亡,45人不同程度的中毒,经济损失达250多万元。
兰州石化8.27事故分析
事故发生后,我们深刻剖析事故发生的深层
次原因。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公司在报废装置 管理、员工培训和制度执行、安全环保隐患治理 等方面还存在严重问题。
从中也反映出部分管理干部安全素质不高,对作
业变更后方案的危害认识不足,车间管理人员违 章指挥,鲁莽行事,贪图便捷;操作人员对含酸 废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会产生硫化氢的常识不清 楚,业务技术不过关,这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兰州石化公司
“8.27”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2006年5月
一、事故经过 2002年8月,兰州石化公司决定对炼油厂1998年 停产的旧烷基化装置进行拆除。炼油厂烷基化车间 为了确保旧烷基化装置的拆除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计划对该装置进行彻底的工艺处理。在处理废酸沉
降槽(容-7)内残存的反应产物过程中,因该沉降
督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精,造成安全
监督人员没有能力发现和纠正违章现象。
4、生产管理不到位,安全措施不能有效落实。 烷基化车间主任协助施工单位进行污油回收时,
在蒸汽往复泵抽油不上量,无法按原方案进行污油 回收操作的情况下,既没有对现场作业风险进行认 真辨识,也没有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就现场变更 工艺处理方案,并组织操作人员实施,这说明公司
5、变更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规避风险。
在进行污油回收前,车间编制了处理方案,对
存在风险进行辩识,并制订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但 在作业执行过程中,在蒸汽泵不上量的情况下,改 变了处理方案,决定从废酸沉降槽(容-7)底部抽 油,如果在作业前分析出变更方案存在的风险,对
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制订有效控制措施,就可完全
炼油厂烷基化车间主任张某等人在对废酸沉降 槽进行工艺处理时,操作人员对含酸废油排入含硫
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案例11991年11月17日,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厂脱制硫车间气柜大班火炬岗位操作员接班后独自去现场,并进行二催化至火炬气液分离罐容-4脱水检查。
因未配戴防毒面具(岗位上备有MP4型防硫化氢的滤药罐的防毒面具)被硫化氢脱水排出的瓦斯中含硫化氢浓度高达1400-2000mg/m3薰倒在距脱水点1.5m处,前来寻找的另一名职工发现后立即进行现场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抢救,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1.岗位操作员去火炬气液分高罐容-4脱水检查,知道是从事有毒物质作业却不佩戴防毒面具,有章不循违章行为。
2.容-4底脱水管线工艺设计不合理,排水阀后的1.5m管线上就有三个弯头常因杂物堵塞拆、装十分频繁,甚至拆开后未及时恢复而长时间就地排放,留下事故隐患。
案例2:1985年12月9日,某炼油厂催化装臵工艺三班,发生一起在污油池内瓦斯中毒死亡2人的事故。
该装臵为了回收下水道中污油,有一个3×2×2m的污油回收池。
当日19:50,三班班长在操作室安排分馏岗位副操作去回收污油,并详细交待了回收污油时所用的管线和流程。
当时分馏主操作员也在场,便让其徒弟(一外厂代培训人员)去检查一下。
不久,他未和操作室内任何人打招呼,也拿了手电出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班长发现主操作师徒二人未回来,便出去查找。
发现二人均倒在污油池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和应汲取的教训:1.这次事故的发生,系代培训人员缺乏安全操作经验,不懂污油池瓦斯的危险性,加上师傅发现后,又缺乏抢救常识所致。
2.污油池瓦斯释放处必须悬挂防中毒安全警示标志,安装硫化氢检测报警仪,操作人员到该区域工作应佩带好防毒面具。
案例3:1985年4月14日,茂名石油工业公司炼油厂脱制硫车间瓦斯班一名管线工在酸性气管线脱水时,因未戴防毒面具,硫化氢中毒身亡。
当日,两名瓦斯管线工接厂调度电话通知,给酸性气管线脱水。
在操作时,两人均没按规定戴防毒面具,也没有互相监护,而是分开操作。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分析(2013.9.24)
⑵ 废芳烃罐内有H2S;操 作工在检查泄漏时,没有 意识到有硫化氢泄漏,在 无防护意识、无防护措施 情况下发生中毒。
3、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
⑴ V-1303废芳烃罐周围检测报警 装置不全。 ⑵ 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 ⑶ 安全防护设施管理不善。 ⑷ 盲目施救使得事故后果进 一步扩大。
4窒息性和刺激性 气体。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 统,亦可造成心脏等多个器官损害,对其 作用最敏感的部位是脑和粘膜。 H2S的急性毒性作用器官和中毒机制,随接 触浓度和接触时间变化而不同。浓度越高 则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较低 时对粘膜刺激作用明显。
2、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1)加氢预反应器硫化过程 中产生高浓度硫化物,夹带着 高浓度的硫化氢(3000ppm) 气体排入V废芳烃罐。废芳烃 罐放空阀开度不够,导致高浓 度硫化氢气体从废芳烃罐液下 泵的防尘盘处泄漏,致使在 3.54m处进行作业的员工急性 中毒,跌入6.3×4.4×2.6 (深)的地下池中。
一、宝丰集团“12.17”急性H2S中毒事故
1、事故经过
2011年12月17日下午5时,宝丰能源苯加氢装置区,员工丁虎在巡检 时发现非芳烃地下废液槽抽出泵的轴封有渗漏,在通知现场主操柳波后,
对渗漏部位进行检查,他不小心掉入槽外的地坑中昏迷。现场主操柳波在
接到丁虎报告后,通知宝丰能源苯加氢项目经理石月东。随后石月东带领 柳波、郭永斌、郭东方等人,前往现场查看,发现丁虎倒在非芳烃地下废 液槽外的地坑中。石月东与柳波立即跳进坑中进行救援,因硫化氢中毒相 继晕倒。郭永斌、郭东方发现情况不对,在戴好防毒面具后下坑营救,将 丁虎、石月东、柳波救出送往灵武市中心医院和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抢救。 经医院抢救,确定丁虎、石月东、柳波3人死亡,郭永斌、郭东方等9人不 同程度中毒。
玉门油田硫化氢中毒解析
三、事故教训
4、要严格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平安监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消 费平安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和集团公司?消费平安事故管理方法?的规定,及时报 告事故信息;对瞒报、谎报、漏报和迟报一般A级以上事故的行为。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管理人员 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和?消费平安事故责任管理人员处分暂行方法?的规定,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 任,绝不姑息迁就。
1、要加强有毒有害介质管理。特别是存在硫化氢、苯、氮气等有毒有害介质的场所,必须做 好现场提示和警示标志。在进展任何管线、容器翻开作业和开关放空、导淋阀门等作业过程中,必须 携带检测报警仪器、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违背此规定,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严肃处理, 绝不手软。
三、事故教训
2、要严格作业容许管理。特殊作业要严格执行平安消费容许制度,同时,一定要将容许证上的 要求和措施落实到行动中,绝不能再出现容许证上的要求和实际作业行动“两张皮〞的情况。
分享完毕!
二是平安培训教育不到位,职工根本平安技能不强,没有落实消费和作业前开展工艺平安分 析的要求。现场三违现象严重。
三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没有按照规定向甘肃省平安消费监视管理局及时报告,并被通报批评。 给集团公司造成负面影响。
三、事故教训
为深化汲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事故管理,强化平安责任制落实,防止类似事故发生,保证平 安消费形势稳定好转,集团公司针对此次事故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事故经过
20:30分,现场员工携带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器, 在没有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情况下开场作业。
21:26分,在换上新垫片进展螺栓紧固过程中, 法兰东侧部位突然喷出含硫化氢的液体物料,3名操作人 员躲避不及,当场晕倒。
现场人员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展施 救,最终导致两人死亡,5人住院观察。
【事故案例及措施】历数化企硫化氢中毒事故,附防治措施
【事故案例及措施】历数化企硫化氢中毒事故,附防治措施近日某石化公司承包商在清洗作业过程中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中毒。
因此,相关单位及企业要高度关注,采取措施,完善制度和作业过程,严防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
事故通报2017年11月18日,某石化公司硫磺回收装置再生单元塔系统贫富胺液(甲基二乙醇胺)换热器进行清垢作业时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导致3人中毒死亡,6人中毒受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承包商清洗人员在清洗换热器管束时,未按照清洗方案中确定的程序和清洗剂进行清洗,违规使用磷酸作为清洗剂。
在清洗过程中,工人直接将磷酸等化学物质倒在换热器的管束上,与换热器壳程中的硫化物发生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
由于未按方案要求配齐防护用品和准备应急物资,导致在临时操作平台上作业的3人中毒倒入清洗罐,6人中毒受伤。
2012年以来因硫化氢中毒导致的较大事故2012年2月16日,甘肃白银乐富化工2012年2月16日,反应釜内加热三混甲酚和五硫化二磷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从反应釜轴头泄漏,引发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
2012年11月11日,内蒙古神华蒙西煤化股份2012年11月11日,内蒙古神华蒙西煤化股份,工人在进入脱色清液罐清理活性炭作业时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导致3人死亡。
2013年4月25日,辽宁沈阳石蜡化工2013年4月25日,辽宁沈阳石蜡化工,气分装置局部施工检修过程中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导致3人死亡。
2014年1月9日,安徽康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1月9日,安徽康达化工有限公司员工在泵作业井中从事甲硫醇钠管道堵塞维修作业,发生硫化氢、甲硫醇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
2015年4月9日,山东潍坊滨海香荃化工2015年4月9日,山东潍坊滨海香荃化工,工人进入好氧池检查空气管道和喷头故障时,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导致3人死亡。
2015年5月16日,山西晋城阳城瑞兴化工公司2015年5月16日,山西晋城阳城瑞兴化工公司二硫化碳二车间进行冷却池内冷凝管检修作业时,检修人员吸入泄漏的硫化氢致1人中毒死亡,随后因盲目施救又造成7人中毒死亡。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分析(.9.24)复习课程
3、纠正和预防措施
(1)按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所有危险作业均需进 行风险分析,并告知相关人员,落实安全措施,且对安全 措施的制定必须做到全面、明确,必要时对劳保用品必须 注明相关型号。
(2)通过本次事故教训,规定凡进入可能产生硫化氢、氨 气的场所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配置P-K-1(4号)滤毒罐的 防毒口罩。
2、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1)加氢预反应器硫化过程 中产生高浓度硫化物,夹带着 高浓度的硫化氢(3000ppm) 气体排入V废芳烃罐。废芳烃 罐放空阀开度不够,导致高浓 度硫化氢气体从废芳烃罐液下 泵的防尘盘处泄漏,致使在 3.54m处进行作业的员工急性 中毒,跌入6.3×4.4×2.6 (深)的地下池中。
4、事故总结
(1)加强员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和自救互救相关知识技 能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调高风险辨识和防范能力, 推行全员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应用,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设备 和监护措施,特别是防硫化氢口罩的使用。
谢 谢!
粗苯加氢装置 2020年6月27日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2、原因析
(1)作业前未进行相关的风险分析,且作业前未按公司规 章制度办理《盲板抽堵作业证》。
硫化氢中毒事故统计和分析.doc
硫化氢中毒事故统计和分析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
但是,随着高压含硫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大,由此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高压含硫天然气田井喷失控和H2S中毒事故时有发生。
已经成为影响天然气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为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天然气安全生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安监总管一[2006]103号文件《关于加强高压油气田井控管理和防硫化氢中毒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七条意见。
青岛中油华东院安全环保有限公司曾对近年来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66起H2S中毒事故进行了分类,统计出各种含H2S介质生产作业中发生的中毒事故起数和人员伤亡情况,最后给出在含H2S介质的作业时注意事项,希望从这些事故案例的原因和经验教训中找出避免H2S中毒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避免重蹈覆辙。
(一) 不同原因H2S中毒事故统计和分析在对66起H2S中毒事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后可知,引起H2S中毒事故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 违章及误操作包括违章指挥、误操作、密闭系统置换不合格、置换合格的设备出入口法兰未加盲板而造成窜气,以及进入密闭作业空间前未进行氧含量分析等。
(2) 对H2S毒害作用认识不足,安全意识差包括对作业环境中H2S及其危害没有预见、作业时不佩带呼吸器、无人监护和现场未设置警示标志、防护器材选用不当、安全教育不到位,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以及现场人员缺乏自救和人工呼救知识等。
(3) 废水、废渣排放不合理引起的事故。
(4) 设计或工艺不合理引起的事故包括作业空间通风不良或通风设施不完善、工艺流程错误导致含H2S气体倒窜等。
(5) 工艺设备、管线和报警器材发生故障包括工艺设备、管线和阀门的密封泄漏,以及报警器发生故障等。
按照发生事故的主要和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现将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中毒和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2-20。
表2-20 H2S中毒事故原因统计表事故原因中毒事故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死亡率①/%起数比例/%违章及误操作2639.42739.3认识不足、安全防护意识差2639.41064027.4废水、废渣排放不合理710.6781919.6设计或工艺不合理57.674工艺设备、管线等发生故障34.52228.3总计66100286033810.6①系同类原因死亡人数占中毒、死亡总人数之比。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分析汇编【最新版】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分析汇编案例一:北京市“7·3”污水井硫化氢中毒事故一、事故经过2009年7月3日,北京市通州区某物业公司,在对小区内西侧污水井内的污水提升泵进行维修作业时,3名工人因硫化氢中毒晕倒,先后又有7人下井实施救援,共造成10人发生中毒。
其中6人死亡,另外4人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在救援过程中另有1名公安消防队员牺牲。
二、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1、作业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没有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要求,在进入危险环境施工作业前没有测定氧气或有害气体浓度并通风。
2、救援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品,贸然施救。
(二)间接原因:1、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没有安排专门的监护人员在井上监视作业情况。
2、物业公司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三、防范措施1、政府加强对从业单位的监管由于有限空间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并且具有隐蔽性,易发生急性中毒、缺氧窒息事故,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建议采取的措施如下:(1)严格市场准入。
对欲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先取得相应作业资质,委托安全评价机构,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估,审查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上岗,单位是否配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备设施,是否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体系,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方可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正规化、规范化、使其成为正规军。
这样就可以取缔临时用工作业及某些作业单位的随意性。
(2)发生事故严肃处理。
一旦发生有限空间事故要对单位进行严肃处理,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撤销作业许可,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要求的企业,除进行经济处罚外,还应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不定期进行执法检查,对从事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从业人员上岗证,作业审批手续,作业安全防护装备等,对存在隐患的作业场所,限期整改。
2、企业落实主体责任(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事故案例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4.该车间违背厂规,自行决定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让既未受过专业安全培训,又无炼油安全生产知识的家属工进泵房打扫卫生;将泵房内的岗位操作间改做劳务人员休息室,室内门窗密闭;家属工在事故发生时,毫无自救能力,从而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学岗人员进厂时间短,单独去装置检查又违反操作规定从容-405液面计放空脱水,造成液态烃携带H2S气体大量溢出,加上经验不足,处于下风向致使窒息中毒。
案例3:
1992年6月27日,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炼油一厂二套催化裂化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生因硫化氢中毒死亡1人事故。
当日,该车间气体分馏装置丙烯岗位一名学岗操作员去巡回检查。17时55分,当班班长发现她未返回操作室,即出去寻找。当上到二层平台时,发现已倒在容-405丙烯罐旁边。容-405液面计放空阀仍在往外排液态烃,平台上面全是烃气体。当班长急忙去关液面计放空阀,阀未关好即昏迷倒下。其它人赶来关好放空阀门,并将两人台下平台。学岗操作员经抢救无效死亡,班长脱险。
案例2:
1992年12月8日,甘肃省某县工程一队在兰州炼油化工总厂二套催化裂化装置南面的含硫污水管道的主干线,进行人工挖掘工作。7人到沟内,从东头277号下水井边开始一字向西排列作业。9时40分,最东面的3人倒下,接着另2名民工也被熏倒,施工员见此下到沟内救人,也倒下。职工佩戴防护面具将6名民工抬到管沟上面,经现场和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和应汲取的教训:
1.当班操作人员在脱水排液时,未将酸性水泵向汽提塔进料管线上的阀门关闭,致使汽提塔内残留的硫化氢通过进料管由酸性水泵出口排凝阀排入泵房,这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硫化氢中毒工作总结汇报
硫化氢中毒工作总结汇报近期,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了硫化氢中毒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总结。
以下是我们的工作总结汇报:一、问题分析。
1.1 硫化氢中毒的原因。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见于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等工作场所。
硫化氢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环境中硫化氢浓度过高,导致员工吸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
1.2 影响。
硫化氢中毒会导致员工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昏迷、死亡,严重影响工作安全和员工健康。
二、调查结果。
2.1 工作环境调查。
我们对工作场所的硫化氢浓度进行了检测,发现部分区域硫化氢浓度超标,存在安全隐患。
2.2 员工意识调查。
我们对员工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员工对硫化氢中毒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防护意识。
三、解决方案。
3.1 加强通风设施。
针对硫化氢浓度超标的区域,我们将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空气流通,降低硫化氢浓度。
3.2 员工培训。
我们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硫化氢中毒的认识,教育他们正确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3.3 定期检测。
我们将建立定期检测机制,对工作场所的硫化氢浓度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总结,我们对硫化氢中毒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将继续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硫化氢中毒问题的重视,共同为工作环境的安全健康努力。
硫化氢中毒事故
硫化氢中毒事故
1、发生时间:2008.05.10
2、事故经过:2008年5月10日12:00左右,除焦班两名员工在除焦工作结束后即进行上顶盖操作。
这时,突然被焦炭塔内挥发出的硫化氢熏倒而中毒,一人中毒程度较重,另一个中毒程度较轻的员工用对讲机呼救及连滚带爬至一楼,车间人员赶到后立即组织人员施救,送两名员工去医院救治。
3、事故原因:(1)焦炭塔在老塔工艺处理过程中未严格执行规程,吹汽、冷焦时间不够,冷焦温度不够,导致塔内残存硫化氢浓度较高。
(2)操作工在上顶盖前没有用硫化氢检测仪检测焦炭塔周围硫化氢含量。
(3)现场操作间没有配备防护器材。
4、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保证吹汽、冷焦时间和温度。
(2)设备作业前后,检测周围现场的硫化氢含量。
(3)现场操作间配备防护器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氢中毒事故原因分析
1、没有真正落实好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用人单位和作业单位及个人在空气不畅,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可能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的作业场所(洞室、井坑、管道、容器、打井钻孔和船舱)进行作业时
1、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2、没有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和专业培训的作业人员承担;
3、没有建立健全其预防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的岗位责任,作业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
4、作业前未审定作业方案,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没有执行下井作业操作制度;
5、没有采取监测、通风、排气等防护措施;
6、未配备相应的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具;
7、没有指派专人进行监护。
2、忽视安全生产,冒险进入危险作业场所
井下作业项目还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井下作业项目还没有得到各级领导、生产和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未把下井作业当作一项危险任务来安排和布置,任意选择无作业资格的作业人员从事下井作业,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井下作业缺乏危险辨识和应采取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不了解井下各种气体情况,私自盲干和随意性较大,一但出现问题,抢救措施不当,造成一人中毒多人冒险下井抢救而同时中毒死亡。
3、有关规章制度得不到认真落实
有的单位缺乏对《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及行业法规(建设部《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的学习掌握和自觉贯彻和执行,特别是负责生产和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对行业法规制度和规范标准领会不深,执行不严,有的甚至不掌握或根本不懂,导致施工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安全防护设备使用等达不到规范要求或根本就没有,作业人员盲目作业而导致人员伤亡。
4、专业性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
专业性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井下作业项目复杂性、专业性、危险性认识不清,不按规范要求佩带配备下井作业专用的安全防护装具,更没有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执行,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5、下井作业监管不到位,随意性和盲目性强
下井作业未列入有关单位排水生产和工程施工的一个专题项目,因此安排作业项目随意性较大,缺乏懂知识、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井下作业人员进行管理和施工,作业时现场安全专项检查不到位或不及时,作业前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制定作业方案,不掌握和不交待作业环境气体情况,缺乏危险源辨识,更有甚者是从社会上任意找来民工,冒险作业和盲目施救现象严重而导致人员伤亡。
6、安全投入不足,没有配备和使用专用的气体监测和下井防护设备
7、发生事故后盲目施救也是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原因,常见的是盲目施救发生多人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