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法官的调解技巧
民事诉讼立案后的诉前调解流程
![民事诉讼立案后的诉前调解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cd479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0d.png)
民事诉讼立案后的诉前调解流程哎呀,说起民事诉讼立案后的诉前调解流程,那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儿。
你想想,两个本来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儿闹得不可开交的人,现在要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这事儿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
首先,你得先去法院立案,对吧?立案的时候,你得把你的诉求写得清清楚楚,还得附上各种证据。
这就像是你去超市买东西,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得带上钱。
立案之后,法院会给你发个通知,告诉你啥时候去调解。
调解那天,你可得早点儿去,别迟到。
迟到了,法官可能会觉得你不重视这事儿,那可就不好了。
到了调解室,你会发现,那里的气氛和法庭可不一样。
法庭里,大家都板着脸,严肃得很;调解室里,气氛就轻松多了,有时候法官还会跟你开个玩笑。
法官会先让你们双方说说自己的诉求,就像是在饭桌上,你跟朋友聊天一样。
你可能会听到对方说:“哎呀,我那天就是一时冲动,没想那么多。
”或者你会说:“我也不是故意的,就是觉得不公平。
”法官会在旁边听着,时不时地插句话,引导你们往和解的方向走。
调解的过程中,法官会提出一些建议,比如:“你们能不能各退一步,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这时候,你可得认真考虑,别一意孤行。
毕竟,调解的目的就是让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如果调解成功,那最好不过了。
你们可以握手言和,然后法官会给你们出具调解书,这事儿就算结了。
但如果调解不成功,那也没关系,至少你们都尽力了,接下来就是正式的诉讼程序了。
调解结束后,你可能会想:“哎呀,这事儿终于解决了,以后可得长点儿记性。
”或者你可能会想:“哎,早知道就早点儿调解了,省得闹到法庭上。
”总之,诉前调解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双方的配合和法官的智慧。
虽然过程可能会有些波折,但只要大家都能放下成见,心平气和地沟通,问题总会有解决的一天。
就像生活中的小矛盾,只要我们愿意坐下来好好谈谈,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民事诉讼之调解方法有哪些
![民事诉讼之调解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14bb6c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a.png)
民事诉讼之调解⽅法有哪些民事诉讼之调解⽅法有哪些,关于这个问题店铺⼩编为⼤家整理了资料,如果你想知道答案,请跟着⼩编⼀起往看吧,马上为你解答。
民事诉讼之调解⽅法有哪些民事诉讼调解的⽅式可以根据案件的难以程度和不同情况进⾏不同的调解,包括诉前调解、⽴案条件、庭前调解、书信⽅式调解等。
1、诉前调解。
诉前调解是在诉讼活动开始前,⼈民法院利⽤近年来开展的“法院⼲警送法下基层”活动,同已建⽴的民调⽹络相结合,所进⾏的调解,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化在初始状态。
2、⽴案调解。
⽴案调解是⼈民法院在⽴案时,及早介⼊,对案件进⾏调解,是对诉前调解的⼀种有效补充。
3、庭前调解。
庭前调解指在诉讼程序启动后,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组织纠纷当事⼈进⾏和解,并促使当事⼈达成合意从⽽解决纷争的诉讼活动。
庭前调解是对适合调解的案件进⾏的先⾏处理程序,其显著特征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双⽅当事⼈进⾏调解,根据案情和实际情况达成调解协议或转⼊庭审程序,它能最⼤限度的促成和解,化解⽭盾,提⾼诉讼效率。
4、书信(⽹络、短信)⽅式调解。
书信(⽹络、短信)⽅式调解是指当事⼈起诉后,⼈民法院以书信(⽹络、短信)往来调处纠纷的⼀种⽅式。
5、社会化调解。
民事诉讼法规定:⼈民法院进⾏调解,根据案件需要,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群众协助。
被邀请的单位和个⼈,应当协助⼈民法院进⾏调解。
按这⼀规定,⼈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或商事纠纷案件时,根据调解的需要,可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建⽴与政府职能部门、村委会、村民⼩组、街道、社区、⼯青妇等⼈民团体、⼈民调解委员会相配合的民调⽹络,利⽤巡回办案、⼲警下基层的第⼀⼿信息作依托,召开调解会调处纠纷。
6、开庭调解。
开庭调解是指在开庭审理时,对当事⼈进⾏调解,是开庭审理的组成部分。
民事诉讼法规定“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在法庭审理中,调解是贯彻始终的。
不仅在调查、辩论阶段可以进⾏调解,在辩论终结以后,仍可再⾏调解。
司法调解中的调解心得和经验分享
![司法调解中的调解心得和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aed5e9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c.png)
司法调解中的调解心得和经验分享司法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解决争议的方式,正在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一名司法调解员,我有幸参与了多起案件的调解工作,并积累了一些调解心得和经验,现在我将分享给大家。
一、积极换位思考,理解当事人需求在司法调解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积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理解、感受当事人的需求。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通常处于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情绪状态中,因此我们要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实诉求。
只有在理解当事人的需求的基础上,我们才能通过合理的调解来满足双方的利益。
二、注重沟通和引导,缓和矛盾在司法调解中,有效的沟通和引导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要善于运用开放式问题、倾听和反馈等技巧,与当事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需要引导双方将争议从情绪层面转移到事实和法律层面上,以减少冲突和矛盾,并为更好的解决方案的达成创造条件。
三、客观公正,注重平衡利益在司法调解中,我们要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我们不是仲裁员,而是中立的调解员。
因此,在调解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协助他们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我们要尊重各方的合法权益,平衡各方的利益,确保调解结果具有公正性和合理性。
四、灵活运用不同调解技巧,个性化调解每个案件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司法调解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调解技巧。
有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直接交流的方式,促使双方直接对话,从而更好地解决争议。
有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分组、切换角色等方法,帮助当事人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立场。
总之,我们要根据当事人的特点和案件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地进行调解。
五、坚守职责和法律底线,保持专业性作为司法调解员,我们要时刻坚守职责和法律底线,保持专业性。
我们不能越权,不能超出自己的调解范围。
同时,我们还要遵循保密原则,妥善处理当事人提供的个人信息和案件资料。
我们要尽可能保持中立、公正的态度,不受外界干扰,真实客观地履行自己的调解工作。
在民事纠纷调解过程中有哪些技巧
![在民事纠纷调解过程中有哪些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7679e7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63.png)
在民事纠纷调解过程中有哪些技巧在民事纠纷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调解的策略、⽅法、技巧运⽤是否得当等,都要不断进⾏反思。
同时还要根据调解过程中当事⼈的信息反馈,不断作出调整,修正某些错误的认识,改进调解的策略、⽅法和技巧。
接下来,店铺⼩编为⼤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欢迎⼤家进⾏了解。
在民事纠纷调解过程中有哪些技巧1、过错剖析法。
⼀般说来,民事诉讼中原被告均存在⼀定的过错,只不过是双⽅承担责任的⽐例不同罢了,有很多原告起诉到法院,是为讨⼀个说法,出⼀⼝⽓,寻找⼼理平衡。
在处理⼈⾝损害赔偿类纠纷时,⼀般是双⽅分担责任,很少有⼀⽅承担全部责任的案件。
因此在审理过程中,法庭调查结束后,主审法官便可作⼀个⼩结,认定证据,查明基本事实后,要对责任⼤的⼀⽅,⼀般来说应是被告进⾏批评教育,尽管有时纠纷是因为过错⼩的⼀⽅引起,此后也要指出过错⼩的⼀⽅在本案中应承担的责任。
总之要出于公⼼,居于中⽴,说公道话,尽管双⽅都受到批评,只要责任划分得清楚,他们内⼼还是服的。
在此基础上,根据双⽅过错⼤⼩,经济承受能⼒等因素进⾏调解,⼀般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标的⼩的案件甚⾄可以当庭履⾏。
2、背靠背法。
在很多民事案件处理过程中采⽤“背靠背法”会取得⼀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种⽅法可在庭前、庭中休庭后或庭后进⾏,⼀般两名审判员或⼀名审判员和⼀名书记员找⼀⽅当事⼈谈话,通过沟通,了解案件的⼀些实质性问题,使主审法官⼼中有数。
只有知晓两⽅的情况,才能找准调解的突破⼝。
如在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过程中,通过了解双⽅的经济承受能⼒后,可以背靠背做⼯作,与被告谈时,可以谈到法律的规定,谈如果原告不让步,被告必须在判决⽣效后的⼀定期限内全部返还本息。
否则法院采取⼀些必要的强制措施,被告既丢了⾯⼦,⼜受到经济损失。
与原告谈时,可以讲⼀些被告的实际困难或因天灾⼈祸造成⽬前不能及时清偿债务的现状,与其“鱼死⽹破”不如要被告订⼀个切实可⾏的还款计划,逐步清偿债务,在双⽅的观点基本趋于⼀致时,再⾯对⾯地调解,便很容易达成协议,此中很多背靠背做⼯作时讲的⼀些道理是不能在⾯对⾯场合讲的,否则会取到相反的效果。
民事审判调解经验总结
![民事审判调解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913e7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5.png)
民事审判调解经验总结民事审判调解是我在法院工作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多起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下面我就此进行总结。
首先,民事审判调解注重双方当事人的合理利益。
在调解中,双方当事人的合理利益应该是第一位的,调解的目的就是通过平衡各方的利益,达到双赢的结果。
因此,在进行调解时,我会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了解他们的合理需求和意愿。
同时,我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行合理评估和把握,以便在调解中找到最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
其次,在民事审判调解中,平等和自愿原则是基本遵循的原则。
双方当事人在进行调解时应该是平等地参与,并且是自愿进行的。
我会在调解过程中保护双方当事人的权利,避免强制或不公平的情况发生。
在调解开始之前,我会向双方当事人详细介绍调解的流程和原则,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同时,我会鼓励双方当事人主动参与调解,积极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确保调解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
第三,民事审判调解强调积极主动的调解角色。
作为调解员,我认为自己应该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解决纠纷。
在调解过程中,我会针对案件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调解建议,并指导双方当事人进行探讨和协商。
同时,我会全程跟踪案件进展,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调解结束后,我会将调解协议及时送达双方当事人,并依法履行相关程序,确保调解的效力和可执行性。
第四,民事审判调解注重创新和灵活性。
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调解时,我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创新。
有些案件可能不能简单地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调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我会与当事人充分沟通,与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研讨,寻找解决纠纷的最佳途径。
同时,我会鼓励双方当事人在调解中表达自己的创新意见和建议,以便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民事审判调解应注重效果和效率。
民事诉讼中的和解步骤与注意事项
![民事诉讼中的和解步骤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66318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e.png)
民事诉讼中的和解步骤与注意事项在民事诉讼中,当诉讼双方意识到继续争议可能带来长时间的纷争、高昂的费用以及不确定的结果时,和解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解决争议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民事诉讼中的和解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和解步骤1. 提出和解请求民事诉讼中的和解可以由任何一方当事人提出。
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可以主动提出和解请求,以表明自己的诚意。
和解请求可以通过口头、书面或者其他合适的方式进行。
2. 寻求调解如果双方同意和解,可以寻求调解机构或者专业调解人进行调解。
调解机构或者调解人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促进当事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3. 协商达成一致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应当积极沟通和协商,寻找可以被接受的解决方案。
双方可以就争议的事实和权益进行深入的交流,并通过妥协和让步来达成一致。
4. 确定和解协议当双方达成一致后,应当将和解内容明确地写入和解协议中。
协议内容应当包括争议的解决方案、履行义务的期限、和解金额等具体事项。
双方当事人应当仔细阅读并签署协议,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5. 提交法院确认和解协议达成后,双方需将协议提交相关法院进行确认。
法院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对协议进行审查,并根据法律规定决定是否确认协议的有效性。
二、注意事项1. 法律咨询与知情在参与和解前,双方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以及和解可能带来的后果。
建议在和解过程中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确保自己的决策和选择是明智的。
2.自愿与平等原则和解过程应当基于自愿和平等的原则进行。
任何一方不应当被迫接受不合理的和解方案,双方应当在平等的地位下进行协商,并共同决定是否接受和解。
3. 尊重协商机密和解协议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共同秘密,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
未经双方当事人的允许,不得擅自向第三方披露和解协议的内容。
4. 协议履行与违约责任一旦和解协议达成,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
如果一方未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义务,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并要求该方承担违约责任。
民事纠纷调解要点和技巧
![民事纠纷调解要点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e14484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0d.png)
民事纠纷调解要点和技巧
以下是 7 条关于民事纠纷调解要点和技巧:
1. 保持冷静很关键呐!就像你和朋友吵架时,如果你也火冒三丈,那不是更乱套啦?咱得冷静下来,才能理智处理问题呀。
比如人家来调解纠纷,一方情绪特别激动,这时候你要是能稳稳地,心平气和地和他们沟通,那效果肯定不一样啊!
2. 倾听,一定要好好倾听!这就好比搭房子得先打牢地基呀。
让他们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你才能真正了解事情的原委嘛。
有一次调解,我就静静听着一方把所有的委屈和不满都倒出来,之后他情绪明显好多了,这就是倾听的魔力呢!
3. 同理心可不能少哇!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要是你遇到这事儿会怎么样呢?像有个纠纷是关于邻里噪音的,如果你能体会到被噪音影响的那种烦躁,不就能更好地调解了嘛!
4. 说话要有技巧嘞!别硬邦邦的,得像春风一样柔和呀。
比如不要直接说“你错了”,可以说“咱这么看是不是会更好呢”。
有一次我就这样说,对方就没那么抵触了,多好呀!
5. 找到共赢的办法呀!这就像拼图,大家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才完美嘛。
调解时要努力让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出现,不能只偏向一方啊。
就像那次租房纠纷,最后找到双方都满意的租金调整方案,皆大欢喜不是!
6. 公平公正最重要啦!你可不能偏袒谁哦,要一碗水端平呀!不然人家怎么信你呢?有回调解,我就完全按事实和道理来,双方都服服帖帖的。
7. 要有耐心哟!纠纷可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得慢慢来。
就如同种花,得精心呵护才能开花呀。
遇到复杂点的纠纷,咱别急,耐心点,总会有办法的呢!
总之啊,民事纠纷调解就是要用心、用技巧,这样才能把矛盾化解,让大家都能和睦相处嘛!。
法院解决纠纷的方法有哪些
![法院解决纠纷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08ca23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6.png)
法院解决纠纷的方法有哪些
法院解决纠纷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调解:法院可以引导当事人进行调解,通过对双方申诉进行调解协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2. 裁决: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法院可以进行裁决,依法判决解决纠纷。
3. 和解: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自行达成和解协议,法院会进行审查确认,将和解协议作为判决生效。
4. 财产保全: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可能影响诉讼结果的财产进行保全措施,以确保裁判能够得到执行。
5. 强制执行:当法院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拒不履行,法院可以进行强制执行,强制执行包括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和拍卖等措施。
6. 撤诉: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自行申请撤诉,法院会根据情况进行裁定,是否准许撤诉。
7. 再审、上诉:当事人对法院的判决结果不服时,可以申请再审或者上诉,由上级法院进行复审。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法院解决纠纷的方法,具体的解决方法还会受到当事人的诉求、案件性质和法律规定等因素的影响。
民事调解的技巧与方法分享
![民事调解的技巧与方法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758dc05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2.png)
民事调解的技巧与方法分享一、引言民事纠纷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为了避免繁琐的诉讼程序,许多纠纷双方会选择采用调解来解决争议。
本文将分享一些民事调解的技巧与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纠纷调解。
二、积极沟通1. 理解双方关切: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设身处地,理解双方的关切与需求。
通过倾听双方的陈述和诉求,调解员能够更好地把握双方的心理和利益。
2. 提倡平等对话:调解员应促使双方平等对话,避免一方占据主导地位或发表激烈言论的情况出现。
调解员可以适时提醒双方谦和的态度,并引导他们平等地表达意见和听取对方观点。
三、建立和谐氛围1. 保持中立性:调解员应全程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避免对双方产生偏见。
中立的态度有助于调解员赢得双方的信任,为调解工作奠定基础。
2. 确保机密性:调解是一项需要双方信任和放心的工作,调解员需严守机密原则。
调解员应向双方保证个人信息和谈判内容的机密性,以充分保障双方的权益和隐私。
四、技巧与策略1. 利益识别:调解员应帮助双方识别彼此的利益,找出双方追求的共同目标和解决方案。
通过了解双方的底线和关键利益,调解员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双方的协商。
2. 积极倾听:调解员应具备良好的倾听技巧,重视双方对纠纷的陈述和诉求。
通过积极倾听,调解员能够了解双方的情感需求,并由此引导双方寻找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3. 举证判断:在涉及纠纷事实和证据时,调解员需客观公正地加以判断。
通过对证据的合理评估和分析,调解员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纠纷本质,并推动调解进展。
五、协议达成与履行1. 编写调解协议书:在协商一致后,调解员应协助双方起草调解协议书。
协议书应详细、明确地记录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为后续执行提供依据。
2. 强调协议履行:调解员应在协议文本中强调协议的履行义务,并提醒双方履行自己的承诺。
通过明确的条款和时间节点,调解员能够推动双方遵守协议,确保纠纷的彻底解决。
六、总结民事调解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调解员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法院工作人员对案件调解的技巧和方法
![法院工作人员对案件调解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83144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7.png)
法院工作人员对案件调解的技巧和方法引言在法律领域,案件调解是一种常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
相比于诉讼程序,调解可以更快速、更经济地解决争议,并且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关系。
然而,案件调解并非易事,需要法院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法院工作人员在案件调解中的技巧和方法。
一、倾听和理解在案件调解过程中,法院工作人员首先要做到的是倾听和理解。
他们应该耐心地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关切。
只有真正理解了当事人的立场和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调解。
此外,法院工作人员还应该善于观察和分析,从言语和非言语的细节中获取更多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案件。
二、中立和公正作为调解的中介人,法院工作人员必须保持中立和公正的立场。
他们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而应该客观地处理案件。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摆脱个人偏见和情感因素,以公正的眼光看待案件。
只有在中立和公正的基础上,调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沟通和引导沟通和引导是法院工作人员在案件调解中必备的技巧。
他们需要善于与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同时,法院工作人员还需要引导当事人探讨解决方案,并协助他们找到共同的利益点。
在沟通和引导的过程中,法院工作人员应该注重语言的选择和表达方式,以避免引起误解或激化矛盾。
四、灵活和创新案件调解并非一成不变的过程,法院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灵活和创新的能力。
他们应该根据不同案件的特点和当事人的需求,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调解方法和技巧。
有时候,一些非传统的方法可能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因此,法院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身的调解能力。
五、耐心和坚持案件调解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法院工作人员具备耐心和坚持的品质。
他们应该耐心地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和协商,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时候,案件调解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阻力,但法院工作人员不能轻易放弃,而应该坚持下去,直到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结论案件调解是法院工作人员在解决纠纷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解决纠纷有哪些调解技巧
![解决纠纷有哪些调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4f45c0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9.png)
解决纠纷有哪些调解技巧在审判⼯作中,调解被较多的运⽤与婚姻、家庭等民事案件中。
在审判过程中,应坚持⽤⼼释法、⽤巧使明理、⽤情以弘徳等技巧使案件得以调解顺利。
法律是抽象⽽严谨的,事实是具体⽽多样的。
在审判⼯作中,应坚持调解和审判⼯作并重的原则,尤其在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的案件,更加重视调解的作⽤。
那么,在审判案件中,解决纠纷有哪些调解技巧呢?接下来,店铺⼩编就带⼤家⼀起来看看吧。
解决纠纷有哪些调解技巧⼀、⽤⼼释法庭审前,⽤⼼地了解案情,耐⼼地听取当事⼈的意见,是调解⼯作积极开展的基础环节。
对案件的调解,需要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需要法官将当事⼈的具体事实与抽象的法律规定联系起来,⽤通俗易懂的语⾔向当事⼈诠释相关的法律规定,让当事⼈明⽩其诉讼请求或其答辩意见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以及法律不能⽀持其请求的原因,帮助当事⼈理清纠纷解决的⽅式,避免⼀些⽆意义的争执。
每收到⼀起民事纠纷案件,⾸先应仔细地阅卷,对案件有⼀个⼤致的了解,当案件当事⼈在庭审前打电话或前来询问案件情况时,会特别注意通过交谈了解纠纷发⽣的原因及其对案件的态度,进⽽判断案件双⽅当事⼈达成调解的可能性,在确认案件有调解可能后,收集与案件有关的⼀切资料,便开始展开庭前调解⼯作。
⼆、⽤巧使明理在调解过程中,灵活掌握多种调解技巧对调解⼯作的顺利进⾏起着⾄关重要的作⽤。
在多年的审判⼯作中我通过对不同案件的调解和不同当事⼈的接触,积累⼀些典型的案例和调解技巧,并将其灵活运⽤到不同的案件中。
例如,在离婚诉讼中的⼀⽅存在过错的情形,如果过错⽅要求离婚,⽽⽆过错⽅不同意离婚,在此情形下,⼀般不准予离婚。
在庭审中利⽤当事⼈之间的感情基础进⾏调解,指出过错⽅存在的问题并要求过错⽅积极改正;对于⽆过错⽅起诉过错⽅离婚,⽽过错⽅不同意离婚,并积极承认错误,保证悔过的,可以在要求过错⽅写出保证书的情形下,劝导原告从家庭、孩⼦的⾓度考虑再给被告⼀次机会,从⽽促使离婚案件调解和好。
民事调解的方法与技巧
![民事调解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0dea70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3.png)
民事调解的方法与技巧
民事调解是一种非诉讼的解决纠纷的方法,它通过调解员的协调和引导,使当事人达成协议,从而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民事调解的方法与技巧。
一、方法
1.了解案情:调解员在开始调解前,要了解案情,包括当事人的诉求、纠纷的性质、争议的焦点等,以便更好地进行调解。
2.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调解员要耐心倾听当事人的意见,了解他们的诉求和想法,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达成协议。
3.引导当事人沟通:调解员要引导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同时也要让他们听取对方的意见。
4.寻找共同点:调解员要帮助当事人寻找共同点,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达成协议。
5.制定协议书:当当事人达成协议后,调解员要制定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便双方可以按照协议执行。
二、技巧
1.保持中立:调解员要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以便更好地引导双方达成协议。
2.掌握调解技巧:调解员要掌握一定的调解技巧,如倾听、引导、提问、反馈等,以便更好地进行调解。
3.注重语言表达:调解员要注重语言表达,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引导当事人达成协议。
4.注重情绪控制:调解员要注重情绪控制,保持冷静和客观,不受当事人情绪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调解。
5.注重细节:调解员要注重细节,如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语气、身体语言等,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诉求。
总之,民事调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纠纷的方法,调解员需要掌握
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进行调解,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从
而实现纠纷的解决。
与百姓说说法官审理民事案件的套路
![与百姓说说法官审理民事案件的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2cbe702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8.png)
与百姓说说法官审理民事案件的套路一,不告不理,告什么理什么。
告多少理多少。
①看原告的诉求是什么?(比如,要求支付劳动报酬,比如离婚,比如要求归还借款,比如要求对方支付合同违约金等等)②看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什么?(比如,要求归还欠款,这是借贷关系。
比如离婚,这是要解除人身婚姻关系。
不同的法律关系涉及管辖丶原被告的主体资格,适用的法律也各不相同)③看当事人的约定(合同或合约)是什么?④如果被告一方在审理中,提出反诉,如果符合反诉条件,则将合并审理。
⑤反诉也同样必须举证,也必须提供足以并吞覆盖原告的诉求的证据。
二,对照法律的规定,判断当事人双方的合同、约定是否合法有效?①当事人有约定,法律没规定,依当事人约定办。
A,谁违约谁担责。
B,双方均违约,各自对自己的违约担责。
②当事人有约定,但违反法律,则约定(合同)无效。
对无效合同,民法典原则规定:A,各自返还B,损害公共利益的,则没收违法收入。
C,触犯刑法的,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③当事人约定,部分违法,部分合法。
对此种情况,对违法部分实行各自返还,对由此损失各自负责。
对合法部分,按谁违约,谁担责处理。
三,对诉讼请求,要求原告举证,对有金钱数额请求的,还要求原告提供具体的计算方法和依据,以判断是否合理?是否违法?①比如,民间借贷纠纷,要求原告提供:A,被告的借条。
B,汇款凭证或被告的收据。
C,如果利息约定,但超过同期银行利率四倍的,法律不予支持(因涉嫌高利贷)。
②比如离婚案件的抚养费问题,一般按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不得要求在平均生活水平的两倍三倍。
③比如要求支付合同违约金40%这显然不会得到法院支持,因为超过30%的警戒线,就太离谱了!④比如一方规定,在另一方违约时,可以罚没违约方的全部的本金等等,这也是违法的,法院不会支持,因为要求罚没的一方,不属于行政执法机构,无执法权!⑤比如一方倚仗自己的强势地位,作出违反民事行为要求主体之间,必须平等、公平,自愿的规定,对弱势一方作出有强制内容或限制弱势一方必须服从强势一方的"霸王条款"或者对弱势一方实行"一人违约,全体共担的"连坐制"。
民事诉讼庭审技巧有哪些
![民事诉讼庭审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4a9402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6.png)
民事诉讼庭审技巧有哪些在进⾏民事诉讼的时候很多⼈都会知道庭审的现场⾮常的重要,庭审中表现的好不好是会直接影响到法官的判决,⼤家在庭审的时候要是能够掌握些技巧,对⾃⼰将会更有利,民事诉讼庭审技巧有哪些?更多相关知识,请您阅读店铺内容。
民事诉讼庭审技巧(⼀)⽂字表达技巧综合案情,理顺辩论思路,写好代理词、辩护词,是每⼀位律师在庭前必做的⼀项基础⼯作。
材料的组织必须做到:1、字斟句酌,⽤词准确;2、调配语句,合理布局;3、篇章衔接,环环相扣;4、结构严谨,条理清楚;5、重点突出,详略恰当。
(⼆)语⾔表达技巧纵观每位成功律师,在出庭辩论、代理时,都具有驾驭、⽀配辩论形势的能⼒。
庭审制度改⾰为每个律师在这⽅⾯能⼒的发挥提供了⼴阔的空间。
在庭审辩论中,律师应当做到:1、脱稿,并善于把前⾔说好。
在设计这⽅⾯的语⽓和选择⾔词时必须达到的效果是:①⽴即抓住整个法庭的注意⼒;②传达案件的严重性或表现出对本案的真诚;③表明对本案的信⼼。
2、控制语速,并吐字清晰。
有了好的辩论内容,还需有好的表达⽅式。
律师在庭审辩论时,应做到⼝齿清楚,发⾳准确,⾳调和谐,快慢适度。
⼒争达到声调上的抑扬顿挫,以提⾼论辩感染效果。
3、善于⼊情⼊理。
语⾔可以伤⼈,也可以感⼈。
⽤辩论语⾔伤⼈,对于律师职责来说是不道德的。
但律师的辩论语⾔以情感⼈,则是可取的。
使⽤这⼀语⾔情感时,必须注意以下⼏个问题:①具体案件的辩论语⾔感情⾊彩,要有与案情相适应的基调。
②绝不能带有当事⼈的感情⾊彩。
律师操作的情感就是经过理智语⾔处理过的辩论情感、法律语⾔情感。
③情感措辞应是发⽽不露、放⽽不纵、委婉、曲折、含蓄的中性语⾔。
(三)形象技巧除了⽂字表达、语⾔表达技巧外,律师还应具有良好的体态语⾔表达技巧。
有声与⽆声、语⾔与体态的融合统⼀,才能体现律师精湛的表达能⼒。
1、柔中有刚,举⽌⼤⽅。
律师在庭审辩论中要有风度,有⽓魄,不卑不亢,不趾⾼⽓扬。
在辩论得势时,不忘乎所以,轻视对⽅;在失利时,不惊慌失措,⼿忙脚乱。
如何化解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冲突
![如何化解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冲突](https://img.taocdn.com/s3/m/21ee8c2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d.png)
如何化解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冲突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以来,给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带来了活力,这其中的成败得失是咱们这些切身参与到改革当中的民事审判法官有目共睹的。
伴随着民事审判改革的不断深化,咱们发觉一个有趣的现象,民事审判的案件质量上去了,审判程序标准了,可是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冲突也增加了。
在基层法院这种现象大有利演益烈之势。
民事审判法官恐怕没有人不与案件当事人产生过冲突,而每次的冲突又使咱们的法官心绪不宁,情绪失控很难再扮演理性法官的角色,冲突猛烈时办案法官一脸委屈、一肚子无名火,而当事人也一样感到受了不公平待遇气愤难平,此刻办案法官找领导要求换人审理,当事人那么要求另换承办人,这种对立的局面是身为理性的法官所不肯见到的,也是他们想极力回避的,因为不管出于何种缘故的冲突,对法官、对法院的形象都是有害而无益的,猛烈的冲突无疑也会阻碍到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什么缘故处于中立者地位的法官会与有求于法官解决纠纷的当事人产生冲突?什么缘故对当事人毫无利益之争的法官会与权益争夺者的当事人产生冲突?从冲突的起因来看,其中专门大一部份与法官公平办案与否、法学修养高低等因素无关,那么冲突的缘故究竟是什么?是法官的体会不足?办案作风不实?接待当事人的方式方式欠妥?仍是当事人无理取闹?抑或是诉讼制度不科学?如何解决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冲突,树立法官的辉煌形象,笔者试图分析冲突产生的缘故和寻觅解决冲突的方式。
一、缘故分析一、角度的不同是法官与当事人产生冲突的一个缘故。
民事案件的当事人都是为自己的权益在进行着诉讼,他们所关切的是诉讼结果是不是对他有利,诉讼进行中的每一个环节是不是占了上风。
而法官所关注是案件的事实和法律关系,法官会站在如此的立场上要求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或要求当事人对其证据进行补强。
一样情形下,不同的角度不必然必然会产生冲突,可是在有些时候当事人对法官的要求不睬解,以为自己讲的确实是事实或以为自己提供的证据已经足以证明了自己的主张,他们不睬解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区别,这在一些文化程度比较低、法律意识比较弱的当事人身上尤其突出,他们对法官出于审判案件的目的要求其提供证据或补强证据以为是在成心的给自己制造麻烦,由此冲突便起。
司法调解的原则与方法
![司法调解的原则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92ef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1.png)
司法调解的原则与方法司法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法律方式,在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有着其独特的原则与方法。
本文将从司法调解的原则和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全面了解和掌握司法调解的运作机制。
一、司法调解的原则司法调解的原则是指在调解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能够保证调解公正、公平、合法。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独立公正原则司法调解必须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调解员应当独立于当事人之外,不受任何外界压力干预。
调解员应当做到客观、公正地调解纠纷,维护公平正义,不偏袒任何一方。
2. 自愿自主原则司法调解的过程必须建立在当事人的自愿和自主基础上。
调解员不能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结果,而是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确保调解结果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3. 公开透明原则司法调解应当公开透明,遵循信息公开原则。
调解员应当将调解过程和结果向当事人进行及时、全面的告知,确保当事人了解调解权利和义务,并能对调解结果进行监督和评判。
4. 协商一致原则司法调解的目标是达成双方共同接受的调解协议。
调解员应当倡导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尽可能在尊重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推动双方就争议问题达成一致。
二、司法调解的方法司法调解的方法是指调解员在实践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用以协助当事人解决纠纷。
常见的司法调解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听证调解法听证调解法是一种常用的调解方法,主要通过当事人陈述意见、申述事实,调解员独立、公正地听取双方的主张,从而达成调解协议。
这种方式相对简单直接,适用于争议不复杂、证据明确的案件。
2. 独立调查法独立调查法是指调解员通过调查、了解案情,直接采集证据,对争议事项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调解意见。
这种方法适用于案情较为复杂、当事人之间矛盾较深的案件。
3. 对接调解法对接调解法是一种注重双方对接、沟通的调解方式。
调解员通过面对面的对话,倾听双方意见,平衡、化解矛盾,最终协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这种方法适用于强调双方沟通、协商的案件。
法庭调解中的冲突解决技巧与方法
![法庭调解中的冲突解决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bacb2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8.png)
法庭调解中的冲突解决技巧与方法在法庭上,冲突是难以避免的。
无论是民事纠纷还是刑事案件,当双方意见不合时,冲突就会产生。
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法庭调解成为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
然而,要在法庭调解中达成和解并满足双方的利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探讨一些冲突解决技巧与方法,帮助解决法庭调解中的冲突。
首先,法庭调解中的冲突解决技巧之一是倾听。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技巧,能够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需求。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该积极倾听双方的陈述,尊重他们的意见,并表达出对他们的关注和理解。
通过倾听,调解员可以建立信任,使双方更愿意主动参与解决冲突的过程。
其次,双方需要学会控制情绪。
在冲突中,情绪往往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双方情绪激动时,他们可能会言辞激烈,难以理性地进行讨论。
因此,调解员需要引导双方冷静下来,控制情绪,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可以通过提醒双方深呼吸、暂停一下来缓解紧张的气氛。
同时,调解员可以采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来缓解紧张情绪,使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
另外,法庭调解中的冲突解决方法之一是寻找共同利益。
在冲突中,双方往往会关注自己的利益,忽视对方的需求。
然而,要达成和解,双方需要找到共同的利益,以便达成一致。
调解员可以帮助双方明确彼此的利益,并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这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协商来实现。
当双方意识到彼此的利益是可以共存的时候,他们更有可能达成和解。
此外,法庭调解中的冲突解决技巧还包括引入第三方。
有时,双方无法独自解决冲突,需要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来帮助他们。
这个第三方可以是一个调解员、专家或者仲裁员。
他们可以提供中立的观点和建议,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彼此,并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
通过引入第三方,双方可以避免争吵和僵持不下的局面,更容易达成和解。
最后,法庭调解中的冲突解决技巧之一是建立合作关系。
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双方需要建立合作关系,而不是敌对关系。
他们应该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程序流程与技巧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程序流程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aadc9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b.png)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程序流程与技巧在民事诉讼中,调解是解决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
正确的调解程序和灵活的调解技巧能够帮助当事人更快、更有效地达成和解。
本文将探讨民事诉讼中的调解程序流程与技巧,以帮助您更好地处理纠纷。
一、调解程序流程1. 申请调解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向法院申请调解。
申请调解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法院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受调解申请。
2. 调解通知一旦法院接受调解申请,法官会向对方当事人发出调解通知,并指定调解时间和地点。
调解通知应包含具体的事项,如纠纷的性质和要解决的问题等。
3. 调解准备在调解开始前,各方当事人应准备相关文件和证据,提供给调解员参考。
调解员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关材料,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争议的本质和双方的利益。
4. 调解开庭当调解开始时,调解员会主持调解会议,并向各方当事人介绍调解程序。
调解员通常会要求双方当事人分别陈述自己的诉求,并尝试促使双方达成共识。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就争议的具体问题进行询问、引导双方表达意见,并引导双方就各自的利益进行协商。
5. 调解协议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达成了一致,调解员会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书面记录,并要求双方签署。
调解协议一旦签署,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按照协议履行。
6. 调解未果如果双方在调解过程中未能达成协议,调解员会宣布调解终止。
此时,案件将回到诉讼程序中,由法院继续审理。
二、调解技巧1. 了解案情作为调解员,了解案情是非常重要的。
在调解开始前,调解员应仔细阅读相关文件和证据,了解争议的本质和双方的诉求。
这样可以帮助调解员更好地引导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
2. 公正中立调解员应保持公正中立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
调解员的角色是协调争议双方的利益,促使他们达成和解。
因此,调解员应严格遵守不能泄露当事人信息的法律规定,确保双方的隐私得到保护。
3. 善于沟通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善于沟通。
调解员可以通过倾听和引导等方式,让双方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法院工作中的案件争议解决方法与技巧
![法院工作中的案件争议解决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a29914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5.png)
法院工作中的案件争议解决方法与技巧在法院工作中,案件争议解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无论是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解决争议是法院的首要职责。
然而,由于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法官们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解决争议。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法院工作中常用的案件争议解决方法与技巧。
首先,调解是一种常见的争议解决方法。
调解是指通过法官或调解员的引导和协调,使争议双方达成和解的一种方式。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或调解员会倾听双方的诉求,并提供中立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双方的沟通和妥协,往往可以达成双赢的结果。
调解的好处是可以减轻法院的负担,缩短案件审理时间,同时也可以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和尊严。
其次,仲裁是另一种常用的争议解决方法。
仲裁是指由仲裁员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协议,对争议进行公正、独立的裁决。
相比于诉讼,仲裁更加灵活和高效。
当事人可以选择自己的仲裁员,也可以选择仲裁的地点和时间。
仲裁的裁决具有强制力,一旦裁决作出,双方都必须遵守。
仲裁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法院的工作量,提高争议解决的效率。
第三,调查取证是解决争议的重要手段。
在一些复杂的案件中,往往需要进行调查取证来收集证据。
调查取证可以通过询问当事人、调取相关文件和物证等方式进行。
法官在进行调查取证时需要保持中立和公正,确保收集到的证据真实有效。
调查取证的好处是可以帮助法官了解案件的真相,从而做出公正的判决。
此外,审理庭审也是解决争议的重要环节。
庭审是指法院对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和辩论的过程。
在庭审中,法官会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同时也可以询问证人和鉴定人等。
庭审的目的是为了澄清案件事实,查明争议的真相。
通过庭审,法官可以更好地了解案件的细节和背景,从而做出公正的判决。
最后,调查研究是解决争议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一些特殊的案件中,法官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来了解相关的法律和行业情况。
调查研究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
通过调查研究,法官可以更好地理解案件的背景和相关的法律规定,从而做出更加准确和公正的判决。
法院法官调解工作经验做法
![法院法官调解工作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92e54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7.png)
法院法官调解工作经验做法法院法官作为司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之一是调解纠纷。
通过调解,可以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为当事人带来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就法院法官调解工作经验做法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认真进行双向了解在调解过程中,法院法官首先需要认真了解当事人的主张和要求,以及案件的实际情况。
在此基础上,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法院法官也要在调解中及时向当事人说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义务,促进他们达成和解。
此外,法院法官还需要认真研究案件材料,了解双方利弊,还需和当事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其立场和方案,确保双方意见全面、真实,尊重当事人的主张和意愿,寻求建设性方案。
二、采用妥善的调解方式不同的案件需要采用不同的调解方式。
法院法官可以根据案情特点和当事人的实际需求,灵活选择适当的调解方式。
有些案件可以通过单独调解达成协议,有些需要与其他案件一起调解;有些可以采用电子调解的方式,有些则需要面对面调解。
在调解的过程中,法院法官需要具备满足当事人需求的灵活性,同时又要依据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权威性文件进行权衡,合理地运用调解技巧,创造性地提出方案,引导双方通过协商达成更优的解决方案。
比如,可以通过在调解协议中设定各种约束性条款的形式,“惩罚”不诚信、不守信的违约方,从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达到强制执行的效果。
三、注重案件的实效性调解成功后,协议的真正实施是关系到调解成果能否切实发挥效能的关键。
法院法官需要重视协议达成后的实施和监督工作。
在协议中设置有效的条款,引导双方义务的具体化和落实的目标。
还可以采用持续监督、定期追踪等方式,确保协议得以切实执行。
在协助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同时,法院法官要注重实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遵循法律原则和司法规律,在推进案件审理与矛盾调解中,坚决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确保司法公正。
四、建立良好的调解机制法院法官在当前的司法工作中,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调解机制,加强司法调解平台建设,推广司法调解作为一种弥补诉讼不足的重要方式,为当事人解决争端提供高效便利的解决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诉讼中法官的调解技巧
赵丙刚2008100238
民事调解能够及时、彻底地解决民事纠纷,修复因诉讼而受损的人际关系,使诉讼成为令原、被告都满意的双赢官司,有利于促进人际和睦,社会和谐,也有利于自觉履行,是法院处理民事诉讼的主要结案方式,是我国民事诉讼中颇具特色的一项制度。
民事纠纷案件能否顺利进行调解,与法官的调解技巧有直接的关系。
法官的调解技巧对提高案件质量与效率有积极的作用。
下面本人将就法官的调节技巧做一浅薄的探索。
一、要把握好最佳调解时机
各类民事纠纷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调解的的最佳时机也不相同,同一类型纠纷由于当事人情况不同,调解的的最佳时机也有所不同。
民事纠纷诉讼调解时机可以分为:
1、“立即处理”。
即案件受理时立即进行调解,制止事态扩大,及时化解矛盾,把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
一般适用于标的争议不大、当事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身份或对法院比较信任以及初次涉讼等纠纷,如欠款、借贷、一般债务、相邻关系等。
此刻当事人解决纠纷心切并且对法院认可自己的理由寄予希望,纠纷初期事态尚未扩大,矛盾不尖锐对立面较小小,及时解决纠纷可以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诉讼调解。
2、“冷却处理”。
即案件受理后不急于调解,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进行调解。
“冷却处理”一般适用于当事人感情比较冲动、对立情绪强烈或者抹不开面子以及一气之下引起的纠纷等,如离婚、损害赔偿、赡养、继承、分家析产等。
此刻当事人正处在气头上,比较固执,都恨不得值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因此,必须等待一段时间,让当事人气消了,情绪稳定了,考虑成熟后,有了调和的余地和基础再进行调解。
3、“去伪存真”。
即回避当事人的轻率的调解意见,逐步引导当事人走上调解正轨。
“”一般适用于草率诉讼或诉讼另有其他意图的纠纷。
对某些纠纷诉至法院后当事人虽然意见一致,但过于轻率、情绪化、不计后果,或者明显欠缺考虑,简单调解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的,不能简单调解,要耐心做工作,摸清找准当事人的真正用意后再调解。
如离婚案件一方诉讼并非真想离婚,赡养案件老人诉讼并非只想解决吃住等。
4、“一鼓作气”。
即整个调解过程要连贯、快捷、完整,一气呵成。
经说理、疏导、教育、批评、帮助后,当事人一有触动,要及时发现并把握时机,迅速拿出可行的调解方案,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工具,及时制作调解书,当场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防止夜长梦多,避免当事人反悔而前功尽弃。
二、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
法官要根据案件和当事人之间关系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1、面对面调解。
即法院召集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进行调解,是调
解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具体是先由原告(或被告)提出调解方案及理由,再由被告(或原告)提出协商意见,经不断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调解成功。
双方调解适用于大部分民事案件的调解,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法律意识,比较通情达理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间有一定感情、交情、友情基础的效果更好。
2、背靠背调解。
即由法院分别与当事人做工作,以取得双方一致意见,是双方调解方式的补充。
具体是由法官通过谈话、信函、电话、以及其他现代化通讯等方式分别征询当事人调解方案,反馈对方当事人意见,提出自己看法和意见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
单方调解适用于当事人居住异地,或者之间有一定对立情绪或隔核的案件。
3、邀请第三方参与调解。
即法院邀请双方当事人以外的有关人员协助调解,是双方调解方式的扩大。
具体是法院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时,邀请与当事人有一定关系或身份的人员参加做当事人工作,协助法院进行调解。
三方调解适用某些当事人不能自主决定,即俗称“不当家不作主”的,或者当事人的思想需要开导以及需要施加一定社会压力、影响才能调成的案件。
4、折衷法,或者叫过错剖析法。
引起民事纠纷的产生的双方当事人通常均有一定过错,或者与双方当事人有一定关联,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只不过是双方承担责任的比例不同罢了,有很多原告起诉到法院,是为讨一个说法,出一口气,寻找心理平衡。
在处理人身损害赔偿类纠纷时,一般是双方分担责任,很少有一方承担全部
责任的案件。
因此在审理过程中,法庭调查结束后,主审法官便可作一个小结,认定证据,查明基本事实后,要对责任大的一方,一般来说应是被告进行批评教育,尽管有时纠纷是因为过错小的一方引起,此后也要指出过错小的一方在本案中应承担的责任。
总之要出于公心,居于中立,说公道话,尽管双方都受到批评,只要责任划分得清楚,他们内心还是服的。
在此基础上,根据双方过错大小,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调解,一般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标的小的案件甚至可以当庭履行。
5、着眼实际法。
劝说当事人快速解决纠纷,着眼于实际利益,以经济价值和效率为目的进行调解。
在当事人对多个调解方案举棋不定、纠缠不清时,引导当事人在考虑取舍的问题上注重实在的结果,引导当事人从解决速度上考虑取舍,不要在上过于计较,无休止的争执,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6、情感融化法。
即利用当事人之间的感情基础进行调解。
部分民事案件当事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启发他们回忆过去,恋在以往的交情、友情、感情的份上,积极做调解工作,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些家庭矛盾是因一时之气或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有的矛盾越闹越深,双方都不愿放下架子,但从双方内心深处来讲,是愿意和好的,如赡养纠纷等,有的是父母与子女间矛盾,有的实质是兄弟间的矛盾。
此时,可与子女沟通,让他们回想父母十月怀胎的苦楚、把他们拉扯大的艰辛、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所奉献无私的爱。
乌鸦且有反哺之情,羔羊还报跪乳之恩,况且人乎?尊老爱
幼、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血浓于水,于情于理触动子女的灵魂,情景交融,使其回顾过去亲情的可贵和目前反目成仇而带来的情感伤害,使双方能求大同、存小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调解便水到渠成了。
7、换人调解法。
法官遇有一些棘手案件,调解结案作为首选时,必然会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调解。
如遇当事人没有松动或松动不大时,会产生一些急躁心理,有时甚至会与当事人产生对抗性情绪,这样便不利于案件的继续审理,此时宜采用换人调解法。
变换一个调解人会减缓当事人心理压力,且调解人也许会变换一个角度进行。
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切入点会给当事人一个全新的感受,但法律终究是相通的,说千道万,此调解人与彼调解人的调解观点最终是一致的。
虽然两人事先未沟通未商量,但当事人感觉到俩人观点如此相同,便会打消疑虑,便会对法院对法官深信不疑,便会增加对法官、法院的信任感,这样调解起来便容易多了。
换人调解应不拘一格,不仅是审判员间交换调解,还应包括、人民陪审员、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在必要的时候,法院院长、庭长等法院领导也可以亲自出马,利用其更高的威信、更强的影响力做当事人的工作,促成调解协议的达成。
8、选择合适的法官进行调解。
主持诉讼调解法官的年龄、资历、性别、外表、职务、经验、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等,都会对诉讼调解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院长、庭长出面调解权威性比较高,社会影响力相对要大,适合疑难复杂或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案件;女法官主持调
解比较亲切,工作细致,容易贴近当事人,适合那些婚姻家庭类案件;老法官主持调解经验相对丰富,威信比较高,工作认真过细,适合那些矛盾比较繁杂,当事人比较难缠的案件;年青法官主持调解比较干脆利落、主题突出、是非分明、理论性强,适合那些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对法律适用要求比较高的案件。
各种类型民事纠纷案件的调解需要法官具备高超的调解技巧,而法官的调解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法官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包括深厚的法律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需要法官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体现在对社会的深刻体验、强烈的社会公德、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对事物的鉴别力和判断力,这种素质和能力的形成是法官通过长期的刻苦的知识学习和工作实践才能得来的。
参考资料:
1、《纠纷解决——理论、制度与技能》,范愉、李浩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
2、《浅谈法官在民事中的调解能力》,葛长生著,中顾网,2010年1月。
3、《法官调解案件时要注意方法与技巧》,周东海著,2010年4月。
4、《民事调解的调解技巧》,谢美玲,青海省海东地区人民法院网,2008年11月。
5、《民事纠纷案件调解技巧的探索》,张琴著,法律教育网。
6、《法官的调解艺术与技巧初探》,索晓江著,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
人民法院网,200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