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理论家一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简介

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简介

近现代书画名家简介:AB白雪石(1915-) 北京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白蕉(1907-1969) 上海金山人.著名书画家善画兰擅行、草书。

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陈大羽(1912-)广东潮阳人.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江苏书协副主席。

陈子毅(1919-) 广东新会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广州市文联委员广州市文史馆副馆长. 陈树人(1884--1948)广东番禺人.擅山水花卉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大家. 陈家泠(1937-)浙江永康人.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师从陆俨少中国美协会员. 陈师曾(1876-1923) 江西修水人.著名书画家曾得吴昌硕指授早年任教育部编审. 陈曾寿(1877-1994)湖北蕲水人.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御史.擅画松兼山水善诗. 陈洪绶(1598-1652)浙江诸暨人.擅画人物、任女造型夸张也工花鸟草虫富有装饰味. 陈鸿寿(1768-1822)浙江钱塘人.擅篆刻诗文书画皆精为西泠八家之一. 曹克家(1906-1979) 北京人生前为中国美协会员.擅画猫.C崔子范(1915-) 山东莱阳人.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北京中国花鸟画研究会会长.D戴鉴山东集宁人.字赋轩.号石坪.清代画家.擅山水.邓芬(1892-1868)广东海南人.诗、书、画、乐无所不精。

邓散木(1898-1963)上海人.著名书画家工四体书亦善墨竹、墨荷。

F方济众(1923-1987)陕西勉县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书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院长. 丰子恺(1898-1975)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其画设色平涂风格朴素。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喻人.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傅小石(1932-)江西新喻人.傅抱石长子.现为江苏省美术馆画师. 傅二石(1936-)江西新喻人.傅抱石次子兼作山水画和人物画.范曾(1938- )江苏南通人.曾任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中国美协会员. 方楚雄(1950-) 中国美协会员.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方增先(1931-)浙江兰溪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浙江美学院教授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方介堪(1901-1987)浙江温州人,著名书画篆刻家,生前为中国书协名誉理事,西冷印社副社长。

书法家米芾的简介

书法家米芾的简介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东篱,汉族,汝州禹县(今河南禹州)人,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文学家、艺术理论家。

米芾的书法风格独特,气韵生动,尤其擅长行书,被誉为“行书第一”。

米芾出身士族,少年喜好书画,曾先后拜访了欧阳询、李邕等名家学习书法,后又游历于名胜古迹,研究古代建筑、碑刻、器物等艺术形式。

在艺术实践中,米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提倡“气韵生动”、“古意今人”,认为艺术要从传统中吸取营养,又要创新发展,注重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的内涵。

米芾的书法作品有《水经注》、《范文正公碑》、《赵孟頫序》、《二王故事》等,他的书法影响深远,被誉为“宋代书坛第一人”。

除书法外,米芾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绘画作品,对文学、美术、艺术理论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和贡献。

他的著作有《东篱乐府》、《东篱乐府续编》、《画山水志》等。

米芾

米芾
贬唐崇晋,源于审美选择
米芾初学书法是由唐入手,只不过是米芾在深入地临学唐人书法之后,对唐代的书法进行反思,发现颜真卿、 柳公权、褚遂良等唐人书法受楷书法度的过分约束,书法的“趣”的审美趣味无法体现出来,才开始产生批唐意 识。米芾书论《海岳名言》中对唐人书法评论中看出:“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
米芾雅好奇石,留下过“米颠拜石”的典故。作为书画家,他还特别喜欢罗致名砚和各种文房佳器。历代名 家的书画精品当然更不肯放过。凡经他收藏、品题之物,无不身价倍增。
新华网:米芾一生官阶不高,这与他不善官场逢迎,又为人清高有关。米芾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善官 场逢迎。使他赢得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玩石赏砚钻研书画艺术,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他在 别人眼里与众不同,不入凡俗的个性和怪癖,也许正是他成功的基石。他曾自作诗一首:“柴几延毛子,明窗馆 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他就是这样一个把书画艺术看得高于一切的恃才傲物人。
南渡后,张孝祥、吴琚、范成大、张即之、赵孟坚等先后取法米书,颇有成就。南宋孝宗、宁宗时代的吴琚, 字居父,居云壑居士,高宗宪圣皇后的侄子,太守郡王吴益之子。官至镇安军节度使,判建康府兼留守。《书史 会要》评他:“字划类米芾,而峻峭过之。”《容台别集》也有记载 。其专学米芾书法,是公认的学米高手, 他的精品几乎可以与米芾书法乱真。其用笔侧锋居多,锋芒较露,强调轻重对比,行笔轻捷。由于皇帝的推崇, 米书在民间也大受欢迎。米芾的影响不仅限于南宋,与南宋对垒的金朝,也盛行米书,代表者为米芾之甥王庭筠。 其书法和枯木竹石学米芾,重视笔墨情趣,不为成法所囿,上逼古人。王庭筠是米芾书法的追随者,研习米字又 取法晋唐,为世人所称道。他的书法深得米芾风格,气度不凡,但锋芒稍微险敛,结构趋于端稳,气息平和舒 缓。

十大书法家

十大书法家

• 张爱玲:“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 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 如此的谦卑。”
• 林语堂:“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 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 的一个人。”
二十世紀中國十大書法家
吴昌硕
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 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 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 写《石鼓》中融汇变通。
吴昌硕的作品诗、书、画、印配合得宜,融为一体,对艺术 创作主张“出己意”、“贵有我”,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浓厚 的“性格特点”。
康有为
他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书论家。 他所著的《广艺舟双楫》是中国书学史上继包 世臣后力倡碑学,并能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 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 这部著作在当时影响极大。而且他也身体例行, 尊魏卑唐。字也从北碑中求意趣。 他对石门铭用功尤深。同时掺和经石峪,云峰 山诸石刻文字,极力地写出了自己的面貌。
林散之
被誉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其草书为二十世纪的 书坛增添了不少活力,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林散之是诗、书、画三绝的艺坛大家。他早年致力于 画,晚年又以书法名扬天下,然而,他自认为自已是 "诗第一,画第二,书第三",他自己亲手所书的墓碑 为"诗人林散之"。
沙孟海
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印学家。 早年得吴昌硕指授,其书法无论篆隶楷草,代表北碑雄强一路,在书法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书法以行草书最佳,尤其善作孽窠大字,人以为 “海内榜书,沙翁第一”其擘窠榜书气势宏大、点划精到,富现代感,以 气胜,且越大越壮观,此非胸有浩然之气不能致也,为当代书风典范。
沈尹默
近代中国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民国时期素有“南沈北于(右任)” 之称。虽以学帖出名,他在碑上也下了苦功。

董其昌的重要绘画理论主张与艺术成就

董其昌的重要绘画理论主张与艺术成就

董其昌的重要绘画理论主张与艺术成就董其昌是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书画家,在明末清初这个关键时期,提出了“崇古”、“南北宗论”等理论主张,并应用其身,形成了自己以“淡”为格调的艺术风格。

标签:董其昌;画论;“淡”中国绘画发展到明末清初,不仅各绘画风格和流派日臻成熟,而且各种绘画理论也日趋完善。

成熟的绘画需要完善的理论来指导,在明末清初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应属董其昌“画分南北宗”之说,其中虽有不严谨之处,但不伤大局,此后清初四王和八大、石涛等人又从两个不同的方面继承并光大了他的业绩,使中国传统山水画臻于完全成熟的境地。

董其昌在书、画两方面都很有造诣,并精于书画鉴赏,以禅绘画,提出南北宗论,并推崇南宗為文人正派。

其善画山水主要以董源、巨然、米氏父子及黄公望、倪瓒为宗,而运以己意,笔墨上追求秀雅蕴藉的效果与趣味拓展了文人山水画的新境界,结束了宋元以来的文人山水画的古典时期,开启了历史新纪元的大门。

“南北宗论”是董其昌按绘画创作方法和画家出身,把山水画分南北两派。

将水墨渲染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视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为北宗。

《画旨》卷上:“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

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骕,以至马夏辈。

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董巨、郭宗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

”由此可见,他将大小李将军称为北宗之祖,但将王维说成南宗开山鼻祖并无足够的史实证据,将郭宗恕、范宽列归为“南宗”近人亦多有訾议。

从维护“文人画”传统的纯洁性来说,对于某些画家乏于深厚的文化修养之病采,贬议之亦不为过。

但董其昌总结了数百年来山水画演化的发展的历史经验,或多或少认清了其中的历史轨迹。

董其昌明确主张“学古”必须“能变”,借古以开今。

《画旨》卷下:“学古人不能变,便是篱堵间物,去之转远,乃由绝似耳。

”董其昌的新复古主义的实质亦如元初的赵孟頫一样,仍为一种托古改制。

古代著名的十大画家,都是一代宗师,代表着一个时代,!

古代著名的十大画家,都是一代宗师,代表着一个时代,!

古代著名的⼗⼤画家,都是⼀代宗师,代表着⼀个时代,!1、顾恺之是东晋画家、绘画理论家、诗⼈,博学有才⽓,⼯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像、佛像、禽兽、⼭⽔等,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

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是对中国画发展保持影响的第⼀位画家,他不仅创造了⼈物画的基本模式,留下了最早的⼭⽔⼿稿《画云台⼭记》,⽽且提出如“传神论”这样可以坚守千年的绘画原则。

2、吴道⼦,(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名道⽞。

阳翟(今河南省禹州)⼈。

尊称画圣,吴道⼦幼年丧⽗,⽣活贫苦,很早就开始当画⼯兼雕塑⼯。

曾师从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成绩不⼤。

后专攻绘画,由于学习刻苦,进步很快,“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

曾任兖州瑕丘(今⼭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

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被尊称为“画圣”的⼈,⾮天纵奇才不能获如此殊荣,吴道⼦也确实厉害,他的许多发明创造是中国画历史中的最亮点,诸如⾼度的写实技巧、笔法的解放、⼭⽔画的正式确⽴等等,皆是肇始于吴道⼦。

吴道⼦对中国绘画的贡献是划时代的,如果没有他,中国画的发展不会如现在我们所见,历史将会改弦易辙。

3、王维(701年-761年,⼀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西运城)⼈,祖籍⼭西祁县,唐朝著名诗⼈、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多咏⼭⽔⽥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推其为南宗⼭⽔画之祖。

想象那种只可能属于中国⼈的美妙境地。

4、荆浩(约850-?),五代后梁画家。

字浩然,号洪⾕⼦。

⼭西沁⽔⼈。

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

擅画⼭⽔,师从张璪,吸取北⽅⼭⽔雄峻⽓格,作画'有笔有墨,⽔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种⾼深回环、⼤⼭堂堂的⽓势,为北⽅⼭⽔画派之祖。

米芾简介

米芾简介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祖籍太原,迁居襄阳。

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

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

世号米颠。

书画自成一家。

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

善诗,工书法,精鉴别。

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宋四家之一。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清远市清新县文化部门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偶然发现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墓葬。

该墓是米芾的衣冠冢,还是真墓?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始修于元末或明初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清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高峰介绍,清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员在该县秦皇山一带考察时,偶然发现一座古墓,墓碑上刻有“米元章”3个石刻大字▼米芾【mǐ f】(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

祖籍山西太原,曾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无为知军(遇石称兄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

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米芾纪念馆(米公祠),于1956 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

该纪念馆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沿江路的西段,原名“ 米家庵” ,是纪念北宋书画家、鉴赏家米芾而建的祠宇。

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米公祠始建无考,《襄阳县志》载:元末明初毁于▼介绍米芾自幼爱好读诗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六岁时能背诗百首,八岁学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小获声誉。

十八岁时,宋神宗继位,因不忘米芾母亲阎氏的乳褓旧情,恩赐米芾为秘书省校字郎,负责当时校对,订正讹误。

从此开始走上仕途,自到1107年卒于任。

米芾一生官阶不高,这与他不善官场逢迎,又为人▼家庭背景米芾五世祖米信,宋初勋臣。

《宋史》卷261有传,淳化五年(994年)卒,六十七岁。

张辛简历

张辛简历

小简历张辛,字此夫。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物和书画鉴定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古诗文、碑志写作名家,中国最早的考古学博士之一。

主要从事商周考古、古代物质文化史、古代文物及中国书画艺术等研究和教学。

数获北大优秀教学奖,曾被评为“北大十佳教师”。

教授科目主要有:《古代物质文化史》、《中国古代史》、《文物研究与鉴定》、《中国古代碑刻》、《中国古代书画》和研究生课《中国文化与古代文物研究》等。

发表学术专著和论文数十种,重要者如专著《中原地区东周陶器墓葬研究》、《中国古代礼器研究》、大型考古报告《天马曲村》、论文《礼与礼器》、《由大一、混沌说礼》、《玉器礼义论要》、《青铜器礼义论要》、《币帛礼义论要》、《器与尊彝名义说》、《论六尊六彝》等。

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研究亦用力甚勤,成绩卓著,被公认为北大乃至全国国学讲座名师。

讲题主要有:“中庸之道与礼乐文明”、“道、礼与和谐”、“经学与国学”、“五经导读”、“礼与礼器”、“由《论语》的几句话说中国文化要义”、“文化与文物”、“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诗书画与人生”及“说神、物和心”、“读《中庸》”、“读《大学》”、“读《诗经》”、“格律诗与手札写作”、“古代玉器及其鉴定”、“青铜器及其鉴定”、“中国书画道器说”等。

张先生系典型的传统型文人,精于书法,擅长古诗文、碑铭、手札和对联写作,曾主编《中国楹联大典》,为香港回归祖国所制《盛和宝鼎》撰铭。

北大《重修朗润园记》、海南《鹿龟酒铭》以及为北京迎奥运摄影巨制《新北京》所配长联等均为其名作。

又全国许多文化名人,诸如舒同、启功、秦孝仪、刘炳森等挽幛、碑铭及饶宗颐、季羡林等寿幛均特邀其撰写并书。

作为著名的书画理论家,还应邀为人撰写序跋数十篇,如《舒同书法艺术展序》、《标格高迈、擅步胜境——沈鹏、权昌伦书法二人集序》、《书札艺术及其鉴藏——名人书札欣赏与收藏序》等。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直书协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中央统战部台湾会馆书画馆秘书长等。

关于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

关于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

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都有谁?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1〕王羲之王羲之(303-361) 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

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

最终“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行书和草书成就相当高。

是一位影响及其深远的大书法家。

后世尊其为"书圣"。

几乎可以说,王羲之决定了其后2000年的书法发展方向。

其作《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2〕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为一代名臣。

德宗诏文称之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其书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

对后世影响巨大。

“颜体”犹如:“关羽坐帐,正气逼人。

”其楷书《多宝塔碑》,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

”行书《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大义凛然,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了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

略论董其昌书法艺术

略论董其昌书法艺术

略论董其昌书法艺术作者:齐观闪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0期摘要:在明代书法史上,董其昌称得上是影响巨大的开派大家,其书法和书法理论都独树一帜。

本文主要阐述董其昌的习书之路、独到的书法见解、书法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董其昌;书法;见解;特色;影响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55-02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书画家,书画理论家,“松江派”创始人。

他从书画理论到创作实践都有新的建树,在文人画发展史上堪称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其书风与画风甚为统一,文人气息颇浓,一生创作了大量书画作品,是一位集大成的书画家。

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公元一五五年),卒于毅宗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三十五岁时得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尝督湖广学政,官山东副史,至南京礼部上书。

其时党祸酷烈,他请求归乡。

崇祯初年,又掌詹事府事。

三年后,他就屡次上书乞休,诏加太子太保,卒赠太子太傅,谥文敏。

一、习书之路董其昌从小就生长于文化气氛浓厚的环境之中,在出仕前就与同乡画家顾正谊、莫是龙、嘉兴收藏家项元汴、致仕尚书陆树声等结下友谊,成为一位崭露头角的书画家。

他十七岁时参加松江府会考,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以为准可得魁,谁知发榜时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之下。

原因是衷贞吉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差,文章虽好,只能屈居第二。

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从此他发愤学习书法。

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其书法有了很大进步。

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终于考中进士,并因文章、书法优秀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

董其昌书法早年从颜真卿入手,后改学虞世南。

他认为唐书不如魏、晋,于是又学钟繇、王羲之,兼取李邕、徐浩、杨凝式、米芾等各家之长,自谓于率意中得秀色,其分行布白,疏宕秀逸,具有特色,晚年仍归入颜真卿。

董其昌曾自述学书经过:“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魏晋,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舍丙帖》,凡三年,自谓逼古……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评。

米芾

米芾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祖籍太原,迁居襄阳。

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

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

世号米颠。

书画自成一家。

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

善诗,工书法,精鉴别。

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宋四家之一。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介绍
米芾【mǐ fú】(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

祖籍山西太原,曾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无为知军(遇石称兄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

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

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

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

《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


为人不似唐人狂放,险而不怪,奇正相生。

注:“宋四书家”指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四人!
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但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

但如今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珊瑚笔架图》,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

然后再加上米点和题款,米家山水便赫然而出。

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

米芾学书优秀教案设计语文课件PPT

米芾学书优秀教案设计语文课件PPT

• 造诣 琢磨 私塾 字帖 • 窍门 不枉 目瞪口呆 • 苦心孤诣 莫名其妙
合作探究
• 米芾在私塾先生和秀才那里各 是怎样学习书法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米芾得到秀才的纸后是怎么做 的?
• 你认为米芾学写字的窍门是什 么?
• 米芾拿着五两纹银买的那张纸, 左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张普通的 纸。可他再也不敢轻易下笔,只是 在那里认真地琢磨字帖,用手在书 案上画来画去,想着每个字的间架 结构和运笔方法。琢磨来,琢磨去 他便入了迷,把字帖上的字一个一 个地都印进了自己的脑海里。
写好字的窍门
• 学写字不只是动 笔,还要动心,不但要 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 心领神会,才能写好。
•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 获?联系实际谈谈你学完这
篇课文的体会或者启发,好 吗?
•塾 琢 窍 枉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24 米芾学书
•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 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 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 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 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 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 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 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 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 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书法家杨建平

书法家杨建平

杨建平艺术简历:(1966、11、25)杨建平,号墨茗轩主。

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国学理论家,文化学者,国际易经学会会员,国学讲师。

现任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世界华人华侨艺术家联谊会副主席,中华传统文化书画研究院秘书长。

自幼受家庭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书法、国画情有独钟。

长年坚持临摹古代经典法帖练就了深厚的传统功底。

经过近四十年的艰苦探索与研习,在书画创作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终于在当今群雄四起的书画艺术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书画作品在国际和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屡创新高。

2013年单幅六尺横幅书法作品拍卖成交价2万8千元人民币。

书画作品市场润格评估价格在3千至5千元之间。

表现出了强劲的上
升趋势。

逐渐成为国内书画艺术领域极具潜力的书画家。

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画展中获奖并取得了张海、范曾等大家的一致好评。

2007年9月在纪念草圣怀素诞辰127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

作品入编《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名录》。

2008年元月在第四届欧阳询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

同年12月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上获一等奖。

2009年8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诗书画大展中荣获金奖。

2010年百幅作品参加日韩新马等四国巡展一举成功。

2014年3月携百余幅书画作品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参展。

同年应《世界知识画报》推荐入选外交部《百位国礼艺术家名录.》书画作品欣赏:。

古代诗人米芾简介

古代诗人米芾简介

⽶芾,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吴⼈,祖籍太原。

天资⾼迈、⼈物萧散,好洁成癖。

被服效唐⼈,多蓄奇⽯。

世号⽶颠。

书画⾃成⼀家。

精于鉴别。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礼部员外郎。

善,⼯书法,擅篆、⾪、楷、⾏、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平⽶芾(读⾳:mǐ fú ),字元章,号襄阳居⼠、海岳⼭⼈等,汉族,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初名黻,字元章。

外号很多:襄阳漫⼠、⿅门居⼠、海岳外史、淮阳外史,⼜有中岳外史、净名庵主、溪堂、⽆碍居⼠,晚年号⽶⽼。

⽶芾⾃称楚国⽒之后(远祖为⽕正祝融、鬻熊),故⾃题偶作黻(芾)、楚国⽶黻(芾)、⽕正后⼈、鬻熊后⼈。

)⽶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信,⾼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名佐,字光辅,官职武卫将军。

其母阎⽒,曾为宋英宗赵曙皇后⾼⽒的乳娘。

⽶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礼部员外郎。

善诗,⼯书法,擅篆、⾪、楷、⾏、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初师当时某位秀才,后是欧阳洵、,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谓刷字,与、、并称宋代四⼤书法家。

其绘画擅长枯⽊⽵⽯,尤⼯⽔墨⼭⽔。

以书法中的`点⼊画,⽤⼤笔触⽔墨表现烟云风⾬变幻中的江南⼭⽔,⼈称⽶⽒云⼭,富有创造性。

⽶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绘画作品传世。

著《⼭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芾书法宋代以来,为后世所景仰,其作书谓刷字,意指其作书⾏笔⽅法与前⼈不同。

《宋史》载:⽶元章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

书毕,掷笔于地,⼤⾔⽈:‘⼀洗⼆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

’徽宗潜⽴于屏风后闻之,不觉步出纵观。

公元1107年,⽶芾病逝,享年57岁。

晚清名家张义泰简介

晚清名家张义泰简介

晚清名家张义泰简介
张义泰(1840年-1918年),字文卓,号雪堂,晚清时期著名书画家、书法家、诗人、书法理论家。

江苏常熟人,自幼好学,精通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

张义泰兼精隶、楷、行、草书,擅长运笔奔放、气势磅礴,尤其擅长楷书。

其楷书兼收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之大成,笔力遒劲有力、端庄秀丽,被誉为“明清楷书之冠”。

张义泰所作诗词清新脱俗、含蓄典雅。

他还是书法理论家,主张“气势为先”、“笔力为主”,强调书法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性。

张义泰的艺术成就和理论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后来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 1 -。

近现代书画名家简介

近现代书画名家简介

近现代书画名家简介:AB白雪石(1915-) 北京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白蕉(1907-1969) 上海金山人.著名书画家,善画兰,擅行、草书。

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陈大羽(1912-)广东潮阳人.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江苏书协副主席。

陈子毅(1919-) 广东新会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广州市文联委员,广州市文史馆副馆长.陈树人(1884--1948)广东番禺人.擅山水花卉,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大家.陈家泠(1937-)浙江永康人.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师从陆俨少,中国美协会员.陈师曾(1876-1923) 江西修水人.著名书画家,曾得吴昌硕指授,早年任教育部编审.陈曾寿(1877-1994)湖北蕲水人.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御史.擅画松,兼山水,善诗.陈洪绶(1598-1652)浙江诸暨人.擅画人物、任女,造型夸张,也工花鸟草虫,富有装饰味.陈鸿寿(1768-1822)浙江钱塘人.擅篆刻,诗文书画皆精,为西泠八家之一.曹克家(1906-1979) 北京人,生前为中国美协会员.擅画猫.崔子范(1915-) 山东莱阳人.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北京中国花鸟画研究会会长.D戴鉴山东集宁人.字赋轩.号石坪.清代画家.擅山水.邓芬(1892-1868)广东海南人.诗、书、画、乐,无所不精。

邓散木(1898-1963)上海人.著名书画家,工四体书,亦善墨竹、墨荷。

F方济众(1923-1987)陕西勉县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书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院长.丰子恺(1898-1975)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其画设色平涂,风格朴素。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喻人.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傅小石(1932-)江西新喻人.傅抱石长子.现为江苏省美术馆画师.傅二石(1936-)江西新喻人.傅抱石次子,兼作山水画和人物画.范曾(1938- )江苏南通人.曾任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中国美协会员.方楚雄(1950-) 中国美协会员.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方增先(1931-)浙江兰溪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浙江美学院教授,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方介堪(1901-1987)浙江温州人,著名书画篆刻家,生前为中国书协名誉理事,西冷印社副社长。

书法家介绍

书法家介绍

书法家介绍书法家介绍钟繇——正书之祖,天然第一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

东汉未,钟繇被举为孝廉而走上仕途,汉灵帝时任黄门侍郎,三国时,在魏官至太傅,史称钟太傅。

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很高,与张芝、王羲之、王献之被称为“四贤”,后来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钟繇善铭石书、章程书和行狎书(即隶书、楷书和行书)。

钟繇在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是小楷,被尊为“正书之祖”。

现存传世作品主要是小楷,代表作有《贺捷表》、《荐季直表》、《宣示表》、《力命表》等。

王羲之——雄秀之气,出于天然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

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献之——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

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

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

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过早病卒。

王献之的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

另外,《鸭头丸帖》、《中秋帖》、《东山帖》等作品,也都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梁巘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评书帖》是其书法理论的代表作,《承晋斋积闻录》是其后学所辑理论文集,许多研究把梁巘的书学思想归结为“重执笔”和“尚劲健”。

笔者认为,梁巘书学观涵盖诸多方面,其批评观、帖学观、学书观更值得研究。

梁巘的书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评书帖》与《承晋斋积闻录》中,笔者认为,其书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执笔观《评书帖》文约理瞻,多发前人所未发,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文中有许多关于书法学习要领的论述,颇宜后学。

《评书帖》开篇即是“执笔歌”。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梁氏关于“笔法”的诸多观点:其一,强调执笔的重要性。

“执笔功能十居八”正是赵孟睢坝帽是Ч挪灰住毖有其二,破析执笔方法。

“一管分为上下中,真字小字靠下拢,行书大字从中执,草书执上始能工。

”其三,强调执笔姿势。

“大指中指死力掐,圆如龙睛中虚发,食指名指上下推,亦须着力相撑插。

禁指无用任其闲,手背内坎半朝天,始能沉着坚而实,个中精力悟通玄。

笔管上向怀中入,下截笔锋向外出,腕力挺住不须摇,转运全在肘力熟。

悬腕悬肘力方全,用力如抱婴儿圆,勿令偏窄贴身边。

总之执笔功期远,紧要着力力无浅,古人有言良不诬,抉破纸兮撮破管。

”(以上均见《执笔歌》)其四、讲究选笔。

用硬笔,须笔锋揉入画中;用软笔,要提得空。

用软笔,管少侧,笔锋外出,笔肚着纸,然后指挥如意。

用硬笔,管竖起,则笔锋透背,无涩滞之病。

(《评书帖》)其五、宣扬笔法传承。

“董公其昌传执笔法于其邑沈公荃,荃传王公鸿绪,鸿绪传张公照,照传何公国宗,国宗传白下梅君釴。

”(《评书帖》)其六、注重指法。

执笔大、中、食三指宜死,肘宜活。

低则沉着,高则飘逸。

(《评书帖》)其七、阐述笔法对风格的影响。

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

……汪退谷得执笔法,书绝瘦硬,颉顽得天,诸子莫及。

(《评书帖》)梁巘《行书七绝诗轴》纸本行书117×5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二、审美观梁巘的书法审美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即劲、苍、清、瘦、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彦远张彦远(815—907年)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

字爱宾。

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

出身宰相世家,曾任舒州刺史、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寺卿。

家藏法书名画甚丰,精于鉴赏,擅长书画,无作品传世。

著《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

张彦远出生世宦书香之家。

高祖张嘉贞,开元年间官至中书令,生平喜收藏书画,善张彦远书法,尤长于大字。

曾祖张延赏,大历年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亦雅善书画,人称“妙合钟(繇)张(怀瓘)”,墨迹高古。

其祖父张弘靖,累官至刑部尚书同平章事,太子太师。

善书法,“书体三变,为时所称。

”亦喜藏书法名画,轴帙满架。

自张彦远高祖至祖父,一门三代都官至宰相,故当时号“三相张氏”。

其父张文规,官至殿中侍御史,“少耽墨妙,备尽楷模,彦远自幼及长,习熟知见”。

张彦远初为左补阙,在大中初年(847年),迁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乾符初年(874年),任大理卿。

张彦远出生在三代相门,钟鸣鼎食的宦族,其家又世代喜好和注意书法绘画的艺术实践和收藏鉴赏,拥有大量的古今字画佳作,几乎可以与皇室的收藏媲美。

在这种家庭文化的氛围中,使张彦远在书法及绘画方面,尤其是在书画理论和书画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可是,张彦远用力最勤,笃于成癖的主要还是在书画收藏鉴赏及书画理论、书画史著述方面。

他自云:“余自弱年鸠集遗失,鉴玩装理,昼夜精勤。

每获一卷,遇一幅,必孜孜葺缀,竟日宝玩。

可致者必货敝衣,减粝食。

妻子僮仆切切嗤笑。

……爱好愈笃,近于成癖。

每清晨闲景,竹窗松轩,以千乘为轻,以一瓢为倦。

身外之累,且无长物,唯书与画,犹未忘情。

既颓然以忘言,又怡然以观阅。

”这段自述真实地反映出张彦远对书画艺术热爱之深和在体验艺术的神奇境界时超然物外的胸怀。

2背景古代关于绘画艺术的著作,自顾恺之对于前代若干重要画家及作品的论述,谢赫提出“六法”并对于南朝前期画家进行了系统的评论以来,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第一部重要的著作。

张彦远是宰相世家,高祖张嘉贞、曾祖张延赏、祖父张弘靖,曾先后作过宰相,对于绘画和书法都有浓厚的兴趣,张家的世交李勉父子也是身居显职,而且爱好书画。

他们和当时的皇室及其他贵族一样,承继了南朝的重鉴赏收藏的传统。

这样的社会条件培养了张彦远对于绘画和书法的研究兴趣,他的两部著作:《历代名画记》和《法书要录》分别就绘画和书法搜集了丰富的前代的材料,尤其前一书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是对于中国古代美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贡献。

3著作《历代名画记》《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关于绘画艺术的通史。

在他这部书出现以前,根据他所提出来的材料知道已经有过以下这些著作:后魏孙畅之有《述画记》,梁武帝、齐谢赫、陈姚最、隋沙门彦棕、唐李嗣真、刘整、顾况都有过画评,裴孝源有《贞观公私画录》,窦蒙有《画拾遗录》,这些书大多都还保存到现在,但张彦远认为“率皆浅薄漏略,不越数纸”。

因而他集中并整理了前人的著作,又单独搜求了一些历史材料,写出了《历代名画记》十卷。

《历代名画记》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画家传记及有关的资料、作品的鉴藏。

在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的一部分中,概括了张氏对于古代绘画传统的形成与演变的正确的理解。

在“叙画之源流”一节中,他指出了绘画艺术是一重要的文化现象,绘画是形象的教育工具。

“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一节中,从师资《双骑图》唐代韦偃传授的关系追溯画家们的一脉相传的承继关系,强调绘画艺术的传统性,而同时又指出“衣服、车舆、风土、人情,年代各异,南北有殊”,要认真对待内容上的现实性。

在“论画六法”及“论画体工用?写”两节中发挥了他对于谢赫“六法论”的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对象的生动的神韵是刻画形似的目的,他反对琐碎的描绘:“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其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

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

”他很赞美南北朝画家们刻画形似产生一定的美的效果,并同时创造一定的风格,“论顾陆张吴用笔”一节中张彦远讨论了以造型为目的的线纹的节奏感和线纹在中国绘画中形成画家独特风格时的决定性作用。

“论画山水树石”一节对于在唐代方始成为一种绘画体裁的山水画的演变有精辟的论述,在这一节中他所说的山水画在南北朝和隋唐之际的风格特点以及他在其它章节中谈到的关于前代绘画表现的特点,当今天我们利用现存实例加以比较时,可证明他的评述是很准确的。

《历代名画记》中画家传记及有关的资料的一部分在全书占篇幅较多。

所记画家包括从远古的时代开始而截止到作者的生活年代(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

其中最重要的是魏晋南北朝隋唐的一段,本书中保存的资料中包括史书的记载,南朝人士的评论,画家自己的著作和唐代尚在的画迹,这些资料成为后世研究古代绘画史的仅有的根据。

但其中也有严重的缺点,即较缺少北朝绘画的史料,因而造成后世唯有南朝才发展了绘画艺术的不恰当的概念。

关于鉴藏的部分,叙述了书画鉴藏工作的历史发展,唐代鉴藏的情况(如购买的市价、仗势豪夺的行为等)以及在鉴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的印鉴的辨识验证,收藏工作中的装褙裱轴,复制临摹等,可见中国传统的书画鉴识的工作在唐代已具有一定的科学水平,《历代名画记》中的评述是正式予以整理及记录的开始。

部书写成于大中元年(公元八四七年),它为前代的中国绘画理论和历史的研究作了总结,并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继续着这一著作,历代都有新的积累,而出现了阐述中国绘画艺术在各个时代发展的一系列著作。

《历代名画记》共10卷,成书于大中元年(847年),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美术通史著作,包蕴宏富,见解深微,所保存的资料也十分珍贵,被人誉为画史中的《史记》,地位极高。

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对绘画理论诸方面问题作了精详的阐述,时有发挥创见。

如他明确提出和肯定的绘画的功用问题,他对谢赫的“六法论”详加阐述而又进一步发挥,他强调辩证地而不是割裂地谈“六法”,更多地要求重视形似之外的“气韵”。

他提出了“自然”、“神”,“妙”、“能”、“谨细”这样5个标准,同时就画家的师承、修养诸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有关看法。

《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巨著,它总结了前人有关绘画史和绘画理论的研究成果,继承发展了史、论结合的优良传统,开创了绘画通史的科学体例,是我国绘画史和绘画理论方面的“百科全书”。

《法书要录》张彦远又著有《法书要录》,共10卷,是书“采掇自古论书,凡百篇,勒为十卷”。

收录了自东汉至唐代元和年间各家的书法理论文字,著录了大量书法名迹,采掇宏富,编辑精审,许多有关书法的记述著作,均赖此书以存留,是目前研究中国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重要文献,中国唐代书学论著总集。

张彦远编著。

张彦远,字爱宾,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

出生于缙绅大族,高祖嘉贞相玄宗,曾祖延赏相德宗,祖弘靖相宪宗,有“三相张家”之称。

张彦远官至大理卿。

博学有文辞,尤工书法,擅长隶书。

曾书有《三祖大师碑阴记》、《山行诗》等。

其著作尚有《历代名画记》。

《法书要录》10卷,编辑东汉至唐元和(806~820)年间书论法理著作39种,其中有的只存其目,实只34篇。

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评论说:采摭繁富,后之论书者,大抵以此为据。

作者亦自评此书及另一著述《历代名画记》说:有好事者得余二书,书画之事毕矣。

书中编入的赵壹《非草书》、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王僧虔《论书》、虞龢《论书表》、梁武帝《论锺书十二意》、《与陶隐居论书启九首》、庾肩吾《书品》和李嗣真《书后品》、窦皋《述书赋》和张怀瓘《书断》等,都是古代书论中的名篇。

流传甚广的传为卫铄的《笔阵图》和王羲之的《题笔阵图后》也都收入在内。

张彦远撰成《历代名画记》和《法书要录》二书后,不无自豪地宣称:“有好事者得余二书,书画之事毕矣!”而“观其编次之差,果非虚语。

”此外,张彦远还曾搜罗古今名画,撰成《名画猎精》一书,尽品评鉴赏之能事,其书今存一卷本及三卷本两种。

《论画六法》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模移写。

”自古画人,罕能兼之。

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彦远试论之曰: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

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

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也。

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

然则古之嫔,擘纤而胸束;古之马,喙尖而腹细;古之台阁竦峙,古之服饰容曳。

故古画非特变态有奇意也,抑亦物象殊也。

至于台阁树石、车舆器物,无生动之可拟,无气韵之可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

顾恺之曰:“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其台阁一定器耳,差易为也。

”斯言得之。

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

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

故韩子曰:“狗马难,鬼神易。

狗马乃凡俗所见,鬼神乃谲怪之状。

”斯言得之。

至于经管位置,则画之总要。

自顾、陆以降,画迹鲜存,难悉详之。

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所以气韵雄状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

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

至于传模移写,乃画家末事。

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呜呼!今之人斯艺不至也。

宋朝顾骏之常结构高楼以为画所,每登楼去梯,家人罕见。

若时景融朗,然后含毫;天地阴惨,则不操笔。

今之画人,笔墨混于尘埃,丹青和其泥滓,徒污绢素,岂曰绘画?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

4评价张彦远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绘画理论上。

他把绘画艺术的存在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认为绘画是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指出绘画具有极大的社会教育功用和特殊的艺术审美功能,它可以“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因而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

首次提出中国造型艺术的重要特点是“书画同体”。

在中国美学史上最早对谢赫的“六法”进行了阐述和发挥,把形似和神似作为“气韵生动”的核心内容,强调通过象形来表现对象的骨气。

崇尚自然美,以“自然”为艺术美的最高准则和理想。

总结张彦远的艺术观点主要有几项特征,他在肯定谢赫等人关于绘画具有道德的,政治的功能以外,更重视绘画本身的意义。

张彦远强调绘画需要天才,反对呆板的死画,他强调绘画技巧的根本在于立意和用笔。

他还强调绘画艺术的文化品味,特别看重画家的人格,他最早提出绘画是有教养、有学问、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的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