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习题
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整册综合练习:稳态和环境
稳态与环境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
如图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kJ/(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表示细胞呼吸,其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5%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粪便流入分解者2.下列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消耗能量B.兴奋传递过程中不消耗能量C.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D.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参与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水盐平衡中枢D.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4.人工催化鲤鱼产卵采用的是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的方法,理由是()A.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C.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D.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使鲤鱼生长加快,提前进入繁殖期5.专家指出,90%以上的感冒无需用抗菌药,对付感冒要休息、补水和维生素C。
多数感冒不治疗也会好,人体这种免疫属于()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C.免疫治疗D.免疫预防6.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阻断了部分Na+通道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7.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8.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利用昆虫的信息激素类似物诱捕有害昆虫C.放置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D.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9.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 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前膜C.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D.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11.下图为突触的部分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a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 c的释放与b的流动性有关C. d对c的识别具有特异性D.若c为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在e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12.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高二生物《稳态与环境》试题集(66)新人教版必修3
高二生物《稳态与环境》试题集(66)新人教版必修3 1.(2012·安徽皖南八校联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⑤喝牛奶,进入胃中⑥口服抗菌药物⑦肌肉注射青霉素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②③⑦B.①②③⑦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解析:选A。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递质小泡在突触小体中,属于细胞内部环境;喝牛奶和口服药物都在消化道中、精子进入输卵管都不是内环境。
2.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解析:选A。
①、②、③、④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乙酰胆碱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其中的液体为组织液)的一种神经递质。
3.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解析:选D。
内环境主要指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调节也主要是对细胞外液成分的调节,而红骨髓产生新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成分的调节。
4.(2011·上海)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中枢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素的调节解析:选C。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即免疫分子;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素均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必修3《稳态与环境》生物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题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必修3《稳态与环境》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影响B、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D、目前世界人口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增长过快【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等,下列哪个选项属于间接价值(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B、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和生态系统的总称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C、自然保护区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人类生活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纯天然谷物食品,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尽可放心食用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防止大气中CO2增长过快C、发霉的、熏制的、烤焦的及高脂肪的食品,长期食用容易导致细胞癌变D、运动时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
生物必修三单元测试题稳态与环境第五、第六章
模块三《稳态与环境》第五、第六章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份、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环境2.下列属于分解者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B.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C.属于自养型的微生物 D.属于异养型的全数微生物3.一种传染病的流行使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野兔全数死亡。
在一条有野兔参加组成的食物链中,第一受其害的是A.生产者 B.低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4.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一项是A.草→田鼠→兔→鹿 B.蝗虫→麻雀→ 鹰→狼C.虾→鱼→海豹→北极熊 D.绿藻→虾→鱼→鳖5.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别离是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6.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刻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若是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转变7.按照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耗量最少,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A.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猪肉等家畜的肉类为主8.人们常常利用能量金字塔来讲明生态系统中哪二者之间的关系A.能量与营养级 B.能量与个体大小C.能量与个体数量 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低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别离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别离为M1、M2,则下列4项中正确的是A.N1·M1>N2·M2 B.N1·M1=N2·M2C.N1·M1<N2·M2 D.N1·M1≥N2·M210.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超过5个,其主要原因是A.环境资源有限B.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C.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散失D.A+B+C11.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
人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答案和提示第1章人体的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六)练习基础题 1.C。
2.B。
3.B。
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拓展题(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3)肾小管的重吸收。
(4)皮肤。
第2节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四)练习基础题 1.D。
2.C。
3.D。
4.提示: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各种生化反应的总和。
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
当环境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进行;当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动就会受影响。
因此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拓展题提示:当动物进食高浓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暂时升高。
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加速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浓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具体调节机制可参考第2章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容。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1. 判断(1)×(2)√(3)×(4)√2. 选择(1)D;(2)D;(3)D3. 画概念图(略)二、知识迁移(1)水是良好的容积,为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溶液环境;水是体物质运输的载体,水在体温调节方面有作用;水是某些生化反应的反应物;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等(2)说明健康的人体具有维持体水平衡的能力。
三、技能应用(1)否(2)血液中的糖分既可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物质,也可来源于其他物质的体转化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七)练习基础题 1.B。
2.大脑、小脑和脑干。
拓展题 1.b、c、d、e。
2.提示:都表现为电位差,但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细胞膜两侧带电粒子的跨膜运动形成的。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三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三教材课后习题答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答案和提示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问题探讨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二)思考与讨论1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资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团体。
图1-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三)资料分析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Mg、Fe、Cl、HPO 4SO4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类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高二生物 人教版必修3 稳态与环境 期末考试及答案
高二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期末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C.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2.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 B.200只C.300只 D.400只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5.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6.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7.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8.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A.1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9.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练习答案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练习答案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基础题1.C 2.B 3.B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拓展题】(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3)肾小管的重吸收(4)皮肤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基础题1.D 2.C 3.D4.提示: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总和。
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
当内环境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进行;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动就会受影响。
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拓展题】提示:当动物进食高浓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暂时升高。
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加速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浓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具体调节机制可参考第2章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
自我检测-第1章一、概念检测【1.判断】(1)×(2)√(3)×(4)√【2.选择】(1)D (2)D(3)D3.画概念图:见下图二、知识迁移(1)水是良好的溶剂,为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溶液环境;水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水在体温调节方面有作用;水是某些生化反应的反应物;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等。
(2)说明健康的人体具有维持体内水平衡的能力。
三、技能应用(1)否。
(2)血液中的糖分既可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物质,也可来源于其他物质在体内的转化。
四、思维拓展提示: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主要由氧源(气瓶)和供气调压组件、水升华器和水冷却循环装置、空气净化组件、通风组件、通信设备、应急供氧分系统、控制组件和电源、报警分系统、遥测分系统等组成。
它能够为航天员提供呼吸用氧,并控制服装内的压力和温度,清除航天服内C02、臭味、湿气和微量污染等。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期末复习训练题答案(必修3)
·1·高三生物期末复习题二(必修3)一、选择题1.取健康人的血液若干毫升,加入抗凝剂后静置,再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适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内试管液体中的葡萄糖含量()A.逐渐减少B.基本不变C.不断增加D.先增后减2.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使靶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进行了信息交流C.激素只能与其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成分是糖蛋白或糖脂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的时间越长,说明这种激素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A~1.2 g/L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而使BC段显著下降D.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不断分解,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4.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5.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6.右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
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A.ⅠB.ⅢC.ⅣD.Ⅴ7.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8.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B.有两种说法正确C.有三种说法正确D.四种说法都正确9.据下图回答问题:如果环境剧变或某种植物病毒爆发,哪种植物的生存几率最大()A.栽培小麦B.栽培玉米C.野生小麦D.野生玉米10.去除蛙的脑而保留脊髓,做成脊蛙。
必修3 稳态与环境复习测试(一)
必修3 稳态与环境复习测试(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氨基酸、CO2和甲状腺激素④呼吸氧化酶、尿素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组织液也称为细胞间隙液,过量的组织液滞留在细胞间隙可引发组织水肿。
水肿的形成与内环境液体交换异常以及全身多个器官的代谢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组织水肿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蛋白如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合成减少时,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可引发组织水肿B.淋巴管发生细胞癌变引起淋巴管占位性堵塞可引发组织水肿C.当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并阻碍组织液回流至毛细血管时可引发组织水肿D.局部炎症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到组织液可引发组织水肿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成人能够“憋尿”说明脊髓的相应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B.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大脑皮层的V区受损的患者看不见文字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4.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期缺碘会导致机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5.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
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1 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图2 ③处膜外为负电位,而Na+浓度膜外小于膜内C.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图2 ④处Na+的内流速率比⑤处更大6.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上升。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3《稳态与环境》生物人教版习题精选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3《稳态与环境》生物人教版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下列哪些物质发挥生理作用后就会灭活?①溶菌酶② 促胰液素③抗天花病毒抗体④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⑤ 钾离子载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
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上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B、若上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C、若上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D、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人们常用注射垂体制备物的方法来促使鱼排卵,这是由于垂体能分泌( )A、性激素B、促性腺激素C、催乳素D、生长激素【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B、记忆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的抗体C、人体的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D、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婴幼儿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下列哪一种现象将会出现( )A、新陈代谢增强B、甲状腺萎缩C、智力发育受影响D、生长较快【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这属(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图显示某免疫细胞正在发挥免疫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图中①②的空间结构不同B、分泌③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若③为抗体,则此免疫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若③为淋巴因子,则其能杀死抗原细胞【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表示巨噬细胞对H7N9病毒分子的处理和呈递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此过程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发生B、成熟的T细胞只能接受抗原-MHC复合体的刺激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攻击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感染细胞D、巨噬细胞中抗原-MHC复合体的形成与溶酶体有关【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依次是内分泌腺(细胞)、其分泌的激素名称、该激素的作用,错误的一项是( )A、胰岛B细胞、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B、下丘脑、抗利尿激素、使尿量增加C、肾上腺、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浓度D、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增强机体代谢【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HIV入侵人体后,主要侵染人体的细胞2C、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细胞3、细胞4、细胞5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农民常在夜间使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这主要是利用害虫的( )。
人教版新人教必修三14章稳态与环境月考试题.doc
生命活动的调节(必修三 1 — 3章)第I 卷(选择题,共70 分).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倉物中糖类消化吸收d* 糖元分解旦f非糖物质转化血④・穗*氧化分解 *■合成糖元■转变城脂肪、菜些氨基酸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当人体识别、消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功能过低时,可能导 致 A •恶性肿瘤 B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肝炎 D .药物及食物的过敏反应 2. 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的浅黄色的液体来源于( A.组织液 B. 血浆 C. 淋巴3. 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但是(A.淋巴和组织液中无蛋白质C.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 4. 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B ) A 、过敏性鼻炎 B 、血友病5.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 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 )A .碳酸氢钠B •碳酸 下列反应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见到话梅分泌唾液 C.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 D. B ) 血清 C )B.淋巴、 D •血浆中无大分子蛋白质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 C 、艾滋病 但不会引起血浆 D 、系统性红班狼疮 pH 发生剧烈的变化。
其 6. B. D.7. 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 C.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 •三磷酸腺苷 D ) 一粒糖放入口中,就分泌唾液 婴儿出生就会允吸 ( )B.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 D.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不懂别人的谈.钾离子 8. 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对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 ①胰岛 ②胃腺 ③胆囊 ④肝脏 ⑤肾小管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9. A 、 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 、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 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10.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C 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11.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B.C. T 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D. B 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D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A B 为神经纤维上的实12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神经毒素和止痛药、损伤部位的判定、抑制性神经递质
神经毒素和止痛药1.在突触传递中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地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中,使()A.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B.突触得以为下次传递作准备C.另一个神经元受抑制D.反射过程完成2.在突触后膜上具有分解递质的酶,根据突触的功能推测,此类酶的生理功能应该是使突触后膜()A.及时接受新递质的作用B.不再接受新递质的刺激C.及时由兴奋转变为抑制D.及时由抑制转变为兴奋3.(08江苏生物)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4.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
它能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递的作用是()A.使兴奋的传递中断B.使兴奋传递加速C.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D.使另一种神经元产生抑制5.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的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6.突触小泡中含有乙酰胆碱,它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被胆碱酯酶分解,有机磷农药则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当人体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会发生的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7.(03江苏)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8.止痛药(阿托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3稳态与环境习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剧烈运动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2.在某动物的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该动物将表现为( )A.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B.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D.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3.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D.通过导管运输4.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5.下列与免疫功能无.关的疾病是()A.过敏性鼻炎B.血友病C.艾滋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6.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B.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患者的细胞免疫有缺陷D.体液免疫仅依靠B细胞就可以完成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一类有机物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8.疟原虫入侵红细胞引起人患疟疾,同时人体也能够产生抵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力。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疟原虫入侵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确定疟原虫的抗原结构有助于疫苗的研制C.人抵抗疟疾不需要非特异性免疫D.淋巴因子能够增强抵抗疟原虫的免疫功能9. 下列关于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血钠含量下降时,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B.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在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都起作用C.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致使体液丢失,都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通常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量与体表排出的水量相等10.对某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地段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约为6.5株/mB.该组数据采集的方法为样方法C.另一小组再次调查,所得的数据完全相同D.该调查必须是随机选取的样方11.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食物数量、天敌、传染病都可以抑制种群的增长B.用人工方法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C.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数量达到K值时,自然增长率最大D.空间、资源和其它生物都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12.图6表示数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的某种群在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后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D.若图④所示为海洋中某鱼的种群,在d点时进行捕捞,捕捞量大于K/213.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逐渐形成了群落的结构B.生物在时间上的不同配置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中生物的生态位分离,缓解了种间竞争D.温度和水分是导致群落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14.图7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情况,图中的箭头为能量的移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②分解者可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所有能量进行生长繁殖③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④人处于第二营养级比起处于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5.下列关于生产量或生物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量就是某一营养级的净生产量在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B.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之间的差值是呼吸量C.海洋中次级消费者的生物量不可能高于生产者的生物量D.净初级生产量中的一小部分转化为了次级生产量16..图8表示A 、B 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①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比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③若A 和B 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 能养活10000人,则B 最多能养活2000人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 中的人比 B 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17.图9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由生产者、II 、III和IV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①⑦⑧过程以CO 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于⑥过程18.关于生物同化量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营养级储存的能量B.食物消化后粪便中的总能量C.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D.从消化道吸收后合成有机物中的能量19.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稳态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稳定不变B.生态系统具有完整而且稳定不变的营养结构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收支稳定不变D.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能力20.下列关于图中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对能量的充分利用,物质的良性循环B.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9图8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22.紫茎泽兰具有外来引进植物的许多特点:生长迅速、繁殖力强、光合效率高、能产生毒素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并能毒害动物。
试判断引入紫茎泽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 A.增加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 B.提高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C.改变其他物种的生活习性D.改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3. 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表中NP=GP-R。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B.④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其粪便中C.若本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D.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2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②③④⑤⑥C.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D.图中能弯曲生长的是③和⑤25.如果饮用水中被一种雌性激素类似物污染,可能会导致下列哪种结果()A.雌性个体的促性腺激素含量上升B.雌性个体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上升C.雌性个体的分泌雌激素含量上升D.对雌性个体的卵泡刺激增强26.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加B.B细胞和T细胞所含的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D.记忆细胞的作用与外来抗原的多少有关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GP)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R)①15.91 2.68 13.23②871.27 369.69 501.58③0.88 0.34 0.54④141.20 62.07 79.13⑤211.85 19.26 192.59胆碱酯酶 图8 图9 27.右图为人体神经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构成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B.神经细胞含有DNA 的膜性细胞器是②C.图中③所指的结构是突触且共有5个D.图中④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28.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主要功能是从神经细胞携带信号到肌肉。
一旦信号通过后,立即发生乙酰胆碱 乙酸+胆碱。
分解后的胆碱在Na +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防止递质长时间起作用B.该酶是生物体内催化效率较低的酶之一C.胆碱被运入细胞再次合成乙酰胆碱D.神经毒气与该酶结合可扰乱心肌信息传递29.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肾上腺素可使机体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产热量B.寒冷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C.炎热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D.在炎热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热量30.图8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③表示将抗原传递给④ B.细胞②、④、⑦能够直接识别抗原C.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是细胞⑦的特征之一D.⑦能分泌抗体,而④不能分泌抗体31.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的指标是( )A. 在群落中作用最大的物种B. 在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物种C.占有最大生存空间的物种D.有最大生物量的物种32.图9是对某地种植的广东松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A.总能量增加B.种群密度上升C.环境阻力不变D.营养级能量降低33.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发展期→成熟期,群落演替的趋势较为明显。
下列四项趋势中,不正确的是 ( ) 选项生态特征 发展期 成熟期 A营养结构 简单 复杂 B有机物总量 较少 较多 C自动调节能力 强 弱 D 动物类群丰富度 较低 较高34.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图14 35.“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的H 和N 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C.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D.利用高温等常规方法不能杀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36.研究某一水域生态系统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体积的水中过滤出来,测定出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C.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37.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神经细胞能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基础是膜的选择透过性B .局部电流会刺激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去极化C .神经纤维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后兴奋会向两端进行传导D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是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38.下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且细胞a 是吞噬细胞B.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 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C.图中d 为抗体,且能分布到血液或内环境中起作用D.若HIV 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 淋巴细胞39.右图表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子季节性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