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稳态与环境记忆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3、细胞外液的成分

a.水,无机盐(Na+, Cl-),蛋白质(血浆蛋白)

b.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c.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d.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

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稳态与环境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表示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本文将从碳水化合物代谢、氮代谢、生态位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对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进行知识点总结。

1.碳水化合物代谢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合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2)呼吸作用:生物体将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在细胞内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发酵:在无氧条件下,生物体通过发酵产生能量。常见的发酵有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2.氮代谢

(1)氮的吸收和固定: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无机氮,如硝酸盐和铵盐。一些细菌还能将氮气转化为氨,这个过程称为固氮。

(2)氨的转化:植物将吸收到的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化合物,如氨基酸和蛋白质。此过程需要一系列的酶参与,如氨基酸合成酶和蛋白质合成酶。

(3)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物质,它们不仅参与构建细胞和组织,还参与酶的合成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等。蛋白质代谢包括合成、降解和修复等过程。

3.生态位

(1)生态位的定义: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其所生活的生物群落中的

地位或者角色。它包括了物种的生活方式、食物链位置、生活空间等因素。

(2)生态位的种类:生态位可以分为基础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基础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没有竞争者存在时,其能够利用的资源范围。潜在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有竞争者存在时,其能够适应利用的资源范围。

(3)生态位的竞争:当两个或多个物种有着相似的生态位时,它们之

备考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挖空练必修3 稳态与环境(记忆版)

备考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挖空练必修3 稳态与环境(记忆版)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直接从水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2.多细胞生物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

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转换

1.概念:血浆细胞內液

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淋巴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体液,其中含量较多的是细胞内液,占到2/3 。营养物质通过

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系统,氧气通过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系统进入机体细胞;代谢废物(CO2、尿素等)主要通过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系统排出体外。(P8图)

2.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说明生命系统起源于原始海洋,血浆成分: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此外还有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为:前者蛋白质含量更高。

4.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取决与溶液浓度,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浓度越低渗透压越小。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取决于Na+和Cl-。37℃时,血浆渗透压为770 kPa ,与0.9%的NaCl等渗。当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因为吸水过多而破裂,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因为失水过多而死亡。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模块的核心概念

1. 体液:细胞内液(2/3)、细胞外液1/3(血浆、组织液、淋巴)

2.由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内环境。

3.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还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4.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5.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6.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用,合使各个器官系统(如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7.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8.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9. 兴奋传导○1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

受刺激时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10. 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单向传导

11.传导的结果是兴奋或抑制

12. 突触前膜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构成,突触后膜由下一个

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构成

突触小泡中递质的释放和合成必须要有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

13. 下丘脑: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生物的节律行为的中枢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根底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展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一样,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根底: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及填空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及填空题

共4页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稳态

知识点总结

(细胞质基质

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1.体液 血 浆

=(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用图示画出)

考点:

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 无机盐(Na+, Cl-),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 : 葡萄糖 甘油 脂肪酸 胆固醇 氨基酸等 : 尿素 尿酸 乳酸等

: O2,CO2 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细胞外液是,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 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 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 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 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 水中毒; 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 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 吃冰棋淋会口渴;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 为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 H+ + HCO3- 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高考总复习归纳与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高考总复习归纳与总结

高三总复习必修三稳态与环境(1)

包括内环境与稳态、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免疫、植物调节

1内环境与物质交换

2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4

5水、钠、钾的来源与去向

下丘脑下丘脑产生激素真不少通过垂体控性甲有种激素抗利尿体温调节是中枢血糖平衡功不小水盐代谢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了

8

11抗原与抗体

1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细胞受体及抗体结合,

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取决于抗原决定簇

10000的物质。蛋白质、脂多糖、多糖等

B 细胞只接受一种抗原决定簇的刺激

B 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球蛋白

1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4免疫学的应用(选学)

15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2、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必记知识点精编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必记知识点精编版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必记知识点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必背知识点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一】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1、实验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苗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苗尖端下面。

2、实验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考点二】波森·詹森的实验

1、实验结论: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可穿过明胶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考点三】温特的实验

1、为了排除光对实验的影响,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

2、温特在实验过程中,用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代替苗尖,这样就可以区分,对幼苗生长产生影响的是苗尖端本身还是苗尖端中的化学物质。

3、实验结论:苗尖中存在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考点四】后续的科学实验结论

1、用显微镜观察单侧光照射下,弯曲生长的幼苗,背光面的细胞要比向光面细胞长得多,说明背光面的细胞生长得快。

2、向光性原因: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苗尖端的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致使背光一侧生长的快,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是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

【考点五】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

1、实验原理: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不同。在生产及实验中经常使用2,4-D,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长素的类似物。

2、实验设置:1号和2号烧杯分别装不同浓度的2,4-D溶液;3号烧杯内装蒸馏水;

3、实验观测指标:每天测量这些枝条上根的总长度;

4、绘制坐标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长度或总长度;

【考点六】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类激素

1、促进植物生长的三种激素是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乙烯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

生物必修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的组成

1.

2.

细胞名称

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有

盲端)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血浆

3. 血浆:血浆蛋白

血液

血细胞:血红蛋白

⑦ ⑧ 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4.内环境的成分

(1)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一般是指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

(2)不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有:

①只存在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

②存在于体内的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

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3)在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1)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2)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4)激素调节过程,激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高分点拨]

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

(1)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2)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3)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水解消化过程。

二、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营养物

质、氧气

代谢废物

循环系统

养料

O2

CO2、H2O

废物

废物

重吸收

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引发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总结如下: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复习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复习知识梳理

必修3《稳态与环境》复习学问梳理

第一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其次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通过细胞膜干脆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2)体液的组成:

(3)内环境:

①概念:相对于人体生活的外界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练习:写出下列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1)组织细胞:组织液(2)血细胞:血浆

(3)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5)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②主要组成之间的关系:(如上图)

③功能: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稳态

(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整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调整机制

经典说明: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

统一而实现的。

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体液 (内环境)

(3)调整途径

反馈调整: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整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整方式叫做反馈调整。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加的调整。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整。

(4)意义:维持内环境在肯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特殊提示】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稳态与环境》是生物必修三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生物体的稳态

调节机制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本篇文章将对该章节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一、稳态的概念与调节机制

1.稳态:指生物体内外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包括动态的内稳态

和相对稳定的外稳态。

2.稳态调节机制:生物通过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稳态,包括负反馈调节、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二、生物体的内稳态调节

1.骨骼系统的调节:骨骼系统通过骨骼、肌肉和关节等组成,维持体

内酸碱平衡、水盐平衡和体温稳定。

2.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和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和传导,调节体内各种生理过程,如心跳、呼吸和食物的消化等。

3.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调节体内的代谢和各

个器官之间的协调,如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等。

4.免疫系统的调节: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消灭体内外的病原微生物维

持稳态,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免疫两种机制。

三、生物体的外稳态调节

2.生物体的适应性:生物通过适应环境的方式来维持外稳态,如动物

的体型和行为特征的适应、植物的根系和叶片的结构适应等。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通过物种多样性、能量流动和物质循

环等方式维持稳态,包括生态平衡和生态趋同两种方式。

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温度是生物体内外稳态调节的重要因素,包括

高温和低温对生物体的影响。

2.光照对生物的影响: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也对动

物的生物钟和视觉发育等有重要影响。

3.水分对生物的影响:水分是生物体内外稳态调节的重要因素,包括

饮水和排尿等方式维持水分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3记忆

内环境和稳态

(1)内环境

①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含量占2/3。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叫人体的内环境。三者关系?

血浆与组织液、淋巴在成分上的区别主要是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血浆中的水来自: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有: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细胞、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如淀粉酶、植物细胞中的物质。(理解)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

②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是7.35~7.45,缓冲物质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③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A.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与人体新陈代谢有直接关系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B.稳态的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就会引起代谢紊乱

....,并可导致疾病。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①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有2个神经元。

神经元在形态上与其它动物细胞的不同处:有突起。

2.兴奋的传导

(1)神经纤维上: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未兴奋时是外正内负

.........,兴奋时为外负内正。

兴奋以电信号(或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特点:是双向传导

(2)神经元之间:突触的传递

特点:单向传递(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轴突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树突膜或胞体膜)(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单向传递的原因: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

..............................

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

号的转变。

3、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是下丘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

大脑皮层;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是小脑。

下丘脑的功能:调节水分平衡(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调节中枢)、调节血糖(参与神经调节)、调节体温(体温调节中枢)、调节激素分泌(可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4、人脑的高级功能: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人脑所特有的高级功能是语言功能。

运动性失语症损伤的是大脑皮层的S区。

5、一些激素的化学本质:下丘脑(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垂体(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分泌的激素都属于蛋白质、多肽类的;甲状腺激素为含碘氨基酸;性激素为脂质中的类固醇。蛋白质、多肽类激素不宜口服来治疗相应疾病。

注:下丘脑可参与水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相对稳定调节(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

6、血糖的平衡

①来源: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去路: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②血糖的调节:

调节中枢——下丘脑;相关激素——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降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升血糖)、肾上腺素(升血糖)。

如下面的体液调节:

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增加血糖去路);同时抑制肝糖

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减少来源)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7、具有反馈调节的实例: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羊与草的数量调节(以上是负反馈),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过程、分娩过程(以上是正反馈)

8、反馈调节

9..于靶器官、靶细胞注意:激素不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10、参与调节的化学物质有C02、H+、激素等,其中C02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

11、调节渗透压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的靶器官是肾小管、集合管。

12、影响脑发育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成年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3、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①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

②第二道防线:抗菌物质(溶菌酶等)、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淋巴结的“过滤”作用。

③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物质基础有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2)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

(3)抗原:是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菌、病毒、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癌细胞、移植的器官等。抗原的特性:a.异物性b.大分子性c.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

(4)抗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