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小组历程详解
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吐血总结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值一、细胞增殖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事实上,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2、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3、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包括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和细胞的核质比。
在有些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细胞中,会出现2个或多个细胞核。
有些原生动物的细胞中有用于收集和排泄废物的伸缩泡。
4、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5、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3种:有丝分裂形成体细胞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它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6、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以及无丝分裂1.分裂间期:(复制合成,数不变)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
2.前期特点:(膜仁消失现两体)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前期染色体特点:①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②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形数清晰赤道齐)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小组工作复习资料
第一章:小组工作的概述失范/异化:因传统价值和传统社会规范遭到削弱、破坏、乃至瓦解,所导致的社会成员心理上的无序状态。
在失范社会中,曾有的统一信仰遭到怀疑和抛弃,而个人又尚未确立自身的信仰体系,所以社会成员会感到失落,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感。
这种心理上的挫折感会产生一系列后果,比如犯罪和自杀,因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失范并不单指个人行为,它也涉及群体行为。
小组工作的定义: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
计划小组: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建立的小组,可能由组员建立,也可能由组外人士、团体或机构组建。
因此,此类小组的明显特点是事先策划组建的,目的明确。
偶现小组:是人们发现自己身处同一场所而形成的,或者一群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谈话或互动了解而形成的小组,这类小组的特点是情境性的、自我组织性的。
形成小组:指在外在因素影响下而组织的小组。
它们通常是出于某些目的,在某些人的影响下人为形成的。
自然小组:指由于自然事件发生、人际吸引或成员处于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小组。
它们通常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自发成立,如家庭、同伴、朋友网路、街头团伙和帮会。
自愿小组:是基于组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自愿小组中所有组员都是自愿参与的。
非自愿小组:指组员不是因为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小组,组员参与小组是迫于强制压力和指令而参与的。
封闭小组:指的是从小组首次聚会到小组结束,组员的身份不会发生改变,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增加或减少小组组员。
开放小组:指的是在小组过程中允许组员离开或者加入。
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价值观:价值观指的是一套信念体系,根据这个体系,我们会确定自己所期望的世界是怎样的,人类行为模式是怎样的、并根据这个信念体系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举止。
第六章_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 青少年社会工作课件
青少年社区社会工作,在我国已相对比较成熟,目 的是为了那些失学、失业以及失管的社区青少年提 供各种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创造良 好的社区环境,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是指为那些离家出走、无家 可归、流浪街头的失依青年,街角青少年以及那些 深夜出没于酒吧、网吧以及一些不良声色场所的、 行为有偏差的青少年,提供食品、住宿和健康活动 的空间、器械,避免他们进一步受到不良环境的影 响,以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包括街头工作、据 点工作和外展中心工作等不同工作模式。
青少年家庭问题的归因
目前对青少年家庭问题做出解释的理论有家
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代际冲突理论、家庭 教养模式理论以及家庭结构治疗理论。这些 理论从不同角度对青少年家庭问题产生的原 因做出不同解释。 家庭结构治疗理论是当前比较流行的青少年 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与世界上的事物往往都遵循一定的周期开始、发展、终结一 样,家庭也按照一定的轨道形成、发展直至消亡,即家庭也 有它的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也 可译为它的生命循环、家庭生活历程)是家庭依照一定的轨 道形成、发展、分裂出新的家庭,直至母家庭消亡的全过程。 在家庭生命周期过程中,母家庭孕育子家庭并消亡,家庭继 续得以延续。家庭生命周期是乡村社会学者在20世纪三十年 代初期发展出来的概念,用来描述家庭的结构、组成以及行 为的改变。 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可以做不同的划 分。研究家庭生命的周期的阶段,通常是以孩子做关键人物, 以孩子的出生成长去观察一个家庭的改变。
青少年社工方法的特点
具有一般社会工作的共同性,同时又具差异。
具体来说,共同性在于方法的选择受到案主、 服务目标、服务方式的制约;差异性在于方 法的选择和实施受到青少年需求、青少年发 展及青少年社会化的限制。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基础知识提纲默写及答案1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复习提纲默写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②2.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
其中主要方式是。
细胞只有进行分裂才具有周期性。
4. 的细胞,从时开始,到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和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6.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7. ⑴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①分裂间期:主要完成和。
②前期:逐渐解体.逐渐消失.出现和。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③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上。
(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注: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
④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
注:染色单体消失。
⑤末期:和消失.和重新出现.在赤道板位置出现.形成新的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注: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
简记: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⑵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
参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
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
9.①染色体的变化:②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着丝点间的关系:复制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复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10.回答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下列问题。
(1)核膜、核仁消失于期,重新出现于期。
始终看不到核膜、核仁的时期(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于期,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期。
(3)纺锤体形成于期,消失于期。
(4)DNA加倍是在期,原因是。
(5)姐妹染色单体产生于期,消失于期。
(6)染色体开始出现的时期是消失的时期是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原因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7)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 1:2:2的时期是(8)动物细胞中心体复制的时期,前期中心粒的数目是,中心体的数目是。
11.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完整版)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详解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一、细胞增殖表面积/体积—-→物质运输速率体积增大→细胞生长细胞核/细胞质——→控制与必需生长减数分裂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特点:分裂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DNA复制与蛋白质的合成,分为G1期、S期、G2期分裂期M: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纺锤丝变成纺锤体;形态散乱中期:染色体排成一个平面,叫赤道板;纺锤体清晰可见;便于观察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裂开;染色体数加倍,平均分配并向两极移动末期: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细胞壁重建记忆口诀:膜仁消失现两体,形定数晰赤道齐,点裂数增均两极,两消两现重开始2、细胞分裂的过程(动物细胞)前期中期后期末期3、着丝点、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变复制分裂DNA122染色体112染色单体020注意:染色体数 = 着丝点数 DNA数 = 线条数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又无染色单体4、假定某生物体中一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的含量为2N,填写下表: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目2N2N2N4N2NDNA数目2N→4N4N4N4N2N染色单体数0→4N4N4N00、5、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4N4 4NDNA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染色单体二、细胞分化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实质: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基因选择性表达)⊙主要特点:①持久性: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期达到最大程度②稳定性和不可逆性: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③普遍性: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意义: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2、细胞全能性: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2、3、4节
3.普遍性:普遍存在于多细胞生物的发育中
4.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有丝分裂)
5.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三、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所具有的发育成一 完整的生物个体的潜能。
组织培养: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将离体的植物 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植物体。
2、花药离体培养是指把分裂旺盛的花药细胞用人 工的方法培育成植株。这成果利用了细胞的 B
A.应激性 B.全能性 C.变异性 D.适应性
3.在人的唾液腺细胞和肌肉细胞中相同的是 ( A ) A.DNA B.mRNA C.蛋白质 D.线粒体数目
4.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 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C A 只有胰岛素基因 B 比人受精卵的基 因要少 C 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 他基因 D 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 白基因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是 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表达的 基因不 同
mRNA 不同
蛋白 质不 同
细胞的形 态、结构、 功能不同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 C 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下列生命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分化的是 A.断尾壁虎长出新尾巴 B.砍伐后的树桩上长出新枝条 C C. 蝌蚪尾巴消失的过程 D.胚胎发育中出现造血干细胞
六、干细胞
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 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叫做干细胞。
骨髓中造血干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 化不断产生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细胞分化与生物发育密切相关。 B.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 定性差异的过程。 C. 细胞分化仅发生在胚胎期。 D.细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06 小组动力(六)小组历程
小组动力(六)﹕小组历程分享问题﹕各人由进入FES到现在所经历的过程及变化。
一﹑何谓「小组历程」﹖小组历程是指小组开始至结束期间有着不同的阶段的发展﹐而影响着小组各方面因素都在其中经历改变及转化。
这些因素包括﹕1.个人层面(personal level)﹕需要﹑目的﹑认同(identification)﹑动机﹔2.人际层面(inter-personal level)﹕沟通﹑跟随与领导(followership-leadership)﹑冲突与顺从(conflict-conform)﹑关系与工作的取向(socio-task orientation)﹔3.小组层面(group level)﹕凝聚力﹑结构﹑目标澄清及完成(goalclarification & achievement)﹑规范形成(norm formation)等。
当讨论小组历程时﹐需要问究竟我们是从哪一个角度去探讨。
当然﹐不同因素或层面是互相关连的。
例如组员的需要及领导功能是紧扣的﹐在小组初期时﹐组员是期望组长会给予清晰的指引﹐但倘若组长采取一个自由放任的领袖模式﹐这就会带来小组内的冲突及张力﹐组员会觉得久缺指引﹐而组长觉得组员太苛求。
这时小组在未充足经历起始的阶段﹐就进入一个冲突的阶段。
二﹑不同小组历程的描述1. 个人心理角度这个段阶主要就小组内人际关系及个人需要去描述小组历程。
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融入(inclusion)→控制(control)→关怀(affection)a.融入。
在这个阶段里﹐组员刚刚进入小组﹐需要被接纳及拥抱。
在其中有一些组员会经常发言﹐他是期望其他人去聆听自己﹐并希望得到别人的接纳。
同样﹐有一些组员会表现得较为沉静及被动﹐但这并不表示他不需要其他人的接纳﹐只是他期望别人采取主动﹐与多发言的组员自己采取主动刚刚相反。
故此﹐我们不能单单从言语上沟通去分析组员﹐可能会错解情况。
在这段时间玩一些破冰游戏是好的﹐而其中一个目的是让组员有被接纳的感觉。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生物第六单元知识点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生物第六单元知识点详解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一、细胞的增殖1. 概念细胞增殖是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其特点是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前期复制,并在分裂过程中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有丝分裂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3.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物体产生生殖细胞(如精子、卵细胞)的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但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
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
二、细胞的分化1. 概念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
(1)持久性: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2)稳定性:细胞分化后,一般不可逆转,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3)普遍性:细胞分化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
3. 意义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三、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 细胞的衰老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
细胞衰老表现为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等。
2. 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及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四、细胞的癌变细胞癌变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的过程。
2. 致癌因子(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
(2)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
第六章 小组工作的过程
3、形成阶段的小组动力 由于小组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客气、表面的阶段中,小 组成员也不可能满意于彼此只表露"公众我"的部分,要 想完成目标,小组需要向前及深处进展。然而要表露 内在的真我、并且彼此以真我互动,表达真正的感受、 想法,就必须改变自己从小组开始以来所扮演的角色, 这便带来自我的压力与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二、开始阶段 1、开始阶段的小组成员特征 (1)焦虑与挣扎 (2)抗拒与防卫 (3)冲突 (4)挑战社会工作者
2、开始阶段的小组任务 (1)同理、接纳小组成员的负向情绪 (2)鼓励小组成员了解自己的焦虑、矛盾与挣扎,并 协助其表达出来 (3)帮助小组成员面对自己的防卫性行为,并将之转 化为建设性行为 3、开始阶段的小组动力 在这个阶段,小组成员在一种矛盾、冲突的状况下,花 很多精力在防卫与抗拒上。自我肯定、安全感受与真诚 的互动尚未实现,所以小组潜伏着危机,但却也是出现 转机的阶段。
五、结束阶段 1、结束阶段的小组成员特征 (1)离情依依 (2)对外面世界的担心 (3)小组结构开始松散 2、结束阶段的小组任务 (1)处理离别的情绪 (2)协助小组成员适应外界的环境 (3)协助小组成员整理学习成果 (4)处理未完成的工作 (5)提供继续学习或进一步服务的资源 (6)评估小组效能
小组中间期(Ⅱ):小组已逐渐成熟,因此中间 期(Ⅰ)的特性会再度出现,但中间期(Ⅱ)比 中间期(Ⅰ)有较高的整合性与稳定性; 小组成熟期:小组结构、小组目标、小组运作与 协调都已稳定化,小组内文化试着拓展至小组外, 小组成员对内在与外在压力能更有效地反应; 小组结束期:由于小组目标已完成,或者因为小 组成员关系失调、小组缺少整合、小组聚会期已 到等原因而解散。
1 、跟进 通常在小组结束后的某个时间内,如两个月后、 三个月后或半年后,工作者需要实施对小组的跟 进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给工作者提供机会去评 估小组的效能,也让小组成员有机会反省小组对 自己与其他小组成员的实质影响。 2 、评估 对小组的效能做评估是小组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 内容,它不但可以帮助工作者评估小组成员和整 个小组实现目标的情形,更可以帮助工作者了解 自己的带领状况,作为改进的参考。其实对小组 的评估自小组开始即在进行,只是在小组结束时 更需要做整体的评估。
高中生物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的增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不能用几何上简单的线段加和:假定 a=c,则a+b=c+d.必须明确:分裂间期必须在分裂期前, 对于上图来说,只能是b~c.
2.细胞分裂间期 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 间期.它是分裂前的准备时期.经细胞化学测定,间期细胞进 行 着 大 量 的 生 物 合 成 , 如 RNA 的 合 成 、 蛋 白 质 的 合 成 、 DNA的复制等,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准备.同时,细胞内也积 累足够的能量,提供分裂活动的需要. 由此看来,与有丝分裂密切相关的染色体的复制,并不 是在分裂开始以后才进行的,而是在分裂前就完成了,以后 的分裂过程,只是把已复制了的染色体分开,并平均地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分裂后的子细胞继承母 细胞的特性.
D.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内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
遇,呈紫红色.
解析:物质运输速率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 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来表示.细胞体积越大, 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答案:C
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μm之间,生物体细胞体
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
()
●整体感知 生物个体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 至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细胞也一样,本章共分四节系统阐 述了上述知识. 第1节《细胞的增殖》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和细胞增 殖的重要意义引入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重点突出了有丝分 裂这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教材对内容的处理方法是采 取了先详细介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然后依次为基础, 采用作比较的方法,来介绍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本章其他几节比较简要地讲述了细胞的分化、衰老和 癌变.
1对有关“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的叙述
第六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第一节第二节讲课文档
1980~1988年,在我国公开发行的五种心理学学术期刊《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通讯》《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探新》《心理学 动态》上,共发表95篇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文章,占
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儿对于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如适应幼儿 园、学校的生活。
第20页,共40页。
第二节 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
一、社会能力及其构成 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亲社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
前提与条件,而亲社会能力的发展则会带动与促进幼儿的社 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社会交往能力、亲社 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儿社会能力的三个重要组成维度, 三者缺一不可。
利他、反社会、礼让
第14页,共40页。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二、社会性的分类 (二)内容上:
社会性品质:
同情心、责任心、意志力等
社会性行为:
合作、助人(积极) 打架、骂人(消极)
第15页,共40页。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二、社会性的分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某些
方面,出现了许多的量表、问卷和其他测量手段, 例如,气质测验;行为依恋行为;儿童的利他行为; 儿童的道德判断;自我概念及个体被社会接受的程 度;社会认知等。
第22页,共40页。
第二节 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
二、社会能力的价值
其次,良好的社会能力有助于幼儿情绪情感、人格的 积极发展和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社会适应能力与幼儿积极情绪情感、良好人格 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高度相关。在社会活动中经常合作、友好、 助人的幼儿通常有较高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并 且心情愉快、活泼、开朗。此外,社会能力还作为一种保护 性因素,减缓不利因素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所造成的消极 影响。
小组工作过程 PPT课件
1、焦虑与挣扎 2、抗拒与防卫 3、冲突 4、挑战领导者
• 工作者的任务
1、理解、接纳成员的负向情绪 2、鼓励成员认识自己的焦虑、矛盾与挣扎,并协助其表 达出来。 3、帮助成员面对自己的防卫性行为,并将之转化为建设 性行为 4、直接而坦诚地面对并处理成员的挑战。
18
• 处理小组中的冲突(源于对他人挑战、工作者挑战;源
1、小组缺乏信任感的表现
---成员不愿主动参与小组 ---当成员被要求对自己的反应有所表达时,表示不愿意 ---成员一直有负向情绪,不直接表达内心的感受 ---小心翼翼把话说不清楚,焦点放在别人身上 ---成员过分安静 ---成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协助他人或给他人忠告,而非分 享个人的关心 ---成员坚持没有任何团体帮助他解决问题 ---成员不愿公开处理冲突,甚至不承认冲突的存在 ---成员以高度压力作为服从团体规范的方式
于小组内的控制与权利)
---成员之间的冲突
例:雅兰挑战永宁:永宁,我觉得你是在自找麻烦,如果你的表达这么 不清楚的话,没人能真正了解你。
永宁:雅兰,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老是针对我,我没说什么呀?
---成员与工作者之间的冲突
例:“你一直坐在那儿听故事,可是我想你告诉我们该怎么 做?”
“你有经验吗?我想我们应该找一个更能理解我们的人一起 工作… …”
4
小组工作过程
•
5
• 主要内容: 各阶段小组发展的特点以及工作者的任务
6
小组发展过程的划分
• 五阶段说 ---定向探索阶段 ---转换阶段的冲突期 ---凝聚阶段的和谐期 ---工作生产阶段 ---巩固结束阶段
• 四阶段说 ---小组初期 ---小组转换期 ---小组成熟阶段 ---小组结束期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第六章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增殖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决定细胞物质运输能力。
细胞的核质比—通过基因表达控制蛋白质合成。
二、细胞增殖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分为前期、中期、中期、后期、末期(已分化成具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无细胞周期)(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每条染色体有两个DNA 。
2.前期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 ②核膜、核仁消失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6、口诀: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不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动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的来源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 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相同点: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第六章 小组历程
• • •
• •
第二节 小组筹备 一、实际小组筹备工作 小组成立前的实际工作准备阶段称为小组 筹备,通常要完成以下工作:
1、需求评估 小组工作者成立一个小组的想法可能是由 工作者本人、机构主管、社区居民或某些成 员针对看到的问题或为满足某些人的需要而 提出的,是基于对问题或需要的评估而决定 的。这种对问题或需要评估过程有两种情形:
• 2、梅尔(Maier)的四阶段模型
• 第一阶段:由成员开始找出他们存在的共同点;
• 第二阶段:小组产生相互交换的行为;
• 第三阶段:小组产生相互认同;
• 第四阶段:小组产生自己的特点; • 3、塔克曼(Tuckman)的观点 • 形成期、风暴期、规范期、成就期; • 4、诺森(Northen)的观点 • 引介、试探与认定、问题解决、结束 • 5、格里德威尔(Glidewell)的观点
• 一、四阶段模型 • 型 西伦(Thelen)与迪克曼(Dickerman)的四阶段模
• A、第一阶段:
• • 目标:为营造一个他们能习惯而且觉得舒适的小组环
境而努力
成员心理与行为:迫切期待强有力的领导者出现;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望每个成员都能参与,也希望能尽快有所作为,也期望 而且每个成员都会把过去参与小组的经验带进来。
• C、过程目标;是协约目标的一种,是小组过 程中各个阶段的分目标。 • 由于在小组每一次聚会时,成员都会希望 解决某一特别的问题,所以,在协约之初, 小组可能将整个协约目标分成阶段,以按部 就班的方式完成过程目标而最终达到协约的 总目标。
当然,在小组某一阶段的过程中,个别成 员提出的问题也必须被工作者视为过程目标 的一部分而进行处理。
•
• D、需求目标;指小组成员希望利用小组而达 到的个人目的。
小组历程
组长的职责该是甚么?
这是小李的组?
这是阿三的组?
这个小组不该是属于大家的吗?
事例讨论
小柯加进一个小组,满腔热忱希望大家很快地 都能深交,但是他自己却不肯让别人深入的 了解他。佩琪对他这种莫测高深的态度感到 迷惑,因而不想太投入,打算先观察一段时 间再说。可是小柯却想不透为什么佩琪合其 他的人都那么不肯对人推心置腹;另一方面, 佩琪也不明白小柯到底用意何在,更无法感 染到他的热心,因为小柯从来没有表白他的 目的。于是,整个小组都被笼罩在这种不知 所以的紧张气氛中。(啥问题呢??)
我们会变得挑剔又不耐烦; 因为我们不敢拒绝,又讨厌别人不肯分享多一点 『为什么别人不肯多负责点?』 『我们到底应该做甚么,负甚么责?』
最初的期许不再,热心亦已减退,恐慌取而代之。 犹豫,无法信任他们不喜欢的人;有人会冷淡下来, 方便时才来参加;有些人甚而从此不再来了。 更严重的是,小组经不起考验而告瓦解。
﹡﹡我们必须了解“四个阶段”中,组员
的“想法”,“情绪”,“行动”。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探索期
组员的想法 a.我对小组有归属感吗? b.这个小组要我做甚么? c.我希望其他的组员做甚么?
组员的情绪 a.期待 b.焦虑 c.兴奋
组员的行动 a.提供资料 b.主动接纳其他组员
『过渡期』的问题
这个组长不尽合人意; 这个人太主动(或太被动)了,该改进; 到底谁才是组长?
了解组员
『探索期』开始了:每个组员对小组都持 有参与和付出的态度,但又有不同的保 留,疑虑或害怕的感觉, 例如:
我们能好好相处吗? 我能接纳他们吗? 其他的人是否和我一样投入? 他们会怎么做? 我需要贡献出甚么?
幼儿园中班社会《关心生病的朋友》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关心生病的朋友》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1.1 活动主题:关心生病的朋友1.2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1.3 活动对象:幼儿园中班小朋友1.4 活动时间:2024年x月x日1.5 活动地点:幼儿园教室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故事书《关心生病的朋友》、生病的朋友图片、卡片、贴纸等。
2.2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的生病朋友房间,放置一些生病用品,如药杯、体温计等。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以生动的故事《关心生病的朋友》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思考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3.2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如何照顾生病的朋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
3.3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生病的朋友和照顾者的角色,体验关心与被关心的感受。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心家人和朋友。
4.2 区域活动: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相关的关心他人的游戏或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关心他人。
4.3 主题班会:教师可在班会中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教师评价: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关心他人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5.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3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收集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章:活动步骤详解6.1 第一步:教师讲述故事《关心生病的朋友》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一个关于关心生病朋友的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故事中应包含生病朋友的困境和周围人的关心行为,引发幼儿的同情心和关心意识。
6.2 第二步:小组讨论如何照顾生病的朋友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如何照顾生病的朋友。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想法,如:给生病的朋友送水果、陪伴他们玩耍等。
小组工作之小组的发展阶段
3、引导和协助组员的参与
在每次活动前,提供足够的指导和示范 由一个活动向另一个活动转换时,需要自然,平和。 可采用总结前一个活动的内容,介绍新的目标,建议 小组活动转向下一个内容。 小组活动聚焦,保证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组员的赋权
工作员要相信组员是有能力的:
需要指出组员的能力和优势,鼓励组员的动机,讨论过去为实现 某个目标而作出的努力和成就。 配合的游戏:优点发现,自我欣赏等。需要实际,现实,不
鼓励组员从新的角度来看问题,从他人的立场来理解 问题,学习设身处地。 帮助组员不要将焦点放在个性冲突和个人差异上。鼓 励组员将那些代表个人观点的事实和依据表达出来。 强调那些有利于达成共识的因素
多方收集信息,寻求专业意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 冲突性观点。
冲突的解决(3)
按照顺序来讨论可供参考的选择性意见和决定 使用组员同意的标准来进行筛选
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得组员能够理解讨论的进 度和问题的焦点 充分考虑不同组员的要求和意见,
保持中立,不断提问,以澄清一些问题。
处理冲突的态度
1. 2. 3. 4. 5. 6.
包容 冷静(面对) 理性(公正) 分享 稳定:以大局为重 焦点回归:把问题抛回给小组成员,让其自我解决 ,创造一个以小组为焦点的问题解决情境。
5、强调相似性
寻找相似性-互动的基础
成员:外表特征、经验基础 工作者:阅读资料、谈论参加动机
社工需要帮助组员从他们的生活经历、困难、感情等 方面找到他们的共同点,这是建立组员之间同舟共济 感觉的第一步,式建立组员之间互相支持的开始。 强调相似性,能培养组员一种普遍性的感受,即自己 不是世界上惟一受到这个问题困扰(或命运不幸的 人),他们会从他人的经历中,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和 勇气。 普遍性感觉是小组凝聚力产生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梅尔(Maier)的四阶段模型
• 第一阶段:由成员开始找出他们存在的共同点;
• 第二阶段:小组产生相互交换的行为;
• 第三阶段:小组产生相互认同;
• 第四阶段:小组产生自己的特点; • 3、塔克曼(Tuckman)的观点 • 形成期、风暴期、规范期、成就期; • 4、诺森(Northen)的观点 • 引介、试探与认定、问题解决、结束 • 5、格里德威尔(Glidewell)的观点
握,而且可以使几个方面的运作相互配合从
而达到整合的目的。
•
科伊尔将小组目标分为主要目标和次 要目标。
•
小组初期的主要工作是达到小组主要 目标,待这些目标实现后才兼顾小组次要
目标;这种由主要目标达成转至次要目标
的过程被称为目标的转移,后来用于其他 目标转移情况之中。
•
一般来说,小组目标是小组开组后逐渐 形成的,主要是通过成员之间相互认同和 接受单个成员的目标而形成小组共同的倾 向,是动态的,应该视各种因素的变化而
• B、小组中期 • 1、小组成员开始注意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探讨其他 成员对自己接纳与否; • 2、小组成员已经注意自己在小组中权利的获取,会产 生权利争斗和意见的不统一,他们会为获得权利并使之 稳定而努力; • 3、小组成员开始会感到有些不安,直到大家相互接纳 为止; • 4、小组发展到此期后段,组内会出现成员之间相互的 信任及很强的小组凝聚力,成员可以在小组中坦白地表 达自己,也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 5、小组领导者地位已经确立,小组规范也能得到成员 的遵守; • 6、小组已经能应付小组内、外的突发事件,成员能代 表小组参与组外事物,成员对小组具有归属感;
• 第二阶段:权力与控制期
• 成员在此阶段开始角逐小组内的地位, 开始权力争斗,有时还与工作者产生权力 上的矛盾。
•
在此阶段,小组的完整与成员个人的关
系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有些成员会因为不
能在小组中获得权力而要求退出小组,有
些成员会因为不愿受小组规范的限制而产
生某些变化;
• 第三阶段:亲密与凝聚期
• 在此阶段,成员虽然在服从与不服从小组 规范的抉择下继续处于紧张状态,但成员开 始密切联系,互相理解,互相依赖,共同寻 找小组的目的,有感情互动倾向,愿意公开 个人感觉;权力格局基本确定,成员体会到 小组经验的意义,并认识到个人在小组中的 成长与改变。
• 第四阶段:差异与分辨期
•
在此阶段,小组已经开始整合,成员可
小组目标。
• 小组工作的目标可以被视为小组整体与每
个成员参加小组的期望,其中隐含着小组工
作者、机构、成员以及整个小组三个方面的
的期望和目的。
•
伊根(Egan)根据小组功能划分出五个 小组目标: • A、协约目标;指小组协约中所包含的一切 内容,是小组的总目标,是小组成员希望 通过参与小组从而达到个人目标的基本要 求,此目标较广泛而不具体。 • B、互动目标;是包含在小组协约目标中的 分目标。 • 这一目标强调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透过 成员在小组中自我解剖与共同分享,使小 组提供支持而达到小组协约目标的实现;
•
•
B、案主需要为本
指与走进潜在成员的生活世界,与他们 “同行”,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 们的想法和真实需要,以此为基础制定介 入计划。
•
方法步骤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介 入计划。
• 2、确定小组初步目标
• 小组初步目标通常依循机构的服务宗旨
在小组开组以前确立,小组工作者则会根据
成员特殊需要和特点而制定更为具体细致的
变化,尤其要把成员的需要的变化放到首
要位置来考虑。
• 3、初步确定成员的资格 • (1)考虑成员组合情况 • A、成员组合类型 • 同类型成员组合指成员有较一致的年龄、背 景或参加小组的意向。这种组合较易产生小组凝 聚力,成员容易投入到小组的事工之中,有利于 事工小组; • 多类型成员组合指成员具有共同需要,但背 景与特质有所不同。这种组合由于成员特征多样 化,能提供成员更多的相互学习和互补的机会, 从而能相互影响,使他们的意识和行为产生改变, 有利于改变意识形态的小组。
• • •
• •
第二节 小组筹备 一、实际小组筹备工作 小组成立前的实际工作准备阶段称为小组 筹备,通常要完成以下工作:
1、需求评估 小组工作者成立一个小组的想法可能是由 工作者本人、机构主管、社区居民或某些成 员针对看到的问题或为满足某些人的需要而 提出的,是基于对问题或需要的评估而决定 的。这种对问题或需要评估过程有两种情形:
• E、实质目标;指对小组目标作出一定的规 范及限制。 • 它能使工作者或领导者能依循目标去设 计小组活动内容及审查每项活动是否超出 小组目标的范围;就功能而言,如果这一 目标能得到大多数成员的认同,成员之间 的沟通便会更加顺畅,小组凝聚力也会加 强。
•
•
*注意:
小组工作者将互动目标、过程目标和需 求目标区分开来,并将小组的总目标即协约 目标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来,以使成员易于掌
• C、小组后期 • 1、小组目标已经达成,或由于不能进入成熟期 而涣散; • 2、成员已经在小组中获得个人所需,大家之间 的感情也很融洽,相互的认知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由此会出现对小组的倦意; • 3、由于成员意识到将要分离,他们会产生矛盾 心理和恐惧感; • 4、成员在这段小组生活中,通常会怀念过去的 小组经历,有些成员因害怕离别而产生回复过去 等反常行为,有些成员会自动与其他成员拉开距 离以避免分离之痛苦; • 5、部分成员可能会找出新的需求而另找出路去 参加其他小组;
• 4、六阶段模型:崔克尔(Trecker)观点 • A、开始阶段:成员第一次聚会;
• B、出现一些小组感觉、组织与方案;
• C、团队、目标与凝聚力的发展; • D、强烈的小组感觉,目标基本完成;
• E、兴趣衰退,小组感觉降低;
• F、结束阶段,考虑小组是否继续;
• 5、沙瑞(Sarri)和葛林斯基(Galinsky) 七阶段模型 • A、原始期或初期 • 这是小组组成的前期,此阶段以成员的个性 及成员个人问题的分析为特点。成员背景的 组合成为影响以后小组发展的主要因素,工 作者以成员的成分来策划活动。 • B、成立期 • 成员开始相互探讨他们的共同点和共同兴趣, 开始向小组灌输他们的感情,并对小组产生 责任感,小组开始略具雏形;
• C、过程目标;是协约目标的一种,是小组过 程中各个阶段的分目标。 • 由于在小组每一次聚会时,成员都会希望 解决某一特别的问题,所以,在协约之初, 小组可能将整个协约目标分成阶段,以按部 就班的方式完成过程目标而最终达到协约的 总目标。
当然,在小组某一阶段的过程中,个别成 员提出的问题也必须被工作者视为过程目标 的一部分而进行处理。
表示拒绝,不承认小组目标已经达到,有些人甚
至会表现倒退、否定,像小组初期一样。
•
在这一阶段也常见成员回味以往经历的一切,
工作者最好能对小组做一次评估总结,使成员坦
然面对分离。
• 2、米尔斯(Mills)的小组转化分析观点 • 邂逅;试探小组中的界限以及模塑角色;协调出 小组中的规范性系统;产出;分离。 • 3、曼恩(Mann)小组功能分析观点 • A、初期的抱怨;成员在寻求情境定义,基本是 模式维持功能; • B、早期的触动;成员想利用新的技巧去分析人 际行为,类比于适应功能; • C、面对面;小组重新组织,成员找到新的技巧 而不太依赖领导者,与整合功能类似; • D、内化;成员开始工作,这是目标达成功能; • E、分离;成员再次对彼此间的关系下定义,与 第一阶段相似,是一种模式维持功能。
• C、中前期 • 开始出现凝聚力,成员对小组目标认识较 为清晰,小组活动会向小组目标迈进; • D、重整期 • 小组开始对已经形成的观念及结构产生挑 战,成员可能怀疑已经确立的目标,并且 会逐渐变为对小组原有的目标进行一定的 修正。 • E、中后期 • 小组变得较以前更为成熟,小组目标及小 组的结构更加鲜明,小组更加具有整合感 和稳定性。
•
•
A、专业需求或机构与工作者需求为本
指机构决定开小组,工作者也认同用小组 工作方法最有效,这种评估方法站在机构和 工作者角度,对案主的需要重视不够,因而 工作效果可能出现问题。如喜欢小组工作方 法的工作者或机构主管针对“问题青少年” 决定开小组,忽视了“问题青少年”需要个 案帮助的愿望,他们可能不太配合或有些人 不愿加入小组。
• F、成熟期
• 小组结构已经趋于完整,小组目标、规范、
文化为成员所熟悉,小组能应付来自小组
内在、外在的各种刺激,并切实能对这些
刺激作出有效的反应。
• G、结束期
• 小组会因其目标已经完成而告结束,或因
为未能完成既定的小组使命而解散。
• 6、三期说 • 近几年,很多小组工作者将小组工作历程划分为三个时 期:小组前期、小组中期和小组后期。 • A、小组前期 • 1、这一时期包括小组成员的组合,小组成员相互之间 的熟悉和探索,成员熟习小组的功能、共同兴趣及小组 目标,成员相互吸引及逃避,相互测试等; • 2、在此阶段,成员之间还不熟悉,大家要探讨彼此的 容忍限度及可信任度,小组工作者如果能促成成员对小 组目标的认同及成员之间的沟通,便会使小组顺利过渡 到成熟阶段; • 3、在前期后段,小组的结构开始形成,成员也会在小 组中获得不同的位置,小组规范已经产生,小组的凝聚 力及小组目、需求目标;指小组成员希望利用小组而达 到的个人目的。
• 在与小组整体协约目标不发生冲突的情况 下,成员个人的需要可以在小组中得到满足; 避免冲突的方法是工作者除了在协约过程中 使成员与小组整体目标作协调式妥协外,还 需要在小组运作过程中留意小组当时产生的 问题,并随时让成员表达他们对小组的期望 及其志趣,同时,工作者还要及时对小组的 协约目标进行修改。
能尽快掌握他人的资料,但他们不会有真实感受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