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细菌培养报告单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报告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环境中的样本进行检测,了解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探究环境对菌群的影响,为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不同环境中的样本:沙土、水、空气、人体皮肤•培养基: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青霉素葡萄糖琼脂平板、分解蛋白琼脂平板、利福平琼脂平板•器材:移液器、无菌牵引针、灭菌铁锤、无菌移液管、灭菌恒温培养箱、显微镜2. 实验步骤1.取不同环境中的样本,分别取样制备不同培养基的平板。
2.用无菌的牵引针或移液器取样并沿制作好的培养基平板中划线均匀分布。
空气样本需用暴露法取样,将板子直接置于空气中,进行杂菌检测(需注意无法控制检测范围)。
3.将已涂制样本的培养基平板倒置放入灭菌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
4.观察培养基平板的菌落形态、颜色,并进行初步分类鉴定,进行纯化。
5.取纯化后的菌株进行后续实验,如细菌菌株的致病性测试、真菌菌株的发酵等。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对不同环境中的样本进行检测,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菌株生长在各自培养基上的繁殖情况。
在沙土样本中检测到了多种细菌菌株和真菌菌株,包括链球菌、大肠杆菌、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这表明沙土中生物数量丰富,成分复杂。
在水样本中检测到了较多的芽孢杆菌、肠球菌、绿脓杆菌等细菌菌株,同时也检出了一些真菌菌株,如曲霉、真菌等。
在空气样本中检测到了多种细菌菌株,主要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沙眼衣原体等。
空气中的细菌数量相比沙土和水要少得多,种类也相对单一。
在人体皮肤样本中,检测到了多种细菌菌株和真菌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马拉色葡萄球菌等。
这表明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
通过观察不同环境中的菌落繁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组成差异很大。
在进行环境监测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制定合理的采样方案和检测方法。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报告单(检验)
医院 空气培养 检验报告单 联号:1、平板暴露法(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米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lm 处。
(2)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 )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 ,盖好立即送检。
2、卫生学标准I 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或0.2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或4cfu /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3(或l0cfu 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Ⅰ类 层流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科别:环境类别: Ⅱ类 Ⅲ类 采集位点: 标本(空气) 目的:送检者: 送检时间: 年 月 日经培养: 检验号:环境类别监测结果执行标准(cfu/min ·φ9cm )Ⅱ类 cfu/m3≤200cfu/m3(或4cfu/平板) Ⅲ类 cfu/m3≤500cfu/m3(或l0cfu平板)报告者:___________核对者:__________报告日期: 年 月 日请撕下 联号:Ⅱ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 Ⅳ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医院 医务人员手 检验报告单 联号:1. 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或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及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9g/L 氯化钠溶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 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
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物学实验报告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姓名刘伟学号专业生物科学批次/层次指导教师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一、目的要求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
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
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
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
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1.玻璃器皿的洗涤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
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
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
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
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
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 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
细菌的分布与培养实验报告
细菌的分布与培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2、掌握细菌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3、观察细菌的生长特征和形态。
二、实验原理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分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
通过采集不同环境中的样本,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以观察到细菌的生长和分布情况。
细菌培养是将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其生长繁殖。
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在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细菌会在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样本采集工具:无菌棉签、无菌采样瓶、无菌吸管等。
2、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等。
3、培养设备: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
4、其他:酒精灯、接种环、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革兰氏染色液等。
四、实验步骤1、样本采集(1)空气样本:在教室、实验室、操场等不同地点,将打开的无菌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 5-10 分钟,然后盖上盖子,标记采集地点和时间。
(2)物体表面样本: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在桌面、门把手、电脑键盘等物体表面擦拭,然后将棉签头折断放入无菌采样瓶中,标记采集对象和时间。
(3)水样:从自来水龙头、池塘水、河水等不同水源采集水样,装入无菌采样瓶中,标记采集地点和时间。
2、细菌培养(1)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采集的样本用无菌吸管吸取适量,分别接种到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
(2)用接种环将样本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然后将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 37℃下培养 24-48 小时。
3、菌落观察(1)培养结束后,取出培养基,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边缘、质地等特征。
(2)对不同的菌落进行计数,并记录下来。
4、细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1)挑取典型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
(2)将染色后的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菌的形态和染色特性。
五、实验结果1、空气样本在教室、实验室和操场采集的空气样本中,均培养出了细菌菌落。
细菌的分布与培养实验报告
细菌的分布与培养实验报告细菌的分布与培养实验报告一、引言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人体等。
了解细菌的分布情况对于生物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采集不同环境样品并进行培养,了解细菌的分布情况以及培养条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土壤样品:分别从花坛、草地和农田中采集。
- 水样:分别从自来水、河流和湖泊中采集。
- 空气样品:分别在室内和室外采集。
- 培养基:琼脂培养基、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
- 培养皿、移液管、酒精灯、显微镜等。
2. 实验步骤:- 采集样品:使用消毒的容器采集不同环境中的样品,尽量避免外界污染。
- 培养细菌:将样品分别加入琼脂培养基和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中,均匀涂抹在培养皿上。
- 培养条件:将培养皿放置在恒温箱中,设置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观察生长: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菌生长情况,记录菌落的形态、颜色和数量。
- 显微观察:将菌落取出,进行显微镜观察,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三、结果与讨论1. 细菌的分布情况:- 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较高,尤其是农田土壤中的细菌更为丰富,可能与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有关。
- 水样中的细菌数量较土壤样品少,其中自来水中的细菌数量最低,可能与水处理过程中的消毒有关。
- 空气中的细菌数量较水样品少,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数量相对较高,可能与室内环境较为封闭有关。
2. 细菌的培养情况:- 在琼脂培养基上,观察到多种菌落的形成,有些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颜色,表明存在多种不同的细菌。
- 在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上,观察到只有少数菌落形成,说明大肠杆菌在样品中的数量相对较少。
3.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经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多样,有的呈球状、棒状或螺旋状,有的有菌毛或胞外多聚物。
- 细菌的大小也有差异,从0.5微米到数微米不等。
四、结论通过本实验的采样和培养,我们了解到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和培养特性。
空气培养
空气细菌培养操作规程1.基本原理: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尘粒一起下降,在室内可采样处放好营养琼脂平板,采样高度距离地面0.8~1.5m,采样时将平板打开,暴露5min或10min盖好平板。
将平板置于37℃恒温箱培养48h,计算菌落数。
2.所需设备:9cm普通琼脂平皿,37℃恒温培养箱,记号笔,手套,口罩。
3.采样及采样原则:采样后必须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的超过6h,样品保存在0~4℃条件时不得超过24h。
4.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5.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0.8~1.5m。
6.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对角线内、中、外处设三点,内外点布位距墙壁1m处。
如下图:室内面积>30㎡,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如下图:7.采样方法:(1)打开平皿,将盖口向下扣放,计时。
(2)暴露5min。
(3)记录采样房面积、时间、地点、位置、采样人及采样时环境条件(温度、湿度)。
(4)看表5min,收取平皿。
入室内面积<30㎡,一条对角线上取三点,放平皿时先放最里边,收取时先收最外边点上的平皿。
在平皿上注明采自的科室房间,用胶布把平皿及平皿盖子固定好,以免在送检途中平皿及平皿盖子分离造成污染。
8.注意事项:(1)平皿盖子要反扣于培养皿边上,禁止内面向上放于桌面。
(2)培养期间禁止人员走动9.细菌数的计算方法细菌总数(cfu/m3=4500N/A×T)式中A=平板面积(cm2)T——平板暴露时间(min)N——平均菌落数(cfu)这个计算公式是根据在面积100cm3的培养基表面,5min内能落下的细菌相当于10L中含的细菌数而推算出来的。
10.空气消毒效果和污染状况的评价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应在消毒前后取样进行培养,如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数明显下降,说明消毒效果好,下面规定适用GB15982——1995规定: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细菌的分布 实验报告
细菌的分布实验报告
《细菌的分布实验报告》
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们存在于空气、水、土壤
以及生物体内,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细
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首先,我们收集了来自不同环境的样本,包括空气、水、土壤和人体皮肤。
然后,我们将这些样本分别接种在富含营养物质的琼脂培养基上,并在适当的温
度下进行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环境中细菌的分布
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在空气样本中,我们检测到了大量的空气中常见的细菌,如芽
孢杆菌和链球菌。
而在水样本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水中常见的细菌,如大肠杆
菌和沙门氏菌。
在土壤样本中,我们观察到了大量的土壤细菌,如放线菌和变
形杆菌。
而在人体皮肤样本中,我们检测到了一些与皮肤微生物群有关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环境中细菌的分布情况。
这些研究结果对
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细菌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我们的
努力,能够为细菌研究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空气培养报告单范文
空气培养报告单范文
实验目的:通过培养空气样本,了解其中的微生物组成,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类。
实验内容:
1.样本收集:在实验室准备好的专用培养皿中收集空气样本。
2.培养条件:将培养皿密封好,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3.观察和记录:每天观察培养皿内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的数量、形态等特征。
实验结果和讨论:
经过一周的培养,我们在培养皿中观察到了多种微生物的生长。
通过对其形态特征的观察和与已有文献对比,我们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1.多种真菌生长:我们观察到了白色、绿色、黑色等多种真菌生长。
其中,白色菌落为青霉菌,绿色菌落为念珠菌,黑色菌落为黑曲霉。
这些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中有些种类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2.细菌生长:我们还观察到了细菌的生长,包括球菌、杆菌等。
细菌数量相对较多,说明空气中的细菌比真菌更为普遍。
细菌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既有益处,也有害处。
根据目前的观察,我们暂时无法对这些细菌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类。
3.受污染标记: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被镰刀菌和链霉菌污染的菌落。
这些污染菌落通常呈现为高密度、杂乱的生长状态,与空气中的其他微生
物有明显的区分。
这提醒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空气的清洁和卫生,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空气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种类,包括真菌和细菌等。
这些微生物对于自然界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控制,以保持环境的卫生和人体的健康。
空气细菌培养报告单
.
精品
空气细菌培养报告单
采样日期: 操作者: 楼层 区域
结果 单位:cfu/m 3 提示 细菌总数正常范围 单位:cfu/m 3 说明
一楼 I 类
≤10 I 类区域环境:指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 II 区域环境:指普通手术室、婴儿房、产房、普通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重症监护室等; III 类区域环境:指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清洁区、急诊室、医技科室,普通病房等。
II 类
≤200cfu/m 3 III 类
≤500cfu/m 3 二楼 I 类
≤10cfu/m 3 II 类
≤200cfu/m 3 III 类
≤500cfu/m 3 三楼 I 类
≤10cfu/m 3 II 类
≤200cfu/m 3 III 类 ≤500cfu/m 3 报告日期: 报告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环境细菌检测实验报告
环境细菌检测实验报告1. 引言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土壤、空气以及人体内。
一些细菌对人类有益,如帮助消化食物和产生某些药物。
然而,某些细菌也会引发疾病,因此对环境中细菌的检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旨在利用培养基和分析方法检测环境中的细菌。
2. 实验步骤2.1 样品收集我们在实验室附近的公共区域收集了5个环境样品:地面上的灰尘、树木表面的叶片、餐厅的桌面、洗手间的水龙头和室外的空气。
为了避免污染,在收集样品时我们使用消毒过的玻璃器皿,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2.2 细菌培养将每个样品均匀地涂抹在培养基上,然后将其封闭并放入恒温培养箱。
我们选择了三种常用的培养基:营养琼脂、大肠杆菌选择琼脂和青霉素抗生素琼脂。
这样可以检测出不同类型的细菌。
2.3 培养基分析在培养基上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量和形态。
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了一部分菌落,并进行了染色处理,以便进一步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
2.4 细菌鉴定通过比对已有的细菌数据和形态特征描述,我们尝试对鉴定出的细菌进行分类和命名。
这一步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测试和专业知识的支持。
2.5 数据分析我们将不同类型的细菌数量进行比较,并计算出每个样品中的平均细菌数。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细菌的相对丰度分析,以了解不同样本中主要细菌的种类。
3. 结果与讨论3.1 细菌培养结果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我们观察到灰尘和叶片样品上有大量的菌落形成,而餐厅桌面、洗手间水龙头和室外空气样品上的菌落较少。
在大肠杆菌选择琼脂培养基上,我们只在灰尘样品上观察到了大肠杆菌的菌落。
而在青霉素抗生素琼脂培养基上,我们没有观察到任何菌落。
3.2 细菌鉴定结果通过对菌落的形态特征进行比对,我们初步鉴定了一些细菌的类型。
例如,在灰尘样品上的细菌有圆形、白色的菌落。
然而,对于一些未知特征的细菌,我们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鉴定。
3.3 数据分析结果根据数量和相对丰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灰尘样品中的细菌数量最多,占总菌落数的60%,并且主要是常见的环境细菌。
空气培养
空气培养
、
空气培养5min(III-IV类区域)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
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透析中心(室)
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感染疾病门诊及其病房
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4CFU
空气培养15min(II类区域)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
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细菌总数≤4CFU
空气培养30min(I类区域)I 特别洁净手术室:手术区<0.2个周边区≤0.4个
II标准洁净手术室:手术区≤0.75个周边区≤1.5个
III一般洁净手术室:手术区≤2个周边区≤4个
IV标准洁净手术室:手术区≤5个。
细菌分离培养实验报告
细菌分离培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培养出具有特定形态和生化特性的纯培养菌株。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环境样品(如土壤、水、空气等)、琼脂培养基、试管、移液管、恒温培养箱等。
2. 实验方法:a. 取环境样品,将其加入生理盐水中制备悬浮液。
b. 取适量悬浮液在琼脂平板上均匀涂布。
c. 将涂布好的琼脂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d. 观察并挑取单菌落进行分离培养,最终获得纯培养菌株。
实验结果:经过培养后,观察到琼脂平板上出现了不同形态和颜色的菌落。
通过挑取单菌落进行连续传代培养,最终获得了多个纯培养菌株。
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菌株的形态特征各异,有的为球形菌,有的为杆状菌,还有的呈现丝状生长。
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这些菌株的生长速度和生理特性也存在差异。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环境样品中分离培养出了多个细菌菌株。
这些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的差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为后续的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此外,本次实验还加深了我们对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的认识,为我们进一步探究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实验总结:细菌分离培养实验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技术,还获得了多个纯培养菌株。
这些菌株的获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为后续的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同时,本次实验也加深了我们对细菌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的认识,为我们进一步探究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细菌分离培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我们的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微生物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做出更多的贡献。
空气中细菌培养结果实验报告
空气中细菌培养结果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空气中细菌进行培养,了解空气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二、实验原理在室内外环境中,细菌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将空气中的微生物落于培养基上,可以利用培养基提供营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使微生物繁殖生长。
通过观察细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可以初步了解其种类。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 空气采样器2. 灭菌棉签3.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4. 培养皿:平板和斜面培养皿各5个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材料和设备准备好,并进行消毒处理。
2. 采样:使用空气采样器对室内外环境进行采样。
3. 制备平板和斜面培养皿: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倒入平板和斜面培养皿中,并进行灭菌处理。
4. 培养:将采样器采集到的微生物用灭菌棉签沾取后,分别在平板和斜面培养皿上划线培养。
5. 孵育: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孵育。
6. 观察:观察细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五、实验结果经过孵育,观察到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了多种细菌。
其中,常见的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在血琼脂培养基上也观察到了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
通过计数器统计,空气中每立方米细菌数量为1000个左右。
六、实验结论通过对空气中细菌进行培养和观察,可以初步了解其种类和数量。
在室内外环境中,细菌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在生活中应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清洁,并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对所需材料和设备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污染。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细菌的交叉感染。
3. 培养皿应密封良好,避免细菌的外部污染。
4. 在孵育过程中,应注意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以保证细菌的正常生长。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
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物学实验报告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姓名刘伟学号专业生物科学批次/层次指导教师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一、目的要求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
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
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
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
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1.玻璃器皿的洗涤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
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
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
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
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
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
细菌分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分布情况;2. 掌握细菌采样、培养和观察的基本方法;3. 分析不同环境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探讨细菌分布与环境的关联。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微生物。
它们在土壤、水体、空气、植物表面、动物体表以及人体内都有存在。
细菌的分布与环境的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实验通过采样、培养和观察,分析不同环境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探讨细菌分布与环境的关联。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土壤、水体、空气、植物表面、动物体表等样品;2. 实验仪器:无菌采样器、无菌棉拭子、无菌试管、酒精灯、接种环、培养皿、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采集:根据实验目的,采集土壤、水体、空气、植物表面、动物体表等样品;2. 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样品用无菌棉拭子均匀涂抹在无菌平板培养基上;3. 培养与观察:将涂有样品的平板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细菌菌落生长情况;4. 细菌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特征,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细菌鉴定;5. 统计分析:统计不同环境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分析细菌分布与环境的关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样品:土壤样品中细菌种类丰富,主要有细菌、放线菌、真菌等。
其中,细菌数量最多,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80%以上。
土壤样品中的细菌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深层土壤中的细菌数量相对较少。
2. 水体样品:水体样品中细菌种类较多,主要有细菌、蓝藻、真菌等。
水体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与水体水质密切相关。
水质较好时,细菌数量较多;水质较差时,细菌数量较少。
3. 空气样品:空气样品中细菌种类较少,主要有细菌、放线菌等。
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与空气质量密切相关。
空气质量较好时,细菌数量较少;空气质量较差时,细菌数量较多。
4. 植物表面样品:植物表面样品中细菌种类较多,主要有细菌、放线菌、真菌等。
植物表面细菌数量与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空气培养
空气细菌培养操作规程1.基本原理: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尘粒一起下降,在室内可采样处放好营养琼脂平板,采样高度距离地面0.8~1.5m,采样时将平板打开,暴露5min或10min盖好平板。
将平板置于37℃恒温箱培养48h,计算菌落数。
2.所需设备:9cm普通琼脂平皿,37℃恒温培养箱,记号笔,手套,口罩。
3.采样及采样原则:采样后必须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的超过6h,样品保存在0~4℃条件时不得超过24h。
4.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5.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0.8~1.5m。
6.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对角线内、中、外处设三点,内外点布位距墙壁1m处。
如下图:室内面积>30㎡,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如下图:7.采样方法:(1)打开平皿,将盖口向下扣放,计时。
(2)暴露5min。
(3)记录采样房面积、时间、地点、位置、采样人及采样时环境条件(温度、湿度)。
(4)看表5min,收取平皿。
入室内面积<30㎡,一条对角线上取三点,放平皿时先放最里边,收取时先收最外边点上的平皿。
在平皿上注明采自的科室房间,用胶布把平皿及平皿盖子固定好,以免在送检途中平皿及平皿盖子分离造成污染。
8.注意事项:(1)平皿盖子要反扣于培养皿边上,禁止内面向上放于桌面。
(2)培养期间禁止人员走动。
9.细菌数的计算方法细菌总数(cfu/m3=4500N/A×T)式中A=平板面积(cm2)T——平板暴露时间(min)N——平均菌落数(cfu)这个计算公式是根据在面积100cm3的培养基表面,5min内能落下的细菌相当于10L中含的细菌数而推算出来的。
10.空气消毒效果和污染状况的评价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应在消毒前后取样进行培养,如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数明显下降,说明消毒效果好,下面规定适用GB15982——1995规定: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