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防灾减灾方略汇总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防灾建设
中国古代城市防灾设计
古城杭州西湖宋朝时曾经一 度半为葑田(湖面被葑草即水 草覆盖),雨多时无法储蓄, 干旱年湖水干涸,后经苏东坡 提议开浚西湖,以葑草与淤泥 修成长堤,后人称为“苏堤”, 在湖中立三座石塔,塔内湖面 不准种植菱藕,以免再次湮塞, 即为“三潭印月”,既减轻了城 市旱涝灾害,也美化了城市空 间。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防灾建设
作者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防灾建设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防灾建设
提纲
一、中国古代防灾思想
1、防患于未然 2、天人感应
二、中国古代城市防灾设计
1、河道系统 2、城内园林 3、马头墙 4、疏沟凿井 5、封闭式设计 6、避雷针
三、中国古代城市防灾政策
1、预防政策
1)仓储设施
2、救灾措施 3、完善法律
随后他以官方力量组织百姓修建防火墙,不过一月,城 内外就建起两千余道防火墙。不久,城中又发生火灾,因 为有防火墙的保护,“灾不过五家而止”,百姓深感“筑墙御 火者。太守德政,真不可忘也”。
返回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防灾建设
中国古代城市防灾设计
1、河道系统 3、马头墙 5、封闭式设计
2、城内园林 4、疏沟凿井
返回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防灾建设
中国古代城市防灾设计
4、疏沟凿井
长安城的两旁有排水沟,又称阳沟,两边还种有树木。唐长 安、宋东京都有沿街植树、以及如何管理等记载。城市两旁 有排水沟,有明沟也有暗沟。路面多为土路。唐长安城有关 于大雨之后,道路泥泞,发生交通拥堵的记载。南方城市的 路面有的用转或石块、瓦片直立砌等。此外,江南多雨,河 道又是城市排水的大明沟,在河道岸壁上有許多通向街道排 水阴沟的下水道出口。(对比古罗马与长安排水沟)
古代中国的防灾减灾文化
古代中国的防灾减灾文化自古以来,灾难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浩劫与痛苦。
作为一个灾荒频仍的地域,中国古代人民刻苦摸索,总结出了多种防灾减灾的方法和文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一、预防灾害的文化“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小善成大德,积小恶成大祸。
”这句话是古人们摸索出的一种预防灾害的文化精髓。
积土成山,就是说人们在修筑防汛工程中,可以将土石等固体物质举行抛筑,使其形成山丘,在水头上控制水势。
积水成渊,则是以积水形成深谷来储存雨水,以应对干旱。
积小善成大德,就是人们热心帮助、勤俭节约、崇尚拾金不昧等一些小事,这些小事无形中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建起了正直、仁爱等良好的道德风尚,表现出一种提升仁爱精神、强化民间防灾意识的文化氛围。
积小恶成大祸,是说有些小过失和不良思想行为,会积聚成一股萎靡不振、心怀不轨的气氛。
所以,我们应该呼吁大家积极宣传全民防灾意识,积极做好自身的小事,共建防灾减灾文化。
二、对灾后救援的文化中国古代灾难频繁,更需要有一套独特的灾后文化。
在解决灾后废墟的清理、伤员的救助、灾区安置以及无偿救援等方面,中国古代人们相信事出有因,如天旱应该筑水渠,如风灾应该与风德同治,如瘟疫,应该在宗教方面发扬人们的慈善与博爱精神。
在灾难的现场,中国古代人民有一种“伤亡惨烈,无不归来”的理念。
也就是说,在救援的过程中国古代人们绝不掉队,也不会轻言放弃,即便在救援的过程中出现失误也要尽全力去挽救。
这种弘扬人道主义的理念,在现代救援工作中同样适用。
三、祭祀祈福的文化古人们相信人与天地之间有一种奇妙而神秘的联系。
许多古代文化习俗,如舞龙、画圆、燃香等,都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丰富的灾后文化。
通过祭祀神明,祈求神明的保佑和庇护,中华民族已经建立起一套含义深刻的灾后祭祀文化。
以地震、台风、冰雹等为例,开展祈福活动,更有助于调动人们积极从事有助恢复生产力的工作,并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救助工作之中。
四、教育灾难知识的文化“教育促进防灾,防灾救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历史上,灾害治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在古代社会中,灾害多种多样,如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等等。
为了应对这些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灾害治理的机制和方法。
1.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国古代为了应对水灾,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
例如,修建大型水库、堤防、运河、排灌沟等防洪工程,增加排水量,减小水患影响。
2.气象观测和预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气象学非常发达,人们善于观察天象和气象现象,及时预警灾害。
例如,观测雨量、研究气象变化规律等等。
3.物资调配和救济措施:在古代社会中,领导常常通过物资调配和救济措施来缓解灾害带来的影响。
例如,发放救济粮食、建设救济仓库等等。
4.救灾精神的弘扬:在古代,救灾是一种传统美德,人们非常弘扬救灾精神。
例如,出现灾害时,士人常常自发组织救灾队伍,帮助受灾的人们。
总之,中国古代为了应对灾害,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灾害治理机制。
这些经验对今天的灾害治理仍然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中国古代备荒救灾的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备荒救灾的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历史上,备荒救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验。
在古代,中
国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困扰,如旱灾、洪水等。
为了解决因灾导致的粮
食短缺和食品危机,中国古代制定了许多备荒救灾的政策和措施。
一项重要的经验是粮食储备。
古代中国的政府建立了粮食储备系统,以备荒时使用。
这些粮食储备通常由政府直接管理,通过政府购粮、储存和管理,以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粮食短缺。
政府还制定了相
应的收购政策,向农民征集粮食储备,以确保国家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来救济受灾地区。
古代中国的备荒救灾还注重提高农业生产力。
政府通过改进农业
技术、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以及加强农业管理,提高了农田的产出。
这些措施帮助提高了农民的粮食产量,以应对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
此外,古代中国还注重农田水利建设。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对于防灾减灾和提高农田产量至关重要。
中国古代政府投资大量精力
和资源来修建渠系、水库、排灌设施等,以保证农田灌溉和排水顺畅。
这些水利建设不仅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还为受灾地区提供了灾后
恢复的基础设施。
此外,中国古代注重通过减税减赋的方式支持受灾地区。
政府会
减免或延缓对受灾地区的税赋征收,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帮助他们
渡过灾后重建的困难时期。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备荒救灾的经验包括粮食储备、提高农业生
产力、注重水利建设以及减税减赋等措施。
这些经验在古代有效地应
对自然灾害,保证了人民的生计和社会的稳定。
古代中国的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古代中国的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水平较低,自然灾害对人民的影响更加严重。
古代中国人面对自然灾害采取了哪些防灾减灾措施呢?一、洪水洪水是古代中国经常遭受的一种自然灾害。
在中国历史上,洪水曾经夺去了无数的生命和财产,特别是黄河流域,常年面临着恶劣的防洪减灾环境。
古代的中国将洪水防治方案分为了“治、堤、撑、护”四大措施。
其中,治是指河道的疏浚和保洁;堤是指修建、加固堤坝;撑是指采用麻袋、沙袋等物品进行沿岸加固;护是指在河流的上游建造堰坝,防止成灾涝产生。
据记载,早在唐代,赵光义就曾提出了加强黄河防洪措施的建议:加强清淤、固堤、引水、避险、断流、掘渠。
这些措施为古代黄河流域的防洪减灾奠定了基础,也成为后来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二、地震地震是古代中国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一种自然灾害,但古代人也有一些关于地震的防灾减灾方法。
在《周礼》中,就曾经提到了一种叫做“拜地神”的预防地震的方法。
在古代,人们认为地震是由于四大神物造成的,所以会在这四个方向的山上、村庄等地方修建祭祀神明的建筑,并在建筑物中供奉一些能够代表四方位的物品,以防止地震的发生。
同时,古代的中国在建筑方面也有了一些防灾减灾的技术,如对于地震波的震动,古代建筑师会在建筑中加入一些高度弹性的材料和结构来分散地震的力量,以减少对于建筑物的损害。
三、旱灾旱灾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这种情况,古代的中国采取了一些防灾减灾的方法。
在古代中国的一些灾荒纪录中,记载了古代人民解决旱灾的方法。
如在华北平原一带,早在元至正年间,就有一种叫做“洒水祈雨”的做法,指将水洒到空气中,以促进自然降水。
这种做法虽然在现代科学中存在疑问,但在古代中国,这种方法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被普遍认可。
同时,古代中国发明了一种叫做“灌溉”的农业技术,即通过使用水道和水利工程来增加农田的灌溉面积,以解决干旱等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防汛抗灾事业
古代中国的防汛抗灾事业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每到夏季就要面临江河水患和台风等多种自然灾害。
因此,中国古代人民一直关注防汛抗灾事业,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办法。
1. 前秦时期的防汛措施前秦时期的中国,历经动荡,天灾频发。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采取比较有效的防汛措施。
当时大规模开发浚渠水道,将黄河、淮河及其支流的水流引向闽、粤等地区,规避洪水。
同时,还采用掘沟、筑堤、修水闸等措施,加强了对河道的防护能力。
2. 宋代水利治理成就宋代是中国水利建设较为繁荣的一个时期。
在当时,古人们探索出了许多先进的水利技术,在防汛抗灾事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水利治理方面,宋代的人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大规模修建水库,将雨水收纳起来,减轻了水患。
如宋徽宗时期修建的开封府八里渠,其水库总储水量达到了65万方,成为当时中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水库之一。
(2)疏浚河道。
宋代人们也非常重视疏浚河道,保持水道通畅。
例如,他们在汉水江岸边修建了可以吞没8艘轮船的深井水泵,使得汉水水道保持畅通。
(3)运用梯田技术。
古人们还采用梯田技术,在山区修建水泄斗、水梯田等栽培农作物的土地。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益和安全。
3. 明清时期的灾害应对明清时期,中国的水利治理已经十分成熟。
在防汛抗灾方面,他们也采取了更加综合的办法,提高了应对灾害的能力。
例如,在明代,江南地区有“涂江”现象,人们采用了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开辟水门等措施,化危为机,变“涂江”为“涂地”,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在清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灾害频发,防汛抗灾成为一项重要的政策。
在清朝乾隆年间,修建嘉陵江、汉江、黄河等大型水库,有效预防了洪水和旱情,为当时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总而言之,古代中国的防汛抗灾事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文化成果。
古人们不仅致力于加固河道、修筑堤防,还运用自然资源,大规模开发水利系统,为防御洪水和开垦荒地提供了技术支持。
应对极端气候的中国古代技术
应对极端气候的中国古代技术中国古代智慧和技术在应对极端气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
古代中国人通过创新和智慧,发展出一系列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方法,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水利工程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在应对极端气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修建水库、灌溉渠道和排水系统,中国古代人民能够有效地调节水资源,缓解极端干旱和洪水带来的影响。
在干旱地区,古代中国人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和水渠,用来储存雨水和融雪水,以供后续的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
这些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降低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了农田的产量。
在洪水频发的地区,古代中国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洪水的发生和减轻洪水的影响。
他们修建了堤坝和水闸,用来阻挡洪水和调节河流水位。
同时,他们还修建了排水系统,用来迅速排除积水,减少洪水对农田和居民的影响。
二、农业技术古代中国农民通过采用一系列的农业技术,有效地应对了极端气候的影响。
他们发展了多种灌溉方法,如引水灌溉、井灌和池塘灌溉等,使农田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源。
他们还研发了抗旱和抗寒的作物品种,以适应干旱和寒冷的气候条件。
古代中国人还广泛采用了轮作和休耕制度来保护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
轮作制度可以合理利用农田,减少连作伤害,同时通过休耕制度,使土壤得到充分的恢复和修复,减少极端气候对农田的影响。
三、建筑技术古代中国人在建筑方面也创造了许多应对极端气候的技术。
例如,在寒冷地区,他们采用了夯土墙和暖炕等建筑技术,使房屋保温效果更好,减少能量损失。
在炎热地区,他们采用了透风和遮阳的设计,使房屋内部保持凉爽。
四、防灾减灾措施古代中国人还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来应对极端气候带来的灾害。
他们建立了完善的预警系统,通过观察天象和动物行为等方式,提前预警自然灾害的发生。
他们还广泛开展了灾后重建工作,修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力,帮助灾民恢复生产和生活。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通过水利工程、农业技术、建筑技术和防灾减灾措施等多方面的努力,成功地应对了极端气候带来的挑战。
中国古代防灾救灾启示录
自然灾害与我们五千年的文明相伴相随,中华民族正是在同灾荒的顽强抗争中一步步坚定走来。
这里,既包括每一个普通个体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也包括历代王朝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作出的努力。
一、中国古代防灾救助的思想和主张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根据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逐渐提出了一些有关社会保障的思想主张,以及储粮备荒思想和仓储赈灾的措施。
早在西周时期,政治家们就意识到:丰年时储藏多余谷物,以备凶年缺粮时之用,是立国安邦所必需。
《礼记》有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子提出同样的看法,认为“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
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
”在储粮备荒思想影响下,自西周起,中国就出现了一种救荒、济贫的重要的政策措施一一仓储制度,即建立专门的粮仓,储存粮食,用来稳定粮价,借贷或放粮救荒、济贫。
中国古代的仓储制度虽兴废无常,且在各朝各代都发生过官员管理不善致使粮食霉烂浪费或被贪污中饱等现象,但它确实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和救荒、济贫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储粮救荒思想和仓储赈灾措施的传承沿袭,使历代统治者都明白,要求得国泰民安,政府必须承担起举办公共保障事业的责任。
位于北京东城十条、距今有600年历史的皇家粮仓--南新仓,是全国仅有、北京现存的最完整的历史仓廒实物建筑群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其倡导的大同思想和养老慈幼措施,是中国人民美好的精神追求,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
孔子曾对其弟子说过一段有名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谓大同。
”就是说:在理想的大同社会中,人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亲人,还要为社会上的弱者提供帮助,使老年人得到赡养安度晚年,使儿童得到照顾教养而健康成长,使鳏、寡、孤、独、残者都得到社会的救济安置。
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理念与策略
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理念与策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积累了丰富的灾害治理经验。
这些经验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灾害的认知,也为我们今天应对灾害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以下是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主要理念与策略:1.敬天保民中国古代思想认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统治者应顺应天意,敬畏自然,保护民生。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灾害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2.顺天应时中国古代灾害治理强调顺天应时,即根据季节、气候等自然规律进行农事活动,以减少灾害的发生。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3.防患未然中国古代灾害治理注重防患未然,即在灾害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和准备工作。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灾害预防的重视,以及对减轻灾害损失的追求。
4.灾后重建中国古代灾害治理强调灾后重建,即在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修复和重建工作,以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民生福祉的关注,以及对社会稳定的追求。
5.以德抗灾中国古代灾害治理注重以德抗灾,即通过道德教化来提高人民的抗灾能力。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道德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民精神力量的发挥。
6.休养生息中国古代灾害治理强调休养生息,即在灾害发生后给予人民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以减轻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7.减政节用中国古代灾害治理强调减政节用,即在灾害发生后减少政府开支,节约资源,以减轻灾害对国家的经济压力。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国家经济稳定的关注,以及对资源节约的追求。
8.藏富于民中国古代灾害治理强调藏富于民,即将财富分散到人民手中,以提高人民的抗灾能力。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关注,以及对人民主体性的尊重。
以上是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主要理念与策略。
这些理念和策略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应对经验,也为我们今天应对灾害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代的历史灾害与救灾
中国古代的历史灾害与救灾中国古代是一个灾祸频仍的时期,不同的灾害给中国的土地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困扰。
然而,在这些灾害中,中国人民也展现出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救灾措施。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历史灾害以及人们如何应对和救助的情况。
1. 暴雨洪水在古代中国,暴雨洪水是一种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
由于中国地势复杂,山脉众多,暴雨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河流泛滥,土石流和山洪爆发。
这种情况不仅对农田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还经常给居住在河岸附近的人们带来生命威胁。
为了应对洪水,古代中国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他们修建了一些防洪工程,比如堤防、水库和水渠系统,以便更好地控制水流。
其次,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保护方法,如修建梯田和水稻田,以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一些勇敢的水手还会奋勇救援,使用小船和船桨来救济被困人员。
这些努力有助于减轻洪水对人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 干旱饥荒干旱和饥荒也是古代中国经常遭受的厄运。
由于中国的气候多样性,一些地区在某些季节会发生持续干旱,导致农作物无法生长,人们饥于口粮。
古代中国人民面对干旱饥荒时,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救灾方法。
首先,他们会积累粮食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
一些地区还创造了一种称为“护粒”的制度,通过减少耕地上的耕种面积,储备更多的粮食。
其次,他们还会组织浇灌活动,利用有限的水源,将水引入农田中,增加作物的产量。
此外,政府还会采取减税减租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3. 地震灾害地震是古代中国另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中国位于多个板块交界处,地震活动频繁。
在古代,地震常常导致房屋倒塌,造成大量伤亡和财产损失。
面对地震,古代中国人采取了一系列的救灾措施。
首先,他们利用传统建筑技术,如“斗拱”、“悬山”等,使房屋更加稳固。
其次,他们还发展了地震预警系统,用于提前发现地震迹象。
一些勇敢的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进行救援行动,搜救被埋压的人员。
4. 瘟疫和疾病除了自然灾害外,古代中国还经常受到各种瘟疫和疾病的侵袭。
古代中 国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古代中国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古代中国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在古代中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洪水、旱灾、地震、蝗灾等各种天灾,古人凭借着智慧和经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努力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古代中国很早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
在天文观测方面,古人通过观察星象、日月运行等,来预测可能出现的异常气候和灾害。
例如,当出现彗星、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时,往往被视为不祥之兆,可能预示着即将发生灾害。
在地理方面,对于河流的水位、山川的变化等也有着密切的关注。
比如,在黄河流域,设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监测水位的变化,一旦水位超过警戒线,就会及时向周边地区发出警报。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与灾害相关的经验和规律。
例如,根据节气的变化、动植物的反常表现等来预测旱涝灾害。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俗语,就是古人在长期观察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灾害预警经验。
当灾害发生时,古代政府通常会采取积极的救灾措施。
首先是物资救济,包括发放粮食、衣物、帐篷等生活必需品,以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政府会从各地的粮仓调运粮食到灾区,同时还会组织募捐活动,号召富户和官员捐款捐物,共同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其次是减免赋税。
灾害过后,灾民往往无力承担沉重的赋税,政府会根据受灾的程度,适当减免当年或几年的赋税,让灾民有时间和精力恢复生产。
再者是组织灾民进行生产自救。
政府会提供种子、农具等生产资料,鼓励灾民开垦荒地、补种农作物,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同时,还会组织兴修水利工程,改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
除了政府的救灾行动,民间力量也在灾害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灾害发生时,邻里之间会相互帮助,共同抵御灾害。
一些富户和乡绅会主动拿出自己的粮食和财物,救济灾民。
宗教团体也会参与到救灾中来,通过举办祈福仪式、施粥等活动,安抚灾民的心灵。
中国古代的抗洪救灾是怎样的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对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的启示
抗洪救灾需要全民族的力量,弘扬 民族团结精神是战胜自然灾害的重 要保障。
弘扬民族团结精神,需要加强民族 间的交流与融合,增强民族认同感 和凝聚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在抗洪救灾中,各族人民共同奋斗, 展现了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
抗洪救灾的胜利离不开民族团结精 神的支撑,这种精神应该得到传承 和发扬。
指挥调度
组建防汛队 伍,包括专 业队伍和群
众队伍
制定防汛预 案,明确职
责分工
加强防汛演 练,提高队 伍的应急响
应能力
建立信息沟 通机制,及 时传递汛情
信息
加强物资储 备,确保防 汛物资充足
防汛物资的储备与调配
储备物资:包括沙袋、木桩、铁丝 网等
储备地点: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 好的地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灾后重建:如修复 基础设施、恢复农业生 产等
2
防汛抗洪的措施
水利工程的建设
古代水利工 程的发展历
程
古代水利工 程的类型和
特点
古代水利工 程的选址和
设计
古代水利工 程的施工技 术和管理措
施
古代水利工 程的维护和
修复
古代水利工 程在抗洪救 灾中的作用
和影响
防汛队伍的组织与调度
设立防汛指 挥部,统一
加强灾害预警和监测:利用现代科技手 段,加强灾害预警和监测,及时掌握灾 情动态,为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强化社会参与和协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抗洪救灾工作,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 织之间的协作,形成救援合力。
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和能力:加强应急救援 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 救互救能力,降低灾害损失。
我国古代的防灾减灾方略
的命 题 。在远 古时代 ,原 始人为 了提 书 》开 始有 所 转变 ,到 《 明史 ・ 行 五
高劳动效率 和抵御野兽 的侵袭 ,制造 志》 中得 到比较彻底 的纠正 ,不 但把 以前史书 中所有 人为 的活动排除 于灾 害之 外 ,而且把 五行之外 的 “ 天灾 ”
也 拒 之 门外 。
也 ”。 “ ”、 “ ”二 字合称最早 灾 害
也 出现 在 这 一 时期 。
因就在 于 “ ”, 《 传 ・ 公十 五 天 左 宣
春秋 战国时期 的灾 异家们又进 一步发
挥 了天地 人的关联性 ,在天灾与 人事 之间建立 了联系 ,认为在天灾发 生的 背后 ,必有 人事的失常 才使得上 天震
辛的防灾减灾之路 。
础还 是阴阳五 行灾害观念 ,灾害 的范
神灵 ,早在 夏代 的时候 我 国就形成 了 尊天敬神 的风 习,殷代 以后降 “ ” 天 的身 影 便 无 所不 在 。 《 统’ 云 : 礼 》
“ 地 者 ,元 气之 所 生 ,万 物之 祖 天 也 。” 《 论语 》曰: “ 天何 言哉 。四 时行 焉,百物生 焉。 ” 《 礼记 》 曰: “ 天地之 道,博也 ,厚也,高 也, 明 也 , 悠 也 ,久 也 ; 日、月 、星 辰 系 焉,万物覆 焉 。”人们 每遇疑难就 祈 求于天 ,岁荒丰歉也不例 外 。甲骨 卜 辞中类似 的记载很 多,如 “ 帝令 雨足 年 ?帝令 雨弗足 其年 ! ”春 秋 战国 时
怒 , 天 谴 灾 害 以惩 罚 。
年 》: “ 反时为灾 ”, 自然界运 动 天
失常会 导致 灾害 发生 。 “天 ”在 人 们 的 观 念 中 是 一个
极 具神 秘感又 力量无边 的忽隐忽现 的
我国古代抗震措施
我国古代抗震措施引言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抵御地震的威胁。
然而,我们在实施强大的抗震措施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古代是如何应对地震的。
古代背景中国位于地震带,是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
古代中国人民在面对地震的挑战时采取了多种抗震措施。
尽管这些措施与现代技术相比显得相对简单,但它们仍然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建筑抗震策略中国古代建筑采用了许多特殊的抗震策略,以应对地震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抗震措施:1. 斜撑结构古代建筑常采用斜撑结构,即在建筑物的四个角上设置一系列的斜撑。
这种结构可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抵御地震的冲击。
2. 铁链连接古代建筑中使用铁链来连接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增加整个建筑的稳固性。
铁链的强度可以减少地震时建筑物的摇晃,从而减轻地震对人员和财产的破坏。
3. 柱基增强古代建筑中的柱子通常通过增加底部的宽度来增强其稳定性。
宽底的柱子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减少地震时柱子的倒塌风险。
4.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古代建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建筑物底部挖掘更深的地基,并在地基中灌注浆筑成坚固的基础,可以增加建筑物在地震时的稳定性。
社会抗震措施除了建筑抗震策略之外,古代中国人还采取了一些社会抗震措施来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抗震措施:1. 预警系统古代中国使用了一种称为“地震钟”的预警系统。
这种钟在地震发生时会发出响声,提醒人们迅速采取避难措施。
尽管这种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可能不如现代地震仪器,但它仍然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警告时间。
2. 避难所古代中国人民还建造了一些地震安全避难所。
这些避难所通常位于山脚下或岩石洞穴中,可以为人们提供寻找安全的地方。
3. 灾后重建在古代,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也是一项重要的抗震举措。
古代中国人会尽快修复受损的建筑和基础设施,确保人们能够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结论古代中国人民以他们有限的技术和资源,采用了多种抗震措施来应对地震的挑战。
古人的应急方法
古人的应急方法古人的应急方法在古代,人们生活条件艰苦,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他们经常需要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古人智慧的总结和应急方法的传承,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下面将介绍一些古人常用的应急方法。
1. 灭火方法火灾是古代常见的灾害之一。
古人在应对火灾时,采取了一些应急方法。
他们常常使用灭火器具,如水桶、水袋等,迅速将水倒入火源处,以达到灭火目的。
此外,古人还利用湿毛巾或湿布遮盖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呼吸道。
2. 抗击洪水洪水是古代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古人在面对洪水时,采取了一些应急方法。
他们通常会建立堤坝来抵御水势,同时组织人力与工具进行抢险救援。
古人还会利用竹筏、木筏等制作简易舟艇,用于疏散和救援。
3. 应对地震地震是古代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古人在面对地震时,采取了一些应急方法。
他们经常会选择开阔地带躲避,远离高楼大厦等危险建筑物。
古人还会利用棉被、桌子等物品,用以保护头部和身体,减少受伤的可能。
4. 应对战乱战乱是古代社会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
古人在面对战乱时,采取了一些应急方法。
他们通常会选择躲避战乱区域,迁徙至相对安全的地方。
古人还会组织民兵力量,自卫抗敌,保护自己和家园。
5. 应对疾病疾病是古代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古人在面对疾病时,采取了一些应急方法。
他们通常会根据症状选择适合的草药进行治疗,或请医师诊断和开方。
古人还会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6. 应对饥荒饥荒是古代常见的困扰人民的问题之一。
古人在面对饥荒时,采取了一些应急方法。
他们通常会采取节约用粮的措施,如限制粮食的浪费,合理分配食物。
古人还会寻找其他食物来源,如采集野果、树皮等。
总结古人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总是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他们智慧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工具,以最小的损失度过困难时刻。
这些古人的应急方法,不仅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今天应急能力的参考和借鉴。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应该学习古人的智慧,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我国古代的防灾减灾方略汇总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2011•7•上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关于防灾减灾的思想、政策和方略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记录。
爬梳自先秦以来的部分防灾减灾方略,我们不禁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也希望能够以古鉴今、以史明智。
我国古代的防灾减灾方略子荷/整理我国历史上灾荒十分频繁,为世上少有。
上自原始社会,下至明清,灾害频频发生。
相传早在伏羲氏和燧人氏的时候,就已有水涝之灾;黄帝一百年有地震之灾;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凭借他们的智慧与勇敢,同自然灾害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围绕灾前预防和临灾救济等实践逐步摸索出一些方略,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防灾减灾之路。
两汉时期,我国古代的灾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传统灾害观的基石。
此后虽有发展,但根基全在两汉时期。
当时灾害和饥荒方面代表性著作为《汉书•五行志》,其中的理论基础还是阴阳五行灾害观念,灾害的范畴却大大扩展,收录其中的灾害种类神灵,早在夏代的时候我国就形成了尊天敬神的风习,殷代以后降“天”的身影便无所不在。
《礼统》云:“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
”《论语》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礼记》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人们每遇疑难就祈求于天,岁荒丰歉也不例外。
甲骨卜辞中类似的记载很多,如“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足其年!”春秋战国时灾害范畴的滥觞防灾减灾是伴随于人类进化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古老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
在远古时代,原始人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抵御野兽的侵袭,制造了石器和木器,作为生产和安全的工具。
早在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就在自己居住的村落周围开挖沟壕来抵御野兽的袭击。
大禹治水和都江堰工程更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付水患的伟大创举。
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为人类认识地震作出可贵贡献。
古代文献中对灾害的定义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介绍中国的防灾减灾与灾害管理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 标题
科技应用:科技在防灾减灾与灾害管理中发挥 重要作用,如遥感技术、GIS技术、大数据技 术等
添加 标题
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防灾减灾与灾害 管理的合作与交流,如联合国减灾战略、世界 减灾日等
第三章
中国防灾减灾与灾害 管理的政策法规
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 例》
民间防灾减灾组 织:包括志愿者 队伍、救援队等, 参与灾害救援和 灾后重建
社区防灾减灾培 训:提高社区居 民的防灾减灾意 识和技能
民间防灾减灾宣 传:通过媒体、 网络等渠道宣传 防灾减灾知识, 提高公众意识
第五章
中国防灾减灾与灾害 管理的实践经验
地震灾害的应对与预防
建立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加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制定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救援效率 加强地震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水旱灾害的应对与预防
建立完善的预警系 统,及时发布预警 信息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 建设,提高抗灾能 力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 效率
加强灾害风险评估 ,制定科学的防灾 减灾规划
气象灾害的应对与预防
建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测,提高预警准确性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加强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地方减灾委员会:负责指 导和协调地方防灾减灾与 灾害管理工作
地方减灾办公室:负责具 体实施地方防灾减灾与灾 害管理工作
地方减灾专家委员会:负 责提供防灾减灾与灾害管 理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地方减灾志愿者队伍:负 责参与防灾减民间的组织体系
中国古代的天灾与灾害防治
中国古代的天灾与灾害防治中国古代的天灾与灾害防治,是一个广泛的话题。
古代的中国人经历了许多的自然灾害,如洪水、旱灾、地震、火灾、瘟疫等等,这些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统治者和普通百姓都曾非常重视天灾和灾害的防治。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的天灾和灾害防治措施。
一、洪水灾害和治水措施洪水对古代中国是最为普遍的灾害之一。
历史上,洪水往往造成重大的伤害和死亡,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由于古代中国的水利设施的不完善,洪水和水灾频繁发生,为了应对这种自然灾害,中国的政府和百姓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治水措施。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谓的“三绝策”。
这个策略的具体内容是:一是绝源,即在河道上游设置水库、堰坝等水利设施,以减少洪水的来势;二是绝中,即在河道中游设置堤坝、挡水墙等设施,以减缓洪水的流速和压力;三是绝口,即在河道口安装闸门、水门等设备,以减少洪水流入下游地区。
这种“三绝策”在古代中国历史上被多次采用,如唐代的郑成功、明代的李时中等人都曾成功地治水。
二、旱灾和灌溉技术旱灾对古代中国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
在古代中国,由于缺乏现代水利技术的支持,大范围的旱灾往往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为了应对旱灾,古代中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最重要的就是灌溉技术的发展。
在古代,中国的灌溉技术主要有引水、旋风灌溉和排灌三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引水。
引水是指利用山泉、溪水等地下水源为农田灌溉,也称山泉灌溉。
古代中国的引水技术非常先进,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的“梳田引泉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挖开渠道引水到田地进行灌溉。
在隋唐时期,又出现了一种叫做“龙门引泉法”的技术,这种方法采用了水力学的原理,利用高山上游的水力作用,将水引入田地,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三、瘟疫和医疗卫生瘟疫是古代中国最为可怕的灾害之一,尤其是在战争时期,瘟疫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
夏至中国古代人们的夏季农田管理与防灾措施
夏至中国古代人们的夏季农田管理与防灾措施在中国古代,夏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代表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古代人们注重夏季农田管理与防灾措施,以保障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和农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人们在夏至这一节气的农田管理和防灾措施。
一、农田管理夏至之后正值夏季,气温高,雨水充足,是农作物生长的黄金季节。
古代农民通过以下农田管理措施来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产量。
1. 灌溉:为了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古代农民注重合理的灌溉,以保证作物不受干旱的影响。
他们挖掘灌溉渠道,将水源引入田间地头,通过分派水源和灌水时机的合理安排,确保农田充分得到水分滋润。
2. 施肥:夏季气温高,农作物的养分需求增加。
古代农民注重在夏至之后,通过施肥等方式增加土壤养分,以满足作物的生长要求。
他们使用牲畜粪便、植物秸秆等有机肥料,也会利用鱼粉、骨粉等矿物肥料来改良土壤,提高农田的肥力。
3. 杂草防治:夏季是杂草疯长的季节,而杂草会抢夺作物的养分和水分资源,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防止杂草对农田造成危害,古代农民会及时进行除草处理,保持农田的整洁。
二、防灾措施夏季是中国的多灾多难季节,古代农民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措施。
1. 抗旱:夏季天气炎热,干旱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灾害。
古代农民会在夏季来临之前,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和灌溉渠道,储备水源,以便在干旱时期及时供给农田所需的水分。
同时,他们还会提前收获一部分作物,以减少作物在干旱时期所需的水分。
2. 防洪:夏季是雨水集中的季节,往往会有洪水的发生。
为了保护农田免受洪水侵袭,古代农民会修建堤坝、疏浚河道,确保水流通畅。
在发生洪水时,他们还会组织农民和壮丁进行抗洪救灾。
3. 防虫害:夏季是害虫滋生、为害农作物的季节。
为了防止害虫对农田造成危害,古代农民会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
他们使用植物的自然杀菌剂,如采用菊花、苦瓜等植物作为防虫的天然杀菌剂,还会利用昆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古代治灾典范(3篇)
第1篇自古以来,自然灾害一直是威胁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
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有限,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自然灾害往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然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也有一些统治者以其卓越的治国能力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责任感,成功地应对了自然灾害,为后世树立了治灾典范。
本文将以唐太宗的“开元之治”为例,探讨古代治灾的典范。
一、唐太宗的“开元之治”背景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誉为“开元之治”。
这一时期,国家实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这一时期也遭遇了多次自然灾害,如大水、大旱、地震等。
面对这些自然灾害,唐太宗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成功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唐太宗的治灾举措1. 重视灾情,及时上报唐太宗非常重视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他要求各级官员对灾情进行及时上报。
一旦发现灾情,官员必须迅速上报朝廷,以便皇帝能够及时了解灾情,采取相应的救灾措施。
这一举措保证了灾情的及时处理,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2. 调整赋税,减轻百姓负担自然灾害往往导致农作物减产,给百姓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唐太宗采取了调整赋税的措施。
在灾年,他减免了部分赋税,减轻了百姓的经济压力。
此外,他还设立了“常平仓”,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3. 救灾物资,确保人民生活面对自然灾害,唐太宗重视救灾物资的调拨和分配。
他下令各地政府储备粮食、衣物等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同时,他还派遣官员亲自前往灾区,慰问受灾群众,鼓励他们积极自救。
4. 修筑水利,防治灾害唐太宗深知水利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大力兴修水利。
他下令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灌溉渠、堤坝等,以防止洪水灾害。
此外,他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5. 培养人才,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唐太宗注重培养人才,特别是防灾减灾方面的人才。
他选拔了一批有才干的官员,负责水利工程、气象观测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2011•7•上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关于防灾减灾的思想、政策和方略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记录。
爬梳自先秦以来的部分防灾减灾方略,我们不禁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也希望能够以古鉴今、以史明智。
我国古代的防灾减灾方略
子荷/整理
我国历史上灾荒十分频繁,为世上少有。
上自原始社会,下至明清,灾害频频发生。
相传早在伏羲氏和燧人氏的时候,就已有水涝之灾;黄帝一百年有地震之灾;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凭借他们的智慧与勇敢,同自然灾害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围绕灾前预防和临灾救济等实践逐步摸索出一些方略,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防灾减灾之路。
两汉时期,我国古代的灾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传统灾害观的基石。
此后虽有发展,但根基全在两汉时期。
当时灾害和饥荒方面代表性著作为《汉书•五行志》,其中的理论基
础还是阴阳五行灾害观念,灾害的范畴却大大扩展,收录其中的灾害种类
神灵,早在夏代的时候我国就形成了尊天敬神的风习,殷代以后降“天”的身影便无所不在。
《礼统》云:“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
”《论语》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礼记》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人们每遇疑难就祈求于天,岁荒丰歉也不例外。
甲骨卜辞中类似的记载很多,如“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足其年!”春秋战国时
灾害范畴的滥觞
防灾减灾是伴随于人类进化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古老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
在远古时代,原始人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抵御野兽的侵袭,制造了石器和木器,作为生产和安全的工具。
早在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就在自己居住的村落周围开挖沟壕来抵御野兽的袭击。
大禹治水和都江堰工程更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付水患的伟大创举。
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为人类认识地震作出可贵贡献。
古代文献中对灾害的定义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明显留存有远古信息的痕迹。
《韩非子•六反》:“害者,利之反也”。
“灾”、“害”二字合称最早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远远超过此前各个时期,计有66种之多。
但此书的最大缺陷是对灾害的界定比较模糊,有许多非灾害现象被作为灾害列举其中。
这种情况从《新唐书》开始有所转变,到《明史•五行志》中得到比较彻底的纠正,不但把以前史书中所有人为的活动排除于灾害之外,而且把五行之外的“天灾”也拒之门外。
灾害起因的初期探索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认为天、地、人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灾害事件,其起因就在于“天”,《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自然界运动失常会导致灾害发生。
“天”在人们的观念中是一个极具神秘感又力量无边的忽隐忽现的
期则明确地把灾害的发生原因归结于“天”。
《诗经•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馑荐臻”;《论语•颜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在确立了灾由天降的前提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灾异家们又进一步发挥了天地人的关联性,在天灾与人事之间建立了联系,认为在天灾发生的背后,必有人事的失常才使得上天震怒,天谴灾害以惩罚。
23中国减灾
专题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徒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只有事先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这是“预防为主”之体现,是防范事故的必遵之道。
这些古代先哲在多灾多难的环境中摸索出来的真知灼见,不失为“警世良言”。
但我们还必须以变化和发展的眼光在实践中探求和体验,才能在防灾减灾工作的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
古代的防灾减灾方略
古老的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流动于民族文明长河中的防灾减灾观念和方略,无疑对我们现代社会的防灾减灾活动有着极有价值的借鉴。
防灾减灾方略之一:“居安要思危”——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安不忘危,预防为主”,正像孔子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真乃防灾减灾行动的原则和方针。
防灾减灾方略之二:“长治能久安”——出自《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是的,只有发达长治之业,才能实现久安之势。
这不仅对于国家安定是这样,生活中的防灾减灾更需要这一重要的策略。
防灾减灾方略之三:“有备才无患”——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只有防患未然时,才能遇事安然,成竹在胸,泰然处之。
能说这不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方略吗?
防灾减灾方略之四:“防微且杜渐”——源于《元史•张桢传》:“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从微小之事抓起,重视事物之“苗头”,使事故和灾祸刚一冒头就及时被制止,为损失控制之战术。
防灾减灾方略之五:“未雨也绸缪”——出自《诗•幽风•鸱》:“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尽管天未下雨,也需修补好房屋门窗,以防雨患。
如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也须此然。
这不失为有效的防范对策。
防灾减灾方略之六:“亡羊须补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尽管已受损失,也需想办法进行补救,以免再受更大的损失。
古人云:“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
”故曰:“吃一堑,长一智。
”;“前车已覆,后来知更何觉时。
”谓之:“前车之鉴。
”这些良言古训,虽是“马后炮”,但不失为事故后必须之良策。
防灾减灾方略之七:“曲突且徒薪”——源自《汉书•霍洌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
链接
的情形与典籍中所记载的“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
“灾”字趣释
吴东平
“灾”在现代汉语中,既指天灾,也指人祸。
从“灾”字的结构来看,是由“宀”即房子加上“火”字构成,显然是一个会意字。
其意思是火烧着了房子。
对于人们来说,房子烧了,自然是灾祸临头。
其实简化的“灾”使用的是古文字的“灾”。
“灾”字的甲骨文的写法为外面是一个“宀”,里边是一堆熊熊的烈火,即“火”的象形字。
由此可见,简化字的“灾”是甲骨文的“灾”字线条化的结果,两者结构完全一致。
其本义指火灾。
林义光《文原》:“灾,或从宀、火。
按:象屋下火。
”这种火灾是指自然界因雷电引起的火灾。
“灾”字的创制,充分反映了远古时期的火灾是威胁人类的重要灾害。
除了火灾以外,威胁先民的还有水灾。
水灾的甲骨文写法似洪水泛滥横流之形。
这个“灾”所描绘
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上》)的远古“洪水时代”情景何其相似。
小篆承甲骨文形体而来,意思为将水堵住,因而成灾。
当私有制开始萌芽后,部族之间的争夺也就开始了,降临到先民头上的又一大灾害就是兵灾。
于是先民又造出另一“灾”的象形字,意思是受刀伤之灾。
随着历史的发展,大约到了东周时期,聪明的先民大概认为各类灾害均造一字,实在太繁琐,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于是又造了一个字。
这个字的上半部分代指水灾,下半部分代指火灾。
在人类所遇到的灾害之中,选择了水灾和火灾为代表,是一个聪明之举。
如《国语•周语下》:“古者,天降戾,于是手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
”
新中国成立后,在颁行简化字时,又简化为“灾”,是为书写的简便又用了古人指火灾的“灾”,以此“灾”泛指一切灾害。
这就是古今之“灾”字不同的地方。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