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瓶盖形状注塑设计)
瓶盖注塑模具设计说明

1 塑件成型分析1.1设计概述随着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的高速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口号的倡引下,中国的制造业也蓬勃发展;而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工业能促进工业产品生产的发展和质量提高,并能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和赞赏。
在日本,模具被誉为“进入富裕的原动力”,德国则冠之为“金属加工业的帝王”,在罗马尼亚则更为直接:“模具就是黄金”。
可见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
我国对模具工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视,早在1989年3月颁布的《关于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就把模具技术的发展作为机械行业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塑料模具的产量和水平发展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长寿命、精密模具在模具产量中所战比例越来越大。
注塑成型模具就是将塑料先加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塑料受热熔化后,在注塑机的螺杆或柱塞的推动下,经过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塑料在其中固化成型。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塑料圆盖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圆盖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针对圆盖的具体结构,通过此次设计,使我对轮辐式浇口单分型面模具的设计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手册、标准等,结合教材上的知识也对注塑模具的组成结构(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分、推出机构、侧抽机构、模温调节系统)有了系统的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将来独立完成模具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2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1.2.1 塑件分析塑件模型如图1-1所示(为计算需要仅标注几个重要尺寸本图见型中图)图1-1 塑料盖子1.2.2塑件的结构及成型工艺性分析结构分析:该塑件为瓶子罐盖子,其结构应尽可能的简单且维度和钢管应满足需要,塑件的顶部没有两个对称的孔,用于安装提手,部有简单的螺纹,用于和罐子连接紧密。
线性工艺性分析:1.精度等级:采用一班精度4级2.脱模斜度:改塑件件壁厚1.5mm,其脱模斜度查表得到塑件材料为聚丙烯pp ,其型腔脱横斜度为:25~45.其型蕊脱横斜度为:20~45.由于该塑件没有狭小部位,所以脱横斜度取1。
小瓶盖塑料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小瓶盖塑料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小瓶盖塑料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小瓶盖塑料注塑模具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以确保设计和制造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计需求1、尺寸要求:小瓶盖的外径为X毫米,内径为Y毫米,高度为Z毫米。
2、材料要求:模具材料为高强度工程塑料,具有耐磨、耐腐蚀和高温耐性能。
3、模具结构要求:采用分模式设计,包括模具外壳、进料系统、定位系统、冷却系统等。
三、模具结构设计1、模具外壳设计:a:外壳材料选择:选择耐腐蚀、耐磨性能好的工程塑料作为外壳材料,确保模具使用寿命长。
b:外壳尺寸:根据模具内部结构和小瓶盖尺寸确定外壳的高度、直径和厚度。
c:模具外壳装配:确保外壳的装配牢固,能够承受注塑过程中的压力和冲击。
2、进料系统设计:a:进料口位置:进料口位于模具外壳上方,方便塑料材料的注入和冷却。
b:进料系统结构:进料系统包括进料管道、进料阀门和喷嘴等组成,确保塑料均匀流动。
3、定位系统设计:a:定位杆:在模具内部设置定位杆,以确保小瓶盖注塑时的位置准确性。
b:定位孔:在小瓶盖上开设定位孔,使得小瓶盖能够准确地套在定位杆上。
4、冷却系统设计:a:冷却通道:在模具内部设置冷却通道,以降低注塑过程中的温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b:冷却介质:选择高效的冷却介质,如冷水或冷气等,快速降低模具温度。
四、模具制造要求1、加工工艺:采用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工艺,确保模具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2、查漏测试:在模具制造过程中进行查漏测试,确保模具没有任何渗漏。
五、附录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1、小瓶盖的详细尺寸图纸。
2、模具的3D设计图纸。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注塑模具:指用于塑料注塑成型的模具,可分为热流道模具和冷流道模具。
2、工程塑料:指具有高强度、耐磨、耐腐蚀和高温耐性能的塑料材料。
3、渗漏:指模具在注塑过程中出现塑料渗漏的现象,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冷水壶盖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冷水壶盖模具课程设计学号:姓名:班级: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指导教师: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题目如图所示:该塑件是一个冷水壶盖,材料为PE-HD,批量生产,塑件的原材料和各种工艺性分析如下所示。
目录1.塑件材料的选择和特性 (4)1.1基本特性 (4)1.2主要用途 (4)1.3成型特点 (4)2.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5)2.1塑料的尺寸精度分析 (5)2.2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5)2.3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5)3.成型设备的选择与模具工艺参数的编制 (5)3.1计算塑件的体积 (5)3.2计算塑件的品质 (5)3.3选用注塑机 (6)4.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7)4.1分型面的选择 (7)4.2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7)4.3浇注系统的设计 (7)4.4推出方式的选择 (10)5.模具成型部件的设计计算 (10)5.1形芯型腔尺寸 (10)5.2侧向抽芯机构 (11)5.3镶块形腔 (12)6.装配图 (12)7.总结 (12)参考文献 (14)1.塑件材料的选择和特性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性能要求,选择PE为塑件的材料。
1. 1基本特性聚乙烯塑料是塑料工业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按聚合时采用的压力不同可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三种。
低压聚乙烯的分子链上支链较少,相对分子质量、结晶度和密度较高,所以低压聚乙烯比较硬,耐磨、耐蚀、耐热及绝缘性较好。
高压聚乙烯分子带有许多支链,因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结晶度和密度较低,且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耐冲击性及透明性。
聚乙烯无毒、无味、呈乳白色。
密度为0.91-0.96g/cm3,为结晶型塑料。
聚乙烯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但与其他塑料相比其机械强度低,表面硬度差。
聚乙烯的绝缘性能优异,常温下聚乙烯不溶于任何一种已知的溶剂,并耐稀硫酸、稀硝酸和任何浓度的其他酸以及各种浓度的碱、盐溶液。
聚乙烯有高度的耐水性,长期接触水其性能保持不变。
聚乙烯透水气性能较差,而透氧气和二氧化碳以及许多有机物质蒸气的性能好。
杯盖注塑课程设计

杯盖注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杯盖注塑的基本概念,掌握注塑成型工艺的原理和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杯盖注塑模具的结构和设计要点,了解不同类型的杯盖注塑模具特点。
3. 学生能够了解杯盖注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杯盖注塑模具的设计,并完成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绘制。
2. 学生能够运用注塑模拟软件进行杯盖注塑工艺参数的优化,提高注塑成品率。
3. 学生能够运用质量控制方法对杯盖注塑过程进行监控,降低产品缺陷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杯盖注塑课程,培养对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注塑工艺在日常生活用品制造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意识。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杯盖注塑项目,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杯盖注塑工艺的全面了解。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基础知识,对注塑工艺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杯盖注塑工艺原理:讲解注塑成型原理,注塑机的类型及工作过程,使学生理解杯盖注塑的基本概念。
教材章节:《塑料模具设计》第二章 注塑成型工艺2. 杯盖注塑模具设计:介绍杯盖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要点及不同类型的杯盖模具特点。
教材章节:《塑料模具设计》第三章 注塑模具设计3. CAD软件应用:运用CAD软件进行杯盖注塑模具的三维建模、工程图绘制及模具零件的拆分。
教材章节:《CAD/CAM技术》第二章 CAD软件应用4. 注塑工艺参数优化:讲解注塑工艺参数对杯盖注塑质量的影响,运用注塑模拟软件进行工艺参数优化。
教材章节:《塑料模具设计》第四章 注塑工艺参数5. 质量控制方法:介绍杯盖注塑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及其原因,讲解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
塑料盖注射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1. 塑件的分析 (2)2. PC塑料的性能分析 (2)3. PC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3)1)注射成型过程 (3)2)注射工艺参数 (3)1.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4)2. 型腔数量和排位方式的确定 (4)3. 注射剂型号的确定 (4)1)注射量的计算 (4)2)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初步估算 (6)3)选择注塑机 (6)4)注射机的相关参数的校核 (6)1、主流道的设计 (7)1)主流道尺寸 (7)2)主流道的凝料体积 (8)3)主流道当量半径 (8)4)主流道浇口套的形式 (8)2、分流道设计 (9)1)分流道的布置形式 (9)2)分流道的长度 (9)3)分流道的当量直径 (9)4)分流道的截面形状 (9)5)分流道界面尺寸 (9)6)凝料体积 (10)7)校核剪切速率 (10)8)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和脱模斜度 (11)3、浇口的设计 (11)1)侧浇口尺寸的确定 (11)2)侧浇口的剪切速率的校核 (11)4、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12)1)计算主流道的体积流量 (12)2)计算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12)5、冷料穴的设计及计算 (12)1、成型零件的机构设计 (12)2、成型零件钢材选用 (12)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2)4、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 (15)1、脱模力的计算 (16)2、推出方式的确定 (17)1)采用推杆推出 (17)2)采用推件板推出时的推出面积 (17)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17)2、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18)1、冷却介质 (19)2、冷却系统的简单计算 (19)参考文献 (21)[1]伍先明,张蓉,杨军,周志冰. 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1)[2]李德群,唐志玉. 塑料与橡胶模具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1)[3]李建军,李德群. 模具设计基础及模具CAD[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1)[4]叶久新,王群.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1)一、塑料盖注射模设计本课程设计为一塑料盖,如图1所示。
高压瓶盖注塑模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前言 (2)2选题背景 (2)2.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2)2.2国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2.2.1国内的现状 (2)2.2.2发展趋势 (3)2.3国外的现状 (4)3注射成型工艺规程的编制 (4)3.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4)3.1.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4)3.1.2 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4)3.2计算塑件的体积和重量 (5)3.3塑件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 (6)3.4塑料成型设备参数 (6)3.4.1注射量的校核 (7)3.4.2注射压力的校核 (7)3.4.3锁模力的校核 (7)4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8)4.1分型面的选择 (8)4.2确定型腔的数目及排列方式 (9)4.2.1按注射机的塑化能力确定型腔的数量 (9)4.2.2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的数量 (10)4.3浇注系统的设计 (9)4.3.1主流道的设计 (10)4.3.2分流道的设计 (11)4.3.3浇口的设计 (11)4.3.4冷料井和拉料杆的设计 (12)4.4排气系统的设计 (13)4.5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13)4.5.1凹模结构设计 (13)4.5.2型芯结构设计 (14)4.6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15)4.6.1导柱设计 (15)4.6.2导套设计 (15)4.7推出机构设计 (16)4.7.1脱模力的计算 (16)4.7.2推杆尺寸的计算及机构设计 (18)4.7.3复位机构设计 (19)4.8侧抽芯机构设计 (19)4.8.1抽芯机构的选择 (20)4.8.2塑件左侧小孔的抽芯 (20)4.8.3塑件右侧小孔的抽芯 (21)4.8.4凸筋处的抽芯机构 (21)4.8.5斜导柱的结构设计 (22)4.8.6滑块 (23)4.8.7滑块的导槽 (24)4.9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4)4.9.1加热系统的设计 (24)4.9.2冷却系统的设计 (24)5模具零件的计算 (25)5.1型腔工作尺寸的计算 (25)5.1.1型腔径向尺寸计算 (25)5.1.2型腔深度尺寸计算 (26)5.2型芯工作尺寸计算 (26)5.2.1型芯径向尺寸计算 (26)5.2.2型芯高度尺寸计算 (27)5.3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厚度计算 (27)5.3.1型腔侧壁厚度计算 (28)5.3.2型腔底板厚度计算 (28)5.4冷却系统的有关计算 (29)5.4.1冷却水体积流量的计算 (29)5.4.2冷却水孔直径的确定 (30)5.4.3冷却管道总传热面积的计算 (30)5.4.4冷却水孔数目的计算 (30)5.4.5冷却水路的分布 (30)5.5斜导柱侧分型与抽芯的有关计算 (31)5.5.1抽拔力的计算 (31)5.5.2抽芯距的计算 (32)5.5.3斜导柱倾角 的确定 (32)5.5.4斜导柱的长度计算 (32)5.5.5斜导柱直径的计算 (33)5.5.6最小开模行程的计算 (33)6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34)6.1模具闭合厚度校核 (34)6.2喷嘴尺寸校核 (34)6.3模具安装尺寸校核 (34)6.4开模行程的校核 (34)7模具的工作原理 (35)8结论和总结 (35)8.1结论 (35)8.2总结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7)高压瓶盖注塑模具设计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了高压瓶盖注塑模具设计,选用了ABS作为塑件的材料能够满足高压瓶盖的使用性能及注射模具的成性特点。
盖的注塑模课程设计

盖的注塑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盖的注塑模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注塑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理解注塑模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其在塑料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注塑模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学习注塑模课程,培养学生对模具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注塑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制作流程及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塑模的基本概念:介绍注塑模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塑料制品生产中的作用。
2.注塑模的设计原则:讲解注塑模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模具结构、材料选择、尺寸精度等。
3.注塑模的制作流程:详细介绍注塑模的制作流程,包括模具设计、加工、装配及调试等环节。
4.注塑模的应用:分析注塑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注塑模在各个行业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注塑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的注塑模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注塑模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注塑模的制作和调试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需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注塑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程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饮料瓶瓶盖注射模设计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饮料瓶瓶盖注射模设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饮料瓶瓶盖注射模设计院系, 机械工程系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04级4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日期, 2007/5/15~2007/6/5饮料瓶瓶盖注射模设计一塑料的工艺性分析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料的品种:PE(聚乙烯)。
成型特征:结晶型塑料,吸湿性小,流动性较好,溢边值为0.02mm左右,流动性对压力变化敏感,加热时间长则易发生分解,冷却速度快,必须充分冷却。
设计模具时要冷却料穴和冷却分流。
收缩率大,方向明显,易变形,扭曲结晶度及模具冷却条件对收缩率影响大,应控制模温。
易用变压注射,料温要均匀,否则会增加内应力,使收缩不均匀和方向性明显。
2.塑料的尺寸精度分析影响塑料制品的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收缩和模具的制造误差。
查教材上表2-11得此材料的收缩率为1.5%~2%。
塑料制品的公差也可通过教材上表2-12查得,塑料的精度等级选择7级精度。
3.塑件的表面质量分析塑件外表面要求粗糙度较低,表面光滑,内表面要求低点。
4.塑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结构简图如图所示1瓶盖主体外侧均匀分布120个增大摩擦力的防滑筋,瓶盖顶部有商标名称ZSM的字样。
瓶盖下部有一防伪圈与瓶盖主体通过8个直径为1mm高1mm的小圆柱相连,防伪圈内侧有8个均匀分布长为3mm直径为1.5mm的半圆形凸台。
瓶盖内部有螺呀为半圆形的螺纹及高为4mm截面直径为1mm的防伪圈与瓶子内径严密配合,而高为1mm,截面直径1mm的防伪圈与瓶子外径严密配合防止漏水。
综上所述可采用注射成型加工。
二确定成型设备选择与模塑工艺规程编制1.计算塑件体积和质量3cm V=3.05M=2.9g选择注射机为SZ-303 理论注射容积为37,实际注射质量为33g,螺杆直径 cm为26 mm,塑化能力3.6g/s,注射压力170MPa 螺杆转速210~160r/min,螺杆行程70 mm,锁模力为320KN,拉杆有效间距2300300,,模板行程110 mm,模具最小厚度80 mm,模具最mm2mm400400 ,大厚度110 mm,最大开距220 mm,模扳尺寸,顶出行程50 mm,喷嘴半径为12 mm,高为2 mm。
矿泉水瓶盖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矿泉水瓶瓶盖注塑模设计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系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级升本作者(学号):任方成(51101090008)指导教师:王贤才完成日期:2013年5月16日目录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1 前言 (5)1.1 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5)1.1.1 概述 (5)1.1.2 国外的发展情况 (5)1.1.3 国内的发展情况 (6)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要求、目的及意义 (6)1.2.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6)1.2.2 本课题的研究要求 (7)1.2.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7)1.2.4 研究意义 (7)2 注塑模具设计部分 (8)2.1 塑件分析 (8)2.2 塑料材料的成型特性 (8)2.3 设备的选择 (9)2.3.1 塑件的体积 (9)2.3.2 锁模力的校核 (11)2.3.3 开模行程的校核 (12)2.4 浇注系统的设计 (12)2.4.1 主流道的设计 (12)2.4.2 分流道的设计 (12)2.4.3 冷料穴的设计 (14)2.4.4 设计所用的浇口形式 (14)2.4.5 分型面的设计 (15)2.4.6 排气槽的设计 (15)2.5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 (15)2.5.1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15)2.5.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5)2.5.3 型腔壁厚计算 (18)2.6 脱模机构的设计和计算 (20)2.6.1 脱模阻力的计算 (20)2.6.2 脱模机构的设计 (21)2.7 脱螺纹机构的设计 (21)2.7.1 脱螺纹的形式 (21)2.7.2 旋转脱螺纹扭距的计算 (21)2.7.3 对主流道凝料能否脱出的校核 (22)2.7.4 止转装置的设计 (23)2.7.5 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的设计和计算 (23)2.8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7)2.8.1 顶出系统的导向 (27)2.8.2 成型零件的导向及定位 (28)2.9.1 冷却系统的设计 (28)2.9.2 模具冷却时间的计算 (29)2.9.3 冷却参数的计算 (30)2.10 支承与连接零件的设计与选择 (31)2.10.1 非标零件的设计 (31)2.10.2 标准零件的选取 (31)结论 (32)谢辞 (33)参考文献 (34)图2-1塑件2D图 (8)图2-2浇口套 (13)图2-3分流道的设计 (14)图2-4主流道冷料穴和拉料装置 (14)图2-5分流道浇口 (15)图2-6型芯与塑件 (16)图2-7支撑柱 (28)图2-8导柱和导套的设计 (28)图2-9冷却水道的设计 (29)表2-1聚丙烯的力学性能 (8)表2-2聚丙烯的热性能及电性能 (9)表2-3聚丙烯的物理性能 (9)表2-4聚丙烯的工艺参数 (9)表2-5一模两腔 (11)表2-6设计中所用螺钉 (31)表2-7设计中所用螺母 (31)矿泉水瓶盖注射模具设计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矿泉水瓶盖注射模具的设计。
塑料盖子的注塑模设计说明书

XX学校XX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塑料盖子的注塑模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在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起讫时间:年月日~年月日摘要根据塑料制品的要求,了解塑件的用途,分析塑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选择塑件制件尺寸。
本模具采用一模两件,点浇口进料,注射机采用海天160XB型号,设置冷却系统,CAD和UG绘制二维总装图和零件图,选择模具合理的加工方法。
附上说明书,系统地运用简要的文字,简明的示意图和和计算等分析塑件,从而作出合理的模具设计。
关键词:机械设计;模具设计;CAD绘制二维图;UG绘制3D图,注射机的选择English the moldTake toAccording to the plastic products requirements, understand the use of plastic parts, plastic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dimensional accuracy and other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election of plastic parts size. The use of a mold of a mold two, a side gate feed, injection machine uses the Haitian 160XB models, cooling system, CAD and UG mapping of2D assembly drawing and parts drawing, mold reasonable processing method. Enclose brochures, the systematic use of a brief text, concise schematic diagram and calculation analysis of plastic parts, so as to makereasonable mold design.Key words: mechanical design; mold design; CAD drawing two-dimensional map; UG rendering3D map, the choice of injection machine目录摘要 (I)第1章绪论 (4)1.1塑料简介 (4)1.2注塑成型及注塑模 (4)第2章塑料材料分析 (6)2.1 塑料材料的基本特性 (6)第3章塑件的工艺分析 (7)3.1 塑件的结构设计 (7)3.2 塑件尺寸及精度 (8)3.3 塑件表面粗糙度 (9)3.4 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9)第4章注射成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分析和确定 (10)4.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分析[5] (10)4.2 浇口种类的确定 (10)4.3 型腔数目的确定 (11)4.4 注射机的选择和校核 (11)4.4.1 注射量的校核 (12)4.4.2 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的校核 (12)4.4.3、模具与注射机安装模具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12)第5章注射模具结构设计 (14)5.1 分型面的设计 (14)5.2 型腔的布局 (14)5.3 浇注系统的设计 (15)5.3.1 浇注系统组成 (15)5.3.2 确定浇注系统的原则 (15)5.3.3 主流道的设计 (15)5.3.4 分流道的设计 (17)5.3.5 浇口的设计 (17)5.3.6 冷料穴的设计 (18)5.4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7] (18)5.4.1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18)5.4.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0)5.5 排气结构设计 (20)5.6 脱模机构的设计 (20)5.6.1 脱模机构的选用原则 (20)5.6.2 脱模机构类型的选择 (21)5.6.3 推杆机构具体设计 (21)5.7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 (21)5.7.1 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 (22)5.9 模架及标准件的选用 (22)5.9.1 模架的选用 (22)5.10 两分型面的开模顺序与控制机构 (24)第6章模具材料的选用 (25)6.1 成型零件材料选用 (25)6.2 注射模用钢种 (25)总结 (26)致谢 (28)参考文献 (29)第1章绪论模具制造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产业,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瓶盖的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塑料设计说明书朱叶明模具1221目录1 塑件的分析 (3)1.1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3)1.2 壁厚分析 (3)1.3 圆角分析 (3)2塑件材料的选择及材料特性 (4)2.1材料的选择 (4)2.2 材料简介 (4)2.3基本特性 (4)2.4 物理性质 (4)2.5 成型特性 (5)3塑件的形状尺寸的计算 (6)4注射机的选择及型号和规格 (6)4.1 估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6)4.2 选择注射机 (6)5 型腔数目的确定及排布 (8)5.1型腔数目 (8)5.2型腔的排布 (8)6分型面的选择 (9)7浇注系统的设计 (10)7.1导柱的设计 (10)7.2导套的设计 (10)7.3分流道设计 (10)7.4浇口的设计 (11)7.5冷料穴的设计 (12)7.6排气系统的设计 (12)8 塑料工艺尺寸的计算 (13)8.1 凹模的的结构设计 (13)8.2 凸模的结构设计 (13)8.3 凹模径向尺寸计算 (13)8.4 凸模径向尺寸计算 (14)8.5 螺纹型芯的工作尺寸 (15)8.6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计算 (16)9 导向机构的设计 (16)9.1导柱导向机构的作用 (16)9.2开模过程设计 (16)9.3导柱导套的设计 (17)9.4导柱与导套的布置 (18)10 脱模机构的设计 (19)10.1脱模机构的组成 (19)10.2设计原则 (19)11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0)11.1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 (20)11.2模具冷却时间的确定 (20)11.3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20)11.4冷却系统的结构设计 (21)11.5冷却系统的计算 (21)12模具工作过程 (21)1 塑件的分析1.1塑件的成型分析此次的塑件是瓶盖,整个塑件呈现半开状的圆筒形,该构件的表面的形状和整体的结构较其他塑件较为简单,经过对大量的饮料瓶盖的统计检验,整个瓶盖的外部轮廓高达15mm,外径28mm,壁厚1mm,作为对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太高的塑件,而且较为实用性零件对其尺寸公差没有太严格的要求。
盖的注塑模课程设计

盖的注塑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注塑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了解盖类产品注塑模具的结构与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包括模具材料选择、型腔布局、冷却系统设计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注塑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盖类产品注塑模具的设计,具备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注塑模具的绘图和编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分析和解决注塑模具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在项目实践中相互协作、共同成长。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模具行业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模具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对模具设计有较高的兴趣,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过程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注塑成型原理及工艺流程:包括塑料的物理性质、注塑机的工作原理、注塑成型的基本工艺参数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盖类产品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分析盖类产品的结构特点,讲解注塑模具的型腔布局、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设计要点,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注塑模具材料及选用:介绍常用注塑模具材料及其性能,教授模具材料的选择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CAD/CAM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学习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运用软件进行注塑模具的绘图和编程,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瓶盖注塑课程设计汇本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专业班级机械0892姓名晨学号2008934064指导老师怀民胡志超目录第一部分产品的说明 (2)第二部分塑件的工艺分析 (3)第三部分型腔的数目确定及排布 (5)第四部分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及校核 (6)第五部分分型面的选择 (7)第六部分浇注系统的设计 (9)第七部分凹模和型芯尺寸计算和结构设计 (11)第八部分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12)第九部分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14)第十部分冷却系统设计 (15)第十一部分模具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17)第十二部分设计小结 (18)第十三部分参考文献 (19)一、产品的说明1.1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我们巩固和加深对塑料模有关理论的认识,提高设计计算、制图和查阅参考资料的能力。
使得我们能正确运用专业知识,初步掌握制定注塑工艺规程及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在课程设计中应本着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制定注塑工艺规程和设计有关的注塑模具。
①塑料制品名称:端盖②产量:10万件;③塑料原料:ABS;④收缩率:0.3%~0.8%;⑤要求塑料表面不得有气孔、熔接痕、飞边等缺陷;⑥塑件图:如图1-1所示为制品的图样。
图1-1二、塑件的工艺分析(一)塑料2.1.1化学名称: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2.1.2材料分析:ABS外观为不透明呈象牙色粒料,其制品可着成五颜六色,并具有高光泽度。
ABS相对密度为1.05左右,吸水率低。
ABS同其他材料的结合性好,易于表面印刷、涂层和镀层处理。
ABS的氧指数为18~20,属易燃聚合物,火焰呈黄色,有黑烟,并发出特殊的臭味。
ABS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冲击强度极好,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使用;ABS的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又具有耐油性,可用于中等载荷和转速下的轴承。
ABS的耐蠕变性比PSF及PC大,但比PA及POM小。
ABS 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属塑料中较差的。
ABS的力学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塑料盖注射模设计说明书样本

1 塑料模具概论1.1论文背景及意义随着市场竞争趋势日益加,使产品功能多元化增长,同步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塑料产品构造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客户对产品质量规定也越来越高。
在一定限度上使模具设计和注射成型过程趋于复杂,某些注射成型问题甚至是经验丰富模具设计师和注射工艺师都难以把握和解决。
在注射模具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考虑普通是模具构造自身需要,在满足这个规定之后才考虑注射制品需要。
例如,老式规注射模设计普通是依照经验来拟定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形式和尺寸,而并非依照流动分析办法来拟定。
在最后试模过程中通过重复调节模具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参数以求基本达到产品质量规定。
这样势必将导致模具试模周期过长、试模成本过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公司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因而,塑料熔体注射成型过程设计和计算产品构造设计、模具构造以及注射成型工艺都具备非常重要指引性意义。
1.2课题国内外发呈现状当今世界,模具生产技术水平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种国家制造水平高低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模具质量在很大限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效益以及新产品开发能力。
塑料模具发展是随着塑料工业发展而发展起来。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规定越来越高,对设备和用品外观、舒服度、轻量化以及价格规定越来越高,这就使塑料制品有了更为辽阔市场前景。
塑料模具产业发展进步,对塑料制品业发展起到了核心性作用。
塑料制品在家电、汽车、办公用品、IT信息、工业电器等各个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使得塑料模具行业也迅速发展。
1.2.1重要研究成果塑料注射模具发展在国内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不久,特别是在近些年来,无论是在质量和技术上,还是在制造能力上均有很大发展和进步。
重要成就有如下几种方面:⑴CAD/CAM/CAE技术在塑料模具设计制造上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CAD/CAM技术应用方面,获得了非常大成绩。
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广泛应用提高了塑料模设计和制造水平。
⑶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应用变得更加成熟。
塑料瓶盖的注塑模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塑料瓶盖的注塑模设计专业名称:机械设计与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院系(点):日期: 2012 年 3 月 28 日毕业设计任务书一、题目:塑料瓶盖的注塑模设计二、专业名称:机械设计与其自动化三、班级:四、学生:五、指导老师:六、设计开始时间:七、设计完成时间:八、院(站)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月日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塑料瓶盖零件的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通过对塑件工艺的正确分析,设计了一副一模二腔的塑料模具。
详细地叙述了模具成型零件结构的设计包括分析和阐述了塑料盖塑件的壁厚选择与工艺特点;针对塑件的工艺特点进行模具的设计包括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注塑机的选择,模具分型面、冷却系统、浇注系统、推出机构与浇注系统以与其它结构的设计过程,并对试模与产品缺陷作了介绍。
同时详细地说明了模具的设计原则,尺寸公差的设计要求。
此外,本文还详细介绍了整个模具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关键词:塑料盖,塑料模具,成型工艺,模具设计。
AbstractShaping craft and mold design of the plastic part of the bottle lid after this text has been mainly introduced. Through to mould pieces of correct analysis of craft , design one first mould 2 of plastic moulds. Narrate mould shaping part design of structure including analyzing and explaining plastics build wall thick choose and craft characteristic to mould piece in detail; Carry on design of mould include mould of determination of figure to craft characteristic to mould piece, choice of person who mould plastics, mould the person who divide into , cooling system , pour system , introduce organization and pour system and other design process of structure, and has done the introduction in trying the mould and products defect . Having explained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mould in detail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ing requirement of the dimensional tolerance. In addition, this text has also introduced operation principle of the whole mould and working course in detail .Keywords: The plastics are covered,Plastic mould,Shaping craft,Mold design.目录1塑料制件的设计21.1塑件材料的性能21.1.1塑料材料的使用性能21.1.2塑件材料的加工特性21.1.3塑件材料的力学、电气性能31.1.4塑件材料的化学性能31.1.5塑件材料的成形条件41.1.6塑件材料的物理性能、热性能41.2塑件的体积与重量51.3塑件工艺分析与结构设计51.3.1塑件成形方法51.3.2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分析51.3.3注塑成形塑件工艺机构设计62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62.1分型面的选择62.2排气方式的确定72.3型腔数目和排列方式的确定82.4注塑机的选择83成型零件设计83.1成型零件结构设计83.1.1凹模的结构设计83.1.2型芯结构设计93.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93.2.1凹模的径向尺寸计算93.2.2凸模的有关尺寸计算103.3型腔壁厚度和底板厚度的计算113.3.1 凹模型腔侧壁厚度计算123.3.2 凹模型腔底板厚度计算124浇注系统得到设计与计算134.1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134.2 流道设计134.2.1主流道结构的设计134.2.2分流道设计144.2.3分流道的分布设计144.3 浇口设计144.3.1浇口的断面设计154.3.2浇口的形成154.4 流动比校核155导向与定位机构的设计155.1导向机构的设计155.1.1导向机构的作用与形成155.1.2导柱设计(GB/T4169.5-1984)155.1.3导套设计(GB/T4169.2-1984)165.2定位机构设计166脱模机构设计166.1脱模机构的结构166.2脱模力计算176.3推出机构形式的确定186.4推出零件尺寸的确定186.4.1确定推杆的直径187温度调节系统设计197.1求塑件在固化时每小时释放的热量Q (19)7.2冷却系统的设计198标准模架的选用209注射机参数校核209.1最大注塑量校核209.2锁定力校核219.3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219.3.1模具闭合高度长宽尺寸要与注塑机模板尺寸的拉杆间距相适应219.3.2模具闭合高度校核219.4开模行程校核2110模具装配与试模2210.1试模2210.1.1粘着模腔2210.1.2粘着模芯2210.1.3粘着主流道2210.1.4成型缺陷2310.2模具的装配24结论25参考文献26致26引言目前,塑料工业已形成设计、生产、检测、标准以与教学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瓶盖注塑课程设计说明书

瓶盖注塑课程设计说明书(总2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专业班级机械0892姓名张晨学号 64指导老师陈怀民胡志超目录第一部分产品的说明 (2)第二部分塑件的工艺分析 (3)第三部分型腔的数目确定及排布 (5)第四部分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及校核 (6)第五部分分型面的选择 (7)第六部分浇注系统的设计 (9)第七部分凹模和型芯尺寸计算和结构设计 (11)第八部分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12)第九部分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14)第十部分冷却系统设计 (15)第十一部分模具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17)第十二部分设计小结 (18)第十三部分参考文献 (19)一、产品的说明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我们巩固和加深对塑料模有关理论的认识,提高设计计算、制图和查阅参考资料的能力。
使得我们能正确运用专业知识,初步掌握制定注塑工艺规程及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在课程设计中应本着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制定注塑工艺规程和设计有关的注塑模具。
①塑料制品名称:端盖②产量:10万件;③塑料原料:ABS;④收缩率:%~%;⑤要求塑料表面不得有气孔、熔接痕、飞边等缺陷;⑥塑件图:如图1-1所示为制品的图样。
图1-1二、塑件的工艺分析(一)塑料化学名称: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材料分析: ABS外观为不透明呈象牙色粒料,其制品可着成五颜六色,并具有高光泽度。
ABS相对密度为左右,吸水率低。
ABS同其他材料的结合性好,易于表面印刷、涂层和镀层处理。
ABS的氧指数为18~20,属易燃聚合物,火焰呈黄色,有黑烟,并发出特殊的臭味。
ABS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冲击强度极好,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使用;ABS的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又具有耐油性,可用于中等载荷和转速下的轴承。
ABS的耐蠕变性比PSF及PC大,但比PA及POM小。
某杯盖注塑模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1.1塑料成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1.1.1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简称高聚物。
塑料其余成分包括增塑剂、稳定剂、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及其它配合剂。
塑料制件在工业中使用日趋普遍,这是由于它的一系列特殊的优点决定的。
塑料密度小、质量轻。
塑料比强度高;绝缘性能好,介电损耗低,是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塑料的化学稳定性高,对酸、碱和许多化学药品都有很好的耐腐蚀能力;塑料还有很好的减摩、耐磨及减震、隔音性能也较好。
因此,塑料跻身于金属、纤维材料和硅酸盐三大传统材料之列,在国民经济中,塑料制件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
塑料工业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一下及个阶段:1.初创阶段 30年代以前,科学家研制分醛、硝酸纤维和聚酰胺等热塑料,他们的工业化特征是采用间歇法、小批量生产。
2.发展阶段 30年代,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塑料工业的基础,为其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3.飞跃阶段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塑料的产量和数量不断增加,成型技术更趋于完善。
4.稳定增长阶段 70年代以来,通过共聚、交联、共混、复合、增强、填充和发泡等方法来改进塑料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使用领域,生产技术更趋合理。
塑料工业向着自动化、连续化、产品系列化,以及不拓宽功能性和塑料的新领域发展。
我国塑料工业发展较晚。
50年代末,由于万吨级聚氯乙稀装置的投产和70年代中期引进石油化工装置的建成投产,使塑料工业有了两次的跃进,于此同时,塑料成型加工机械和工艺方法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种加工工艺都已经齐全。
塑料由于其不断的被开发和使用,加之成型工艺的不断发展成熟于完善,极大地促进了成型模具的开发于制造。
随着工工业塑料制件和日用塑料制件的品种和需求的日益增加,而且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也越来越短,对塑料和产量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1.2塑料成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模具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广石化注塑瓶盖课程设计

广石化注塑瓶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注塑瓶盖的基本结构、材料特性和生产过程;2. 学生掌握注塑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参数对瓶盖质量的影响;3. 学生了解并掌握广石化注塑瓶盖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瓶盖设计,具备基本的模具设计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CAE软件对瓶盖注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工艺参数;3. 学生能够操作注塑机,完成瓶盖样品的制作,并具备一定的质量控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高分子材料及注塑成型工艺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学生树立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观念,关注可持续发展;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增强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高分子材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塑成型工艺等多学科知识。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工程实践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注塑瓶盖相关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瓶盖结构与设计原理- 瓶盖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广石化注塑瓶盖的设计要求及标准- 模具结构对瓶盖成型的影响2. 注塑成型工艺与参数控制- 注塑成型原理及流程-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注塑工艺参数对瓶盖质量的影响3. 模具设计与制造- 瓶盖模具的设计要点与结构优化- CAD软件在瓶盖设计中的应用- CAE软件在注塑成型模拟中的应用4. 注塑瓶盖质量控制- 瓶盖成型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注塑瓶盖的质量改进措施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注塑机的操作与维护- 瓶盖样品的制作与评价- 案例分析:广石化注塑瓶盖生产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案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瓶盖结构与设计原理第二周:注塑成型工艺与参数控制第三周:模具设计与制造第四周:注塑瓶盖质量控制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教学内容与高分子材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塑成型工艺等教材章节紧密相关,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0引言第1章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1)1.1课程设计目的 (1)1.2塑料性能分析 (2)1.3尺寸精度分析 (2)第2章分型面的选择 (4)2.1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4)2.2 确定型腔布局 (5)第3章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 (6)3.1注射机的选择 (6)3.2注射机的终选 (7)第4章浇注系统的设计 (8)4.1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8)4.2 主流道设计 (8)4.3 分流道的设计 (9)4.4 浇口的设计 (9)第5章模具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12)5.1确定模架 (12)第6章成型零件的设计 (14)6.1 成型零件的尺寸计算 (14)6.2 脱模机构的设计 (14)6.3 合模定位和导向机构设计 (16)6.4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冷却系统) (17)6.5 排气系统的设计 (18)第7章成型设备的选择及校核 (19)7.1 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19)第8章模具特点和工作原理 (21)8.1 模具的特点 (21)8.2 模具的工作过程 (21)第9章设计小结 (22)参考资料 (23)引言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将高于其他模具,在模具行业比重也逐步提高。
塑料模具制造的方法很多,例如:注射、挤出、传递、压缩、粉末冶金、铸造、热成型等等。
其中注射成型是当今市场最常用、最具有前景的塑料成型方法之一,因此塑料注射模作为塑料模具的一种,就具有了很大的市场需求量。
本说明书为塑料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
本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目录、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
塑料模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非常重要、也是对于学生进行的一次全面综合应用模具设计知识和CAD软件、PROE软件应用的实践性训练,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是模具设计等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模具结构设计,使学生在塑料制件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论证、计算机设计、模具零件结构设计、塑料模标准件的应用、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文献方面受到一次综合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1、塑件成形工艺分析1.1塑料盖子塑件分析如图1.1所示。
塑件结构比较简单,塑件质量要求是不允许有裂纹、变形缺陷,脱模斜度30′-1°;材料要求为ABS,生产批量为大批量,塑件公差按模具设计要求进行转换。
(1)外形尺寸该塑件壁厚为2mm,塑件外形尺寸不大,塑料熔体流程不太长,塑件材料为热塑性塑料,流动性较好,适合于注射成型。
(2)精度等级塑件每个尺寸的公差不一样,任务书已给定尺寸公差,未注公差的尺寸取公差为MT5级。
(3)脱模斜度 ABS的成型性能良好,成型收缩率较小,表选择塑件上型芯和凹模的统一脱模斜度为0.7°。
图1.1 制品零件图1.2塑料性能分析{8}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化学和物理特性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
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
从形态上看,ABS是非结晶性材料。
三中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
ABS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
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材料。
这些不同品质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特性,例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特性等。
ABS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冲击强度。
注塑模工艺条件干燥处理:ABS材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
建议干燥条件为80~90C下最少干燥2小时。
材料温度应保证小于0.1%。
熔化温度:210~280C;建议温度:245C。
1.3尺寸精度分析1.3.1 塑件表面质量分析该塑件表面没有提出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外表面要求光洁,表面粗糙度可以取到。
没有特殊要求时,塑件内部表面粗糙度可取。
1.3.2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1)壁厚分析:设计合理,壁厚相对均匀,且符合最小壁厚的一昂球。
(2)脱模斜度:为便于塑件从模腔中取出,塑件的内外壁需要足够的脱模斜度。
外形尺寸以大端为基准,斜度往小处取;内形尺寸以小端为基准,斜度往大处取。
根据ABS的性能和《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第三版)》P433—表2-2-5:型芯脱模斜度为:0.7°,型腔脱模斜度为0.5°。
1.3.3 生产实际考虑该塑件的生产类型应该是大批量生产,因此在设计模具时,要提要塑件的生产效率,倾向于采用多型腔,以降低生产成本。
2、分型面的选择2.1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如何确定分型面。
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状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从几种方案中优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
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分型面应选择在制品的最大截面处,无论塑件以何形式布置,都应将此作为首要原则;(2)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
(3)有利于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4)尽可能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分型面上型腔壁面稍有间隙,就会产生飞边。
(5)便于模具加工制造,在选择非平面分型面时,应有利于型腔加工和制品的脱模方便。
(6)对成型面积的影响,尽量减少制品在合模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以减小所需锁模力。
(7)对排气效果的影响,尽可能有利于排气。
(8)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2)和第(5)、第(8)点。
为了便于模具加工制造,应尽是选择平直分型面工易于加工的分型面。
图2.1 分型面示意图从图上来看,该产品必须要抽芯机构,也就是要垂直分型面,排除2分型面。
如果将图倒过来看,产品留在定模,不好取出,故排除3分型面,故我选择1分型面最合理。
2.2 确定型腔布局由考虑经济性实用性,经分析模具采用一模四腔,布局见零件图。
图2.2 型腔布局图3、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3.1注射机的选择3.1.1计算塑件的体积根据制件大概得塑件的体积为:V1=3.14*(100*10-81*8)=1105.28mm3。
3.1.2计算所需的体积浇注系统凝料按1:1取,故:V2= V1=1105.28mm3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总体积为(按一模四腔算):V= 4(V1 +V2)=8842.24mm3 =8.84 cm3压实后的总体积为:S=S1+S2=8.84*1.8+(3.14*0.02*4.8+3.14*0.04*6)*1.8= 17.8cm3 其中S1为产品压实后所需的料,S2为流道压实后所需料。
3.1.3选用注射机根据总体积V=17800 mm3,初步选取SZ-60-400型螺杆式注射成型机。
SZ-60-400型螺杆式注射成型机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表3.1 SZ-60-400型注射机参数表3.2注射机的终选3.2.1注射量的校核公式是(0.8 ~ 0.85)式中——注射机的公称注射量,cm3——每模的塑料体积量,cm3如前所述,塑件及浇注系统的总体积为17.8cm3,远小于注射剂的理论注射量51 cm3,故满足要求。
4、浇注系统的设计4.1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3}(1)浇注系统与塑件一起在分型面上,应有压降,流量和温度的分布的均衡布置;(2)结合型腔布置考虑,尽可能采用平衡式分流道布置;(3)尽量缩短熔体的流程,以便降低压力损失、缩短充模时间;(4)浇口尺寸、位置和数量的选择十分关键,应有利于熔体流动、避免产生湍流、涡流、喷射和蛇形流动,有利于排气和补缩,且应设在塑件较厚的部位,以使熔料从后断面移入薄断面,以利于补料;(5)避免高压熔体对模具型芯和嵌件产生冲击,防止变形和位移的产生;(6)浇注系统凝料脱出应方便可靠,凝料应易于和制品分离或者易于切除和整修;(7)熔接痕部位与浇口尺寸、数量及位置有直接关系,设计浇注系统时要预先考虑到熔接痕的部位、形态,以及对制品质量的影响;(8)尽量减少因开设浇注系统而造成的塑料凝料用量;(9)浇注系统的模具工作表面应达到所需的硬度、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其中浇口应有IT8以上的精度要求;(10)设计浇注系统时应考虑储存冷料的措施;(11)尽可能使主流道中心与模板中心重合,若无法重合应使两者的偏离距离尽可能小。
4.2 主流道设计主流道通常位于模具中心塑料熔体的入口处,它将注射机喷射出的熔体导入分流道或型腔中。
主流道的形状为圆锥形,以便于熔体的流动和开模时主流道凝料的顺利拔出。
4.2.1 主流道尺寸(1)主流道小端直径d主流道小端直径d = 注射机喷嘴直径+0.5 ~ 1= 4 + 0.5~1取d = 5(mm)这样便于喷嘴和主流道能同轴对准,也能使的主流道凝料能顺利脱出。
(2)主流道球面半径主流道入口的凹坑球面半径R,应该大于注射机喷嘴球头半径的2~3mm。
反之,两者不能很好的贴合,会让塑件熔体反喷,出现溢边致使脱模困难.SR = 注射机喷嘴球头半径 + 2~3SR = 15 + 2~3取d = 18(mm)(3)主流道长度L一般按模板厚度确定,但为了减小充模时压力降和减少物料损耗,以短为好,小模具控制在50之内。
在出现过长流道时,可以将主流道衬套挖出深凹坑,让喷嘴伸入模具。
本设计中结合该模具的结构,取L=50(mm)(4)主流道大端直径D = d + 2 Ltgα(半锥角α:为1°~ 2°,取α=2°)≈ 124.2.2 主流道衬套形式及其固定主流道小端入口处与注射机喷嘴反复接触,属易损件,对材料要求较严,因而模具主流道部分常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主流道衬套形式,即浇口套。
本模具是三板模,因此需要尽量减少主流道长度。
方案一:用浇口套标准件,这样只需购买,但是主流道长度过大,在凝料脱模时会产生困难。
固定形式:用定位圈配合固定在模具的面板上。
定位圈也是标准件。
方案二:在定模座板上开设阶梯孔,将浇口套放入减小主流道长度。
浇口套自行设计。
在定模座板上在安装定位圈定位。
故选择方案一。
4.3 分流道的设计本模具的流道布置形式采用平衡式。
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与塑件的体积、壁厚、形状的复杂程度、注射速率等因素有关。
该塑件的体积不大而且形状不复杂,且壁厚均匀,可以考虑采用点进料的方式,有利于塑件的成型和外观质量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