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3fb8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0.png)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癌症,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汇,背后隐藏着复杂而神秘的机理和历程。
它如同一个潜伏在体内的恶魔,悄悄地侵蚀着生命的基石。
要理解癌症的机理,首先得从我们身体的细胞说起。
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按照特定的规则生长、分裂和死亡,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个精密的调控系统会出现故障。
癌症的发生往往源于基因突变。
这些突变可以是遗传自父母的,也可能是由于后天环境因素引起的,比如吸烟、紫外线辐射、化学物质污染、病毒感染等。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去控制,它们不再遵循正常的程序,而是无节制地增殖,形成一团异常的细胞,这就是肿瘤的雏形。
肿瘤细胞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它们能够逃避身体的免疫系统监视,让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地识别和清除它们。
同时,肿瘤细胞还能够诱导周围的血管生成新的血管,为其提供养分和氧气,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癌症的发展历程通常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起始阶段,单个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但还没有形成明显的肿瘤。
随着更多基因突变的积累,这些异常细胞逐渐增多,形成一个小的肿瘤结节。
这个阶段被称为癌前病变,如果能在此阶段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癌症往往是可以预防或治愈的。
如果癌前病变没有得到有效的干预,肿瘤就会进入到侵袭阶段。
肿瘤细胞开始突破周围组织的屏障,侵入到邻近的组织和器官。
这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但往往不太明显,容易被忽视。
当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就会发生转移。
它们随着血液或淋巴液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在新的地方定植并生长,形成新的肿瘤。
这是癌症最危险的阶段,治疗难度大大增加,患者的预后也往往不太理想。
癌症的类型繁多,不同类型的癌症其机理和发展历程可能会有所差异。
例如,肺癌往往与吸烟密切相关,而乳腺癌则可能与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癌症的诊断方面,医生会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如 X 光、CT、MRI 等)、病理学检查(对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观察)、血液检查等,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类型和分期。
癌症的发病机理和抗癌探索
![癌症的发病机理和抗癌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f4625234028915f814dc25b.png)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癌症是全世界首要的死因之一。
据世卫组织估计,如不进行干预,2005年至2015年期间将有8400万人死于癌症。
超过70%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预计全世界癌症死亡将继续增加,2030年估计将有1200万人死于癌症。
谈起癌症研究,似乎是个无休止的无聊话题。
悲观者说,癌症研究就像生命起源研究一样是个谬论,人类永远搞不清其中的道理;与之相对的是,乐观者每年总能举出点新进展,来给盼望中的“人类治愈癌症路线图”提供点佐证。
癌症源自于一个单细胞。
从一个正常细胞转变为一个肿瘤细胞要经过一个多阶段过程,通常从癌前病变发展为恶性肿瘤。
而彻底攻克癌症,正是世界医学界的一个梦想。
每年的2月4日,世卫组织预防癌症和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是反复出现的主题。
2008年,世卫组织启动了慢性病行动计划。
目前,癌症行动计划也正在制定中。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日前如期发布了年度癌症死亡率,其结果如诸多行业人士预料的那样,“50年来一直没有实质性变化。
”虽然有些局部数据指标可以理解为“可能的好迹象”,但总体死亡率未出现显著差异。
而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在近半个世纪里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还是手术、放疗、化疗这三大手段。
癌症是细胞不受控制的增长和扩散。
它可影响人体的几乎任何部分。
肿瘤常常侵入周围的组织并可转移到其它部位。
诺贝尔奖得主、纽约斯隆-凯特灵癌症中心主任哈罗德-瓦姆斯在近期的《科学》杂志上撰文说,尽管近年来在癌症研究领域不断有新的进展出现,但总体而言,癌症依然是现代医学最难征服的疫病。
但从整个科学布局上讲,美国人多年来一直对癌症研究寄予了很多期望,在持久的高投入无果之后,也出现了一种“冷思考”。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一观点目前已经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
与之相对应,人们在认识到放疗和化疗效果所具有的“有限性”之后,更增添了对生命科学的兴趣,6年前,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温伯格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道格拉斯、哈纳汗共同发表了一篇广为引用的文章,总结了癌细胞的六大特点,其中包括侵染其他组织的能力和无限的分裂潜力。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83b95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3.png)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
了解癌症的机理以及它的历程对于科学家、医生和公众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癌症的机理、发展和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癌症的机理。
癌症是由于细胞发生了不正常的变化,导致它们开始不受控制地分裂和生长。
这些异常细胞会逐渐形成肿瘤,给身体带来危害。
癌症的机理可以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解释。
遗传因素在癌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携带了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
这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癌症更加容易感染。
例如,乳腺癌患者经常有家族史,这表明了乳腺癌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联。
另一方面,环境因素也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吸烟、暴露在有害化学物质、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DNA发生突变,进而导致细胞的不正常分裂和生长。
癌症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关键阶段。
首先,正常细胞开始发生一些突变,这使它们的生长和分裂受到影响。
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引起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突变越来越多,细胞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
这个过程被称为癌前病变。
接下来,癌前病变的细胞逐渐演变成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特点是它们的生长速度非常快,能够侵入周围的组织和器官。
这是因为癌细胞失去了正常细胞所具备的正常生长调控机制。
而正常细胞则会在必要时停止分裂和生长,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最后,癌症可能会进一步转移到其他部位,形成远处转移。
这时,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进入其他器官,并在那里生长和繁殖。
这给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为需要同时处理多个病灶。
要治疗癌症,医生通常会根据癌症的类型、发展程度和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和化疗等。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正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药物或其他物质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变化进行治疗。
这些变化可能是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
癌症是怎么产生的
![癌症是怎么产生的](https://img.taocdn.com/s3/m/904597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e.png)
癌症是怎么产生的癌症,作为一种致命性极高的疾病,一直是全球医学界和病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癌症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仍然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癌症的形成过程,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清晰的认识。
癌症是一种由人体细胞开始异常增殖并形成恶性肿瘤的疾病。
癌症的形成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生突变,到病理细胞克隆扩散形成肿瘤,再到侵袭周围组织和转移至其他部位。
这个过程经历了许多关键的步骤,其中包括细胞突变、失控增殖、逃逸免疫监视、恶性转化和肿瘤扩散等。
细胞突变是癌症形成的第一步。
细胞突变是指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发生异常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这些基因突变可能由外部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或病毒感染等引起,也可能是由内部因素如细胞自身的代谢错误导致。
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因素,细胞突变会导致一段DNA序列的改变,从而破坏了基因的正常功能。
失控增殖是癌细胞形成的关键特征。
当细胞突变引起的基因异常改变影响到了正常细胞的正常生长调控机制时,细胞开始无法受到约束地进行分裂和增殖。
正常情况下,细胞受到一系列复杂的调控机制的控制,当细胞不再遵守这些规则时,就会发生失控增殖,积累成肿瘤。
逃逸免疫监视是恶性肿瘤形成的另一个重要过程。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包括癌细胞。
然而,癌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
一些癌细胞能够产生免疫抑制分子,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另一些癌细胞能够改变表面蛋白的表达,使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它们;还有一些癌细胞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使其无法对癌细胞进行攻击。
恶性转化是癌细胞从良性到恶性的关键过程。
在恶性转化过程中,癌细胞逐渐从良性肿瘤转变为恶性肿瘤。
这一过程涉及了一系列的细胞和生物分子的调控作用,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侵袭等。
在恶性转化过程中,癌细胞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使得肿瘤的生长速度加快,并且可以侵入周围组织。
肿瘤扩散是癌症进展的最后阶段。
癌症是如何形成的
![癌症是如何形成的](https://img.taocdn.com/s3/m/92f54b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6.png)
癌症是如何形成的癌症,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常常令人感到恐惧和无助。
了解癌症的形成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癌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细胞突变、基因突变和肿瘤形成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癌症的形成方式。
一、细胞突变细胞是构成我们身体组织的基本单位,而癌症的形成起源于细胞的突变。
细胞突变是指细胞遗传物质DNA发生错误,导致基因的改变。
细胞突变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暴露于致癌物质、高剂量的辐射以及遗传等。
当细胞突变发生时,正常细胞的生长和死亡机制被破坏,细胞开始无限制地分裂和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二、基因突变基因是决定细胞生长和功能的遗传物质,基因突变是癌症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两类:致癌基因(oncogene)突变和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突变。
致癌基因突变使细胞产生异常的信号传导,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
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抑制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功能丧失,使细胞无法有效扑灭异常突变细胞。
当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同时突变时,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被彻底打乱,肿瘤得以形成。
三、肿瘤形成肿瘤是癌症发展的结果,其形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通常不会对机体的生命造成威胁。
恶性肿瘤则生长迅速,能侵入周围组织并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对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和侵袭性生长。
当正常细胞发生突变并形成肿瘤后,这些肿瘤细胞会通过增殖分裂迅速扩大肿瘤的规模。
同时,肿瘤细胞还能分泌血管生成因子,促进新血管的形成,为肿瘤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最后,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转移性肿瘤。
总结起来,癌症形成源于细胞和基因突变,这些突变破坏了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机制,导致细胞无限制地分裂和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和侵袭性生长等多个环节。
癌症病理学的原理
![癌症病理学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19c66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7.png)
癌症病理学的原理
1.癌症的起源:癌症起源于正常细胞的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改变。
癌
症细胞通常表现出非正常的细胞生长和分化能力。
病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分
析癌细胞的变化,揭示癌细胞起源的可能因素。
2.组织学特征:癌症常常表现出异型增生、细胞极性丧失、细胞质和
核浆的异常形态和结构等特征。
病理学家通过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结构
和细胞特征,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恶性程度的评估: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通常包括细胞多样性、异
型性和核分裂活跃度的增加等。
病理学家可以通过评估恶性程度确定肿瘤
的分级,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4.转移和浸润:癌症的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
病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分析肿瘤的转移方式、转移瘤的组织学特征等,
确定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性,对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5.分子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在癌症病理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研究癌细胞基因变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等分子水平的变化,
揭示癌症功能失调的基础。
病理学家可以通过分子病理学技术,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总之,癌症病理学通过观察和分析癌细胞的形态学、组织学、遗传学
和分子学变化,揭示癌症的发生机制和进展规律。
它为临床诊断、分级评估、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癌症的早期筛查和个体化
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癌症知识点总结
![生物癌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bdaea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1.png)
生物癌症知识点总结癌症的发展与预防:1. 癌细胞的形成:癌症是一种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的细胞疾病。
正常细胞在受到不良刺激后,可能产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受到失控,形成癌细胞。
2. 癌症的发展过程:癌症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细胞的突变开始到癌细胞的形成,然后到癌细胞的扩散与转移,这个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 癌症的发生机理: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及遗传因素等。
癌症的检测与诊断:1. 癌症的检测方法:目前医学上常用的癌症检测包括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彩超检查、CT 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
2. 癌症的诊断方法:癌症的诊断主要是通过临床体征、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
3. 早期癌症的筛查:癌症的早期筛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癌症,及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癌症的预防与治疗:1. 癌症的预防:预防癌症首先应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以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还要避免暴露在有害物质中,增强体质等。
2. 癌症的治疗: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激素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之间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进行联合治疗。
3. 中医药治疗癌症:中医认为癌症是肿瘤瘀阻、毒淤、气滞、阴虚的综合表现,对于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医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癌症的康复与护理:1. 癌症的康复:癌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规范化治疗、营养合理、心情乐观和家庭支持等都是重要的因素。
2. 癌症的护理:癌症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同时也要注意心理的护理,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总之,癌症是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异常多样,病因繁多,预防和治疗癌症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工作。
对于癌症,我们应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给社会减少负担。
癌症的病情原理
![癌症的病情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eea69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7.png)
癌症的病情原理癌症是一种疾病,它起源于人体内部的细胞,并导致这些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
癌症的病情原理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细胞遗传学、细胞信号传导、免疫系统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癌症的病情原理。
1. 遗传因素:癌症的发生与遗传有关,一些癌症类型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例如,乳腺癌和卵巢癌可能与BRCA1和BRCA2等突变基因相关。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传递给子代,增加他们罹患这些癌症的风险。
2. DNA损伤和突变:癌症起源于细胞内的DNA损伤和突变。
DNA损伤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化学物质、辐射、病毒感染等。
当DNA损伤发生时,细胞通常会通过修复机制来修复DNA,以维持正常功能。
然而,当细胞的修复机制遭受损害或耗尽时,损坏的DNA可能会导致细胞恶性转化。
3. 细胞增殖和分化:正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由一系列复杂的信号调节网络控制。
细胞增殖是指细胞的分裂和繁殖过程,而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特定功能和形态上的发展。
癌症细胞失去了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正常调控,导致无法停止的异常增殖和丧失分化能力。
4. 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是癌症病情中的两个重要类别。
肿瘤抑制基因常常是正常的细胞调控机制的一部分,他们帮助阻止细胞继续分裂,并修复受损的DNA。
而癌基因则加速细胞增殖和促进癌症发展。
当肿瘤抑制基因发生突变或功能失常时,细胞无法正常调控,容易恶性转化。
5. 细胞凋亡途径:细胞凋亡是细胞通过程序性死亡而从正常组织中排除的过程。
凋亡能防止恶性细胞扩散和癌症发展。
然而,癌细胞常常丧失了凋亡通路的正常功能,使它们能够逃避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增殖成癌症。
6. 先天免疫系统和癌症:先天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以抵御各种外来病原体和异常细胞。
然而,一些癌症细胞可以通过隐藏、改变或抑制免疫应答来逃脱免疫系统的攻击,使它们能够在人体内存活和增殖。
综上所述,癌症的病情原理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细胞遗传学、细胞信号传导、免疫系统等等。
癌症形成机理
![癌症形成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f45a32192e45361066f5e1.png)
癌症形成机理: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人体细胞无时无刻在分裂繁殖,分裂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变异细胞,人体当中细胞分裂数量之多,变异细胞也几乎天天都可能发生。
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内有无数的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这些免疫细胞就像一个社会里的军队和警察,时时刻刻在体内巡逻,发现有敌人或歹徒(即变异细胞)立即消灭(采取细胞免疫和液体免疫方式),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发育。
一旦身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一些变异细胞就会大量繁殖而不受控制,逐步形成肿瘤。
按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成型方向,发展为良性或恶性肿瘤。
而恶性肿瘤,又被称为癌症。
良/恶性肿瘤的区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讲有如下区别:良性肿瘤1. 成长特性:(1)生长方式:往往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2)生长速度:通常缓慢生长。
(3)边界与包膜:边界清晰,常有包膜。
(4)质地与色泽:质地与色泽接近正常组织。
(5)侵袭性:一般不侵袭,少数局部侵袭。
(6)转移性:不转移。
(7)复发:完整切除,一般不复发。
2. 组织学特点:(1)分化与异型性: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
(2)排列与极性:排列规则,极性保持良好。
(3)细胞数量:稀散,较少。
(4)核膜:通常较薄。
(5)染色质:细腻,较少。
(6)核仁:不增多,不变大。
(7)核分裂相:不易见到。
功能代谢:除分泌性肿瘤以外,一般代谢正常。
对机体影响:除生长在要害部位外,一般影响不大。
恶性肿瘤1. 成长特性:(1)生长方式:多为侵袭性生长。
(2)生长速度:生长较快,常无止境。
(3)边界与包膜:边界不清,常无包膜。
(4)质地与色泽:通常与正常组织差别较大。
(5)侵袭性:一般者有侵袭与蔓延现象。
(6)转移性:一般多有转移。
(7)复发:治疗不及时,常易复发。
2. 组织学特点:(1)分化与异型性:分化不良,常有异型性。
(2)排列与极性:极性紊乱,排列不规则。
(3)细胞数量:丰富而致密。
(4)核膜:通增厚。
癌症形成的三个主要步骤是什么意思
![癌症形成的三个主要步骤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232face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79.png)
癌症形成的三个主要步骤是什么意思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
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接下来店铺为你介绍一下癌症的形成步骤吧。
癌症形成的步骤1. 外界因素(1)化学因素:如烷化剂、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氨基偶氮类、亚硝胺类、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等,可诱发肺癌、皮肤癌、膀胱癌、肝癌、食管癌和胃癌等。
(2)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如X线可引起皮肤癌、白血病等,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石棉纤维与肺癌有关,滑石粉与胃癌有关,烧伤深瘢痕和皮肤慢性溃疡均可能发生癌变等。
(3)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其中1/3为DNA病毒,2/3为RNA 病毒。
DNA病毒如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有关,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与宫颈癌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
RNA病毒如T 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与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有关。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也有关系。
2. 内在因素(1)遗传因素:真正直接遗传的肿瘤只是少数不常见的肿瘤,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和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如结肠息肉病、乳腺癌、胃癌等。
(2)免疫因素: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如丙种蛋白缺乏症患者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肾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肿瘤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生于免疫机能“正常”的人群,主要原因在于肿瘤能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并破坏机体免疫系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3)内分泌因素: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癌的发展。
癌症的临床表现恶性肿瘤的的临床表现因其所在的器官、部位以及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但恶性肿瘤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即便有症状也常无特征性,等患者出现特征性症状时,肿瘤常已经属于晚期。
一般将癌症的临床表现分为局部表现和全身性症状两个方面。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d86ff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f.png)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癌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且多因素影响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癌症的机理以及其发展的历程,以期增加人们对这一疾病的了解。
一、癌症的机理癌症的机理可以从细胞层面来理解,主要包括异常细胞增殖、失控增殖和良性肿瘤向恶性肿瘤转化的过程。
1. DNA损伤和突变癌症的发生往往与细胞的DNA损伤和突变有关。
DNA损伤可能由外部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或内部因素(如遗传缺陷、代谢异常)引起。
当DNA受损时,细胞的修复机制会介入,但如果修复机制失效或受损过于严重,就可能导致细胞内的DNA突变。
2.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细胞内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也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癌基因(Oncogene)是一类有增殖活性的基因,它的异常表达或突变会导致细胞失控增殖。
而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则是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它的缺陷可能使细胞失去正常的增殖抑制和凋亡途径,从而导致细胞癌变。
3. 表观遗传调控除了基因突变外,表观遗传调控也在癌症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表观遗传调控是指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来改变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
癌症中常见的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异常可能导致某些基因的过度表达或沉默,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
二、癌症的历程癌症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癌前期、癌原位期和浸润转移期。
1. 癌前期癌前期是指健康细胞开始发生DNA异常和细胞突变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一般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只有通过体检或特定检查才能发现异常细胞的存在。
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有的可能只持续几个月,有的可能长达数年。
2. 癌原位期癌原位期是指异常细胞发展成为癌前病变,但尚未浸润到周围组织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癌细胞局限在原发部位,并没有扩散到其他部位。
虽然癌原位期还没有引起身体明显的不适,但如果不加干预,这种情况可能会逐渐转化成浸润转移期。
癌细胞的发展过程
![癌细胞的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8072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c.png)
癌细胞的发展过程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痛苦。
癌细胞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难以理解的过程,然而,对于了解癌症的起源和发展机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癌细胞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癌前病变癌症往往起源于正常细胞的一系列突变和异常改变。
这些异常改变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开始发生。
癌前病变是指在肿瘤形成之前,细胞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异常变化。
这些异常变化可以是DNA的突变,或者是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
在癌前病变阶段,细胞可能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1. DNA突变:DNA是指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和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错误,导致DNA的突变。
这些突变可能会累积并扰乱细胞的正常功能。
2. 细胞增殖:在癌前病变过程中,细胞的增殖速度可能显著增加。
细胞增殖是细胞分裂和增加数量的过程,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是受到调控的,但在癌前病变时,细胞增殖可能变得无序和异常。
3. 细胞分化:正常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会逐渐成熟,并拥有特定的功能。
然而,在癌前病变过程中,细胞可能会失去分化的能力,导致细胞功能的丧失和细胞类型的混乱。
第二阶段:癌症的形成和扩散当癌前病变过程中的细胞经历了一系列的异常改变之后,它们可能逐渐发展成为肿瘤。
肿瘤是细胞的异常聚集,它们无法受到机体的正常调控和控制。
在这一阶段,肿瘤的形成和扩散是癌细胞发展过程的关键。
1. 肿瘤形成:当癌前病变过程中的细胞经过多次的异常改变和突变后,它们可能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肿瘤。
肿瘤的形成是癌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癌细胞的恶化。
2. 肿瘤扩散:一旦肿瘤形成,癌细胞可能会开始扩散到周围组织和器官。
这种扩散的过程称为癌症的转移。
癌细胞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进入到其他部位,并建立新的肿瘤。
第三阶段:癌症的进展和转化一旦癌细胞形成肿瘤并扩散到其他部位,癌症就进入到了进展和转化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肿瘤可能会继续增大,并对机体产生更多的影响。
1. 肿瘤进展:肿瘤的进展是指肿瘤在大小、形态和功能等方面的改变。
癌症的发病机制
![癌症的发病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9cfdd27b5acfa1c7aa00ccbd.png)
3.癌症的发病机制:(1)通讯中断:在化学污染、电磁辐射、激素等使细胞微环境改变,累积成为细胞毒素,细胞中毒(线粒体损害),细胞修复障碍(线粒体病),使细胞之间的通讯中断(断讯)。
当细胞与身体自愈系统失去联系后,变得不受控制。
(2)缺氧:细胞中毒、线粒体病了,可以引起细胞的代谢障碍和氧气流动受阻,造成细胞氧气供应不足(缺氧)。
缺乏氧气时,需氧细胞会被迫变成厌氧细胞,开始象完全生命细胞(原始细胞)那样迅速克隆性复制增殖。
(3)糖化:在缺氧(完全)状态下,脂肪和蛋白不能提供能量(它们只能在有氧时燃烧),但糖可以进行无氧酵解。
糖的无氧酵解能够提供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复制繁殖所需要的能量。
换句话说,含糖饮食提供了癌细胞复制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糖化)。
(4)肿瘤特征肿瘤形成后便表现为新的生物学特征:①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不能分化为正常的成熟细胞;②生长旺盛,并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即使及时进行医学治疗的情况下,肿瘤细胞仍能继续分裂增生,持续性生长;③具有侵袭性夺取营养的特性。
正常细胞仅在需要新细胞时才进行细胞分裂,而癌细胞则通常以每24小时一次的频率活跃地分裂,并且会在无度的繁殖过程中逐渐获得新的性质,肿瘤复发。
治疗非常困难。
(5)实验证实,癌症是线粒体疾病。
再生营养物质导致癌细胞线粒体的自杀式死亡,而使癌细胞的生命终止的实验结果认为,癌的发病机制是“细胞的线粒体因缺乏正常细胞增殖的营养物质而发生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变异,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发展而成的”。
针对性的再生营养素在使正常细胞再生的同时,可让癌细胞自杀性死亡,这就是人体自愈系统。
激活人体自愈系统再生复原过程,更替被癌细胞、恶质病变细胞彻底摧毁的细胞,提高癌症患者的自愈力,从而成为癌症患者康复的关键。
(6)根据徐荣祥整体与个体论观念,认为先有“癌病”,然后发生肿瘤(肿块),治疗先消除肿瘤,再使癌病转变。
西医局部观念,则以为是先有肿瘤,后有“癌病”,治疗手术切除(复发);放、化疗损伤健康组织促进速死。
癌症的发生机理
![癌症的发生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a65ee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a.png)
癌症的发生机理癌症是许多人都害怕的疾病。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发展了许多针对癌症的治疗方法,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癌症发生的机理,以便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一、基因突变癌症往往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基因是指细胞内的一个基本单位,其中包含了生物体的所有遗传信息。
如果细胞中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这就会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分裂、生长和死亡,从而形成肿瘤。
有些基因的突变是先天性的,这意味着人们在出生时就拥有了这种突变。
这些基因突变通常是由父母遗传给下一代的。
而大部分基因突变则是后天性的,这是由于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疾病等因素引起的。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环境污染、辐射、抽烟、饮酒、饮食结构不良等都可能导致癌症。
这些因素会使生物体的基因发生变异,从而导致细胞出现异常分裂和增生,最终形成肿瘤。
例如,吸烟是导致肺癌和其他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会导致对呼吸道组织的损害,引发刺激和炎症反应,增加细胞内DNA的氧化损伤风险,引起癌变。
三、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也起着预防癌症的重要作用。
免疫细胞可以识别和攻击异常细胞,从而保护人体免受癌症的侵害。
当人体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时,这种防御机制就会出现问题,导致异常细胞无法受到有效的打击,进而促进癌症的发生。
四、遗传倾向遗传倾向也是一种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人们有些家族可能携带特定的基因变异,这会增加他们患上某些类型的癌症的风险。
这种遗传倾向通常是由于某些家族成员有相同的基因突变所致。
总之,癌症的发生机理是非常复杂的,往往涉及多个因素。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癌症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通过深入了解癌症的发生机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化学致癌机制总论
![化学致癌机制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6351ae1db7360b4c2e3f64a3.png)
化学致癌机制总论一、化学致癌机制——化学致癌多阶段过程:1.引发阶段:启动阶段是指化学物或其活性代谢物(亲电子剂)与DNA作用,导致体细胞突变成引发细胞的阶段。
在引发过程中至少有三个细胞功能是重要的,即致癌物的代谢,DNA修复和细胞增殖。
而细胞增殖一次或多次细胞分裂来"固定"引发事件,引发所导致的基因型改变是不可逆的。
没有阈值。
2.促长阶段:促长阶段是引发细胞增殖成为癌前病变或良性肿瘤的过程。
促长剂单独使用不具致癌性,存在阈剂量和最大效应,其剂量反应关系呈S形曲线。
引发细胞的增殖,导致良性局灶性病理损害。
促长阶段历时较长,早期有可逆性,晚期为不可逆的,持续给以是必需的。
具有促长作用的巴豆油中有效成分为佛波醇酯(TPA)。
3.进展阶段:进展阶段是从促长阶段产生的细胞群(癌前病变、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肿瘤的过程。
进展主要表现自主性和异质性增加,肿瘤获得生长、侵袭和转移能力。
这是由于在进展阶段核型不稳定性,导致细胞基因组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不可逆性。
二、化学致癌机制——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活化:不经过代谢活化,化学物原形或母体本身就具有活性的致癌物,称为直接致癌物。
本身有致癌活性,需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致癌物称为前致癌物或间接致癌物。
前致癌物经过代谢活化,产生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称为终致癌物。
代谢活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称为近致癌物。
化学致癌物在体内的致癌活性的决定因素之一即为代谢活化和代谢解毒的平衡。
化学致癌物活化代谢举例如下:如苯[并]芘(BaP)的活化代谢为在P450催化下生成BaP-7,8-环氧化物,再经过环氧化物水化酶(EH)的作用,生成BaP-7,8-二氢二醇,经P450的再次作用形成终致癌物BaP-7,8-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
主要灭活产物为由P450催化生成的BaP-3-OH及BaP环氧化物在GST的催化下,生成GSH-S结合物。
三、化学致癌机制——体细胞突变,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支持体细胞突变学说:癌症的单克隆起源(即癌症来源于单个改变了的细胞);大多数致癌物代谢转化为化学活泼的亲核或亲电子物质,且以DNA为关键性靶(形成加合物)。
癌变及其分子生物学机理
![癌变及其分子生物学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f6d1f9a8956bec0975e3ce.png)
二、 细胞癌化 细胞癌化的原活 C: 细胞抑癌基因的失活
1. 病毒 癌基因的入侵
携带V-oncogene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动物后致癌,如鸟类 小鼠白血病病毒可引发恶性骨髓瘤,导致白血病。人类 中较少见携带V-oncogene的逆转录病毒。
2. 细胞原癌基因的激活,有三种方式 ① 基因点突变:如ras原癌基因编码区点突变使12位AA被置换, 其编码的蛋白质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实验表明:向小鼠乳腺癌细胞中导入neu基因的反义基 因后,可有效抑制癌化细胞的增殖,随后细胞凋亡。
3. 抑癌基因治疗法: 将正常抑癌基因导入癌化细胞,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实验表明:用反转录病毒作载体,将野生型P53基因注射到 癌细胞中,结果显示抑制癌细胞的增殖,随后细胞凋亡。
① ex vivo途径:是将含治疗基因的表达载体在体外 导入自体细胞,经体外细胞扩增后输回人体。安全 但不易形成规模。
② in vivo途径:是将含治疗基因的表达载体直接导 入人体,然后进入靶细胞。安全性要求高但利于大 规模生产。
癌症的基因治疗目前主要还处在体外实验阶段,离临床 应用还很远,主要方法有:
② 染色体易位:通过易位使原癌基因置于强启动子之下激活之。
③ 外源DNA的插入:如反转录病毒原病毒的插入可为原癌基 因提供强启动子。
3. 抑癌基因的失活: 抑癌基因诱发的恶性转化通常都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 基因共缺失引起的。
三、癌症的基因治疗
目前有关癌症的分子生物学治疗手段还处于发展的 初级阶段,这是因为:
1.细胞 癌基因(cellular oncogene, C-oncogene): 也称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是指细胞内具有致癌潜
能的基因,它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或蛋白产物无活性。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8043b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3.png)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以加深人们对这一疾病的了解。
一、癌症的机理癌症是指由细胞发生恶性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其发生机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因突变:生物体的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会不断发生突变,正常细胞受到致癌物质或其他损害时,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和分化控制,从而形成癌细胞。
2.遗传因素:一些癌症具有家族遗传的特点,即亲属中存在患者,后代患病的风险较高。
这与基因突变和遗传物质的传递有关,具体机制还在研究中。
3.环境因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饮食等都可能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致癌物质的接触和摄入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促进癌细胞的形成。
4.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毒和细菌侵袭的重要防线,当免疫系统功能失常时,可能会导致正常细胞受到病毒和其他致癌因素的侵袭,从而增加患癌的风险。
二、癌症的发展历程癌症的发展过程通常经历以下阶段。
1.癌前病变:细胞在受到致癌物质或其他损害后,会经历一系列病变,从正常细胞转变为癌前病变细胞。
这些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已经发生改变,但尚未具备完全恶性的特征。
2.原位癌:原位癌是指恶性细胞生长仅局限于起初发生变化的组织层次,未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
原位癌的细胞已经完全失去正常细胞的特征,但尚未向周围组织和器官扩散。
3.局部浸润:随着时间的推移,癌细胞会逐渐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形成局部浸润。
癌细胞扩散的范围越大,疾病的危害性也就越大。
4.转移扩散: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部位迁移到其他部位的过程。
癌细胞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进入其他器官,并在那里继续生长和繁殖,形成转移瘤。
5.终末期:癌症的终末期是指癌细胞大量扩散和器官功能衰竭的阶段。
患者常出现全身症状,身体逐渐衰弱,生命垂危。
三、预防与治疗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对防止癌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癌症的发生机制与治疗
![癌症的发生机制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755d07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2.png)
癌症的发生机制与治疗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是由机体某些正常细胞发生恶性变化,形成不受控制的增殖和扩散而引起的病症。
目前,癌症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死亡率也不断上升。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癌症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病症。
一、癌症的发生机制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等。
其中,遗传因素是造成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癌症的遗传基础主要包括两类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是一种阻止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基因,它们对于细胞周期的控制和细胞凋亡的调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肿瘤抑制基因发生突变或失活时,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就会不受控制,进而形成恶性肿瘤。
相对应的,癌基因则是一类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基因。
当癌基因受到突变或过度激活时,它们会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
这样一来,细胞就会不断地分裂和增殖,最终形成癌瘤。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也是促进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环境因素包括辐射、化学物质和病毒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细胞基因突变和损伤。
而生活习惯则包括饮食、体育锻炼、吸烟和饮酒等,这些因素也会对癌症的发生产生影响。
二、癌症的治疗方法目前,癌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
其中,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手术可以将癌瘤完全切除,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早期癌症患者来说,手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了手术,放射治疗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放射治疗通过向患者体内注射放射性物质,直接照射癌瘤部位,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
虽然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地杀死癌细胞,但是它也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通常不是首选治疗方法。
最后,化学治疗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进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因为化学药物能够影响到整个机体,所以它通常是用于治疗广泛的癌症。
带你揭秘癌症发展的5个阶段
![带你揭秘癌症发展的5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2a5cde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9.png)
带你揭秘癌症发展的5个阶段正文: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了解癌症的阶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癌症的发展规律,并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带你揭秘癌症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正常细胞异常增殖在癌症的早期阶段,细胞出现了异常增殖的现象。
这是由于遗传物质DNA发生了异常突变,导致细胞的正常生命周期受到了破坏。
这些异常增殖的细胞可能仍然保持一定的功能,并不会引起明显的体征和症状。
然而,这个阶段的癌细胞已经开始存在,只是数量相对较少,无法被肉眼察觉。
由于症状不明显,很难在此阶段确诊癌症。
此时,早期筛查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相关检查,可以尽早发现异常细胞的存在。
第二阶段:癌前病变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细胞的异常增殖可能进一步恶化,形成癌前病变。
这个阶段细胞的DNA突变更多,细胞形态和功能出现明显的改变。
癌前病变可以通过组织活检等手段在实验室中被检测到。
此时,虽然病人可能还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但已经是纯癌前期。
所以,在此阶段的治疗非常重要,及时切除癌前病变的组织,有助于防止癌症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阶段:早期癌症当癌症发展到第三阶段时,癌细胞数量急剧增加,形成肿瘤。
此时,肿瘤组织开始侵入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的恶性程度也逐渐加剧。
病人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
此阶段的癌症通常可以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如X射线、CT扫描等进行初步诊断。
早期癌症的治疗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手术切除、放化疗都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第四阶段:晚期癌症进入第四阶段的癌症已经达到晚期,此时肿瘤迅速增大并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远处转移。
病人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如疼痛、呕吐、黄疸等。
晚期癌症的治疗较为困难,往往需要综合应用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以缓解症状,并延长生存期。
第五阶段:晚期癌症的终末阶段第五阶段是癌症的最后一个阶段,病人的身体功能严重损害,生命垂危。
在此阶段,病人的治疗重点转向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通过镇痛、抗生素治疗等手段减轻病痛,并提供心理、精神上的关怀。
遗传突变与癌症发生机理
![遗传突变与癌症发生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7ccb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f.png)
遗传突变与癌症发生机理癌症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虽然发展了许多治疗方法,但对于癌症的发生机理,仍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然而,通过对遗传突变的研究,我们已经能够更好地理解癌症的发生机理。
一、遗传突变的概念遗传突变是生物个体基因组发生的突发性改变。
几乎所有的肿瘤都起源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
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是受到严格的调控,以确保细胞在生命周期内完成自我修复和死亡。
然而,在基因突变的影响下,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受到破坏,导致细胞无限制地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二、遗传突变与癌症的关系癌症的发生通常是由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所致。
癌症研究发现,有两类基因突变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优势突变和受压突变。
1. 优势突变优势突变是指只需一种突变即可导致癌细胞不受正常细胞生长调控的基因突变。
其中最常见的突变是致癌基因的激活突变。
致癌基因又称为癌基因,它们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例如,RAS基因的点突变能够使编码的蛋白激活,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进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2. 受压突变受压突变是指抑癌基因发生功能缺失或缺失的基因突变。
抑癌基因是一类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的基因,防止细胞发生恶性突变。
当抑癌基因突变或缺失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受到无限制的调控,癌细胞得以形成。
TP53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抑癌基因突变,它的丧失将导致细胞的无限增殖和癌症的发生。
三、遗传突变的原因遗传突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
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引起遗传突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辐射、化学物质和病毒感染等环境因素,都被证实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辐射能够直接破坏细胞的DNA结构,导致基因突变。
化学物质如烟草中的尼古丁、空气中的污染物等也可引起基因突变。
此外,某些病毒感染也与癌症的发生有关,例如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关联。
2.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基因突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癌症——一个令人闻风散胆的名词。位列世界十 大疾病之一,在百余种不同病变的痛症中,至今 尚未发现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许多人因为它而失 去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么癌症到底是一种怎样的 疾病呢?
• 癌症(Cancer),亦称恶性肿瘤。为由控制细胞 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 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 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 癌症的致命之处就是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 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由于器 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癌细胞的特点
• 癌细胞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这三大特点,也正是这三 大特点另癌症成为患病者的梦魇:
• 无限生长:初一的生物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与发育都是 细胞分裂与分化的结果。然而,细胞分裂的次数也是有限 制的,细胞分裂的次数一般是10次左右,少数可以达到10 至50次。但是,癌细胞却失去了最高分裂次数,几乎可以 无限分裂。就如同1变2,2变4,4变8,8变16······且不说这样 的分裂速度人体能否承受得了,单是那分裂所需要的能量 就让人难以支持了。
• 营养衰竭引起恶病质;前面说了,癌细胞生长迅速,必然消耗机体大量 营养物质,导致病人“进行性消瘦”。祸不单行,癌症病人又往往胃 纳变差,食欲减退,保证不了机体的代谢需求,于是出现贫血,极度 消瘦,中医称作“形销骨立”,此即所谓“恶病质”,最后病人因重 要系统功能衰竭而离世。
癌症的是如何致人死亡的
收。
• 代谢异常:由于肿瘤引起人体代谢紊乱,会引起人体各种离子成分失 常。常见的有高钙血症、低血糖症和尿酸盐代谢异常,最终导致肾功 能衰竭。
人类为什么会患上癌症?
• 既然癌症是如此的可怕与恐怖,那么,它的病因是什么呢?
• 癌症自古以来便危害着人类,但癌症的发病原因却一直没 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直到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众多 医学研究及临床试验揭开了病魔的面纱:人体细胞电子被 抢夺是癌症之源,活性氧(自由基ROS)是一种缺乏电子 的物质(不饱和电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到处争夺电子, 如果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 基化,形成畸变的分子而致癌。该畸变分子由于自己缺少 电子,又要去夺取邻近分子的电子,又使邻近分子也发生 畸变而致癌。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形成大量畸变的蛋白分 子,这些畸变的蛋白分子繁殖复制时,基因突变。形成大
• 重要脏器损害:癌瘤如果生长或转移至重要脏器,直接侵袭、压迫或 破坏该脏器的正常结构,便可引起死亡。其中最重要的首推大脑,若 压迫视中枢则引起失明。其次,有些成团的癌细胞可以引发重要动脉 的梗塞,也可引起死亡。
• 大出血:癌瘤直接侵蚀、破坏大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导致大出血,典 型的如肝癌、胃癌、肺癌大出血,出血往往如决堤之水,一发而不可
癌症的研究史
• 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曾经描述了一些癌症的症状。他把 恶性肿瘤则称καρκίνος,意为螃蟹或小龙虾。这样的命名 可能来自于恶性肿瘤的表面形状:恶性肿瘤通常有一个坚 实的中心,然后向周遭伸出一些分支,就像螃蟹的形状 。 在16世纪与17世纪时,经医生解剖尸体寻找病因变得较可 为大众接受。比如:德国教授威赫姆·法布里认为乳癌是 由乳汁在输乳管中造成的凝块引起。到了18世纪,由于显 微镜的普遍使用,科学家发现了“癌毒”会从原本肿瘤生 长处透过淋巴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远端转移)。进入 19世纪后,无菌法的使用改善了外科手术的卫生情形,并 且也让术后存活率上升。。19世纪末期时的威廉·科莱则 认为治疗的成功率在无菌手术施行之前反而更高。同一时 期,人的身体为不同的组织构成,组织则由细胞组成的观 念兴起,体液理论有关体内化学不平衡的说法都被放置一 旁。细胞病理学的时代正式来临。
癌细胞
• 身体中癌细胞的出现就意味着癌症的开始,是产生癌症的 病源。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 年才长成肿瘤。
• 其实,癌症细胞在转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要经 过数十次变异,然后要克服细胞间粘附作用脱离出来,并 改变形状穿过致密的结缔组织。成功逃逸后,癌症细胞将 通过微血管进入血液,在那里它还可能遭到白细胞的攻击。 接下来癌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一个新器官。在这里,癌 细胞面临着并不友好的环境,有些细胞当即死亡,有些分 裂数次后死亡,还有一些保持休眠状态,存活率仅为数亿 分之一。存活下来的癌细胞能够再生和定植,成为化验中 可发现的“肉眼可见转移”。随着转移的发展,它挤走了 正常的细胞,破坏了器官的功能,最后足以致命。
• 癌细胞转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癌细胞的特点
• 癌细胞转移:指恶性瘤细胞从原发肿瘤灶脱落后,通过各 种途径抵达不相连续的部位,并继续生长形成新的同样性 质的继发瘤。癌细胞转移主要有三种:淋巴道转移(常见 于各种癌,侵入淋巴管的癌细胞随淋巴首先到达局部淋巴 结,继续发展可转移到邻近或远处淋巴结。)血道转移 (常见于各种肉瘤、内分泌癌和未分化癌,直接侵入血管 或经淋巴管再入血管的瘤细胞随血流到达其他部位。)、 种植转移(从肿瘤表面脱落的瘤细胞在胸腔、腹腔和脑脊 髓腔等处发生的种植性生长)三种。
癌症的是如何致人死亡的
• 癌症到了晚期,尤其是广泛转移后,往往难以治愈,病人 难免死亡。那么,癌症是如何致人死亡的呢?目前已知有 五大原因:
• 合并感染:癌症病人免疫能力低下,因此很容易发生感染。尤其是病 人经过化、放疗后,白细胞显著减少,就更容易发生感染了。而体内 存在的原本并不致病的微生物,此时也会“趁火打劫”,引发感染。 令人头痛的是这种感染往往难以控制。
癌症的可怕
• 尽管肿瘤在2006年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可以控制 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然而直到今天,因为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它仍令人谈之色变。据统计,中国每年因癌症 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60万,占全球的百分之二十四。就是说, 每年全球都有700万人因癌而死,新增1300万癌症患者。 且这两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据估计,到2030年死亡人数 可能将超过1310万,新增患者人数达2000余万。世界卫 生组织(WHO)表示,2007年癌症死亡人数达790万, 其中肺癌就占了140万了,主要原因便是患者吸烟!